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病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472.50 KB
- 文档页数:51
职业病目录第一类职业病:办公室族群办公室族群主要是指长时间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群,常见的职业病包括颈椎病、腰椎病、眼睛疲劳、肩周炎等。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工作是造成这些职业病的主要原因。
颈椎病颈椎病是办公室族群中较为常见的职业病之一。
长期低头工作、姿势不正确、长期坐姿静止会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症状包括颈部酸痛、僵硬、头晕、头痛等。
预防方法包括做颈部运动、保持正确的坐姿、定期放松颈部。
腰椎病腰椎病是办公室族群中另一个常见的职业病。
长时间坐姿、缺乏运动、腰部受凉等都是导致腰椎病的原因。
常见症状包括腰部酸痛、疼痛、腰肌劳损等。
预防方法包括坚持腰部运动、避免长时间坐姿、保持腰部温暖等。
第二类职业病:工厂工人工厂工人因长期接触机械设备、噪音、化学品等特殊工作环境,容易患上职业病。
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听力下降、皮肤病、呼吸道疾病等。
听力下降工厂工人长期接触高噪音环境,会导致听力下降。
预防措施包括佩戴耳塞、减少噪音污染、定期进行听力检查等。
皮肤病工厂工人接触化学品、油漆、金属等物质,容易导致皮肤病。
预防方法包括佩戴防护手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接触有害物质等。
呼吸道疾病工厂工人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粉尘等物质,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预防措施包括佩戴防护口罩、保持通风、定期体检等。
结语职业病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根据自身工作环境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提高从业人员的生活质量。
法定职业病名词解释
法定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长期暴露于某些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或特定工艺中,引起的特定疾病。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法定职业病及其解释。
1. 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石尘、金属尘、纤维尘等物质导致的一种职业性肺病。
常见于煤矿工人、金属冶炼工人等职业人群。
尘肺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气促、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
2. 噪声聋:噪声聋是由于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而引起的听觉神经退化的一种职业病。
常见于机械制造、建筑施工等噪声环境高的行业,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鸣以及困难听清周围声音。
3. 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接触到化学物质、重金属等,导致皮肤过敏、炎症等的一种职业病。
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炎等,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起水疱等。
4. 硅肺病:硅肺病是由于长期暴露于二氧化硅粉尘中而引起的职业性肺病。
常见于石材加工、矿山开采等行业。
症状包括咳嗽、气促、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导致肺纤维化甚至呼吸衰竭。
5. 铅中毒:铅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铅及其化合物而引起的一种职业病。
常见于电子制造、铅酸蓄电池制造等行业。
铅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失眠、精神异常等,严重时可影响神经系统的
功能。
以上仅列举了几个常见的法定职业病,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来说,还有更多的职业病需要引起重视。
为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管和检测,提供防护措施和技术培训。
劳动者本身也要自觉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防尘口罩、使用耳塞等,以减少职业病的危害。
各行各业常见职业病各行各业常见职业病职业病是指由于职业性因素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与职业活动有关的特殊健康危害,可引起职工的身体和心理损害。
职业病是随着现代工作方式的出现而广泛存在的,各行各业都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职业病。
本文将介绍各行各业常见的职业病,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职业病并防范职业病的发生。
一、医护人员的职业病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各种病原微生物,长期处于高压和高负荷状态,容易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常见的职业病有:传染病、放射性疾病、手抖症、背痛、颈椎病等。
此外,由于长期接触药物和麻醉剂,还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症状。
二、教育人员的职业病教育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长时间站立或坐着,用眼过度,加上工作压力较大,容易出现腰痛、颈椎病、近视等职业病。
教育人员还容易遭受职场暴力或受到学生的攻击,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三、工人的职业病工人类职业病主要指接触有害物质所导致的病症。
工人在生产中会接触到化学物质、有害气体、粉尘和噪声等因素,常见职业病有喉咙痛、咳嗽、气喘、皮肤病、肝病、聋哑等。
像煤矿工人,就容易患上矽肺病,而金属加工工人则容易出现铅中毒。
四、互联网从业人员的职业病互联网从业人员久坐于电脑前,长期远离阳光,容易出现眼疲劳、视力下降、颈椎病等职业病。
此外,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和工作压力较大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五、服务业人员的职业病服务业人员常年站立或走动,容易导致腰肌劳损、足部疲劳、关节炎、心脏病等职业病的发生。
此外,服务业的工作具有高强度,跟换班制度和长时间工作等,也容易增加工作压力和精神负担,导致情绪波动、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六、白领人士的职业病白领人士的职业病主要是由于久坐不动,长时间接触电脑和缺乏阳光等因素所引起的。
常见职业病包括颈椎病、腰椎病、手指疼痛、近视等。
此外,长时间工作、工作压力大也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七、驾驶员的职业病驾驶员的职业病是由于长时间开车导致的,主要表现在眼部疲劳、颈椎病、腰椎病、腿部疲劳等方面。
职业病及种类职业病是指因长期从事其中一种职业工作而引起的疾病。
它们通常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或心理因素所造成的。
职业病种类繁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分类,可以将职业病分为以下十大类115种:1.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牛皮癣等,由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细菌、真菌或植物引起。
2.尘肺病与其他肺部疾病:如尘肺、石棉肺、硅肺、煤矿工尘肺等,由吸入粉尘、烟雾、气体等引起。
3.职业性听觉损失:由于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而引起,如欠聋、噪音性聋等。
4.职业性骨关节病:如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由于频繁重复动作、提重物、弯腰和屈膝等引起。
5.职业性中毒:包括化学物质中毒和金属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苯中毒等。
6.职业性肿瘤:由于长期暴露在化学物质、一些有害射线和射频等辐射下导致的,如肺癌、骨髓瘤等。
7.职业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等,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而引起。
8.职业性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癫痫等,由于工作环境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引起。
9.职业性呼吸系疾病:如变态反应性气管炎、职业性鼻咽喉炎等,由于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粉尘或有害微生物引起。
10.其他职业性疾病:包括职业性肝病、职业性肾病、职业性传染病等。
这些职业病种类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分类而来,因为职业病种类繁多,涵盖了不同职业工作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相关疾病。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地区的职业病种类可能会有所不同,受工作环境和职业特点的影响。
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可导致残疾和死亡。
因此,预防职业病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和培训,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测,以及加强工作环境的管理和改善等。
总之,职业病种类繁多,对劳动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常见的职业病有哪些常见的职业病有很多种类,从不同行业的角度来看,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职业病。
下面将根据行业分类来介绍一些常见的职业病。
一、医疗行业1. 职业性呼吸道病:医生、护士等长期接触病人和医疗废弃物,容易感染结核、肺癌等呼吸道疾病。
2. 医源性感染:医护人员与病人长时间密切接触,易感染各类疾病,如流感、传染性肝炎等。
3. 其他职业性病患:久站久坐导致骨骼、肌肉疼痛,经常接触化学物品引发皮肤过敏。
二、建筑行业1. 尘肺病:建筑工人长期暴露在灰尘和石棉中,容易造成呼吸道和肺部疾病。
2. 职业性听力损害: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如高声音机械设备的运转声,容易导致听力损害。
3. 皮肤病:接触化学物质、水泥等有害物质,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湿疹等皮肤病。
三、办公行业1. 颈椎病:长期久坐不动,使颈椎处于一个姿势,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2. 腰椎间盘突出:长期久坐不动,导致腰椎受到不必要的压力,容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
3. 视力疲劳: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容易导致眼部疲劳,出现眼干、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四、农业行业1. 肌肉损伤和关节炎:长期重体力劳动,导致肌肉疲劳和关节炎的发生。
2. 中毒: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长期暴露,容易患上中毒症状。
3. 高温中暑: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受到中暑的危害。
五、采矿行业1. 职业性肺病:长期接触煤尘、金属尘或放射性物质等,易患肺尘病、铀矿尘肺等疾病。
2. 听力损害: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容易导致耳聋。
3. 事故伤害:采矿行业的作业环境危险,容易发生事故伤害。
六、化工行业1. 中毒: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容易导致中毒。
2. 职业性皮肤病:长时间接触腐蚀性物质,容易导致皮肤病。
3. 呼吸道疾病: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七、交通运输行业1. 职业性颈部损害:长期驾驶、操作车辆容易导致颈椎不适和颈椎病的发生。
2. 职业性听力损害:长时间接触噪音,如飞机引擎声、汽车喇叭声等会导致听力损害。
职业病常见种类与原因职业病是指在特定职业环境下,由于长期接触某种有害因素或特殊工作条件而引发的疾病。
不同职业病的种类和原因也不尽相同,以下将介绍职业病的常见种类及其可能的原因。
1. 尘肺病:尘肺病是指由于吸入工作环境中的粉尘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其主要原因包括煤矿工人吸入矿尘、矽肺工人吸入二氧化硅尘、金属工人吸入重金属尘等。
这些粉尘中的有害物质会沉积在肺部,导致肺部组织炎症和纤维化。
2. 噪声性听力损伤:噪声性听力损伤是因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而引起的职业病。
高噪声环境包括工厂、建筑工地等。
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引起耳蜗中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听力丧失。
3. 酒精依赖症和药物成瘾:某些职业容易导致酒精依赖症和药物成瘾,例如酒吧服务员、夜场DJ等。
这些职业环境特殊,工作压力大,诱发人们找到借口嗨酒或者使用兴奋剂来缓解压力,从而形成酒精依赖症和药物成瘾。
4. 职业皮肤病:职业皮肤病是工作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后引起的皮肤病。
例如,在化工工业中接触到某些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酸碱等,会引起皮肤过敏、湿疹等。
同时在农业和渔业中,接触到农药和有机溶剂也可能导致职业皮肤病。
5. 紧张性和压力相关疾病:在一些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环境下,人们容易出现紧张性和压力相关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高血压等。
这些职业包括金融业、医生、警察等。
6. 呼吸系统疾病:在某些特殊工作环境中,接触到有害气体和微小颗粒物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例如,在化学工程和冶金行业中,接触到二氧化硫、苯等有害气体会引起呼吸道炎症;在某些建筑工地,长期吸入水泥和石棉粉尘也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7. 放射性疾病:在核工业和医疗行业中,接触到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放射性疾病。
例如,在核电站工作人员要接触到放射性物质,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就容易引发放射性疾病,如白血病、甲状腺疾病等。
以上只是职业病的一部分常见种类和其可能的原因,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职业病。
包括十大类,分别是:1.尘肺。
有硅肺、煤工尘肺等。
2.职业性放射病。
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
3.职业中毒。
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4.物理因素职业病。
有中暑、减压病等。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有炭疽、森林脑炎等。
6.职业性皮肤病。
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7.职业性眼病。
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
8.职业性耳鼻喉疾病。
有噪声聋、铬鼻病。
9.职业性肿瘤。
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10.其他职业病。
有职业性哮喘、金属烟热等对职业病的诊断,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职业病目录有多少种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等19种疾病。
职业性皮肤病:包括接触性皮炎、光接触性皮炎等9种疾病。
职业性眼病:包括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等3种疾病。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包括噪声聋、铬鼻病等4种疾病。
职业性化学中毒:包括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60种疾病。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包括中暑、减压病等7种疾病。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包括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等11种疾病。
职业性传染病:包括炭疽、森林脑炎等5种疾病。
职业性肿瘤:包括石棉所致肺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11种疾病。
其他职业病:包括金属烟热、滑囊炎等3种疾病。
请注意,这个目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制定的,并且可能会根据新的科学证据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需要进行调整。
因此,职业病目录的具体种类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建议您查阅最新版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职业病种类、危害及预防知识一、职业病种类职业病种类繁多,常见的职业病主要包括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肌骨疾病、职业性中毒以及职业性嗓音疾病等。
1. 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引起的一类肺部疾病。
例如,矿工、石匠等长期接触粉尘的人群容易患上尘肺病。
2. 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引起的一类皮肤病。
例如,理发师长期接触染发剂、洗发水等化学品,容易患上职业性皮肤病。
3. 职业性肌骨疾病:职业性肌骨疾病是由于长期重复性工作动作或不良姿势引起的一类疾病。
例如,装配工人长期进行重复性装配动作,容易患上职业性肌骨疾病。
4. 职业性中毒:职业性中毒是由于长期吸入或接触有毒物质引起的一类中毒疾病。
例如,化工工人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容易患上职业性中毒。
5. 职业性嗓音疾病:职业性嗓音疾病是由于长期使用声带过度、声音过大或不正确使用声带引起的一类疾病。
例如,歌唱演员长期使用高音量演唱,容易患上职业性嗓音疾病。
二、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危害:职业病会直接影响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残疾或死亡。
2. 生活质量下降:职业病会降低工作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
3. 经济损失:职业病需要长期治疗和休养,给工作者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4. 社会负担:职业病患者需要医疗资源和社会关怀,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
三、职业病的预防知识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增加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聚集,提高工作场所的通风设备。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3.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职业病风险。
4.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作者的职业健康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工作设备和工作方法,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行业主要职业病是指某一行业或工种从事特定的劳动活动所导致的工人患病情况。
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接下来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
1. 矿山行业:主要职业病:矽肺病、尘肺病、噪声性聋等。
矽肺病和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矿石、矿石粉尘等引起的肺部疾病。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加强通风设施、使用湿法作业等。
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导致的耳聋,防护方法包括戴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作业。
2. 建筑行业:主要职业病: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坠落伤害等。
建筑工人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易患尘肺病,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使用湿法作业、加强通风设施等。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接触或吸入有刺激性或有毒性物质引起的皮肤病,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坠落伤害是指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可能发生的坠落事故,防护方法包括使用安全带、安装安全护栏等。
3. 化工行业:主要职业病:中毒、烧伤、爆炸等。
化工工人常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易导致中毒。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护面具、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烧伤和爆炸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设施失效导致的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安全设备等。
4. 电子行业:主要职业病: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静电引起的火灾等。
电子行业工人长期处于电离辐射环境下,易受到辐射伤害。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辐射防护衣、使用防护眼镜等。
静电引起的火灾是由于静电积聚引起的火灾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静电消除设施、使用防静电材料等。
5. 农业行业:主要职业病:农药中毒、机械伤害等。
农业工人经常接触到农药,易受到农药中毒的危害。
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农药、穿戴防护服装等。
机械伤害是由于农业机械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穿戴安全防护装备等。
总结起来,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及其防护措施,但有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适用于多个行业,如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控制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等。
职业病名词解释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某种物质或处于某种特殊的工作状态下,导致身体或心理上的损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职业病及其解释。
一、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粉尘的空气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尘肺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气短、胸闷、咳痰等。
尘肺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佩戴防护口罩、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定期体检等。
二、噪声聋噪声聋是由于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而引起的听力损伤。
噪声聋的主要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鸣等。
预防噪声聋的措施包括佩戴耳塞或耳罩、减少噪声污染等。
三、放射性疾病放射性疾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引起的身体损伤。
放射性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皮肤瘙痒等。
预防放射性疾病的措施包括佩戴防护服、保持安全距离、定期体检等。
四、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而引起的皮肤疾病。
职业性皮肤病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起泡等。
预防职业性皮肤病的措施包括佩戴防护手套、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五、职业性骨关节病职业性骨关节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些重体力劳动或姿势不良的工作而引起的骨关节疾病。
职业性骨关节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
预防职业性骨关节病的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适当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
六、职业性心理疾病职业性心理疾病是由于长期从事高压、高强度的工作而引起的心理疾病。
职业性心理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焦虑、抑郁、失眠等。
预防职业性心理疾病的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减轻工作压力、进行心理疏导等。
总之,职业病是一种严重的职业健康问题,对职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
国家法定职业病有哪些国家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颁布的,规定某些职业或工作环境可能导致特定健康危害并给予赔偿的疾病。
在我国,国家法定职业病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提高职业健康水平,保障社会稳定。
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以下是国家法定职业病的分类及其主要表现。
一、化学性职业中毒1. 有机溶剂中毒:包括苯中毒、甲苯中毒、丙酮中毒、醇类中毒等。
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皮肤刺激等。
2. 金属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镉中毒等。
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
二、物理因素职业病1. 噪声聋: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造成严重损失。
2. 振动综合症:包括手臂振动综合症、全身振动综合症等。
主要表现为手部麻木、疼痛等。
三、粉尘职业病1. 矽肺: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造成肺部损害,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咳痰等。
2. 煤工肺:煤矿工人长期吸入煤矸石、灰尘等粉尘造成的肺部损害,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咳痰等。
四、放射性职业病1. 放射性肺病: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导致肺部损害,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
2. 放射性皮肤病:皮肤接触放射性物质造成的皮肤损害,表现为红肿、痒、疼痛等。
五、生物性职业病1. 职业性呼吸道感染:如肺结核、支气管炎等。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
2. 职业性肝炎:职业性接触病毒等致病物质造成的肝脏损害,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
六、尘肺病1. 矽肺病:长期暴露在硅尘中造成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等。
2. 矽酸盐尘肺病:长期暴露在矽酸盐尘中造成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
以上是国家法定职业病的分类及主要表现。
国家要求相关企业应坚决采取必要的技术、管理和防护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权益。
另外,企业也应该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提高劳保设施的保护能力,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职业病,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职业病的定义、症状及预防控制措施(一)尘肺病1.尘肺是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生产性有害粉尘而引起的肺组织广泛纤维化。
包括矽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石棉肺、电焊工尘肺等。
主要发生在石料开采、煤炭、水泥、陶瓷、珠宝钻磨、切石、抛光及五金行业打磨等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的工种。
2.尘肺病的症状有:咳嗽、咯痰、气促、胸痛、胸闷等,最终可因肺的广泛纤维化出现呼吸衰竭合并感染、气胸而死亡。
尘肺发病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劳动者丧失劳动力。
3.尘肺病的预防:(1)做好就业前健康检查,如有肺结核病、上呼吸道及支气管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者不得从事接触粉尘工作。
(2)坚持佩戴合格的防尘口罩上岗。
(3)工人就业后应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二)噪声病1.在生产过程中由噪声引起的疾病称为噪声病。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心悸、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
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内耳损伤,造成噪声性耳聋。
可引起噪声病的工种:操作机床、耙斗机、伞钻、风钻、风镐、压风机、绞车、局部风机等能发出强噪声(85分贝以上)的工种。
2.预防:(1)用人单位改善设备,降低噪声强度;(2)工作场所采取隔声措施;(3)工人佩戴耳塞或耳罩;(4)工人定期体检和进行听力检查,上岗前如有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禁止从事强噪声工作。
(三)振动损伤1.振动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以中心位置为基准呈往返震荡的运动。
2.振动的危害:(1)局部振动。
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后,可发生手与臂的触觉、痛觉及温热感觉迟钝,手部皮肤温度下降,手指发白,手臂无力、肌肉疼痛和萎缩。
(2)全身振动。
全身振动多为大幅度的低频振动,如行驶中的船舶、飞机及电梯升降时,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出冷汗、下肢酸痛等症状。
3.控制措施:(1)进行工艺改革,消除或减轻振动源。
(2)根据振动工具的种类对工人接触振动的时间给以限制。
(3)改善作业环境,寒冷季节要加强工作环境防寒保暖,控制作业环境中同时存在的噪声等危害因素,对防止振动危害有一定的作用。
常见职业病常见职业病是指在特定职业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从事某项工作而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结构的多样化,各个行业的职业病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并探讨其成因、防治措施等相关问题。
一、肺部疾病1. 尘肺:主要由于长期吸入含有大量粉尘的空气,尤其是煤矿工人、矽石工人、建筑工人等职业容易患病。
该病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并且可能导致肺癌。
2. 化学物质引起的肺部疾病: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人,如喷漆工人、化工厂工人等,容易患上肺气肿、哮喘、职业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3. 放射性肺部疾病: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相关的工作,如核电厂工人、放射科医生等,易患上肺纤维化、肺癌等。
二、骨骼疾病1. 颈椎病:长期执行重复性动作或长时间低头工作的人,如计算机工作者、装配工人等,易患上颈椎病。
2. 腰椎间盘突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如建筑工人、搬运工人等,容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
三、视觉疾病1. 视力疲劳: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的人,如程序员、编辑等,容易导致视力疲劳。
2. 色盲:例如电子工程师、电路板装配工人等,长期接触与颜色有关的工作,易患上色盲。
四、听力疾病1. 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失: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如机械师、建筑工人等,长期暴露于噪音中,可引起听力损失。
五、心理疾病1. 职业倦怠:长期从事单调、重复、高强度工作的人,如流水线工人、电话客服人员等,易患上职业倦怠。
2. 抑郁症和焦虑症:特定职业中的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的人,如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护士等,容易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
六、其他1.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中的工人,如印刷工人、清洁工人等,易患上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2. 职业性肝病:接触或暴露于某些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人,如农药生产工人、化学实验室工作者等,容易患上职业性肝炎、肝硬化等。
预防职业病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岗位环境监测,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提高工人的防护意识,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工人的职业健康知识和防护意识;调整工作姿势,减少职业性疾病的发生;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常见的职业病有哪些常见的职业病有许多种类,它们可以根据工作环境、行业特点和工作方式来分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的分类及其介绍。
1. 粉尘性职业病:粉尘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污染物,它可以引发许多疾病。
例如,矽肺病是一种由于吸入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呼吸困难和肺部纤维化。
铅中毒也是一种常见的粉尘性职业病,它会导致神经系统和肾脏受损。
2. 化学物质性职业病:许多职业环境中存在各种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对工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苯中毒是一种由长期暴露于苯环境中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骨髓抑制和白血病。
有机溶剂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性职业病,它们可能会引发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3. 物理因素性职业病: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和放射线,也可能导致职业病。
例如,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音环境中可能会引发噪音性聋。
长期暴露于振动环境中也会导致振动病,引起手指麻木和肌肉疼痛。
辐射性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放射线而引起的,它会增加患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
4. 生物因素性职业病:一些职业与生物因素接触,如病毒、细菌和霉菌,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在医疗行业工作的人员可能面临感染性职业病的风险,如艾滋病和肺结核。
农民、兽医和动物饲养员等与动物接触的行业也可能面临传染性职业病的风险。
5. 心理因素性职业病:高强度工作、长时间工作和工作压力等心理因素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焦虑、抑郁和工作倦怠是常见的心理因素性职业病。
长期的心理压力也可能导致慢性压力反应和心血管疾病。
6. 骨骼肌肉系統疾病:长时间保持特定姿势、重复性动作和重物抬举等工作可能导致骨骼和肌肉病变。
例如,办公室工作人员可能面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和痛风病的风险。
长时间工作在工业生产线上可能导致腱鞘炎和腱病变。
总结起来,常见的职业病包括粉尘性职业病、化学物质性职业病、物理因素性职业病、生物因素性职业病、心理因素性职业病和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名单
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名单是指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规,规定的与特定职业相关的疾病名称。
该名单的发布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对于职业病防治和赔偿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名单包括:
1.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含大量粉尘的空气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发生在矿工、建筑工人、农民等职业人群中。
2. 金属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金属元素而引起的中毒症状,主要发生在有关金属加工、焊接、电镀等职业人群中。
3. 噪声聋:是由于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而引起的听力受损,主要发生在工厂、机场、酒吧等噪声环境较为恶劣的职业人群中。
4. 振动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机械振动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钢铁冶炼、造船、机械制造等职业人群中。
5. 放射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放射线而引起的放射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核工业、医疗放射等职业人群中。
6. 化学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而引起的中毒症状,主要发生在化工、制药、印染等职业人群中。
以上6种职业病是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名单,对于从事相关职业的人群来说,需要加强职业病防治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职业病危害对身体带来的损害。
同时,职业病发生后,也需要及时进行诊治和申请赔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