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的产生和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812.00 KB
- 文档页数:33
旅行社发展历程旅行社是为游客提供旅行服务的机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旅行社逐渐发展壮大。
以下是旅行社的发展历程:旅行社最早起源于欧洲,最早的旅行社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的旅行社通常是由个体经营者建立,提供一些简单的旅行线路和服务,主要面向富有的上层社会。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旅游观念的普及,旅行社逐渐开始向大众化发展。
1925年,德国的库肯霍夫旅行社成为全球第一家正式注册的旅行社,标志着旅行社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旅行社开始提供更多的国际旅行线路。
此时的旅行社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其中一些大型旅行社开始形成。
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旅游需求进一步增加,这也推动了旅行社的发展。
很多国家开始建立旅游局或旅游协会,通过扶持和管理旅行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到了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互联网为旅行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旅行社可以通过互联网宣传自己的线路和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旅游信息和在线预订的便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旅游业的智能化趋势,现代旅行社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很多旅行社开始建立自己的线上销售平台,提供在线预订、旅游攻略和客户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同时,一些新型旅游平台也应运而生,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供应商和消费者,改变了传统旅行社的经营模式。
如今,旅行社已经成为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改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旅行社在旅游业中起到了组织、策划和提供服务的重要作用,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总之,旅行社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历了从个体经营到大众化发展的过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旅行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无论是传统旅行社还是新型旅游平台,旅行社都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而不断努力。
世界范围内旅行社的产生和发展自从英国的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诞生后,欧美各国不断涌现出各类旅行社组织。
在欧洲,英国相继出现了登山俱乐部(1857年)和帐篷俱乐部(1885年),法国和德国也成立了观光俱乐部(1890年)。
在北美地区,美国运通公司于1850开始,也从事旅行代理业务,1981年发售了第一张旅行支票,1915年正式成立了旅行部,第二年该公司的旅行部组织了许多旅游团。
在日本,先后成立了“喜宾会”(1893年)和日本交通公社(1912年)。
到了20世纪,旅行社为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它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美国的运通公司、英国的托马斯·库克公司和以比利时为主的铁路卧车公司,是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的“三大巨头”。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旅行社行业推出的产品内容,有了一定的更新和发展,除观光旅游外,还有探险旅游新品种,人们可以选择火车、轮船旅行,还可以乘坐大型汽车在路上奔驰,出行的范围也扩大了。
这一段时期旅行社的生存现状为:数量少、规模小、产品品种少等等,尚为初级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经济强劲复苏以及交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旅游业进入了繁荣期,旅行社也因此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如今,世界旅行社的分布格局,是以北美和欧洲为主的,在旅游发达国家,每万人就拥有一家旅行社营业点,这与地区经济、旅游发达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比较而言,现今我国虽有着2万多家旅行社,但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世界范围内旅行社的数目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规模大的很大,规模小的很小。
但规模特大的数量极少,比如像美国运通、日本JTB这样的“巨无霸”公司。
大型旅行社有着足够的资源,从而它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采购、旅游市场拓展、旅游接待以及资金、信息、人才和抵御风险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自身优势,在经营中总是处于有利的地位。
我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我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国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为了促进国内旅游事业的发展,1954年成立了中国旅游局,负责组织和管理旅游活动。
在建立旅游局后的几年里,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初步的发展。
旅行社开始兴起,为游客提供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
然而,由于当时国内外交流有限,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进入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逐渐打开。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旅行社的业务范围也逐渐扩大。
他们开始组织国内和国际旅游团队,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到了80年代,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经济飞速发展。
旅游业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机遇。
许多旅行社开始涌现,他们致力于开拓国内旅游市场。
上世纪末,我国出现了第一批以旅行社为主体的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这些城市的旅行社基本形成了市场竞争格局。
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旅行社纷纷加大对旅游市场的开发力度,推出更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其中,主题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成为新的热门。
旅行社通过整合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旅行社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的第三产业,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旅行社的数量也大幅增加,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也大幅增长。
同时,旅行社的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和满意的旅游体验。
然而,在旅行社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旅行社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
另一方面,旅行社还需要加强与景区、酒店、航空公司等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总之,我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旅行社行业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旅行社的发展历程旅行社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下面就是旅行社发展的一个简单历程的概述:20世纪初,旅行社在我国刚刚兴起。
当时,由于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大部分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旅游只是少数富裕人士的特权。
旅行社的主要任务是给这些富有人士提供豪华旅游服务,例如为他们预订酒店、安排导游等。
旅行社的规模很小,公司数量有限,大多集中在一些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海岛。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由于战争、动乱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旅行社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然而,在这一段时期,旅行社也经历了从私营到独资国有的转型。
政府开始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成立了一些国有旅行社,例如中国国际旅行社等。
这些国有旅行社起初主要面向国外游客提供服务,例如领事馆接待以及外交团体接待。
同时,私营旅行社也逐渐恢复了业务,并开始面向国内游客服务。
20世纪80年代,旅行社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旅游的乐趣。
旅行社的范围和规模也逐渐扩大。
同时,旅行社开始提供更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国内城市游、海滨度假、乡村旅游等。
此外,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增加,出境旅游也逐渐兴起。
旅行社开始为广大中国游客提供出境旅游的服务,并与国外旅行社达成合作,推出各种主题旅游产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旅行社面临了新的竞争与机遇。
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旅游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自己预订机票、酒店等。
旅行社开始转变经营模式,加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开设了网上旅游平台,提供在线预订和信息查询等服务。
同时,旅行社也顺应时代的发展,推出更多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如今,旅行社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旅行社的规模和数量大大增加,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旅行社不仅提供旅游线路规划、预订服务,也开始涉足其他相关领域,例如会务、商务旅游、签证办理等。
旅行社的兴起和发展【理论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旅行社的兴起、旅行社的概念、旅行社的申请设立、旅行社的分类和旅行社的发展的内容,学生掌握如何申请设立旅行社,分析研究旅行社的发展未来新趋势。
【实务目标】掌握如何申请设立旅行社。
【案例目标】掌握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营销的共同作用下,旅行社行业的发展新趋势。
第一节旅行社的兴起在国外工业革命以前,只有地主和贵族才有金钱从事非经济目的的消遣旅游活动。
工业革命使得财富大量流向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有产阶级的规模日趋扩大,使他们也具有了从事旅游的经济条件,从而扩大了外出旅游的人数。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大力发展,提高了运输能力,缩短了运输时间,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1769年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技术很快应用于新的交通工具,至18世纪末,蒸汽机轮船就已问世。
但对于近代旅游的诞生影响最大和最直接的还是铁路运输技术的发展。
1825年,在英国享有“铁路之父”之称的乔治·史蒂文森所建造的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1830年,客货混合列车正式往来于英国的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
随着大型化、高速化轮船的出现,又进一步打通了海上旅行的通道。
如1830年快速巨轮“玛丽皇后号”满载货物和2000名旅客从英国的南安普敦出发,仅用5天就到了美国的纽约。
18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铁路、海路联运,火车和轮船的设备条件也日趋完善。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且使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原先那种随农时变化而忙闲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重复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取代,这一变化最终导致了人们有了适时逃避节奏紧张的城市生活和拥挤嘈杂的环境压力的需求,产生了强烈的回归自由、回归大自然的度假要求。
当然,工人阶级带薪假日的获得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苦斗争才最终取得的。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旅游活动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在此背景下,一批具有敏锐信息的先行者首先捕捉到了市场信息,开始创办旅行代理事业。
(一)国外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1、国外旅行社的产生背景产业革命为现代旅游业的产生创造了基本条件:①心理因素:产业革命促使人们追求宁静、放松和调整的欲望日益强烈②旅游主体的变化:产业革命使旅游的阶层日益广泛③旅游交通:产业革命为现代旅游的实现创造了根本条件(二)国外旅行社的产生1、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的产生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团体火车旅行。
1845年,托马斯•库克开办旅行代理业务。
1845-1855年,他又成功组织了欧洲大陆的团体旅行,并发明了包价旅游形式。
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Thomas Cook & Son Ltd.)又名通济隆旅行社正式成立。
1872年,托马斯•库克亲任导游,带了10人,历时70天,作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
1939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在世界各地设立了50余家分社。
2、其他国家旅行社的产生1841年,美国捷运公司开始办理组团旅游业务;1857年,英国成立了登山俱乐部;1885年,英国又成立了帐篷俱乐部;1890年,在法国和德国成立了观光俱乐部;1893年,日本成立了“喜宾会”;20世纪初,美国运通公司和以比利时为主的“铁路卧车公司”成立。
(三)国外旅行社的发展初创阶段:托马斯•库克旅行社成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成长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成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世界旅行社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Travel Agencies,简称WA TA)于1949年5月5日在瑞士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niversal Federation of Agents’Associations,简称UFTAA)于1966年11月22日在意大利的罗马成立,现会址设在摩洛哥。
1、中国旅行社产生的背景中国的旅行社也从萌芽之日起就烙上了殖民主义的印记。
2、中国第一家旅行社的诞生1923年8月,当时主持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工作的陈光甫先生在上海创办该行旅行部,开始为旅客办理代售车船票、预订旅馆、派遣导游、代管行李和发行旅行支票等手续事宜。
国内旅行社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旅行社行业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改革开放时期。
在此之前,由于国家对一切经济活动的严格控制,旅游业基本上被限制在国内游的范围内,而且主要由国家旅游管理机构统一组织和安排。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外交流的增加,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于是,在80年代初期,一些个体经营者开始在国内成立旅行社,通过自己组织团体游客出国旅游。
这些旅行社通常由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经营,规模较小,主要以组织欧洲、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团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个体经营的旅行社逐渐发展壮大,并适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化。
他们开始组织国内的旅游团,不仅包括游览名胜古迹,还包括文化体验、农家乐等多种旅游方式。
同时,一些旅行社还开始涉足出境旅游市场,组织游客前往亚洲、非洲、美洲等地。
21世纪初期,国内旅行社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休闲旅游,对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一些大型旅行社开始崛起,并与国内外的合作伙伴合作,提供更多种类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更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订购和在线支付的便利性也为旅行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很多旅行社开始转型为互联网旅行社,通过建立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来吸引和服务客户。
这种转型不仅提高了旅行社的效率和营销方式,也为个人游客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旅游选择和定制服务。
目前,中国的旅行社行业仍在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人们对于旅游消费的持续增长和对旅游体验的不断追求,旅行社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旅行社将继续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好的旅游服务。
我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在那个时候,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旅游业开始崛起。
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旅行需求逐渐增加。
在1954年,中国政府成立了首家国有旅行社——中国旅行社。
这标志着中国旅行社的正式成立,并开始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旅游服务。
在这个初期阶段,旅行社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国际友好团体、外国游客和中央领导人的出访活动。
到了1980年代,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旅游业得到了更
大的发展机会。
政府开始鼓励民众走出国门,也开始吸引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中国的旅行社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服务质量和范围也得到了提升。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旅游业进一步蓬勃发展。
旅游业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旅行社的发展也在这一时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今,中国旅行社不仅提供国内旅游服务,也积极开展出境旅游业务,涉及国内外多个目的地和特色旅游产品。
他们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路线规划、酒店预订、导游服务等一系列旅游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对旅行社的影响日益增强。
在线旅游平台的兴起为旅行社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商机。
许多传
统旅行社也开始积极转型,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升服务品质,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总的来说,中国旅行社经历了从初始阶段到发展壮大的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的旅行社必将继续适应时代的变化,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更优质、多样化的旅游服务。
中国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初步阶段中国是世界上旅行活动兴起最早的国家之一,远在周代时期就已经有了旅行游览活动,当时,车、船、马等已成为主要的出行工具。
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是1923年8月由陈光甫在上海创立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
1927年,更名为中国旅行社,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独立出来,并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的15个城市设立了分(支)社,这便是香港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中国近代旅行社行业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时期、外事接待时期、产业形成时期和旅行社大发展时期。
(1)萌芽时期(1923年一1949年)——由于长期战乱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中国的旅游业规模小,发展慢,旅行社也寥寥无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陈光甫在上海创办的“中国旅行社”;(2)外事接待时期(1949年一1978年)——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这一段时期是中国旅游的政治接待时期。
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了第一家旅行社“厦门华侨旅行服务社”。
1957年,由各地的华侨服务社组建而成的华侨旅行社总社(1974年更名为中国旅行社,也就是现在的中旅)总社及其分社、支社相继成立,专门负责接待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等,属于政府的侨务系统。
在周恩来总理的倡议下,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总社成立了,同时还成立了15家分社,主要从事对外国旅游者的接待工作;(3)产业形成时期(1978年一198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随着旅游业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后,旅行社逐步转变为以经营服务为主的经济性产业。
1980年,中国青年旅行社(中青旅)成立,它是以来华旅游的青年旅游者为主要接待对象。
在这一时期,中旅、国旅、中青旅三大旅行社系统基本上垄断了吸引海外客源的外联权,这标志着中国旅行社业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了。
1984年,国务院就我国旅行社的体制改革做出了两项决定:一是打破垄断,允许各旅行社之间展开竞争。
二是旅行社由行政或事业单位改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