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9.15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A.过着定居生活B.会建造房子C.住半地穴式房子D.会种植庄稼2.俗话说:“去楚雄州者,当去元谋县;去元谋县者,当去那蚌村。
”不为别的,就冲“元谋人”的那两颗牙齿!你知道“元谋人”距今大约多少年?()A.20万年B.70万年C.80万年D.170万年3.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A.B.C.D.4.“红山文化”出现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以辽河流域为中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并列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
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猪、牛、羊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陶器以“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
下列与红山文化相类似的农耕文明代表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5.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A.考古发现B.文献记载C.神话传说D.调查问卷6.恩格斯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创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
”以下各项符合恩格斯对“蒙昧时代”定义的是()A.北京人B.河姆渡文化C.半坡文化D.大汶口文化7.《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郡县制8.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片,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A.图①中北京人没有穿衣物,图②中北京人穿了皮裙子,自相矛盾,说明画错了B.图①和图②反映了北京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C.图①和图②反映了北京人勤劳勇敢,说明他们已经进化为晚期智人了D.图①和图②反映了北京人有时在南方,有时在北方,他们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9.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历史事件中,发生时间最早的是:A. 三国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朝统一中国D. 西周时期2. 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于哪个朝代?A. 夏B. 商C. 汉D. 唐3. 以下不属于中国古代历史记录方式的是:A. 古代铜器B. 甲骨文C. 金银器D. 竹简4. 经历了秦汉两代创制和发展,运算工具独特,至今仍能使人们直观地看到我国古代算学科学的成就的是:A. 马踏飞燕B. 熊猫C. 骆驼D. 龟兔赛跑5. 以下不属于我国四大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造船术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商朝的首都是__殷墟__。
2. 第一部由医药学家花草名称编成的草书是__《神农本草经》__。
3. 春秋战国时期以前的古代文字形体属于__象形文字__。
4. 中国古代史分为__上古史__、__中古史__和__近代史__三个阶段。
5. 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是__秦始皇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解释“封建制度”。
2. 解释“丝绸之路”。
3. 解释“楚河汉界”。
4. 解释“科举制度”。
5. 解释“诸子百家”。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2. 说明中国古代的货币发展历程。
3. 为什么秦朝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全国所统一的封建王朝?4. 中华文明是如何与其他古代文明交流和互鉴的?。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3.这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参观到的一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下列选项对该遗址远古人类表述正确的是()A.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C.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距今约三万年D.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七千年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我们应通过什么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A.神话传说B.历史记载C.考古发掘D.学者推新5.我国最早的人类之所以称为“人”,其主要依据是()A.《史记》上记载说明B.考古发掘出粗糙的石器工具C.考古发现他们喜欢吃烧熟的食物D.其长相和现代人完全一样6.小明假期随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在一处远古人类遗址看到了一个远古人的头部复原像(下图),头像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这个头部复原像反映的应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7.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火C.会人工取火D.会制造工具9.距今约7 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的居民()A.粟B.水稻C.白菜D.芥菜10.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与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①传说②遗址③化石④文献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那么他们应该去()A、陕西西安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浙江余姚3、北京周口店有我国著名的古人类遗址。
在这个地区生活过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4、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A、头部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B、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C、用火取暖和烧烤食物D、种植水稻5、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粟就向东传人日本、朝鲜,向西传人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原始社会农业生产中主要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 B黄帝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6、2016年2月29日,“黄金稻现——河姆渡文化特展”在福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落幕。
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A、水稻B、玉米C、粟D、黄瓜7、我国已有48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二位,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生活面貌的是()A、使用天然火B、住干栏式房屋C、挖水井D、制彩陶8、“炎联蚩败统天下,种养车行屋建藩。
教化群生兴社会,中华始祖拜轩辕。
”该诗句歌颂了谁的主要功绩()A、炎帝B、黄帝C、蚩尤D、皇帝9、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是()A、尧B、舜C、鲧D、禹10、《史记。
黄帝本纪》中记载:“尧之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轩辕于是修养道德,整顿军队,研究四季变化特点,种植谷物,安抚人民,丈量四方的土地……以与炎帝(人名)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而得其志。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下图是现存于中国地质博物馆中的元谋人的两颗牙齿化石,也是元谋人化石仅有的两件标本。
历史学家借助“元谋人牙齿化石”可以了解到()A.元谋人生活的时间B.原始人类的生活状况C.聚落时期生产状况D.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2.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研究“北京人”的情况时,可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神话传说B.化石遗迹C.口述史料D.史书记载3. 上古时期,人们“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这种状况的改变主要得益于()A.使用打制石器B.狩猎和采集C.发明磨制石器D.懂得使用火4.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教材时所记录的学习课题。
这①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②原始农耕生活③远古的传说AC.社会的变革D.人类的发展5. 美国学者布雷伍德指出:“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储藏在粮仓和牲圈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分离B.人类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学会了种植农作物C.人类很早就学会了收藏食物D.能够生产食物是人类定居生活的重要前提6. 东胡林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碳-14年代测定结果显示距今11 000—9000年,遗址发现了灰坑、火塘、墓葬等,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及大量动物遗骸,鉴定出了粟和黍(如下图所示)两种栽培谷物。
据此,可以推断当时东胡林居民的生活状况是()A.采集狩猎向农耕定居的过渡B.使用旧石器并建立国家C.制定天文历法指导农业生产D.部落首领更替都是采取禅让制7. 考古学家在一处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这处遗址应该是()A.山顶洞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8.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可以证明半坡人掌握简单纺织、制衣技术的是()A.石铲B.骨耜C.骨针、骨锥、纺轮D.渔叉、渔钩、渔网9. 中国原始文化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
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C.元谋人和北京人都知道使用火D.北京人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5.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6.“民以食为天”,从采集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8.下列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等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9.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D.河南新郑裴李岗原始居民10.以下是电视剧里讲述半坡居民生活的四个镜头,你认为其中的哪个镜头是错误的( )A.用火把肉烤熟食用B.使用陶器等装水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使用打制石器劳动11.“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远古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1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40分)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A.北京B.陕西C.云南D.河南2.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
由下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北京人复原头像A.学会磨制石器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C.懂得采集果实D.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3.爱美之心远古就有之。
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当中,懂得爱美的是()A.蓝田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元谋人4.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
20世纪50年代黄河流域陕西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人5.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6.原始人从住山洞到自己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发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A.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B.人们认识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适C.生产力发展了,人们学会了农耕D.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够住了7.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这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B.战略地位重要C.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生产D.生活用水方便8.《周易》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这段话可能反映了下哪一种历史现象()A.半坡居民种植粟B.河姆渡人饲养水牛C.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D.河姆渡人使用黑陶9.“这里的房子都没有窗户,由于时间久远,房屋都看不见了,但他们建造房屋时留的柱洞、灶洞、门槛,以及半地穴式的结构都还清晰可见。
”材料中的“这里”是()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0.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①打制石器②石制纺轮③人面鱼纹彩陶盆④出土的稻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王平同学家暑假期间喜迁新居,新买的家具和木质地板上油漆锃亮,交相辉映。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否会制造工具,而不是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或人工取火。
2.根据《韩非子》记载,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元谋人。
3.根据图示,下面图中的骨针和装饰品应属于山顶洞人。
4.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人工取火;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XXX、XXXXXX是中华文明的起源,XXX被称为“人文始祖”,XXX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XXX,他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
5.在我们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了距今3万年前的原始人类遗迹,考古人员依据的是考古发掘。
6.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其进步表现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掌握了人工取火、会用骨针缝衣服,懂得爱美、可以个人单独生活。
7.下列各项在我国古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采用天然火、使用骨针缝衣、制作黑、白陶、用麻纺成织品。
8.原始社会结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9.下列内容符合北京人的是制造石器和木棒、使用天然火、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10.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使用天然火、使用粗糙石器、种植水稻、制作彩陶。
11.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内容是种植水稻。
12.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北京人、山顶洞人、XXX、河姆渡人。
改写后: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而不是仅会使用工具或天然火或人工取火。
2.根据《韩非子》的记载,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元谋人。
3.根据图示,下面图中的骨针和装饰品应属于山顶洞人。
4.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人工取火;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XXX、XXXXXX是中华文明的起源,XXX被称为“人文始祖”,XXX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XXX,他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1.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元谋人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首页。
其主要原因是A.元谋人遗址是我国唯一的一处古人类遗址B.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C.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D.元谋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2.右图是北京人复原头像,请你仔细观察,下列说法与你观察不相符的是:A.前额低平 B.眉骨粗大 C.鼻梁隆起 D.嘴部前伸3.按照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年代的距今年代长短进行排列,正确的顺序是A.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B.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C.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D.山顶洞人、元谋人、北京人4.中国出现最早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稻、粟,距今大约多少年?A20000 B.10000 C.7000 D.60005.假设你生活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先进工具应该是下列哪一种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剑D.铁斧6.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A.炎帝 B.大禹C.黄帝 D.舜7.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
右图文物反映了当时A.农业初兴 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 D.贫富分化8.下列说法与河姆渡人生活无关的一项是A.种植水稻 B.制作彩陶C.象牙雕刻 D.使用天然漆9.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10年终于消除了黄河水患,他是采用什么方法治水成功的A.疏导 B.堵C.修建大坝 D.堵疏结合10.传说中关于炎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有①首创耒耜②制作陶器③教民通商④发明纺织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10分)11.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绝密★启用前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人类社会在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
要影响。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在()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渭河流域
2.下列最能够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
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玉米的种植
D.小麦的种植
3.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不包括()
A.过定居的生活
B.会种植庄稼
C.会建造房屋
D.陶器的艺术风格相同
4.黄帝和炎帝曾联合打败的部落首领是( )
A.蚩尤
B.共工
C.神农
D.伏羲
5.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这些传说,反映了()
A.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
B.黄帝有许多发明流传于世
C.黄帝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
D.黄帝堪称我国古代帝王的杰出代表
6.你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远古时代,原始人会用“米饭”招待你…你可能来到了(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7.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和谐秩序
C.神话传说。
七上历史测试卷第一单元
1.小明来到周口店龙骨山,他可以了解到生活在距今约万年前的北京人。
()
A.80—30
B.70—30
C.70—20
D.80—20
2.我们要了解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比较可靠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
B.神话故事
C.史书记载
D.古代传说
3.北京人的食物来源不包括()
A.捕猎动物
B.采集植物果实
C.采集植物根茎
D.种植农作物
4.下列有关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磨制石器
B.用火烧烤食物
C.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
D.用骨针缝衣服
5.某电视剧里有讲述半坡居民生活的四个镜头,请你选出错误的镜头()
A.用火把肉烤熟食用
B.使用陶器装水
C.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
D.使用铁制农具
6.下列遗址中,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7.下列有关河姆渡居民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木制的耒耜翻土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D.过定居生活
8.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房屋,是先在地上打若干竖的木桩,再在上面铺架木板结构,然后在这层构件上建造木构的房屋。
其中,下面一层的用途是()
A.存放粮食
B.饲养牲畜
C.住人
D.种植农作物
9.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因素是( )
A.建造房屋
B.原始农业的出现
C.使用磨制石器
D.捕猎采集
10.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下列原始人类排序,正确的是( )
①北京人
②禹
③炎帝
④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11.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哪一区域( )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黑龙江流域
12.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是因为( )
A.华人是黄种人,具有黄种人的特征
B.华人是从祖国大陆出国谋生的人
C.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炎帝和黄帝的部落联盟
D.炎帝和黄帝战胜了蚩尤,结成部落联盟
13.右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
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
①他打败蚩尤
②他建造宫室,种植谷物
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④他发明养蚕抽丝,创造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14.“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这里的“唐”指的是陶唐氏,即( )
A.尧
B.舜
C.禹
D.炎帝
15.尧舜禹时代,禹被推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主要原因是( )
A.治水有功
B.家庭富有
C.打败了蚩尤
D.享有特权
16.传说继黄帝之后,下列部落联盟首领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
A.舜、尧、禹
B.禹、舜、尧
C.尧、舜、禹
D.舜、禹、尧
17.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个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说出理由。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
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手里拿着一把铁制的镰刀去割
水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用木柴生火,因为他要用陶锅做香喷喷的大米饭。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3)错误: 理由:
(4)错误: 理由:
(5)错误: 理由: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他们饲养猪、狗等家畜,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面绘有鹿、鱼等各种动物和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
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和制衣。
材料二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骨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他们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乐器。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共同点。
(2)材料一中半坡彩陶上有鹿、鱼等动物和当时原始居民的生活有关系吗?这说明了什么?
(3)从上述材料中找出我国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
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
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
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
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
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
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丹朱(尧之子)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
(1)从材料一、材料二可看到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跟教材的说法是否一致?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传说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D
6.C
7.A
8.B
9.B
10.D
11.C
12.C
13.A
14.A
15.A
16.C
17.(1)小木屋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
(2)铁制北京人还不会制造铁制工具
(3)用木柴生火北京人会使用火,会保存火种,但不会用木柴生火
(4)香喷喷的大米饭北京人生活时期没有水稻
(5)毛毛一个人劳动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不会单独劳动
18.(1)都使用磨制石器;都种植庄稼;都饲养家畜;都会制造陶器;出现了原始的手工业等。
(四项即可)
(2)有。
这说明打猎和捕鱼已是半坡原始居民的重要生产活动。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干旱作物粟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19.(1)部落联盟会议推选。
禅让制。
(2)部落联盟首领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互相进行斗争。
不一致(因为教材上介绍的是这些部落联盟首领具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的爱戴)。
(3)古代的很多传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需要通过各种资料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