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方法论第3讲
- 格式:ppt
- 大小:880.00 KB
- 文档页数:3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目录前言............................................................................................... 导论. (3)第一节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3)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 (3)二、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 (4)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4)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5)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5)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 (5)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5)第三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6)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 (6)二、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6)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 (6)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7)第一节立足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 (7)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7)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7)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7)第二节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8)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8)二、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8)三、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8)第三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9)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9)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9)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9)第二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四、人口系统.........................................................................................五、自然环境系统..................................................................................... 第二节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一、社会有机体.......................................................................................二、经济社会形态.....................................................................................三、技术社会形态..................................................................................... 第三节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一、整体性原则.......................................................................................二、结构性原则.......................................................................................三、层次性原则.......................................................................................四、开放性原则....................................................................................... 第三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14)第一节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 (14)一、矛盾与问题 (14)二、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14)三、社会的基本矛盾 (14)四、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 (14)第二节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15)一、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 (15)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15)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16)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 (16)第三节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16)一、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 (16)二、阶级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 (16)三、阶层矛盾与阶层分析方法 (17)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18)第一节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18)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18)二、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19)三、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9)四、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第二节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 (20)一、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20)二、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 (20)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20)第三节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 (20)一、历史主义的方法 (20)二、科学预见的方法 (21)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22)第五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23)第一节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23)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23)二、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3)三、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 (25)第二节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6)一、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 (26)二、“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 (27)三、“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28)第三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8)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28)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作用 (30)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30)第六章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31)第一节真理与价值 (31)一、社会现象的两重性:事实性与价值性 (31)二、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 (33)三、确定合理的价值向度是社会评价的任务 (34)四、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要求 (35)第二节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35)一、社会认知的特点 (35)二、经验观察与事实描述 (37)三、社会认知的概括、综合 (38)第三节社会评价及其标准 (39)一、社会进步的评价 (39)二、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 (40)三、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 (41)第七章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世界视野 (42)第一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42)一、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历史” (42)二、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43)三、“世界历史”的两重性 (45)第二节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 (46)一、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46)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涵义和特点 (47)三、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 (48)第三节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49)一、以世界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 (50)二、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50)三、正确理解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51)四、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52)导论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水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导论第一,社会科学方法是否可能?第二,社会科学与社会方法论第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内涵和原则第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一、社会科学方法是否可能?在讨论社会科学方法的时候,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社会科学是否可能?也就是说,在研究社会现象的过程中,真的存在有所谓的社会科学方法吗?如果有的话,这种方法能像自然科学方法那样给我们提供正确地预测和控制社会现象变化和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吗?西方不少学者甚至著名的思想家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大名鼎鼎的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其《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开宗明义就表明:“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的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进程。
”“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拙劣的方法——不能产生任何结果。
”“由于纯粹的逻辑理由,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他所谓的纯粹的逻辑理由就是,人类历史的行程是受着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的,而人类本身不能用合理或科学的方法来预告我们科学知识的未来增长,因而所谓古代神话的俄底普斯预言在历史发展历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
”“所以历史决定论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历史决定论不能成立。
”美国的新实用主义者理查德·罗蒂在《真理与进步》中也指出,社会科学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在“预测还是一个理论被归入‘科学’的必要条件”时,“我们对是否把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或文学批评归入科学感到犹豫不决,因为这些学科似乎都无法回答‘如果我们这样做,事情将会怎样?’这种形式的问题。
”二战之后,经济学一跃而成为显学。
但是,它被批判和被责难的命运也不比其他学科好。
美国的小阿尔弗雷德·马拉伯在其《迷惘的预言家:当代经济学家的历史》中曾不无讽刺地说,在美国,人们看到每当华盛顿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职位因种种原因空缺时,美国经济便处于二战后最好的时期,而“在哈伯·斯坦和查尔斯·舒尔茨这样的著名经济学家任职期间,贫困率以每年将近2%的可怕速度增长。
2021《》社会科学方法论答案2021《》社会科学方法论答案社会科学方法论(一)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科学理论所包含的结构?()A、科学的解释B、科学的定律C、科学的概念D、科学发展模式我的答案:D2【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人文学科的英文简称:()A、Mafia-styleB、HumanitiesC、ganglandD、Human我的答案:B3【判断题】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分支学科是科学哲学。
() 我的答案:√4【判断题】科学哲学的唯一学科是社会科学哲学。
()我的答案:×社会科学方法论(二)1【单选题】李约瑟是()人。
A、德国B、美国C、法国D、英国我的答案:D2【单选题】着重历史与理解的是下面哪一项:()A、景观地学B、社会科学C、人文学科D、伦理学我的答案:C3【单选题】关于荣格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A、文学家B、心理学家C、是现代心理学的鼻祖之一D、瑞士人我的答案:A4【单选题】外国人总结中国人思维的两个盲点是:()A、因果逻辑;证明B、数理逻辑;因果逻辑C、证明;反证明D、数理逻辑;证明我的答案:A5【判断题】一般来说,人文学科是以先验知识出发的。
()我的答案:×社会科学方法论(三)1【单选题】经典力学中的速度叠加原理是谁的的理论?()A、爱因斯坦B、康德C、尼采D、牛顿我的答案:D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的概念是“可以通过实验或事实证明其正确的科学论断或概念”:()A、后现代哲学B、实证科学C、伦理学D、现代文学我的答案:B3【多选题】下面哪些是当代中国社会研究“文人化的继续”的表现:()A、低水平重复B、实证方法的教育几乎一片空白C、文人们顽固拒绝科学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ABC4【判断题】科学从未被中国文人们拒绝。
()我的答案:×社会科学方法论(四)1【单选题】下面哪一项科学的发展包含有测不准原理?()A、社会文学B、美学发展C、相对论D、量子力学我的答案:D2【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与Facts speak for themselves是相同含义:()A、牛顿力学B、社会科学C、实证科学D、人文科学我的答案:C3【单选题】下面哪一项理论是爱因斯坦发明的:()A、交换机理论B、相对论C、电话机理论D、经典力学我的答案:B4【判断题】莫雷和迈克逊是美国科学家。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独特贡献在于,论证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一历史理论不过是把人们的思想从神圣的天国拉回到粗糙的尘世,使种种抽象的思辨和神秘的理论归于平常,归于生活。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实践性马克思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深刻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对社会历史的主观臆断,认为人们对社会人士的视野应该“从天国回到人间”,聚焦于人们的现实生活。
认识的出发点应当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它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主体和客体相结合的维度去考察对象。
“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
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
第二,主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社会的总体运动和结构。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7章思考题答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7章思考题答案导论1.如何理解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社会认识即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社会科学方法论即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论。
一、总体来说,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即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
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二、社会认识的演变逻辑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自发——自觉,具体来说,神话传说(原始社会自发认识)——非理性方式(第一种自觉形式)——理性求知(批判性的)、实证方式(发展性的)、非理性方式。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形而上学——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剩余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七种方法1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第一种方法,它是通过量化社会现象的变量和定性概念,对数据进行统计建模及推导出规律性的过程。
它关注的是社会现象的表现的形式,并从量化的角度去推测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定量分析可以分析一城市的就业率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通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差异,甚至拓展应用到新兴科技带来的社会影响上 m,这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2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第二种方法,它强调对社会现象的内涵洞察,它采用定性方法来知视社会现象,注重对事物或行为的描述和深入的解读,而不强调数量,它针对的是社会现象的本质。
定性方法可以采用访谈、焦点团体讨论、观察、文献研究等方式,深入探究社会现象的原因以及不同情境下人发生某种行为的原因,使社会科学家对社会现象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刻。
3 生态论生态论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第三种方法,它采用生态学的思维和视角,即通过分析地理空间上不同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互动关系,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使得社会科学家以开放的视角和宽泛的视野去研究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4 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第四种方法,它整合了定性、定量、历史等方法,将多个国家或文化之间的变化和差异通过比较去研究,以及其产生的原因,比较研究可以帮助社会科学家找出不同社会中普遍性现象的根源,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多元文化国家之间的变异和共同性。
5 历史文献研究历史文献研究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第五种方法,它通过研究收集和整合由其他研究人员写的关于社会现象的历史文献,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发展历史进行考察和仔细描述,来应用到当前社会现象的调查研究当中,在有限的时间、资源条件下,有助于探究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脉络和深层次规律。
6 调节研究调节研究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第六种方法,它是应用自然科学方法,把时间序列测量和实验控制相结合,来研究社会现象之间变化和影响,探究不同社会现象之间是线性关系还是非线性关系。
导论第一节、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一、社会科学的特点和功能(一)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第一,自为性与异质性。
第二,价值与事实的统一性。
第三,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的内在相关性。
第四,更大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
第五,可预言性与准确预言的有限性。
(二)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结构中的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自我相关。
一方面。
在社会科学研究系统的“解剖结构”中。
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只能是社会的人。
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的客体是社会,而社会只能是人的社会。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与社会历史运动内在交织。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产品与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中介系统自相缠绕。
(三)社会科学的特点第一,个体性与社会整体性的统一。
第二,实证性、说明性与理解性、体验性的统一。
第三,批判性、规范性与建构性、创新性的统一。
第四,真理性与可错性的统一。
第五,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统一。
(四)社会科学的功能第一,社会描述与说明功能。
第二,社会理解功能。
第三,社会反思功能。
第四,社会预见功能。
第五,社会批判与规范功能。
第六,社会创新与变革功能。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哥们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差异,是由它们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可以而且应当学习借鉴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差别性则要求社会科学必须具有适合于社会现象的独特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存在主客体同体性、价值关涉性和理解建构性等独特的方法论特点。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第一、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
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第二、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第一讲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研究方法是价值中立与非中立性的统一?主体性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
从人自身的求真、求善、求美等内在要求出发,全面认识和评价社会历史客体,并在观念中能动地创造和建构起社会历史发展的未来理想图景,在真理认识、功能评价和审美追求的统一中把握人在社会认识中的自觉能动性,特别要着力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导,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纬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客观性原则。
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主义标准。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是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精神。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关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要求我们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把握社会有机体。
发展性原则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中发现合理性。
“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坚持发展的原则,就是再现社会现象的过程及其本质。
(社会科学要求科学的实际分析过程必须排除价值的干扰,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但是人们即使是在选择事实时也有价值的因素在起作用,因而就无法避免的带有主观性。
社会科学是科学的研究,是客观的,具有价值中立性;但同时它的主体和客体都带有价值观念,所以又是价值上非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