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亲密关系研究的述评与展望亲密关系是典型的人际关系。
随着研究者从亲密关系双方的文化、经历、个体差异等方面研究以来,亲密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将对近年国内外对亲密关系的研究进行评述,讨论和分析,希望可以为国内的本土化研究寻找新的启发和思路。
标签:亲密关系;关系质量;衡量指标;网络亲密一般认为亲密关系的定义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亲密关系是从个体间依赖程度来理解。
存在亲密关系的双方相互依赖的程度较深,这种关系可以是婚恋关系,亲子关系,以及朋友关系。
狭义的亲密关系即指亲密关系双方建立起的婚恋关系,涉及彼此的隐私区。
国内大多关于亲密关系的研究是基于狭义的亲密关系的基础上的,这部分研究主要包括亲密关系质量,亲密关系满意度,亲密关系改善等。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狭义亲密关系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亲密关系的研究进行探讨和展望。
一、研究理论视角多元化(一)依恋理论自从亲密关系成为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对象以来,逐渐从多个理论视角对亲密关系进行探讨。
其中,依恋理论在亲密关系的研究上得到广泛运用。
依恋理论提出者Bowlby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经验会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这种“内部工作模式”对他人产生预期,并决定个体的行为。
心理学家Hazan和Shaver 通过运用依恋理论对成人情侣的研究指出成人恋爱关系也是依恋,他们在美国心理学家Ainsworth对婴儿依恋三分法的基础上将成人情侣亲密关系分为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
Jeffry等人研究表明,在压力情境下,安全型女性个体比回避型更主动向伴侣寻求帮助,而安全型男性个体则更乐意帮助伴侣。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依恋特质显著影响亲密关系质量。
骆■将亲密关系分为两个维度和八个要素,分别是亲密关系持久性维度和亲密关系亲密性维度,其中持久性维度包括尊重,信任,互惠性以及承诺四个要素,亲密性维度包括关爱,了解,依恋,满意四个要素。
并通过探讨依恋的回避和焦虑维度与亲密关系两个维度八个要素之间的相关来研究依恋特质如何影响亲密关系质量。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亲密关系发展研究亲密关系在大学生恋爱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构建稳定、健康、持久关系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恋爱观中的亲密关系的发展,从情感和沟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提供建议。
一、情感的发展情感是亲密关系的核心,它建立在相互理解、关心和支持的基础上。
大学生在恋爱关系中的情感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建立信任:信任是情感发展的前提。
彼此实现开放、坦诚和守信的沟通,能够增强双方的信任感,建立稳定的关系。
2. 培养共情能力:共情是情感发展的关键。
大学生应关注对方的情感需求,表达理解和关心,积极回应,以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3. 建立情感支持系统:在亲密关系中,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是必然的。
大学生可以通过建立情感支持系统来互相扶持,包括倾听、理解和提供情感支持,从而加深感情。
二、沟通的发展沟通是亲密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为双方提供了了解对方、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的渠道。
大学生在恋爱关系中的沟通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提高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助于促进亲密关系的发展。
大学生可以通过培养倾听技巧、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掌握冲突解决的方法,提升沟通品质。
2. 加强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是情感交流不可忽视的部分。
大学生可以通过身体语言、触摸和眼神交流来表达爱意和关心,提高情感的质量和贴近度。
3. 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为了顺利开展沟通,大学生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减少干扰物、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保持冷静和积极的态度,都能够促进亲密关系的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生恋爱观中的亲密关系发展需要注重情感和沟通的提升。
通过建立信任、培养共情能力和建立情感支持系统,大学生能够构建稳定的情感基础。
同时,通过提高沟通技巧、加强非言语沟通和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大学生能够建立更加紧密和健康的关系。
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大学生,也可以在其他阶段的恋爱关系中借鉴使用。
希望本文的分享对大学生恋爱观中的亲密关系发展有所启发和帮助。
成人依恋对亲密关系影响的研究及新进展成人依恋对亲密关系影响的研究及新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感情依恋方式也在不停地改变,由幼年时期的父母依恋转变为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依恋。
成人依恋是指在恋爱、婚姻和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方式,其发展受到过去的家庭经历、亲密关系经历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成人依恋方式对于亲密关系的质量和持续性有重要影响,因此成人依恋成为了关注焦点。
研究发现,安全依恋者的亲密关系更加稳定、持续和满意。
而避免型依恋者的亲密关系则更容易出现问题,他们倾向于不承认、不坦诚和回避亲密关系,容易对伴侣产生不信任感;而焦虑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得过于情绪化和倚赖伴侣,他们容易对伴侣产生过度依赖,产生不必要的争吵和冲突。
因此,成人依恋方式会影响亲密关系的质量和持续性。
目前,成人依恋和亲密关系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加深了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并且也展现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
其中,有以下三个新的研究进展:一、社交媒体对成人依恋的影响社交媒体在现代社交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
随着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逐渐增加,研究人员开始对社交媒体和成人依恋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一项研究发现,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安全依恋者往往通过发布与伴侣有关的内容来表达亲密感;而避免型依恋者往往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以保持更大的自由度和独立性。
而焦虑型依恋者则更多地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伴侣监视,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此外,社交媒体的滥用也可能会导致成人依恋的负面影响,一项研究发现,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人更倾向于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
因此,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和方式,会对成人依恋产生影响。
二、亲密关系和自我概念的关系自我概念为人们对自己的看法、信念和想法。
研究表明,自我概念和亲密关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一项研究发现,采用积极的自我评价方式的人更容易建立积极满意的亲密关系。
此外,亲密关系也可以通过塑造自我概念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维。
亲密关系研究的述评与展望亲密关系研究的述评与展望近年来,亲密关系研究在心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亲密关系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形式之一,对个体的幸福感、心理健康以及与他人的互动都有着重要影响。
亲密关系研究旨在探索亲密关系的形成、发展、维持和解散等方面的问题,并进一步研究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对亲密关系研究的现状进行述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首先,亲密关系的定义涵盖了家庭、友谊和恋爱关系等不同类型的关系。
家庭关系是人类最早建立的亲密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研究家庭关系有助于理解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友谊关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个体的社交支持、生活满意度以及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恋爱关系是人们在性伴侣关系中建立的亲密关系,它对个体的幸福感、亲密感和满意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因此,在亲密关系研究中对不同类型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
其次,亲密关系的发展与维持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亲密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相识、吸引力、相互适应到长久维持等过程。
研究者们通过观察、实验和长期追踪研究等方法,揭示了亲密关系中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例如,吸引力和互补性是关系的起点,而分享和互助则是维持关系的重要因素。
此外,沟通、信任和冲突处理等方面也对亲密关系的发展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关于亲密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也是亲密关系研究的关键话题之一。
众多研究表明,亲密关系可以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增强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
亲密关系中的支持和关爱有助于个体应对压力、克服困难,并提供情感上的满足。
此外,研究还发现,亲密关系对个体的身体健康有益,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免疫功能等。
然而,亲密关系研究尚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亲密关系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等自报测量方式,存在主观性和记忆偏差等问题。
其次,研究对象往往仅来自西方文化背景,对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亲密关系缺乏深入的了解。
大学生亲密关系处理论文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中一种密切、互相关心的关系形式。
在大学生阶段,随着社交圈的扩大和人际交往的增多,大学生开始面临着各种亲密关系的处理问题。
本论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亲密关系的特点、处理方法以及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亲密关系的特点在大学期间,大学生面临着密切接触的同学、室友和朋友,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涉及友谊、恋爱、室友关系等。
大学生亲密关系的特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大学生所经历的亲密关系类型多种多样,例如友情、爱情、亲密友人关系等。
每一种类型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处理方式。
2. 自由性:相对于家庭关系和同学关系,大学生的亲密关系更具有自由性。
他们可以自主选择交往对象,自由表达感情和需求。
3. 成长性:大学生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处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处理亲密关系问题,大学生可以提升自我认知、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生亲密关系的处理方法有效处理大学生亲密关系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处理大学生亲密关系的方法:1. 沟通是关键: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的重要一环是良好的沟通。
通过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以及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来促进良好的亲密关系。
2. 尊重个人空间:在亲密关系中,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和隐私是非常重要的。
给彼此一定的私人空间,不断平衡好亲密和独立的关系。
3. 解决冲突:亲密关系中难免出现分歧和冲突,但重要的是学会积极解决问题。
通过合理的沟通和妥协,以及尊重对方的意见,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4. 建立信任:信任是亲密关系的基石,大学生应该努力建立和维护彼此之间的信任。
通过言行一致、诚实可靠的行为来赢得对方的信任。
三、大学生亲密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大学生亲密关系的处理不仅仅涉及到个体的心理健康,还与其他方面的影响相关。
以下是一些可能产生的影响:1. 心理健康影响:良好的亲密关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情感的满足和幸福感。
《亲密关系》阅读感想《亲密关系》这本书探讨了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各个阶段以及相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作者将亲密关系分为月晕、幻灭、内省和启示四个阶段,通过深入剖析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常见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亲密关系中的挑战。
月晕阶段是热恋期,双方被彼此的魅力所吸引,眼中充满了对方的光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幻灭阶段随之而来,双方开始发现彼此的缺点和问题,经常反目成仇,陷入漫长的权利斗争。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发现,我们对伴侣的需求往往源于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
我们试图通过改造对方来满足这些需求,但最终会意识到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需要学会放手和接受,摆脱需求的束缚,以更健康的方式与伴侣相处。
在幻灭阶段,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行为,如引起注意、权利斗争、报复心理和自我放逐等。
其中,权利斗争是指双方对亲密关系主控权的争夺。
我们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因为我们试图避免或拖延内心的不愉快或痛苦。
这些痛苦主要来自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
我们宁愿通过争吵来逃避内心的痛苦,也不愿意面对和处理这些创伤。
我们也可能会试图通过控制对方来控制过去的创伤,但这种控制往往是无效的,并且会进一步加剧亲密关系的紧张和矛盾。
内省阶段是亲密关系中最黑暗的阶段,我们可能会感到自我放逐,甚至想要放弃这段关系。
然而,通过内省,我们有机会看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发现问题的本质。
我们会发现自己被困在“受害者监牢”中,不断地扮演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的角色。
我们需要穿越这个监牢的墙壁,通过对自己内心的不断询问,跳脱出问题的框架,探寻问题的本质。
我们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的经验,我们看到的每一件事都是内心世界的投射。
通过内省,我们可以实现“课题分离”,将自己的爱发自内心地给予对方,而不要求对方回报。
对方如何回应是对方的课题,我们无法控制。
当我们终于突破难关,进入灵魂关系之后,我们会发现灵魂的本质是无私的。
我们不再仅仅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而是开始关注对方的需求和利益。
亲密关系与幸福感的长期发展研究
亲密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它涉及到人类的情感、心理和生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因此,许多研究者对亲密关系与幸福感的长期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首先,亲密关系对于幸福感的长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拥有稳定、满意的亲密关系可以带来更高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而且,在亲密关系中,双方的情感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对方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从而增强个体的心理韧性和幸福感。
其次,亲密关系的长期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在亲密关系中,双方需要不断地沟通、理解和包容对方,以建立起更加稳定、健康的关系。
同时,双方也需要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来维护和加强亲密关系,从而保持长期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此外,亲密关系的长期发展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
例如,双方需要保持良好的信任和尊重,避免出现欺骗、背叛等行为;双方也需要保持相对平衡的权力关系,避免出现一方过度控制另一方的情况;同时,在面对冲突和问题时,双方需要学会有效地沟通和解决问题,以避免矛盾不断升级。
最后,亲密关系的长期发展也需要考虑到不同阶段的变化。
例如,在新婚期和育儿期,双方需要适应新的角色和生活方式,并建立起新的亲密关系模式;而在退休期等后期阶段,双方也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亲密关系模式,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需求。
总之,亲密关系与幸福感的长期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话题。
只有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注意关键因素,并适应不同阶段的变化,才能建立起稳定、健康、长久的亲密关系,并获得更高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心理学对恋爱与亲密关系的解析与建议在我们的生活中,恋爱与亲密关系是一种极具意义的情感体验。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与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恋爱与亲密关系的本质,并且为建立健康、稳定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建议与指导。
一、恋爱的心理机制1. 爱情的起源爱情可以被视为一种复杂的心理与生理反应。
心理学认为,爱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个体的早期亲密关系经验,包括与父母或其他照顾者的互动。
这些经验对于个体的爱情观念、信任与依赖感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2. 爱情的类型心理学将爱情分为不同类型,其中包括依恋性爱、激情性爱和伴侣性爱等。
每一种类型的爱情都有其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了解这些类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在恋爱中的行为和情感表达。
二、亲密关系的要素1. 沟通沟通是构建和维系亲密关系的重要要素。
良好的沟通可以建立情感连接,增进理解和互信。
与伴侣进行真诚、有效的沟通是培养亲密关系的关键。
2. 接纳与尊重亲密关系需要彼此的接纳与尊重。
我们应该尊重伴侣的不同观点、经历和感受,并且展现出包容和理解的态度。
这种互相接纳和尊重有助于建立健康、和谐的关系。
3. 共享与支持共同分享和支持是亲密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共同经历和享受生活中的喜悦与挑战,并且相互支持、鼓励和帮助对方。
这种共享与支持有助于增强亲密关系的稳定性和质量。
三、建立健康恋爱与亲密关系的建议1. 自我认知与成长为了建立健康的恋爱与亲密关系,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进行深入的自我认知与反思。
了解自己的需要、价值观和情感模式,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伴侣,并且提高与伴侣的相互理解和满足。
2. 培养积极的情感技巧积极的情感技巧可以促进恋爱与亲密关系的发展。
这包括情感表达的技巧、冲突解决的能力和共享的能力等。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技巧,我们可以增强与伴侣的情感连接,提高亲密关系的质量。
3. 适应与包容亲密关系中难免会遇到挑战和摩擦。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学会适应和包容。
通过沟通、妥协和寻求共同解决方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问题,维护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亲密关系论文摘要亲密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亲密关系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并讨论亲密关系对个体的健康和幸福的影响。
理解和培养亲密关系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
引言亲密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无论是家庭关系、友情还是爱情关系,都是建立在亲密关系的基础上。
然而,亲密关系的定义和特征却常常让人困惑。
本文将通过研究亲密关系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关系对个体的影响。
亲密关系的定义亲密关系是一种基于情感、互动和信任的特殊关系。
它包括家庭关系、友情和爱情。
在家庭关系中,亲密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在友情中,亲密关系是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在爱情关系中,亲密关系是伴侣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亲密关系的特征包括情感的共享和理解、支持和合作、信任和忠诚、沟通和互动。
亲密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的努力和维持,其中包括共同的价值观、相互的理解和支持,以及信任和忠诚的建立。
亲密关系的重要性亲密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密关系有助于减轻个体的压力和焦虑,增强自尊和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亲密关系提供了情感的共享和理解。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可以倾诉内心的痛苦和忧虑,获得理解和安慰。
这种情感的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亲密关系提供了支持和合作。
在困难时期,亲密关系能够为个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无论是家庭关系、友情还是爱情关系,亲密关系的支持和合作是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重要因素。
再次,亲密关系建立在互相的信任和忠诚上。
信任和忠诚是亲密关系的基石,它们使得关系更加稳定和持久。
亲密关系中的信任和忠诚有助于减少冲突和误解,增强关系的稳定性和亲密性。
最后,亲密关系促进了沟通和互动。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促进双方的交流和理解。
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是亲密关系的重要特征,它们有助于建立深入的情感连接。
亲密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亲密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亲密关系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
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心理学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亲密关系在个体幸福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亲密关系不仅能够提供情感支持、满足归属感,还能够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心理健康。
此外,研究还发现亲密关系的稳定性、质量和亲密关系类型等因素也会对幸福感产生影响。
这些发现对于个体幸福感的提升和亲密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言亲密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方式多种多样,但亲密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亲密关系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亲密关系的稳定性、质量和类型等因素对幸福感的调节作用。
2. 亲密关系与幸福感的关系2.1 亲密关系的定义和特点亲密关系是指个体之间建立的一种互相依赖、信任和情感联系的人际关系。
亲密关系通常包括伴侣关系、友谊和家庭关系等。
亲密关系的特点包括情感支持、信任、共享和互助等。
2.2 亲密关系对幸福感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亲密关系对个体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
亲密关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持,满足个体的归属感和社会需求,从而增加个体的幸福感。
此外,亲密关系还能够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心理健康,减少负面情绪和压力。
3. 亲密关系的稳定性和质量对幸福感的影响3.1 亲密关系的稳定性与幸福感亲密关系的稳定性是指关系的持久性和持续性。
研究发现,稳定的亲密关系能够提供更长期的情感支持和满足,增加个体的幸福感。
3.2 亲密关系的质量与幸福感亲密关系的质量是指关系的满意度和亲密程度。
研究表明,关系质量较高的亲密关系能够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满足,增加个体的幸福感。
4. 亲密关系类型对幸福感的影响4.1 伴侣关系和幸福感伴侣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为密切的一种关系类型。
研究发现,稳定的、质量较高的伴侣关系能够显著提高个体的幸福感。
大学生对亲密关系发展的看法及影响因素研究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对于亲密关系的发展有着特殊的看法和影响因素。
亲密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亲密关系的发展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还会对他们的学业和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研究大学生对亲密关系发展的看法及影响因素,对于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群体,他们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受到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
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对于个体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对亲密关系的态度和期望。
其次,大学生对亲密关系的看法还受到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定义和期望有所不同,这也会影响大学生对亲密关系的看法。
在大学生对亲密关系的看法中,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首先,大学生普遍认为亲密关系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其次,大学生对于亲密关系的期望往往是建立在共同兴趣、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他们希望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情感的满足和成长的支持。
此外,大学生对于亲密关系的看法还受到性别、年龄、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期望。
二、大学生对亲密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对亲密关系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括个体内部的因素,也包括外部环境的因素。
首先,个体内部的因素对于亲密关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情感需求、人际交往能力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和发展。
其次,外部环境的因素也对亲密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同学、朋友、社会等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在亲密关系中的选择和发展。
在大学生对亲密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中,有一些是比较普遍的。
首先,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的亲密关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学视角下的亲密关系研究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依赖。
心理学视角下的亲密关系研究旨在探讨亲密关系的形成、发展以及对个体健康与幸福的影响。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亲密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第一部分:亲密关系的形成在亲密关系的形成中,有许多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相似性。
研究表明,人们更倾向于与与自己相似的人建立亲密关系。
这不仅包括兴趣、爱好的相似性,还包括人格特质的相似性。
相似性带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有助于促进亲密关系的建立。
其次是接触与亲密关系。
根据心理学的接触假说,人们倾向于更喜欢那些他们接触频率较高的人。
接触可以是物理上的接触,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接触,例如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
适当的接触有助于增加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亲密程度。
最后是亲密关系的建立过程。
亲密关系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双方的努力和投入。
研究发现,积极参与亲密关系的交流和分享是促进亲密关系发展的关键。
双方互相支持、尊重和理解,共同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使亲密关系得以巩固和滋长。
第二部分:亲密关系的发展一旦亲密关系形成,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发展和维持这个关系。
亲密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下面将从沟通、信任和支持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亲密关系的发展。
沟通是亲密关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双方通过积极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缓解冲突、解决问题。
研究表明,良好的沟通可以提高亲密关系的质量和满意度,促进双方的情感互动和共情能力的提升。
信任是亲密关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缺乏信任会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和破坏。
信任是基于互相的理解、都是心理共享和积极回应的,它建立在双方坦诚、真诚和诚信的基础上。
只有建立了信任,亲密关系才能够得以长久地发展下去。
支持是亲密关系中的重要支撑力量。
人们在亲密关系中互相提供支持,可以帮助对方克服困难和挑战,促进彼此的个人成长。
而且支持还可以增加亲密关系的稳定性和满意度。
大学生亲密关系调查报告目录1前言 (3)2研究方法 (3)2.1研究对象 (3)2.2研究工具 (5)2.3数据处理 (5)2.4研究假设 (5)3结果分析 (6)3.1大学生焦虑状况差异分析 (6)3.1.1性别差异 (6)3.1.2专业类型差异 (7)3.2大学生恋爱与结婚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7)3.2.1对于恋爱态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8)3.2.2对于结婚态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9)4结论与展望 (9)4.1研究结论 (9)4.2研究局限 (10)4.3未来的研究方向 (10)1前言大学生作为一个青年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与担当。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为青年搭创人生舞台,鼓励青年努力实现人生华章。
在对青年学业事业的关心之余,我们也应该关心一下广大大学生青年群体的生活。
调查大学生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是否对亲密关系有影响,分析大学生不愿意谈恋爱的原因。
同时可以从这些小事件中更好地反映一些社会问题和反思。
比如阶层固化问题能不能在恋爱之中体现出来。
调查大学生的社会焦虑状况,社会焦虑状况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和专业类型差异。
通过这些可以更好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压力状况,引起社会的关注。
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为了探讨大学生的亲密关系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需要的是目前拥有稳定恋爱关系的被试,或者以往有过恋爱经验的被试。
本研究选取了211大学的在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和方便取样的原则,由小组成员分工发放问卷,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
本次调研共发放70份问卷,回收7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男生填写36份,占51.43%,女生填写34份,占48.57%,比例恰当。
理工类学生填写9份,人文类学生填写61份,人文类学生占比高,因此反映的主要是是人文类学生的基本情况。
大一学生填写22份,大二学生填写30份,大三学生填写13份,大四学生填写5份,大一到大三三个年级的学生占总数的92.86%,大四占比7.14%,所以大一到大三是本次调查的主要群体。
亲密关系读后感《亲密关系》读后感。
《亲密关系》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所著的心理学书籍,它深入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亲密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这种关系。
通过对书籍的阅读,我深刻地理解到了亲密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面对各种挑战来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在书中,作者约翰·戈特曼首先对亲密关系进行了定义,他认为亲密关系是一种深度的情感联系,它包括了情感上的亲密、情感上的依赖、情感上的承诺和情感上的亲密关系。
作者通过研究发现,亲密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够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支持,使人们更加健康和快乐。
在书中,作者还探讨了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的技巧和方法。
他指出,建立亲密关系需要双方的努力和付出,需要建立信任、尊重和理解。
同时,作者还提到了在亲密关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例如沟通不畅、冲突和分歧等,他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面对亲密关系中的挑战。
通过阅读《亲密关系》,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亲密关系对个体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变得尤为重要。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和挑战,我相信这对于我未来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将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非常推荐《亲密关系》这本书,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亲密关系的重要性,也为我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帮助我更好地面对人际关系中的挑战。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健康和幸福的亲密关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亲密关系中的家庭规划与未来展望人们常说,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纽带之一。
在亲密关系中,家庭规划和未来展望是建立一个稳固、健康的家庭基础所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亲密关系中的家庭规划和未来展望,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1. 理解和尊重一个亲密而健康的家庭关系需要建立在彼此的理解和尊重之上。
夫妻双方应该努力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意见,并且尊重彼此的决定。
理解和尊重是家庭规划和未来展望的基石,它们帮助我们建立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2. 沟通和共享沟通是家庭成员之间保持良好关系的关键。
在家庭规划和未来展望中,沟通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我们的期望和目标,并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参与进来。
共享我们的想法和困惑可以促进理解和支持,解决问题,并为未来的计划做好准备。
3. 建立共同的家庭价值观在亲密关系中,共同的家庭价值观对于家庭规划和未来展望至关重要。
夫妻双方应该坐下来,协商并确定一些核心价值观,例如信任、互助、诚实和责任感等。
这些价值观将指导我们在未来做出决策,并确保我们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4. 存款和投资家庭规划和未来展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财务规划。
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存款和投资计划,以确保我们有足够的储蓄来达到我们的目标,例如购买房屋、子女教育和退休计划等。
与伴侣共同制订财务目标和预算,并跟踪我们的支出,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稳定的未来。
5. 子女教育在家庭规划和未来展望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与伴侣一起讨论并制定子女的教育计划,包括学费准备、教育理念和学习目标等。
我们应该鼓励子女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并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成年人。
6. 健康保障在亲密关系中,健康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
家庭规划和未来展望应该包括健康保障,包括购买医疗保险和制定健康计划。
我们应该共同关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积极进行锻炼,定期体检,并互相支持和照顾。
7. 时间管理家庭规划和未来展望需要合理的时间管理。
作为夫妻,我们应该共同协调和平衡工作、家庭和个人生活。
亲密关系的建立及其对未来发展的意义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亲密关系的建立及其对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其中一些人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朋友,甚至发展成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点评
《亲密关系》是一本由克里斯多福·孟所著的深入探讨人类亲密关系的书籍,其内容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家庭研究、神经科学、人口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
这本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丰富,专业性强:作者通过引用多个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人们在交往、沟通、爱情、婚姻、性爱、嫉妒、背叛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和规律,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
2. 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全书遵循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从各个角度对亲密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亲密关系的各个方面。
3. 可读性强:作者用饶有趣味的论述方式,使得这本书既具有专业性,又易于理解。
同时,书中的语言优美,读起来轻松愉快,让读者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也能获得深刻的启示。
然而,这本书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由于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的学科领域众多,可能会导致一些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有些吃力。
同时,由于作者的观点和理论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人,因此读者在阅读时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解和应用。
总的来说,《亲密关系》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它不仅为专业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理论支持,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改善自己的亲密关系。
无论是对于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亲密关系研究的述评与展望亲密关系是典型的人际关系。
随着研究者从亲密关系双方的文化、经历、个体差异等方面研究以来,亲密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将对近年国内外对亲密关系的研究进行评述,讨论和分析,希望可以为国内的本土化研究寻找新的启发和思路。
标签:亲密关系;关系质量;衡量指标;网络亲密一般认为亲密关系的定义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亲密关系是从个体间依赖程度来理解。
存在亲密关系的双方相互依赖的程度较深,这种关系可以是婚恋关系,亲子关系,以及朋友关系。
狭义的亲密关系即指亲密关系双方建立起的婚恋关系,涉及彼此的隐私区。
国内大多关于亲密关系的研究是基于狭义的亲密关系的基础上的,这部分研究主要包括亲密关系质量,亲密关系满意度,亲密关系改善等。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狭义亲密关系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亲密关系的研究进行探讨和展望。
一、研究理论视角多元化(一)依恋理论自从亲密关系成为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对象以来,逐渐从多个理论视角对亲密关系进行探讨。
其中,依恋理论在亲密关系的研究上得到广泛运用。
依恋理论提出者Bowlby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经验会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这种“内部工作模式”对他人产生预期,并决定个体的行为。
心理学家Hazan和Shaver 通过运用依恋理论对成人情侣的研究指出成人恋爱关系也是依恋,他们在美国心理学家Ainsworth对婴儿依恋三分法的基础上将成人情侣亲密关系分为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
Jeffry等人研究表明,在压力情境下,安全型女性个体比回避型更主动向伴侣寻求帮助,而安全型男性个体则更乐意帮助伴侣。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依恋特质显著影响亲密关系质量。
骆■将亲密关系分为两个维度和八个要素,分别是亲密关系持久性维度和亲密关系亲密性维度,其中持久性维度包括尊重,信任,互惠性以及承诺四个要素,亲密性维度包括关爱,了解,依恋,满意四个要素。
并通过探讨依恋的回避和焦虑维度与亲密关系两个维度八个要素之间的相关来研究依恋特质如何影响亲密关系质量。
研究表明亲密关系的持久性和恋人依恋的回避和焦虑维度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尊重要素与恋人依恋的回避维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信任要素与回避维度和焦虑维度之间存在负相关。
这说明回避倾向会影响亲密关系双方的尊重和信任,提高恋人之间被尊重的体验可以提高亲密关系质量,建立相互信任的氛围是改善依恋中存在的回避与焦虑的基础。
同时,恋人之间更多地了解可以提高双方对关系安全感的体验[1]。
(二)自我决定理论一些学者从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视角来对亲密关系质量提出新的切入点。
Deci和Ryan在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将动机分为六个水平,其中内部动机的激发能够产生更多的兴趣,耐心和持续性等,这些宝贵的心理资源对亲密关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Garbarino(1985)指出内部动机可以激发更多地积极情绪。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邱莎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亲密关系中维持双方关系的内部动机的激发,有利于关系的维持,同时也有利于双方对幸福更多地体验和更少的冲突,对关系中存在的冲突会采取更积极的归因方式[2]。
同时,这种内部动机也受到依恋特质的影响。
(三)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亲密关系双方在关系发展中,会以一种理性且公平的方式计较自己在关系中的付出与回报,进而决定自己对关系的满意感得体验,做出持续维持或中断关系的决定。
作为社会交换理论的分支理论,社会依存理论认为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个体的回报超过个体所做的付出,那么这段关系就是满意的,然而并不代表关系就是稳定的。
(四)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大师Bowen认为个体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心理创伤会对个体成年后以致一生的关系都产生影响。
因此在面对亲密关系问题时,也要考虑个体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创伤。
Karney与Bradbuty(1995)指出一旦个体在原生家庭中受到过创伤,这种经验以及相应的适应模式会被个体带入婚姻中,从而对婚姻质量产生影响。
(五)关系取向理论[4]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个体更加注重与他人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有学者提出从关系取向理论来研究成人亲密关系。
Rusbult和Arriaga(2000)认为在以情感为基础的依存关系中,亲密关系包含许多社会与个体所承担的角色责任。
张芳荧指出关系取向的自我拥有更多依赖他人,希望与他人建立关系,相互接受等心理需求。
二、亲密关系研究对象趋向完整化现有亲密关系研究中,主要以大学生亲密关系研究为主。
这是由于大学生取样方便,研究过程易操作以及大学生特殊的心理成长期等原因决定的。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这一阶段亲密关系的建立对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个良好的亲密关系可以满足大学生爱和归属需要的同时,也给予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体验,同时,对大学生健康的自我概念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当大学生恋爱持续时间越长,亲密关系越持久,个体越喜欢自己并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5]。
李光裕等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情侣亲密关系对象呈现较高信任,但具有一定差异,如在对伴侣的包容性,忠贞性等方面均有较高评价,而在付出性等方面评价较低,并推测这可能是大学生精神富裕但物质匮乏的影响[6]。
在对大学生亲密关系研究同时,不少学者开始研究夫妻婚姻亲密关系并取得相应的成果。
在这类的研究中,普遍运用家庭系统理论、依恋理论以及文化因果思维等作为理论背景。
并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
如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五个台湾中年夫妻家庭进行质的研究发现,影响亲密关系绝不是单纯夫妻二人的关系而已,须将社会文化的价值体系、家庭符合系统、社会变迁状况等纳入考虑,洞悉婚姻关系的错综复杂,才能完整的建构夫妻亲密关系的现象[7]。
以中年夫妻婚姻满意度的研究表明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对象开始趋向完整化。
然而,不论是狭义的婚恋亲密关系还是广义的亲密关系研究,多数是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这一现象的原因也与研究者所接触的群体有关。
同时,由于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较高,对亲密关系的认知较低、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来说有较好的表现。
但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关系研究在提高了亲密关系研究质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研究中,他们所表现出的对亲密关系的感知,行为是否能够代表其他年龄段或者教育程度的群体。
笔者希望日后出现更多以其他群体为主体的研究,涵盖其他教育程度,其他年龄段,这将有助于对人类亲密关系进一步深层次的探索。
三、亲密关系研究的一些问题与展望(一)亲密关系质量衡量指标须多元化虽然对亲密关系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亲密关系质量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指标。
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有满意度和承诺度两个指标。
还有一些学者提出新的衡量指标,如对冲突的归因,即当出现冲突时,伴侣是如何归因的。
同时,有研究者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发现,共依附特质与趋向牺牲动机对亲密关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
牺牲的做出与否是界定成为亲密关系的重要因素。
个人认为,对婚恋亲密关系质量的衡量指标需从多元化的思想角度来确定,例如牺牲因素虽小,但其显著预测着关系质量。
不能单独从一个,两个层面来进行衡量,应该有多维度的思想。
(二)网络亲密关系研究相对缺乏互联网承载的信息量大,快捷方便等特点促就了网络成为亲密关系建立和发展的温床。
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与现实中的亲密关系是不同的。
于明璐(2010)[8]认为在网络中,个体与之交流的对象是个体自己理想化了的,也就是说,在网络上的交流,其实是理想的自我和理想的对象进行的交流。
网络亲密关系是一种以网络为介质的新的关系呈现方式,对于网络亲密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诸如网络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的阶段划分以及各个阶段个体卷入水平如何,网络亲密关系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转化成现实亲密关系,网络亲密关系的影响因素以及效应量等问题还需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三)注重大学生亲密关系能力提高亲密关系影响着人的整个一生,具备良好健康的亲密关系对个体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叶晓红通过对大学生亲密关系与内隐利他行为的研究发现个体的亲密关系与内隐利他行为存在正相关,也就是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亲密关系越高,越倾向于做出利他行为[10]。
多重关系型的关系个体通过拥有多个亲密关系对象来拥有更多地选择权或者体验被多人爱慕的感觉,这种现象也增加了校园冲突的隐患。
此外,还有若即若离型和幻想型等[11]。
大学生亲密关系这几种不健康类型提醒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大学生亲密关系建立与维持教育,在健康发展方向上进行引导,同时也说明一些旨在提高大学生亲密关系能力的课程或者培训活动的开发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1]骆玚.运用成人依恋理论改善情侣亲密关系的探索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2]邱莎莎.成人依恋—亲密关系动机与大学生亲密关系质量的相关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3]熊剑锋.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感及其与依恋类型的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4]崔林霞.牺牲与共依附特质对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5]梁凤华,叶鉴伟,胡俊华.大学生亲密关系经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2).[6]李光裕,李俊晓.大学生情侣间亲密关系的信任及期望水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7]胡秀倩.亲密关系中的正向信念——以台湾中年夫妻为例[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1.[8]于明璐.大学生网络与现实自我表露的量表编制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9]叶晓红.大学生亲密关系与内隐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10]贾晓明.学习建立亲密关系: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