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参照模板
- 格式:pptx
- 大小:5.63 MB
- 文档页数:139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对微生物而言,它们可利用的通用能源是有机物、日光辐射能和还原态无机物三大类。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生物氧化的概念: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
过程可分脱氢、递氢和受氢三阶段。
生物氧化的类型则包括了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三种。
(一)底物脱氢的4条途径1.EMP途径2.HMP途径3.ED途径KDPG途径(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途径),缺乏完整的EMP途径微生物中的替代途径。
4步反应获得丙酮酸。
特点4.TCA循环例外:琥珀酸脱氢酶,结合在膜上。
特点(二)递氢和受氢1.呼吸2.无氧呼吸指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为有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
(1)硝酸盐呼吸(2)硫酸盐呼吸(3)硫呼吸(4)铁呼吸(5)碳酸盐呼吸(6)延胡索酸呼吸,产生琥珀酸3.发酵二、自养微生物产ATP和产还原力(一)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代谢主要有3个特点:(二)光能自养微生物1.循环光合磷酸化特点是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即不能利用水作为还原二氧化碳时的氢供体,而能利用还原态无机物或有机物作为氢供体。
2.非循环光合磷酸化3.嗜盐菌紫膜的光介导ATP合成嗜盐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光能所造成的紫膜蛋白上视黄醛辅基构象的变化,可将质子不断驱至膜外,从而在膜两侧建立一个质子电动势,再由它来推动ATP合酶合成ATP,此即光介导ATP合成或紫膜光合磷酸化。
第二节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一、两用代谢途径凡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有功能的代谢途径,称为两用代谢途径,EMP、HMP和TCA循环等。
二、代谢物回补顺序代谢物回补顺序又称代谢物补偿途径或添补途径,是指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物的那些反应。
乙醛酸循环两个关键酶:异柠檬酸裂合酶和苹果酸合酶第三节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一、自养微生物的二氧化碳固定(一)Calvin循环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和磷酸核酮糖激酶是本途径的两种特有的酶(二)厌氧乙酰-CoA途径(三)逆向TCA循环ATP依赖的柠檬酸裂合酶不同于正向的柠檬酸合酶。
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2.生物氧化3.呼吸4.无氧呼吸5.发酵6.氧化磷酸化7.光合磷酸化8.底物水平磷酸化9.Stickland 反应10.不产氧光合作用11.产氧光合作用12.呼吸作用13.有氧呼吸14.生物氧化15.合成代谢16.分解代谢17.产能代谢18.耗能代谢19.环式光合磷酸化20.初级代谢21.初级代谢产物22.次级代谢23.次级代谢产物24.电子传递磷酸化25.巴斯德效应26.异型乳酸发酵27.生物固氮28.硝化细菌29.光合细菌二、填空题1.微生物的4种糖酵解途径中,()是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是产生4碳、5碳等中间产物,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径。
2.同型乳酸发酵是指葡萄糖经()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被NADH还原为乳酸。
异型乳酸发酵经()、()和()途径分解葡萄糖。
代谢终产物除乳酸外,还有()。
3.微生物在糖酵解生成丙酮酸基础上进行的其他种类的发酵有丁二醇发酵、混合酸发酵、( )发酵和( )发酵等。
丁二醇发酵的主要产物是( ),( )发酵的主要产物是乳酸、乙酸、甲酸、乙醇。
4.产能代谢中,微生物通过( )磷酸化和( )磷酸化将某种物质氧化而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 等高能分子中;光合微生物则通过( )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储存在ATP 中。
( )磷酸化既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中。
5.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是呼吸作用中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 )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 )。
6.巴斯德效应是发生在很多微生物中的现象,当微生物从( )转换到( )下,糖代谢速率( ),这是因为( )比发酵作用更加有效地获得能量。
7.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外源电子受体,像22322423、CO O 、S 、SO 、NO NO ----等无机化合物,或( )等有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