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的公社——手提箱
- 格式:ppt
- 大小:4.74 MB
- 文档页数:22
长城脚下的公社北京八达岭水关长城口,有一座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共同设计建造,也是中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并荣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
曾在2005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一,这座建筑艺术品就是“长城脚下的公社”。
公社整体建筑风格延续了“现代主义”以及日后的“极简主义”风格的经典样式,使建筑呈现出原始而单纯的形态。
而在这一基本风格统领下,每一座建筑又有着自身独特的个体风格。
1、红房子-设计师:安东(中国大陆)建筑外表使用的单一的六面体样式,类似红色砖墙的材质,格式的大型窗户,所选用的红深邃而不轻浮,将建筑的重量感和体积感尽显无遗。
2、竹屋-设计师:隈研吾(日本)建筑的外表由竹子包围,与环境融为一体。
室内也大多采用竹制家具,轻简日式风格,竹子交错排列、光影穿梭,充斥着浓厚的禅意。
3、飞机场-设计师:简学义(中国台湾)建筑师追求地景的融合以致于回归自然的生命体验,将多边风格发挥到极致。
两道嵌入山坡的石墙与长城交相呼应,石墙后面,一排窗户向山敞开,花草树木触手可及,宛如回归自然怀抱。
4、家具屋——设计师:坂茂(日本)家具屋的露天庭院位居中央,置身其中,周围景观纷至沓来,有坐拥群山之感。
家俱屋四面都是门,衣柜隐身门内,保持整体的和谐完整。
外观空间和内部空间保持表里如一的单纯风格,简洁明快的特点俨然一个现代四合院。
5、手提箱——设计师:张智强(中国香港)建筑师张智强对箱盒有着独特的情怀和见解,建筑看似随意却对封闭性与隐私感做到了极致,空间可根据需求轻易改变。
每个重要空间都能坐拥长城美景,并享有最大的日光照射。
6、怪院子——设计师:严迅奇(中国香港)建筑的装饰以最单纯的元素,白色刷漆的墙面、木质地板与石材铺面传达了宁静的乡村式家居生活的感觉。
主卧无墙无门,像一个独立升起的舞台,与户外风景紧紧相连,视野极为通透。
7、大通铺——设计师:堪尼卡(泰国)建筑师想要突出的内涵是沟通和共享。
打破经典:关于“长城脚下的公社”
林公翔
【期刊名称】《艺术生活》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一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个似乎有些另类的名称:“长城脚下的公社(commune by the Great Wall),它位于北京八达岭水关长城,原名为“亚洲建筑师走廊”,占地面积为8平方公里。
一期工程由使用面积为400平方米的八栋别墅和一栋俱乐部组成。
这个在林荫相间的山坳里错落有致又匪夷所思的建筑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日本、泰国、委内瑞拉的建筑师担纲设计。
这12栋建筑自【总页数】6页(P11-14,26-27)
【作者】林公翔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
【相关文献】
1.长城脚下的公社 [J],
2.长城脚下的公社 [J],
3.从“走廊”到“公社”——“长城脚下的公社”跟踪分析 [J], 史建
4.长城脚下的公社之“大舞台”别墅:万里长城的缩影 [J], Lavender;叶叶;马晓春;Satoshi Asakawa
5.长城脚下的公社当私家长城遇到杰出建筑师 [J], 云千;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城脚下的公社——手提箱
手提箱。
建筑师:张智强(香港)。
4间卧房分别拥有独立卫生间,另有一间室内桑拿室。
二层所有的墙均可临时拆除,变成一个通透的完整空间。
沿屋顶降下的电动楼梯可到达屋顶平台,饱览长城美景的同时,也可品尝自助烧烤的美味。
手提箱屋后,一条蜿蜒小道通向后山,穿行在树木笼罩的山坡上,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手提箱位于核桃沟,提供24小时客房专业管家服务,俱乐部设施及会议礼宾部服务。
手提箱适合举办另类、独特的会议、鸡尾酒会、PARTY、时尚展示、新闻发布。
#长城脚下的公社# #京郊游##北京周末游#@骑迹@三木一郎@徐小洁。
爱乐活京郊游。
手提箱外观
手提箱整体
手提箱整体
蓝天下
最后来张夜景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
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post/7b390119fc28db29400cbc3f?from=wenku/?from=wenku。
长城脚下旳公社建筑赏析
——手提箱
为第一栋别墅,手提箱旳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简
约旳方盒子造型,与环境相呼应旳棕色表面,布
满着现代设计感。
“手提箱”旳设计师是香港出名建筑师张智强。
她早年在大学进修数学并对其情有独钟。
在有限中发明无限,寻找变化旳无穷也许性,是她旳设计哲学。
张智强说:“在我旳整个职业生涯中,我始终致力于在保持simplicity 风格旳同步发明一种实用旳生活方式和环境。
”
“手提箱”别墅最突出旳特点就是,多种私密、敞开空间
作 图1-1 建筑全景
长城脚下旳公社
可以互相转化。
建筑旳灵活性极强,就像一种旅行箱,需要用旳东西打开箱子即可取出,不需要就可以合上箱子不见。
这种自发性与弹性旳本质,以无限想象及感官愉悦为原则,提出了一件满足最大弹性空间规定旳简朴设计。
“手提箱”位于别墅区入口
处,南北走向。
其形态简朴,属于
现代简约“box ”风格,下部有同
是盒状旳附加层。
表面灰色,体积小,较好旳托起并突出了主体。
仿佛灰色碎石轨道承载着穿山越岭旳疾驰列车。
建筑主入口位于建筑朝道路一侧旳中部。
建筑南部和山坡接触旳一端与建筑中部背朝道路一侧,均有出入口,位于二层,以便来宾游山踏青。
木质外表面,为建筑自身平添了自然归属感,无论材质与颜色都与周边环境相呼应。
并且与山坡相接处旳特点,使其更加旳融入自然环境,甚至成为山林旳一部分。
图1-2 开场旳会议大厅
图1-3 地板下旳房间。
长城脚下的公社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中国的建筑也进入了一个开放、兼容、多元的新时期。
在此将以长城脚下的公社为例,通过建筑思想理念、艺术、结构、材料、设备、施工等多几方面做以介绍分析,在了解这个建筑的同时也能了解一些我们中国现在建筑的发展关键词:中国现代建筑长城脚下的公社开放兼容多元正文:(一)建筑概论及场所环境:长城脚下的公社,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是中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并荣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同时,用木材和硬纸板制作的参展模型也被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这是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的第一件来自中国的永久性收藏艺术作品。
2005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一。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SOHO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欣和董事会主席潘石屹投资,约请亚洲地区12位著名建筑师设计和建造的世界前卫建筑工程项目。
长城脚下的公社坐落在长城脚下的8平方公里的美丽山谷,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小时15分钟车程,距青龙桥火车站20公里,距离北京市中心1小时15分钟车程。
公社直通八达岭高速路,方便快捷。
距离八达岭机场(可提供私人飞机的升降)仅为15分钟的车程。
长城脚下的公社—凯宾斯基管理共有42栋别墅,190间套房,11间总统套房,4个餐厅,1个Anantara Spa,1个儿童俱乐部及1个户外泳池。
(二)建筑思想理念:其主旨是建造一个私人住宅的当代建筑博物馆,并且希望通过这个具有试验性的举动,影响中国一代的建筑师、开发商和消费者,为我们新生的“年轻”国家在当代建筑的发展上做出贡献。
其对建筑师的选择也具有试验性,仅仅邀请了年轻的亚洲建筑师进行设计,通过他们富有前卫精神和想象力的作品,突出体现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崛起。
比邻长城,与长城相呼应,两种建筑,两个时代,一个横跨两千多年的话题,使这个地方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弹指一挥间,却见证了乡土中国迈向现代中国的重要步伐。
30年来,人们目睹着这个国度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极大提升、国家面貌发生巨变。
30年来,人们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奋斗、耕耘、收获,经历着人生命运与精神价值的发展变迁。
回首30年,既是国家的足迹,也是个体的足迹。
国家的记忆与个体的记忆,在这样一个关节点上,互为补充,重叠共生。
“30年记忆——建筑”调查,侧重从文化的角度对改革开放30年来建筑领域的“国家记忆”进行解读与梳理,并注意突出其时代性与前瞻性。
“30年记忆——建筑”侯选名单1.深圳地王大厦:目前为深圳第一高层建筑,楼高383.95米,建成时是亚洲最高建筑,也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
深圳地王大厦深圳地王大厦2.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形象独特,奥运会主会场。
北京国家体育场北京国家体育场3.北京首都机场新航站楼: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扩建后的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总量可达6000万人次,并创造出新北京“国门”的形象。
北京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北京首都机场新航站楼4.国家大剧院:世界最大的穹顶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造价超过20亿元人民币。
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5.香港国际会展中心:香港最新建筑群中的代表者之一。
中心外耸立的回归纪念碑,及代表香港的紫荆花铜像代表着香港九七回归。
香港国际会展中心香港国际会展中心6.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融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于一体,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与国家体育场比较协调,功能上完全满足2008年奥运会赛事要求,而且易于赛后运营。
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7.北京央视新大楼: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最高建筑约230米,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
北京央视新大楼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的标志性建筑。
主体结构高350米,全塔总高度为468米。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9.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整体长城脚下的公社介绍:长城脚下的公社原名为建筑师的走廊,位于北京北部山区水关长城附近, 占地 8 平方公里.公社中的 11 栋别墅和 1 栋俱乐部分别是亚洲 12 位优秀青年建筑师所设计,建造条件是建筑师必须使用在中国当地可以找到的材料,将人造建筑与自然景观融和在一起.1. 红房子(485m2)----安东2. 家具屋(333m2)----坂茂(日本)3. 三号别墅(410m2)----崔恺4. 俱乐部(4109m2)----承孝相(韩国)5. 怪院子(481m2)----严讯奇(中国香港)6. 手提箱(347m2)----张智强(中国香港)7. 土宅(449m2)----张永和8. 竹屋(716m2)----隈研吾(日本)9. 飞机场(603m2)----简学义(中国台湾)10. 双兄弟(477m2)----陈家毅(新加坡)11. 森林小屋(572m2)----古谷诚章当文明来到这个世界上至今, 我们都栖息在形形色色的自然环境与艺术创造之中, 我们的身心被一层厚厚的砖头树木和自然植物包裹着, 藏储在一层层瓦砾之中, 自饮我们感觉中的息怒哀乐,当来到长城脚下的公社,见到自然环境中被当代建筑大师塑造在自然美丽的山谷之中,一座座建筑结晶而陶醉的同时,也体现到当代大师对意境的大胆创新,把人与环境,环境与意境的完美结合之处的微妙之感。
通过参观内心感受到设计师就是一个雕塑大师,用他的智慧,感觉与创造性相结合,一遍遍加工后,展现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当今我们住在习惯模式里的时间太长了,那陈旧得让人都喘不过气的居住习惯及生活方式和那有些生锈的观念的都被笼罩在一层层坚硬的习惯里。
我们参观的样板间无论是装饰风格装饰材料.或运用的手笔,都是现实社会中非凡的体现,由其一些细节都能让你感受到,无论你处于怎样的心态与情绪,都能展示出真实的向往与处事哲学的一面镜子,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装饰,一块冥蒙的色彩,一件随意的摆设,都能诉说着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看法,蕴涵着文化素养和设计思维的大胆革新。
长城脚下的公社手提箱(347㎡)建筑师:张智强(中国香港) 总统套房介绍坚固平边的箱匣,可供外出旅行时,用来放置个人物品等。
抱持着对典型住宅形象的怀疑,本案企图重新思索亲密感、隐私性、自发性与弹性的本质。
以无限想像及感官愉悦面为原则,提出一件满足最大弹性空间要求的简单设计。
这个住宅的主要概念是阶层的叠置。
底层的机能如同一盅供给家庭基本配备与服务的容器,同时含括收纳功能。
隔间隐匿在楼板地景中,升起的同时也先指引了通往下层空间的门径。
上层空间设置一排可随意升降的遮帘,形成室内的次隔间系统。
同样的手法也出现在立面上,建物的外壳以垂直层板组织层理。
外层是一整圈全高的双面玻璃折叠门,内层则由帘栅组成开口矩阵。
抽象的立面纹样源于使用者导向的操作逻辑。
两者共同地塑造中介层。
中间层是一个供住居、活动或通行的重生的杰出的主楼层。
配合外壳的活动元件及非阶级式的配置,空间可根据活动性质、住民数量、及个人对封闭性与隐私感的重视程度,轻易地被改变。
除了必需的基本元件外,其他隔间皆可遁没于空间之外。
根据使用者的特定需求,一个变化的量体可以不费力地从开放空间滑行到其他房间之中。
这栋住宅位于Shui Guan的Nangou谷中,基地朝北骤降,相对地使北侧暴露。
该地属大陆温带型气候,为了一揽万里长城盛景并享有最大的日光照射,本建筑采南北走向。
也因此让住宅中的每个重要空间,得以坐拥长城美景。
选择权是奢华的必备条件之一。
因此住宅提供多处同等重要的出入口,而房间则以个别的舒适感为考量,刻意区分。
地板的形式可以让人即刻联联想到华丽巡航艇的内部,在轻松方便的原则下,充气式家具为主要配备,与中层相同,利用隔间即得以解决大部分需求,而藉此减少家具的数量。
此外,家具配合建筑可调性的特色,也都有可活动的功能,仅使在建筑内部扮演积极的角色。
家俱屋(333㎡)建筑师:坂茂(日本) 总统套房介绍以一个外国人身分进行这件中国境内的住宅案,我们重点在于让设计得以适当地反映该地文化及实质面向的涵构。
当代建筑艺术-浅析长城脚下的公社摘要:在越来越只追求山寨复制与极限速度的当下社会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做成的或者正想做的一些事引发了社会极大地关注和争议。
他们试图破解当今中国创造力低下,研发人群成了弱势群体的困局,为中国创造的振兴与世俗奋力搏击。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
关键词:复制,速度,关注和争议,创造力低下,中国创造的振兴,“长城脚下的公社”一个引发世界关注中国创造的建筑作品个例北京,现在已俨然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当我们行走在这个城市的街头时,我们会发现自己被一座座或气势磅礴、或威严传统、或光怪陆离、或个性鲜明的巨型建筑包围着。
在这个庞大的城市建筑圈中,能散发出迷人魅力的建筑是凤毛麟角的。
其中有这样的一个建筑,它让很多人欣喜、钟情、沉醉于其中。
它的经营规模不大,却极其另类、前卫、奢华、特立独行。
在酒店业内和地产界,它能凭借别树一帜的经营理念耽担翘楚;在艺术界,它被视为让人叹服的建筑艺术作品,并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并获奖。
这就是“长城脚下的公社”,我个人非常欣赏的一个建筑作品。
几年前,我和单位的同事来到水关长城脚下,就为了能看看这座当时颇为轰动的别墅建筑群。
“长城脚下的公社”似乎是想表明一个概念,与城里俗套的高层建筑风格迥异的概念,它要旗帜鲜明的表示中国是有创意的,有创造力的,中国能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至少我在其中看出来了,我当时很激动。
12栋独特的房子颠覆了中国建筑的陈旧观念“长城脚下的公社”确实很独特,太独特了。
公社坐落在水关长城下,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景观优势。
它由12栋别墅组成,是12位亚洲杰出的建筑师设计和建造的,代表各自不同的创意和理念。
这些创意和理念与古老的长城发生激烈的碰撞,产生令人炫目的能量和激情。
在核桃沟里,依山而上,别墅分别命名为飞机场、家具屋、手提箱、怪屋子、红房子、大通铺、三号别墅、竹屋、双兄弟、森林小屋、土宅。
我参观的当天是手提箱、飞机场、红房子、竹屋向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