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散射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19
拉曼散射强度计算公式拉曼散射是一种用于研究物质分子结构和动力学的非常重要的光谱技术。
通过测量样品受到的激发光和散射光的能量差,可以推断出样品分子的振动和旋转状态,从而获得样品的结构信息。
在拉曼散射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拉曼散射的强度,以便定量分析样品的特性。
拉曼散射强度的计算公式是基于散射截面和散射强度的关系。
散射截面是指单位面积内散射光子被散射的概率。
而散射强度则是指单位时间内散射光通过单位面积的能量。
由于拉曼散射是一种非常弱的现象,因此我们常常使用微扰理论来计算散射截面。
在拉曼散射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激光作为激发光源。
激光的能量可以用光子的能量来表示,即E = hc/λ,其中E为光子的能量,h 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λ为光波长。
当激光照射到样品上时,一部分光子会被样品吸收,而另一部分光子会被样品散射出来。
被散射出来的光子的波长通常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拉曼散射。
根据微扰理论,拉曼散射的散射截面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σ = (4π^4/3) * ((n^4-1)/(n^4+2))^2 * (λ^4/NA^2) * |α|^2 * Γ(ω)其中,σ为散射截面,n为样品的折射率,λ为激光的波长,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α为样品的极化率,Γ(ω)为散射光的谱线形状函数。
在这个公式中,第一项是与样品的折射率有关的项,它表示了激光在样品中传播时的衰减情况。
第二项是与样品的极化率有关的项,它表示了样品分子的振动和旋转状态对散射强度的影响。
第三项是与激光的波长有关的项,它表示了不同波长的激光对散射强度的影响。
最后一项是谱线形状函数,它描述了散射光的频率分布情况。
通过计算散射截面,我们可以得到拉曼散射的强度。
散射强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I = (σ * I0 * λ^4)/(16π^2 * r^2 * c)其中,I为散射强度,I0为激光的强度,r为样品与探测器之间的距离,c为光速。
由于拉曼散射强度非常弱,因此在实际测量中常常需要使用灵敏的探测器和放大器来增强信号。
相干拉曼散射相干拉曼散射是一种非弹性散射现象,它是指当光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的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相干拉曼散射的研究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干拉曼散射的基本原理是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光线照射到物质上时,部分光被散射,其中一部分光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这种频率变化是由于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
相干拉曼散射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的频率变化来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等。
相干拉曼散射的频率变化是由物质分子的振动引起的。
物质分子在光的作用下会发生振动,这些振动会导致散射光的频率发生变化。
相干拉曼散射的频率变化与物质的振动频率有关,通过测量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可以获得物质的振动信息。
相干拉曼散射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物理学领域,相干拉曼散射被用于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可以获得材料的振动信息,从而了解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在化学领域,相干拉曼散射被用于分析化学物质的成分和反应过程。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可以获得化学物质的振动信息,从而确定化学物质的成分和反应过程。
在生物学领域,相干拉曼散射被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可以获得生物分子的振动信息,从而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相干拉曼散射的研究还有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相干拉曼散射的信号很弱,需要使用高灵敏度的光学设备进行测量。
其次,相干拉曼散射的信号还会受到背景噪声的干扰,需要进行信号处理和噪声抑制。
此外,相干拉曼散射的理论模型复杂,需要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分析。
相干拉曼散射的发展和应用为我们深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频率变化,我们可以获得物质的振动信息,从而揭示物质的内在规律。
相干拉曼散射的研究还有很多潜在的应用,可以用于材料的表征、化学反应的研究、生物分子的分析等领域。
相干拉曼散射是一种非弹性散射现象,通过测量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可以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等。
拉曼光谱拉曼谱是以印度物理学家拉曼(C.V.Raman)命名的一种散射光谱.1928年拉曼和克利希南(K.S.Krishnan)在研究单色光在液体中散射时,不仅观察到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瑞利散射,而且还发现有强度很弱,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谱.同年,前苏联的曼迭利斯塔姆和兰兹贝尔格在石英的散射中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这种新谱线对应于散射分子中能级的跃迁,为研究分子结构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引起学术界极大兴趣,拉曼也因此荣获193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由于拉曼光谱很弱,受当时光源和检测手段的限制,它的发展曾停滞了一段时期.19世纪60年代激光技术的出现使拉曼光谱得以迅速发展,再加上近年来发展的高分辨率的单色仪和高灵敏度的光电检测系统,使拉曼光谱学进入崭新的阶段,应用领域遍及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利用各种类型的材料作为散射物质,几乎都可能得到相应的拉曼谱.这种新型的实验技术正日益显示其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了解激光拉曼光谱仪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拉曼散射的原理及其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测量典型的CCl4拉曼散射谱。
一、实验原理当一束单色光入射在固、液或气态介质上时,从介质中有散射光向四面八方射出.散射光中较强的是瑞利散射,其频率与入射光频率ν0相同,其强度和数量级约为入射光强的10-4~10-3.除瑞利散射外还有拉曼散射,拉曼散射的散射光频率ν与入射光频率相比有明显的变化,即ν=ν0±|Δν|,其强度数量级约为瑞利散射的10-8-10-6,最强的也只是瑞利散射的10-3.瑞利线ν0长波一侧出现的散射线ν=ν0-|Δν|称为斯托克斯(Stokes)线,又称为红伴线;把短波一侧出现的ν=ν0+|Δν|称为反斯托克斯(anti-Stokes)线,又称紫伴线.斯托克斯线比反斯托克斯线通常要强一些.散射光频率ν相对于入射光频率ν0的偏移,即拉曼光谱的频移Δν,是拉曼谱的一个重要特征量.散射线的±|Δν|相对于瑞利线是对称的,而且这些谱线的频移Δν不随入射光频率而变化,只决定于散射物质的性质.换句话说,在不同频率单色光的入射下都能得到类似的拉曼谱.拉曼散射是由分子振动,固体中的光学声子等元激发与激发光相互作用产生的非弹性散射。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拉曼光谱是物理学中的一种光谱分析技术,由印度物理学家拉曼于1928年首次发明并应用于物质分析领域,被誉为光谱分析技术中的“黄金标准”。
它是一种非破坏性的、非接触的分析方法,通过记录分子或晶格振动产生的光散射谱,来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等信息。
本文将对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介绍。
1. 基本原理拉曼散射现象,是指当激发光通过物质后,和物质分子(原子)作用,从而使部分光子散射并改变波长和能量的现象。
其中有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两种解释方式。
经典理论认为,当入射光作用于分子时,分子会处于一种较稳定的振动状态(低频振动状态),此时来自光的能量被吸收到分子内部,并在其振动中被存储。
当入射光继续辐照分子时,它将对分子中的电荷作用,使分子从初始振动状态转移到不同的振动状态,从而引起辐射吸收和耗散。
这个过程中,散射出来的光子波长与入射光子波长略有不同,这种现象被称为拉曼散射。
量子理论则通过分子内部电子能级的变化来解释拉曼散射。
当光子入射到分子中时,分子内部的电子受到激发,从一个能量级跃迁到另一个高能级状态。
接着,这些高能态电子再从高能级态回到低能级态时,向周围外沿部分辐射自身的能量,并使辐射光的波长发生变化,形成了拉曼散射光谱。
无论是通过经典理论还是通过量子理论来解释拉曼散射,其实质都是把激发光子的能量转换成分子振动的能量,从而实现对分子结构和物质成分的分析。
2. 应用(1)化学分析拉曼光谱在化学分析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化合物的成分和结构,对于分析固态、液态、气态样品均可适用。
例如,在制药领域中,分析拉曼光谱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样品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从而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和最终成品的质量。
(2)生化学分析拉曼光谱技术在生命科学、医学、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生物分子的拉曼光谱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生物分子的组成、形态、稳定性、相互作用等信息。
拉曼的原理及应用拉曼散射现象拉曼散射是一种非弹性散射现象,是由分子或晶体中的分子振动引起的。
通过拉曼散射,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分子结构和动力学信息的宝贵数据。
拉曼散射是基于拉曼效应的,即当光通过样品时,与样品中的分子相互作用,波长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散射光谱信号。
拉曼的原理拉曼效应是由印度物理学家拉曼于1928年首次观察到的,他发现光散射时发生了频率变化。
这种变化是由于光与样品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后,分子的振动状态改变所导致的。
拉曼散射的原理可以通过光的电磁波动理论解释。
当光与分子相互作用时,光的能量可以转移给分子内部的振动模式,这会导致散射光的频率发生变化。
拉曼散射光分为两类:被称为斯托克斯线的低频移光和被称为反斯托克斯线的高频移光。
斯托克斯线的频率低于入射光的频率,而反斯托克斯线的频率高于入射光的频率。
这种频率的变化可以用拉曼散射光谱来观察和测量。
拉曼的应用拉曼散射技术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
以下是拉曼的一些主要应用:•材料分析:拉曼散射可以用于材料的标识和鉴定。
由于不同材料的分子结构和振动模式不同,它们在拉曼散射光谱中显示出特定的峰位和频率。
通过分析样品的拉曼散射光谱,我们可以确定材料的成分和结构。
•化学反应动力学:拉曼散射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通过测量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过程中的拉曼光谱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中间步骤和反应速率。
•医学诊断:拉曼散射技术可以用于医学诊断。
通过分析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拉曼光谱,我们可以检测到与健康状态和疾病相关的变化。
拉曼光谱可以用于早期癌症诊断、血液分析和药物代谢研究等领域。
•环境监测:拉曼散射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检测。
通过分析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的拉曼光谱,我们可以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浓度。
拉曼散射还可以用于水质检测和土壤分析等环境领域。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利用金属纳米颗粒增强拉曼信号的技术。
脉冲内拉曼散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脉冲内拉曼散射是一种基于脉冲光激发的拉曼散射技术,通过瞬时激光脉冲与样品相互作用,实现对物质的拉曼散射信号采集和分析。
相较于传统的连续激光拉曼散射技术,脉冲内拉曼散射具有信噪比高、时间分辨快、信号强度大等优点,使其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首先介绍脉冲内拉曼散射的原理和基本特点,深入探讨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分析目前脉冲内拉曼散射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对脉冲内拉曼散射技术进行总结和展望,展示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会通过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介绍脉冲内拉曼散射的基本概念、本文结构和撰写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脉冲内拉曼散射原理,包括其工作原理、相关理论和实验方法,同时还会介绍该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技术发展前景。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展望脉冲内拉曼散射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得出结论以结束全文。
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的写作: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脉冲内拉曼散射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技术发展与前景,以便读者对该技术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脉冲内拉曼散射的概述和分析,期望能够揭示出其在物质表征和分析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在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同时,希望通过对脉冲内拉曼散射的详细阐述,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增加人们对脉冲内拉曼散射技术的了解,推动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2.正文2.1 脉冲内拉曼散射原理脉冲内拉曼散射是一种利用超短脉冲激光与样品作用产生拉曼散射信号的技术。
在脉冲内拉曼散射中,样品受到超短脉冲激光的激发后,产生的拉曼散射信号包含了样品的结构信息和分子振动信息。
拉曼光谱的原理
拉曼光谱是一种分析材料的非常重要的光谱技术。
它利用拉曼散射现象来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
拉曼散射是指物质被光激发后,发生的光的频率改变的现象。
当入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一部分光会发生弹性散射,即光的频率保持不变。
然而,少量的光会发生非弹性散射,出射光的频率发生改变。
这种频率的改变称为拉曼散射频移。
拉曼光谱的原理基于拉曼散射导致的频移现象。
当入射光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入射光的一部分会被样品中的分子散射。
根据量子力学和振动理论,物质分子的振动和旋转会导致散射光的频率发生改变。
这种频率的改变与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的频率变化来分析样品。
为了测量拉曼光谱,首先需要一个激光源。
激光光束通过透镜聚焦到样品上,与物质相互作用后,散射光被收集并传递到光谱仪中。
光谱仪中包含光栅和光电探测器。
光栅可以将散射光按照频率进行分离,使得不同频率的散射光可以被准确地测量。
光电探测器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信号,进而获得光谱图。
通过分析拉曼光谱图,可以得到物质的分子振动信息。
拉曼光谱可以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例如分子的结构、功能基团、化学键以及样品的杂质。
此外,拉曼光谱还可以用于判别不同物质之间的差异,实现物质的快速鉴定和定量分析。
综上所述,拉曼光谱是一种基于拉曼散射的光谱技术,通过测
量散射光的频率变化来分析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拉曼光谱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
拉曼散射经典物理解释
拉曼散射是一种非弹性光散射过程,具体指入射光与拉曼介质相互作用时,散射光相较于入射光在频率上会有所不同。
经典理论解释了拉曼散射的实验现象:光波在介质中产生周期性电场、角频率为ω0,介质分子以ωj振动、极化率也有同频率的振动,可以计算介质
的感应电偶极矩的振动。
介质的感应电偶极矩振动,不仅有ω0项、还有(ω0±ωj)项,这就是Raman散射。
虽然Raman光的出现可以用经典光的
二次谐波解释,但经典理论无法说明为什么Stokes光比anti-Stokes光更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查阅物理专业书籍或咨询物理学家。
SERS 的物理类模型物理类模型致力于阐释金属表面局域场的增强,它的主要代表包括表面电磁增强模型和镜像场模型。
1、表面电磁增强模型(Electromagnetic Enhancemant Model ,简记为EM )表面电磁增强模型[5~7]又可称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型,它认为一个吸附在金属表面的分子的诱发偶极矩是通过金属椭球由入射场和散射场共同产生的。
对于椭球比光波波长小的情况,在频率与偶极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时,散射场比入射场大,这可以看作是椭球外部空间的场密度的影响。
因此拉曼散射场会与金属颗粒的强散射场引起的金属颗粒表面的等离子体振荡发生共振,这种共振的结果使振荡分子产生了非常大的能量。
如图2-1所示,把一个可以看成经典电偶极子的分子放在球形金属颗粒外的r ' 处,以频率为ω0的平面波照射,分子偶极子会产生频率为ω的拉曼散射,其偶极矩为:),(),(00ωαωr E r P P •'=' (2-1)这里的α'是分子的拉曼极化率而P E 包括两部分:),(),(),(000ωωωr E r E r E LM i P '+'=' (2-2)其中i E 是入射场的场强,LM E 是用Lorenz-Mie 理论计算获得的散射场场强。
在观察点r 处与拉曼散射相关的电场由下式给出),(),(),(ωωωr E r E r E sc dip R +=(2-3)图2-1 纳米颗粒表面增强散射示意图其中,dip E 是球形颗粒不存在时振荡偶极子P 发射的场,sc E 是由球形颗粒产生的必须满足频率ω的边值问题的散射场。
拉曼散射的强度R I 是远场振幅R E 的平方:2/)ex p(),(lim r ikr r E I R kr R ω ∞→=,增强因子G 定义为0R R I I G =,其中0R I 是在金属球形颗粒不存在时的拉曼强度。
那么在小颗粒的限制下,增强因子可由下式给出:[]230333033303)(3)1/()1/()(3i n n r g a r i r g a g a r i i n n g a i G ⋅+'+'-'+'-⋅+=(2-4) 这里的i 指入射场在r '处的偏振态,也就是()i E r E i 00,='ω,r r n ''=/ ,g和g 0是表达式()()21+-εε在ω和ω0处的值,其中ε是胶体颗粒与周围物质的复合介电函数的比值。
光的散射与拉曼效应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空气中传播时经常会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是光线在遇到微观颗粒或分子时改变传播方向的过程。
而拉曼效应则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波发生频率和能量的改变。
这两种现象起初似乎相互无关,但事实上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光的散射现象。
光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气体、液体或固体中微小分子或颗粒时,便会发生散射。
散射的过程中,光线会改变原本的传播方向,并通过多次散射形成分散的光束。
光的散射与物体的大小和颗粒的浓度有关。
当物体的尺寸远远大于光的波长时,散射现象几乎不会发生。
而当物体的尺寸接近或小于光的波长时,光就会被散射出去,从而产生可见的光散射现象。
光的散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观察到,比如,在晴朗的天空中,我们可以看到散射光使天空呈现蓝色。
这是因为当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会与气体分子发生散射。
而气体分子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散射效应,而蓝色光的波长比较短,被散射得更强烈,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此外,夕阳的红色更为明显,是因为夕阳的光经过较长的传播距离后,大部分蓝光已经散射消失了,只有红光较强烈的情况下才能到达我们的眼睛。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一下拉曼效应。
拉曼效应是由印度籍物理学家拉曼在1928年发现的一种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现象。
它是指当光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后,光波的频率和能量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拉曼效应主要表现为散射光的频率发生了位移,而且位移的大小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类型和分子的结构有关。
拉曼效应的物理机制可以通过分析分子的振动行为来解释。
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的能量可以激发物质内部的分子振动。
这种分子振动会导致散射光的频率发生变化,其中一部分光会发生频移,称为斯托克斯散射;而另一部分光则发生频率上升,称为反斯托克斯散射。
斯托克斯散射和反斯托克斯散射的频移量取决于物质的分子振动频率。
拉曼效应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科学角度来看,拉曼效应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振动行为。
引言概述:拉曼光谱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光谱分析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化学成分、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等信息。
通过测量样品与激发光相互作用后反散射光的频移,可以得到样品的拉曼光谱图谱。
拉曼光谱具有快速、灵敏和无需样品处理等优势,因此在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正文内容:一、理论基础1. 拉曼散射原理:介绍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包括应力引起的拉曼散射和分子振动引起的拉曼散射。
2. 基本理论模型:介绍拉曼光谱的基本理论模型,包括简谐振动模型和谐振子模型等。
二、仪器设备1. 激发光源:介绍常用的激发光源,如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选择。
2. 光谱仪:介绍常用的拉曼光谱仪,包括激光外差光谱仪和光纤光谱仪等,以及它们的原理和优缺点。
3. 采样系统:介绍拉曼光谱的采样系统,包括反射式、透射式和光纤探头等,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注意事项。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1. 光谱预处理:介绍光谱预处理的方法,包括光谱平滑、噪声抑制和基线校正等,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减少干扰。
2. 谱图解析:介绍拉曼光谱谱图的解析方法,包括峰拟合、峰识别和谱图比较等,以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信息。
3. 定量分析:介绍拉曼光谱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和主成分分析等,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样品的含量和浓度。
四、应用领域1. 化学分析:介绍拉曼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催化剂和原位反应研究等。
2. 材料科学:介绍拉曼光谱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包括纳米材料、多晶材料和聚合物等的表征和结构分析。
3. 生物医学:介绍拉曼光谱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包括体液中代谢产物和蛋白质的检测,以及癌症和药物代谢研究等。
4. 环境科学:介绍拉曼光谱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包括土壤和水体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检测,以及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物的监测等。
五、发展前景与挑战1. 发展前景:介绍拉曼光谱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包括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光谱仪、纳米尺度的光学探针和超快激光技术等。
拉曼光谱的物理学原理拉曼光谱是一种重要的光谱分析技术,其物理学原理关乎着我们对物质本质的了解。
本文将从拉曼散射现象的原理入手,探讨拉曼光谱的物理学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拉曼散射现象的原理拉曼效应是指当光线通过物质时,由于分子或晶格的振动引起光子的频率改变,产生散射现象的一种物理现象。
此种散射光称为拉曼散射光,拉曼效应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
根据波动光学理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取决于介质的折射率。
而物质振动对于电磁波频率的改变,会引起散射光的频率发生变化,导致散射光成为一束由反射光波振幅不同频率组成的复合光。
对于波长为λ的入射光,分子的散射光中一部分波长为λ+delta_λ,另一部分波长为λ-delta_λ,其中delta_λ是分子振动的频率引起的光的频移量。
这种散射就是拉曼散射现象。
二、拉曼光谱的物理学原理拉曼散射光产生的频率偏移量非常小,通常只有以千万分之一为单位,观测起来非常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拉曼光谱仪来进行研究。
拉曼光谱仪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激光器、单色器、样品架和检测器。
激光器产生出单色、单频和高亮度的激光光束,经过单色器过滤后入射到样品上。
当激光光束与样品中的分子振动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拉曼散射光,单色器通过过滤,只让频率与入射光不同的拉曼散射光进入检测器中进行测量。
具体而言,拉曼光谱的物理学机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光学散射、分子振动、以及化学键的振动。
其中,光学散射是指入射光与样品分子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光散射现象。
分子振动是指分子在吸收或者发射光子时,所产生的一个固有特性振动行为。
至于化学键的振动,则是指不同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所产生的振动行为,使得单个的化学键的振动和内部谐振频率纷杂交错。
总体来说,拉曼光谱的物理机理比较复杂,其基本特征是能够提供大量的关于样品分子的信息,可以判断样品的种类、结构、化学键和组成。
因此,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科学和工程领域。
拉曼散射实验拉曼散射实验是一种基于拉曼效应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被分子或晶格散射后的光谱变化,可以得到有关分子结构和振动信息的重要数据。
本文将从物理定律出发,详细解读拉曼散射实验的准备、过程和应用,并分析其在其他专业角度上的价值。
拉曼散射实验主要涉及的定律是拉曼散射效应,该效应由印度物理学家拉曼于1928年发现。
该效应是指光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入射光子能量的一部分被物质吸收,然后以不同能量重新辐射出去。
这导致散射光谱发生频移,即拉曼散射光谱。
拉曼散射谱包含了一些与物质的分子振动和转动状态有关的信息,因此在材料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进行拉曼散射实验前,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材料:激光器、分光仪、光学器件、样品以及探测器等。
首先,选择合适的激光器,一般采用连续波激光器,如氩离子激光器或二极管激光器等。
然后,通过光学装置将激光束聚焦到样品上,样品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在拉曼散射实验中,通常选用单色仪、光栅或光纤进行光谱分析。
最后,使用探测器记录被散射光子的能量和强度信息。
在拉曼散射实验过程中,首先要对激光进行调节,确保其在样品上的聚焦度和功率适中。
然后,使用分光仪等光学器件收集样品散射回来的光线,并将其分离成不同波长的光谱。
这些光谱会呈现出不同的拉曼散射峰,每个峰对应着不同的振动模式。
通过分析这些峰的频率差异和强度变化,可以了解样品的分子结构和振动特性。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如背景散射或荧光现象。
拉曼散射实验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材料科学中,拉曼散射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结构、相变、应力等。
例如,通过分析拉曼散射谱,可以确定材料中的晶格结构、相对含量和纯度等。
其次,在化学领域,拉曼光谱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化学键、化学反应动力学等。
此外,拉曼光谱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如检测生物分子、细胞成分的变化,甚至用于癌症和药品研究。
除了应用价值外,拉曼散射实验还在其他专业角度上具有重要意义。
精心整理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拉曼散射是印度科学家Raman在1928年发现的,拉曼光谱因之得名。
光和媒质分子相互作用时引起每个分子作受迫振动从而产生散射光,散射光的频率一般和入射光的频率相同,这种散射叫做瑞利散射,由英国科学家瑞利于1899年进行了研究。
实验原理:[仪器结构及原理]1、仪器的结构LRS-II激光拉曼/荧光光谱仪的总体结构如图12-4-1所示。
2、单色仪单色仪的光学结构如图12-4-2所示。
S1为入射狭缝,M1为准直镜,G为平面衍射光栅,衍射光束经成像物镜M2汇聚,经平面镜M3反射直接照射到出射狭缝S2上,在S2外侧有一光电倍增管PMT,当光谱仪的光栅转动时,光谱信号通过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并由光子计数器放大、计数,进入计算机处理,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得到光谱的分布曲线。
3、激光器本实验采用50mW半导体激光器,该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为偏振光。
其操作步骤参照半导体激光器说明书。
4光器)P2以及聚12-4-3反向镜M2通过单色仪扫描出的某条拉曼谱线的强弱来判断。
5、信号处理部分: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并进行信号放大,最后送入电脑显示系统,在电脑上显示出拉曼光谱。
[拉曼光谱的特性]:频率为υ的单色光入射到透明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材料上而产生光散射时,散射光中除了存在入射光频率υ外,还观察到频率为υ±△υ的新成分,这种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就被称为拉曼效应。
υ即为瑞利散射,频率υ+△υ称为拉曼散射的斯托克斯线,频率为υ-△υ的称为反斯托克斯线。
△υ通常称为拉曼频移,多用散射光波长的倒数表示,计算公式为11 Array式中);S kNHLα进行分析和研究。
[拉曼散射原理]样品分子被入射光照射时,光电场使分子中的电荷分布周期性变化,产生一个交变的分子偶极矩。
偶极矩随时间变化二次辐射电磁波即形成光散射现象。
单位体积内分子偶极矩的矢量和称为分子的极化强度,用P表示。
极化强度正比于入射电场=PαE(7.14.2)α被称为分子极化率。
在一级近似中α被认为是一个常数,则P 和E 的方向相同。
设入射光为频率υ的单色光,其电场强度E=E 0cos2πυt ,则vt E P πα2cos 0= (7.14.3) 如果认为分子极化率α由于各原子间的振动而与振动有关,则它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个常数α0,另一部分是以各种简正频率为代表的分子振动对α贡献的总和,) 式中,0E E P ==α+υn ),1、将四氯化碳倒入液体池内,调整好外光路,注意将杂散光的成像对准单色仪的入射狭缝上,并将狭缝开至0.1mm 左右;2、启动LRS-II/III 应用软件;3、输入激光的波长;4、扫描数据;5、采集信息;6、测量数据;7、读取数据;8、寻峰;9、修正波长;10、计算拉曼频移。
学会了后,?????????????? ???????????????????????????算符(微扰),Ψ是有微扰存在时系统的波函数。
设非微扰时光子-分子体系的本征函数为,则有微扰时的本征函数可表述为????? ???????????????????????????????????(3-3-17)an(t)是时刻为t此微扰体系处于第n个非微扰本征态的几率振幅。
(3-3-17)代入(3-3-16)两边同乘并对所有变量积分得?????????????????????????????????????????????????????????????????????????(3-3-18)后式是非微扰本征函数所确定得相互作用能量算符得矩阵元,En ,Em是非微扰本征状态得本征值,即分子体系本征能量与光子能量之和。
因此体系处于初态(a),中间态(b),和终态(c) 的,设时间范围足够短,几率状态不发生明显变化,即????????????????????????上式对时间积分并代入初始条件(,)得????? ?????????????????????(3-3-22)??????????????????????????????????? (3-3-23)所考虑的时间内变化很少,但远大于光波的振动周期,,即,因为???????????????????????? (3-3-24)所以单位时间内系统由本征状态a到本征状态c的跃迁几率入射光子和散射光子的能量为3-3-3 +h+ h当时,,反<时布N∝,stocks? 既然体系状态分成若干分立的能级,那么对于N个分子的体系,其第h个振动能级上的粒子数,在平衡状态时候服从玻尔兹曼分布。
所以,由该体系产生的拉曼散射其斯托克斯和反斯托克斯光强必然不同。
?二者强度之比为:????????????????? (3-3-27)其中是激发光的频率,是振动频率,h是Planck常数,k是Boltzmann常数,T是绝对温度.2、选择定则、拉曼活性因为,,,所以?? ?????????????????n=时第二项为零,这就是???判据:??? 经典理论中提到的振动的拉曼活性问题 , 在半经典的量子理论中就是体系第h个振动的跃迂矩阵元是否为零的问题,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量子跃迂选择定则。
在量子力学中,从体系波函数和力学量的对称性质就可以直接得到某个振动的具体选择定则,从而决定该振动是否是拉曼活性的,无须像经典理论那样 , 为判断拉曼洁性需经繁复的计算。
(三)其它拉曼散射效应? 1、共振拉曼效应当激发光的能量接近或等于散射分子的某个电子吸收带的能量时,某些拉曼线强度显着增大,甚至可增大倍。
在共振拉曼散射时,激发线的能量正好等于一个电子跃迁所需要的能量。
共振拉曼散射的stocks过程和反stocks过程用图3-3-4表示如下:?2?3、非线性激光拉曼效应受激拉曼效应:当入射光功率超过某一阈值时,某些散射谱线的强度增加,线宽变窄,具有和激光同样好的方向性,成为受激光谱线。
逆拉曼散射效应:在一束有连续光谱的激光泵浦下拉曼介质对高强度单色光产生的吸收线。
其反stocks线的吸收率比stocks线的吸收率更大。
超拉曼散射效应:当入射激光足够强时,出现,拉曼散射线,该过程属三光子过程:吸收2个光子,发射一个光子()。
该谱线通常很弱。
拉曼诱导克尔效应:强激光入射时光学介质将感生双折射,当同时用频率为的探测激光照射介质时,若(-)→(拉曼线频率),则双折射最大。
??? 相干反Stocks拉曼效应和相干Stocks拉曼效应:均为3光子过程,如图3-3-5和图3-3-6-,-→图但是,决定。
分子的微商极化率张量的具体形式由该分子所属的对称变换性质决定。
所谓对称变换是指示,一般情况下,它是实对称矩阵 , 即的各个分量均为实数。
并且满足等式=,式(3-3-13)的矩阵形式表示就是:????????????????????? (3-3-31)下面以水分子为例,具体说明的具体形式是如何由分子的对称变换性质决定的。
水分子的结构和它的振动方式如图3-3-7所示,?? 图3-3-7? 水分子结构及其振动方式(z) 、x-z平面它的全部对称变换4个,除不动的变换(记作E)外,有绕 z 轴转1800的变换 C2的镜反射,y-z 平面的镜反射。
由于在这些对称变换下分子与自身重合,反映分子固有性质-1。
在对称变换下的特征???????? ?????????????根据表3-3-1振动 Q经过三个对称变换后, 对应的式(3-3-31)应分别改写为:3?:????????????? (3-3-32)?? :??????????????????????????????????????????????????????????????????????????????????最后我们得到水分子微商极化率的具体形式是????? ????????????????????????????????(3-3-37)据此,式(3-3-13)的各分量表达式为:? ????????????????(3-3-38)根据同样的讨论,我们得到的表达式和相应于式(3-3-13)的分量表达式分别为:??????????????????????????????????? (3-3-39)(3-3-40)将使,的,根据感应偶极矩的具体形式对于振动偏振方向平行于,辐射的散射光在平面,不的。
4A1(R)+5A2(IR)+9E(R,IR),其中只有4A1+9E是拉曼活性的。
拉曼张量为:若测量配置为:(字母的含义,从左到右,分别为:入射辐射的传播方向;入射辐射的电矢量方向;被观察的散射电矢量方向;散射辐射的传播的方向)根据动量守恒,所以可以计算出拉曼活性:????????????????????????????? (3-3-41)2平行于散射平面,而观测方向在散射平面内与入射光传播方向成θ角时,定义退偏度为;当入射光偏振方向垂直于散射平面时,定义退偏度即:?? ???????????????????????????????(3-3-44)光强I左上标表示入射光电矢量与散射平面的关系,I的右下标表示散射光的电矢量与散射平面的关系。
当入射光为自然光时,退偏度为:??????????????? (3-3-45)例如,入射光沿直角坐标的z轴入射,沿y方向观测时,几种退偏度的情况。
图(1(2(3????????????????????????????????????????? ????显而易见 ,退偏度可以用微商极化率张量中各元素二次乘积的空间平均值来表达,对于无规取向的分子 , 有:???????????????????? (3-3-49)?????????????????????????????? (3-3-50)???? ???????????(3-3-51)的其它分量的二次乘积的空间平均值为零。
上面各等式中的称为平均极化率,是“平均”极化率的一种度量,称为各向异性率,是极化率各向异性的度量。
这两个量在坐标转动时均保持不变 , 它们的具体表达式分别为:52)???????????????????????????????????????????入射光为自然光时:????????????????? (3-3-56)测量退偏度可以直接判断散射光的偏振状态和振动的对称性。
例如:?时? 完全偏振时?? ??完全退偏?时的值在0和3/4之间,的值在0和6/7之间,这时散射光是部分偏振光。
??? 由于退偏度与微商极化率相联系,并且微商极化率具体形式由分子及其振动的对称性质决定,因而退偏度也反映了分子和振动的对称性质。
测量退偏度是区分振动对称性质的一个有力方法,例如,1、分子的对称轴?????????? 图3-3-10? CCL4(I)为过碳原子、立方体相对棱边中点联线的旋转-反演轴(转角2π/2)(II)为过碳原子的体对角线位的旋转轴 ( 转角为±2π/3 ) :(III)为 x,y,z 旋转轴(转角±2π/2 )和旋转-反演轴(转角为±2π/4 )由该图可以看到 , CCL分子的对称操作有24个(包括不动操作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