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法学综合一(含法理学、宪法学)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法理学》综合练习题(一)-自考法学类法理学(一)试卷与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关于对法理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法理学是沟通法学各学科的桥梁B. 法理学能提供给人们学习法学的入门知识C. 法理学能提供给人们具体应用法律的知识D. 法理学能锻炼人们的法律思维能力答案:C2. 对研究法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方法是()。
A. 社会调查的方法B. 历史考查的方法C. 价值分析的方法D. 辩证唯物主义答案:D3. 构成法的基本要素是()。
A. 法律规则B. 法律原则C. 法律概念D. 法律关系答案:A4. 关于法的要素,提出“规则——原则——政策模式”的法学家是()。
A. 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德沃金B. 美国法社会学的代表团人物庞德C. 美国著名的大法官霍尔姆斯D. 德国哲学家、法律哲学家黑格尔答案:A5. 构成法律体系最大的独立组成部分是()。
A. 选举法B. 单行民事法律C. 部门法D. 授权法答案:C6. 下列关于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A. 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 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C. 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 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答案:B7. 由于水灾使铁路中断,导致某运输合同不能按期履行的法律事实,属于()。
A. 合法行为B. 违法行为C. 法律事件D. 有效行为答案:C8. 法系的划分标准是()。
A. 法的历史类型B. 法的历史传统C. 法律体系D. 法律部门答案:B9. 近代意义的法制原则始于()。
A. 奴隶制法B. 封建制法C. 资本主义法D. 社会主义法答案:C10. 法的评价作用的对象是()。
A. 每个人自己的行为B. 一般人的行为C. 他人的行为D. 所有人的行为答案:C11. 《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这一规定属于()。
《法理学》综合练习题-自考法学类法理学(一)试卷与试题第一部分填空、选择与判断题一、填空题1. 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INPUT> 。
答案: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 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狭义的法律是指: ______ 。
答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3. 法的调整的对象: <INPUT> 。
答案:行为关系4. 法之所以具有特殊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在于法是: <INPUT> 。
答案: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5. 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是: <INPUT> 。
答案:国家制定和认可6. 法在其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它所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
这些都表明了法具有: <INPUT> 。
答案:规范性7. 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根本区别在于: <INPUT> 。
答案:国家强制性8. 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意志只有转化为 ______ ,才能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答案:国家意志二、判断题9. 法的性质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且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对⭕错答案:对10. 任何法都既有阶级性又有社会性。
()⭕对⭕错答案:对11. 法愈能反映客观规律,其科学性就愈强。
()⭕对⭕错答案:对12. 法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只要经济基础没有根本变化,法也不会发生变化。
()⭕对⭕错答案:错13. 法所体现的意志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他因素不能对这种意志的内容发生重大影响。
()⭕对⭕错答案:错14. 法具有阶级性,因此法调整的社会关系都是阶级关系、政治关系。
()⭕对⭕错答案:错15.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凡具有强制力的规范就是法律规范。
()⭕对⭕错答案:错16. 在阶级社会,一国范围内的法与道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对⭕错答案:错17. 法律是一般的概括的规则,可以反复适用,因而具有概括性。
()⭕对⭕错答案:对18. 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
2021年四川师范大学考研招生目录序号学院及代码专业及代码考试科目业务科1参考书目业务科2参考书目复试科目名称及参考书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及参考书目跨专业加试科目名称及参考书目本专业特殊要求1001马克思主义学院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思想政治教育0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5党的建设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④81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三版)(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田克勤、李彩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复试科目1: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复试参考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
复试科目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试参考书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①名称:综合知识②名称:写作无2001马克思主义学院045102学科教学(思政)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1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大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三版)(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田克勤、李彩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复试科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试参考书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①名称:综合知识②名称:写作无3002文学院010106美学01美学原理02中国美学03西方美学04审美教育05艺术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13美学原理④813中国美学史①《美学原理》,叶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①《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中国宪法学)-试卷1(总分:8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观点中,属于自然法学派提出的是A.法律是理性的体现√B.法律为现实的法律C.法律为实在的法律D.法律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手段A项表述为自然法学派的观点。
B项表述为社会法学派的观点。
C项表述为分析法学派的观点。
D项表述为经济分析法学派的观点。
3.下列关于立法程序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A.立法程序应当遵循民主原则B.立法程序存在于法律制定过程中,法律修改和废止不必遵循立法程序√C.法律草案的提出是立法程序中的第一个步骤D.立法程序通常是由宪法和有关专门法律确定的立法程序应当遵循民主原则,对此,《立法法》有专条规定。
可见,A项表述正确。
立法程序存在于法律的制定、修改、认可和废止的活动中。
可见,B项表述错误。
立法程序包括法律草案的提出、审议、表决与通过、公布4道程序,其中,法律草案的提出是立法程序中的第一个步骤。
可见,C项表述正确。
不同国家的法的制定程序有所不同,但通常都是由宪法和有关专门法律确定的。
可见,D项表述正确。
4.下列关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A.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总体工作部署拟订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报国务院审批B.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C.制定行政法规的具体程序主要包括立项、起草、审查、决定与公布D.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实行表决制√《立法法》第66条规定,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总体工作部署拟订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报国务院审批。
634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法学综合一(含法理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适用专业:法学理论;法律史;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本卷满分:150分共 2 页法理学部分(60分)一、 概念辨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法律程序与程序法2.法律效力与法律效力位阶3.法系与法律体系4.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5.习惯法与判例法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法的社会作用2.简述法与道德的一致性3.简述我国立法的基本程序4.简述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三、论司法公正原则(本题20分)宪法学部分(30分)一、概念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宪法解释与宪法监督2.柔性宪法与刚性宪法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宪法监督的主要方式有哪些?2.试述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3.如何理解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4.试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刑事诉讼法学部分(60分)一、概念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刑事拘留与司法拘留有何区别?2.刑事诉讼证据能力与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明能力有何区别?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共有的职权有哪些?2.执行过程中发现生效判决确有错误,是否应当启动执行变更程序?三、论述题(本题20分)论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四、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2011年5月9日,王某在G省S市T区抢夺他人价值23000元的财物。
2011年5月10日,王某又在G省S市U区与他人争吵时失手将他人杀死,当即被抓获。
G省S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本案,在开庭前,对案件事实、证据进行了认真全面的审查后,认为王某抢夺的数额巨大,宜判处有期徒刑9年;失手将他人杀死未构成故意杀人罪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宜判处有期徒刑5年;均不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不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范围。
山东财经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信用管理;⑧农村金融
策;②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③国际金融;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⑤公司金融;时无需选择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观经济
不区分研究方向(网报
财政学
2.经济学
(微观经英语;
2.专业课笔试:公共管
理学
公共管理学院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3公共政策分析
研究方向)综合(数据结构、操作任选其一)
不区分研究方向(网报技术学院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英语2.专业课笔试:数据库系统原理与程序设计
软件工程
2.离散数。
专业名称、代码:民商法学(030105)专业所属门类、代码:法学(03)所属院系: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介绍:民商法学是研究民商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二级学科,是以民事和商事法律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主要包括民法学、商事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婚姻家庭法学、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
它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最富于学理性和实践性的实用法学,是保障公民民事权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在发展民主、保障人权、繁荣经济、促进社会进步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巨大作用。
民商法学通过对民商法理论和各种民事商事法律制度的研究,为我国民商事立法、司法和律师实务提供法律理论指导,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法制国家建设实践服务。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③628综合知识(含法理、宪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④829民商法学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法制史②知识产权法研究方向:01民商法学02外国与比较民商法2017民商法学专业课考研参考书目:《法理学》李龙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行政法(总论)》江国华武汉大学出版社;《刑法(第3版)》马克昌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宪法学(第二版)》秦前红武汉大学出版社;《创新思维法学教材:商法新论》陈本寒武汉大学出版社;《商法》范健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民商法学考研专业课资料:《武汉大学628综合知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武汉大学829民商法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名校法学考研真题汇编(2012-2014合订本)》《名校法学考研真题汇编(2014版)》《2016武汉大学法学院考研复试一本通》详情:/bkzl/14274382310052673400515183681164.html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2014年总分:355,政治/外语:55;业务1/业务2:90;2013年总分:355,政治/外语:55;业务1/业务2:90;【17民商法学考研辅导】2017武汉大学考研高端保录班2017武大专业课考研无忧通关班2017武汉大学专业课考研一对一班2017武大专业课考研面授集训班详情:/zt/wyb民商法学考研心态和经验分享(15年高分学长):在具体讲考试的经验前,我想先和大家谈谈关于法学学习的方法和心态,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调整好心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山东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山东大学2013年起不再提供参考书目,请参照2011年。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2年硕士生招生书目661考古综合:《考古学通论》,蔡凤书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考古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栾丰实、方辉编,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历史学基础:不指定参考书目348文博综合:以该专业学位教指委拟定的考试大纲(参见我校招生网页)为准。
840管理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管理学》(第一版),徐向艺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39文书学:《现代文书学》,韩英主编,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874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学》(修订本),邓绍兴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档案学概论》,冯惠玲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年硕士招生参考书目领先考研可能是最全的考研教材电子书屋621实践英语:《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王治奎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王治奎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汉英翻译基础》,陈宏薇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17专业英语:《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新版),戴炜栋等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英国文学选读》(1-2册),杨岂深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美国文学名著精选》,钱青主编,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622实践俄语:《大学俄语》(高级部分),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实用俄汉汉俄翻译》,张永全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现代俄语语法教程》(词法、句法),钱晓蕙、袁妮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代俄语语法》,周祖礼、陈洁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法学院山东大学法学院前身是山东大学法律系,始建于1983年,1994年转制为法学院。
现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可在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等11个专业招收硕士生;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其中,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3个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
山东大学法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4人,教授26人,副教授27人,有8名教授在国家级和省级学会中担任会长、副会长等职务;学院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和法律实务界人士30多人兼任教授。
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5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最近五年,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在海外发表学术文章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高水平教材60余部,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60余项。
法学院研究生教育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行“学习+研究”的培养模式和“双导师制”。
学院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经常性的合作关系,每年派出多名研究生到海外学习和交流。
学院现有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800多人。
学院毕业生就业趋势良好,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律师、法官、检察官、企业法律顾问,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政府管理、教学科研等领域从事工作。
研究方向:中国民法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中国商法考试科目组信息研究方向:中国商法科目组编号科目组考试科目参考书目1 101 -- 思想政治理论不指定参考书目(多选一科目)--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203-日语、244-德语(外)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指定参考书目614 -- 综合A(含法理学、宪法学)614综合A(含法理学、宪法学):《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宪法》(第二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法学综合一真题科目名称:法学综合一适用专业:法学理论法律史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法理学部分(60分)一、概念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2.民法法系与普通法系二、简述题(共15分)1.简述司法公正原则(8分)2.简述我国的法律体系(7分)三、论述题(20分)试论法律方法在审判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材料分析题(15分)某市政府决定将于近期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上路。
按照该市所在省份的《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规定,是否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由所属地方政府自行决定。
同时,该《条例》第14条规定: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等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对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不予登记、不准上道路行驶作出规定的,应当公开征求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决定形成之前,该市公安局曾连续召开三次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各方人士对电动自行车的去留展开讨论,该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也为此开展了专项民意调查工作。
最后,市政府形成了有关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意见,正式报省政府批准。
最近,省政府正式批复该市政府,同意该市在全市范围内对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不准上路行驶。
另据来自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该市市区发生涉及电动自行车事故49宗,伤亡56人。
如今“禁令”将下,市公安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市政府相关规定出台后,市公安交警部门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上路的电动自行车依法进行处罚,请广大市民慎重。
市民对此意见不一。
有人认为少了电动自行车的穿插,路面交通状况会更加有序;也有人认为,禁摩(该市已经禁止摩托车上路)又禁“电”,汽车会增多,这样会使原本已经很拥堵的交通更加恶化。
大部分市民从自身出行的考虑出发,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恰当应对禁摩禁电后的交通问题,尽快完善城市公交系统,使市民出行更方便快捷,更加经济实惠。
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自命题考试法学综合一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研究生入学初试是选拔优秀人才的主要环节,为了贯彻教育部“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和按需招生”的方针,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命题细则》及本学科特点制定本大纲。
对于本大纲所涉及考试内容,应试人员分别从了解、理解、熟悉等三个能力层次予以把握:
——了解,要求对考核内容能准确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原理,并借此解释、论证观点,分析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
——熟悉,要求能灵活运用相关宪法学原理、观点和方法,综合分析宪法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尤其对当代中国的宪法原理与制度能够进行独立的、建设性的思考。
二、考试主要范围
【宪法学】部分:
(一)了解
宪法的主要分类、宪法制定、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宪法渊源、宪法的结构、宪法规范、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选举制度、国家机构、政党制度、宪法实施、宪法保障、宪法评价。
法的概念、法的本质、法的价值的一般理论,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二)理解
宪法的含义、宪法的特征、中国宪法的发展过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规则、中国当代宪法四次修改的背景与主要内容、基本人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宪法的价值、中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解释制度、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
(三)熟悉
西方近代宪法的起源与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演变、宪法的修改、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作用、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与界限、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中国的宪法实施和保障、当代中国宪法的发展与完善等。
【法理学】部分:
1. 法的本体
了解:
理解:法的特征,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法的局限性,法的价值的种类(秩序、自由、正义等),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法的三要素,权利、权力与义务的分类及相互关系,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利益调整的法律机制,法的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法的一般分类与特殊分类,法的效力,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法律关系,法律行为,
法律责任。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的本体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法条或者法律现象。
2. 法的运行
了解:守法,法律监督。
理解:立法与法治,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与立法原则,立法程序等,执法的特点与原则,司法的特点与原则,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的运行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法条或者法律现象。
3. 法的演进
了解:法的起源,法产生的根源,法的历史类型。
理解: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法产生的一般规律,法的演进方式,法系,法治国家的基本理论,法的现代化与全球化。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的演进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件或者法律现象。
4. 法与社会
了解:法与政策、法与政治、法与宗教的关系。
理解:法与社会,法与经济,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法与道德的区别,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与社会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件或者法律现象。
5. 关注重大法治事件与社会热点。
三、其他相关内容
本科目的考试题型主要包括概念辨析、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概念辨析题要求考生辨析相关宪法学概念的含义及异同;简答题要求简要说明相关问题的基本内容;论述题要求考生阐述与评析相关理论与制度的基本内容,要求联系实际、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语言流畅、逻辑严谨、表述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