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 格式:ppt
- 大小:5.07 MB
- 文档页数:132
第5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掌握相对数的意义、概念、分类 ♦ 2.熟悉相对数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 3.掌握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 4.熟悉动态数列的概念和意义♦ 5.熟悉医学常用相对数指标的概念和意义 第一节 常用相对数♦ 绝对数:调查或实验研究中清点定性资料得到的实际数据被称为绝对数。
♦ 相对数:两个有联系指标之比。
♦ 医学上常用的相对数有率、构成比 、相对比等统计指标 一、率率(rate式中:K 为比例基数,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表示,原则上使计算结果至少保留1~2位整数。
但在医学资料中某些指标的比例基数是固定的。
常见率的指标如下:⒈人口学指标:粗死亡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等人口学指标常用的比例基数是1000‰。
2.肿瘤指标:恶性肿瘤死亡率、发病率、患病率通用比例基数是100000/10万。
3.其他指标:生存率、病死率通用的比例基数是100%。
二、构成比构成比(proportion )又称构成指标,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 常用来表示疾病或死亡的顺位、位次或所占比重。
由于构成比之和为100%,一部♦ 比(ratio )又称相对比,是A 、B 是B 的若干倍或百分( 或× 100%) 常用相对比指标1.对比指标:指两个同类事物某种指标(绝对数、两个率或其它同类指标)的比。
2.关系指标:指两个有关的、但非同类事物的数量的比。
3.计划完成指标:说明计划完成的程度,常用实际数达到计划数的百分之几或几倍表示。
表5-1 1993~1998年某地损伤与中毒病死率(%)与构成比(%)第二节1.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一般不宜过小 ,一般不能小于30例。
2.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
3.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总率。
4.应当注意不能用构成比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动态分析。
5.在比较相对数时应注意可比性。
6.对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随机抽样,并做假设检验。
第五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在医学研究与实践中,大量资料都是按照事物的特征或属性进行分类的,这类资料称为定性资料,也称分类资料或计数资料。
如性别、HIV 感染情况、病情轻重等都属于分类资料。
对于这类资料,其绝对数往往不便于进行相互比较。
例如甲医院某年因某病死亡105人,同年乙医院因该病死亡185人。
但不能据此认为乙医院该病的死亡情况比甲医院严重,因为两医院因该病住院的人数不一定相等,此时需要采用相对数指标进行统计描述。
第一节 常用相对数及其应用相对数是两个有关联的数值之比,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率、构成比和相对比三种。
一、率率是指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某时间点或某时间段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该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根据计算公式中分母的观察单位总数是否引入时间因素,率包括频率和速率两类指标。
频率(frequency)计算中,分母没有引入时间因素,无时间量纲,分子是分母的一部分,其取值在0~1之间,如常见的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治愈率等指标,都属于频率型指标,其实质是比例,在流行病学中也常称为累积发生率。
其计算公式可表达为:K =⨯同时期实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频率某时期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5.1) 式中,K 为比例基数,可以是100%、1000‰、100000/10万等。
比例基数的选择主要根据习惯用法或使计算结果保留1~2位整数,以便阅读。
例5.1 为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某医生收集了2003~2005年286例住院肺癌患者的吸烟史,吸烟的肺癌患者有166例,而同时期同年龄段的1855名非肺癌患者中,吸烟的有407例。
试计算该资料中肺癌患者与非肺癌患者的吸烟率。
由式(5.1),肺癌患者的吸烟率=166/286100%=58.04%⨯,非肺癌患者吸烟率=407/1855100%=21.94%⨯,肺癌患者的吸烟率比非肺癌患者的吸烟率高36.1%。
速率(rate)是带有时间因素的频率,根据数理统计的定义是指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的速度,此处取其某现象在单位时间内的发生频率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