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课标要求】

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3.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教材分析】

《祖国的首都——北京》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代表,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知道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3.了解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胜古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

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老师来北京拍摄的故宫、颐和园、北师大东门、鸟巢、水立方等图片,告诉学生自己的北京之行感受,也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心中的北京,表达自己对北京的向往。

教师:北京是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地方,是祖国的心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首都北京,去感受她无穷的魅力。

学生观看图片,说出感受

激发兴趣、培养情感,导入新课

板书: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一)政治文化中心

1、自学“政治文化中心"部分。让学生区分回答哪些是彰显政治功能的地方,哪些是彰显文化功能的地方。继续展示天安门、国家图书馆、奥运村、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大剧院、新华门、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图片。

并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学生积极踊跃回答或抢答.展示图片、激发兴趣、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选择的答案进行评价。

板书:

1、政治中心: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

2、文化中心:科研机构、高等院所、文化体育场所

过渡: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北京既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是我们国家的心脏。北京不仅今天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个朝代的都城,特别是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北京真正是座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1.背景最早的城墙叫什么?先后有哪些王朝在北京建都?

2.作为古都背景有哪些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

3.根据你对背景的了解你认为什么时间去北京旅游最好?

播放MTV《北京欢迎你》活动:观看MTV,让学生写出从《北京欢迎你》的画面中观察到的能印证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将《北京欢迎你》分成四段播放,

ﻬ全班学生分成四个组,让他们边唱边观察MTV的画面,从中发现相关的文化景观。对各组观察的正确率,教师点评、总结,结合MTV里出现的京剧艺术,可以鼓励学生唱几句。

通过图片认识北京的历史文化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同感,激发爱国热情.

活动:

近年来,参观背景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对于这一现状,说说你的看法。

甲:提高门票价格

乙:限制每天的门票数量

丙:提倡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

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她作为是历史文化名城正以矫健的步伐走向世界,我们从MTV《北京欢迎你》中也看到了她现代的一面,下节课就让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现代的北京.

(三)现代化的大都市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北京也在不断发展。那未来北京应如何发展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P39课文及图6.48,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2.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3.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城市现代化表现在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北京是中国的心脏所在,是中国的象征,因此北京必须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

因为北京是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今天,所以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化建筑,这使得北京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

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过程与方法: 1.继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2、通过学生对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的现实矛盾的思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辩证对待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地关系。 教学重点: 1、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 2、北京的未来发展方向; 3、学会根据城市的历史条件处理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城市的历史条件处理城市建设中“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两会”图片 师:先给大家看一组图片,知道这上面说的是件什么事儿吗?两会又是在哪里举办的呢? 引入新课祖国的首都-北京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祖国的首都-北京,说起北京,你对这个地方有什么印象?会让你想起些什么呢? 生描述北京印象 师:大家说的真好,让我们来看看你们说的这些地方的部分图片 欣赏北京图片,感受北京不同风貌与气息。 师: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如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三个方面一起去认识我们的首都---北京 回顾图片,出示课件北京符号,引出三个标题首都北京,古城北京,现代北京。 二、自主学习 师:在1949年10月1日,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完整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北京教案新人教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北京教案新 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了我国的行政区划,请大家回忆我国共划分几级行政区划?最高级别的有多少个?分哪几类? 提问,学生回答。(略) 讲述: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最高级别的共34个。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 学生齐答:北京 对,北京。北京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家对北京了解多少?有谁去过北京?请举手。好,我们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北京。 学生介绍。(略)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对北京有了一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板书: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讲授新课] 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 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1“北京市略图”和图6.3“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文字内容。 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在屏幕上打出) 1.北京市的地理坐标; 2.北京市在什么部位与哪几个省区相邻? 3.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4.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5.北京市属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6.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 7.北京市的对外交通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参与指导。(根据时间要求,可安排1、2组讨论1、2题,3、4组讨论3、4题等) 提问,小组代表回答,组员补充。(略) 板书:一、北京概况 位置、面积、人口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课标要求】 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3.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教材分析】 《祖国的首都——北京》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代表,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知道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3.了解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胜古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 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老师来北京拍摄的故宫、颐和园、北师大东门、鸟巢、水立方等图片,告诉学生自己的北京之行感受,也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心中的北京,表达自己对北京的向往。 教师:北京是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地方,是祖国的心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首都北京,去感受她无穷的魅力。 学生观看图片,说出感受 激发兴趣、培养情感,导入新课 板书: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一)政治文化中心 1、自学“政治文化中心"部分。让学生区分回答哪些是彰显政治功能的地方,哪些是彰显文化功能的地方。继续展示天安门、国家图书馆、奥运村、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大剧院、新华门、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图片。 并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学生积极踊跃回答或抢答.展示图片、激发兴趣、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选择的答案进行评价。 板书: 1、政治中心: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 2、文化中心:科研机构、高等院所、文化体育场所 过渡: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北京既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是我们国家的心脏。北京不仅今天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个朝代的都城,特别是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北京真正是座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1.背景最早的城墙叫什么?先后有哪些王朝在北京建都? 2.作为古都背景有哪些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 3.根据你对背景的了解你认为什么时间去北京旅游最好? 播放MTV《北京欢迎你》活动:观看MTV,让学生写出从《北京欢迎你》的画面中观察到的能印证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将《北京欢迎你》分成四段播放, ﻬ全班学生分成四个组,让他们边唱边观察MTV的画面,从中发现相关的文化景观。对各组观察的正确率,教师点评、总结,结合MTV里出现的京剧艺术,可以鼓励学生唱几句。 通过图片认识北京的历史文化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同感,激发爱国热情. 活动: 近年来,参观背景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对于这一现状,说说你的看法。 甲:提高门票价格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设计:6.4祖国的首都----北京

关于《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节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北京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位置的优越性做出简要评价。 2.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 3.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地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特征。 2. 理解北京成为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的条件。 3. 学会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 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问题情境:(出示图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天安门城楼讲话。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学生齐声回答:北京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学习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 出示课题: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师指导:中国地图中,五角星所在的位置是? 学生回答:北京 出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阅读 教师引导:北京之所以成为祖国首都,从历史角度来看,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胜古迹做基础;从地理角度来讲,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做条件,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出示组图:了解北京的历史、名胜古迹。讲解略 过渡:本节课,我们重点从地理角度学习北京成为首都的原因。提示学生:要了解一座城市,要从它的地理概况和自然特征深入,这也是学习城市的一种方法。 出示PPT:一、北京的地理概况 1、面积、人口 自主阅读:读课文P33,说说北京的面积、人口。 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答案,讲解。 出示PPT:2、地理位置 提问:读右图,找出北京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的省市。 学生分析图,回答,教师出示讲解。 a.经纬位置:40ºN 116ºE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案

教案

主要有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河流大体由西北向东南流。 探究:教材36页第2题,请读图分析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1)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分布上是怎么变化的?(2)分析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城市职能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北京城市战略 定位,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以及科技创新中心。运用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能够举例说 明北京的这些城市职能。 运用资料说 出北京的城市职 能。 历史悠久的古城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为北 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运用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首 都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 (1)运用图文资料了解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 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京杭大运河 七处世界遗产。 (2)运用图文资料了解四合院、胡同等北京历史文化传 统。以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对 古城风貌进行的大力保护。 运用资料说 出首都北京的历 史文化传统。 现代化的大都市运用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现代化大都市北京的重点功 能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以及发展中出现“大城市病” 的治理。 举例说明北 京的城市建设成 就。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作业主题:碧水环绕话北京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年)》颁布后,引起了师生们的共同关注。王老师带领同 学们开展了小组探究活动。依据小组活动资料,回答下列 问题。 第一小组以“北京的历史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查阅到 史料记载;元朝建立后迁都至原金中都城所在地,该地两 年内人口猛增,只得选择新址建立都城即元大都。图1为 金以来北京城区的变迁示意图。 巩固本节课 的知识。

2021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学案 第6章第4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含答案)

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1) 学习目标 1.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 2.北京的城市职能。 学习重点 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北京的城市职能。 学习难点 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自主学习 (一)北京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1.北京位于西北角, 面和面背靠群山,面向海,与市和省接壤。 2.北京地理位置优越: 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 ,向西可联系 ,向南可进入。 3.北京的地势高低;河流大多由流向。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1.北京是全国的中心。北京是中国首都,是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在地,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北京是全国的中心。这里有北大、清华等数百所,有中国科学院等各类,还有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有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等。 3.北京是国际中心。北京有许多、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等。 合作探究 根据提示,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对北京位置的优越性评价: 1. 位置优越。地处纬度带,地区(干湿地区),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 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 3. 位置优越。战争年代,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4.经济区位优越。西有,北有牧区,南有,能源、原材料、食物供应充盈。 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2)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的保护价值。 2.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学习重点: 了解北京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的保护价值。 学习难点 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自主学习 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两代,呈现形。 2.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浓郁的名胜古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有体现北京历史文化传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令人流连忘返。

6.4祖国的首都-北京 学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课题:第六章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找到北京的地理位置,了解北京重要的地理优势。 2、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知道北京重要的名胜古迹。 【学习重难点】 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城市职能。 难点:运用地图分析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位置。 【主备教师课前建议】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一个重要的区域,本节教材以北京的自然条件作为北京发展的基础,从首都北京,古城北京,现代北京三个方面来讲述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化建设,让学生对北京有个全面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政治文化中心 阅读教材32—35页,完成下列填空 1、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北京城位于的西北角,地势特点是由向 倾斜。 2、北京是全国的中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是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3、北京是全国的中心,这里有上百所高等院校和各类科研机构,有全国藏书最多 的,有中央电视台以及著名的博物馆、展览馆、体育场馆等。 4、北京还是中心:北京有、代表机构,以及代 表机构等。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5、北京的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 、明十三陵等。其中,北京故宫又名,是、两朝的皇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

整的。 (三)、现代化的大都市 6、北京的中央商务区位于内,是北京最富有活力和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地区。 中关村科技园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 商业街是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著名商业区。 7、北京还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和国际,市区形成了加的 快速道路网。是我国规模最大、运输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港。 8、目前,北京正朝着“、、、”的目标迈进。 9、查找北京文化古迹和特色民居的资料,向学生进行介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0、补充说明北京所在的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类型; 11、以北京为起讫点的铁路干线有哪些 备课拓展: 二、合作探究: 1、结合北京地形图,合作讨论35页和36页活动题。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完成42页活动题,认识北京的现代化。 3、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北京,教师做点拨(铁路干线,运河起点) 4、两会在北京召开,2020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召开,国外机构总部设在北京,代表的城市职能 5、四合院的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关系 备课拓展: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8)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第1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并会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学会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 3.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学习重点、难点】 1.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 2.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协作参与课堂,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思考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分工合作相互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案 【课时】 1课时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黄土地貌有哪几种? 2.多媒体展示代表北京的符号的图片(天安门、故宫、鸟巢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永不言败!) 情景一政治文化中心 展示本节知识要点,在问题的引导下,阅读地图册P12、P13,课本P32-37,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1至7,认识北京的自然环境。 1.我国的首都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它位于(干湿区)、带(温度带),属于典型的气候。 2.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 N, E。

②海陆位置:位于平原的部边缘,北枕山,西倚山和山,东望海。 ③相对位置:东南临市,其余三面被省包围。 3.地势为高,低。 4.河流:河、河、河,属于河水系,河流自向 注入渤海,为北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5.北京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冬夏(长/短)、春秋(长/短),气候特征:夏季,冬季。 6.北京在春季多大风天气,容易发生灾害性天气。 7.北京符号:北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北京的符号。 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合作探究】(乐于探究,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展示) 认真阅读课本P35—36图6.44、图6.45,按照要求完成教材p35活动;对于未完成的问题,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最后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展示,其他小组点评。 1.读图,认识北京城市职能。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1)政治中心:是国家重要会议召开地,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央领导人办公地,是祖国的心脏。(2)文化中心:荟萃着、等高等院校120多所和许多科研机构,众多的博物馆和体育场馆等,2008年第届已由北京承办。 (3)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外交部所在地,200多个外国驻中国。2.教材p27活动 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 (1)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性: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地形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的平原。境内贯穿五大河。 (2)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北京的纬度位置优越、地处暖温带,位

八年级地理下册 6.4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的位置、气候、河流、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了解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的城市职能。 能力目标 1.培养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德育目标 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培养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 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了我国的行政区划,请大家回忆我国共划分几级行政区划?最高级别的有多少个?分哪几类? 提问,学生回答。(略) 讲述: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最高级别的共34个,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多媒体展示课题:投影显示2008年奥运会会标 教师:同学们请认真观察,判断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标记? 生: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 师:主办地在哪? 生:。 师:对,。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某某国的首都。咱们当中有没有人去过或了解,你能描述一下对的印象吗? 学生介绍。(略) 师:带给我的印象是古典壮观的,又富有新鲜的现代气息的,我一直很想去,我想你们一定也很想去,请大家说说你想去的理由,好吗? 生:学生纷纷说出自己想去的理由。 师:看起来,大家真的很想去,有人想上清华北大,有人想去中关村、中央电视台,有人想去参观故宫,有的想去八达岭长城……想要去就要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深入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多媒体展示课题: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讲授新课] 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X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 一、的地理位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利用资料说出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城市职能。 3、利用资料说出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4、通过北京学习加深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合理发展区域的意识。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职能。 2、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哪里吧?(北京)关

于北京你们都知道哪些内容?(学生自由回答)那么,你们知道北京的具体位置、面积以及它的职能吗?今天,我们就走进北京,系统的学习关于我们首都的详细内容。 二、新授: 教师出示北京的地形图,让学生找出北京的具体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为40⁰N,116⁰E。 海陆位置:北京城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相对位置: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便于入海,大多流向渤海。 面积、人口:北京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961.9万(2010年。) 地形: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河流:主要河流有潮白河、永定河和人工运河(京杭运河)。 气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交通:北京位于几条古代交通大道的交叉点,又是京杭运河的起点,对外联系方便。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向南可进入华北平原。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 一、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的阅读分析,探究归纳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水系、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运用直观的图片等资料,感受并归纳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综合和评价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 2.运用搜集的地理信息,感受、归纳区域人文环境特点,初步感受与探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矛盾。 3.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挑战,逐步养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感受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 2.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3.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难点 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评价。 四、教学策略 充分运用教材的同时,搜集、整合地图、图片以及文字资料,创设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激励功能,引导学生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进而总结并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调查班内去过和没去过北京的同学各有多少。请大家在组内做一下交流,然后分别请两位代表谈谈自己的北京见闻与感想。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评议补充,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阶段小结: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和热切向往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去聆听祖国母亲的心跳。 认读目标:课件显示学习目标。 注:认读包括两部分,学生认读和教师解读。教师要强调,学习目标包括方法思路目标和学习内容目标。以自然环境特点为例,“自然环境特点”为内容目标,“运用政区图、地形图等资料探究总结”为方法思路目标。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敖汉旗第四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6.4祖国的首都____教案新版新人教版6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及其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3、了解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变迁。 4、对北京的现代化有一定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资料整理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培养爱国之情。 2、培养学生保护名胜古迹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北京) 二、新课讲授 (一)政治中心 1、城市符号 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是这个城市的符号。 2、北京概况(面积、人口) 3、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势 4、北京的城市职能 (1)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2)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3)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1、悠久的历史 2、众多的名胜古迹 (三)现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的发展 2、北京的城市交通网络 (1)立体交通网络:由航空、公路、铁路构成 (2)市区快速道路网:呈环形加放射状 (3)城市轨道交通发达,初步建设成网 (4)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3、北京的城市建设 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北京的重要性----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及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了解了北京的地理环境优越和城市的变迁,还了解了作为现代化城市北京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作业布置 五、板书设计(略)

6.4 祖国的首都──北京(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课题 6.1.4 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2.知道北京的历史古迹和城市职能。3.能举例说明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就。 教学 重点 北京长期作为政治中心的区位优势。教学 难点 如何处理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情境导入: 播放2008年奥运会音乐片《北京欢迎你》 新授课: 一、相约北京 1、北京在全国的位置? 小组回答:北京面积1.68万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1961.9万(2010年)。北京城位 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 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2、北京与哪些省级行政区相邻? 小组回答:天津市和河北省 3、北京主要为什么气候?北京的气候有什 么特点? 小组回答:温带季风气候,夏季 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激趣导入,引 入变态发育 的话题。

二、走进北京 1.城市职能:下列图片,反映了北京作为首都有哪些城市职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组回答: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历史古城:景观判断:播放图片,学生抢答。比一比,谁知道的名胜古迹多? 小组回答: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 3.北京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你能从视频里发现北京城市建设在哪些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或者取得成就呢? 小组回答:城市面积和功能区、面貌、交通、产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4.北京具有哪些功能区?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地域面积有何变化? 小组回答:北京城区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功能区不断完善。 5.读《北京的市区交通图》思考:北京市内交通的特点是什么?北京对外交通有什么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