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93.19 KB
- 文档页数:9
山西清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H-WI05-075版本号A/0技术文件标题:超声波探伤仪自校检定规程发布日期页码 4序号修订内容版本REV 修订日期修订人备注123456789101112编制审核批准收文部门日期日期日期日期一、测试对象本公司所用的便携式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北京时代TUD310超声探伤仪)。
二、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包括水平线性、垂直线性和探伤灵敏度余量三项。
2.1、水平线性仪器荧光屏上时基线水平刻度值与实际声程成正比的程度,称为仪器的水平线性或时基线性,水平线性主要取决于扫描锯齿波的线性,仪器水平线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测距精度,进而影响缺陷定位。
2.2、垂直线性仪器荧光屏上的波高与输入信号幅度成正比的程度称为垂直线性或放大线性。
垂直线性主要取决于放大器的性能,垂直线性的好坏影响应用面板曲线对缺陷定量的精度。
2.3、探伤灵敏度余量仪器的探头的灵敏度常用灵敏度余量来衡量。
灵敏度余量是指仪器最大输出时(增益、发射强度最大,衰减和抑制为0),使规定反射体回波达基准高所需衰减的衰减总量。
灵敏度余量大,说明仪器与探头的灵敏度高。
灵敏度余量与仪器和探头的综合性能有关,因此又叫仪器与探头的综合灵敏度。
灵敏度余量影响轮对探伤缺陷的发现能力。
三、测试性能要求3.1、外观:各部件清洁完好,显示屏清晰,铭牌清楚,器件无松动。
3.2、水平线性误差:≤2%3.3、垂直线性误差:≤6%3.4、探伤灵敏度余量:≥42dB四、测试技术要求4.1、环境温度(15-30)℃、相对湿度:≤80%,或按仪器说明书规定。
4.2、电源:电压AC(220±22)V;频率(50±1)Hz。
4.3、仪器周围应无强交流电干扰,无强气流及酸、碱等腐蚀性气体。
仪器附近无强烈震动源。
仪器及电源应有良好接地。
五、测试周期超声波探伤仪性能测试的周期一般为一个星期。
六、测试内容及步骤6.1、水平线性的测试6.1.1、调有关旋钮使时基线清晰明亮,并与水平刻度线重合。
超声波探伤仪检定规程1 目的为规范超声波探伤仪的检定工作,保证检定质量,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性,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型号的超声波探伤仪的首次和后续检定。
3 职责检定人员应熟悉有关规程及相应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熟悉仪器的操作程序,对检定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4 要求4.1术语和计量单位4.1.1术语4.1.1.1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
4.1.1.2标准试块由权威机构制定的试块,试块的材质、形状、及表面状态都由权威部门统一规定。
4.1.1.3动态范围仪器示波屏容纳信号大小的能力。
4.1.1.4波速超声波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
4.1.1.5探头与工件接触,用于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并进行电声信号能量转换的装置。
4.1.1.6耦合剂在探头与工件表面之间施加的一层透声介质。
4.1.1.7水平线性仪器示波屏上时基线显示的水平刻度值与实际声程之间成正比的程度。
4.1.1.8垂直线性仪器示波屏上的波高与探头接收的信号之间成正比的程度。
4.1.1.9分辨力示波屏上区分相邻两缺陷的能力。
4.1.1.10盲区从探测面到能够发现缺陷的最小距离。
4.1.2计量单位4.1.2.1厚度H-------mm4.1.2.2声速C--------- m/s4.1.2.3温度t-----------℃4.1.2.4频率f---------Hz4.2概述超声波探伤仪是利用电声转换原理和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对工件进行检测,通过分析示波屏上回波的位置和高度来判断缺陷有无和大小的一种装置。
4.3计量性能要求4.3.1主要技术参数4.3.1.1工作频率:1~5MHz(钢)4.3.1.2总衰减量:≥80dB4.3.1.3衰减误差:≤ 1 dB4.3.1.4垂直线性误差:≤5%4.3.1.5水平线性误差:≤ 1%4.3.1.6动态范围:≥30 dB。
4.3.1.7远场分辨力:直探头≥30dB;斜探头≥6dB。
(完整word版)超声波检查仪质量控制规程超声波检查仪质量控制规程1. 引言本质量控制规程适用于超声波检查仪的质量控制过程。
超声波检查仪是一种用于医学诊断的重要设备,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可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规程旨在规定超声波检查仪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
2. 质量控制要求2.1 设备校准要求超声波检查仪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确保其工作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应定期进行,并记录检查仪的校准日期和结果。
2.2 仪器维护要求超声波检查仪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维护手册进行定期维护。
对于维护任务,应有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进行维护并记录维护日期和维护内容。
2.3 环境要求超声波检查仪的使用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 温度:在15℃-30℃范围内,相对湿度在30%-75%之间;- 电源:电源电压稳定,电源线接地良好;- 噪音:环境噪音应控制在较低水平。
2.4 操作要求超声波检查仪的操作人员应具备合格的操作证书,并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仪器干净整洁,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物品相互干扰。
2.5 质量记录要求所有超声波检查仪的校准、维护和操作记录都应保存完整并可追溯。
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校准日期、校准结果、维护日期、维护内容、操作人员等。
记录应具备可读性,且存档时间不少于两年。
3. 质量控制流程3.1 校准流程3.1.1 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校准方法,准备所需校准工具和标准样品。
3.1.2 按照校准方法,对超声波检查仪进行校准。
3.1.3 记录校准日期和结果,保存校准记录。
3.1.4 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2 维护流程3.2.1 按照制造商提供的维护手册,准备所需维护工具和材料。
3.2.2 按照维护手册,进行超声波检查仪的定期维护,包括清洁、润滑、更换零部件等。
3.2.3 记录维护日期和内容,保存维护记录。
3.2.4 定期进行仪器维护,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超声波探伤校验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新购置和使用中的超声波探伤仪与探头的系统性能的检验。
2检验周期2.1探伤仪性能(水平线性、垂直线性、动态范围)每隔半年进行校验一次;2.2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灵敏度余量、始脉冲宽度及盲区、分辨力)使用前需进行校验,相关数据录入报告即可,不需专门检验报告。
3人员要求3.1超声波探伤仪校验人员都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II级或II 级以上的超声波检验人员资格证书;3.2超声波探伤仪校验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各部分的作用及本规程;3.3超声波探伤仪校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程操作超声波探伤仪,并对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负责。
4认可需用标准器具4.1标准试块CSK-IA试块及200/①2平底孔试块;4.2所用试块必须是具有相应认证企业生产。
5操作步骤5.1.垂直线性5.1.1.5MHZ或其它频率的常用直探头,用压块将探头固定在200/Φ2平底孔试块上并对准中2孔(或其它试块25mm底面)。
调节探伤仪使示波屏上显示的孔的反射波幅度为垂直刻度的100%(满刻度),作为“0”dB,且衰减器至少有30dB余量;5.1.2.调节增益,依次记下每衰减2dB时相应的波高值Hi,并将实测相对波高值填入表1中,直至底波消失。
上表中:理论相对波高%=Hi(衰减adB后波高)/H0(衰减OdB时波高)X100%;实测相对波高%=10(-Δi∕20)×100%5.1.3.算垂直线性误差D=(∣d(÷)∣+∣d(-)∣)X100%式中d(+) ---- 最大正偏差;d(-) ---- 最大负偏差。
5.2.水平线性5.2.1..将直探头置于CSK-IA上,对准25mm厚的大平底面。
5.2.2.节探伤仪使示波屏上出现六次底波Bl到B6,且使Bl前沿对准0,B6对准10.0。
记录B2、B3、B4、B5与水平刻度值20、40、60、80的偏差值α2、α3、a4、α5。
超声波检测规程1校准与复核校准应在试块上进行,校准中应使超声主声束垂直对准反射体的轴线,以获得稳定和最大的反射信号。
在开始使用仪器时,应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测定,在使用过程中,每隔三个月至少应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一次测试。
在探头开始使用时,应对探头进行一次全面的性能校准。
斜探头在使用前应进行前沿距离、折射角、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的校准。
使用过程中,每次使用前应校准前沿距离、折射角和主声束偏离。
直探头的始脉冲占宽、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应根据使用的频度每隔一个月或三个月检查一次。
2检测工艺对于具体部件的检测,中级或高级检验人员应根据相应的标准编制检测工艺卡,经审批后实施。
工艺卡应包括如下内容:检验等级、材料种类、规格、检验时机、坡口形式、焊接工艺方法、表面状态及灵敏度补偿、耦合剂、仪器型号、探头及扫查方式、灵敏度、试块、缺陷位置标定方法、报告要求、操作人员资格、执行标准等。
3检验程序工件准备一表面检查、委托检验一接受委托、指定检验员一了解焊接情况一确定检测工艺卡一选定无损检测方法、仪器、探头、试块一校准仪器和探头一制作距离波幅曲线一调整无损检测灵敏度一校准与复核一涂布耦合剂一粗无损检测一标示缺陷位置一精无损检测一评定缺陷一复核一记录一报告一审核一存档。
对于不合格焊缝的重新无损检测,仍然遵从此程序的要求。
4检验前的准备根据被检部件的材质、规格、性质和结构形状选定无损检测标准,确定检验等级,确定检测工艺卡。
对选定的仪器、探头的性能及其组合性能应进行测试,并符合要求。
制作距离一波幅曲线及综合补偿测定:斜探头前沿距离、K值的测定应在SGB-4试块上进行,前沿距离、K值至少应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调节扫描速度、扫描比例,按照选定的标准要求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并计入综合补偿,绘制在坐标纸上。
综合补偿测定按选定的标准进行。
检测面和检测范围的确定应保证检查到工件被检部分的整个体积,检验前应用80#或100#砂纸去除检测面上的毛刺等,以利于声耦合和探头的移动并减少探头磨损。
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数字超声波探伤仪的校准操作,确保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新购置的和使用中的超声波探伤仪与探头的系统性能的校验。
数字式超声仪的校验可按照本规程,也可按照仪器内置的仪器自校功能。
3.0校验人员校验人员应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按本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校验。
4.0应用器材4.1 标准试块CSK-ⅠA试块及DB一P Z20一2、DB一P Z20一4型标准试块。
4.2 所用试块必须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生产的标准试块,且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5.0校验及评定内容5.1 外观检查采用目视及操作方法进行。
5.2 水平线性误差5.2.1 所用检定设备与被检超声探伤仪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
并应使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衰减器特性阻抗和终端负载相互匹配。
5.2.2 被检超声探伤仪的工作方式置[双],抑制置“0”,衰减器置适中量值。
在扫描范围各挡上,将被检超声探伤仪的发射脉冲输人到函数信号发生器输人端,其输出通过标准衰减器接到被检超声探伤仪“收”端,并调节频率、信号幅度、调制波数及标准衰减器旋钮,使超声探伤仪显示屏上显示六个幅度相等的 (如垂直满刻度80%)脉冲波形。
5.2.3 调节被检超声探伤仪[扫描微调]及[移位]旋钮,使第一个波的前沿对准水平刻度“0”,第六个波的前沿对准水平刻度 “10”,依次读取第二至第五个波的前沿与水平刻度“2”、“4”、“6”、“8”的偏差amax ,如图2所示,取其最大偏差值。
按下式计算超声探伤仪水平线性误差:%100max ⨯=∆Ba L式中:ΔL —水平线性误差;B —水平满刻度数。
5.3 衰减器衰减误差5.3.1 所用检定设备与被检超声探伤仪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
并应使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衰减器特性阻抗和终端负载相互匹配。
5.3.2 被检超声探伤仪的工作方式置[双],抑制置“0”,衰减器置适中量值。
在扫描范围各挡上,将被检超声探伤仪的发射脉冲输人到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入端,其输出通过衰减器接到被检超声探伤仪“收”端。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规程 JLXY04-2005
1. 编制依据:
超声波测厚仪使用手册。
2. 适用范围:
对新购或年检的超声波测厚仪进行校验。
3. 技术要求
精度:1.2mm~200mm ±(0.5%厚度值+0.1mm)
4. 校验项目
4.1 外观
4.2 测量精度
5. 校验用器材
5.1 标准试块
6. 校验方法
6.1 外观检查
配件齐全,外观不得有硬碰伤和变形,所有紧固件及接口件不得松脱和脱落。
6.2 测量精度
取最大误差. ︱仪器示值-标称值︱=误差
7.校验报告
7.1 最大误差在允许值范围内,则该超声波测厚仪合格;
最大误差超出说明书要求则为不合格;
校验合格的仪器,应出具校验报告,校验不合格的仪器不得使用.
7.2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周期为1年。
当测厚仪存放时间超过1年时,使用前必须重新校验。
当被测量材料的声速与普通钢声速(5900m/s)不同时,应用已知厚度的被测材料重新校验。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记录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报告。
1.目的确保使用中的一体型超声波液位计测量的相对准确。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使用的一体型超声波液位计比对校准。
3.校准设备:皮尺(5米)
4.被校设备:一体型超声波液位计
5.校准方法:直接皮尺比对。
6.校验周期:12个月。
7校准过程:
7.1按要求接好电源线。
上电之后,仪表自检然后自动进入运行模式。
7.2标定:
7.2.1当容器中的液位(或目标)达到对应于所需标定值的距离时,分别按下“4”或“20”键。
存储值开始自动显示。
此时,按住键1秒钟,这样即完成标定。
在观察钷标定之后,一体型超声波液位计的工作将自动转换到运行模式(6秒后)。
7.2.2标定值以一体型超声波液位计的传感器辐射面为基准,以所显示的单位至液面的距离。
此时,用皮尺测量其液面变化的高度即可。
72.3当不能由容器中的被测物或目标提供参照物位时,可以直接键入4和20mA的标定值。
该项方法也能用于对通过参照物位的方法得到的输出值进行微调。
为了改变存储的标定值,应获得‘C4’或‘C20’的显示。
标定值可以通过按‘C20’键增加或‘C4’键减小。
当显示器上出现所需值时,停止按键,显示将自动切换至运行模式(6秒后)。
7.2.4标定结束。
记录下4mA和20mA对应的物位值。
一体型超声波液位计校准记录单
编号:R.CL C-244№
被测仪表名称:出厂编号
校准仪表名称:出厂编号
检验结论:
校验:年月日检查:年月日。
超声波测厚仪校准规程1 目的为了保证超声波测厚仪的测量精度及可靠性,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保证检测的质量,制订本规程。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数显式超声波测厚仪的检定。
3 引用标准本规程引用JJG403-86超声波测厚仪校准规程。
4 校准程序4.1 测试/保养内容及技术要求4.1.1 外观4.1.1.1 清洁,不应有影响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1.1.2 显示器的数字应清晰,无闪烁、短缺及隐亮现象,仪器未测量时,不得有虚假读数显示。
4.1.1.3 开关、换档旋钮及调整螺丝(或旋钮)不得有卡滞的现象。
4.1.1.4 外接导线及插头、插座应安装牢固、连接可靠。
4.1.1.5 仪器示值变动性符合JJG403-86技术要求的第2条。
4.1.1.6 示值误差符合JJG403-86表一的规定。
4.1.1.7 速度微调范围及示值跳变符合JJGG403-86技术要求第5条4.1.1.8 示值稳定度符合JJG403-86技术要求第7条4.2 校准条件4.2.1 室温应为20±10℃4.2.2 仪器预热时间分辨率为0.1mm的仪器为15min分辨率为0.01mm的仪器为30min4.3 校准方法4.3.1 外观目力观察4.3.2 示值变动性探头接插到仪器本体上,将耦合剂涂敷在5.5mm标准厚度块的被测端面,用探头测量标准厚度块,并调整声速微调旋钮,将示值调到5.5mm,待显示稳定后,重复对该位置连续测量10次,记下每次的示值,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示值变动性,应符合技术要求的第2条规定。
4.3.3 示值误差首先用5.5mm标准厚度块和一块为仪器测量上限1/2的标准厚度块作仪器高、低两端的示值校正。
即用探头分别测量这两块厚度块,若示值与标称值不符,在校正低端时,调整起点调整螺丝,校正高端时,调整声速微调旋钮,边测量边调整,反复进行,直到示值均与标称值相符为止。
测量范围细分为若干档的仪器,其示值校正应在每档分别进行。
数字式超声探伤仪校准规程1.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A型脉冲反射式手动超声探伤仪的校准和检定;以此来确定超声波设备的有效性,2.检定周期与内容2.1每三个月对仪器的盲区(仅限直探头)、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进行一次核查并记录。
2.2每六个月对仪器和探头组合性能中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一次运行核查并记录。
2.3每年至少对超声仪器和探头组合性能中的水平线性、垂直线性、组合频率、盲区(仅限直探头)、灵敏度余量、分辨力以及仪器的衰减器精度,进行一次校准并记录。
3.参考标准3.1JB/T10062-1999《超声检测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3.2JB/T9214-2010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3.3NB/T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4.人员职责4.1仪器检定应由超声Ⅱ级及以上人员负责组织实施。
4.2应由至少为超声Ⅱ级人员负责实施自检并出具自检报告,由超声III级负责自检报告的审核。
4.3校准与核查人员应熟悉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本规程引用的相关标准,能正确按本规程方法进行检定工作并填写检定记录。
5.设备与器材超声波探伤仪,2.5PΦ1400纵波直探探头(日常使用纵波直探头),2.5P13×13K2横波斜探头,DB-P型试块,CSK-ⅠA型标准试块,耦合剂。
6.测试内容垂直线性,水平线性,动态范围,灵敏度余量,仪器噪声电平,分辨力,组合频率,盲区。
7.测试方法7.1垂直线性误差测试7.1.1JB/T9214-2010《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规定垂直线性误差≤5%。
7.1.2垂直线性定义:仪器垂直线性是示波屏上波高与探头接收的信号幅值之间成正比的程度,它取决于仪器放大器的性能。
垂直线性用垂直线性误差表示。
垂直线性影响缺陷的检出和定量。
7.1.3测试设备与器材(1)2.5PΦ1400纵波直探探头(日常使用纵波直探头)(2)耦合剂(3)超声波探伤仪(4)DB-P型试块7.1.4测试步骤(1)将仪器与探头连接,将探头用恒定压力压在试块上,参见图1,中间加适当的耦合剂,以保持稳定的声耦合,并将平底孔的回波调至屏幕上时基线的适当位置,使用衰减器使孔的回波高度恰为100%满刻度,此时衰减作为“0”Db,且衰减器至少还应有30dB的衰减余量。
TIME 1100超声波探伤仪操作规程一、操作方法1、斜探头检测1 )打开电源开关。
2 )设置仪器的初始参数:探测范围、声速、延迟、重复频率、发射方式、阻尼、厚度(“基本”菜单中)。
3)探头校准探头校准通常需要以下步骤:1、校准入射点(探头前沿);2、校准探头角度(K 值);3、校准材料声速;4、校准探头零点。
1、校准入射点(探头前沿):用IIW试块(又称荷兰试块)或CSK-IA试块测探头零点,首选将仪器声速调节为3230m/s,显示范围为150mm,然后开始测试,用户将探头放在试块上并移动,使得R100mm的圆弧面的反射体回波达到最高,用直尺量出探头前端面和试块R100mm弧圆心距离,此值即为该探头的前沿值,R 100 mm弧圆心对应探头上的位置即为探头的入射点。
2、校准探头角度(K值):用角度值标定的探头可用IIW试块校准,如果是用K 值标定的探头,可用CSK-IA试块校准。
这两种试块上有角度或K值的标尺,按探头标称值选择合适的标尺(右图所示,在IIW试块上侧可校准60-76度的探头,下侧可校准74-80度的探头,CSK-IA试块上侧可校准K2.0、K2.5、K3.0的探头,下侧可校准K1.0、K1.5的探头。
按试块上的标定值选择用合适的校准试块及校准方法)。
如放置探头,左右移动使得反射体回波达到最高,此时入射点对应的刻度就是探头的角度或K值。
3、校准材料声速按照1中所述找到R100mm的最高反射波,调节显示范围使得屏幕上能显示该弧面的二次回波,选择闸门方式为双闸门,调节A闸门与一次回波相交,调节B闸门与二次回波相交,调节声速值使得状态行中声程测量值(S)为100,此时得到的声速值即为该材料的实际声速值。
4、校准探头零点保持上面的测量状态,将闸门方式改为正或负,调节探头零点使得状态行中声程测量值(S)再次为100,此时得到的探头零点值即为该探头的零点值。
4)DAC曲线应用方法1、调整显示范围通过翻页键及功能键<<F1>选择基本功能组,调整显示范围,使DAC曲线标定制作时不会超出该显示范围。
1目的本规程用于超声波测厚仪的检定和校准。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数显式超声波测厚仪的校准。
3 依据技术规范JJF 1126-2004《超声波测厚仪校准规范》。
4 技术要求及检定/校准条件室内温度为(20±10)℃;仪器预热时间:分辨率为0.1mm的仪器为15min,分辨率为0.01mm的仪器为30min。
5 使用的仪器设备超声波测厚仪用标准厚度块和标准圆筒进行校正。
6 操作方法与步骤:6.1 打开被检仪器预热不少于30min。
6.2 检查仪器外观和相互作用。
6.3 将仪器的声速设置为5900m/s。
6.4 检定仪器的示值变动性:将探头接插到仪器本体上,再将耦合剂(如医用甘油、机油)涂敷在9.99mm标准厚度块的被测端面,用探头测量标准厚度块测量面中心位置的厚度。
重复对该位置连续测量10次,记下每次的示值,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示值变动性。
6.5 示值误差首先根据说明书要求选用适当的标准厚度块对仪器进行示值校正,如无说明书则选择一块9.99mm和一块为仪器测量上限1/2的标准厚度块作仪器高低两端的示值校正。
测量范围分为若干档的仪器,其示值校正应在每档分别进行。
校正完毕后,按表1规定的受检点检定仪器的示值误差。
检定时,将探头放置在标准厚度块的中心位置上连续测量三次。
取算术平均值作为仪器在该点的示值。
表1 (mm)注:测量范围细分为若干档的仪器,没档按相应段的受检点进行检定。
示值误差δH按下式计算:δH=H′- H式中:H′——仪器示值;H ——标准厚度块的标称值。
各点的示值误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mm)注:表中H为被测厚度,单位mm。
6.6 曲面壁厚测量的下限及准确度按检定示值误差的方法将仪器校正好,然后根据表3的规定,测量与其尺寸相对应的标准圆管的壁厚。
测量时,手持探头以圆管表面任一素线为轴轻微摆动并观察示值,取最小的稳定的示值为测量结果,其准确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超声波探伤仪校验规程 JLXY02-20231.编制依据:JB/T9214-1999 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系统性能测试方法和JB/T4730-202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2.适用范围: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的校验。
3.技术要求3.1垂直线性误差≤5%。
3.2动态范围≥26dB。
3.3水平线性误差≤1%。
3.4灵敏度余量﹥10dB。
4.校验工程4.1外观4.2垂直线性误差4.3动态范围4.4水平线性误差4.5. 灵敏度余量5.校验用器材5.1 探头:2.5P10×12K2 HB-50 专用直探头5.2 试块:CSK-ⅠA,CSK-ⅢA6.校验方法6.1外观检查配件齐全,外表不得有硬的碰伤和变形,全部紧固件不得松动和脱落。
6.2垂直线性误差校验6.2.1连接HB-50 专用直探头,抑制关,调整衰减器和增益使荧光屏上显示波形其中之一为垂直刻度的100%,且衰减器至少有30dB 的衰减余量,设该波为H。
6.2.2调整衰减器,依次登记每次衰减2dB 时H 波的幅度值,直至衰减26dB。
然后将H波幅度实测值与表 6.2.2中的理论值相比较,最大正偏差d+与最大负偏差d-确实定值之和为垂直线性误差△d。
6.3动态范围校验6.3.1连接HB-50 专用直探头,调整探伤仪衰减器和增益使荧光屏上显示的波形中之一为垂直刻度的100%,且衰减器至少有30dB的衰减余量。
表6.2.2衰减量dB 0246810 12波高理论值%100 79.4 63.1 50.1 39.8 31.6 25.1衰减量dB 14 16 18 20 22 24 26波高理论值%20.0 15.8 12.5 10.0 7.9 6.3 5.06.3.2调整衰减器,读取幅度自垂直刻度的100%下降至刚能识别的最小值时的调整量,为探伤仪的动态范围。
6.4水平线性误差校验6.4.1连接HB-50 专用直探头,调整探伤仪使其显示屡次底波。
(文件编号:****-012)共4页 第1页版本/版次:D/ 0 生效日期:2016-01-01 1.总则本规程适用于超声波探伤仪定期进行的性能校验,以查明该设备是否达到足够的精度要求,从而保证所用仪器处于合格状态。
2.校验步骤2.1 水平线性的校验方法:2.1.1 采用CSK-ⅠA 型(或ⅡW 型)试块和一任意合格直探头,探伤仪的抑制置于“0”或“断”,其它调整取适当值(见图2.1)。
2.1.2 将探头压在试块上,中间加适当的耦合剂(如机油等),以保持稳定的声耦合。
调节探伤仪的水平和增益旋钮,使屏幕上显示出第6次底波。
2.1.3 当底波B1和B6的幅度分别为50%满刻度时,将它们的前沿分别对准刻度0和100(设水平全刻度为100格)。
2.1.4 在依次分别将底波B2、B3、B4、B5调到50%满刻度,并分别读出底波B2、B3、B4、B5的前沿与刻度20、40、60、80的偏差(以格数计),取其中最大的偏差值则为仪器的水平线性误差。
2.2 垂直线性的校验方法。
2.2.1 采用CSK-ⅠA 型(或ⅡW 型)试块和一任意直探头,探伤仪的抑制置于“0” 或“断”,其它调整取适当值(见图2.2)。
2.2.2 将探头压在试块上,中间加适当的耦合剂(如机油等),以保持稳定的声耦合,并将某一次回波调至屏幕上时基线的近中央处。
2.2.3 调节衰减器和增益值,使回波高度恰为100%满刻度。
2.2.4 以每次2dB 的增量调节衰减器,每次调节后用满刻度的百分值记下回波幅度,一直继续到衰减值为26dB ,测量精度为0.1%。
波高测试值与理论值之差为偏差值,其最大正偏差与最大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即为仪器的垂直线性误差。
2.3 直探头分辨力的校验方法。
2.3.1 采用CSK-ⅠA 型(或ⅡW 型)试块和一任意直探头,探伤仪的抑制置于“0”或“断”,其它调整取适当值(见图2.3)。
2.3.2 将探头压在试块上如图2.3所示,中间加适当的耦合剂,以保持稳定的声耦合,调整仪器的增益并左右移动探头,使来自A 、B 两个方面的回波幅度相等并约为20%~30%满刻度,如图2.3中的h 1。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规程
(ISO9001-2015)
1.0适用范围:
对新购或年检的超声波测厚仪进行校验。
2.0技术要求
精度:1.2mm~200mm ±(0.5%厚度值+0.1mm)
3.0校验用器材
3.1 标准试块
4.0校验方法
4.1 外观检查
配件齐全,外观不得有硬碰伤和变形,所有紧固件及接口件不得松脱和脱落。
4.2 测量精度
取最大误差. ︱仪器示值-标称值︱=误差
5.0校验报告
5.1 最大误差在允许值范围内,则该超声波测厚仪合格;
最大误差超出说明书要求则为不合格;
校验合格的仪器,应出具校验报告,校验不合格的仪器不得使用.
5.2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周期为1年。
当测厚仪存放时间超过1年时,使用前必须重新校验。
当被测量材料的声速与普通钢声速(5900m/s)不同时,应用已知厚度的被测材料重新校验。
6.0参考文件
6.1《量规仪器管理校验程序》
6.2《超声波测厚仪使用手册》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7.0记录表格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记录》。
超声探伤仪校验规程1.目的:确保UT检测的质量活动所使用的超声探伤仪性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范围:本校验属于仪器使用性能年度例行校验,适用于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的校准和检定,有效期为一年。
3.引用标准3.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10061-1999)3.2《无损检测名词术语》(JB3111-82)3.3《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3.4《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JB/T10062-1999)3.5《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JB/T10063-1999)3.6《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JB/T9214-1999)4.职责4.1应由总师负责领导,并负责对校验报告的签发。
4.2由UTⅢ级人员负责组织指导校验人员实施校验,并负责校验报告的审核。
4.3校验人员应由UTⅢ级人员提出,并报站长批准。
校验人员应熟悉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本规程的引用标准,能正确按本规程方法进行校验工作,编制校验报告。
5.校验用标准试块及器具(应是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5.1各种不同频率的常用直探头和斜探头(不须检定)5.2CSK-IA标准试块。
5.3不同规格的对比试块(均为炭钢锻制件)5.3.1JB4730-94规定的阶梯试块(DB-D1试块)φ)5.3.2Z20-1(251⨯⨯22580Φφ)Z20-2(25⨯⨯22580Φ2φ)Z20-4(25⨯⨯80Φ22545.4探头压块:保持探头在试块上的固定压力、重量为1kg6.校验6.1垂直线性误差测试:6.1.1测试设备a.各种频率的常用直探头b.对比试块:Z20-2或Z20-4c.探头压块6.1.2测试步骤a.连接探头与仪器“发”位置,并用探头压块将探头固定在Z20-2试块上并对准Φ2孔,调节探伤仪使示波屏上显示的孔的反射波幅度为垂直刻度的100%(满刻度),且衰减器至少有30d B余量;b.调节衰减器,依次记下每衰减2d B时孔波幅度的百分数,直至衰减到26d B,然后将孔波幅度实测值与表中的理论值相比较,取最大正偏差d(+)与最大负偏差d.在工作频率范围内,改用不同频率的探头,重复b 、c 方法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