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2.2 南亚(第二课时)》学案(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3
东南亚■课标要求1.运用地形图说出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与地势特点,并能说明其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2.从水运的便利、水资源的分布、沿河地形平坦等方面分析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对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可进一步通过资料分析旅游业给东南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强化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即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强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增加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理解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首选地的优势条件。
■教学策略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学情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课标引领下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标准,而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发展观。
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组织形式上侧重小组合作,这些教学策略将会非常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南亚地形、河流、城市以及旅游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湄公河游记”的生活地理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学习,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身边地理的教学新思想“(中山旅游网2014年2月7日)恋上一条河,挥之不去的湄公河情愫”节选http://www.zhongshantour.com.cn/zh-CN/displaynews002.html?newsID=100186637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在湄公河黄色的浊流里荡漾起伏,我的湄公河之行就这样开场了。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课题南亚(2)主备人激情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南亚的位置?南亚的国家?南亚的地形区?主要河流?自学目标1、学会通过分析地图了解和掌握南亚热带几分气候的特点及其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2、了解年亚是佛教何以独角的发源地及其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
3、了解那亚的工业发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互学目标通过分析南亚某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了解南亚的起哄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步骤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复备二、自主学习三、激情互动四、魅力精讲五、拓展应用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自读课本,在科代表的带领下预习课本,并对问题进行讨论1、学生做教材43业的活动题。
2、通过做活动题分析、总结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三大特征。
3、读44业干湿季节降水分布图更深的了解南亚的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4、通过气候分析对南亚农业的影响。
5、通过南亚地形图,学习南亚农作物的分布。
二、宗教与社会1、南亚流行的主要三种宗教?2、分别在那些国家流行什么宗教?三、人口与经济1、回顾人口四大稠密地区。
2、南亚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南亚的工业发展情况。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不同,提出疑问由科代表或其他成员记录组间:以各组科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师生:老师筛选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1、东北季风是干季,西南季风是湿季。
2、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四、顾期学过的气候类型。
1、亚洲的南部属于什么气候类型?2、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特征?总结教师:学生:。
第二单元《了解地区》第二节《南亚》第2课时(一)预习学案(二)课堂实施【预习交流】教师反馈学生预习情况。
小组内互相交流。
【精讲点拨】1.读下页两幅南亚风向图,回答问题。
(1)在A图中,南亚地区的主要风向是,此时为南亚地区热、雨、凉三季中的季。
(2)在B图中,南亚地区的主要风向是,此时为南亚地区热、雨、凉三季中的季。
【拓展延伸】(3)为什么北方冷空气难以侵入到南亚次大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总结】填表对比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雨、凉三季。
季节热季雨季凉季月份气候特点(三)课堂限时作业:班级:姓名:成绩:(1-6题每题1分,7题每空2分)1.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A.印度教和伊斯兰教B.佛教和印度教C.犹太教和基督教D.基督教和伊斯兰教2.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是()A.尼罗河B.恒河C.印度河D.湄公河3.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雨季发生在()A. 3-5 月B. 6-10 月C. 10-12 月D. 1—2 月4.南亚地区的黄麻主要分布在()A.德干高原B.喜马拉雅山区C.恒河下游地区D.印度河平原5.印度的棉花主要分布在()A.德干高原西部地区B.恒河平原C.喜马拉雅山区D.东高止山以东地区6.关于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多属热带季风气候B.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多属热带雨林气候C.南亚各地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量很大D.南亚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7.读下页两幅南亚风向图,回答问题。
(1)在A图中,此时为南亚地区热、雨、凉三季中的季。
(2)在B图中,此时为南亚地区热、雨、凉三季中的季。
山东省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南亚(第二课时)》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了解南亚的人口与经济。
3、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教学重点: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教学难点: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海域:C 海,D 湾2、国家:A ,B ,⑤,⑥,F 。
3、河流:B ,①。
二、讲授新课)(一)、气候:读“南亚图”。
1、南亚大部分位于北纬10°——30°之间,多属于(温度带),主要受到(因素)的影响,另外与北部山阻挡北方冷气流有关,南亚主要是气候。
2、 [读图]学生阅读“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配图”。
思考:①孟买各月气温的特点是都在℃以上,即。
②孟买降水较多的月份在,降水较少的月份有,在降水季节分配上的特点是。
③归纳孟买的气候类型为,气候特征为。
3、阅读“南亚一、七月风向图”。
思考:①、南亚一月盛行风,风从吹向;七月盛行风向,风从吹向,该风来自洋,风的性质是。
②、风向的季风给南亚带来大量降水,。
③、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阅读“南亚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一段课文,并参看“南亚地形图”以及第二节中“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
思考:南亚地区降水多,其中国家东北部的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
地区降水少,原因是。
④、南亚实际上一年分为季,其中3—5月为季,6—10月为季,盛行季风,11月—次年2月为季,盛行季风。
读右图判断为季的风向图。
4、.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①、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年带来丰沛的降水是农业的主要水源。
但有时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样,因而降水年际变率大,易发生灾害。
②、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有、,分别分布在、,经济作物是、,分别分布在、。
(二)人口经济:1、人口:分布的稠密,属于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居世界第位。
人口过亿的国家有、、。
2、经济:都是(发展中、发达)国家。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⑴学会分析图2-13、图2-14和图2-15,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⑵了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⑶了解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⑷了解南亚的工业发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发展概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以及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
教学重点:以学案为载体,以生活化的地理为突破口,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用具:班班通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西游记》中我们看到唐僧取经的天竺气候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一年分三季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课本P43——P44并读图2-12、2-13、2-14、2-15,思考以下问题:(1)读图2-12、2-13,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 _气候3-5月:____季,______ _;(2)特征:全年__,降水一年分三季6-10月:____季,________ ;11月至次年2月:____季(3)对比图2-14、2-15,南亚雨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和部,主要原因是①西南季风的影响②海陆位置的影响③山地迎风坡的影响④东北信风的影响(4)思考:南亚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是怎样的有利:不利: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下图是“印度不同季节季风活动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箭头表示的风是_____(旱季、雨季)前后的季风活动,风从_____(陆地、海洋)吹向_____(陆地、海洋),称_____季风。
某某省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河流湖泊、人口国家》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亚欧地形图,培养学生归纳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湖泊的特点。
2、密切联系前面所学的地形和气候特征的知识,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和温故而知新的能力。
3、了解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和国家。
教学重点:河流与湖泊;教学难点:运用地形与气候的知识分析解决河流与湖泊的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亚洲的地形特征是什么?2、亚洲的气候特征是什么?3、欧洲的地形特征是什么?4、欧洲的气候特征是什么?二:新授过程:(一)、大河众多的亚洲:1、读图1—1,想一想有哪些大河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等;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等。
其中,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位;河在我国境内称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2、从总体上看,亚洲河网的分布特点:一是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顺呈状向奔流入海。
(利用亚洲的地形特征解释原因是。
)二是面积广大。
其中部的、注入咸海,是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
3、在图上找出以下湖泊,并填答:——世界上最深、淡水最多的湖,位于(国家)境内。
1 / 3——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处于亚欧交界处)。
——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二)、欧洲的河流特征:1)、河网,水流。
(原因:地形以为主。
)2)、水量,季节变化,利于航运。
(原因是气候具有明显的性。
)3)、河流,绝大部分为外流河。
(原因是轮廓破碎。
)4)、航运价值。
2、著名的河流:(莱茵河、多瑙河、伏尔加河等)欧洲最长的河流是(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主要流经国家境内,注入。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欧洲的河,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
(三)、亚洲的人口与国家: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等6个。
课题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南亚教案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二节南亚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2.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3. 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小结或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1分钟)一、复习提问:提出问题: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南亚。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教师提示从位置、地形、资源、宗教四方面谈)二、导入新课:以历史故事传说引入新课内容。
中国古代发明了指南针后,非常注重对外的交往,有丝绸之路、有郑和下西洋、有鉴真东渡、也有我们从小就听遍了的唐僧取经——也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行。
而玄奘和尚的目的地就是天竺也就是古代印度。
找了解这些历史故事的学生为全体学生简单介绍,提高兴趣。
新课推进:板书:第二节、南亚三、自学自测(12分钟)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1-44页,时间4分钟。
之后完成高效课堂的25页预习导学部分,时间4分钟。
完成之后我们请几位与大家分享他的自学成果,要求同学说出答案是如何找到的,或者看图怎样分析出来的,不要求直接念答案。
主要说明自学的过程。
引导学生熟悉课本地图或地理图册上的地图。
四、讨论答疑(15分钟)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高效课堂合作研讨部分:第一二小组讨论学习活动一第1题,三四组第2题,五六组第3题,时间5分钟。
七年级地理下册预学案
班级:姓名:组名:
页
要
2-13
印度北部城市安
拉阿巴德的气温
变化曲线和逐月
指导学
生按照(最高气
年
温差、年降水量、
的
方法分析气候统
知识点三:一年分三季 ●热带季风气候 1、南亚大部分处于低纬地区,________横贯中部,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气候,西部少部分地区属________气候,南部少部分地区属______气候。
2、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 热季:_____至_____月-----高温少雨; 雨季:_____至_____月,----________;盛行_______风; 凉季:______至______月,------___________;盛行__________风。
3、“世界雨极”印度东北部的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受的影响,多雨。
4、看图分析: (1)、1月,南亚盛行________季风;7月,南亚盛行________季风。
(2)、给南亚带来大量降水的是________季风。
(3)、对南亚农业有重要影响的是________季风,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一、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点二、了解东南亚人口散布的特点,了解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作出的奉献3、了解东南亚丰硕的旅行资源和发达的旅行业。
进程与方式一、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育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二、培育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散布的阻碍,把握世界人口和城市的一样散布规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难点: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散布的阻碍。
【导学进程】【创设情景】你想去“新马泰”旅行吗?那里有漂亮的热带雨林景观,海滩,热带动物,热带植物..............【自主学习】一、东南亚在范围上包括______半岛和______群岛两大部份。
2、东南亚的内陆国是____,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国家是____3、东南亚位于______洲与_____洲,_____洋与_____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4.东南亚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自东向西依次为()A.缅甸、老挝、越南B.老挝、柬埔寨、越南C.泰国、老挝、越南D.越南、老挝、缅甸5.中南半岛的地形散布特点是()A.大山众多、平原少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C.多平原、少山地D.山河相间散布、南北延伸6.马来群岛地形特点是()A.地形崎岖,山多B.火山地震多C.多长河,水资源丰硕D.平原广土壤肥沃【合作探讨】(一)山河相间与城市散布1.课件展现:图“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散布”,从图中咱们能够发觉东南亚的河流众多,请同窗们在图中依次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2.提出问题:(1)这些河流大部份发源于哪里?(2)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3.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讲评,得出结论。
审定: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杨妙薇编写: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杨妙薇
教学目标:
1、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了解南亚的人口与经济。
3、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教学重点: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教学难点: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海域:C海,D湾
2、国家:A,B,⑤,⑥,
F。
3、河流:B,①。
二、讲授新课)
(一)、气候:读“南亚图”。
1、南亚大部分位于北纬10°——30°之间,多属于(温度带),主要受到(因素)的影响,另外与北部山阻挡北方冷气流有关,南亚主要是气候。
2、[读图]学生阅读“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配图”。
思考:
①孟买各月气温的特点是都在℃以上,即。
②孟买降水较多的月份在,降水较少的月份有,在降水季节分配上的特点是。
③归纳孟买的气候类型为,气候特征为。
3、阅读“南亚一、七月风向图”。
思考:
①、南亚一月盛行风,风从吹向;七月盛行风向,风从吹向,该风来自洋,风的性质是。
②、风向的季风给南亚带来大量降水,。
③、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阅读“南亚各地降水量相差很
大”一段课文,并参看“南亚地形图”以及第二节中“印
度年降水量分布图”。
思考:南亚地区降水多,其中国家
东北部的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
地区降水少,原因是。
④、南亚实际上一年分为季,其中3—5月为季,6—10
月为季,盛行季风,11月—次年2月为季,盛行季风。
读
右图判断为季的风向图。
4、.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年带来丰沛的降水
是农业的主要水源。
但有时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
样,因而降水年际变率大,易发生灾害。
②、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有、,分别分布在
、,经济作物是、,分别分布在、。
(二)人口经济:
1、人口:分布的稠密,属于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居世界第位。
人口过亿的国家有、、。
2、经济:都是(发展中、发达)国家。
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印度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现在产业是印度的旗舰产业。
巩固新课:
达标检测:(见新课堂)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