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主要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271.50 KB
- 文档页数:51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及实施建议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语文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在使用这些教材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理解和运用教材,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等。
本文将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以便教师更好地使用这些教材。
一、教材内容解读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包含了语文基础知识、课文、习题、课外阅读等内容。
教材内容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注重思维的培养。
教材内容强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精心编排的课文和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教材中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学名著、优秀作文、民间故事、现代诗歌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
3. 强调语文实用性。
教材内容除了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强调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如通过日常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实施建议针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内容,以下是一些实施建议,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参考:1.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在课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背后的意义。
2.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情境演绎、课外阅读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 拓展课外阅读。
除了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帮助他们进行阅读分析和交流。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广泛兴趣和爱好。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特点与教法初探【摘要】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特点和教法。
首先介绍了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内容特点,包括注重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生活等特点。
其次探讨了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强调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然后分析了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化教学、启发式教学等。
接着介绍了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评价方式和创新之处。
最后展望了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教学效果研究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内容特点,编写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创新之处,教学效果研究,发展趋势展望1. 引言1.1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和帮助,是小学语文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文素养的培养。
只有优质的教材才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语文观念,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和语文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重要性还在于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文学素养。
通过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保障。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其设计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从而全面把握教材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研究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意义在于探讨现行教材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促进教材创新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对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有效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深入研究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内容特点、编写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语文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主要特点一、增强六个意识,教好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这套部编教材,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精神;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也包括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成为高质量、有特色、广大师生满意的新教材。
教好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需要老师们增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意识。
(一)国家意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要为社会主流集团培养合格的人才,必然会用社会主流价值去教育学生、去影响学生。
教育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还应体现育人的过程,要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信仰的培养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里,体现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
几乎在任何一个国家,母语教育都在传递着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取向。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凭借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因此,部编教材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基本思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发挥语文教材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
第二,革命传统教育。
突出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讴歌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赞颂革命英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
如选编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为人民服务》等课文。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部编版语文部编版语文是一套专门为中小学生编写的语文教材。
它由教育部下属的部编教材工作委员会编写,是我国各级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教材之一。
下面将从部编版语文的教学理念、教材特点、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部编版语文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综合语文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部编版语文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情感培养、思维训练和审美教育。
部编版语文的教材特点突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材中设置了学习方法指导和策略等多个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教材还突出了综合运用与知识重塑的教学模式,注重将语文知识融入实际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整个教材按照年级和学期划分,每个学期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
教材内容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包括识字教学、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通过部编版语文的教学,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收益。
首先,学生能够提高语文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
其次,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学生还能够培养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综上所述,部编版语文作为中小学生的主要语文教材,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实际意义。
它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通过部编版语文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提高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
部编版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一致认可,为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指导。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1XXX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有哪些突出特点?一、立德树人,自然渗透格外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日积月累:处处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充满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全套教材系统安排,值得积累的传统经典,使传统文化浸润人心。
古诗:咏鹅俗语:一年之计在于春古诗:悯农(其二)古诗:古朗月行(节远)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古诗:风二、保护天性,幼小衔接教材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对儿童的充分尊重。
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的教育是保护儿童,是尊重儿童的呢?首先我们要保护和培养儿童的兴趣,呵护儿童的想象力,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要适应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
作为启蒙阶段的教育,第一册首先首先要考虑儿童的起点,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给学前阶段作好衔接。
儿童的天性是什么?首先他们有天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对语言活动有着天生的热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听故事、讲故事、看图交流像这些学前阶段非常重要的觉的语言活动形式我们都得以充分的延续,以帮助学生借助口语优势实现向书面的平稳过渡。
采用活动,游戏等形式研究新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喜闻乐见中学。
保护儿童探索世界的兴趣,教材以儿童为本,给儿童以充分的尊重,体现在很多方面。
如:开篇退学教育《我上学了》采用参预式和体验式三个活动板块,多脚色转1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突出特性2 变到身份认同。
激发学生研究语言的兴趣。
视角转换,平等姿态。
三个板块,从国家认同到身份认同到小学生角色的转变。
学生以顺应实现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过渡。
同时激发小孩子的情感,激发起我是中国人,我很骄傲,我是小学生,我很自豪,我爱学语文,我很快乐的情感调,使他们顺序进行到小学研究。
我是中国人从国家认同我是小学生到身份认同我爱学语文我很快乐《和大人一起读》板块也是这套教材创新的板块。
儿歌:小兔子乖乖儿歌:剪窗花故事:上鸟念书童话:拔萝卜儿歌:谁会飞童话:猴子XXX童谣:春节童谣这个栏目也是幼小衔接的一个重要举措。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特点与教法初探1. 引言1.1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承载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和支撑。
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经过专家精心设计和编写,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教材中的各种文本材料和练习题目既能提供学习内容,又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通过学习教材,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教材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教材,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特点和教法,对于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特点与教法,以期能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家长在语文教育中的实践。
1.了解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特点,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教材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2.探究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教法,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3.通过对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研究,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材的更新与改进,使其更符合时代潮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4.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习惯,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一、“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中央领导指出,教材编写实质上就是国家行为。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这就站到一个“国家行为”的高度来要求教材编写了。
“部编教材”应当也可以做到比一般版本教材站得更高,视野更加开阔。
“部编本”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出面聘请主编和编写专家,调集了全国最强的编写队伍,有条件在总体质量和水平上超越现有各种版本的教材。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要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
措施就是八个字:“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基本的意识形态立场。
作为“部编本”,这方面要求更高。
新教材编写强调“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并不等于所谓“政治挂帅”,而是要处处考虑尽可能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
教材编写是整个教育的一环,我们的教育终究要立德树人,这个“德”,包括了政治,但远不止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等诸多方面的“德”。
现在社会发展,出现很多前所未料的新问题,精神道德的滑坡让大家都担忧,这其实也是意识形态问题,整个教育包括教材编写不可能回避这问题。
立德树人非常必要,教材编写应当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整个教材编写过程,中央和教育部对立德树人,体现核心价值观是有很多指示和要求的。
如何做好?从编写的指导思想看,是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核心价值观的。
功夫就在这种“结合”上。
我们努力要避免的,是“表面文章”,是“穿靴戴帽”,而要做到“有机渗透”,使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
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老师们拿到新教材,会感到立意的确比较高了,也很大气,既体现主流价值观,又不停留于“说教”。
陈先云:新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主要特点近日,新版部编教材培训会在成都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先云老师在本次培训会上,为广大教师详细讲解了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和主要特点,为接下来新版教材进一步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三科'编写理念。
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
核心理念之一:体现国家意志把握意识形态部编教材选文原则其一部编教材选文原则其二语文教科书编写受意识形态影响民国时期的《小学课程标准国语》比较成熟的标准规定具体明确1992年大纲,值得再学习。
政治思想教育,小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国语读本》民国教材,可取之处选编进部编教材里叶圣陶主编的国语读本(开明书局)最好的国语读本之一 爱国教育与部编教材思想相通商务印书馆第一课生活化,儿童化第二课,递进性课标(大纲),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放眼世界: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看新加坡的一年级语文思想教育显然四年级 第二课《认识新加坡》(我们编排时,思想教育放在语言文字的学习里,不要生硬地说教)教材,时代烙印鲜明(意识形态)部编教材,体现教育的'六大功能'一、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呈现方式 第一课'三才'(与后面的'五行'一脉相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教材中。
按年段特征,逐步选取古代文化,层层推进,螺旋上升象形字,汉字的起源(日月水火,山石田禾)'遨游汉字王国':了解汉字知识,明白构字规律选字,摒弃了'赌',也是正能量教育的需要。
时髦,不要不加选择的用'洋文',要以汉字为主。
'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
对待一些文本,要去芜存精,去伪存真。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特点与教法初探【摘要】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材,具有一定的特点和教法。
本文从编写原则、内容特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课堂实践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评价体系严谨科学,能够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虽然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教法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特点、教法、编写原则、内容特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课堂实践、学生语文素养、改进、探索、创新。
1. 引言1.1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特点与教法初探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注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
教材内容以开放性、灵活性和交互性为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注重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教材内容融合了优秀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注重引入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对传统与现代文化有着更全面的了解。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注重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教材中涉及了不同形式的阅读材料,如图画、诗歌、故事等,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教法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在内容特点和教学方法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陈先云:新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主要特点近日,新版部编教材培训会在成都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先云老师在本次培训会上,为广大教师详细讲解了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和主要特点,为接下来新版教材进一步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三科'编写理念。
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
核心理念之一:体现国家意志把握意识形态部编教材选文原则其一部编教材选文原则其二语文教科书编写受意识形态影响民国时期的《小学课程标准国语》比较成熟的标准规定具体明确1992年大纲,值得再学习。
政治思想教育,小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国语读本》民国教材,可取之处选编进部编教材里叶圣陶主编的国语读本(开明书局)最好的国语读本之一爱国教育与部编教材思想相通商务印书馆第一课生活化,儿童化第二课,递进性课标(大纲),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放眼世界: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看新加坡的一年级语文思想教育显然四年级第二课《认识新加坡》(我们编排时,思想教育放在语言文字的学习里,不要生硬地说教)教材,时代烙印鲜明(意识形态)部编教材,体现教育的'六大功能'一、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呈现方式第一课'三才'(与后面的'五行'一脉相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教材中。
按年段特征,逐步选取古代文化,层层推进,螺旋上升象形字,汉字的起源(日月水火,山石田禾)'遨游汉字王国':了解汉字知识,明白构字规律选字,摒弃了'赌',也是正能量教育的需要。
时髦,不要不加选择的用'洋文',要以汉字为主。
'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
对待一些文本,要去芜存精,去伪存真。
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部编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特色和使用建议“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年秋季一年级投入使用。
我相信大家都很关注,也很期待。
本文融合8月7-8日在昆明举办的“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培训会”上,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和小语专委会理事长陈先云等的培训报告精神,就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特色和使用建议进行介绍,以期给老师们用好这套教科书提供参考。
一、“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及总体特色陈先云理事长在培训报告中,开宗明义点出“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的基本精神;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也包括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超越现有同类教材的水平,争取成为高质量、有特色、广大师生满意的新教材”,努力做到让一线教师好教好用。
温儒敏教授将此套教材的总体特色概括为四个方面:1.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温教授说:“教材编写是国家行为。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此套教材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而不是空洞说教。
“立德树人” 是基本点,其“德”不只是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习惯、法规等等,都有机渗透到教材的方方面面、化为“血肉”。
2.接地气,满足一线教师教学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近年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得到普及,深入人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普遍存在“两多一少”——即精读精讲多、反复操练多、读书太少;课堂活跃但思维浅表;综合性学习走过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