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林下养鸡技术(经典)
- 格式:ppt
- 大小:29.19 MB
- 文档页数:69
林下土鸡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1 饲养场地的选择与修建1.1 饲养场地选择1.1.1 应在地势高燥、采光充足和排水良好,隔离条件好的草坡、林地、果园等,有经济价值的林地林木要高于1 m 以上,以免被鸡啄食。
1.1.2 鸡场距离交通干线公路、其他畜禽场、村镇和居民点至少1 km以上。
1.1.3 鸡场周围3 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等污染源。
1.1.4 鸡场禁止建在生活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以及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内。
1.2 布局、工艺要求及设施1.2.1 严格执行养殖区和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
1.2.2 鸡场设置相应的消毒设施、更衣室、兽医室、病鸡隔离舍、污水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
1.2.3 鸡舍(棚)应具备良好的排水、保温、通风换气、防虫及防鸟兽设施及相应的清洗消毒设施和设备。
1.2.4 所有设备应具备无公害的卫生条件。
1.3 鸡舍、鸡棚建设4.4.1 选择背风、向阳、开阔、地势高、排水好的一片空地,搭建鸡舍和鸡棚。
4.4.2 雏鸡舍和生长鸡舍根据放养数量确定建设面积,要求保温、通风,便于消毒,用砖混结构墙体、水泥地面。
4.4.3 放养场地的鸡棚可选用砖、木等搭建,夏季有利于通风,冬季有利于保暖,棚舍的大小依饲养数量而定。
2 引种2.1 饲养品种采用四川山地乌骨鸡,如:龙马土鸡、古蔺箭竹乌鸡、叙永丰岩乌骨鸡等。
2.2 雏鸡应来自具有《动物防疫合格证》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或孵化场。
2.3 雏鸡需经产地动物防疫检疫部门检疫合格,符合GB16549的要求。
2.4 不得从鸡病疫区引进雏鸡。
2.5 运输雏鸡工具在运输前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
2.6 雏鸡的选择。
体重在30 g以上,活泼有神,绒毛整洁,脐部干燥,腹部柔软,大小均匀,反应灵敏,抓在手中饱满、挣扎有力,有弹性。
2.7 雏鸡的检疫、包装、运输。
雏鸡发运前按GB16549的规定进行检疫。
林下养鸡技术大全林地散养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林下养鸡是一种生态养殖方式,即在林地里让鸡自由活动,自然觅食。
这种养殖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改善环境、提高鸡的健康度以及提高鸡蛋和肉的品质。
同时,林下养鸡也要注意一些技术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适合养殖的林地是非常重要的。
林地应具备一定的空间,克衣(缺食)等。
林地的树种最好是高大且宽广的乔木或阔叶树,这样可以提供充足的树荫和食物,同时也容易清理鸡棚内的鸡粪。
此外,林地还应农安排好鸡舍的位置和大小,以利于管理并满足鸡的栖息和活动需求。
其次,鸡舍的建设也需要注意。
鸡舍应该建立在林地的边缘部分,这样方便管理和观察鸡的状况。
鸡舍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每只鸡应有0.4平方米至0.8平方米的自由活动空间。
鸡舍的高度要保持在2-3米,以利于通风和日光照射。
鸡舍内部应该有足够的饲料储存区域,以及合适的饮水设备和鸡窝。
此外,鸡舍还应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如防雨、防潮、防风等。
第三,鸡的饲养与管理也是林下养鸡的重要环节。
饲料应根据鸡的需求和林地的自然资源情况来选择。
一般来说,鸡在林地中可以食用大量的虫子、蚯蚓、果实和杂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补充饲料。
适当的饲料补充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羽毛光泽。
各种适合鸡食用的谷物、豆粕、鱼粉等都可以作为饲料的补充。
对于林下养鸡,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好防疫工作。
及时消毒鸡舍、定时打疫苗、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是必要的。
其次,要保持鸡舍的干净和整洁,定期清理鸡粪和垃圾。
再次,要定期观察鸡的行为,及时发现患病的鸡并进行隔离和治疗。
最后,要确保鸡的饮水和饲料供给充足,保持水质和饲料的新鲜度。
总的来说,林下养鸡是一种环保、健康的养殖方式,但需要合理选择林地、科学建设鸡舍,合理管理饲养和防疫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林下养鸡的养殖目标,获得健康的鸡蛋和肉品。
林下生态优质鸡养殖关键技术要点摘要: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貌特征为主,山高林密,坡多田少,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少,山区的农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养殖业为主。
因此,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挖掘生产潜力,增加农民收入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以发展林下经济为主的生态鸡养殖,因肉质鲜美、市场前景好,在脱贫攻坚期间在贵州山区得到大力推广,但很多地方的林下生态鸡养殖不能持续发展,主要是林下生态鸡养殖的一些关键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掌握,导致死亡率高、养殖成本增加,获得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而退出此种养殖模式。
本文作者从事林下生态鸡养殖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和关键技术,通过总结分析,提炼出的林下生态鸡养殖关键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鸡的死亡率,提高品质,降低成本,从而获得很好的收益。
关键词:林下;生态鸡养殖;关键技术引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上升,无抗养殖、肉质鲜美的优质肉食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而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式是仿造农村土鸡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采取的一种养殖模式,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养殖技术,才能饲养出绿色健康的优质肉食品。
本文就对林下生态鸡的养殖关键技术进行探究,让该技术为山区养殖农户获得好的收益,让老百姓的餐桌上有更多的绿色健康美食。
一、林下生态鸡养殖的优点(一)林下生态鸡养殖,可以提供绿色、健康的优质肉食品林下生态鸡养殖不同于工厂化的高密度养殖,这是一种仿生态的养殖方式,鸡的生长、生活环境得到释放它的天性而获得优质的肉食品。
一是鸡在空气清新、阳光照耀、虫草丰富的林地内奔跑、觅食,更有利于鸡的生长、生存条件,很不容易生病,不需要投药进行防治,可以获得无抗肉食品;二是鸡在林间采食虫草、饮用山泉水,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来源,加上奔跑运动,沐浴阳光,此种方式养出来的鸡,营养更加丰富,肉质更加紧实,口感更加鲜美。
(二)林下生态鸡养殖,可以实现生态资源优势互补林下生态鸡养殖,特别是在经济林下放养适度的鸡群,鸡可以为林地除虫、除草,为经济林木减少虫害和除草农药的施用,有利于生产有机农产品,同时鸡在林地内排出的粪便,可以为经济林木提供有机肥料作养份,不需要像工厂化养鸡方式为鸡的粪便增加处理的设施设备,养鸡和种树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势互补,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及技木要点摘要:林下生态养鸡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利用高效等优势。
林地选择与准备是林下生态养鸡的重要环节,包括林地选择评估和鸡舍建设布局等方面。
本文通过综合文献研究,总结了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中林地选择与准备的关键要点,旨在为养殖者提供科学的管理指导。
关键词: 林下生态养鸡、林地选择、鸡舍建设、资源利用林下生态养鸡是一种将养鸡与林业相结合的养殖模式,通过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地选择与准备是林下生态养鸡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鸡群的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养殖者常常面临林地选择和鸡舍建设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中林地选择与准备的要点,以提供科学的管理指导和决策依据。
一、林下生态养鸡管理措施(一)林地选择与准备林下生态养鸡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林地选择与准备是其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
在林地选择方面,首先需要评估林地的适宜性,包括土壤质量、水源供应、阳光照射等因素。
优质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供应对鸡群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而适宜的阳光照射则有助于鸡只的活动和日常行为。
此外,还需要考虑林地的可持续利用性和环境保护性,确保养殖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化。
在鸡舍建设和布局方面,应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
合理设计鸡舍的大小和结构,以适应鸡群的数量和品种。
同时,考虑到林地的利用效率,可以采用合理的布局方式,如错落排列或分区设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林地资源。
鸡舍的建设还要注重通风和保温措施,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此外,合理规划鸡舍与林地的距离和道路的布置,便于管理和运输。
(二)舍建设与管理林下生态养鸡的舍建设与管理是确保养鸡活动顺利进行和鸡群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舍建设方面,应根据林下养鸡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设计和建造鸡舍。
首先,鸡舍的结构和材料选择应考虑到保温性能、通风效果和耐久性。
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适宜的通风设计可以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林下养鸡技术实施方案林下养鸡是利用传统的养鸡方法,结合现代科学饲养技术,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昆虫)养鸡而获得低成本、环保、绿色的禽产品。
下面一起来看看林下养鸡技术实施方案吧。
一、树林中鸡舍的建造选择通风、向阳、排水条件良好,交通和防疫条件都符合要求,周围林木生长良好、中间有长10—20米,宽1.5—6米空地的地方,用竹、木、薄膜等林料搭建易拆,易移动的简易棚舍,其建造可就地取材。
1、用土坯、砖块、油链纸、麦结或木条搭建一个长10米,宽1.5米,茼2米的框架,并在中间开一个1米左右的门。
2、用旧塑料编织袋和厚黒塑料薄膜将周围和顶部围起,厦盖和固走。
3、栖床用竹片、木条或街枝以2厘米同隔铺设,离地面茼度30厘米。
每间棚舍可养鸡300只,可根据词养量建造一至数个棚舍,并在附近设立管理房和配料房。
二、育雏鸡的选择和培育技术在正规养殖场引进30日龄脱温的肉杂或商品代蛋鸡公雏直接放到林地饲养,也可在孵化场引进刚出壳的苗鸡育雏至脱温后再放入林地放牧饲养。
育雏应注意如下要求:一是适宜的温度,一般要求育雏第一周温度为32—35℃,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20—22℃为止,相对湿度为60%左右,前期较高,后期较低。
二是良好的通风,中午天暖时可开窗透风,换气时要防止冷风侵袭,以防感冒。
三是合适的密度和群体,一般地面平养0—4周龄每平方米20—25只,5—7周龄10—19只,一般雏鸡群体不能太大,以200—300只为宜。
四是正确的光照,雏鸡入舍后的头3天,24小时光照,以后逐渐减少,4—7日龄维持15小时,从第2周以后每天不少于8小时,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面积0.6瓦,灯泡离地面2米左右为宜。
五是利用全价配合饲料,可购买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肉杂鸡育雏全价料直接饲喂,也可购买浓缩料或预混料按说明配合后饲喂。
六是精心饲喂,雏鸡入舍后3小时内应让其自由饮用5%的糖水,并添加万分之一的高锰碳钾,水温17—18℃。
早晚各一次,以后不间断供给温开水,开食饲料粒度要细,并现配现喂,0—7日龄每天6—8次,7日龄以后每天4—6次,勤添少喂。
林下养鸡技术实施方案
林下养鸡是一种利用林地资源进行鸡的养殖的技术,其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改善鸡的生存环境,提高养鸡的品质。
下面将介绍林下养鸡技术的实施方案。
首先,选择合适的林地进行养鸡。
林地的选择是林下养鸡的第一步,需要选择树种繁茂、地势平坦、通风良好的林地进行养殖。
同时,需要考虑到鸡舍的建设和饲料的供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林地对于养鸡的成功至关重要。
其次,建设合理的鸡舍。
鸡舍的建设需要考虑到林地的地形和树木的分布,可以选择采用半敞开式的鸡舍,既保证了鸡的生存环境,又充分利用了林地资源。
鸡舍的建设需要考虑到通风、采光、排水等因素,保证鸡的生活环境良好。
然后,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
林下养鸡需要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的供给、饮水的管理、疾病的防控等方面。
需要根据林地的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饲料,保证鸡的营养需求;同时,做好饮水设施的管理,保证鸡的饮水安全;还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定期对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最后,合理的销售渠道。
养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销售,需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可以选择与当地的超市、餐饮等进行合作,也可以选择开展线上销售,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益。
综上所述,林下养鸡技术的实施方案需要选择合适的林地、建设合理的鸡舍、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合理的销售渠道,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林下养鸡的顺利进行,提高养鸡的效益。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林下养鸡技术的实施方案有所帮助。
林下种草养鸡饲养管理技术林下养鸡生产的鸡肉质好,风味佳,符合现代人要求的无公害食品标准。
林下养鸡还可以形成以草养鸡、以牧促林的良好生态循环。
现将林下种草养鸡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林下养鸡的场地选择鸡放牧散养场地宜选择环境好、污染少、林地适宜鸡喜食的豆科牧草生长,鸡舍与放牧场地较近。
二、林下养鸡如何种植牧草可采用豆科牧草50%~70%,禾本科牧草50%~30%混播方式。
适宜的豆科牧草有白三叶、紫花苜宿等,禾本科牧草有黑麦草等。
用种量豆科牧草8~11千克/公顷,禾本科牧草5~8千克/公顷。
三、林下养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坚持五定:即定密度、定时定量喂饲、定时放牧、定期称重、按时进行各种疾病的疫苗接种。
①饲养密度。
鸡舍是供鸡群夜晚和恶劣天气时休息,一般15只/平方米左右为宜。
一般放牧密度300~450只/公顷为宜。
适宜放牧规模以每群300~500只为宜。
随着鸡的生长,密度要降低。
②饲喂。
采用定时定量喂料。
一般2~4周龄约3小时喂料一次,日喂料8次,5周龄约4小时喂料一次,日喂6次。
在进行喂料前后半小时给予充足的饮用水。
③定时放牧。
放牧散养鸡应进行分区轮牧,以合理利用牧草和减少对草地破坏。
将放牧草地划块,气候和雨水好,牧草生长快时,20天左右轮牧一次。
牧草生长差时,30天左右轮牧一次。
④定期称重。
每一个星期日下午,对每群鸡随机抽取30~40只进行称重,以掌握平均日增重以及料肉比。
一般日增重为0.25千克,料肉比达到1∶0.54。
⑤疾病预防接种。
在饲养过程中,必须按时进行鸡新城疫、鸡痘、鸡球虫病、鸡白痢等疫苗的接种,以防止疾病的发生,造成经济损失。
四、出栏要求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就是指同-时间饲养的同一批鸡,育成后在同一时间全部销售处理。
每出栏一批鸡后要对鸡舍及放牧场地进行彻底的消毒灭菌,这样做有利于杜绝传染病的循环发生,可以提高饲养量,增加经济效益。
采用全进全出的制度,一年可养4~5批商品鸡。
养殖技术-秀山土鸡林下养殖模式与技术一、场地选择与场舍建设要求(一)场地选择:总体要求地势高燥、平坦且稍有坡度(1-3%),利于防疫,未被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病原污染,土壤通透性好(最好是砂壤土),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方便,距离支线公路200米以上、距离河流铁路300米以上,离工厂、屠宰场、居民区等污染严重的环境在2公里以上,供电保障良好。
有果园、人工林、天然林草地等适宜养殖区域,最好具有山脉、沟谷、河流等可利用天然屏障。
(二)鸡舍分布:实行分区轮流放牧养殖,可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将其均匀划分为若干小块,每个小块4-5亩,在适中位置建设一栋鸡舍,供一群鸡舍饲和放牧。
鸡舍与鸡舍之间,鸡舍与生活、办公区修建工作便道。
(三)鸡舍建筑:塑料、竹木、尼龙、草棚等简易棚舍或砖木结构圈舍均可。
林间空气流动性差,檐口高度应放在2.2米以上。
有条件的业主,最好采用砖木结构瓦面圈舍。
在建设上因陋就简、节约成本,但必须解决冬季保温和夏秋季节防暑降温、通风等问题。
鸡舍面积视林中间隙而定,一般大小为40-60平方米/舍。
林中鸡舍朝向,根据鸡舍所处位置、鸡群活动范围灵活确定,在鸡群主要活动方向开门,方便鸡群出入鸡舍。
鸡舍地面应高于舍外地面20厘米以上,舍内地面平整,可铺设约5厘米厚的150-200#混凝土,统一向舍门处略微倾斜,以便于清扫等。
鸡舍四周应当开挖排水沟,排出周围积水,保持舍内干燥。
舍前整理出足够鸡群采食的场坝,用于投喂饲料、饮水等。
林间鸡舍采光较困难,在修建鸡舍时要引起足够重视,妥善解决舍内采光问题。
(四)围栏:场地最好用围栏与外界隔离开。
除利用天然屏障外,其它地段边界可栽种生物围栏、设置剌篱笆、金属或尼龙、竹木栅栏以及围墙等。
在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
在放牧养殖区与辅助区(生活、办公、仓储等)之间设置围栏等隔离设施,严防鸡只越过隔离设施到达放牧养殖区外活动。
跨区道口设置简易门与消毒池。
(五)粪污处理:在位于场区下风口、地势低洼处,设置无害化处理场,要求离鸡舍直线距离200米以上,用于处理粪污及死鸡。
林下养鸡技术-养鸡技术1基本情况雷公山林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典型的山地环境,为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正处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极为明显的分水岭高地。
该地属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区,7月均温23~25.5℃,相对湿度85%~91%,年雨量1300~1600mm。
林区内山峦起伏,地势陡峻,海拔高差大,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部分人工林,植被类型多样,为各种生物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小康,人们对生活质量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追求无公害食品已成为时尚,贵州雷公山区利用将集体山林确权到个人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利。
为了有效利用林地资源,同时也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当地政府发动群众充分利用林地、林下发展种养业,开发了种植山野菜、中药材等种植业,有的则开展林下养猪、养鸡等养殖业,取得了一定成效,还在当地出现了一批利用林地、林下养鸡的养殖户。
现将所取得养殖经验如下简介,为有兴趣从事此项工作的人提供借鉴。
2林下养鸡场址的选择林下养鸡是在林地或灌木林地下进行的。
雷公山地区山高坡陡、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林下较潮湿,养鸡场址应选择在林地郁闭度0.2~0.4、坡度15°以下、向阳的南坡天然林、人工林或植被覆盖度为0.3~0.5的灌木林地。
鸡舍应建在坡度为10°左右且水源充足的地带,建舍宜选择地势较高处、不潮湿阴冷、光照好且保温、通风流畅、方便消毒和清扫以及有利于防鼠害和野生动物伤害的地方。
育雏室按8~10只∕㎡安排,活动场按1~2只∕㎡测算,活动场周围用竹栏或尼龙圈住。
3进鸡前的准备工作3.1进鸡饲养前的防病消毒工作林下养鸡环境的选择很重要,搞好鸡病预防工作是林下养鸡成功的基础,在饲养前就应制定好预防方案,并严格执行。
3.1.1环境消毒在选择好的养鸡场地建好鸡舍后,在鸡舍周围用生石灰消毒1次;对鸡场周围和场内排污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设消毒池,使用2%氢氧化钠溶液和煤酚皂溶液。
林下养殖技术林下养鸡的方法是什么?
现在很多人养鸡的方法都是属于林下的方式,这就意味着是把鸡放在山林间,然后在利用草叶等各种资源来养护。
选择这种模式没有太高的成本,后期的品质特别好,因此受欢迎的程度很高。
那么林下养殖技术是什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场地了,交通要非常方便,还应该远离学校和农田等地方。
最好的朝南的方向,空气质量时刻都要特别清新。
同时也要有很干净的水源,另外坡度大概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还要有合适的光线。
接下来就是要准备好鸡舍,这种相对是比较简单的,只要给鸡提供好休息的地方就行。
可以用砖块木条去搭建好框架,同时在上面留个小门出来,最后在四周把塑料薄膜给包围起来,最后固定就行。
至于规模还是要根据自身养的数量才定义,还要分别搭建几个产蛋房等。
对于选种是特别重要的,应该挑选适应能力比较强的。
相对来说土鸡是不错的选择,加上现在人工养殖的发展是很刈的,很多都能快速的生长,差不多两个月左右就能出栏了。
不过还有些是人工催育出来的,如果长期吃会带来安全的隐患,因此最好是土鸡,这种营养膏,吃起来更为安心。
饲养期间想要适当的给它们补充点抗生素,这样就能增强它的抗病能力,差不多一个月左右就能去放养了,同时还要两人配合一起,一人在驱赶,还有一人就在投放食物,让它们有抢食的习惯,然后就
能慢慢降低食量,特别是白天可以让它们自己去找吃的,生长速度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