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8秋在线作业2-2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下列作品中,哪些属于刘宋时期的名篇()。
A.《洛神赋》B.《雪赋》C.《月赋》D.《哀江南赋》2.《山海经》历来被认为是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神话学价值最高的作品。
()A.错误B.正确3.笔法缠绵是张若虚的创作手法。
()A.错误B.正确4.李白各类诗作有哪些成就?()A.乐府歌行的雄奇奔放B.绝句的清新俊逸C.律诗的“不用力而触手生春”,一气呵成D.浪漫主义杰出诗人5.结合具体作品阐述唐传奇小说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①从故事结构上看,由比较的散漫发展到相当的完整。
②从人物形象的塑方面看,由比较单一发展到相当丰富。
③从作品的语言风格上看,由比较质朴发展到比较清丽而更富有表现力。
结合具体作品由考生自己选定6.《卫风·氓》是一首()。
A.史诗B.农事诗C.弃妇诗D.战争诗7.温庭筠词的艺术特点是()。
A.偏重描写与刻画外在物象B.缺乏明确充实的情感内容C.语言风格受李贺、李商隐诗影响D.追求色彩华美8.“四杰”的贡献有哪些()。
A.代表了初唐文学革新的方向B.力求摆脱齐梁诗风C.突破了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D.在主观方面,表达了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因而显示了唐诗创作的健康方向9.“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作者是()。
A.李商隐B.温庭筠C.韦庄D.李煜10.仿效白居易的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A.皮日休B.聂夷中C.杜荀鹤D.李贺11.下列作品中,哪几篇是才女蔡琰的作品()。
A.《悲愤诗》B.《北征》C.《胡笳十八拍》D.《幽愤诗》12.《七发》的作者是贾谊。
()A.错误B.正确13.《两都赋》的作者是()。
A.司马相如B.扬雄C.班固D.左思14.“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谁的观点()。
A.杜牧B.韩愈C.李商隐D.白居易15.《楚辞章句》的作者是()。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8秋在线作业2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蜀都赋》的作者是
A司马相如
B扬雄
C班固
D左思
这道题选择:B
2、《水经注》的作者是()。
A郦道元
B孔融
C曹丕
D阮籍
这道题选择:A
3、“天生我材必有用”出自()。
A《将进酒》
B《古风》
C《梦游天姥吟留别》
D《忆旧游》
这道题选择:A
4、《感遇》38首的作者是()。
A.卢照邻
B陈子昂
C沈佺期
D宋之问
这道题选择:B
5、唐代诗歌中产生了“亡国之音”是哪个时期()。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这道题选择:D
6、《荀子》一书今存()。
A52 篇、
B33篇
C32篇
D30篇
这道题选择:C
7、在中国古籍的整理编辑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是()。
A贾谊
B晁错
C刘向
D桓宽。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A
2、C
3、B
4、D
5、B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四家诗”中最晚出的一家是
A. 毛诗
B. 鲁诗
C. 齐诗
D. 韩诗
正确答案:A
2. “汉四家诗”中属于古文经学的是()。
A. 韩诗
B. 鲁诗
C. 毛诗
D. 齐诗
正确答案:C
3. 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A. 《秦中吟》
B. 《秦妇吟》
C. 《古离别》
D. 《乌衣巷》
正确答案:B
4. 七律的第一大家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宋之问
D. 杜甫
正确答案:D
5. 《龟虽寿》的作者是()
A. 曹丕
B. 曹操
C. 王粲
D. 刘桢
正确答案:B
6. 在中国古籍的整理编辑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是()。
A. 贾谊
B. 晁错
C. 刘向
D. 桓宽
正确答案:C
7. 《论六家要指》一文的作者是()。
A. 司马迁
B. 司马谈
C. 葛洪。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法制史18秋在线作业2-2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首创以程朱理学为程式的经义取士制度的朝代是()
A唐
B宋
C元
D清
【答案】本题选择:C
2、太平天国后期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总纲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旧约
C资政新篇
D太平礼制
【答案】本题选择:C
3、汉代的买卖契约称之为()。
A券书
B傅别
C约剂
D传
【答案】本题选择:A
4、御史台( )专掌纠察朝仪、巡视京都以及朝会、郊祀等。
A殿院
B台院
C察院
D大理寺
【答案】本题选择:A
5、春秋决狱始于
A董仲舒
B汉景帝
C汉文帝
D萧何
【答案】本题选择:A
6、商代已经存在区别身份的礼仪法令是:
A《汤刑》
B《官刑》
C“民居”之法
D车服之令
【答案】本题选择:D
7、中国法制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革命罪”概念的立法是( )。
A《国民政府反革命罪条例》
B《党员背誓罪条例》
C《暂行反革命治罪法》
D《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
------------------------------------------------------------------------------------------------------------------------------ (单选题) 1: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A: 《三国演义》B: 《墨池记》C: 《清忠谱》D: 《南雷文定》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李攀龙著有()三十卷,又有《诗学事类》、《白雪楼诗集》、、《诗文原始》等。
A: 《北宫词纪》B: 《贩茶船》C: 《琵琶记》D: 《沧溟集》正确答案:(单选题) 3: 辛弃疾字幼安,有()。
A: 《元丰类稿》B: 《庆湖遗老诗集》C: 《东山寓声乐府》D: 《稼轩长短句》正确答案:(单选题) 4: 李清照创作风格因其号为“易安”,故称()。
A: 新诗体B: 易安体C: 文学体D: 西昆体正确答案:(单选题) 5: 高启为明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著有()。
A: 《宣和遗事》B: 《击节馀音》C: 《高青丘集》D: 《破窑记》正确答案:(单选题) 6: 康进之杂剧代表作品是( )。
A: 《四声猿》B: 《醒世姻缘传》C: 《长恨歌传》D: 《李逵负荆》正确答案:(单选题) 7: 曾巩,字子固,著作今传()50卷.A: 《元丰类稿》B: 《庆湖遗老诗集》C: 《东山寓声乐府》D: 《山中白云词》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的文章,被誉为“明人第一”。
有《震川集》。
A: 张可久B: 白居易C: 归有光D: 陈鸿正确答案:(多选题) 1: “历城二安”、或“济南二安“是指( )和( )。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美学18秋在线作业2-2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姚鼐在这里所述的风格特征是()。
A喜剧
B悲剧
C优美
D崇高
【答案】本题选择:C
2、“文以载道”说明了艺术的()。
A起源
B功能
C本质
D内容
【答案】本题选择:B
3、艺术品的结构层次中最重要的是()。
A思想内容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答案】本题选择:C
4、技术美的核心是()
A人物美
B社会美
C自然美
D功能美
【答案】本题选择:D
5、我国第一次将“美育”正式规定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的人是()。
A王国维
B蔡元培
C鲁迅
D毛泽东
【答案】本题选择:B
6、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休谟
C博克
D康德
【答案】本题选择:D
7、林黛玉会对贾宝玉送给她的一块旧手帕产生天下至美之物的感受。
这是因为林黛玉采取了()。
A实用态度
B伦理态度。
------------------------------------------------------------------------------------------------------------------------------ (单选题) 1: 被誉为“十才子之冠”的诗人是()。
A: 吉中孚B: 韩翃C: 钱起D: 司空曙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天人三策》的作者是()。
A: 刘向B: 桓宽C: 桓谭D: 董仲舒正确答案:(单选题) 3: 元稹的《莺莺传》原名是()。
A: 唐传奇B: 小传C: 志怪D: 传奇正确答案:(单选题) 4: 《诗经》中的周人史诗出自()。
A: 风B: 大雅C: 小雅D: 颂正确答案:(单选题) 5: 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是()。
A: 《春秋》B: 《左传》C: 《国语》D: 《战国策》正确答案:(单选题) 6: 《游子吟》的作者是()。
A: 孟浩然B: 孟郊C: 贾岛D: 杜牧正确答案:(单选题) 7: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作者是()。
A: 王湾B: 李白C: 王维D: 常建正确答案:(单选题) 8: 《汉书》共有()篇。
------------------------------------------------------------------------------------------------------------------------------ A: 98B: 100C: 101D: 102正确答案:(单选题) 9: “夸父逐日”的神话出自()。
A: 《淮南子》B: 《山海经》C: 《风俗通》D: 《楚辞》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在中国古籍的整理编辑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是()。
A: 贾谊B: 晁错C: 刘向D: 桓宽正确答案:(多选题) 1: 《庄子》的文学审美价值主要体现于它的寓言说理的形式,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单选题1(4分) : 唐代一位诗人评价李白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一评价是哪位诗人所作?A: 杜甫B: 白居易C: 李商易D: 韩愈2(4分)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初唐四杰中的哪一位所写?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骆宾王3(4分) : 一般认为现今流行的《春秋》是谁修订的?A: 左丘明B: 郑玄C: 孔安国D: 孔子4(4分) : 大家所熟知的故事是曹植作过“七步诗”,这一故事出自哪本书?A: 《世说新语》B: 《三国志》C: 《列异传》D: 《博物志》5(4分) : 谁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主张“仁政”,实行以民为本的“王道”,具体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能“养生送死无憾”?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庄子6(4分) : 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主人公?A: 《孔雀东南飞》B: 《陌上桑》C: 《羽林郎》D: 《上山采蘼芜》7(4分) : 《诗经》国风的第一篇是?A: 《关雎》B: 《七月》C: 《东山》D: 《蒹葭》8(4分)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谁用来描述汉末的社会状况的?A: 曹丕B: 曹操C: 曹植D: 嵇康------------------------------------------------------------------------------------------------------------------------------ 9(4分) : 我们所耳熟能详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出自哪部书?A: 《庄子》B: 《韩非子》C: 《孟子》D: 《战国策》10(4分) : 关于唐传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 唐传奇是作家有意为小说,文辞多华艳B: 唐人小说称为传奇,始自晚唐裴铏的《传奇》一书C: 它来源于志怪小说D: 唐传奇里已经没有神话的因素11(4分) : 文学史上"风""骚"并举,其中的的"风"是指什么?A: <<国风>>B: <<周南>>C: <<秦风>D: <<风赋>>12(4分) : 《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A: 谢灵运B: 颜延之C: 杨衒之D: 郦道元13(4分) : 寓言“揠苗助长”出自?A: 《韩非子》B: 《孟子》《墨子》C: 《庄子》14(4分)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A: 《左传》B: 《尚书》C: 《诗经》D: 《离骚》15(4分) : 关于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A: 表现在"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B: 表现在诗歌形式的创新上C: 表现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D: 它没有影响到汉未的五言诗16(4分) : “飞卿”是哪位著名词人的字?A: 温庭筠B: 冯延巳C: 李璟D: 李煜17(4分) : 《报任安书》的作者是?A: 司马迁B: 司马相如C: 班固------------------------------------------------------------------------------------------------------------------------------ D: 贾谊18(4分) : 《孔子世家》是哪部书中的名篇?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19(4分) : 下列汉乐府民歌中表达对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反抗的是?A: 《东门行》B: 《上邪》C: 《上山采蘼芜》D: 《孔雀东南飞》20(4分) : 我们都知道《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它的作者是下列哪位作家? A: 曹操B: 曹丕C: 曹睿D: 曹植21(4分) : 《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
中国古代文学史(1)在线作业2-0001《庄子》一书除《内篇》、《外篇》外,还有()。
A:《余篇》B:《续篇》C:《杂篇》D:《补篇》正确选项:C司马迁,字A:叔B:公理C:子长D:长卿正确选项:C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是()。
A:《春秋》B:《左传》C:《国语》D:《战国策》正确选项:A《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作者是()。
A:王湾B:李白C:王维D:常建正确选项:D七律的第一大家是()。
A:李白B:白居易C:宋之问D:杜甫正确选项:D下列作品中,反映民生疾苦的有()。
A:《游子吟》B:《节妇吟》C:《橡媪叹》D:《问刘十九》正确选项:C《蜀都赋》的作者是A:司马相如B:扬雄C:班固D:左思正确选项:B女娲补天的神话出自()。
A:《山海经》B:《楚辞》C:《淮南子》D:《列子》正确选项:C《代悲白头翁》的作者是()。
A:杜牧B:刘希夷C:冯延巳D:温庭筠正确选项:B《泊秦淮》的作者是()。
A:杜牧B:李贺C:杜甫D:白居易正确选项:A《史记》的文学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A:以独创的“互见法”记写人物的主要经历和重要特征。
B:善于抓住人物一生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行动,以表现其重要的性格侧面。
C:善于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加以塑造。
D:善于通过细节琐事和个性化的语言来展示人物性格。
正确选项:A,B,C,D先秦文学有哪些重要特征A:文、史、哲各门类之间界限不清。
B:文学创作处在非自觉状态。
C:文学处于滥觞和混沌状态。
D:作者与作品的创作时代大多难以确定。
正确选项:A,B,D。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3秋在线作业2-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
[选项.A]《诗经》
[选项.B]《尚书》
[选项.C]《春秋》
[选项.D]《左转》
[正确选择]:B
【题目】,贾谊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感情,这一点与()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选项.A]《诗经》
[选项.B]《论语》
[选项.C]《庄子》
[选项.D]《楚辞》
[正确选择]:D
【题目】,司马相如的大赋留给人的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是()
[选项.A]愤郁不平
[选项.B]磊落使气
[选项.C]志深笔长
[选项.D]繁类成艳
[正确选择]:D
【题目】,《诗经》的创作时间非常长,历时大约五百年,也就是从()到()年间[选项.A]东周初年到春秋前叶
[选项.B]西周初年到春秋前叶
[选项.C]东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选项.D]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正确选择]:D
【题目】,"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出自()
[选项.A]《礼记》中的《蜡辞》
[选项.B]《礼记》中的《弹歌》
[选项.C]《吴越春秋》中的《蜡辞》
[选项.D]《吴越春秋》中的《弹歌》
[正确选择]:A。
中国古代文学史(1)19春在线作业2-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汉书》的作者是()。
A.王充
B.桓谭
C.桓宽
D.刘向
答案:D
2.“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作者是()。
A.韦庄
B.温庭筠
C.李煜
D.李商隐
答案:B
3.下列诗人中,哪位属于盛唐前期诗人()。
A.王湾
B.杜甫
C.李白
D.宋之问
答案:A
4.“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谁的观点()。
A.韩愈
B.白居易
C.杜牧
D.李商隐
答案:A
5.《论衡》一书的作者是()。
A.赵晔
B.王符
C.王充
D.仲长统
答案:C
6.杜审言诗以()著称,格律谨严,技巧纯熟,对推进律诗的成熟颇有贡献,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A.五绝
B.五律
C.七绝
D.七律
答案:B
7.《汉书》的作者是()。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8秋在线作业2-2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下一句是()
A哀民生之多艰
B虽九死其犹未悔
C恐美人之迟暮
D指九天以为正
这道题选择:B
2、《诗经》中的一部分作品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创作,这些民歌主要收集在()部分中。
A《风》
B《雅》
C《颂》
D《乐》
这道题选择:A
3、《战国策》体例与《国语》相同,其与《国语》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国策》的史料价值不如国语,文学成就也不如《国语》
B《战国策》的史料价值高于《国语》,但文学成就低于《国语》
C《战国策》的史料价值低于国语,文学成就高于《国语》
D《战国策》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成就都高于《国语》
这道题选择:C
4、刘歆的《遂初赋》其史论部分重点叙说的是()
A晋人自毁公族以至亡国的史实
B六国因为贿秦以至亡国的史实
C秦国因为穷兵黩武以至亡国的史实
D季孙氏强行霸道,诉诸武力而至祸起萧墙的史实
这道题选择:A
5、.汉代散文包括()两大类
A史传体、抒情体
B史传体、政论体
C政论体、时评体
D时评体、抒情体
这道题选择:B
6、()是辞赋史上第一篇反映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
A《思玄赋》
B《二京赋》
C《归田赋》
D《南都赋》
这道题选择:C
7、《鵩鸟赋》是贾谊著名的作品,从文章内容来看,是一篇()
A抒发博大胸怀的作品
B表达远大抱负的作品
C表现愤郁不平的作品
D表现天人合一思想的作品。
(单选题) 1: 《桃花扇》的社会历史背景是A: 安史之乱时期B: 南北宋之交时期C: 宋元易代时期D: 明清易代时期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清代初年,提出民主思想的思想家是A: 顾炎武B: 黄宗羲C: 王夫之D: 钱谦益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明代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是()A: “直抒胸臆,信手写出”B: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C: “视古修辞,宁失诸理”D: “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正确答案:(单选题) 4: 《录鬼薄》的作者是A: 贾仲明B: 钟嗣成C: 朱权D: 王骥德正确答案:(单选题) 5: 乾隆以后,对桐城派理论作出新的总结,并使之发扬光大的是A: 管同B: 梅曾亮C: 姚鼐D: 姚莹正确答案:(单选题) 6: 李易安的词集名为A: 《片玉集》B: 《淮海词》C: 《珠玉词》D: 《漱玉词》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元代散曲作家中贡献最大成就最高的是A: 张可久B: 乔吉C: 马致远D: 张养浩正确答案:(单选题) 8: 人情小说的代表作是A: 《三国志通俗演义》B: 《金瓶梅》C: 《西游记》D: 《水浒传》正确答案:(单选题) 9: 以下词集慢词数量超过二分之一的是A: 《珠玉词》B: 《小山词》C: 《六一词》D: 《乐章集》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被王国维誉为“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
”的元代小令是A: [双调?沉醉东风]《别情》B: [越调?天净沙]《秋思》C: [双调?夜行船]《秋景》D: [越调?清江引]《抒怀》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下面散文中不是苏洵的作品是A: 《六国论》B: 《朋党论》C: 《辨奸论》D: 《权书》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提倡“童心说”,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的是A: 徐樾B: 颜钧C: 罗汝芳D: 李贽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关于沈德潜的诗歌创作叙述正确的是A: 师法汉魏B: 师法唐诗C: 师法宋诗D: 兼学唐宋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下列诗学主张中,出于江西诗派的是A: 点铁成金B: 别材别趣C: 比兴寄托D: 感物道情正确答案:(单选题) 15: 鲁迅评()的结构为“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3秋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第一题,下列汉代诸散文家中,文章带有纵横风气的是()
[A]选项.董仲舒
[B]选项.刘向
[C]选项.贾谊
[D]选项.桓宽
[本题选择]:C
第二题,刘歆的《遂初赋》其史论部分重点叙说的是()
[A]选项.晋人自毁公族以至亡国的史实
[B]选项.六国因为贿秦以至亡国的史实
[C]选项.秦国因为穷兵黩武以至亡国的史实
[D]选项.季孙氏强行霸道,诉诸武力而至祸起萧墙的史实
[本题选择]:A
第三题,在屈原的文章中,在写法上“外陈四方之美,内崇楚国之美”的是()
[A]选项.《离骚》
[B]选项.《九歌》
[C]选项.《天问》
[D]选项.《招魂》
[本题选择]:D
第四题,在屈原的作品中,以精严的结构和铺陈的手法相结合,刻画描摹夸张而生动,诗歌抒情深切而优美的是()
[A]选项.《离骚》
[B]选项.《九歌》
[C]选项.《天问》
[D]选项.《招魂》
[本题选择]:D
第五题,屈原的作品中,长度仅次于《离骚》,且最为奇特的一篇是()
[A]选项.《国殇》
[B]选项.《山鬼》
[C]选项.《哀郢》
[D]选项.《天问》
[本题选择]:D。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8秋在线作业2-2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下一句是()
A哀民生之多艰
B虽九死其犹未悔
C恐美人之迟暮
D指九天以为正
【答案】本题选择:B
2、《诗经》中的一部分作品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创作,这些民歌主要收集在()部分中。
A《风》
B《雅》
C《颂》
D《乐》
【答案】本题选择:A
3、《战国策》体例与《国语》相同,其与《国语》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国策》的史料价值不如国语,文学成就也不如《国语》
B《战国策》的史料价值高于《国语》,但文学成就低于《国语》
C《战国策》的史料价值低于国语,文学成就高于《国语》
D《战国策》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成就都高于《国语》
【答案】本题选择:C
4、刘歆的《遂初赋》其史论部分重点叙说的是()
A晋人自毁公族以至亡国的史实
B六国因为贿秦以至亡国的史实
C秦国因为穷兵黩武以至亡国的史实
D季孙氏强行霸道,诉诸武力而至祸起萧墙的史实
【答案】本题选择:A
5、.汉代散文包括()两大类
A史传体、抒情体
B史传体、政论体
C政论体、时评体
D时评体、抒情体
【答案】本题选择:B
6、()是辞赋史上第一篇反映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
A《思玄赋》
B《二京赋》
C《归田赋》
D《南都赋》
【答案】本题选择:C
7、《鵩鸟赋》是贾谊著名的作品,从文章内容来看,是一篇()
A抒发博大胸怀的作品
B表达远大抱负的作品
C表现愤郁不平的作品
D表现天人合一思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