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笑之歌》演唱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英诗《欢笑之歌》(Laughing Song)浅析摘要:诗歌是通过音、意、象描绘自然和人文场景,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生活感悟的语言。
本文从音韵、语言、意象三方面入手,解析英国诗人William Blake的短诗Laughing Song,感受它的语言魅力和美好意境。
关键词:诗歌《欢笑之歌》音韵语言意象一、引言诗歌是音乐的语言,不仅供人阅读和欣赏,还供人吟诵。
诗歌通过它独具特色的音韵、节律、遣词、造句和修辞,向读者展现优美的画面和意境,表达诗人丰富的感情。
本文从诗歌的音韵、语言和意象三个方面入手,对英国诗人William Blake(1757―1827)的短诗Laughing Song进行分析,感受英诗的语言和意境之美。
二、分析Laughing Songby William BlakeWhen the green woods laugh with the voice of joyAnd the dimpling stream runs laughing by,When the air does laugh with our merry wit,And the green hill laughs with the noise of it.When the meadows laugh with lively greenAnd the grasshopper laughs in the merry scene.When Mary and Susan and Emily.With their sweet round mouths sing Ha,Ha,He.When the painted birds laugh in the shadeWhere our table with cherries and nuts is spreadCome live & be merry and join with me,To sing the sweet chorus of Ha,Ha,He.William Blake的这首短诗Laughing Song一共三节,每节四行,语词简单,语言朴素,却从音、词、句、意等各方面展现了诗歌这一古老文体之美。
以咏叹调《侯爵请听》为例试论歌剧《蝙蝠》的演唱特点赵楠【摘要】“侯爵请听”也叫做“笑之歌”是《蝙蝠》这部歌剧中最有名的一首咏叹调,小约翰。
施特劳斯采用诙谐地圆舞曲写作手法,把女佣人阿黛尔聪明、可爱的性格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这首咏叹调花腔技巧运用较多,现在很多女高音在个人音乐会时把它作为自己的保留曲目展现给大家。
本文从这首咏叹调节奏的正确把握、花腔乐句的运用和正确的德语发音来分析小约翰。
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的演唱风格。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1页(P83-83)【关键词】《蝙蝠》;轻歌剧;小约翰.施特劳斯【作者】赵楠【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辽宁鞍山 114001【正文语种】中文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
1825年10月25日出生于维也纳。
因为受到家族的影响,他自幼喜爱音乐,梦想成为职业音乐家。
他19岁时就举办了一系列的音乐会,并在各地巡回演出,后来他所获得的成就使他很快的与父亲齐名。
他一生中创作了16部歌剧,充分运用了维也纳圆舞曲和其他舞曲体裁,使维也纳轻歌剧受到人们的追捧,其中《蝙蝠》(1874)和《吉卜赛男爵》(1885)尤为突出。
轻歌剧源于喜歌剧和歌唱剧,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因此它可以自由地运用对白,结构通常比较短小,大多为独幕剧形式。
剧中除独唱、重唱、合唱外,还有说白。
旋律流畅动听,配器色调鲜明,与正歌剧的严谨风格形成对比。
歌剧《蝙蝠》是小约翰·施特劳斯1874年春写成的三幕轻歌剧也是他16部歌剧中最有名的一部。
歌剧的脚本是根据法国剧作家梅拉克和拉·阿列维的喜剧《除夕之夜》改编而成。
同年4月5日在维也纳首演。
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男主人爱森斯坦(男高音)因为打了警察一个耳光晚上要被拘留一个星期。
夫人罗莎琳德和女仆阿黛尔伤心地相送。
其实,大家各怀鬼胎,他们都各自受到邀请去一个晚会Happy。
咏叹调《笑之歌》的演唱处理作者:郭那那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7年第02期[摘要]约翰·施特劳斯的这部轻歌剧《蝙蝠》中的咏叹调《笑之歌》是一首很优秀的作品,因为自身对这首作品学习和演唱过,也观看过这部歌剧,对这首作品也有所了解。
我相信通过研究它的自身魅力,对于反思我们自身声乐学习与教学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和启迪作用。
[关键词]技巧处理;语言及情感表达一、技巧处理演唱《笑之歌》时要充分体现出花腔女高音的声音灵巧、音色优美的特点。
声音要掌握好喉头和呼吸的运用,展现出举止活泼,聪明机智的人物特点。
在这首作品的开始的部分旋律优美,每个音都要唱出清晰、流畅、平稳的在一条线上。
在唱每句话前要把握好呼吸的控制,尽量不要出现气不足的情况发生,做到自然放松的演唱。
音区的跨度较大的地方,声音的连贯性要保持。
在突然的高音出现时,喉头要保持不动。
在“笑”的部分声音的位置要处在高点位置,保证音色的明亮集中,跳音的旋律和快速音阶的旋律一定要唱出灵巧生动。
在一连串的笑声演唱时,音准一定要把握好,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这首作品对呼吸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尤其是在跳音和一连串的大笑时,一定要注意呼吸的运用。
第一幕的歌唱的落脚点多被置于中音区,此时的演唱具有较强的叙述性;第二幕则聚焦中高音区,演唱者可较为自如地掌握节奏;第三幕侧重于高音以及快速音阶旋律。
花腔女高音在演唱这部分时通常可淋漓尽致地展现自身的特长。
不难看出,二三幕是作品的焦点。
第一,这两部分的高音比较多;第二,这一幕不仅有跳音,还有快速音阶阶旋,使花腔女高音得以充分展现自身的音高特长以及音色特性,强化观众对轻歌剧的印象。
二、语言及情感表达演唱好首作品首先要对作品音乐知识以及主要的内容进行全面了解,甚至是把握。
具如熟悉作品的节拍,了解作品的节奏,掌握强弱规律等。
唯有掌握作品亮点要素,才能更好地展现作品本身,使作品表演更加出彩。
这也要求演唱者要熟悉曲谱,其次是理解歌词。
浅论歌唱中的演唱技巧歌唱是一门艺术,需要歌手具备一定的演唱技巧。
演唱技巧是指在歌曲演唱过程中,歌手所需掌握的技巧和方法,包括音乐感、呼吸控制、发声技巧、唱法表现等方面。
下面就来浅论一下歌唱中的演唱技巧。
一、音乐感音乐感是指歌手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一位优秀的歌手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音高等要素。
通过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歌手才能在演唱时做到情感的准确表达,才能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
二、呼吸控制呼吸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良好的呼吸控制能够使歌手获得稳定而持久的演唱能力。
在歌唱时,歌手需要通过正确的呼吸方法来获得足够的气息,以支撑长时间的演唱。
合理的呼吸控制也有助于歌手在演唱中保持音质的稳定和纯净。
三、发声技巧发声技巧是歌唱中的重要一环,它包含了开嗓、共鸣、发声位置等多个方面。
开嗓是指歌手在演唱时应该通过正确的发声方式,使声音顺畅、圆润。
共鸣是指歌手在演唱时应该利用整个共鸣腔来发声,使声音更加富有穿透力和共鸣感。
而发声位置则是指歌手在演唱时应该根据歌曲的要求,调整喉咙和口腔的位置,使声音产生不同的音色和效果。
四、唱法表现唱法表现是歌手在演唱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包括各种唱法的应用和表现技巧的灵活运用。
不同的歌曲和风格,需要歌手能够运用不同的唱法,如抑扬顿挫、颤音、滑音、装饰音等,使演唱更富有情感和表现力。
歌手还应该懂得如何运用委婉柔美的发声方式、更有力的张力发声方式等,从而适应不同曲风的要求,使演唱更富有个性和魅力。
五、形象设计形象设计也是歌手演唱中需要重视的一方面。
形象设计包括歌手的服饰、舞台表现、动作和表情等方面。
在歌唱演出中,良好的形象设计有助于提升歌手的舞台表现力,帮助歌手更好地呈现出曲目的意境和氛围。
歌手在演唱中应该注重服装的搭配与气质的展现,做到与歌曲风格相匹配,与观众产生更好的视觉体验。
歌唱中的演唱技巧对歌手的表现力和舞台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位优秀的歌手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感、出色的呼吸控制、精湛的发声技巧、丰富的唱法表现能力以及魅力十足的形象设计。
音乐与舞蹈Music and dance89用笑声演绎的咏叹调《笑之歌》演唱分析□袁 彤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摘 要:《笑之歌》是一首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堪称花腔女高音的“试金石”。
丰富多彩的笑声是这首歌曲的经典之处,也体现了歌剧中阿德勒能言善辩、精明机智的鲜明形象。
《笑之歌》作为女高音音乐会中的“常客”,充分展示了花腔歌曲的魅力。
较密集的歌词和大量花腔式笑声使这首咏叹调在语言和呼吸方面对歌唱者的要求尤为严谨。
本文从曲作者及创作背景、声乐演唱技巧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阿德勒;音乐形象;演唱分析一、作品的由来轻歌剧泛指题材、内容通俗易懂并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和娱乐性的歌剧,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被称为“趣歌剧”,由佩尔戈莱西的《女仆作夫人》确立了轻歌剧的雏形。
后来轻歌剧传至欧洲,对其他国家的轻歌剧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19世纪中期,轻歌剧传到维也纳,出现了一批热衷于创作轻歌剧的作曲家,产生了“维也纳轻歌剧”热潮。
有着“圆舞曲之王”美称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120多首维也纳圆舞曲,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等。
颇有轻歌剧创作天分的小施特劳斯在奥芬巴赫的支持和鼓舞下创作了一系列轻歌剧,别具一格,深受大众追捧,如《蝙蝠》《吉普赛男爵》最为著名。
1849年,随着老施特劳斯逝去,乐团到了小施特劳斯麾下。
轻歌剧的创作、表演、经营等一系列流水线工程在音乐市场中均被施特劳斯家族垄断,在获得成功的商业盈利的同时,也迎来了小施特劳斯创作的顶峰时期,他创作了16部轻歌剧,成为最成功的轻歌剧巨头。
《蝙蝠》是梅耶克和阿列维根据德国作家贝涅狄克的喜剧《监狱》而改编的《年夜》创作的剧本,由施特劳斯谱曲创编的一部三幕轻歌剧。
《蝙蝠》在音乐上融合了波尔卡、恰尔达什、圆舞曲、进行曲等经典的西洋音乐,而故事情节又幽默风趣、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可谓视觉和听觉的盛宴[1]。
《蝙蝠》这部歌剧一经问世,深受中产阶级及广大观众的追捧。
小施特劳斯在剧中为女仆阿德勒创作的音乐形象最为耀眼,她大胆机智、幽默美丽,她的咏叹调《笑之歌》更是成为花腔女高音的“试金石”。
78音乐鉴赏轻歌剧《蝙蝠》中“笑之歌”的演唱研究【摘要】花腔女高音想要演唱轻歌剧《蝙蝠》中的阿黛莉的咏叹调的“笑之歌”,是有着很大难度的,想要正确塑造阿黛莉的音乐形象,并对花腔女高音的音色进行训练,就要对这部轻歌剧的创作背景和形象特征进行分析,要准确总结演唱技巧和歌剧中的音乐风格。
【关键词】笑之歌;花腔;音乐风格;演唱技巧【作者简介】姜姗姗(1983~),女,黑河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一、轻歌剧《蝙蝠》的创作背景“轻歌剧(operetta)”,原意为短小的歌剧,十九世纪的时候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立的轻歌剧题材,它的剧本篇幅短小、题材通俗、结构简单,源于歌唱剧和喜歌剧,并不存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但是却与正歌剧的严谨风格大相径庭,配器色调鲜明,旋律动听流畅。
因为没有正歌剧那样深刻的思想性,所以它与幽默轻松或者感伤的小品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是对社会的折射。
这样的小歌剧中往往有着曲折的情绪和情节,但是结局却是圆满的,包含了大量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旋律轻松明快,大量的对话、独唱、合唱结合在一起。
除了宣叙调和咏叹调之外,轻歌剧具备歌剧中独特的音乐题材,其中加入了很多的民族元素,“实际上人们在轻歌剧中只是享受流行舞蹈的流畅美妙的韵律”。
在歌剧《蝙蝠》中的第二幕阿黛莉演唱的咏叹调就是“笑之歌”。
埃森斯坦伯爵家的女仆偷偷穿了女主人的礼服参加假面舞会,却意外的遇见了埃森斯坦伯爵,伯爵对阿黛莉说她非常像她们家的女仆,这时阿黛莉就唱了这首咏叹调“伯爵你请听”,这其中很多的音乐材料的组成都是模仿笑声的,所以作品被称为“笑之歌”。
这段经典的唱段虽然只是女仆的唱段,但在整个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十九世纪中叶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占据着统治地位,他们具有浪漫情怀,生活奢华又富裕,崇尚艺术化和音乐之美的情调,喜欢城市或者田园的流行歌曲,所以在歌剧创作的时候,作曲家将作品中的浪漫情怀、宏大场景以平凡生活的内在深刻阐释,特别是与滑稽的讽刺和深刻的意义。
浅谈歌唱中的“松”“通”“开”我们来谈谈“松”。
在歌唱中,要让声音发自内心,表现出自然的美妙,就需要保持身体的松驰状态。
也就是说,身体不能有紧绷的感觉,尤其是在歌唱高音的时候,很容易让人出现紧张的情况。
所以,松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只有保持身体的松驰状态,才能使得声音不受任何的限制,能够自由地流淌。
而且,松驰的身体也可以让呼吸更加顺畅,从而为声音的发出提供更好的条件。
身体的松驰也能够减少歌唱过程中的压力,让歌者在演唱时更加轻松自如,更容易把握住音准和音色的要求。
我们来说说“通”。
通,是指整个呼吸过程的通畅。
歌唱所需的气息来源于我们的呼吸,所以呼吸对于歌唱来说至关重要。
在歌唱中,要让声音更加稳定、持久,就需要有足够的气息储备,这就需要通过通畅的呼吸来实现。
在呼吸中,要做到深呼吸和浅呼吸的结合,让气息稳稳地输送到声带,而不是一口气全部用尽。
还要注意气息的控制,避免过度的气息流失,这样才能使得声音更加富有力量,更具穿透力。
良好的通畅呼吸也利于歌者的身体平衡,能够更好地配合唱功发挥出更好的状态。
让我们来探讨“开”。
开,是指开阔的声音,好似自然天成。
开阔的声音不仅可以让音域更加广阔,而且在演唱高低音时也能够更加自如,更容易地把握住音准。
对于开阔声音,首先要保持咽喉的畅通,不要让咽喉产生任何的不适,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让空气能够流通畅顺。
发音的开阔也需要注意音色的调整,要让声音显得更加清澈、饱满。
考虑这些因素,同时让唱者在演唱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不仅能使声音更加饱满,更能在听众面前表现出更好的舞台魅力。
除了以上所述的“松”“通”“开”的概念外,歌唱中还需要注重练习,不断地进行技巧的训练和提高。
在歌唱的过程中,要多加观察和学习,选择一些优秀的歌手的演唱视频进行欣赏和学习,这样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
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断充实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演唱技巧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演唱中更加游刃有余,表现出更加出色的演唱技巧和个人风格。
【蔓萝学唱歌】唱好歌的技巧和发声运气的方法展开全文美妙的歌声是怎样发出来的?优秀歌手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器乐曲一样,给人以无可替代的美的享受。
歌声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亚于任何一种乐器。
就是与整个乐队相比,也能一争高下。
对于乐器,人们已经有了详细的理论探讨和实际制作经验。
但对于美好的歌喉,似乎没有很多人去想它,好像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她)嗓子好呗,会唱呗”。
其实我们只要稍微去了解一下我们的发声器官,就发现:比起乐器来,人的发声器官从表面看来实在简陋得可怜。
要了解这一点,就要先知道一些乐器发声的知识。
一件乐器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一是声源,即声音最初发出的地方。
这一般是由弹性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频率和它的谐波(基本频率整数倍的频率)发生振动。
二是共鸣器。
声源发出的声音一般都是比较微弱的,且常带有杂音。
是共鸣器随着这些和谐音的频率振动,成百上千倍地放大这些和谐音部分。
共鸣器挑选和放大的振动则决定乐音的音色(谐波的频率和强度)。
三是发声面,或发声孔,把由共鸣器挑选和增强的乐音辐射出去。
比如小号,演奏者的嘴唇在气流冲过它们而进入号嘴时发生振动。
这是最初的声源。
小号的号管是共鸣器,小号的喇叭嘴则将放大的乐声辐射出去。
对于小提琴,琴弦的振动产生乐音。
木质面板和上下面板之间的空气起共鸣器的作用。
面板和面板上的f孔则将乐音散发出去。
管乐器乐音的基音是由有效管长来决定的,所以小号用键阀来调节有效管长,以适应不同的频率。
小号的音频是比较高的。
就是这样,它的号管(共鸣器)的全长和被键阀改变了的管长也有1.2到2米。
声音低一些的法国号的号管长度则有3.7到5.2米,而长号的号管更长达3到9米。
就是这样,它们一般也只能发出两个八度左右的音。
对于音乐频率更广的乐声,就只好用多种不同的乐器,或用同一乐器不同长度的共鸣管,如管风琴。
对于弦乐器,有两种办法来改变其振动频率:变换弦的长度,或改变弦的张力。
弦的长度和它发出的频率成反比,所以可以通过改变弦长度的方法来改变频率。
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响——以吴碧霞演唱的《笑
之歌》和《苗岭的早晨》为例
美声唱法是一种发源于欧洲的唱法,它强调喉部的高音部分的发声、高昂的气息和管弦乐的配合。
相比之下,民族唱法更注重整个人的身体和情感的投入,强调的是自然和朴素的表现方式。
在演唱《笑之歌》和《苗岭的早晨》这两首民族歌曲时,吴碧霞的使用了美声唱法的技巧,这带来了一些变化。
在演唱《笑之歌》时,她的歌声更加高亢而清脆,同时表现出了更多的感情和劲度。
在高音部分的发声上,吴碧霞运用了美声唱法中的“头音”技巧,使发声更加稳定而清晰。
而在演唱《苗岭的早晨》时,吴碧霞的演唱更加贴近自然。
她放慢了歌曲的节奏,以更慢而流畅的方式来呈现歌词和旋律。
同时,她也用了一些美声唱法的技巧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比如在某些关键的高音部分的地方使用了“颤音”。
可以看出,美声唱法对吴碧霞的演唱风格有一定的影响,使她的声音更加高亢而清晰,同时也使其演唱的更加自然和感性。
不过,这种唱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民族唱法,因为唱法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的歌曲和演唱者的风格而定。
浅析《笑之歌》演唱技巧
作者:江丽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4期
【摘要】轻歌剧《蝙蝠》是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于1983年创作的一部具有高超演唱技巧的歌剧作品,这部歌剧巧妙地将侯爵与仆人阿黛莱之间的故事情节微妙地表现出来,这首歌剧咏叹调《侯爵请听》,又名《笑之歌》,以活泼动人的旋律塑造了阿黛儿活泼聪明的音乐形象。
本文结合自身音乐演唱实践,对歌剧唱段的演唱技巧,以及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等进行分析。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诠释来提高对歌剧作品演唱技法和人物形象塑造能力等的提高。
【关键词】轻歌剧;演唱技巧;语言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声乐演唱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它结合了声乐演唱、声乐表演、声乐的演唱技巧、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文本理解等,在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能够完整地表现一首歌剧选曲是对自己的声音技巧、人物刻画、音乐表现还有形体表演等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
要完整地演唱好一首外国歌剧作品,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包括语言、当时的文化和地域风情。
每部歌剧的诞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音乐风格,因此尽可能详细地掌握和了解相关资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结合自己的声乐演唱实践,通过对歌曲的多次演唱磨合,结合演唱的经验对其内涵及艺术特色,就其演唱技巧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分析。
一、《笑之歌》的文本分析
19世紀中叶在法国巴黎兴起一种歌剧体那就是轻歌剧,轻歌剧源于歌唱剧和喜歌剧。
轻歌剧是一种包括序曲、歌曲、幕间曲以及舞曲等多种音乐形式的喜剧的音乐表现形式,严格地讲它并不属于歌剧的范围,与歌剧相比,它是有清楚的对白的歌剧,其音乐风格清新、通俗、愉快、轻松,旋律多采用当时所流行的旋律;题材多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不同于喜歌剧的是,更侧重于对于人物或者社会现实的讽刺。
因此音乐内容和旋律都很贴近大众的生活,音乐旋律更通俗化,音乐更优美、轻快、愉悦。
《笑之歌》是著名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的轻歌剧《蝙蝠》中女仆阿黛莱演唱的一首咏叹调,该作品的旋律活泼动人,音乐旋律优美动听,音乐的表达上多采用大跳旋律,通过音乐塑造出活泼、灵巧的人物形象,在歌曲的B部分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人物的笑声来表现花腔女高音的演唱技巧,在诙谐的表演人物形象和人物情绪的同时,不经意间很好表现了歌唱着的歌唱技巧和人物性格,在一定程度体现了歌唱的综合表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阿黛莱听后并
不惊慌,反而落落大方地用她那尖嘴利舌进行反击,她以“自己是想去给伯爵当女仆,可怕笨手笨脚配不上”为由,假意感谢伯爵的赏识。
随后又把伯爵狠狠地挖苦了一通,弄得伯爵感到是自己失礼,张嘴结舌,无言可对。
《笑之歌》的这段咏叹调是G大调,3/8拍,小快板的音乐布局。
旋律优美华丽,歌曲轻快,歌曲的花腔部分,巧妙地运用阿黛莱的笑声,来表现了人物个性,歌曲《笑之歌》A段由a+a’两个平行乐句构成,B段由b+b’+c+d+d’构成,而再现的A’是A段的动力再现,歌曲的结构简单,但是音乐情绪鲜明,在欢快的歌声中,以具有感染力和华丽的钢琴演奏中结束于主和弦。
歌曲以圆舞曲欢快、华丽的歌曲风格为主,音乐以诙谐、幽默的旋律为表现手段,表现了阿黛莱活泼、机敏的人物性格。
这首咏叹调的创作为整场歌剧增添了许多喜剧色彩,成为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该歌曲也成为许多女高音歌唱的必唱曲目。
在演唱歌曲时一定要准确把握好人物的心理,形象的表现出人物得意和觉得好笑的情绪,演唱时要十分轻巧,感觉自己就像在说话一样,花腔的笑声一定要真实,要发自内心的觉得真实可笑,声音才具有戏剧性,歌曲中的颤音要演唱得松弛均匀,气息流动要流动顺畅,音色明亮集中,清脆,不宜唱得太过笨重,歌曲要表现出人物活泼,自信的特点。
二、关于《笑之歌》的演唱技巧
(一)对歌剧选曲语言的掌握
歌曲的语言是歌曲演唱的重要部分,该歌曲的演唱主要以德语为主。
而德语的咬字容易出现唇齿音较重,容易漏气,声音不集中等的问题,因此要想精确的把握好歌曲的演唱,除了要把握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还要结合语言的发音特点,准确地表达歌曲的语音,在一定程度上准确的发声,也是纯正、原汁原味的表现这首咏叹调的基础。
作为歌唱者都知道,要想更准确、更深刻地表达好歌曲,语言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作为演唱者必须引起重视的,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训练方向之一。
(二)对于情感的演绎
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除了要准确歌唱歌词,基本的唱谱之外,最关键的就是要人歌合一,要学会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歌曲当中,学会将自己的情感很好地与作品结合,在准确把握唱词和唱谱的基础上,掌握作品的风格、情绪。
并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带到作品中,把自己置身于故事情节当中。
《笑之歌》这一咏叹调刻画出的人物形象是活泼、机敏的,因此在表现作品的情绪时就要身临其境,用心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带着对侯爵行为感到可笑的口气去演唱每一个音符。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第一段的结尾中音乐之外的一声冷笑,更是生活场景的复制,这就要求我们在演绎这一部分时更要有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要在表演中演唱也要在演唱中
演绎生活,这样演绎出来的作品才会更加生动、逼真、感人。
而重点花腔的部分要表现得轻巧。
将歌曲的情感融入到歌曲的唱段中,声音才更具有感染力,音乐才更具有感染力。
三、结语
约翰·斯特劳斯的创作别开生面,他把维也纳的轻歌剧和维也纳圆舞曲巧妙结合,使得轻
歌剧的音乐充满快乐,幽默的情绪,曲调优美,扣人心弦,将维也纳的轻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开创了轻歌剧的黄金时代。
学习演唱《笑之歌》的时候,就应当充分认识和理解约翰·斯特劳斯音乐特色,挖掘其内涵,演绎出文化背后所蕴藏的真实情感。
参考文献
[1]张慧勇.歌剧咏叹调演唱的四个步骤[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3(02):72-74.
[2]苗宇.试论美声唱法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语言问题[J].音乐表演,2003(03):56-58.
[3]李瑞华.浅议德国艺术歌曲在我国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音乐,2003(04):78-79.
[4]吴谨,晓知.西洋歌剧选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