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大 (可理解为直射纬度变高)
四季的划分
0° 2、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3、北京时间 (3:20)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夜弧 昼弧
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 长短比例”来表示
晨昏线
夏至日
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是极昼 南极圈内是极夜 赤道上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最长 6月22日
南半球昼最短
规律
从南向北,昼渐长,夜渐短
南半球昼最长 12月22日
北半球昼最短
规律
从南向北,昼渐短,夜渐长
冬至日
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是极夜 南极圈内是极昼 赤道上昼夜等长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长
12 个小时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春分
昼夜等长
夏至
昼最长 极昼范围最大
秋分
昼夜等长
冬至
昼最短 极夜范围最大
1、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极点周围有极昼 现象;冬半年昼短夜长,极点周围有极夜现象。
90
①
90
60
②
60
30
③
30
0
0
N 60 30
0
30 60
S
1.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1) 纬度相同的地点,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2) 离直射点纬度越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3) 离直射点纬度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减小1° (距直射点纬度相同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90
①
90
60
②
60
30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 12时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