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专题七 化学能与热能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9
化学能与热能课标要求1.认识物质具有能量,认识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了解化学反应体系能量改变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
2.能基于化学键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3.认识化学能可以与热能、电能等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能量的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知道内能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物质的聚集状态的影响。
课标要求4.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用焓变表示,了解盖斯定律及其简单应用。
5.能辨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能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
6.能进行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能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运用反应焓变合理选择和利用化学反应。
核心考点核心命题角度考题取样命题情境素养能力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有关概念 结合能量变化图像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2016海南,11学习探索归纳与论证结合反应历程考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新角度)2020天津,10学术探索归纳与论证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物质的燃烧热或物质的能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新角度)2020全国卷Ⅰ,28(1)学习探索理解与辨析盖斯定律的应用及反应热的计算和大小比较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27(1)生活实践归纳与论证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热点角度)2019全国卷Ⅲ,28(2)学习探索归纳与论证高考怎么考高考中常结合基本概念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的计算等,体现高考命题的基础性;也会结合最新科研成果中的反应历程等考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体现高考命题的创新性。
预计2022年高考中,有关反应热的考查内容将不断拓宽,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盖斯定律的应用要求会有所提高,另外试题很可能涉及能源问题,引导考生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考点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有关概念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考法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考点2 热化学方程式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考法2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与书写考点3 盖斯定律的应用及反应热的计算和大小比较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考法3 反应热的计算考法4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11.反应热、焓变(1)反应热:在等温条件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优秀4篇)《化学能与热能》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以及化学反应在提供热量上的重要作用;2.通过讨论交流,加强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通过测定反应中的温度变化,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展示“自热饭盒”的图片,观察一下自热饭盒与普通饭盒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回答】有一个“加热包”。
【教师引导】这个小小的加热包就是利用了化学反应来提供热能。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利用化学反应来提供能量,那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化学能与热能》这节课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提问】回忆之前所做的化学实验,想一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即吸热或放热。
【教师引导】能否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学生回答】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教师总结】放热反应即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反应,吸热反应即指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过渡】接下来我们用实验的方式感受一下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实验1:【演示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打磨铝片能够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描述现象】有气泡产生,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这是因为酸遇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反应放热。
实验2:【演示实验】如图所示【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将八水合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搅拌?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磨成粉末、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是为了使反应迅速反应完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3生成) 【描述现象,得出结论】1.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3生成。
2019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化学能与热能下面是编辑老师整理的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热能知识点,希望对您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帮助.一、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反应物总能量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 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练习]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B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C.铝与稀盐酸D.H2与O2的燃烧反应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以上是编辑老师整理的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热能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查找请关注查字典化学网高考频道!。
课时作业(十七)化学能与热能1.一种生产和利用氢能的途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能属于二次能源B.图中能量转化的方式至少有6种C.太阳能电池的供电原理与燃料电池相同D.太阳能、风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C[氢能属于二次能源,A项正确;图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方式有太阳能、风能、水能转化为电能,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电能与光能、热能的转化等,B项正确;太阳能电池的供电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燃料电池的供电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二者供电原理不相同,C项错误;太阳能、风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D项正确。
] 2.(2020·北京等级考测试)高粱酿酒过程中的部分流程按顺序排列如下,其中能说明高梁转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A B C D“蒸粮”时加热“拌曲”前摊晾“堆酵”时升温“馏酒”时控温C[试题以高粱酿酒过程为情境,通过图像分析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理解,涉及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传统文化等必备知识,主要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体现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对基础性、应用性的考查。
C项,发酵时温度升高,此过程涉及放热反应,正确。
]3.铍和氯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2是正反应的活化能B.该反应的ΔH<0C.加入催化剂,ΔH减小D.ΔH=E2-E1B[图中E1、E2分别代表正、逆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由图可知,反应物[Be(s)+Cl2(g)]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BeCl2(s)]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ΔH<0,B正确;ΔH由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决定,加入催化剂,能改变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但ΔH 不变,C错误;该反应的ΔH=E1-E2,D错误。
]4.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CO2(g)+H2(g)ΔH<0,在低温下获得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能与热能知识点化学学科中,能及热是一种重要的概念。
它们之间密切相关,通过热反应,化学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这对于高中化学学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深入探讨化学能及热能的概念以及其相互关系。
能的概念在化学学科中,能可以被定义为任何能够产生或者执行工作或者运动的能力。
这些能力可以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层面上存在。
而对于化学层面上的能,则被称为“化学能”。
化学能的概念化学能是指一种和化学反应相关的物理量,用它来度量任何化学反应中所包含的能量。
这种能可以是化学键中储存的势能、化学反应中吸放出的能量、或者是电子、原子或者分子的平动、转动、振动能量等。
在化学中,通常使用焓变(ΔH)来表示化学反应所涉及到的能量变化。
热能的概念热能指的是物质的温度和热量的总和,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质量、温度、压力和相对湿度等因素。
在化学反应中,热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一定会受到热的影响并发生变化。
能与热的转化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可以被转化为热。
这种能量的转化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热能、电能、光能、或是其他类型的能。
在热能转化中,通常使用焓变(ΔH)来表示能量的变化。
焓的定义焓是热力学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它被定义为在恒温、恒压下的系统的总能量。
在热化学反应中,通过计算解放或消耗的焓变量,可以了解反应的热效应和反应速率等信息,以进一步了解反应的特性。
焓变的计算在化学反应中,焓变可以通过物质的热能变化以及物质内部的重组来计算。
例如在化学反应中,如果反应产生了热量,则焓变数值为负数,反之则为正数。
在计算出化学反应的焓变后,我们就可以了解这个反应的特性和热效应,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机制。
结束语总之,在高中化学学科中,能及热是很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化学能及热能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它们之间的转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与机制,同时也能够为之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单元07 化学能与热能真题模拟练1.(2021·山东)18O标记的乙酸甲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部分反应历程可表示为:+OH-ⅠⅡⅢⅣ+CH3O-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为快速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Ⅱ、Ⅲ为决速步B.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C.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CH318OHD.反应Ⅰ与反应Ⅳ活化能的差值等于图示总反应的焓变【答案】B【详解】A.一般来说,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反应速率越慢,由图可知,反应I和反应IV的活化能较高,因此反应的决速步为反应I、IV,故A错误;B .反应I 为加成反应,而与为快速平衡,反应II 的成键和断键方式为或,后者能生成18OH -,因此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 -,故B 正确;C .反应III 的成键和断键方式为或,因此反应结束后溶液中不会存在CH 318H ,故C 错误;D .该总反应对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和CH 3O -的总能量与和OH -的总能量之差等于图示总反应的焓变,故D 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B 项,故答案为B 。
2.(2021·浙江)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反应的ΔH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12ΔH >0,ΔH >0B .312ΔH =ΔH +ΔHC .3212>ΔH ,ΔH ΔH >ΔHD .423=ΔH H +ΔΔH【答案】C 【分析】一般的烯烃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但是,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苯环结构的稳定性,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3-环己二烯时,破坏了苯环结构的稳定性,因此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详解】A .环己烯、1,3-环己二烯分别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因此,21H 0,H 0∆∆<< ,A 不正确;B .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其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共价键,因此,其与氢气完全加成的反应热不等于环己烯、1,3-环己二烯分别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的反应热之和,即312H H H ∆≠∆+∆,B 不正确;C .环己烯、1,3-环己二烯分别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均为放反应,21H 0,H 0∆∆<<,由于1mol 1,3-环己二烯与氢气完全加成后消耗的氢气是等量环己烯的2倍,故其放出的热量更多,其12H H ∆>∆;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3-环己二烯的反应为吸热反应(4ΔH >0),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苯与氢气完全加成的反应热342H =H +H ∆∆∆,因此32H H ∆>∆,C 正确;D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苯与氢气完全加成的反应热342H =H +H ∆∆∆,因此342H -H H ∆∆=∆,D 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