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伐普坦的合成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4.19 KB
- 文档页数:4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杨洋;杨妙
【期刊名称】《天津药学》
【年(卷),期】2012(24)6
【摘要】精氨酸加压素(AVP)是一种在循环和水平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激
素.AVP受体有三种亚型:Vla、Vlb和V2.Vla受体拮抗剂在雷诺病、痛经和安胎治疗中有效,代表药物为瑞考伐普坦.SSR-149415为选择性的Vlb受体拮抗剂,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效果.V2受体拮抗剂莫扎伐普坦、利伐普坦、沙特伐普坦和托伐普坦等药物,与传统的利尿剂相比,具有排水不排钠和钾的特点,对等容性和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本文分别对AVP三种亚型受体拮抗剂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杨洋;杨妙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30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
【相关文献】
1.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发低钠血症应用进展 [J], 徐少东;施有为
2.精氨酸加压素 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的合成进展 [J], 彭伟;陈磊
3.精氨酸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的合成进展 [J], 彭伟;陈磊;
4.心衰治疗中选择性精氨酸加压素 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 文博;刘凯;陈晓平
5.精氨酸加压素V_2受体拮抗剂SR-121463的合成 [J], 肖元晶;韩峰燕;杨守宁;江志赶;杨琍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蒿素缩环二聚体和PI3Kα突变体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众所周知,癌症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由于肿瘤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许多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经常出现各类毒副作用。
因此提高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和选择性,开发既可高效的杀灭肿瘤组织又可降低对正常组织毒副作用的抗癌药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基于此,本论文拟采用两种策略开展抗肿瘤药物研究工作。
其一,利用天然产物毒副作用小的优点,以其分子骨架为基础,设计天然产物的新型衍生物,并提高其抗肿瘤活性。
其二,针对肿瘤组织中某些特异存在的异常基因突变现象,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获得先导化合物,然后进行结构优化得到全新骨架的小分子蛋白抑制剂。
这类抑制剂精准靶向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同时毒副作用较低。
本论文分为以下几部分:Ⅰ.青蒿素五元缩环二聚体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含三氧杂环倍半萜烯结构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目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已经成为抗疟疾临床治疗的一线用药,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在抗肿瘤药物研发领域,青蒿素也被广泛关注。
但是相对较差的抗肿瘤活性和代谢稳定性是制约其在该领域广泛使用的最大障碍。
本论文第一部分工作以天然产物青蒿素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一类新颖的青蒿素缩环二聚体结构,使用MTT法检测了这类结构在五株肿瘤细胞和一株正常肝细胞上的抗肿瘤活性。
并基于此,详细研究了这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而且对代表性化合物的抗肿瘤生物机理和代谢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与青蒿素相比,大部分新合成的二聚体结构表现出更好的抗肿瘤活性,尤其是化合物A-8b对PC12细胞株表现出最佳的抗肿瘤活性(IC<sub>50</sub>=1.56μM),较青蒿素和二氢青蒿素提高了50倍。
进一步生物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A-8b可以阻断肿瘤细胞周期于G1期,同时通过上调Bad,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抑制Bcl-xL的表达实现促凋亡作用。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3.11.13C N 103387570 A (21)申请号 201310361983.7(22)申请日 2013.08.20C07D 403/06(2006.01)(71)申请人余鲜红地址353500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象鼻岭工业开发区申请人赵夏鹏(72)发明人余鲜红 赵夏鹏(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代理人林文弘 蔡学俊(54)发明名称一种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的制备方法,以对硝基苄溴和1,2,4-三氮唑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碱性环境中N-烷基化,将硝基还原成氨基,再将氨基重氮化后用亚硫酸钠还原成肼,与4-(N,N-二甲胺基)丁醛缩二甲醇反应生成腙,腙在酸性环境中形成吲哚环;与苯甲酸成盐得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粗产品,经重结晶后得高纯苯甲酸利扎曲普坦。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易,成本低,有机溶剂毒性较小,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3387570 A*CN103387570A*1/1页1.一种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对硝基苄溴和1,2,4-三氮唑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碱性环境中N-烷基化,将硝基还原成氨基,再将氨基重氮化后用亚硫酸钠还原成肼,与4-(N,N-二甲胺基)丁醛缩二甲醇反应生成腙,腙在酸性环境中形成吲哚环;与苯甲酸成盐得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粗产品,经重结晶后得高纯苯甲酸利扎曲普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烷基化反应:以对硝基苄溴和1,2,4-三氮唑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碱性环境中N-烷基化;其中对硝基苄溴和1,2,4-三氮唑的摩尔比为1:2~1:4,有机溶剂采用乙酸乙酯,用量为4~6L/kg 对硝基苄溴;碱性物质为无水K 2CO 3,对硝基苄溴与碱性物质的摩尔比为1:2~1:3;相转移催化剂为聚乙二醇600,与对硝基苄溴的质量比为6~8:100,反应温度为50-70℃;(2)还原反应:采用水为溶剂,用铁粉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其中铁粉与硝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1~2.5:1,反应温度为50-70℃;(3)肼基化反应,将氨基重氮化后用亚硫酸钠还原成肼,与4-(N,N-二甲胺基)丁醛缩二甲醇反应生成腙,腙在酸性环境中形成吲哚环;其中水4~6升/公斤底物,底物与亚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1.3~2;反应温度为室温~80℃;底物与4-(N,N-二甲胺基)丁醛缩二甲醇的摩尔比1:1.5~2,反应温度为25~45℃;使用的浓酸为硫酸或盐酸,底物与浓酸的摩尔比为1:4~5.5,反应温度为60~90℃,重排反应生成吲哚环;(4)成盐反应:利扎曲普坦与苯甲酸成盐,溶解利扎曲普坦的溶剂采用无水乙醇或异丙醇,用量为50~20升/公斤底物,溶解苯甲酸的溶剂采用乙酸乙酯或无水乙醇,用量为15~25升/公斤苯甲酸;(5)重结晶:溶剂为无水乙醇、用量为7~10升/公斤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粗产品,溶解温度为70~80℃,结晶温度为0~10℃。
不对称氢化合成利扎曲普坦今天要聊的这个话题,乍一听,可能让不少人皱起眉头——不对称氢化合成利扎曲普坦。
是不是有点拗口?别急,我保证,大家读完这篇文章,既不觉得复杂,又能懂个大概,而且还不知不觉学到了一些有趣的小知识。
咱们就用最简单的方式,轻轻松松地搞懂这些化学的奥妙吧。
咱得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氢化合成”。
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对吧?其实也没那么神秘。
简单来说,氢化合成就是把氢气加到某个化学物质上,让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东西。
就像你在厨房里加点盐、糖,搅拌一下,马上就能变成一盘好吃的菜。
这里的“氢气”就是你那个隐形的调味料,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氢化反应就像是化学厨房里的“魔法”,能让原本的物质摇身一变,变成更有用、更特殊的东西。
说到“利扎曲普坦”,这名字听起来可就有点不太常见了。
利扎曲普坦是一种药物,它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
嗯,说白了就是它能帮咱们这些头疼得不行的人,减轻痛苦,恢复活力。
想象一下,有时候头痛得像是有人拿锤子在你脑袋上敲,真的是让人恨不得一秒钟穿越到没有头痛的世界。
这个药物的作用就是缓解这样的症状。
所以,利扎曲普坦对很多偏头痛患者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为什么要提到“不对称氢化合成”呢?嗯,这可不是胡说八道。
简单来说,就是在合成利扎曲普坦这个药物的过程中,我们要做一些巧妙的“手脚”。
化学里有一个问题,叫做“不对称合成”。
这个问题听起来可能有点难懂,但其实就是说,如果你想做一个特定的化学物质,往往需要得到它的一个特别的“方向”或者“结构”。
就像你做菜时,你可能会特别喜欢偏甜的味道,那你就得把糖放多一些。
如果你偏爱辣味,那就得多放点辣椒。
在化学反应中,很多时候需要“选方向”,而且不能做错。
这就是不对称合成的妙处,得让它“走对路”。
举个例子来说吧。
如果你想从一个“反应中间物”出发,最终得到利扎曲普坦,你可不能随便走偏路。
你得让它按照特定的方向发展,不然就得不偿失了。
毕竟,化学世界可没有“随便”的说法,一不小心就可能让你做出来的是个没用的东西。
酶法合成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邱蔚然;丁庆豹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年(卷),期】1999(30)10
【摘要】综述了近几年酶法合成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核苷磷
酸化酶、N-脱氧核糖转移酶的应用,以及应用一些酶进行糖或碱基的修饰等方面。
【总页数】6页(P474-479)
【关键词】核苷磷酸化酶;抗病毒药;合成;酶法
【作者】邱蔚然;丁庆豹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4.9
【相关文献】
1.软肝降酶方配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 [J], 张奎
2.基于均匀和正交试验设计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同时测定消毒剂和抗抑菌产品中3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J], 王萍;李梦琦;赵丽媛;杨屹;丁晓静
3.嘌呤核苷磷酸化酶与嘧啶核苷磷酸化酶的融合表达及酶法合成嘌呤核苷类产物[J], 徐玲玲;康丽峰;刘高飞;何冰芳;储建林
4.嘌呤核苷磷酸化酶与嘧啶核苷磷酸化酶的融合表达及酶法合成嘌呤核苷类产物[J], 徐玲玲;康丽峰;刘高飞;何冰芳;储建林
5.核苷类抗肿瘤抗病毒药物及其合成的进展 [J], 王碧君;黄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提神醒脑药物莫达非尼的合成
穆报春;雷光清;何小伟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年(卷),期】1999(9)2
【摘要】以二苯甲基氯和巯基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醚化,氨解,氧化三步反应得到新型提神醒脑药物莫达非尼(1),总收率:41%,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合成路线短,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易纯化,收率高等优点,完全适合工业化生产。
【总页数】1页(P132)
【作者】穆报春;雷光清;何小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药物化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药物化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3.26
【相关文献】
1.中枢神经兴奋药物莫达非尼的合成 [J], 李德鹏;史云争;张晓辉;黄秉奂;王爱玲
2.中枢神经兴奋药物莫达非尼的合成新方法 [J], 史云争;王爱玲;张晓辉;黄秉奂;李德鹏
3.新型中枢兴奋药物莫达非尼的合成 [J], 陈梅筠
4.新型中枢神经兴奋药莫达非尼的合成 [J], 谭晓军;王党生
5.新型中枢兴奋药物莫达非尼的合成新工艺 [J], 姚斌;刘超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ischer吲哚合成法合成舒马普坦
陈勇;蒋金芝;王艳
【期刊名称】《广州化学》
【年(卷),期】2008(33)1
【摘要】舒马普坦是一种起效快耐受性好的治疗偏头痛的标准药物,目前市场前景看好.本研究用Fischer吲哚合成法,以4-肼基-N-甲基苯甲烷磺酰胺盐酸盐(I)和4-N,N-二甲胺基丁醛缩二甲醇(Ⅱ)为原料,在甲醇/乙酸溶剂中先缩合形成腙不经分离在浓盐酸催化下一步直接得到了舒马普坦.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且重复性好,粗产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为56%;产品经柱色谱纯化后产率为37%.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分析得以确认.
【总页数】5页(P35-38,49)
【作者】陈勇;蒋金芝;王艳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
【相关文献】
1.利扎曲普坦与舒马普坦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对照研究 [J], 张春驰;董艳娟;贺昕;何跃
2.Fischer吲哚合成法机理探究及其应用进展 [J], 朱官花;于良民;张琦;张智嘉;李霞
3.利扎曲普坦与舒马普坦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对照 [J], 吕春翔
4.对舒马普坦治疗反应的预测:舒马普坦和那拉曲坦集合患者数据库 [J], Christoph-Diener H.;Ferrari M.;Mansbach H.;高方
5.5mg和10mg利扎曲普坦片与25mg和50mg舒马曲坦片对偏头痛疗效的比较研究 [J], Polis A.;Battisti W.P.;F. Skobieranda;黄卫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