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数据链定义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战术数据链是传递战术数据的链路。
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战术性,即是战术级用户之间的通信;二是数据性,即是数据形式的通信;三是链路性,即是按链路协议进行的通信。
目前战术数据链已发展成为可传送数据、数字语音、图形、图像、文本等多种格式信息的“战术数字信息链(TADIL)”。
战术数据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数据链路;二是数据系统。
从前者看,它是一个通信系统;从后者看,它是一个信息系统。
战术数字信息链是战术数据系统间战术信息交换的主要手段,采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应用协议,实现陆基、机载和舰载战术数据系统间的信息交换。
它是最大限度发挥战术系统效能的系统,由系统与设施、通信规程和应用协议组成。
战术数据链内容涉及数据链组成、结构、功能、环境、消息标准、波形协议、信号发送、故障检测、网络管理、数据链操作等内容。
战术数据链的“战术”概念,主要是“具体”、“可操作”的含义。
目前,其作用距离已经超出了“战术”的“局部”范畴,上至太空的卫星,远至大洋彼岸,这已经不是“局部”的“战术”内涵,而是融战略、战役、战术于一体的内涵。
伊战中美军的战术数据链数据链已成为美军获取信息优势,提高各种作战平台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的关键设备。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多种战术数据链,例如战术数字信息链路、公共数据链/战术公共数据链等,这些数据链的使用为美军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战术数字信息链路(TADIL)战术数字信息链路(TADIL)是美军用于传输机器可读的数字化信息的标准通信链路,目前投入使用的战术数字信息链路有4种,分别是TADIL-A、TADIL-B、TADIL-C和TADIL-J。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军舰、战斗机以及侦察监视飞机等都装备有一种或多种此类数据链。
二、公共数据链/战术公共数据链(CDL/TCDL)公共数据链(CDL)是作为卫星、侦察机及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间传输图像以及信号情报(通信、电子等情报)的标准链路。
此类数据链用于接收来自各种情报、监视和侦察传感器的图像、信号情报数据以及测量与特征情报数据。
此次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捕食者”、“全球鹰”等无人机均装备有CDL/TCDL数据链终端。
三、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态势感知数据链(EPLRS/SADL)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EPLRS)是21世纪部队的骨干数据通信网和战术互联网的心脏,能够为战术部队提供近实时、抗干扰、保密数据分发和通信、识别、定位、导航辅助以及自动报告等功能。
它支持“21世纪旅及旅以下部队作战指挥”(FBCB2)系统。
美空军国民警卫队为其近空支援飞机(如A-10和F-16)购买的是硬件经过改进的EPLRS,又称作态势感知数据链(SADL)。
四、自动目标移交系统(ATHS)此次参战的美陆军第4机步师OH-58D侦察直升机就是利用ATHS 和其他通信设备与UH-60、AH-64直升机和空军的F-16、A-10攻击机以及炮兵战术火力系统实时通信,与师属炮兵下辖的目标搜索连的移动目标定位雷达、火炮定位雷达共同搜索、识别和定位敌方各种目标,并引导火力实施打击。
战术数据链的基本概念介绍战术数据链(Tactical Data Link,TDL)是一种用于军事通信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它通过无线电、卫星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现了不同战斗单元之间的实时数据共享和信息传输。
战术数据链的使用可以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增强作战单元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TDL的基本原理战术数据链通过数据链路将各个作战单元连接起来。
每个作战单元都有自己的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和发送数据。
当一个作战单元想要共享信息时,它将数据发送到数据链路上,其他作战单元可以接收到这些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TDL的特点战术数据链有以下几个特点:实时性战术数据链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这意味着作战单元之间可以几乎同时地获取到最新的信息,提高指挥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
安全性战术数据链对通信内容进行了加密和认证,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这样可以防止敌方截获和篡改数据,保护作战单元的隐蔽性和作战计划的机密性。
高效性战术数据链提供了高效的通信手段,可以实现多个作战单元之间的并行传输。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信息传输的时间,提高作战效率。
灵活性战术数据链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和任务需求。
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置,提供不同的数据链路和服务。
这样可以满足各种不同作战单元之间的通信需求。
TDL的应用领域战术数据链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作战指挥、情报侦察、武器系统和平台管理等。
作战指挥战术数据链可以为指挥官提供实时的作战态势和敌情情报。
指挥官可以通过数据链路与各个作战单元进行联络,下达指令和控制行动。
这样可以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增强指挥官对战场的整体掌握能力。
情报侦察战术数据链可以为侦察单元提供实时的情报和目标信息。
侦察单元可以通过数据链路将侦察结果迅速传输给指挥部和其他作战单元,提供准确的战场情报和目标情报。
这样可以支持指挥决策和精确打击,增强作战单元的侦察能力和打击能力。
武器系统战术数据链可以与武器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指挥和控制武器系统的目标。
数据链的综合应用1、概述信息化战争中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就是信息。
而在作战过程中实现信息的获取、融合、处理、传递和利用的先进手段,就是战术数据链。
战术数据链是以现代化的通信网络为纽带,以信息处理为核心,将数字化战场上的战场感知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火力打击系统和武器系统等作战要素连接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有机信息网络系统。
现代联合作战中,传感器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陆、海、空三军的作战部队、舰艇、飞机等作战单元之间需要传送海量的信息和交战指令,使各级指战员共享战场态势,实现快速准确的联合作战行动,因此,只有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数据链〞的运用,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
2、战术数据链的开展现状战术数据链的建立始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是装备于地面防空系统和海军舰艇,之后才逐步应用到飞机上。
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战术数据链问世,用于传输图像情报和信号情报的通用数据链〔CDL〕以及用于指挥、控制和监视武器系统的专用数据链等。
其中,最常用的战术数据链是美军和北约使用的是包括Link 11和Link 16等在内的Link系列数据链。
而通用数据链CDL是美军目前在战术数据链方面的研究重点,也代表了战术数据链在未来的一个开展方向。
Link 11数据链是一种自动、高速、计算机对计算机的通信系统,采用TADIL A型数据格式,在具有Link 11功能的各单元,如海上舰艇、飞机和岸上节点之间进展敌情报告等战术数据的交换。
此外,它还可用于协调作战区域内各个平台的作战行动。
Link 11采用轮询技术,通常由计算机、通信XX设备、数据终端、高频或特高频无线电台组成。
Link 11系统主要装备于那些能处理并显示作战态势及目标信息的平台。
目前,美国及其盟国都装备有该数据链。
Link 16数据链是一种先进的通信、导航与识别系统,采用TADIL J型数据格式,是美军根据未来作战的需要并充分发挥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的能力而研制的,具有快速、机动、无线、多用户等特点,现已成为美国国防部用于战术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的主要战术数据链。
美军主要战术数据链介绍 余晓刚等 2002年9月第33卷第3期 (总第108期) 美军主要战术数据链介绍余晓刚,王华(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现代通信实验室,北京100081)龚诚(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上海200233 )[摘 要] 介绍了美国目前使用中的三种战术数据链Link 4A、Link 11和Link 16的背景,功能、特点和装备情况,同时通过列表对照了三种战术数据链技术体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最后阐述了三种战术数据链的互操作性问题。
[关键词] 战术数据链;Link 4A;Link 11;Link 16[中图分类号] TN9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41X(2002)03-0025-04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要求战术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分发要做到安全、及时和高效,战术数据链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
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研制出了几种战术数据链并装备了部队,它们分别是Link I、Link II、Link III、Link 4、Link 11、Link 16等,最近美国又在着手研制Link 16A和Link 22。
Link 4分为Link 4A和Link 4C,Link 4A用于控制台与飞机之间的通信,Link 4C则用于飞机与飞机之间的通信。
本文主要介绍三种典型的战术数据链Link 4A、Link 11及Link 16。
1 Link 4A1.1 背景 目前美国军方使用的是Link 4A[3]。
由于它符合战术数字信息链路(TADIL)C规范,因此在美国国内,Link 4A等同于TADIL C。
Link 4A的最初设计旨在用来替代战术飞机控制的话音通信,以后又将Link 4A的应用扩展到了舰载平台与机载平台之间的数字数据通信。
在美国军方和北约组织(NATO)使用的若干种战术数据链中,Link 4A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提供数字化的舰对空、空对舰以及空对空战术通信,其中包括:航空母舰自动舰上降落系统(ACLS)、空中交通管制(ATC)、空中拦截控制(AIC)、攻击控制(STK)、地面控制轰炸系统(GCBS)、航空母舰惯性导航系统(CAINS)。
战术数据链是传递战术数据的链路。
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战术性,即是战术级用户之间的通信;二是数据性,即是数据形式的通信;三是链路性,即是按链路协议进行的通信。
目前战术数据链已发展成为可传送数据、数字语音、图形、图像、文本等多种格式信息的“战术数字信息链(TADIL)”。
战术数据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数据链路;二是数据系统。
从前者看,它是一个通信系统;从后者看,它是一个信息系统。
战术数字信息链是战术数据系统间战术信息交换的主要手段,采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应用协议,实现陆基、机载和舰载战术数据系统间的信息交换。
它是最大限度发挥战术系统效能的系统,由系统与设施、通信规程和应用协议组成。
战术数据链内容涉及数据链组成、结构、功能、环境、消息标准、波形协议、信号发送、故障检测、网络管理、数据链操作等内容。
战术数据链的“战术”概念,主要是“具体”、“可操作”的含义。
目前,其作用距离已经超出了“战术”的“局部”范畴,上至太空的卫星,远至大洋彼岸,这已经不是“局部”的“战术”内涵,而是融战略、战役、战术于一体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