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发现探秘.doc
- 格式:doc
- 大小:76.52 KB
- 文档页数:2
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20世纪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推动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示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进展。
一、发现和研究成果1. 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龙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文化,最早发现于浙江龙山,因而得名。
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浙江龙山附近发现了大量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包括居住区、墓葬和祭祀遗址等。
通过对这些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人们对龙山文化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位于四川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又一重大发现。
这个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和象牙制品,尤其以青铜面具和青铜神树最为著名。
通过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人们对古蜀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3. 西安秦始皇陵的发现:1974年,在陕西省西安市的兵马俑坑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地下宫殿和数千个兵马俑。
这个发现震惊了世界,被誉为20世纪考古学的第八大奇迹。
通过对秦始皇陵的发掘和研究,人们对秦代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和军事力量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对历史研究的意义1. 揭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多样性: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多样性。
龙山文化、古蜀文明和秦始皇陵等的发现,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差异和相互影响,丰富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理解。
2. 增加了对古代社会结构的认识:通过对龙山文化、古蜀文明和秦始皇陵等遗址的研究,人们对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阶级分化和权力结构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些研究成果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行方式和变迁规律。
3. 引发了对中国古代史的重新解读: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成果,推动了对中国古代史的重新解读。
通过对新发现的遗址和文物的研究,人们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某些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我们对古代历史的认识更加准确和全面。
古代文明的奇观三星堆的考古探秘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古代文明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而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个古代文明的奇观——三星堆的考古探秘。
三星堆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是一处古代遗址。
它的命名来源于附近的一个河流——三星堆河。
三星堆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一位土地经营者在挖河沙时意外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和文物。
这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注意,于是他们开始对这片遗址进行深入研究。
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我们逐渐了解到三星堆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明中心。
这里有着众多精美的青铜器,比如青铜面具、青铜神树、青铜立人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青铜面具。
这些面具在大小、形态和装饰图案上都有很大的变化,但都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技术和艺术造诣。
青铜面具的制作非常精细,可以看到清晰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等特征。
而且在一些面具上还有发丝、胡须和耳洞等细节,这些细节的呈现很好地展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技术。
此外,面具上的装饰图案也非常独特,常常包括神兽、人面纹饰和几何纹样等,这些图案不仅美观,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除了青铜器,三星堆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陶器、金器和石器等。
这些器物的制作工艺同样精湛,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例如,出土的玉器中有玉瑗、玉圭、玉琮等,它们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由于古代工具的限制,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玉器可见古代人民的水平之高。
此外,在三星堆还发现了大量的文化遗址,包括建筑遗址、墓葬、祭祀场所等。
这些遗址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当时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的重要线索。
例如,发掘出的建筑遗址中有围合型建筑和巨大的台基,这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了群居式的聚落,人们的生活逐渐进入了定居的阶段。
另外,有一处祭祀场所尤为引人注目,它是由石头堆砌而成,形状如同木盆地。
考古学家们认为这是古代人们举行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的地方。
而祭祀场所中发现的石雕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它们生动地刻画了当时人们的形象和神话故事。
这说明当时的宗教信仰在古代文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大家有看过纪录片《探索·发现考古中国》。
关于探索·发现考古中国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探索·发现考古中国:【简介】从万里长城到紫禁城,从恢弘的秦兵马俑到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中国古代文化让世界瞠目。
而这些仅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冰山一角。
那些埋藏在地下有着千百年历史的文物宝藏将把您带入一个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世界中。
那些令人称奇的文物用各种方式为您揭开了一个个千百年来困扰着世人的历史秘密。
纪录片《考古中国》将通过独特的电脑制作、实物展示及场景重建等手法带您去往那神秘的世界。
探索·发现考古中国:节目章节第一部文明前传· 考古中国第一部文明前传河姆渡文明之谜(2004-65)· 考古中国第一部文明前传消逝的良渚古国(2004-66)· 考古中国第一部文明前传之三星堆:文明孤旅(1)· 考古中国第一部文明前传之三星堆:文明孤旅(2)· 考古中国第一部文明前传之三星堆:文明孤旅(3)· 考古中国第一部文明前传之三星堆:文明孤旅(4)· 考古中国第一部文明前传之三星堆:文明孤旅(5)· 考古中国第一部文明前传之三星堆:文明孤旅(6)第二部王者归来· 考古中国第二部王者归来神秘中山国(2004-73)· 考古中国第二部王者归来山洞里的宫殿(2004-74)· 考古中国第二部王者归来定陵传奇(2004-75)· 考古中国第二部王者归来之皇帝的陪葬(2004-76)· 考古中国第二部王者归来之天下第一陵(2004-77)· 考古中国第二部王者归来之远去的西夏王国(2004-78)第三部藏宝现身· 考古中国第三部藏宝现身远古的乐声(2004-79)· 考古中国第三部藏宝现身地下仪仗队(2004-80)· 考古中国第三部藏宝现身之谁将获得不死之身(上)(2004-81) · 考古中国第三部藏宝现身之谁将获得不死之身(下) (2004-82) · 考古中国第三部藏宝现身车辚辚·马萧萧(上)(2004-83)· 考古中国第三部藏宝现身之车辚辚·马萧萧(下)(2004-84)· 考古中国第三部藏宝现身之沉舟帆影(上)(2004-85)· 考古中国第三部藏宝现身之沉舟帆影(下)(2004-86)第四部发现传奇· 考古中国第四部发现传奇之失踪的头盖骨(上)(2004-87)· 考古中国第四部发现传奇之失踪的头盖骨(下)(2004-88)· 考古中国第四部发现传奇发现周原(2004-89)· 考古中国第四部发现传奇之探访水下博物馆(2004-90)· 考古中国第四部发现传奇之亚洲腹地的金字塔(一)(2004-91) · 考古中国第四部发现传奇之亚洲腹地的金字塔(二)(2004-92) · 考古中国第四部发现传奇之亚洲腹地的金字塔(三)(2004-93) · 考古中国第四部发现传奇之亚洲腹地的金字塔(四)(2004-94) · 考古中国第四部发现传奇之亚洲腹地的金字塔(五)(2004-95) · 考古中国第四部发现传奇之灵魂的居所(一)(2004-96)· 考古中国第四部发现传奇之灵魂的居所(二)(2004-97)· 考古中国第四部发现传奇之灵魂的居所(三)(2004-98)· 考古中国第四部发现传奇之灵魂的居所(四)(2004-99)第五部梵音净土· 考古中国第五部梵音净土青州佛像之谜(2004-100)· 考古中国第五部梵音净土法门地宫的秘密(2004-101)第六部时空隧道· 考古中国第六部时空隧道之6500年前的祭祀:地下星图(2004-102)· 考古中国第六部时空隧道4000年前的叙事:远古年轮(上)(2004-103)· 考古中国第六部时空隧道4000年前的叙事:远古年轮(中)(2004-104)· 考古中国第六部时空隧道4000年前的叙事:远古年轮(下)(2004-105)· 考古中国第六部时空隧道之1400年前的雕蚀:客居中国(上)(2004-106)· 考古中国第六部时空隧道之1400年前的雕蚀:客居中国(中)(2004-107)· 考古中国第六部时空隧道之1400年前的雕蚀:客居中国(下)(2004-108)【考古中国第一部:文明前传】。
吴哥窟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吴哥窟是位于柬埔寨的一座古代遗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吴哥窟的历史背景、考古发现以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影响。
一、吴哥窟的历史背景吴哥窟位于柬埔寨的暹粒省,是一座由吴哥王朝建造的古代城市。
吴哥王朝是柬埔寨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之一,其鼎盛时期为公元9至13世纪。
吴哥窟是该王朝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之一。
二、吴哥窟的考古发现1. 建筑风格吴哥窟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印度教和佛教的元素,展现了吴哥王朝的宗教和文化特点。
它的建筑规模宏大,包括庙宇、塔楼、回廊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安哥拉瓦特庙,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 石雕艺术吴哥窟的石雕艺术精湛,以浮雕和壁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这些石雕描绘了各种神话故事、历史事件和宗教仪式,反映了吴哥王朝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
其中最著名的是“吴哥窟壁画”,被誉为东方的“西斯廷礼拜堂”。
3. 考古发掘吴哥窟的考古发掘始于19世纪末,由法国考古学家亨利·穆埃领导。
他们对吴哥窟进行了系统的勘探和发掘,发现了大量的建筑遗迹、艺术品和文物。
这些考古发现为研究吴哥王朝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三、对中国考古学的影响1. 文化交流吴哥窟的发现使中国考古学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研究产生了新的思路。
吴哥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形式与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为中国考古学家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窗口。
2. 考古方法吴哥窟的考古发掘对于中国考古学的方法论也有一定的影响。
法国考古学家在吴哥窟的发掘中采用了系统的勘探和发掘方法,这为中国考古学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考古学家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也借鉴了这些方法,提高了考古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学术交流吴哥窟的发现促进了中国与柬埔寨的学术交流。
中国考古学家与柬埔寨的考古学家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共同研究吴哥窟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最早的考古发现山西陶寺遗址发现中国现存最早宫城!关于中国最早的考古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最早的考古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最早的考古发现之中国最早的宫城的挖掘记者9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5年发掘、论证,考古专家在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中国最早的宫城,为研究中国古代重要都城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参考。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所联合对“陶寺遗址疑似宫城城墙”进行持续发掘。
2016年6月,考古专家发现并锁定了东南门址和东南拐角处的侧门。
2017年,陶寺遗址考古项目继续扩大发掘,考古专家陆续摸清了陶寺宫城城墙堆积、结构、年代、发展演变等问题。
考古工作者在对宫城城墙基槽夯土进行环刀取样测密度中国最早的考古发现之建筑结构陶寺宫城位于陶寺遗址东北部,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70米,南北宽约270米,面积近13万平方米,由北墙、东墙、南墙、西墙组成,城垣地上部分已不存在,仅剩余地下基础部分。
南墙西段及西南拐角已被破坏。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领队高江涛介绍,2017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发掘宫城东南拐角,研究发现,陶寺宫城遗址基本完整,自成体系,结构严谨,具有突出的防御性质,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宫城。
宫城东南门址示意图高江涛介绍称,宫城实际上就是古代阶级划分的重要标志,起着皇室与普通百姓生活区域分隔的作用。
陶寺宫城的发现,使得陶寺“城郭之制”完备,陶寺很可能是中国古代重要都城制度的最初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早在2015年就对外宣布称,陶寺遗址是最早的“中国”,通过近40年的考古发掘,初步揭示出陶寺遗址是中国史前功能区划最完备的都城,由王宫,外郭城、下层贵族居住区,仓储区,王族墓地(王陵),观象祭祀台、工官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区、庶民居住区构成,兴建与使用时代距今4300-400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曾表示,一系列的考古证据链表明,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陶寺遗址的内涵、规模和等级以及它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与尧都相当契合。
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中国考古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具影响力的考古学之一。
自20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家们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揭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中国考古学的十大重要发现。
1. 夏都遗址:夏都遗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
该遗址的发现证实了中国有一个名为“夏”的王朝,夏王朝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三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2.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
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和文物,以及最著名的青铜面具,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之作。
3. 殷墟: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商代时期的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遗址之一。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陵之一。
秦始皇陵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帝国,陪葬了数千个兵马俑和大量珍贵文物,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帝国的建设和葬礼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5.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莫高窟保存了大量的佛教壁画和雕塑,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技巧和宗教信仰的深厚内涵。
6. 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江苏省临沂市,是中国最早的城市文化遗址之一。
龙山文化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史前时期城市化进程的空白,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7. 楚墓:楚墓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楚国墓葬之一。
楚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金器和陶器,以及世界上最早的“木简”,对于研究楚文化和古代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8. 云南滇池古城:云南滇池古城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
滇池古城的发现揭示了中国南方地区古代文明的独特之处,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中国的长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代防御工程之一,它跨越了40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明清时代逐渐完善。
长城既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长城的历史和演变过程,众多考古学家和研究人员致力于长城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工作。
本文将介绍中国长城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
一、长城的考古发现中国长城的考古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的考古发现可以追溯到1914年,当时瑞典考古学家霍金斯(Johan Gunnar Andersson)在中国内蒙古发现了一段长城遗迹。
随后的几十年里,国内外的考古学家陆续发现了更多的长城遗迹。
这些考古发现为长城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和文献资料。
根据考古发现,中国的长城可以分为北部长城和南部长城两大系统。
北部长城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北京、河北、辽宁等地,而南部长城则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此外,还有一些分散的长城遗迹分布在中国各地。
随着对长城的考古发掘的深入,人们对长城的起始和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早期的长城主要是以土垒为主,后期逐渐采用石砌和砖砌的技术。
长城的布局和设计也逐渐完善,加入了城堡、瞭望塔、箭楼等构筑物,以提高防御效果。
考古发现还表明,长城的修建不仅仅是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也与农业、商业等经济因素有关。
二、长城的研究成果长城的考古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等。
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中国长城的认识。
首先,通过考古研究,人们对长城的历史时间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根据发现的遗址和文物,可以追溯长城的起源到公元前7世纪的战国时期。
在秦汉时期,长城的修建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屏障。
而明代时,长城发生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加固,成为了世界上最长的城墙。
其次,通过对长城遗址和构筑物的研究,人们了解到长城的防御体系和技术特点。
比如,长城修建的位置和布局,能够有效地阻挡敌人的入侵。
同时,长城的设计也考虑到了战争的需要,比如城堡和箭楼能够提供充足的阵地优势,瞭望塔则有助于情报的收集。
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关于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包含西汉南越王墓北京猿人遗址甲骨文仰韶文化遗址第一枚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西汉南越王墓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
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
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现已开辟为博物馆。
南越王墓中出土的“角形玉杯”和“铜屏风构件5件”,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
距北京城约50公里。
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
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证实50万年以前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
考古学家开始在这里发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为北京猿人。
以后陆续在龙骨山上发现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遗址。
这一发现和研究,奠定了这一遗址在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
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中国古代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的古代墓葬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历史和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
通过对墓葬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等方面,还可以还原历史与文化的脉络,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墓葬的分类与形式在考古学领域,墓葬按照形式和规模的不同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常见的有鼠形土墓、方形砖室墓、石室墓、青铜墓等。
这些墓葬形式的出现,既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有关。
1. 鼠形土墓鼠形土墓是我国古代墓葬的一种常见形式。
它通常由土坑挖成,形状呈长方形,顶部再用土覆盖,形如老鼠洞穴。
这种墓葬多见于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地区,反映了当时部落社会的特点和人们对死者的葬礼习俗。
2. 方形砖室墓方形砖室墓是我国古代墓葬的一种典型形式,主要出现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
这种墓葬以方形砖块砌成墓室,通常有长短不同的侧室,形状及规模丰富多样。
方形砖室墓多见于河南、陕西等地,由于其建筑工艺精湛,保存较好,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3. 石室墓石室墓通常是由巨石堆砌而成,墓室内设置石棺供人安放遗物。
这种墓葬形式常见于南方地区,如福建、江西等地。
石室墓的设计精美、石材选择讲究,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生死观念的崇尚和追求。
4. 青铜墓青铜墓是指在古代青铜文明时期,人们将青铜器和有关殉葬品放置于墓葬内的一种形式。
这种墓葬形式常见于商周时期的贵族阶层,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分化和贵族文化的繁荣。
二、墓葬中的发现与研究通过对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和身世,还可以获取大量与古代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相关的信息。
1. 文物的发现墓葬中常常有各种各样的文物出土,如陶器、青铜器、玉器、石器等。
这些文物经过考古学家的悉心清理和分析,可以为我们展示古代人们的工艺水平、艺术审美和物质生活等方面提供宝贵的参考。
2. 墓志铭的解读墓志铭是古代墓葬中常见的文字记录,记载了墓主人的姓名、生平事迹和家族背景等信息。
考古学中国古代文明考古发现总结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古代文明的学科,通过对古代遗址、文物、文献等的挖掘、发现和研究,揭示出人类文明的起源、演变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考古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本文将总结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些重要考古发现,包括夏、商、周、秦汉等时期的遗址和文物。
一、夏朝考古发现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其历史地位备受争议。
考古学家在中国不同地区发现了一些与夏朝相关的遗址和文物,如河南郑州发现了距今约45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据考古学家推断,这可能是夏朝的重要都城遗址。
此外,还有许多青铜器、陶器等文物的出土,对研究夏朝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商朝考古发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记载的王朝。
商朝的发现使得中国历史由传说阶段进入了记载阶段。
考古学家在河南、陕西等地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发现了许多与商朝相关的遗址和文物。
例如,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殷墟就是商朝的都城遗址,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之一。
此外,还有王陵、青铜器等丰富的文物出土,为研究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周朝考古发现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时期。
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挖掘工作,发现了许多与周朝相关的遗址和文物。
典型的代表是西周都城镐京和东周都城洛邑。
镐京和洛邑都是非常重要的发现,为研究周朝的社会制度、科技水平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此外,周朝的青铜器制作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也对其青铜器制作工艺赞叹不已。
四、秦汉考古发现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王朝——秦朝。
而西汉和东汉时期则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时期。
考古学家在陕西秦岭地区和河南、湖北等地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发现了许多与秦汉时期相关的遗址和文物。
如秦始皇陵和兵马俑的发现使得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了解更加深入。
中国考古发现探秘
中国考古发现探秘:图书信息
中国考古发现探秘作者:丛书编委会编撰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7-1 字数:180000 开本:16开I S B N :978*********20 定价:¥23.80 当
中国考古发现探秘:内容简介
隐秘宫廷,帝垒之陵。
遗址诡异,迷案重重。
拂开疑云,追踪魅影。
历史上有多少末解疑团,地寓飞雁之奇、楼兰占国之谜、烛影斧声之疑西施流落何处?成吉思汗陵在哪里?雍正帝囚何而死帝陵深处,深藏多少绝密档案,考古为历史提供了翔实的佐证。
中国考古发现探秘:目录
十二生肖排序之谜汉字起源于何时龙凤文化之谜端午节的由来《诗经》是如何集成的《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左传》的作者是谁《史记》的千年疑云《满江红》是岳飞所作吗《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金瓶梅》作者之谜万岁起源之谜《西游记》中孙悟空原型之谜,李商隐《无题》诗之谜杏花村今在何处桃花源在哪里《清明上河图》的清明疑云《霓裳羽衣曲》的创作之谜契丹族消失在哪里三寸金莲的由来之谜中国历史上的太监之谜_中国古代的纳妾之谜轩辕黄帝陵之由来舜陵究竟在哪里大禹身葬何处神秘的西夏王陵商代妇好墓的主人是谁秦始皇陵地宫飞雁之谜虞姬身葬何处刘邦长陵之谜蔡伦为什么有两座墓九岁女童的豪华墓葬李静训墓,薄葬谎言唐昭陵夫妻皇帝合葬陵唐乾陵众说纷纭的明孝陵成吉思汗陵到底在哪里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清裕陵香妃香魂归何处西宫娘娘为何葬于东边
中国考古发现探秘:编辑推荐
《中国考古发现探秘》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中国考古发现探秘:文摘编辑
十二生肖排序之谜
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历史上的记载是:我国自帝舜时代就开始使用天千十个符号和地支十二个符号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
以动物纪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中。
那么,十二生肖的排序是怎样得来的呢?
传说玉皇大帝要选出十二种动物作为代表,于是他就派各路神仙下凡跟动物们宣布了这件事,定好在卯年卯月卯日卯时到天宫来参加竞选,来得越早的排得越靠前,后面的排不上。
到了竞选的这一天,众动物纷纷赶向天宫。
鼠坐在牛的背上,到达天庭后,老鼠蹭的一跳跑到了最前面。
玉皇大帝只好让老鼠排第一;老牛排第二;这时老虎也到了,排在第三;兔子随后也到了,排第四;龙来得很晚,但他长得漂亮,玉皇大帝看到后非常喜欢,就让他排第五,还说让他的儿子排第六,可龙很失望,因为他儿子今天没来。
这时后面的蛇灵机一动,连忙说:他是我干爸我排第六!我排第六! 蛇就这么排了第六;马和羊同时到达了天宫,他俩非常谦让,推来推去的谁都不肯先排位,玉皇大帝看他们这么有礼貌,就让他们排了第七和第八;猴子本来排三十几的,可是他仗着自己跳得远,就拉着天上的云朵跳到了前面,排到了第九;接着鸡、狗、猪也纷纷被选上,分别排在第十、十一、十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