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怎样以形传神写人物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人物表现手法有哪些怎样描写人物小说从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关键在于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
肖像描写上所用的技法一般包括整体的描绘,局部性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
人物表现手法是什么1、肖像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
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
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3、动作描写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
4、心理描写心理是指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
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
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怎样更好的描写人物首先我们要熟悉我们所要描述的人的外貌特征,这样,才可以进行描写。
在日常生活时,要懂得去观察这些细节。
接着就要理清自己对这个人的印象,根据自己的印象来动笔,才可以显得更传神,更深动形象。
在描写外貌特征的时候,不能单一的描述一个方面,而应多方面的进行描述。
或者也可以抓住一些突出的特点来描述。
在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时,我们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以此,来更好的烘托出神态外貌描写的作用。
当我们描述一个人的神态外貌时,要抓住其最主要的特征细节来描写。
不能描述平常人所共有的特征,如果这样就没有特殊性了。
在描述人物的神态的时候,需要用一些技巧,不能够平淡的去描述。
要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来进行适当的写法改变。
形形色色的人写一个小片段刻画外貌,以形传神
曾经教过我的老师当中,有一个教学认真,要求严格的数学老师刘老师。
刘老师有着一头乌黑的秀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漂亮的瓜子脸,配上一张小巧玲珑的嘴巴。
刘老师长相可爱,打扮也非常时尚。
我们全班同学都喜欢她。
可是,刘老师的情绪阴晴不定,像“变色龙”,我们常常琢磨不透。
有时候,全班同学在教室里静静地、认真地做练习题,刘老师就微笑着走进教室,亲切地看着我们,整个人变成了和蔼可亲的粉色;有时候,有一些粗心调皮的同学的没有完成作业,刘老师就怒目圆睁,气势汹汹地看着他们,脸上立刻马变成了严厉的红色,对那些调皮鬼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
下课了,大部分同学都去玩耍,要是有个别好学的同学去找刘老师讨教难题,刘老师又变成温柔和气的绿色,让你遇到的难题很快迎刃而解。
曾记得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抄题,有两个捣蛋鬼竟然在座位上玩游戏,刘老师没转身就喊出了他们的名字。
这下可糟了,刘老师又变成了愤怒的火红色。
你说,我们的刘老师像不像“变色龙”呢?可是大家都非常喜欢刘老师,因为在她的教育下,我们班级活泼而不忙乱,大家都学到了许多知识。
刘老师就像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在学习上勇往直前。
虽然有时候“变色”,但我们都希望刘老师永远是开心的绿色,我们喜欢
刘老师。
【写作基础】写作基础肖像描写如何“传神”
肖像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描写手法之一,它不仅能够展现人物的外貌特征,更重要的是能够传达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传神的肖像描写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调来描绘人物的外貌、神情、气质和举止,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从而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到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
要传神的描写一个人物,必须对人物的外貌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描绘。
这不仅包括人物的五官、头发、皮肤等外在特征,还应该描述人物的身材、衣着和装饰等细节。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特征来展现他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
如果一个人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可能代表他内心勇敢、坚定,或者痛苦、悲伤;如果一个人嘴角带着微笑,往往表达着他的友善、善良。
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就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外貌所传递出的性格特点和情感。
要传神的描写一个人物,必须借助于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调来描绘人物的神情和气质。
神情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外在体现,通过描写人物的眉眼、表情、动作等细节,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一个人的眉头紧锁、目光呆滞,往往表明他心烦意乱,心情沉重;一个人的笑容灿烂、眼中露出温柔的光芒,往往让人感受到他的喜悦、幸福。
而气质则是人物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通过描写人物的举止、言谈和动作,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文雅、豪迈、风度等气质特点。
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读者就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神情和气质所传递出的内心世界和品质特点。
【写作基础】写作基础肖像描写如何“传神”肖像描写是描述一个人的容貌、气质、性格等方面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是美术作品中常见的题材,也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如何将一个人的形貌、特征、情感等通过描写传达给读者或观众,让他们感同身受,是肖像描写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肖像描写需要注意描述准确、细致。
绘画中,人物的脸部、五官、发型、肤色等都需要精细描绘,使画面更加真实。
如《蒙娜丽莎》中女主角的微笑、面部肌肉的细微变化,都是大师达芬奇在绘画技术上的精湛表现。
同样,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外在形象同样需要准确地描绘。
如古龙的小说中,经典角色陆小凤的外貌被写作“方脸、剑眉、横眼、厚唇、宽鼻”,这一描写在读者的脑海中便会形成一个清晰的形象。
因此,在肖像描写中,准确、细致的描绘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肖像描写还需要注意情感、气质的描绘。
面部肌肉的变化、眼神的交流、语言的语调等都可以传递人物的情感和气质。
如电影《阿甘正传》中,男主角阿甘的微笑、姿态和话语,都展现出他淳朴、善良、乐观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而在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女主角林黛玉的形象不只是一个美貌少女的外表,更是一个对生命哲学的思考、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对情感世界的回味。
在肖像描写中,情感、气质的描绘可以让读者或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产生更加深刻的共鸣。
最后,肖像描写需要注意符号化处理。
符号化是将人物的形象、特征等通过象征符号的方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在艺术作品中的符号化,通过对景物、服饰、色彩等的搭配,来扩展人物形象更为深刻的象征意义。
如维多利亚时期欧洲艺术家创作的肖像画,通过人物穿着的服饰、佩戴的饰品、背景中的元素等,极富象征性地表现出当时的文化、社会和人类的文明进化史。
同样,现代电影中也有很多通过符号化的手法来加深人物形象的刻画。
如电影《致命魔术》中,通过人物的服饰、道具等,传递出人物的身份、个性和心理状态。
总之,肖像描写需要准确、细致、情感和符号化的结合,来刻画出一个深入人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写作指导个性是艺术的生命,同样也是描写人物的生命所在。
写人物,就是要写出人物的个性。
人物的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语言、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写人物的个性,就要善于描写一个人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感受,要善于抓住体现性格的细节,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
一、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人物肖像,指人的容貌、服饰、体态、神情等。
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如《卖蟹》中的“过滤嘴”,孔乙己身上的长衫,还有赵本山所饰的小品中的人物头上的蓝帽,无不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经历。
再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物的眼光、眼神能表现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画家画人擅画人的眼睛,作家写人擅写人的眼睛。
没有蒙娜丽莎的这双眼,就没有《蒙娜丽莎》这幅画。
二、心理描写,以心传声。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
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如有一篇《儿子眼里的父亲》写道:“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二十岁:爸爸有的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
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这一段独白把“儿子”“父亲”两个形象表现十分鲜明,反映了由幼稚到怀疑,到年少气盛不可一世,到尊重现实事求是的心理发展过程,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写作基础】写作基础肖像描写如何“传神”传神的肖像描写需要关注人物的外貌特征。
外貌特征是人物形象的第一印象,也是最为直观的元素。
这包括人物的身高、体型、面容、肤色、发型等。
作者可以通过生动的形容词和细腻的比喻来表达人物的特征,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人物的外貌。
可以用“身材高大、匀称的男子”来描写高大健壮的男主角;用“一双大眼睛闪烁着聪明的光芒”来描写一个聪明机智的女孩。
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存在感和个性特征。
传神的肖像描写需要注重人物的神情和动作。
神情和动作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的重要方式。
人物的微笑、眼神、眉毛、手势等都可以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和思绪。
在描写时,作者可以通过详细描写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变化。
可以用“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暖和善意”来描写一个和蔼可亲的人物;用“她的手指不停地轻轻颤抖着,表达出她的紧张和不安”来描写一个紧张焦虑的人物。
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情和动作,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与情感。
传神的肖像描写需要重视人物的言谈举止。
人物的言辞和举止是人物性格和文化背景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读者可以了解到人物的智慧、幽默、谨慎、粗野等方面的特点。
作者可以通过选用适当的对话和描写人物的语言习惯来塑造人物的个性。
可以通过直接展示人物的谈吐方式,如利落有力的陈述、委婉微妙的暗示、夸张幽默的言辞等,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物的个性魅力和气质。
传神的肖像描写需要注重描绘人物内心世界。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形象深刻性格的重要体现。
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想法、感受和思考来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回忆或者与其他人物的对话,读者可以了解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让读者了解到他的痛苦和挣扎;通过回忆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他的激情和痴迷。
生动传神的描写一个人的作文这个家伙,简直就是一个活宝!他总是笑嘻嘻的,好像天塌下来都压不垮他的小身板。
他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聪明的光芒,仿佛在告诉你:“我可是有点小聪明哦!”他的嘴角总是上扬,好像在说:“这个世界真是美好啊!”他的身材矮小,但却有着一股无法抵挡的力量,让人觉得他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他的头发乱糟糟的,就像一团棉花糖,让人忍不住想去摸一摸。
他的鼻子有点塌,但是却很有特点,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
他的嘴唇略微上翘,好像在说:“我可是个吃货哦!”他的皮肤黝黑,但是却很健康,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活力的人。
他的穿着打扮也很有特色,有时候会穿得很随意,有时候会穿得很时尚。
他的鞋子总是五花八门,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很讲究生活品质的人。
他的背包也是五颜六色,好像一个调色盘,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人。
他的声音很好听,就像是一首美妙的歌曲,让人陶醉其中。
他的笑容很迷人,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他的眼神很温柔,就像一汪清澈的湖水,让人心生向往。
他的脾气很好,从来不和别人计较。
他的性格很开朗,总是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
他的智慧很高,总是能想出一些奇思妙想。
他的胆量很大,总是敢于尝试新事物。
他的毅力很强,总是能够坚持到底。
他的朋友很多,因为他总是能够给人带来快乐。
他的家人很爱他,因为他总是能够让家人感受到温暖。
他的恋人很幸福,因为他总是能够给恋人带来浪漫。
他的同事很尊敬他,因为他总是能够给同事带来帮助。
这个家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宝藏!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美好,用自己的力量感染着身边的人。
他是那么的生动传神,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了解他,去拥抱他。
他是那么的富有情感,让人忍不住想要去关心他,去爱护他。
他是那么的具有魅力,让人忍不住想要去追求他,去陪伴他。
这个家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那个小小的精灵!。
【写作基础】写作基础肖像描写如何“传神”肖像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写作形式,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使读者对人物产生直观、鲜明的印象。
一个生动传神的肖像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下面将探讨如何使肖像描写更加传神。
要注意通过外貌特征的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的外貌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心状态。
通过对人物面部的描写如皱纹、眉眼、眼神、嘴唇等细节来展现人物性格特征。
比如描写一个年迈的人,可以描述他脸上的皱纹和眼神中的忧伤,传达出他历经沧桑和心境的变化。
再比如描写一个勇敢坚毅的人,可以通过描写他坚毅的目光和挺拔的身姿来表达他的勇敢和坚强。
通过对人物外貌特征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要注意通过动作和表情的描写来传达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人的动作和表情常常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通过对人物细微的动作和表情的描写,能够更真切地反映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比如描写一个忧伤的人,可以通过他低下的头、弯曲的背、无神的眼神等细节来表现他的忧伤和沉重的心情。
再比如描写一个愉快的人,可以通过他展开的笑容、舒展的身体等动作来表达他的愉悦和开心。
通过对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状态。
还要注意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增强肖像描写的传神效果。
为了使肖像描写更加传神,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意象来增强描写的效果。
比如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对一个温暖善良的人物进行描写,可以用“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善良”这样的比喻来增强描写的鲜明度。
运用意象来传达人物的特点和情感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法。
比如对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进行描写,可以用他笔下流淌的色彩和线条来代表他的才华和创造力。
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意象,能够使肖像描写更加生动鲜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传神的肖像描写能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世说新语写人艺术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写人艺术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形传神,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世说新语》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例如,在《忿狷》篇中,王蓝田吃鸡蛋时“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通过这一细节表现出他急躁易怒的性格。
2.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个性。
《世说新语》常常将不同人物进行对比,从而更加鲜明地展现出他们各自的特点。
例如,在《德行》篇中,通过管宁与华歆的对比,表现出管宁淡泊名利、专心治学的高尚品德,以及华歆爱慕虚荣、热衷功名利禄的庸俗本性。
3. 善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世说新语》用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在《容止》篇中,用“玉山”来比喻嵇康的风姿,用“土木形骸”来形容刘伶的放浪不羁。
4. 采用漫画式的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形象。
《世说新语》用寥寥数语就能将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描绘得栩栩如生。
例如,在《雅量》篇中,记述了谢安与孙绰等人泛海时遇到风浪的情景,通过谢安“貌闲意说,犹坐船中,云:‘如此,将无归?’”的描写,展现出他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气度。
《世说新语》的写人艺术成就极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魏晋时期社会风貌和人物精神的珍贵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写作的典范。
写作怎样以形传神写人物画家作画讲究“形似”和“神似”。
所谓“形似”,就是要求描绘的物象形态逼真;所谓“神似”,就是从外观的物象描画中表现其内在的本质。
作画这样,描写人物的外貌也应如此。
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标记,它反映出一个人年龄、身份和地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生活中的人物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即使一对孪生姐妹,尽管相貌极其相似,但也有差异。
因此。
我们描写外貌时,就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身份和个性,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思想风貌的瞬间画面,做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片段展示】1.各位客官,对于孙大怪其人兴许你们未必看过,但是对于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孙大圣,相信你们一定并不陌生。
此人长得与之极为相似,大脑袋,宽额头,高鼻梁,尖下巴,只是身上没有长毛,否则的话,人们恐怕误以为是孙悟空的嫡传子孙再世。
(《“怪人”外传》)小作者抓住孙大怪的长相“大脑袋,宽额头,高鼻梁,尖下巴”,运用人们熟知的虚拟人物孙悟空与不熟悉的生活人物孙大怪作比较,突出他“怪”的特点。
文字不多,却极为传神,只言片语把人物写活了。
2.我家附近有一位修锁的老爷爷。
他白发苍苍,皮肤黝黑,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眼睛炯炯有神。
他每天坚守在阵地上,方便人们前来修锁、换锁。
(《修锁的老爷爷》)“修锁”,表明人物的职业;“白发苍苍,皮肤黝黑,脸上布满了皱纹”,是从头发、肤色、脸部几方面写容貌,说明老爷爷年纪大了,还坚持修锁。
岁月的风霜致使他“皮肤黝黑”,可见他很勤劳。
“眼睛炯炯有神”说明视力好,否则难以从事这项工作。
修锁看似一门卑微的职业,但却是生活中一项不能缺少的服务工作,人们需要它。
这样写出了老人的精神品质。
3.“没正经”老师姓刘,因“刘”和“牛”谐音,所以,我们又叫他“牛老师”。
“牛老师”眼睛小,一张嘴巴能说会道,它就像一架播种机,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知识的种子。
胖乎乎的脸上不经意间会流露出一种调皮的神情。
写人作文一定要学会这点怎么把人物写的传神人物描写中的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进行描写。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出身、职业、地位、教育、经历、性格等的不同,必然会在人物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迹,成功的肖像描写是深刻解读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还可以形传神,进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人物的身份和生活际遇等内涵。
那么,怎样才能成功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达到以形传神?突出描写:选取最能突出人物个性的特征进行肖像描写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同样在现实社会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特征。
因此在描写中,我们一定要善于仔细观察人物,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的独特之处来进行肖像描写。
《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作者不是泛泛来写,而是抓住“眉”与“目”作为切入点重点来写,突出她的“娇”“弱”的气质。
林黛玉外貌的其他部分,则让读者自己去补充想象。
又如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中关于老师蔡芸芝先生的描写:“她那时有十八九岁。
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
一颗美人痣,就足以写出了蔡芸芝先生的美丽,让我们永远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没有过多的语言,一句话就总括地勾画出了孔乙己独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鲁迅先生讲过:“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了,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采用画龙点晴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并不是说描写人物只能描写眼睛。
这里含有抓住重点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东西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写作指导:肖像描写如何“传神”范文一:肖像描写如何“传神”在写肖像时,不仅要注意将人物的形象真实传达出去,更要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创作时,要用心去观察、揣摩人物,从中提取出与之相关的信息,并正确表达出来。
首先,要注意人物的神态表情。
这是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切入点。
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眼神、嘴角、肌肉骨架等细节来刻画人物的情感状态和性格特点。
比如,有的人眼神深邃内敛,给人安静深沉的感觉;有的人嘴角轻扬,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开朗、自信的人。
这些细节都是描写人物内心的有效手段。
其次,要关注人物的生活环境和言行举止。
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所处环境的方式,都间接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办公桌上会有整洁的物品,这种特质可以在描写时透过环境细节来传达出来。
同时,人物的言行举止也可以反映出其性格和个性特点,比如,一个喜欢散步的人,会让人感到他的生活是有规律的;而不遵循行规的人,往往会透露出他的叛逆和不羁的个性。
这些都是在描写肖像时要抓住的点。
最后,要注意描写细节。
细节能够有效的帮助表达人物的外貌特征和内心特征。
人物穿着、发型、饰物等都可以在细节中得到突显,让读者能够更真实的感受到该人物的形象和特质。
在描写时,要关注细节并将它们高高的放在层次结构的顶端。
总之,娴熟的肖像描写需要关注人物的神态表情、生活环境和言行举止,以及描写细节。
通过这些关注点,我们可以将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传递出来。
范文二:描写肖像有何技巧?描写肖像是传达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不仅要准确地传达出肖像的外貌特征,同时,还要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人物树立真实、立体、生动的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技巧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技巧一:侧重表现性格肖像是将人物经过创造性的方式,表现在纸张上。
因此,描写肖像的重点不在于人物身体的形态,而在于人物性格的描绘。
要描绘人物性格,可以关注人物的面部表情、眼神、肢体语言等细节。
这些细节反映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情感状态,把它真实地抓住,就是成功的肖像描写的一个关键。
描写外貌以形传神描写是记叙文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之一。
好的外貌描写,能够见形见神,以形传神。
外貌描写要以形传神,就要抓住能够反映人物个性、精神气质的外貌特征,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按合理顺序描写。
标签:描写、外貌、特征、以形传神写人,离不开描写。
描写,就是对人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和刻画。
它是记叙性文章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之一。
描写往往同叙述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时难以区别。
但从宏观上着眼,二者各有侧重。
叙述主要侧重予对人物、事件的一般情况和过程的介绍交代,主要体现为纵向的平面流程。
描写则侧重予对人、事、景、物作出形象的描摹和刻画,主要体现为横向的立体图画,使表现对象的特征更突出。
形象更丰满,具有较强的可视性和雕塑感,逼真而传神。
描写的种类,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细描和白描,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其中人物描写又可分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又可分为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此外还有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描写的要求是:突出特征,绘声绘色绘形;以形传神,新颖精妙逼真。
人物的性格,总是在各种各样的描写中鲜活起来的;人物的形象,总是在各种各样的描写中鲜明起来的。
写人,或着力于正面,或取巧于侧面,或两方面结合起来。
就正面描写而言,又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好的外貌描写,能够见形见神,以形传神。
《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通过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表现出这位音乐巨人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他那“十分陈旧,甚至不整洁”的衣饰,“拖在衣服后面的”“早已失效的”助听器,“愁苦”的脸,蓬乱的头发,都在印证着这位音乐巨人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
然而,与此同时,他那“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阔的双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种不可逼视的凝重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都在显示着他对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意志。
文章描写贝多芬的外貌,抓住了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和精神气质,以形传神,十分的生动。
写作怎样以形传神写人物
画家作画讲究“形似”和“神似”。
所谓“形似”,就是要求描绘的物象形态逼真;所谓“神似”,就是从外观的物象描画中表现其内在的本质。
作画这样,描写人物的外貌也应如此。
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标记,它反映出一个人年龄、身份和地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生活中的人物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即使一对孪生姐妹,尽管相貌极其相似,但也有差异。
因此。
我们描写外貌时,就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身份和个性,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思想风貌的瞬间画面,做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片段展示】
1.各位客官,对于孙大怪其人兴许你们未必看过,但是对于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孙大圣,相信你们一定并不陌生。
此人长得与之极为相似,大脑袋,宽额头,高鼻梁,尖下巴,只是身上没有长毛,否则的话,人们恐怕误以为是孙悟空的嫡传子孙再世。
(《“怪人”外传》)
小作者抓住孙大怪的长相“大脑袋,宽额头,高鼻梁,尖下巴”,运用人们熟知的虚拟人物孙悟空与不熟悉的生活人物孙大怪作比较,突出他“怪”的特点。
文字不多,却极为传神,只言片语把人物写活了。
2.我家附近有一位修锁的老爷爷。
他白发苍苍,皮肤黝黑,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眼睛炯炯有神。
他每天坚守在阵地上,方便人们前来修锁、换锁。
(《修锁的老爷爷》)
“修锁”,表明人物的职业;“白发苍苍,皮肤黝黑,脸上布满了皱纹”,是从头发、肤色、脸部几方面写容貌,说明老爷爷年纪大了,还坚持修锁。
岁月的风霜致使他“皮肤黝黑”,可见他很勤劳。
“眼睛炯炯有神”说明视力好,否则难以从事这项工作。
修锁看似一门卑微的职业,但却是生活中一项不能缺少的服务工作,人们需要它。
这样写出了老人的精神品质。
3.“没正经”老师姓刘,因“刘”和“牛”谐音,所以,我们又叫他“牛老师”。
“牛老师”眼睛小,一张嘴巴能说会道,它就像一架播种机,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知识的种子。
胖乎乎的脸上不经意间会流露出一种调皮的神情。
刘老师走起路来最有趣,“啤酒肚”一摇一摇的,活像一只南极的企鹅。
(《“没正经”的刘老师》)
“没正经”是随便、不严肃的意思,“刘”和“牛”是外号,从中可以看出刘老师是个性情温和、容易相处的人。
“眼睛”“嘴巴”“脸”“啤酒肚”是他的容貌,“小”“能说会道”“调皮的神情”是他的外貌特点。
文章抓住刘老师的长相、性情、走路的姿势,表现了刘老师性情温和、平易近人的特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
4.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丰碑》)课文写的是军需处长被冻死的情形。
透过他的外貌和神态,我们可以看到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和“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崇高品德。
军需处长是一个管发放衣服、被褥等物资的人,他本来有优越的条件给自己穿最好的棉衣,甚至有优势多穿一件,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只穿了件“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这就体现了一个老战士、老首长、老党员的高尚情怀,令人崇敬。
5.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卖火柴的小女孩》)
作为一个女孩子,有一头“金黄的”“打成卷儿”“看上去很美丽”的头发应该会很在意的,可是“她没注意这些”。
这是为什么?因为“她又冷又饿”,没有心思去注意这些。
透过小女孩的外貌,联想到小女孩身世和生活的处境,我们看到了社会的黑暗,生活在最层的劳动人们的痛苦和悲哀,表现了作者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6.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心声》)
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能洞察人的内心世界。
课文描写李京京的“眼睛一眨不眨”,表现了他迫切希望程老师能给他一个朗读的机会。
这些神态描写,表现了他渴望表达亲情的愿望。
【方法揭秘】
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身材、长相、衣着、神情、姿态等方面的描写。
一个人的外貌,往往是其生活经历、个性修养、气质等外在表现。
所以描写时,我们要做到:
抓住特点,以形传神。
特点就是一个人独特的地方,他有的别人没有,别人有的他没有。
比如,脸上有痣、有雀斑
,脑袋大眼睛小,喜欢笑或爱哭,头发(眉毛)粗(细)而短(长)且浓密(稀疏),胡子拉碴的等等。
描写时,我们要抓住这些特点,精准描写,深入其中,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等,做到形神兼备。
注意顺序,突出特点。
外貌描写往往是多方面进行的,描写时一定要有顺序,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怪人”外传》中孙大怪的外貌是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
先写整体“脑袋”,然后写局部“额头”“鼻梁”“下巴”,是按从上往下的顺序,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突出了“怪人”的特点——长相怪。
读了让人过目不忘。
选择方法,表达真情。
描写外貌不能像照镜子,人物是怎样就是怎样,我们可以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包装”,使语言更亮丽,人物形象更鲜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