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 格式:ppt
- 大小:17.31 MB
- 文档页数:36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汇总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2、自然资源的特征:⑴、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⑵、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⑶、质量在各地区有差异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具有不均匀性;⑸、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3、矿产资源的分布:⑴、主要油田:⑵、主要煤矿:⑶、主要铁矿:⑷、有色金属分布:⑸、太阳能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的特点: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3。
2、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其中,草地面积最大)。
3、土地资源的分布:⑴、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⑵、林地:东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⑶、草地: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⑴、地区分布不平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⑵、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兴修水利工程:⑴、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68—69图 3—19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等图上识三个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南水北调。
⑵、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如:黄河干流上(最大的)小浪底水库、长江干流上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水利枢纽。
⑶、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1、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2、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全国最大)、南海渔场、北部湾渔场。
3、盐场:北方——长芦盐场(全国最大),南方——莺歌海盐场。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特征。
本章是学习、研究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本节又是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
因此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特征必须使学生有个清醒的认识。
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着重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在技术进步下, 自然资源范围不断的扩大四个的特征。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2、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等特征;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4、通过阅读矿产分布等图,了解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5、学会应用图、资料等归纳和总结地理事物。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图片,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概念;2、通过分组、利用多媒体手段、竞赛的方式加深对六类自然资源的认识;3、通过玲玲和贝贝的论点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巨大, 但又是有限的特征;4、通过学生分析资料、讨论归纳出自然资源的范围不断变化的特征;5、通过比赛让学生说出家乡自然资源存在合理或不合理现象、解决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难点:1、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教具准备: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一“地大物博”。
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
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物博”。
(电脑视频)视频介绍:首先我给大家播放一段法国经典的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它介绍了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告诉人们要保护水资源,那么水资源在我们口常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途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观看短片(学生讨论)饮用,消防,洗澡,烹饪,清洁,种植,养鱼,云层保护地球, 冰山储存水,调节气候(教师小结)同学们看的很仔细,水的作用还有很多,不仅用于生活,还用于工业、农业、渔业、交通等等方面,就不一一列举了,从同学们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水资源对我们影响很大,但它只是自然资源的一种,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61。
地理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恩平市平东中学梁小贤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认识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浪费严重的现状。
3、培养合理利用和保护、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1、自然资源的分类;2、中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分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分析教学手段:小黑板、挂图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离不开土地、阳光、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
这些都是自然界赐予我们人类的无价之宝,与人类关系密切。
从本节开始,我们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
(出示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导学案》第23页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什么是自然资源?2、我国自然资源的分类。
区分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不可再生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四、小组讨论。
1、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课本第44页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课本第45—46页的材料,说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
五、小结、质疑。
六、当堂检测。
《导学测评》第11页。
七、板书设计。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一、自然资源的自述12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三、合理利用,保护、节约资源。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
基于本节内容涉及面广、资料性强的特点,通过数字的比较、案例的阐述、资料的分析,结合讨论、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思考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
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拓展和补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来推导、理解新知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规律。
注重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框架,为后续学习各类自然资源的具体特点和管理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现象和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自然资源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只停留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资源的直观感受,对自然资源的系统知识和深入理解相对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自然资源的系统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会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系统认识,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分享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知识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什么是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重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难点:1、自然资源的范畴是不断变化的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和主要类型2、知道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等重要特征3、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3、通过阅读矿产分布等图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知道我们使用的纸张是用什么做的吗?(木材)谁能举例说说还有哪些生活和学习用品的原料来源于自然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自然资源概况2、认定目标:分层逐步展示,学生静听、牢记3、导学达标(一)什么是自然资源读书思考:1、什么叫自然资源?举例说明。
2、自然资源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师总结后,利用电脑呈现多幅图片,让学生辨认各种类型的自然资源,并做P54活动2、3题,教师进行反馈矫正。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读书思考:自然资源的特征有哪些?生读书后,归纳得出。
(师用电脑呈现要点)1、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讲述中可以以实例(湖南张家界)引入,使自然资源范畴变化变成直观形象的实例呈现给学生,有利于突破难点。
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2、自然资源的质量是有差异的。
教师展示内蒙古草原从东向西的景观图片,通过不同地域的操场景观揭示草场质量的差异。
3、自然资源的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让学生读“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中国主要煤矿”“中国主要金属矿产”5、自然资源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最后指导学生作课本P55上的活动练习。
5、课堂小结:教师选用典型数据和图片指导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6、达标测评:学生抢答或齐答一、找出正确的一项:1、下列资源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土地 B森林 C 阳光 D电能2、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炭 B石油 C树木 D石墨3、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二、分门别类:A太阳能 B水能 C风能 D核能耕地煤白桦林石灰沙漠三峡工程木材道路石山石油太湖草原房基地水库天然气1、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反思
《自然资源概况》一节是中国地理中《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的开篇,对下面各种资源的学习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渗透,比较教学的运用,以及资料的运用和分析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本人都特别注重,教学的三维目标也基本达成,在课程的设计、课的条理性,教学过程的过渡与衔接,教师的教态、亲和力及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参与热情等方面,都受到同组老师们的肯定。
本人颇感欣慰的是以下教学环节的设计并在课堂中能顺利实施,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词语导课,以“地大物博”一节进行导课,复习了旧课,又自然地引入新课,简单明了,又颇有新意。
2.对教材内容,特别是活动题部分进行了整合,把活动题的资料、问题融入教学中的举例、讨论和探究中的各个环节,让所教内容有讲有例有练,加上注重各环节的过渡与衔接,使课的条理清晰,一气呵成。
3.以本人设计的“我的一天”为题的课堂活动作为课的结尾,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同时又是整节课的升华,因为此环节是让学生将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并学以致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本节课也有缺憾,基于本节课的内容涉及面广,资料性强的特点,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最大的缺憾,不然将会给学生以听觉、视觉、感觉等多维度、立体的刺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1。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
3.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4、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匀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是四川盆地。
5、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是:①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南方居多。
6、我国的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矿的主要产地煤:河北—开滦、峰峰;山西—大同、阳泉、西山;陕西—神府;黑龙江—鸡西、鹤岗;江苏—徐州;内蒙古—霍林河;河南—平顶山;安徽—淮南、淮北;四川—攀枝花;贵州—六盘水。
铁:辽宁—鞍山、本溪;安徽—马鞍山;湖北—大冶;海南—石碌;四川—攀枝花;河北—迁安;内蒙古—白云鄂博。
石油:黑龙江—大庆(最大);山东—胜利;河北—华北;辽宁—辽河;山东和河南之间—中原;新疆—克拉玛依。
有色金属矿:江西德兴—铜;江西大余—钨;云南个旧—锡;云南东川—铜;湖南锡矿山—锑;湖南水口山—铅锌;贵州铜仁—汞;甘肃金昌—镍;广西平果—铝;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山东招远—金。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生存最基础(本)的自然资源。
5、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草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广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
6、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人工林和次生林分布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6、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的高寒荒漠等。
8、我国的林业方针是:“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1、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其地区分布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提问】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
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绘制三幅示意图,每一幅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讲解】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县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全国各地的很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板书】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一、自然资源的概况【讲授新课】请大家看书中一组数据,你能否根据数据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板书】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提问】提据以前所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你能不能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日本、美国、加拿大相比有什么区别?【提问】中国林木资源的应用是否也有如此问题?【讲解】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利用不尽合理的问题,如有些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还有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板书】利用不尽合理【提问】你身边有哪些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提问】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呢,大家讨论一下。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1、什么是自然资源:存在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
2、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基本国情):。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
3、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4、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拓展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空间:空气、风景。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1、“”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的1/3。
2、各类土地资源齐全,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
而、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
3、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
4、林地分布在、(天然林)、和山区(人工林和次生林)。
5、草地分布在部、部内陆地区。
6、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
7、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少,后备土地资源,工矿与建筑用地占用及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对策:提高耕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利用率。
8、林地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力,滥伐现象严重—对策:营林、护林、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9、草地存在的问题:超载,管理不力,造成退化——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防灾。
10、我国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1、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2、中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大。
3、地区分布不均——。
工程(最大规模)。
4、时间分布不均——。
5、南水北调是解决、的缺水问题。
6、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1、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最大)、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2、四大盐场:盐场最大、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3、海洋资源存在的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成因:沿海工厂和城市向海洋排污、石油污染处于严重、赤潮的频频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