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多媒体教学课件质量评价标准表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多媒体课件评分标准一、内容设计1.科学性:课件内容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确保知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2.完整性:课件应涵盖课程所要求的知识点,内容全面,无遗漏。
3.系统性:课件内容应具有逻辑性,结构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启发性:课件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5.互动性:课件应具备一定的互动性,如问答、讨论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二、界面设计1.美观性:课件界面应简洁、美观,色彩搭配和谐,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
2.清晰性:课件中的文字、图片、图表等元素应清晰可见,无模糊、歪斜等现象。
3.导航性:课件应具备明确的导航功能,方便学生快速找到所需内容。
4.一致性:课件界面风格应保持一致,避免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混乱。
三、技术实现1.稳定性:课件在不同设备和操作系统上应运行稳定,无卡顿、死机等现象。
2.兼容性:课件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在不同浏览器和播放器中正常使用。
3.响应速度:课件应具备较快的响应速度,避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等待感。
4.安全性:课件中不应含有恶意代码,确保学生的设备安全。
四、教学效果1.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件的满意度、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反馈,作为评分依据。
2.教师评价:听取授课教师对课件的看法和建议,了解课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3.教学成果:观察学生通过使用课件后,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表现。
4.课堂氛围:观察课件在课堂上的使用情况,如学生参与度、互动性等。
五、创新与特色1.创新性:课件在内容、形式、技术等方面是否有创新之处。
2.特色性:课件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个性化:课件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4.持续更新:课件制作团队是否能够根据教学需求和反馈,持续优化和更新课件。
多媒体课件评分标准应包括内容设计、界面设计、技术实现、教学效果和创新与特色等方面。
在实际评分过程中,可以根据课件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各项指标的权重,以确保评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分标准(单机版课件)多媒体课件比赛评分标准一级指标(分值) 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指标说明评分范围入选系数二级指标一级指标教学内容(30) 科学性规范性(10)科学性(5)教学内容正确,无科学错误(0-5)0-100-30 C1 规范性(5)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0-5)知识体系(10)知识覆盖(5)教学内容符合教学要求(0-5)0-10体系结构(5)在制作量要求范围内的知识体系结构完整(0-5)资源应用(10)资源形式(5)有丰富的和教学内容配合的各种资料、学习辅助材料,有利于学生学习(0-5)0-10资源引用(5)引用资源来源清楚,无侵权行为(0-5)教学设计(25) 目标组织(10)目标设计(5)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适应于相应认知水平的学生(0-5)0-100-25 C2 内容组织(5)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0-5)学习环境(10)教学交互(5)较好的人机交互(0-5)0-10习题实践(5)多种形式的题型、题量丰富;模拟实践环境,注重能力培养(0-5)学习评价(5)有对习题的评判或学生自学习的效果的评价(0-5)(0-5)技术性(25) 运行状况(10)运行环境(5)没有“死机”现象,没有导航、链接错误,容错性好(0-5)0-100-25 C3 操作情况(5)知识定位清楚,操作方便、灵活,交互性强,启动时间、链接转换时间短(0-5)设计效果(15)软件使用(5)采用了技术含量较高的软件,或自设计了适合于课件制作的软件(0-5)0-15设计水平(5)自设计量大,软件应用有较高的技术水准,用户环境友好,使用可靠、安全,素材资源规范合理(0-5)媒体应用(5)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并(如视频、声音、动画)具有相应的控制技术(0-5)艺术性(20)界面设计(10)界面效果(5)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整体风格统一,导航清晰简捷(0-5)0-100-20 C4 美工效果(5)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符合视觉心理(0-5)媒体效果(10)媒体选择(5)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切合教学主题,和谐协调,配合适当(0-5)0-10媒体设计(5)各种媒体制作精细,吸引力强,激发学习兴趣(0-5)加分(15)整体效果加分(5)课件整体效果印象较好(0-5)0-50-15 推广应用加分(5)课件设计有较大推广价值(0-5)0-5 创新创意加分(5)课件设计有创新或创意新颖(0-5)0-5一级指标(分值) 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姓名教学内容(30) 科学性规范性(10)科学性(5)规范性(5)知识体系(10)知识覆盖(5)体系结构(5)资源应用(10)资源形式(5)资源引用(5)教学设计(25) 技术性(25) 目标组织(10)目标设计(5)内容组织(5)学习环境(10)运行状况(10)教学交互(5)习题实践(5)学习评价(5)运行环境(5)操作情况(5)设计效果(15)软件使用(5)设计水平(5)媒体应用(5)艺术性(20)界面设计(10)界面效果(5)美工效果(5)媒体效果(10)媒体选择(5)媒体设计(5)总分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