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球和地图(一)复习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782.50 KB
- 文档页数:4
认识地球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1、知道地球的形状。
2、会运用有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能够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
二、方法:自主阅读、讨论总结三、情感:领悟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培养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习难点: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学习流程:【导课】(2 分钟)1、多媒体课件: 播放“地球的面貌” 导言部分的录音,同时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海洋、沙漠、长江、长江中下游平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景观图片。
2、教师导语:刚才我们领略了地球上各种各样的地理景观,它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才造就了如此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地理景象呢?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认识地球的面貌,了解我们自己的家园。
板书:第一节:认识地球【阅读质疑,自主探究】(12 分钟)1、提示学习目标:(1)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有关地球方面的知识,你最想知道什么?(2)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归纳板书本课时学习目标:①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并会用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③知道什么是地球仪,并能在上面找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
2、阅读指导请同学们对照以上学习目标,自读教材P14—P16的内容。
边读书边勾画要点,并在教材的相应位置批注自学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教师巡视督查,及时表扬奖励,注重中差生指导。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15 分钟)1、自学检查,提出疑问,教师梳理、归纳、板书探究题:(1)地球是平面还是球体?你有什么证据吗?(2)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地球照片和地球模型都是规则的球体?(3)假如你是一个2000 多年前的学者,你会如何去猜测和验证地球的形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认识?(4)你知道地球有多大吗?请描述一下它的大小。
2.1.1认识地球【复习目标】1.区域认知:通过科学故事、史实材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综合思维:会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培养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3.人地协调观:会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培养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地球的过程、地球的真实形状难点:地球的真实形状、地球大小的数据步骤一:知识回顾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盖天说”→“浑天说”→船队的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2.地球的真实形状: 、的不规则球体。
1.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一周,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说明了什么?1.地球表面积约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千米。
2.地球的极半径千米,赤道半径千米。
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 ,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观演示地球与、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3.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是地球的自转轴,也就是。
4.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
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是地球的最南端。
步骤二:知识巩固地球的形状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2.(2022株洲改编)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
右图为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中看到的绝美地球。
在空间站,可根据局部形状推断地球( )A.是巨大的球体B.天圆地方C.围绕太阳公转D.围绕月球公转地球有多大3.俗语说:“坐地日行八万里”,这里的“八万里”指的是( )A.地球平均半径B.地球极半径C.赤道半径D.赤道周长4.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 )A.4万平方千米B.6 371平方千米C.5.1亿平方千米D.960万平方千米地球仪5.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地球仪( )A.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C.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D.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6.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仪绕着一根旋转轴运动,说明地轴是真实存在的轴B.地球仪上通常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来表示各个地理事物C.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的地球模型D.地球仪的形状与地球的真实形状不完全相同步骤三、讲解提高1.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说法的是( )A.“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回B.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C.“神七”拍摄的地球照片D.日食时,日面上的阴影为圆形2.下列诗句能说明地球形状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3.同学们在课间设想要在地球上做四大工程,你认为理论上正确的是( )A.工程一:沿赤道给地球做一条金腰带,腰带长达4万千米B.工程二:给地球做件全覆盖的冬衣,布料面积只需5.1亿平方米C.工程三:给地球经地心打个隧道,从北京直达南美洲,隧道长达4万千米D.工程四:按真实比例给地球上做地轴,长度达12 756千米在地理活动课上,同学们利用铁丝、乒乓球、胶布和橡皮泥等物品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图》学案周次第1周周课时共1课时年级、科目九年级地理教师王xx教学内容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七年级上册章地球和地图二次备课记录教案设计与学法指导教学内容: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纬线和经线。
地球的运动:自传和公转。
4.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形图的判读。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逐一疏通主要知识点,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各种地图的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并不断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适应中考的考试要求。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纬线和经线。
3.地球的运动:自传和公转。
难点:1.地图的基本要素。
2.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讲解本次中考复习的方法、设想,以及复习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提问:讲解知识要点:一、地球和地球仪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纬线和经线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特点经线纬线形状特征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特征经线长度都相等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认识地球集体备课个人空间一、课题:2。
1认识地球2二、学习目标1、运用基本数据,知道地球的大小,形状。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极、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怎样的一颗星球?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2.、什么是地球仪?它对学习地理有什么作用?【合作探究】一、一、地球的形状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⑴“盖天说":⑵浑天说:(汉·张衡)“ , 。
”⑶麦哲伦环球航行:读图2—5,想一想,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圈,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2、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一、二、地球有多大1、地球的表面积约2、地球的半径约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三、地球仪(重点)1、用手指拨动地球仪,看看它绕着什么转动?(抢答)2、拿出地球仪独自指出两级,北极,南极,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位置。
3、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拿着地球仪,一位同学看课本理解:①什么是纬线圈?②是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赤道向两级,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③纬线指示什么方向?4、每组组长组织学习:(1)解释什么是纬度,赤道纬度是多少?(2)观察第一幅图,指出北纬和南纬,并观察它们的度数有什么变化?北纬用什么表示?南纬用什么表示?(3)看下面的图,找出为低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 为高纬度地区。
【检测训练】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括号里填注: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赤道。
(2)在图中用红笔画出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分界线,并标注出相应的度数。
(3)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看,北京市(39040’N,116020’E)位于纬度地区。
(4)从图中纬度变化可知,纬度自赤道向两极依次(增加、减少)。
从北半球看,纬度自北向南依次是(增加、减少)。
从南半球看,纬度自北向南依次是(增加、减少)。
反思栏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知识梳理】一、地图三要素1、图例和注记(P10图1-17)写出下列常用图例的名称:2、方向:___下___左___右箭头指向______(方向)填写八个基本方位判断东西南北四个方向3、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1:100 000______式;(2)表示形式 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千米 式; 式,请你在框内画出一个该形式的比例尺(3)比例尺的大小判读:由于比例尺是分式,因此分母越大时,比例尺越____,如:比例尺1:1000_______(大于/小于)1:10000。
(4)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量算任意两点间的直线距离,如:比例尺是“1:1000 000”,若图上两地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约为_________。
中国地图山东地图二、认识地球1、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______(长或短),说明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_______球体。
2、大小:地球表面积约______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_______千米。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____向_____,从北极上空看是_____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_____时针。
5、经纬度的划分6、经纬网⑴经纬度位置:A 、__________;C 、___________⑵半球位置:A 位于______(南/北)半球,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B 位于______(东/西)半球,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⑶方向:A 位于B 的______方向,C 位于B 的______方向。
⑷低中高纬度:C 位于______(高中低)纬度地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⑸五带位置:A 在五带中的______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聚焦会考】一、地图三要素1.(2009年)图1所示图例,表示河湖的是图1A .B .C .D .图A 图B2.(2010年)下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B CA. A 图B. B 图C. C 图D. D 图 3.读某中学平面图,该学校大门朝向为(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4.在郊外不能用来辨别方向的是( )5.下图是同一学校的两位同学绘制的该校平面图,分析回答: (1)两位同学在相同大小的纸 张上,绘制同一学校平面图的 大小却不同,原因在于_______, 具体地说,甲图比乙图________。
期末综合复习学习课题期末综合复习学习目标熟练掌握期末考试知识点学习重点与难点七年级上册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考点分析综合复习七年级上册知识,从容应对期末考试一、本节知识第一章让人我们走进地理一、地图三要素1、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指向一般为_____向。
(2)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确定方向。
(3)经纬网定向。
纬线指示_______方向,经线指示______方向2、比例尺:比例尺=3、比例尺可用三种方式来表示⑴数字式:如1:100000或1/100000⑵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千米”⑶线段式: 0 1 2 3 4 5 6千米☆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图上所示地区的范围越,内容越;比例尺越小,图上所示地区的范围越,内容越。
4、图例和注记图例是指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中的符号表示;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
地球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千米,赤道周长约万千米。
☆地球仪是正球体。
性质☆纬线经线形状纬线圈都是_____除极点外)经线圈都是_____长度在南北半球不同纬线圈的长度____ 所有经线圈的长度都____ 指示方向纬线指示_____方向经线指示____方向、纬度:赤道的纬度为0º,赤道以北为____,赤道以南为____,南北纬各有____º。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____和_____。
几条重要纬线:⑴ 0º纬线①0º~30º为低纬地区,30º-60º为中纬地区,60º-90º为高纬地区②23.5º纬线-----即回归线,它是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也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66.5º纬线---极圈,是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也是地球表面是否有极昼、极夜的界线。
2、几条重要经线:0°经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主台旧址的经线,经度的起点,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学案1 湘教版宁阳县11-12学年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预习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预习目标:1、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的地理问题。
2、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道理知识。
预习重点: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的关系预习任务:1、从日常生活出发,提出地理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2、列举一些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3、归纳各地风土人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预习珍断一、选择:1、下列体育活动与开展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A 冲浪内陆地区B 冬季运动会广州C 登山运动平原地区D 滑雪运动东北地区 2、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二、综合题学校所在地和你的家乡群众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是什么?与当地的道理环境有什么关系?预习质疑探讨如何解开道理之“迷”的方法。
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第二课时预习目标:调查家乡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的种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预习重点: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预习任务:调查访问收集有关农作物生长的条件1预习诊断:小麦、玉米等需要热量、水、肥沃土壤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第3课时预习目标:1. 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2. 会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3. 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4. 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预习重点:1. 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2.会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预习任务:1.地图的种类有。
地图的三要素是。
2.地图上的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一般情况:;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所指的方向是;经纬网指示方向: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3.比例尺表示,其公式是。
4.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
5.观察教材“北京地图”和“全国地图”,回答:图的比例尺大;图的比例尺小。
图的内容详细,的内容简略。
此得出比例尺大小的意义是。
6. 叫图例,常用的图例有:。
学习课题世界地形及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学习目标熟练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学习重点与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以及判读 考点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是会考考查的重点难点,考试中占9分左右.【知识点一】等高线地形图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种地形。
地形类型主要特征海拔高低地面起伏 共同点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图示:2、世界两大山脉带:3、世界地形之最4、海底地形:5、地面某一地点高出________的_________叫海拔,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__________。
6、把 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7、等高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判读技巧:9.实际应用(1)山顶高度:结合山顶气温考察。
(2)河流:①发源(山谷与山脊区分);②流速;③流向。
山顶 山脊 山谷 陡崖 闭合曲线中心,中高周低(点) 等高线弯曲部分凸向低处(线) 等高线弯曲部分凸向高处(线)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3)大坝:①选址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坝高求坝长。
(4)修路选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引水线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通视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火山口判断(较少);(8)露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泥石流逃跑路线(10)港口(较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布局(养老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降水(迎风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陡崖高度计算:(14)瀑布问题:二、课堂练习1.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l)D点所在的山体部位是.(2)①线和②线所在地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线.(3)图中(字母)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是(填字母).A.120米B.290米C.190米D.620米(4)图中风向是风.据图判断A、B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地,说出判断依据.2.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村的经纬度位置是;就地球上的五带而言,该区域位于带.(2)图中煤矿和温泉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米.(3)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千米.甲村位于乙村的方向.(4)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复习课〕一、根底知识1.地球的形状:①人们对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②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那么球体2.地球有多大:读课本P16图2-5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_________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__千米探究:“坐地日行八万里〞在哪里能做到?_______3. 地球仪:读课本P16-19①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的地球________②认识: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③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____________从北极上空看是________,从南极上空看是________探究:在左图中A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④比拟经纬线的不同: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经线纬线地球最北端的点是______,地球最南端的点是_____探究:有人想建一座四面朝南的房子,可能吗?假如可能,在哪里能建?_________⑤认识经纬度:赤道是________°纬线赤道以北称_______,用字母______表示,北极是_______赤道以南称_______,用字母______表示,南极是_______低纬地区是_______、中纬地区是_______、高纬地区是______北回归线是__________°,南回归线是__________°,北极圈是______°,南极圈是______°人们规定以通过英国________天文台原址的经线是_____°经线也叫___________线0°经线以东为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0°经线以西为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表示东西经的最大度数为________°,称之为__________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________°,东西经_______探究:与30°E相对的经线是__________⑥理解半球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是________,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是____________4.经纬网:看课本P19-21理解: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外表任何一点的________探究:小明收到国外朋友来信,朋友邀请他到纬度40°、经度20°的地方度假,小明能否很快找到度假地?二、课后练习1、假设你乘一架飞机从北京一直往东飞行,最终可到达〔〕A、北京B、赤道C、南极D、北极2、人类利用卫星技术准确测量出地球赤道的周长,其长度大约是多少千米?()A、3万千米B、4万千米C、5万千米D、6万千米3、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0°和180°之间B.20°W以西到160°EC.20°E和160°W之间D.20°W以东到160°E4、仔细判读经纬网图,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限上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限上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5、南北半球的分界限是〔〕A.南极圈B.赤道C.北极圈D.南回归线6、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经纬线的长度各自相等B、经纬线都是一个圆C、经度和纬度总数都是360度D、地球上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7、东西半球的分界限〔〕A.90°W, 90°E B.20°E, 160°W C.0°, 180°D.20°W, 160°E 8、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经线与纬线互相垂直9、关于赤道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东西半球的分界限B.南北半球的分界限C.东经和西经的分界限D.南北方向的分界限10、严格地说,地球的形状是一个〔〕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那么球体B、椭圆球体C、圆D、正球体11、以下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②远航的船舶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12、以下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A.〔10ºN,165ºE 〕B.〔50ºS,10ºW〕C.〔40ºS,165ºE〕D.〔30ºN,10ºW 〕13、某同学把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02°E,28°N〕的经纬度写成了〔102°E,28°〕,地球上与该同学写法相吻合的地点有几处〔〕A. 1 处B. 2 处 C . 3 处 D. 4 处14、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所有的纬线都等长B.所有的经线都等长C.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D.通过地球外表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15、本初子午线是指〔〕A.0 度经线B.180 度经线C.赤道D.北回归线16、以下图现象最能说明的是〔〕A.海平面上升B.地球的自传C.地球是个球体D.大陆在漂移17、关于某城区(约28°N,约113°E)位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B.位于北半球,高纬度C.位于北半球,低纬度D.位于南半球,低纬度18、下面四条纬线,最长的是〔〕A.0°B.40°N C.20°S D.66.5°S19、小明在野外考察中,迷失了方向,救援部门跟踪他的手机信号确定了他的位置〔如图中的A点〕。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教案是教学的一种重要工具,作为教师不管学生是学习还是复习阶段都要做好教案。
那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有哪些?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过程【讲授】板书与讨论【板书】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3) 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活动2【讲授】地轴和两极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 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活动3【讲授】经线和纬线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 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4)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一个经线圈?(5)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活动4【讲授】经度和纬度继续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无数条。
为了区别出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和1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
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
观察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大? 哪一个小?(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
地球和地图(一)
【知识梳理】
考点一:地图三要素及地图的选择(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地图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1.比例尺是______比______缩小的程度。
其公式为:比例尺=_______:________。
2.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__;分母越小,比例尺越___。
3.比例尺的表示方法:(1)______式(2)______式(3)______式
4.比例尺大小、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图幅一样大小)
别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__方向。
(2)经纬网定向法:经纬网图中,按照经纬线
辨别方向,经线指示__方向,纬线指示___方向。
(3)有的地图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用“_______,
_________”定方向,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四个方向。
考点二:地球仪(课标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1.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
2.经纬度的分布规律以及经纬线的判读①经度的分布规律:以经线和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为界,把经度分为东经和西经。
(口诀:东增东经,西增西经)②纬度的分布规
律:以____为界,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是南纬。
(口诀:北增北纬,南增南纬)3.半球划分、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1)赤道把地球分成了南北两个半球,
所有北纬度的范围都在北半球,所有南
纬度的范围都在南半球。
(2)如图所示: 和组成
的经线圈是半球的分界线。
(3)中低高纬度:低纬度:中纬度:_________高纬度:___________
考点三:地球的运动(课标要求: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五带的划分: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五带分界线: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
考点四:等高线地形图(课标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定坡
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判读: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
处(数值大的)凸出,表示;等高线的弯
曲部分向低处(数值小的)凸出,表示;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用符号:
“”,两山峰之间的部分表示。
【聚焦突破】
1.经纬线的性质: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东西方向的差别,同一
条纬线上只有南北方向的差别。
北极点周围只有一个方向,都
是南;南极点周围都是北方向。
2.地图的选择: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
到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政区地图。
3.五带的特点:热带:一年2次阳光直射。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温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南、北回归线:一年1次阳光直射。
4.等高线地形图基本特征:一是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等;二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越大,地面坡度越缓;反之则地面坡度越大。
如图。
5.等高线图的应用:如水库大坝选在海拔相等距离最近两等高线处;盘山公路的修建应与等高线相平行或沿着等高线;小河形成于山谷之中;瀑布一般出现在陡崖;宿营地选择在鞍部等。
【感悟中考】
1.当你到我国某城市旅游时,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该市比列尺较小的地图
D. 该市比列尺较大的地图
2.关于右图中A 、B 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 、B 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
B.A 、B 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A 点所在经线比B 点所在经线长
D.A 点所在纬线比B 点所在纬线短
3.若图示为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影长,则三地( )
A.均位于南温带
B.纬度值①>②>③
C.一年中有太阳直射
D.均在冬至日影子最长
4.如图为泰安二分二至日正午所测量到的影长,则( ) A.①图示为春分日的影长 B.中考期间的影长与②图示最为接近
C.③图示为二至日的影长
D.冬至日的影长最接近图②
【模拟训练】
1.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
如果想要查找尼泊尔这个国家的位置,可以查阅( )
①世界地形图 ②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③世界国家和地区分布图 ④西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 ⑤电子地图
A.①③
B.③⑤
C. ③④
D.②③
2、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 、昼夜交替现象
C 、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发生变化
D 、泰安的球迷上午9:00观看美国当地时间20:00举行的NBA 篮球赛
读等值线图,若数值a ﹥b ﹥c ﹥d ,完成3~4题。
3-4题图
3.若a 、b 、c 、d 四线为等高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拔小于乙地
B.甲地位于山谷
C.乙地可能发育形成河流
D.站在丙地不可能看到丁
4.若a 、b 、c 、d 四线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丁地为盆地
B.丙地为山顶
C.丙地气温小于丁地
D.丁地为山顶
5.甲地(40°N,20°E)位于乙地(20°N,40°E)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6.读以南极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甲地的地理坐标 。
(2)丙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3)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千米。
(4)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 。
(5)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 。
7.泰安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家乡地理考
察,并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右图)据图回答。
(1)图中B 处的地形形态为 。
(2)甲村在乙村的 方向,量得乙村到④的
图上距离是2.6厘米,若比例尺为1:50000,则两地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千米,从他们绘制的地形图中可以看出 ( )
A.地势大致西高东低
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甲、乙两村均位于盆地
D.悬崖顶部海拔300多米
(3)考察小组选择了①②③④四个观测点,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A.在①处看到了成片的脐橙园
B.站在②处看到了甲、乙两村
C.在③处看到悬崖和北流的河水
D.到④处考察了河流上游的植被
(4)在乙村,同学们测得的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 ℃。
(5)当前徒步旅行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旅行方式,但在野外徒步旅行时易迷失方向,请你为野外徒步旅行者提供一种判定方向的方法。
。
300400540m 100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