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会议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护理组会议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护理组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护理团队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会议类型1. 定期会议:包括每周一次的例行会议和每季度一次的全体护士会议。
2. 临时会议:根据工作需要,由护士长或上级领导临时组织的会议。
三、会议组织1. 每周一次的例行会议由护士长主持,全体护理人员参加。
2. 每季度一次的全体护士会议由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及全体护理人员参加。
3. 临时会议的组织和主持人根据会议内容确定。
四、会议内容1. 每周例行会议:(1)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布置本周工作重点。
(2)分享护理工作经验,讨论护理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进行业务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4)强调安全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2. 每季度全体护士会议:(1)总结上季度工作,表彰优秀个人和团队。
(2)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布置本季度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计划。
(4)组织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
(5)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五、会议纪律1. 会议准时开始,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提前向护士长请假。
2. 会议期间,护理人员应保持手机静音,不得随意离场。
3. 会议结束后,及时反馈会议内容,确保每位护理人员了解会议决议。
六、会议记录1. 会议记录由护士长或指定专人负责,记录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内容等信息。
2. 会议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会后及时归档。
七、会议效果评估1. 定期对会议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护理人员对会议内容的满意度及改进建议。
2.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会议内容,提高会议质量。
八、组织实施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护理部负责对护理组会议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3. 护士长负责本护理组会议制度的落实,确保会议制度的执行。
九、奖励与惩罚1. 对认真执行会议制度,积极参与会议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护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会议制度,不参加会议,或会议期间违反纪律的护理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处罚。
护理会议管理制度第一条护理部主任参加院务交班会、周会、办公会等会议。
掌握信息,保持护理工作与院部工作的一致性。
第二条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每季度1次,护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成员参与,护理部主任主持。
讨论、修订质量标准;讨论护理质量疑点、难点,并提出改进措施;分析、评价护理工作质量,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反馈到科室;对本季度的护理质量缺陷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发生重度缺陷随时召开会议,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对本季度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条护士长例会。
1.护士长例会,每月召开1次,特殊情况随时召开。
由护理部主任主持,全体护士长参加。
2.会议内容:总结、分析、评价上月护理工作情况,通报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布置本月工作重点内容。
3.护士长不得无故缺席,因公不能参加者向护理部请假、备案并委托代理人员参会,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并传达会议精神。
第四条全院护士大会,每年召开1次。
由护理部主任主持,传达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重要精神、护理工作年度总结、护理缺陷分析、先进表彰等,布置今后护理工作任务和要求。
第五条护理晨会:利用每日晨交班召开,由科室护士长主持,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安排病区护理工作计划,布置工作重点等。
第六条护患沟通会。
1.护患沟通会每月召开1次,由科室护士长或科室助理(必要时由护理组长)主持召开,必要时请科室负责人出席。
2.主要内容:向患者讲解医院规章制度、近期工作安排,进行健康教育;强调病区安全工作;听取、征求住院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工作。
3.按要求做好记录。
第七条会议以解决问题、沟通信息为目的而召开,因此每次会议之前主持人必须精心组织,有完整的会议程序和会议记录,会后归纳汇总,达成的共识要认真执行,做到开短会、开好会,提高会议质量。
为加强科室护理团队的建设,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会议内容1. 分析科室护理工作现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2. 学习国家卫生政策、护理法规、护理新技术、新理念。
3. 讨论并解决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 交流护理经验,分享典型案例。
5. 安排和部署科室护理工作计划及阶段性任务。
6. 传达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
三、会议时间1. 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科室护理工作会议。
2. 根据工作需要,可临时召开专题会议。
四、会议组织1. 科室主任担任会议主持人,护理组长担任记录员。
2. 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均应参加科室护理工作会议。
五、会议议程1. 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介绍参会人员。
2. 护理组长汇报上月护理工作总结及存在问题。
3. 护理人员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
4. 科室主任对护理工作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措施。
5. 讨论并确定本月护理工作计划及阶段性任务。
6. 传达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
7. 主持人总结会议,宣布会议结束。
1. 参会人员应准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缺席。
2. 参会人员应认真听会,不得交头接耳、玩手机等。
3. 参会人员应积极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
4. 不得在会议中发表与会议无关的内容。
七、会议记录1. 护理组长负责会议记录,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议程、讨论内容、决定事项等。
2. 会议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归档。
八、会议效果评估1. 会议结束后,科室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评估会议效果。
2. 对会议中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科室应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落实。
九、附则1. 本制度由科室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旨在规范科室护理工作会议的召开,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确保护理工作的高效、优质、安全。
护理联席会议制度
一、联席会议的目的:组建联席会议是为了协调好各护理病区、单元之间的工作,提供交流平台,使信息畅通,对与护理相关的医院重大问题共同商议、共同决策。
二、护理联席会议由分管护理的院领导负责,护理部牵头组织召开。
负责人:分管护理副院长
成员: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及督查室等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
三、联席会议主要职责:
(一)在院领导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护士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指导全院护理工作。
(二)针对护理工作中的各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商讨护理工作保障制度。
(三)对各片区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反馈、研究改进。
四、联席会议工作要求
(一)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成员参加,必要时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二)联席会议召开时间地点和议题由护理部拟定,并通知参会人员。
(三)护理部负责日常联络工作,并抓好落实联席会议
做出的工作部署和决定。
五、联席会议内容
(一)通报:各成员提出问题的落实情况,护理质量保障、安全持续改进情况等内容。
(二)议题:需要医院或其他委员会、其他部门协助支持的工作,会前由护理部拟定,在会议上宣布;征求其他部门意见,部署、协调相关工作。
(三)总结:护理工作情况、质量持续改进情况。
(四)互动平台:针对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大、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商议解决方案;各成员提出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意见,共同协商、改进。
护理工作例会制度(1)护理部例会由护理部主任主持,参加人员为护理部的全体人员。
主要内容:汇报及总结上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布置本周工作任务;传达医院会议或工作的要求。
护理部主任提出工作的重点和任务要求。
(2)科护士长例会由护理部主任主持,参加人员为护理部干事、科护士长及中层护理管理者。
主要内容:研究讨论护理工作计划和有关护理工作的决策;干事、科护士长汇报护理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对存在较为严重的护理质量事件进行通报和讨论处理结果。
护理部主任布置近期工作安排并提出具体要求。
(3)护士长例会全院护士长例会:每月____次,由护理部主任主持,参加人员为各病区护士长和部分护理骨干。
主要内容:传达上级指示,总结护理工作,布置工作计划;分析讲评护理质量,护理缺陷分析和疑难护理问题讨论;介绍护理管理经验,交流护理管理信息。
分科护士长例会:由科护士长主持,本科护士长参加。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主要内容:科护士长总结和布置本科月工作;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分析本科的护理缺陷及急需解决的问题;汇报专科护理工作情况。
(4)护士大会科护士大会:由科护长主持,全科护士参加。
总结每月工作,表扬好人好事;存在问题分析;布置下月工作重点。
全院护士大会:“5.12”护士节和春节前举行,由护理部主任主持,院领导和机关相关领导出席,全院护士参加。
主要内容:总结年度工作,明年工作计划及目标。
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演讲比赛、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操作竞赛和文艺演出等。
(5)病区护理例会由病区护士长主持,全体护士参加。
主要内容:传达护理部或科部的工作计划和要求;总结护理工作,分析讲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教育,护理缺陷分析和疑难护理问题讨论等。
护理工作例会制度(2)序言护理工作是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协调与沟通等方面。
为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制定并实施护理工作例会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护理工作会议制度
护理工作会议制度是指对护理工作中的会议进行规范、管理和优化的制度。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护理工作会议制度的内容:
1. 会议召开与时间安排:
- 会议的召开应提前通知参会人员,时间和地点要事先确定好。
- 会议的时间安排应合理,避免与护理工作冲突。
2. 参会人员:
- 参会人员应包括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 参会人员应事先准备好相关资料,以便会议顺利进行。
3. 会议议程:
- 会议应有明确的议程,包括会议主题、讨论内容和决策事项等。
- 会议议程应提前通知参会人员,以便大家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4. 会议主持与记录:
- 会议应有专门的主持人,负责掌握会议进程,引导讨论和决策。
- 会议应有专门的记录人,负责记录会议的讨论和决策内容。
- 会议记录应及时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查看和参考。
5. 会议纪律:
- 参会人员应自觉遵守会议纪律,不得打断他人发言,不得离席或大声喧哗。
- 参会人员应尊重他人意见,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不得散布谣言或误导信息。
6. 会议结果与行动计划:
- 会议结束后,应对会议结果进行总结和记录,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 行动计划应明确具体的任务、责任人和完成时间,以便后续跟进和评估。
7. 会议评估与改进:
- 对会议的效果和参会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估,针对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优化。
- 会议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和领导,以便提供改进的参考意见。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护理工作会议制度的内容,具体的实施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护理工作会议制度
一、护理部科务会议:每周由护理部主任主持科务会。
总结上周工作情况和研究安排本周工作重点以及需要提交护理部讨论的问题。
二、全院护士大会:根据工作计划,每年举行全院护士大会一次。
三、护士长例会:每月召开二次,由护理部正、副主任主持,总结护理工作、公布检查评比情况、交流先进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讨论差错、查房情况反馈、研究解决方法、布置新的工作任务。
特殊情况下可临时召开会议,并记录存档。
四、科护士会议:每月常规护士长例会后由护士长主持会议,传达全院护士长会议精神。
五、工休座谈会:由病区护士长或指定专人主持,病人代表、部分家属各工作人员参加,每月一次,完整记录会议内容和整改措施、效果。
六、全院护理质控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由护理部正、副主任主持,并记录存档。
七、护理晨会:每日早晨利用15分钟时间召开,由护士长主持进行护理日夜交接班,护士长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和安排护理工作计划,进行护理业务提问及教学提问等。
医院护理会议制度
医院护理会议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会议召开和组织
- 确定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议题。
- 由相关部门或人员负责召集和组织会议。
- 发送会议通知,明确参会人员和议程。
2. 参会人员
- 包括护理部门负责人、护士长、主管护师和其他相关人员。
- 可邀请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参加会议,以提高交流和合作效果。
3. 会议议程
- 包括会议主题、议题、讨论内容和时间安排。
- 会议议程由主持人(一般为护理部门负责人或护士长)确定,并提前通知参会人员。
4. 会议记录
- 由一名专门负责记录的人员担任会议记录员。
- 记录会议的内容、决议和行动计划。
- 会议记录应及时归档和传达给相关人员。
5. 会议内容
- 交流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困难和经验,并共享解决方案。
- 审议和制定护理政策、流程和标准。
- 评估和改进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审核和推动护理研究项目的进展。
6. 会议纪律
- 会议守时,参会人员应按时到达会议室。
- 注意听讲、发言时尊重他人和遵守会议纪律。
- 保持会议秩序,不得擅自离席和私自打断他人发言。
7. 会议评估
- 根据会议目标和议程,评估会议的效果和成果。
- 收集参会人员的反馈和建议,为下次会议改进做准备。
以上是医院护理会议制度的一般内容,具体的制度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护理部工作会议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为了加强护理部的组织管理,提升护理部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特制定本护理部工作会议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护理部工作会议的召开程序、议程安排、决策机制和会议纪律,确保护理人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护理部内部的沟通合作,共同推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二、召开程序1.护理部工作会议根据实际需要由护理部主任或负责人召集,可以定期召开或不定期召开。
2.召集人应提前3个工作日通知会议时间、地点、议题和参会人员名单,并附带相关文件和资料。
3.会议的召集人应当按时参加会议,并负责主持会议。
三、议程安排1.会议议程由护理部主任或负责人制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主题报告:护理部主任或负责人对工作进行总结和指导。
(2)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或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工作汇报:各科室护理负责人对近期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4)问题讨论:对于一些重要问题和困难情况,进行集体讨论,互相交流经验和解决思路。
(5)培训安排:根据实际需求安排护理培训内容和时间。
(6)其他事项:包括会后行动计划、工作安排和工作提醒等。
2.护理部主任或负责人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议程,但必须将调整后的议程在会前通知参会人员。
四、决策机制1.会议中的决策应当通过集体研究、民主讨论和表决等方式完成,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2.对于需要护理部工作会议讨论并决定的重要事项,应当形成会议纪要并报护理部主任或负责人签署,作为决策的依据。
五、会议纪律1.参会人员应准时参加会议,不得擅自缺席,如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参加,应提前向召集人请假并说明原因。
2.会议开始前,参会人员应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确保会议的秩序和安静。
3.参会人员应遵守会场纪律,不得喧哗和干扰会议进行。
4.参会人员应听从会议主持人的安排和指示,按时发言并言简意赅,不得偏离议题和拖延时间。
5.会议主持人应保持中立公正,确保会议进行的秩序和纪律。
护理教学会议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加强护理教学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促进护理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制定本制度。
二、会议组织1. 护理教学工作会议:由护理部主任或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
2. 护理教学观摩会议:由护理部指定专人负责组织,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
3. 护理教学研讨会:由护理部或各临床科室组织,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
三、会议内容1. 护理教学工作会议:(1)传达上级有关教学工作的精神和要求。
(2)总结上季度护理教学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部署本季度护理教学工作任务。
(4)分享护理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5)讨论护理教学改革和发展事项。
2. 护理教学观摩会议:(1)观摩护理教学实践,包括教学查房、护理操作演示等。
(2)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交流护理教学心得和感悟。
3. 护理教学研讨会:(1)探讨护理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2)分享护理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
(3)提出护理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意见和建议。
四、参会人员1. 护理教学工作会议:护理部主任、护理部相关人员、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及护理教学相关人员。
2. 护理教学观摩会议:护理部相关人员、各临床科室护士长、护理教学相关人员及实习生。
3. 护理教学研讨会:护理部相关人员、各临床科室护士长、护理教学相关人员及实习生。
五、会议流程1. 护理教学工作会议:(1)召开会议,由主持人介绍会议议程和参会人员。
(2)传达上级精神和要求,总结上季度教学工作。
(3)部署本季度教学工作任务,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
(4)讨论教学改革和发展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
(5)会议结束,由主持人总结发言。
2. 护理教学观摩会议:(1)召开会议,由主持人介绍会议议程和参会人员。
(2)进行教学实践观摩,包括教学查房、护理操作演示等。
(3)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4)交流护理教学心得和感悟。
(5)会议结束,由主持人总结发言。
护理会议制度
1、护士长会议:护理部每月召开一次,总结护理工作,反馈质检结果,交流先进经验,指出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布置新的工作任务,传达上级有关指示及会议精神。
特殊情况下,可召开临时会议。
2、护理质量讲评会:由护理部主任主持,护士长参加。
讲评护理质量,提出整改意见。
3、护理安全讲评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护理部主任主持,护士长参加。
讲评每季度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4、护理部与相关部门工作协调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由护理分管院长主持,护理部、护士长、及相关分管院领导参加,指出医院各部门及公共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改进措施。
5、科室护士会议:由护士长主持,全科护士参加,每周召开一次。
对本月科室护理工作进行讲评,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存在问题;讨论科室护理工作,提出问题及解决办法,制定有关措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进团结;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组织学习有关规章制度。
6、护理晨会:每日早晨上班利用半小时时间召开(节假日除外)由护士长主持进行护理日夜交接班,护士长传达
上级会议精神和安排护理工作计划,进行护士业务提问及护理教学提问等。
7、工休座谈会:每月召开一次,由护士长主持召开,病人及陪护人员参加,必要时有关科室人员参加;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收费、生活、饮食等方面的意见,了解病人思想情况,对反映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让病人及陪护人员理解并自觉遵守病房管理制度;组织学习健康教育知识。
8、将会议内容及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