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8年海南历史单科卷第1题)古代以干支 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 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B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6. (2008年高考山东第54题)下列诗文中含有 “中国”别称的是 ①楚失华夏 ②死去元知 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③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④长夜难明赤县天 ⑤我欲因 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 A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赤县:战国时称中 C.①②③⑤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音律:五音 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 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 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 细,此为五脏正音。 相当于现在的12356即:do、re、mi、sol、la。
高考真题解析
1.(2007年全国文综I卷第12题)帝王谥号主要 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是 B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2. (2007年宁夏文综卷第26题)中国古代有避 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 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 这种情况的是 A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 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 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 平”
5、科举考试: ①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 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 参加科举考试。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员。 ③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 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 第一名叫会元。 ④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 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 (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 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 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