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规范DB31∕T 1285-2021
- 格式:pdf
- 大小:910.96 KB
- 文档页数:4
双季稻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早晚稻机械化直播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双季机械化直播技术的品种选择、田块选择、机械耕整、早稻直播和晚稻直播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双季稻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一部分:禾谷类GB 5084 农田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739 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NY/T 1112 配方肥料NY/T 2156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DB42/T 996 水稻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DB42/T 1171.1 秸秆还田机械化第1部分:水稻秸秆作业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品种选择种子质量直播的种子应符合GB 4404.1规定的良种级标准。
生育期早稻直播选用生育期短、产量高、抗性好的早稻品种,全生育期在110d以内;晚稻直播宜选用早稻品种翻秋种植。
5 田块选择宜选择恶性杂草基数低、保水性好、灌溉方便、平整度好的田块。
6 机械耕整早稻机械耕整早稻播种前精细耕地,可采用两耕两耙,要求耕深一致、土壤细碎,田面平整,高低落差不超过3 cm。
晚稻机械耕整早稻收获后采取浅旋少耕,及时抢播晚稻,要求田面平整,高低落差不超过3cm。
7 早稻直播种子处理7.1.1 晒种选种前晒种1d~2d。
7.1.2 选种采用风选、清水选或盐水选(盐水比重为1.06~1.12)方式选种,去除秕粒。
盐水选种后立即用清水淘洗,清除谷壳外盐份。
选用已经处理过的商品种可不进行风选或盐水选。
7.1.3 浸种催芽播种前晒种1d,药剂浸种10h,清洗后再浸种,常规稻浸种36h、杂交稻24h,破胸露白率达90%以上后置阴凉处晾干至内湿外干易散落状态。
拌好驱鸟剂,播种前用嗟虫嗪等拌种剂拌种。
秸秆集中还田下稻茬麦田耕作和施肥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省稻茬麦区水稻秸秆集中存放、堆腐、粉碎、还田、稻茬麦田耕整地、播种和施肥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XX省水稻秸秆集中还田和稻茬麦区小麦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2914黄淮冬麦区小麦栽培技术规程DB34/T717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34/T2655稻茬麦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水稻秸秆集中还田Thericestrawwasco11ectedandreturnedtothefie1d将水稻秸秆集中到指定田块中,均匀平辅或中间微凹放置在地表,用有喷灌带抽水泵将秸秆喷潮喷透后,露天堆腐3-4个月,用灭茬机粉碎秸秆至粉状,就地还田,培肥土壤。
4水稻秸秆集中还田流程4.1 秸秆收集与存放4.1.1 秸秆收集水稻收割机低茬收割,茬口高度控制在15Cn1以下,用搂草机集中田间秸秆。
4.1.2 秸秆存放:用秸秆捡拾车或打捆机将水稻秸秆收集到指定的块田中,摊匀,秸秆呈水平或中间稍凹状放置。
秸秆存放量:4000-10000kg∕667m2,约10-20亩水稻秸秆集中到1亩田块中。
4.1.3 存放秸秆地块要求存放水稻秸秆地块有水源,保证有足够的水将集中秸秆喷潮喷湿;在小麦生长季节方便农机进入田间作业;每年存放秸秆地块不同,所有地块都存放过秸秆后再循环放置,均衡培肥土壤。
4.2 秸秆堆腐、粉碎和还田4.2.1 堆腐在秸秆堆上放置喷管带,用有喷灌带的抽水泵抽水喷灌,将秸秆喷潮、喷透,露天堆腐3-4个月,破坏水稻秸秆表面腊质层,使秸秆纤维组织失去弹性和柔韧性,秸秆易脆易断。
4.2.2 粉碎用功率大于IoOkW拖拉机带动灭茬机将秸秆粉碎至粉状,秸秆长度低于2cm。
4.2.3施石灰或石灰氮在粉碎后的秸秆上撒熟石灰或石灰氮,熟石灰施用量50TOOkg∕667m',石灰氮用量25-50kg∕667m204.2.4还田用功率大于IOOkW拖拉机带棒式犁深翻土壤30-40Ci1b将秸秆和石灰(或石灰氮)等促腐剂翻入土壤中;再用旋耕机旋耕土壤1-2遍,使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匀,促进秸秆分解转化,培肥土壤。
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扬州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王和平机械化秸秆还田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是实施秸秆全量还田、增肥改土工程的一项重要技术,是实现大面积、大数量秸秆还田的有效途径,是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该项技术是以中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机组实现的秸秆还田农机工程与农业生物技术和农艺配套技术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技术。
该综合技术可一次完成秸秆切碎、灭茬、旋耕、混合和覆盖,达到秸秆全量还田、效率高、质量好,能满足不同后续作业的农艺要求;还田的秸秆在一个生长季内全部腐烂,部分被当季作物生长所吸收,减少化肥施用量,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
既解决田间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又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应用前景广阔,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天、利地、利城、利乡的大好事。
一、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培肥地力。
水稻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
据测定,每100公斤干稻草含有机质22公斤、纯氮0.6公斤、五氧化二磷0.1公斤、氧化钾2.4公斤,相当于尿素1.06公斤、钙镁磷0.83公斤、氯化钾4公斤,是优质的有机肥。
稻草还田能有效地利用有机肥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节约化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2、改善土壤。
水稻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物化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作用,增强土壤通透性、渗透性,提高地表温度、土壤释肥作用、土壤蓄水能力,保持耕层蓄水量,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
秸秆还田后,增加土壤有机碳,土壤中1-5㎜和>5㎜水稳性团粒含量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容重降低,土壤微生物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增加,活化土壤。
据测算:秸秆全部还田可提高土壤含水量2%一4.5%,土壤耕层渗水量提高40%一50%。
3、净化环境。
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规范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是当机具对田块进行耕整时,将机械粉碎后的稻秆或高茬稻秆翻埋入水田土壤里作为有机肥料还田的机械化作业过程。
一、作业方式根据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稻秆粉碎还田机械化和高留茬还田机械化两种方式。
本实施方案补助的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仅针对高留茬还田机械化技术。
高留茬还田机械化是指将收获后的高留茬稻秆直接翻入土壤,然后用机械喷施除草剂或腐秆灵,放水浸泡后用水田旋耕埋草机、埋草驱动犁或耙等机具将稻秆埋入土中还田的机械化作业过程。
二、配套机具主要有微型旋耕机、自走式履带旋耕机或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机等进行机械还田作业。
三、技术规范(一)技术路线。
施药→浸泡→施肥→翻埋沤腐(二)技术要求。
稻秆还田量为该田稻秆总量的70%以上,浸泡时间12小时以上,灌水深度30~50mm,翻埋率≥95%。
(三)技术措施。
1.收获后对茬秆喷施标准剂量的除草剂,间隔1~2天喷施剂量15kg/hm2的腐秆灵,然后放水浸泡12小时以上,充分浸泡稻秆,加快稻秆腐烂分解速度,浸泡水深应在3~5cm,过深过浅都会影响埋草和耕作质量。
2.当稻秆还田量较多或田块土壤板结严重时,可适量增加作业遍数,若能先犁耕再进行旋耕埋草作业,埋草效果会更好。
机具作业速度应根据稻秆还田量和土壤情况确定,一般为纵横作业两遍,第一遍稍慢、稍浅,第二遍稍快,并达到规定深度。
3.应根据田块形状选择适当的作业线路,尽量不漏耕、不重耕。
4.稻秆还田作业前,应施入该田氮肥总量的80%和全部磷肥作为底肥,稻秆还田同时进行化肥深施,一方面调整碳氮比促进田间微生物的活动与繁殖,加快稻秆腐化速度,另一方面平衡养分提高稻秆还田效果和肥效。
科技成果——秸秆犁耕深翻还田技术技术类别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技术内容秸秆犁耕深翻还田技术是利用拖拉机牵引犁具(铧式犁或翻转犁)将粉碎(或切碎)后抛撒在耕地表面的秸秆翻埋到耕作层以下,用耙将土壤耙平,秸秆在耕层以下自行腐解。
秸秆粉碎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农作物机收的同时将秸秆粉碎(或切碎)抛撒在耕地表面。
二是在人工收获作物后,利用还田机将秸秆粉碎。
秸秆犁耕翻埋还田深度随不同地区、不同耕地类型(水田与旱地)、不同秸秆种类而有所不同,但以不低于20cm为宜,旱地大规模农机化作业一般在30cm以上。
技术特征一是将秸秆翻埋到耕层以下,不影响下茬作物播种。
二是大田秸秆深翻还田只需将秸秆粉碎(或切碎)一遍,无需多次粉碎。
技术实施注意事项一是对于年降水量不足400mm、存在严重风蚀风险的雨养旱地,或有效耕层不足20cm的耕地,应避免进行翻埋还田。
二是初期秸秆翻埋还田犁耕深度不宜过大。
为避免将过多的生土翻到地表,前2-3次犁耕翻埋深度以20cm左右为宜,然后逐年增加翻埋深度。
三是旱田秸秆翻埋还田后,及时耙平,避免土壤立垡敞口越冬。
四是配备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犁具,以提高秸秆翻埋还田质量。
五是收获机要加装均匀抛撒装置板,抛撒均匀率≥80%,覆盖率≥95%。
六是尽量趁秸秆青绿时进行机械粉碎和翻埋,以促进秸秆快速腐熟;东北地区应以秋季翻埋还田为主。
七是按照还田秸秆的碳氮比和土壤残留氮肥量,适量配施氮肥;也可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求,在不改变氮肥施用总量的前提下,适度增加前期氮肥用量;若生土犁翻到表土比例较大,可适当增加肥料用量。
适用范围除病虫害严重或具有连作障碍的农作物秸秆外,都适宜深翻还田。
病虫害严重或具有连作障碍的农作物秸秆应收集离田,妥善处置。
技术标准与规范《DB32/T2140-2012稻麦秸秆切碎抛撒还田机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DB21/T2504-2015半湿润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规程》《DB41/T1250-2016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DB41/T1251-2016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DB32/T1174-2017秸秆还田机械操作规程》《DB21/T2791-2017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DB14/T1593-2018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轮耕技术规程》《DB23/T2511-2019旱田作物秸秆粉碎集条机械翻埋还田技术规程》《DB13/T2985-2019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规程》《DB21/T3149-2019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DB32/T3568-2019稻麦秸秆地犁翻旋耕联合作业耕整机操作规程》《DB15/T1794-2020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技术规范》《DB15/T1809-2020河套灌区小麦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规程》《DB23/T2558-2020水稻秸秆还田氮肥合理配施技术规程》《DB76/T5107-2020油菜秸秆翻埋后稻田增氧高产栽培技术规范》《DB31/T1285-2021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规范》。
农业农村部关于发布新制定修订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目录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2.02.22•【文号】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30号•【施行日期】2022.0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30号关于发布新制定修订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目录的公告根据《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农业农村部令2018年第3号)的规定,现将我部新修订的《水稻插秧机》等19项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新制定的《甘蔗切种机》等12项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农业农村部2022年2月22日新制定修订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目录制定/代替大纲编号序号大纲编号大纲名称修订DG/T 008-插秧机修订DG/T 008-2019 12022DG/T 016-秸秆(根茬)粉碎还田机修订DG/T 016-2019 22022DG/T 025-棉花收获机修订DG/T 025-2019 32022DG/T 048-果品分级机修订DG/T 048-2019 42022DG/T 050-挤奶机修订DG/T 050-2019 52022DG/T 059-大型喷灌机修订DG/T 059-2019 62022DG/T 064-投(饲)饵机修订DG/T 064-2019 72022DG/T 078-薯类收获机修订DG/T 078-2019 820229DG/T 086-病死畜禽处理设备修订DG/T 086-20192022DG/T 087-铧式犁修订DG/T 087-2019 102022DG/T 089-开沟机修订DG/T 089-2019 112022DG/T 128-花生脱壳机修订DG/T 128-2019 122022DG/T 147-畜禽粪便发酵处理机修订DG/T 147-2019 132022DG/T 148-畜禽粪便翻堆机修订DG/T 148-2019 142022DG/T 154-热风炉修订DG/T 154-2019 152022DG/T 210-草捆捡拾收集机修订DG/T 210-2019 162022DG/T 211-轨道运输机修订DG/T 211-2021 17202218DG/T 217-2022设施环境控制设备温湿度控制器修订DG/T 217-201919DG/T 231-2022菌料装瓶(袋)机修订DG/T 231-2019 20DG/T 271-2022甘蔗切种机制定/21DG/T 272-2022甘薯移栽机制定/22DG/T 273-2022去雄机制定/23DG/T 274-2022水肥一体化设备制定/24DG/T 275-2022烟叶收获机制定/25DG/T 276-2022药浴机制定/26DG/T 277-牲畜分群设备制定/2022DG/T 278-修蹄机制定/ 272022DG/T 279-畜禽识别(定位)监控设备制定/ 282022DG/T 280-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制定/ 292022DG/T 281-病死畜禽贮藏设备制定/ 302022DG/T 282-水草清理(梳割)机制定/ 312022。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1.02.09
•【字号】沪市监标技〔2021〕77号
•【施行日期】2021.02.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种植业
正文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的公告
沪市监标技〔2021〕77号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规范》等5项上海市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布。
批准发布的地方标准目录详见附件。
附件:批准发布的上海市地方标准目录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2月9日附件
注:以上标准文本可登陆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网站()查询。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266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1.08.11•【文号】农办议〔2021〕272号•【施行日期】2021.08.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266号建议的答复农办议〔2021〕272号赵立欣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废弃物还田利用提升耕地质量的建议收悉。
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开展乡村废弃物还田利用监测评估工作我部高度重视乡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监测评估工作。
2019年,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9〕3号),对秸秆产生和利用情况开展常态化抽样调查,搭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共享平台,为相关政策和规划制定、产业布局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组织编制了《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2021年度技术方案》,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长江中下游等区域布局了13个点位,对秸秆还田后土壤理化性状、温室气体排放、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等先期开展定位监测。
同时,我部依托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切实掌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及时开展工作评价。
二、关于加强技术标准支撑“十三五”期间,我部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增设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科学家岗位,成立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集聚优势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强化科技联合攻关,系统解决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难题。
科技部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中部署了“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等重点专项,研发出秸秆低温快速起爆、生物转化过程污染物阻控等废弃物处理新技术,建成示范工程上百座,累计处理废弃物600余万吨。
此外,我部不断完善相关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围绕秸秆还田、离田、收储、加工利用等环节制定相关标准93项,围绕畜禽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利用制定相关标准44项,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
双季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双季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包括秸秆还田、机械作业方法及质量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汕尾市辖区内的双季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NY/T 498 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NY/T 499 旋耕机作业质量NY/T 740 田间开沟机械作业质量NY/T 3020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NY/T 3658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水稻秸秆全量还田 rice straw incorporation水稻成熟后,利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水稻收割,收获的秸秆就地全部还田。
3.2水稻秸秆切碎还田 rice straw minced incorporation利用切碎装置将水稻秸秆切碎,切碎后的秸秆均匀铺撒田间进行还田。
4 秸秆还田4.1 综合利用符合NY/T 3020的规定。
4.2 还田方法水稻收割时,收割机自带切碎装置将水稻秸秆切碎后均匀铺撒田间。
每667 m2可选用秸秆腐解剂2 kg (秸秆腐解剂应符合GB 20287规定),并配施尿素3 kg~5 kg拌匀撒施;然后灌水,水深以刚好淹泡秸秆为宜,腐沤5d~7d,以加速秸秆腐解;有条件的经营者可在腐沤5 d~7 d后排干田间积水,灌入干净新水进行旋耕或犁耕,每667 m2可撒施石灰 25kg~30 kg。
12配套装置联合收割机应具有切碎与均匀抛撒装置。
宜采用配套动力47.8 kW 及以上的拖拉机进行秸秆还田作业。
5.2 作业流程5.2.1 5机械作业方法及质量5.1配套机具旋耕按收获水稻、秸秆切碎均匀抛撒、旋耕、整平的工作顺序执行。
5.2.2 犁耕按收获水稻、秸秆切碎均匀抛撒、犁耕翻、旋耕机碎垡(或重型耙碎垡)、整平的工作顺序执行。
水稻秋整地作业质量标准一、秸秆还田标准1、收割机必须100%配备抛撒器,直收作业割茬高度在20cm-25cm之间,秸秆切碎长度≤10 cm,抛洒均匀。
2、如割茬过高、茎秆切碎长度过长、抛散不均匀,则需应用人工进行均匀抛洒作业或者使用拖拉机配套灭茬机进行二次灭茬作业。
二、翻地标准1、必须坚持标准化作业,根据整地机具的长度预留地枕堑,开始耕地时,应先打好起落犁的地枕堑,保证起步作业入犁顺利。
2、由于秸秆还田稻草量增加,翻地深度需达到20~25厘米,翻地要做到耕深一致,地表平整;犁底要平,扣垡要严;不漏耕,不跑茬,不得有立垡;尽量减少开闭垄;地头、地边、地角都要耕起。
3、采取收翻结合、翻旋结合的方式,加快秋整地进程,实现100%黑色越冬。
三、秋整地机具准备:1、作业前保证大犁检修质量,使机具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要求犁架不变形,各锋尖在同一直线上,铧刀要锐利,液压装置要可靠,农具升降要灵活,保证在作业的全过程中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
3、检查拖拉机和大犁的连接点是否太高,过高须降到犁铲入土合适深度,在适当缩短中央拉杆长度,以便增加犁铲入土角。
4、翻休耕地,将限深轮升至最高。
秋翻地,根据地号泥泞程度调整限深轮。
5、如拖拉机耕作时跑偏,则需调整犁的挂接,使三点式的悬挂在拖拉机的正中心。
6、调整犁架左右平衡,以地面为参考物,观察犁架是否平行,应用液压油缸进行调整,作业时犁架保持纵向和横向水平,中央拉杆调节纵向水平,7、耕地时液压处于浮动位置,当犁入土时,入土角为3°—5°,入土角即为犁体支持面与地面的夹角。
8、工作幅宽为27cm的水田犁,通过调整犁体位置将工作幅宽适当增加,须切记不要改变翻地犁的顺心。
四、水田秋翻的土地准备:1、秋翻作业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条田内横埂铲平,以利机耕作业顺利进行,并防止损坏机具和影响秋翻质量。
2、根据地号条件尽可能采用三区套耕作业。
内翻和外翻隔年交替进行,采用三区套耕作业,可将开闭垄移到水线处,地中间没有开闭垄,可达到土地平整的要求。
稻麦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机械化技术刍议周姜;王春;孟春明;刘同根;孟尔智【期刊名称】《江苏农机化》【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29-31)【作者】周姜;王春;孟春明;刘同根;孟尔智【作者单位】东台市渔舍农场;东台市农机推广站;东台市农机推广站;东台市农机推广站;东台市溱东农业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秸秆还田技术主要用于大麦、小麦、水稻秸秆还田,也适用于玉米、油菜、花生等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还田作业。
1 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模式2 秸秆粉碎全量还田作业机理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机作业,通过高速旋转的刀轴(刀轴转速2000r/min、线速度30 m/s左右)带动甩刀以砍、切、撞、搓、撕等方式粉碎秸秆及其割茬,完成秸秆捡拾、砍断、砍切等复合作业(秸秆粉碎后长度在5 cm以下)。
粉碎的秸秆和根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护罩均匀抛撒落地,然后经过机械耕翻,松、碎土,拌和土壤,使秸秆在一定的水、温条件下分解,作为肥料循环利用。
3 秸秆粉碎机的使用操作及维修保养3.1 安装调试大中型拖拉机液压悬挂秸秆粉碎机。
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万向节连接粉碎机传动变速箱,悬挂连接必须正确、牢固。
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转速选择在760 r/min左右,传动变速箱内加注4~4.5 kg的30号齿轮油。
挂接完毕后,将机具升离地面30 cm左右,发动机熄火,用扛杆插入万向节传动轴节内转动粉碎滚筒,检查各转动部件是否转动灵活,有无碰撞异音,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再发动拖拉机,缓慢结合动力,转速由低到高空转运行。
试运转正常后,需高速运转5~10 min方可投入作业。
注意在空运转或作业时,机具前后严禁站人,防止发生事故。
3.2 田间作业及运输机组在田间作业时,将拖拉机液压分配器手柄置于“浮动”位置;运输时将整机升起,切不可把限深滚筒当行走轮使用。
3.3 留茬高度调整整机提起,变换限深轮上、中、下调整紧固螺栓位置,控制粉碎留茬高度。
稻油轮作秸秆全量还田改良土壤技术规程
稻油轮作秸秆全量还田改良土壤技术规程是一套系统的指导规范,旨在指导农户和农业从业者在稻油轮作种植中利用秸秆进行全量还田,以改良土壤质量并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农业可持续性。
以下是该技术规程可能涵盖的内容:
1. 秸秆收集和处理:规定秸秆的收集方式和处理方法,包括秸秆的割取、堆放和储存等。
2. 秸秆还田时间:指导何时将秸秆还田,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可能会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和农作物品种的特点进行调整。
3. 秸秆还田方法:介绍各种秸秆还田的方法,如全量覆盖还田、局部还田和分层还田等。
说明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具体情况。
4. 秸秆还田的深度和覆盖率:规定秸秆还田的深度和覆盖率,以确保秸秆充分分解,不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5. 土壤改良方法:介绍与秸秆还田相辅相成的其他土壤改良方法,如施肥、翻耕和植保等。
说明它们与秸秆还田的配合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6. 病虫害防控方法:指导如何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进行病虫害的有效防控,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害。
7. 监测和评估方法:介绍监测和评估秸秆还田效果的方法,包括土壤质量指标的检测和农作物产量的评估等。
8. 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强调安全使用秸秆还田技术,以及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总之,稻油轮作秸秆全量还田改良土壤技术规程是一种指导性文件,旨在帮助农户和农业从业者合理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实现土壤质量的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其生产配套技术1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由于水稻秸秆生成量大,含水量高难切碎,秸秆在土壤中腐熟时间长,对秸秆还田的机具配置和作业质量要求高,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选择适宜的秸秆还田技术路线,严格按照还田技术要求进行规范作业,努力提高作业质量,确保还田效果。
1.1 稻秸秆铧犁深翻还田集成小麦机条播技术作业流程及技术要点:1、选用带切碎匀抛装置的收割机收割水稻,留茬高度15厘米以下,收割时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以下,并均匀抛撒于地面;2、增施氮肥。
每亩增施总氮量10%左右的氮肥作基肥,防止秸秆腐熟过程中增加氮素消耗而影响壮苗。
基肥亩用量为40%(16-18-6或17-18-5)的配方肥25~30公斤加尿素15~20公斤。
尿素在还田前均匀撒施入田内,配方肥在播种时通过复式播种机一次性条施;3、还田作业。
使用85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铧式犁耕翻,旋耕机碎垡或犁旋一体复式作业机械旋耕,耕翻深度22厘米以上,耕深稳定性85%以上,碎土率80%以上,泥土盖草率80%以上;4、推广使用复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降低生产成本;5、播后立即用开沟机挖好田间一套沟。
1.2 稻秸秆旋耕灭茬还田集成小麦机条播技术作业流程及技术要点:1、选用带切碎匀抛装置的收割机收割水稻,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收割时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以下,并均匀抛撒于地面;2、增施氮肥。
每亩增施总氮量10%左右的氮肥作基肥,防止秸秆腐熟过程中增加氮素消耗而影响壮苗。
基肥亩用量为40%(16-18-6或17-18-5)的配方肥25~30公斤加尿素15~20公斤。
尿素在还田前均匀撒施入田内,配方肥在播种时通过复式播种机一次性条施;3、还田作业。
使用75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最好使用反转灭茬旋耕机)旋耕,旋耕深度要达到15厘米以上,泥土盖草率80%以上;4、推广使用复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5、播后立即用开沟机挖好田间一套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