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导读课教学设计及范例
- 格式:docx
- 大小:16.57 KB
- 文档页数:7
《绿野仙踪》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绿野仙踪》是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主人公多萝西在堪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中来到奥兹国,并在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找到回家的路的故事。
本课程旨在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悟作品主题,提升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了解《绿野仙踪》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掌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领悟作品主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故事情节梳理2.1 章节概括本章将带领学生梳理《绿野仙踪》的故事情节,包括多萝西的家乡堪萨斯州、龙卷风、奥兹国、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等主要角色。
2.2 教学内容(1)介绍堪萨斯州及多萝西的家庭背景。
(2)讲述龙卷风来临及多萝西来到奥兹国的经过。
(3)介绍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的来历及特点。
(4)分析多萝西与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的关系。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章节概括本章将对《绿野仙踪》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包括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
3.2 教学内容(1)分析多萝西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成长。
(2)探讨稻草人的聪明才智及对朋友的关爱。
(3)评价铁皮人的勇敢和忠诚。
(4)讨论狮子的胆小及如何在故事中克服恐惧。
第四章:作品主题探讨4.1 章节概括本章将引导学生探讨《绿野仙踪》的主题,包括友情、勇气、智慧、家庭等。
4.2 教学内容(1)阐述作品中友情的重要性及体现。
(2)讨论勇气如何帮助主人公们克服困难。
(3)分析智慧在故事中的作用及价值。
(4)探讨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五章:阅读理解训练5.1 章节概括本章将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对《绿野仙踪》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理解。
5.2 教学内容(1)完成关于故事情节的填空题。
(2)回答关于人物形象的选择题。
第六章:文学作品鉴赏6.1 章节概括本章将引导学生对《绿野仙踪》进行文学鉴赏,分析作品的文学特点和艺术魅力。
《绿野仙踪》导读设计第一篇:《绿野仙踪》导读设计《绿野仙踪》导读课设计鄂尔多斯东胜区第四小学赵红梅一、导入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读《绿野仙踪》老师出个问题考考大家。
四个探险者是谁?他们要去王什么地方?他们的目的是什么?看来这样简单的问题考不住大家,再出一个难一点的。
在这一路上,他们都经历了哪些坎坷困难?故事读到这里,你对这四个人物有什么新的认识?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在你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为什么。
二、总结过度多萝西、铁皮人、稻草人、胆小狮他们为了寻找各自的梦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退缩,老师把他们的故事配了首歌,我们欣赏一下,并再一次回顾他们那艰难的旅程。
三、终于,历尽艰难,他们到达了梦想中的奥芝国,来到了美丽的翡翠城,就要见到奥芝魔法师了。
奥芝这个人咱们是未见其人,早听其名呀!1.在别人的口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在多萝西他们眼中,奥芝是什么样的?3.在你的心目中,奥芝又是什么样的呢?他管理下的翡翠城给你留下什么养的印象?你觉得奥芝是什么样的?四、先睹为快我想故事读到这儿,你的脑海中一定产生了不少问题,说来听听。
想不想马上知道奥芝的样子?想不想马上解决这些问题。
五.小结第二篇:绿野仙踪导读课教学设计《绿野仙踪》导读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节导读课,目的在导趣。
通过对新书推荐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通过动画片的片段欣赏和书评,激发学生阅读《绿野仙踪》的兴趣。
再通过介绍作者,感受背景;故事简介,初步感知文本;会看新书目录,详细了解故事基本情节。
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从而爱上阅读。
教学目标:1.展示《绿野仙踪》的相关图片和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通过教会学生看故事简介、引言导读、目录部分,让学生对读书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展示《绿野仙踪》的相关图片和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达到导读课导趣的目的。
教学流程:一、通过《绿野仙踪》影片的节选导入1.观看本书《龙卷风》部分:多萝茜被强大的龙卷吹离自己的家园,来到一个陌生又美丽的芒奇金人的家园。
《绿野仙踪》阅读推进课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孩子们好,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好好地聊一本书。
是什么书呢?听说,大家非常喜欢这个故事,那么,你们看了几遍了呀?二、回忆故事梗概:【1】师:读完这个故事,你印象最深的几个地点是什么?【板书:堪萨斯草原——满地金国——翡翠城】师:那么,现在我们就围绕这几个地点,来聊聊这个故事。
生讲故事。
多萝茜是个孤儿,它和亨利叔叔埃姆婶婶一起生活在堪萨斯草原上,那里气候恶劣,经常刮龙卷风。
有一次,一场龙卷风把它和小狗托托刮到了满地金国,多萝茜想回到家乡堪萨斯草原,满地金国的女王告诉她翡翠城的奥兹王能帮她完成心愿,于是多萝茜踏上了寻找奥兹王的路。
路上她结识了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狮,并和他们一起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翡翠城。
可到了这里,却发现奥兹国王是个骗子,根本不能帮她完成心愿。
这时一位士兵建议她去找卡德林国的女巫甘霖达女王,最后,甘霖达女王帮助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三、精读探讨:【1】师:我们就从多萝茜的第一个旅行点开始谈起。
多萝茜从堪萨斯草原来到满地金国,为什么会受到当地人的顶礼膜拜?(她“杀”死了尽干坏事,十分邪恶的东方女巫)师:由此看来,使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颂扬那些善良的、为人们做好事的人是作者写这本书所要传达的思想之一。
什么是美?美就是为人民做好事,受到人民的爱戴。
【2】师:那么,满地金人如此款待多萝茜,多萝茜为什么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家乡堪萨斯草原?(那儿有她的亲人叔叔和婶婶,有她的快乐)师:难道她在满地金国不快乐吗?那儿有秀美的环境,有视她为贵宾的满地金人呀!师:同学们,好书不厌百回读,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得回到书上,请看第二章,《亨利叔叔的家》中的一段话:亨利叔叔像突然受到了什么刺激,从台阶上猛的站起来,惊恐得喊道:“龙卷风来了!龙卷风来了!”“埃姆,快,快带多萝茜躲到地洞里去!我去看一下马厩就回来。
”埃姆婶婶一看危险已经到来,急忙掀开屋子中间的盖子,尖着嗓子对多萝茜喊:“多萝茜,快,龙卷风来了!快躲到地洞里去。
《绿野仙踪》教学设计【教学类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意图】这本书是一部长篇著作,不能仅靠课堂教学生学习,只能通过新书推荐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课下看完这本书,然后用几节课从不同角度共同理解分享这本书。
【课时计划】三课时第一课时:新书推荐第二课时:梳理故事情节、理解童话故事的主题第三课时:分析人物、重点讨论章节、拓展练笔第一课时:导读课(新书推荐)【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作者莱曼·弗兰克·鲍姆有所了解。
2.通过猜读等形式,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在阅读过程中,感知角色,产生美好的向往。
【课前准备】《绿野仙踪》书,《绿野仙踪》部分幻灯片。
【课堂时间】40分钟。
【教学活动】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你们知不知道,在西方国家,他们也有自己的一部“西游记”,那就是《绿野仙踪》。
二、新课。
1、简介《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是一个长篇的童话故事。
小主人公多萝茜还有时时陪伴着一只可爱的小狗——托托,被一阵旋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地方,为了回家她在女巫的指引下,去奥兹国寻求帮助,一路上,她结识了三个朋友,没有脑子的稻草人,没有心的铁皮人,胆小的狮子,他们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战胜险恶。
最后多萝茜终于回到了家中,而朋友们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2、出示《绿野仙踪》第一章文字,教师引导,吸引学生兴趣,让他们渴望知道故事后来的发展。
三、作业。
找到《绿野仙踪》这本书,用一个周的时间阅读完,第二周读书课分析讨论《绿野仙踪》故事。
第二课时:梳理故事情节、理解童话故事的主题(交流课)【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
2.理解童话故事的主题。
【课前准备】《绿野仙踪》书,《绿野仙踪》部分幻灯片。
【课堂时间】40分钟。
【教学活动】一、导入。
同学们,经过一个星期的课外阅读,大家都已经把这本《绿野仙踪》读完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二、新课。
1、梳理故事情节:遇到困难(1-2):多萝茜来到芒奇金国,她想回到家乡;组成团队(3-6):多萝茜与稻草人、铁皮人、狮子为了共同的愿望走到了一块来。
绿野仙踪整本书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一、导读目标:1、介绍《绿野仙踪》这本书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了解《绿野仙踪》这本书的主要故事梗概。
二、导读重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读书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文本。
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经历了一场大风,看到大风,你们是不是赶紧往家里跑,担心自己会被大风吹走?在童话世界里,有一个小女孩就被一场旋风吹走,把她送到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她在回家的路上,结识了一些伙伴,为了各自的愿望踏上旅途,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梦想成真。
你们想不想认识这位小女孩和她的伙伴们?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这本书《绿野仙踪》。
(学生齐读书名)(二)走近《绿野仙踪》。
1、看封面,认识主要人物。
封面上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小女孩多萝茜、小狗淘淘、没脑子的稻草人、没有心的铁皮人、胆小的狮子。
2、看封底、了解《绿野仙踪》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3、了解作者和译者。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奇特南戈一个富商之家,一生共创作55部小说,这本书出版以后,连续两年成为美国最畅销童书。
译者是陈伯吹,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
4、猜猜故事情节。
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小女孩多萝茜和伙伴们在旅途中会有哪些经历?遇到怎样的困难?1、走近目录。
你从目录中知道了什么?(三)书籍介绍《绿野仙踪》是美国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的经典童书,1900年出版问世,连续两年成为美国最畅销童书,这本小小童书在无数追寻幸福的人们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主要内容:书中讲述了住在堪萨斯大草原的小女孩多萝茜和小狗淘淘被旋风吹到奥兹国,为了找寻回家的路,开始了一场梦幻探险之旅,途中结识了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都梦想成真,实现了各自的愿望。
(四)走进文本,深入阅读。
1、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阅读1-2章,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批注。
2、思考:多萝茜为什么能见到芒奇金人?这个地方与多萝茜住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北方女巫为什么让多萝茜到翡翠城去?三、作业:你想了解书中更多的精彩故事吗?好好读这本书吧!四、板书设计:绿野仙踪人物:多萝茜、小狗淘淘、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的狮子。
《绿野仙踪》教学设计(导读课)黔西县第九小学刘进教学目标:1、了解读整本书的历史地位,学会看封面,看目录,认识作者。
2、通过老师介绍、看图猜想、引导读精彩片段等了解书中故事情节的惊险离奇、跌宕起伏,从而产生读本书的欲望。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将带大家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稻草人、铁皮人会说话,万兽之王狮子却很胆小。
它就是被誉为西方的《西游记》,想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吗?让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二、交流读本书的注意事项1、课件出示不同版本《绿野仙踪》的封面。
板书:绿野仙踪从这个书的封面,你们看到什么信息呢?有哪些人?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2、认识作者:仔细观察一下,你能从封面上找到这本书的作者吗?教师介绍作者。
3、请学生读故事简介。
读了内容简介以后,你知道书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谁?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4、指导读目录,了解故事发展的大概情节内容,从而产生阅读本书的浓厚兴趣。
三、认识本书中的人物1、通过简介,书里的故事中有哪些人和动物?2、老师读关于稻草人片段:“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你看,我是稻草做的,所以根本就没有大脑。
他悲哀地回答,“如果我跟你一起去绿宝石城,奥兹会给我一些大脑吗?”“这我可说不准,”多萝西回答,“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跟我一起去。
就算奥兹不能给你大脑,你也不会比现在更糟糕。
”你觉得稻草人想干嘛?需要什么东西呢?3、板书书中人物:多萝茜、淘淘、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狮4.他们想去干嘛呢?翡翠城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去翡翠城干什么?去的路上会遇见什么样的东西?去到翡翠城他们就能达到自己意愿吗?5、关于这些,你们还想知道里面有哪些精彩情节、离奇的故事吗?你们还得自己去书里找到相应的答案。
四、阅读安排1、这本《绿野仙踪》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我们如何读?遇见好的书,我是这样的,要么一口气读完,要么慢慢品读。
不过,这得看大家的时间了。
2、学生交流,如何合理安排本书的阅读时间。
《绿野仙踪》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绿野仙踪》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本书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二、教学内容1. 本书的作者:弗兰克·鲍姆。
2. 本书的背景:美国,19世纪末。
3. 本书的主要人物: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
三、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本书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这本书的故事会发生在哪里?主要人物会经历怎样的冒险?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本书的期待和好奇心。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本书的兴趣。
2. 记录学生在分享环节提出的问题和想法,评估他们对本书的期待程度。
第二章:故事梗概介绍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绿野仙踪》的故事梗概。
2. 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要情节和冲突。
二、教学内容1. 本书的故事梗概:多萝西被龙卷风带到了奥兹国,结识了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一起寻找回家的路,并在旅程中经历了种种冒险。
2. 本书的主要情节和冲突: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在寻找回家的路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如遇到邪恶的西方女巫、陷入困境的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等。
三、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本书的故事梗概。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要情节和冲突。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梗概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梗概的理解。
2. 记录学生在分享环节提出的问题和想法,评估他们对主要情节和冲突的关注程度。
第三章:角色分析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绿野仙踪》中的主要角色。
2. 引导学生分析角色的特点和动机。
二、教学内容1. 多萝西:一个善良、勇敢、充满好奇心的女孩。
2. 稻草人:一个聪明、善良、有责任心的角色。
3. 铁皮人:一个勇敢、坚定、有爱心的角色。
4. 胆小的狮子:一个勇敢、自信、有领导力的角色。
三、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本书的主要角色。
《绿野仙踪》教学设计(导读课)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看封面,看目录,看内容简介。
2.通过看图猜想、品读精彩片段、想象人物形象等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从而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
一、激情导入:师:话说白龙马跟随师徒四人,历尽八十一难来到西天取得真经。
他们是谁呢?(生)这里的四个好朋友,他们也历尽艰辛来到了奥兹国,他们又是谁呢?(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本“美国版的《西游记》”——《绿野仙踪》。
(板书)二、走进《绿野仙踪》(一)走进封面师:请同学们快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
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书名。
生:我发现了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鲍姆,编译者是平艺英。
生:我还发现是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生:我发现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谢冕倾力推荐的。
生:我发现是语文新课标必读名家选……(二)了解作者、作品师:为什么谢冕教授和各位名家给我们推荐这本书呢?你了解弗兰克·鲍姆吗?封皮上的这些人物又是谁呢?他们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老师相信你读完9~13页肯定有很大的收获。
(生读)师:大家读得都很认真!关于作者鲍姆,你知道了什么?预设:生:我知道鲍姆出生于1856年5月15日,生于美国。
生:我了解到了鲍姆用自己的名字创作了62部童话。
……师:你还了解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书中的主要人物有多萝茜、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狮、托托、奥兹、甘林达。
生:我了解了这本书的创作背景。
生:我知道了这本书的地位。
……师:大家都太棒了,抓住了每一个细节。
给自己鼓鼓掌!(三)方法指导1.师:其实这就是本书的独特之处,这几部分让我们走进了作者,知道了这本书的创作背景以及它的影响,更知晓了主要内容。
但很多书是没有这部分内容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几点入手去了解它。
2.师:对作者和内容的介绍,其他地方还有吗?(生找)封面延长内折的地方,叫做“前勒口”,这里的内容简介和作品速览有什么不同呢?生:内容简介字数少师:简洁生:作品速览内容多师:内容详尽,我们了解的更多些。
《绿野仙踪》导读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绿野仙踪》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激发学生对《绿野仙踪》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弗兰克·鲍姆及其作品《绿野仙踪》。
简述故事背景及主要角色。
强调作品中的奇幻元素和寓意。
1.3 教学活动:展示《绿野仙踪》的封面、插图等资料,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讲述作者弗兰克·鲍姆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学生分享对奇幻小说的认识和阅读经验。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绿野仙踪》的故事梗概。
培养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概括《绿野仙踪》的主要情节,包括多萝西的冒险经历、与稻草人的相遇等。
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2.3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梗概,引导学生关注关键情节。
学生分组讨论,概括故事情节和冲突。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共同总结故事梗概。
第三章:角色分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绿野仙踪》中的主要角色。
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特点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探讨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共同总结角色特点和关系。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讨《绿野仙踪》的主题。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主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探讨《绿野仙踪》中的主题,如勇气、友谊、梦想等。
分析故事中角色成长和变化与主题的关系。
4.3 教学活动:教师提出主题探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共同总结作品的主题。
第五章:阅读策略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阅读《绿野仙踪》。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
5.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策略,如预测、质疑、联想等。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中的情节、角色和主题。
5.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运用阅读策略阅读《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阅读指导课教案(改)章节一:课程引入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绿野仙踪》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本书的作者及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简单介绍弗兰克·鲍姆及其作品《绿野仙踪》。
2. 展示本书的封面、目录和简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活动:1. 播放《绿野仙踪》的预告片或插图。
2. 引导学生讨论预告片或插图中的元素。
章节二:人物介绍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本书的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本书的主要人物: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
2. 分析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了解人物介绍。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个人物的特征。
章节三:故事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2. 培养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式。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
章节四: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题。
2. 培养学生分析主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探讨本书的主题:友情、勇气、智慧等。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如何体现主题。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思考主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章节五:阅读策略指导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
2.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质疑等。
2.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运用阅读策略。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运用阅读策略的心得。
《绿野仙踪》阅读指导课教案(改)章节六:章节内容概括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总结和概括故事内容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章节的主要事件。
《绿野仙踪》名著与电影对比阅读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施月红预设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享,让学生学会提炼人物个性、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等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2.进行《绿野仙踪》电影及文本的对比阅读,丰富学生对文本及影片的个性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3.通过分享,激发学生设计童话名人名片的兴趣,初步学会如何写简短的读后感和观后感。
一、激趣导入1.欣赏《绿野仙踪》龙卷风片段,交流感受。
2.前段时间我们读了《绿野仙踪》,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阅读收获。
(板书:绿野仙踪)二、把书读薄1.抓人物说内容(1)书中有哪些主要人物?(多萝茜、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狮、小狗托托)(2)这样的人物构成,是不是很像我国的一部名著《西游记》呢?对照了解:多萝茜——唐僧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狮——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狗托托——白龙马因此《绿野仙踪》又被称为美国的《西游记》。
(3)《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要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历尽艰辛,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式,向我们介绍一下《绿野仙踪》的主要内容吗?《绿野仙踪》讲述的是(多萝茜)和(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狮、小狗托托)一起去(翡翠城找澳芝大王)一路上历尽艰辛,最终(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故事。
(4)小结:你看,厚厚的一本书,变成了短短的几句话,只要掌握了方法,书是可以越读越薄的!2.抓个性写名片再教大家一招把书读薄的方法。
为人物设计名片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课前请同学们自己去梳理、提炼了,看看大家是怎么填写的。
(1)展示交流。
(2)我们的童年总少不了这些经典童话人物的陪伴,如果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做个有心人,给他们设计一张张个性名片,到一定的时候拿出来和伙伴一起分享,你们觉得有意思吗?你觉得名片上可以有什么呢?(3)师展示设计的名片三、把书读厚1.探讨怎么把书读厚?如果说把书读薄,是要求我们会概括、会提炼。
那么把书读后你觉得该做些什么呢?(边读边想象画面,猜想内容,创编环节,创编结尾,可以赞同,可以质疑……)总之一句话,要我们投入的个性阅读是不是,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
《绿野仙踪》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封面预测、讲述和朗读精彩片段,猜测互动等,习得阅读方法和策略2. 初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激发阅读兴趣3. 初步感受多萝茜、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狮团队合作的精神(二)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三)教学过程1. 出示封面,猜测故事同学们,通过观察封面,你们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请你们预测一下,这本书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2. 讲述+朗读多萝茜是一个孤儿,她和爱姆婶婶、亨利叔叔,生活在堪萨斯州干巴巴、灰蒙蒙的大草原上。
一天,来了一股奇异、强大的龙卷风。
龙卷风卷起了房屋和多萝茜及她的小狗淘淘,飞向了天空。
当多萝茜醒来时,看到了非常奇怪的景象。
她看到了什么呢?那里满是一片片可爱的绿草地以及高大的树林,树林里挂着丰饶的甜美的果子。
斜坡上到处长着奇异的花草,鸟儿们披上罕见的绚烂美丽的羽毛衣裳,唱着歌儿,并且在树林里和灌木丛中鼓翼飞舞。
离不多远有一条小溪,沿着绿色的斜坡奔流着,泛着泡沫,发出淙淙的声音来,小女孩感到惬意,因为她在那干燥的、灰色的草原上住得太久了。
正当她高兴地站着,望着这片奇异的美丽的景色时,看到了向她走过来的一群人,那是她所看见过的人们中间最奇怪的人。
他们不像她所看惯了的成人那样大,可是他们也不算太小。
说实在的,按照多萝茜的年龄,她是一个长得较高的孩子,但他们似乎只同她一样高,虽然照外表看起来,他们的年龄比她大得多。
他们中间三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都穿着奇怪的衣服。
男人们的头上,戴着圆帽子,是绿色的,中间耸起了一个小小的尖顶,四边挂着小铃铛,当他们走动时,就好听地叮当作响。
女人的帽子是白的,她穿着白袍子,从肩上打着褶裥垂下来,上面闪耀着小星星,在太阳光里像许多钻石。
男人们穿着绿的衣裳,和他们戴的帽子的颜色同样深浅,穿着擦得很亮的靴子,在靴子的上面绕着蓝色的绑腿布。
.......当这些人走近板屋的时候,多萝茜正站在门口,他们踌躇着,耳语着,好像不敢再上前一步。
《绿野仙踪》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绿野仙踪》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激发学生对《绿野仙踪》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弗兰克·鲍姆及《绿野仙踪》的创作背景。
分析《绿野仙踪》中的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
强调本书的主题及寓意。
1.3 教学活动展示与《绿野仙踪》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学生分享自己对《绿野仙踪》的了解和期待。
第二章:角色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绿野仙踪》中的主要角色。
引导学生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2 教学内容分析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探讨各角色在故事中的成长和变化。
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各角色的特点和动机。
每组选取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对角色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分析。
第三章:故事情节解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绿野仙踪》的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3.2 教学内容分析《绿野仙踪》中的主要事件和冲突。
探讨故事情节中的解决方式和寓意。
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故事情节中的主要事件和冲突。
每组选取一个事件或冲突,进行展示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绿野仙踪》的主题。
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对自己的启示。
4.2 教学内容分析《绿野仙踪》中的主题,如勇气、友谊、梦想等。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主题对自己的意义。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绿野仙踪》中的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绿野仙踪》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展。
5.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师推荐与《绿野仙踪》相关的阅读材料。
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总结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学生领取拓展阅读材料,进行课后阅读。
《绿野仙踪》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绿野仙踪》的作者、背景及主题。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作品简介:《绿野仙踪》是美国作家L. Frank Baum创作的一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多萝西在堪萨斯州的家乡被龙卷风卷走后,与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一起在奇幻的奥兹国经历了一系列冒险,最终实现各自愿望的故事。
作品主题:友情、勇气、智慧、家。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通过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语言等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2.1 教学目标了解《绿野仙踪》的作者L. Frank Baum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L. Frank Baum(1856-1919),美国作家,被誉为“童话之父”,创作了众多儿童文学作品,其中《绿野仙踪》最为著名。
作品背景:19世纪末的美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转型期,社会变革和矛盾冲突为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3 教学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分析作品,理解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
第三章:情节梳理3.1 教学目标掌握《绿野仙踪》的故事情节,理解各个人物的特点和动机。
培养学生对作品情节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3.2 教学内容故事情节:多萝西被龙卷风卷到奥兹国,结识了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一起经历了寻找魔法师、战胜西方女巫等冒险,回到堪萨斯州。
人物分析:多萝西:纯真、善良、勇敢;稻草人:渴望智慧;铁皮人:渴望亲情;胆小的狮子:渴望勇气。
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读作品,概括故事情节和人物动机。
通过小组讨论、问题回答等方式,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作品主题。
第四章:作品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深入理解《绿野仙踪》中的友情、勇气、智慧、家等主题。
绿野仙踪教学设计读书交流课设计《绿野仙踪》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看封面,看目录,看内容简介。
2、学会用读、划、猜、想、演等方法进行阅读,理解书中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
3、通过看图猜想、品读精彩片段等了解书中故事情节的惊险奇异、跌宕起伏,从而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些人物?其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给同学们带了一本书。
(简介这本书的地位)想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吗?让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二、看封面,知作者:1、课件出示书的封面。
板书:绿野仙踪齐读一遍。
2、知作者:仔细观察一下,你能从封面上找到这本书的作者吗?(课件出示作者头像,进行简介)3、看画面,留悬念再来看一看,从封面上你还观察到什么了?那末他们到底是谁呀,书中又讲了他们的什么故事呢?大家想不想快点知道?三、看内容简介,初步感知文本:1、怎么能快速的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自由读简介。
2、读了内容简介以后,你知道书中的首要人物都有谁?(指名回答)你还知道了些什么?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四、了解首要人物,走进人物心里天下。
1、学生自由阅读材料(一)2、现在你知道他们的心愿是什么?3、走进稻草人:(1)谁来读一读稻草人的话。
指名读(2)同学们,你们在读这段话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读书惯,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随时用笔把它标划出来,然后再想办法解决,这也是读书的一个重要方法。
想想,假如你被人踢、被人打,被别人骂成是笨蛋,没有脑筋的人,你的心里会怎样?那现在,请你结合着到稻草人说的话,体会着他当时的心情,想一想,“酸楚”应该是什的意思)(3)让我们读一读稻草人的话,读出他们没有脑筋的辛酸和痛苦吧!自己练读,指名读。
走进铁皮人和胆小狮:(1)挑选个中的一小我练读一下。
指名读。
其实呀,扮一扮书中的人物,演一演书中的故事情节也是读书的一个好方法。
《绿野仙踪》阅读指导课教案(改)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绿野仙踪》的阅读兴趣。
2. 了解本书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教学内容:1. 教师简要介绍《绿野仙踪》的作者L. Frank Baum及其创作背景。
2. 介绍本书的主要人物: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
3. 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题:勇气、友情和家庭。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绿野仙踪》吗?它讲述了怎样的故事?”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书的了解。
3. 教师呈现本书封面、插图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 学生自选一个角色,简要介绍其特点。
第二章:情节梳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本书的基本情节。
2. 培养学生概括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每个角色的动机和目标。
2. 学生分析本书的主要情节节点,如多萝西遇到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等。
教学活动:1. 教师提问:“谁能概括一下多萝西的动机和目标?”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 教师提问:“谁能描述一下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分别是怎样加入多萝西的队伍的?”4.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第三章:角色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书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的性格特点。
2. 学生讨论这些角色如何相互影响,共同成长。
教学活动:1. 教师提问:“谁能描述一下多萝西的性格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 教师提问:“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他们如何相互帮助?”4.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本书的主题:勇气、友情和家庭。
2. 培养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本书的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活动:1.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本书的主题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绿野仙踪》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绿野仙踪》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作家介绍:弗兰克·鲍姆1.2.2 作品背景:美国大萧条时期1.2.3 故事梗概:多萝西的冒险之旅第二章:人物分析2.1 多萝西2.1.1 性格特点:善良、勇敢、坚韧2.1.2 成长变化:从胆小怕事到勇敢面对困难2.2 稻草人2.2.1 性格特点:善良、聪明、有领导力2.2.2 成长变化:从无能为力到帮助伙伴们解决问题2.3 铁皮人2.3.1 性格特点:勇敢、忠诚、善良2.3.2 成长变化:从冷漠无情到关心他人2.4 胆小的狮子2.4.1 性格特点:胆小、温柔、有正义感2.4.2 成长变化:从胆小怕事到勇敢保护伙伴第三章:情节梳理3.1 多萝西遇到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3.1.1 分析:伙伴们相遇的原因、性格特点及相互关系3.2 伙伴们一起寻找神奇力量3.2.1 分析:他们在旅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及如何克服3.3 到达奥兹国3.3.1 分析:与奥兹国的国王、魔法师等人物的冲突及解决第四章:主题探讨4.1 友情4.1.1 探讨:伙伴们在冒险过程中建立的深厚友谊4.2 勇气与自信4.2.1 探讨:主人公们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勇气和自信4.3 善与恶4.3.1 探讨:故事中的善恶斗争及最终胜利第五章:阅读拓展5.1 课后阅读:鼓励学生阅读《绿野仙踪》全书,深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5.2 电影欣赏:推荐学生观看1939年的经典电影《绿野仙踪》,比较文字与影像的差异5.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第六章:写作技巧分析6.1 寓言与现实6.1.1 分析:《绿野仙踪》如何将现实社会的现象融入寓言故事中6.2 象征手法6.2.1 分析:故事中的象征元素,如黄砖路、西方女巫等6.3 叙述视角6.3.1 分析: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在故事叙述中的作用第七章:章节探究7.1 第一章至第四章:多萝西与伙伴们的相遇及冒险起始7.1.1 分析:重要事件、人物关系及情节发展7.2 第五章至第八章:奥兹国的冒险及伙伴们的成长7.2.1 分析:关键情节、主题深化及人物性格变化7.3 第九章至第十二章:决战与结局7.3.1 分析:故事高潮、善恶斗争及最终结局第八章:文化内涵8.1 美国文化背景8.1.1 探讨:《绿野仙踪》中的美国文化元素,如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现状8.2 跨文化解读8.2.1 探讨:《绿野仙踪》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解读与影响第九章:教学活动设计9.1 课前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了解的《绿野仙踪》及相关作品9.1.1 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了解作品背景9.2 课堂活动:分角色朗读重要章节,讨论人物性格与主题9.2.1 目的: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与表达能力9.3 课后活动:布置《绿野仙踪》读书笔记,组织课堂分享9.3.1 目的: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写作与表达能力第十章:教学评价10.1 学生自评:让学生评价自己在阅读、讨论、写作等方面的表现10.1.1 方式:填写自我评价表10.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10.2.1 方式:填写同伴评价表10.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10.3.1 方式: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相结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作家介绍与作品背景环节解析:了解作者弗兰克·鲍姆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于理解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绿野仙踪》导读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封面预测、讲述和朗读精彩片段,猜测互动等,习得阅读方法和策略
2. 初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激发阅读兴趣
3. 初步感受多萝茜、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狮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对象
三年级学生
(三)教学过程
1. 出示封面,猜测故事
同学们,通过观察封面,你们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请你们预测一下,这本书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2. 讲述+朗读
多萝茜是一个孤儿,她和爱姆婶婶、亨利叔叔,生活在堪萨斯州干巴巴、灰蒙蒙的大草原上。
一天,来了一股奇异、强大的龙卷风。
龙卷风卷起了房屋和多萝茜及她的小狗淘淘,飞向了天空。
当多萝茜醒来时,看到了非常奇怪的景象。
她看到了什么呢?
那里满是一片片可爱的绿草地以及高大的树林,树林里挂着丰饶的甜美的果子。
斜坡上到处长着奇异的花草,鸟儿们披上罕见的绚烂美丽的羽毛衣裳,唱着歌儿,并且在树林里和灌木丛中鼓翼飞舞。
离不多远有一条小溪,沿着绿色的斜坡奔流着,泛着泡沫,发出淙淙的
声音来,小女孩感到惬意,因为她在那干燥的、灰色的草原上住得太久了。
正当她高兴地站着,望着这片奇异的美丽的景色时,看到了向她走过来的一群人,那是她所看见过的人们中间最奇怪的人。
他们不像她所看惯了的成人那样大,可是他们也不算太小。
说实在的,按照多萝茜的年龄,她是一个长得较高的孩子,但他们似乎只同她一样高,虽然照外表看起来,他们的年龄比她大得多。
他们中间三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都穿着奇怪的衣服。
男人们的头上,戴着圆帽子,是绿色的,中间耸起了一个小小的尖顶,四边挂着小铃铛,当他们走动时,就好听地叮当作响。
女人的帽子是白的,她穿着白袍子,从肩上打着褶裥垂下来,上面闪耀着小星星,在太阳光里像许多钻石。
男人们穿着绿的衣裳,和他们戴的帽子的颜色同样深浅,穿着擦得很亮的靴子,在靴子的上面绕着蓝色的绑腿布。
.......
当这些人走近板屋的时候,多萝茜正站在门口,他们踌躇着,耳语着,好像不敢再上前一步。
但是那小老妇人走向多萝茜,深深地鞠躬,用了一种好听的声音说道:
“最高贵的女魔术师,欢迎你来到这芒奇金人的地方。
我们非常地感谢你,因为你杀死了东方的坏女巫,把我们从奴役中解救出来了。
”
这个小老妇人,就是北方女巫。
在北方女巫的指引下,多萝茜出发了,去往翡翠城,找奥兹魔法师询问回家的路。
多萝茜能顺利地找到奥兹大魔法师吗?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
呢?
多萝茜走啊,走啊,她经过稻田的时候,发现了挑在竹竿上的稻草人,她把稻草人救下来。
因为稻草人迫切地希望有一个大脑,于是就和多萝茜出发去翡翠城。
他们在树林里,遇见了生锈的铁皮人,多萝茜给铁皮人抹上了油,他终于能动了。
铁皮人非常希望有一颗心,就加入多萝茜的队伍。
后来,他们在穿过森林里的时候,遇到了胆小狮。
胆小狮觉得自己的胆子小的不得了,他很需要勇气,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就这样,这支奇怪的队伍一起向翡翠城走去。
去往翡翠城的路上,要经过一大片有毒的罂粟花田。
多萝茜和胆小狮抵御不了花香,倒在花丛中睡着了。
铁皮人和稻草人抬得动多萝茜,可是,无论如何也抬不动庞大的狮子,铁皮人向田鼠们寻求帮助,终于把狮子拉出了罂粟花田。
胆小狮得救后发出了感叹:“我常常想,我自己是十分强大可怕的,却几乎被像花这样小的东西杀死,像田鼠这么小的动物竟然救了我的性命,这是多么奇怪的事啊!”
你们知道有这样相似的故事吗?有时候,弱小者并不弱小,强者并不强大。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可简单交流,不做过多的讨论。
)
多萝茜和她的朋友们最终到达翡翠城、见到奥兹了吗?奥兹会帮助他们吗?我们继续来听。
多萝茜和她的朋友们,虽然眼睛被绿眼镜保护着,但是一开始都
被这个神奇之城的光芒弄花了眼。
在各条街上布满的美丽的房子,完全是用绿大理石造成的,到处都装饰着闪闪发光的翡翠。
他们走在用绿大理石铺砌的人行道上,这是用一块一块的翡翠紧密地衔接起来铺成的,一行一行的,被明亮的太阳照得灿烂闪烁。
一扇扇的窗子全镶嵌着绿色的玻璃,城市上的天空发出一种淡淡的绿色,连太阳的光线也给染成绿色的了。
在这里,来来去去的许多人: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完全穿着绿衣服,连皮肤也略带绿色。
这就是翡翠城。
可是,翡翠城里有四个奥兹,究竟怎么回事呢?
多萝茜见到的奥兹是这样的——
一个巨大的头,没有身体支持它,就是手或脚什么也都没有。
这个头,没有头发,只有一双眼睛和鼻子及嘴巴,大得比最大的巨人的头还要大。
当奥兹知道了多萝茜的来意之后——
“我答应你。
但你必须为我做一点儿事情作为回报,否则你没有权利让我送你回到堪萨斯州去。
在这个国度里,每一个人要得到一件东西,都必须付出代价。
如果你要求我使用魔法送你回到老家去,你首先必须为我做一点儿事情。
你帮助了我,随后我再帮助你。
”
女孩子问:“我必须做点儿什么事呢?”
奥兹回答说:“杀死那个西方的坏女巫。
”
多萝茜大吃一惊,高声地说:“这个,我做不到!”
“你杀掉了东方的女巫,你穿着的这双银鞋有一种很大的魔力。
现在这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坏女巫了,等你告诉我她已经死去了时,我便送你回到堪萨斯州去——但是在这以前,我不能够送你回家。
”
这个小女孩子哭起来了,她是多么失望呀!
稻草人见到的奥兹是这样的——
翡翠宝座上,坐着一个非常可爱的妇人,穿着绿绸纱,戴上一顶会摆动的绿宝石皇冠。
从她的两个肩膀上长出一对翅膀来,鲜明华丽,非常轻巧,连空中最轻微的气息也会使它们摆动的。
铁皮人见到的奥兹却是一头最最可怕的怪兽——
它大得几乎像一头大象,这个绿宫殿,似乎负载不起它的重量。
这只野兽有一个像犀牛一样的头,不过在它的脸上却有五只眼睛。
在它身上长出五只长臂,还有五条细长的腿。
厚厚的卷曲的毛长满了全身,真是一只可怕得难以想象的怪物。
狮子看到的奥兹却是这样的——
在宝座前面的是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几乎不容它逼视。
起初它想的是那奥兹遇到了不测了,但是,当它想走近一点儿的时候,感觉热得非常厉害,差点儿烧焦它的胡须,它颤抖地爬着退回去,站到靠近门口的地方。
为什么他们每个人见到的奥兹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觉得奥兹到底是怎样的?
四个不同的奥兹,提出的要求却是相同的。
那就是要让他们去杀了邪恶的西方女巫,才帮助他们实现各自愿望。
西方女巫有着强大的魔法,多萝茜和她的朋友们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吗?
假如你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你该怎么办?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让我们仔细阅读这本《绿野仙踪》,解开心中的疑惑吧!
整本书导读课的范式
激趣导入——阅读片段——分享思考——引发期待,这是整本书导读课的基本范式。
在激趣导入环节,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特点,来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
1. 从封面入手
例:这是《青草国的鹅》的封面,封面上有三只鹅在追一个小姑娘。
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封面的信息来预测故事,产生质疑,引发阅读期待。
2. 从人物形象入手
例:在推荐《捣蛋鬼日记》这本书时,我给孩子们朗读了捣蛋鬼加尼诺用油漆把家禽涂成动物园各种动物的样子这一搞笑情节,他们笑得前俯后仰,有了很大的阅读兴趣。
3. 从作者入手
《小王子》的叙述者,是一个飞行员。
他讲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
而《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就是一名飞行员。
孩子们本身对飞行员就有很大的兴趣,可以从这点切入。
4. 从文中插图入手
出示插图,让孩子们根据插图来预测故事,也可以激发阅读兴趣。
5. 从相关影视作品入手
很多经典童书,都被翻拍为影视作品。
我在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之前,就让学生们先看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电影。
在后面的交流课上,还可以一起讨论异同点。
6. 同伴推荐
同龄人更了解同龄人。
三分钟的时间,让一名同学给大家推荐他读过的或者正在读的书,效果也特别好。
导读课上朗读片段选择的要遵循五个原则:趣味性,适切性,典型性,层递性,完整性。
另外,我们在设计导读课的时候,不必出现大篇幅的作者介绍,一开课就出示各种评论,也不必对主题进行过度挖掘,点到为止,做好铺垫即可。
根据以上内容,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绿野仙踪》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