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听诊(听诊体位和顺序)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49
肺部听诊的内容肺部听诊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肺部疾病和症状。
通过听诊医生可以借助听诊器听到肺部的呼吸音、杂音以及其他异常音,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
本文将介绍肺部听诊的内容和技巧。
肺部听诊通常分为前、后、左、右四个部位。
医生会使用听诊器,将听诊器的胸膜面放在患者的胸部上,并仔细倾听。
正常情况下,肺部的呼吸音应该是清晰、均匀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个部位的听诊内容和注意事项。
前部听诊是指听诊器胸膜面放在患者胸部前面的位置。
通常会在第一肋间隙处进行听诊。
在这个部位,医生可以听到正常的呼吸音,包括清晰的呼吸音和平滑的呼吸节奏。
如果听到异常的呼吸音,如湿啰音、干啰音、鸣啸音等,可能表示存在肺部疾病或病变。
后部听诊是指听诊器胸膜面放在患者背部的位置。
通常是在第二肋间隙和第七肋间隙之间进行听诊。
在这个部位,医生可以听到患者的背部呼吸音,包括正常的呼吸音和异常的呼吸音。
正常的背部呼吸音应该是清晰、均匀的,呼吸节奏平稳。
如果听到湿啰音、干啰音、鸣啸音等异常呼吸音,可能提示肺部存在疾病。
左侧听诊是指听诊器胸膜面放在患者左侧胸部的位置。
通常会在第二肋间隙和第五肋间隙之间进行听诊。
在这个部位,医生可以听到患者左侧肺部的呼吸音。
正常的左侧呼吸音应该是清晰、均匀的。
如果听到异常呼吸音,可能提示左侧肺部存在疾病或病变。
右侧听诊是指听诊器胸膜面放在患者右侧胸部的位置。
通常会在第二肋间隙和第五肋间隙之间进行听诊。
在这个部位,医生可以听到患者右侧肺部的呼吸音。
正常的右侧呼吸音应该是清晰、均匀的。
如果听到异常呼吸音,可能提示右侧肺部存在疾病或病变。
除了呼吸音外,医生还可以借助听诊器听到其他异常音,如胸膜摩擦音、心脏杂音等。
这些异常音可能与肺部疾病或其他器官的疾病有关,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在进行肺部听诊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保听诊器的胸膜面与患者的皮肤充分接触,以减少杂音和干扰。
其次,要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进行听诊,以便更好地听到肺部的声音。
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在医学领域中,肺部听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体格检查方法。
通过听诊肺部的声音,医生可以获取有关肺部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
那么,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究竟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肺部听诊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听诊前,患者需要采取合适的体位,通常是坐位或卧位。
医生则需要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以确保能够清晰地听到肺部的声音。
同时,医生需要准备好听诊器,将听诊器的耳件正确佩戴在自己的耳朵上,并将听诊器的胸件轻轻放置在患者的胸部皮肤上。
肺部听诊的顺序一般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
具体来说,先从肺尖开始,然后依次听诊肺的前胸部、侧胸部和后胸部。
肺尖的听诊部位位于锁骨上窝。
医生将听诊器的胸件放在这个位置,仔细倾听肺部的呼吸音。
接下来是前胸部的听诊。
从锁骨中线第 2 肋间开始,依次向下听诊至第 6 肋间。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左右两侧对称听诊,以比较两侧呼吸音的差异。
侧胸部的听诊部位是在腋窝中线和腋后线,同样从第 4 肋间开始,向下听诊至第 8 肋间。
最后是后胸部的听诊。
从肩胛间区开始,沿着肩胛线向下听诊至第10 肋间。
在每个听诊部位,医生需要停留片刻,仔细分辨所听到的呼吸音的特点,包括呼吸音的强度、音调、性质等。
正常情况下,肺部的呼吸音清晰、柔和,吸气时较长且较强,呼气时较短且较弱。
除了上述的常规听诊部位,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对特定的区域进行重点听诊。
比如,如果患者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可能需要在肺部的病变部位进行更仔细的听诊。
在听诊过程中,医生可能会听到各种异常的呼吸音。
比如,哮鸣音是一种高调的、类似哨笛的声音,通常提示气道狭窄,如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湿啰音则是一种连续的、水泡破裂的声音,可能是肺部感染、肺水肿等疾病的表现。
还有一种异常呼吸音叫做干啰音,其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音调较高,常见于支气管狭窄、支气管炎等疾病。
此外,医生还需要注意听诊语音共振。
正常情况下,在肺部听诊时,语音共振较弱。
临床肺部听诊合适体位、听诊部位、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及啰音表现合适的体位和听诊部位被检者通常采取坐位或卧位。
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背部。
前胸部沿锁骨中线和腋前线,侧胸部沿腋中线和腋后线,背部沿肩胛线,自上而下逐一肋间听诊,而且要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
儿科听诊,患儿安静和哭闹时听诊效果天差地别!如果患儿能够配合,可做微张口均匀呼吸,必要时可作较深的呼吸或咳嗽数声后立即按顺序听诊,利于察觉呼吸音及附加音改变;如果患儿哭闹不能配合,听诊可在每声哭泣后深吸气时听诊。
正常呼吸音1. 气管呼吸音:空气进出气管发出的声音,粗糙、响亮、高调。
因不说明临床任何问题,此处不予讨论。
2. 支气管呼吸音:为呼吸气流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如同将舌抬起经口呼气所发出的「ha」的声音。
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 颈椎和第1、2 胸椎附近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3. 肺泡呼吸音:为呼吸气流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所致。
很像上齿轻咬下唇吸气时所发出的「fu~fu」的声音,为一种柔软吹风样或叹息样性质。
正常人胸部除支气管呼吸音部位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部位外其余部位均闻及肺泡呼吸音。
4.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兼有前两者的特点。
吸气音和肺泡呼吸音相似,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
呼气音和支气管呼吸音相似,但强度较弱,音调较低,时间较短。
在胸骨两侧第1、2 肋间,肩胛间区的第3、4 胸椎水平及右肺尖可听到。
其他部位听到提示病变存在。
异常呼吸音1. 异常肺泡呼吸音:由于病理或生理变化引起肺泡呼吸音强度、性质或时间的变化,称为异常肺泡呼吸音。
2.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管状呼吸音):在正常人应当闻及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
可能的疾病有: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腔、压迫性肺不张。
3. 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部实变区域较小且与正常含气肺组织混杂存在,或肺实变部位较深且被正常肺组织所覆盖,故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内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肺部听诊是呼吸系统检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通过听取肺部的呼吸音,医生可以初步判断肺部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
一、肺部听诊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肺部听诊之前,患者需要采取适当的体位,通常可以选择坐位或卧位。
听诊时,环境应保持安静,以确保能够清晰地听到呼吸音。
医生需要温暖听诊器的胸件,避免寒冷刺激引起患者不适。
同时,医生要熟悉听诊器的使用方法,确保能够准确地听取声音。
二、肺部听诊的顺序肺部听诊一般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顺序。
首先,从肺尖开始听诊。
肺尖位于锁骨上方,医生将听诊器置于此处,听取双侧肺尖的呼吸音。
然后,沿着锁骨中线和腋前线,逐步向下听诊,依次经过肺的上叶、中叶和下叶。
接下来,听诊背部。
从肩胛上区开始,沿着肩胛线向下,依次听诊双侧背部的上、中、下肺野。
最后,听诊侧胸部。
沿着腋中线,听诊双侧侧胸部的呼吸音。
这种顺序可以确保全面、系统地听取肺部各个区域的声音,避免遗漏重要的听诊部位。
三、肺部听诊的部位1、前胸听诊部位锁骨上窝:位于锁骨上方的凹陷处,可听取此处的呼吸音。
锁骨中线:从锁骨中点向下延伸的垂直线,在第 2 至第 6 肋间进行听诊。
腋前线:沿腋窝前缘向下的垂直线,在第 4 至第 8 肋间听诊。
2、后背听诊部位肩胛上区:在肩胛冈以上的区域,通常在第 1 至第 2 胸椎水平。
肩胛间区:位于两肩胛骨之间,从第 3 胸椎水平开始,向下至第 7 胸椎水平。
肩胛下区:在肩胛下角以下的区域,从第 8 胸椎水平开始,向下至第 10 胸椎水平。
3、侧胸听诊部位腋中线:沿腋窝中线,在第 4 至第 9 肋间进行听诊。
在每个听诊部位,医生需要停留足够的时间,仔细分辨呼吸音的性质、强度、频率等特征。
四、正常呼吸音在了解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后,我们还需要知道正常的呼吸音是什么样的。
1、支气管呼吸音特点:声音较强、高调,吸气相较呼气相短。
听诊部位: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 6、7 颈椎及第 1、2 胸椎附近。
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在医学领域中,肺部听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体格检查方法,它能够帮助医生初步了解患者肺部的健康状况,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那么,肺部听诊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又需要在哪些部位进行听诊呢?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谈谈肺部听诊的顺序。
一般来说,肺部听诊遵循的是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从前面、侧面再到后面的顺序。
肺尖的位置位于锁骨上方。
医生通常会将听诊器的膜型体件放在此处,仔细倾听呼吸音。
然后,逐渐向下移动听诊器,沿着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肩胛线等三条线,依次听诊前胸、侧胸和后背。
在每个部位,都要左右对称地进行听诊,以确保全面了解肺部的情况。
接下来,我们再具体说一说肺部听诊的部位。
前胸听诊部位主要包括锁骨中线第 2 肋间、第 4 肋间和第 6 肋间。
在这些部位,医生能够听到不同的呼吸音,从而判断肺部的通气情况。
侧胸听诊部位通常是在腋前线和腋中线,同样是在第 4 肋间、第 6肋间等位置。
通过在侧胸听诊,可以进一步了解肺部侧面的呼吸音变化。
后背的听诊部位相对较多,主要包括肩胛间区、肩胛下区等。
肩胛间区位于两肩胛骨之间,而肩胛下区则在肩胛骨下方。
在后背听诊时,医生需要特别注意左右对称的部位呼吸音是否一致。
在进行肺部听诊时,医生不仅要关注呼吸音的强度和频率,还要留意呼吸音的性质。
正常情况下,肺部的呼吸音是清晰的,呈现出一种柔和的“夫夫”声。
但如果肺部出现了病变,呼吸音可能会发生改变。
比如,当肺部发生炎症时,呼吸音可能会变得粗糙,听起来就像是风吹过粗糙的表面发出的声音。
如果肺部有积液,呼吸音可能会减弱甚至消失,就好像声音被什么东西给挡住了一样。
而如果肺部有支气管痉挛或者狭窄,可能会出现哮鸣音,类似于吹口哨的声音。
除了呼吸音,医生在听诊时还会留意是否有附加音的出现。
附加音包括湿啰音和干啰音。
湿啰音就像是水泡破裂的声音,常常提示肺部有痰液或者液体的积聚。
干啰音则像是吹笛子的声音,可能是由于气管狭窄或者气流通过不畅导致的。
肺部听诊1.听诊方法: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微张口平静均匀呼吸。
检查者从肺尖部开始听诊,听诊顺序为由上而下,从前胸到侧胸,再听背部,同时应左右、上下对比。
必要时可嘱被检查者做深呼吸或咳嗽几声后进行听诊,以鉴别听诊音的性质。
例如听到少量或不对称的啰音,可嘱患者咳嗽数声后昕诊,如啰音消失,提示为气道内分泌物或坠积性因素所致。
2.正常呼吸音:健康人体肺部可听到气管砰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
(1)支气管呼吸音:颇似将舌抬高后张口呼吸时所发出的“哈”音,其强度响亮,音调高;吸气时弱而短、呼气时强而长,吸气与呼气比为1:3。
正常人在喉部肭骨上窝、背部第6颈椎至第2胸椎附近均可听到,越靠近气管区域音响越强。
(2)肺泡呼吸音:颇似上齿咬下唇呼吸时发出的“夫”音,其音响柔和吹风样,音调低;吸气时音响较强,音调较高、时限较长;呼气时音响较弱,音调较低、时限较短;吸气与呼气比为3:1。
正常人大部分肺野均可听到。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亦称混合呼吸音,是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混合音。
吸气音和呼气音的强弱、音调、时限大致相等。
一般说来,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与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相似,其呼气音与支气管呼吸音的呼气音相似。
正常人在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的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可听到。
3.异常呼吸音(1)病理性肺泡呼吸音:为肺脏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肺泡呼吸音减弱、增强或其性质改变。
①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见于呼吸运动障碍、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降低、胸腔内肿物、胸膜疾患等;②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运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等;③呼气音延长: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局部呼气音延长见于局限性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如支气管肺癌;④断续性呼吸音:又称齿轮性呼吸音,见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胸膜粘连等;⑤粗糙性呼吸音:见于支气管炎或肺炎早期。
(2)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了支气管呼吸音,即为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肺部听诊是医生在诊断呼吸系统疾病时常用的一种重要的体格检查方法。
通过听诊肺部的呼吸音,医生可以获取有关肺部状况的重要信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
首先,在进行肺部听诊前,患者通常需要采取坐位或卧位,以充分暴露胸部。
听诊时,医生应将听诊器的耳件正确地戴在耳朵上,并将听诊器的胸件紧贴于患者的胸壁。
肺部听诊的顺序一般遵循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从前胸到侧胸,再到后背的原则。
这样的顺序可以确保全面、系统地检查肺部的各个区域,避免遗漏。
具体来说,先从肺尖开始听诊。
肺尖位于锁骨上方,从斜方肌前缘中点开始,逐渐向下移动听诊器。
沿着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肩胛线上,分别听诊前胸、侧胸和后背。
在每个部位,应至少听诊 1-2 个呼吸周期,以获取准确的呼吸音信息。
前胸听诊的部位包括锁骨中线第 2 肋间、第 4 肋间和第 6 肋间;腋前线第 4 肋间和第 6 肋间;腋中线第 6 肋间和第 8 肋间。
侧胸听诊则主要集中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区域,同样按照肋间顺序进行。
后背听诊的部位包括肩胛上区、肩胛间区和肩胛下区。
肩胛上区位于第 2 胸椎水平,肩胛间区位于第4 胸椎水平,肩胛下区则在肩胛下角水平。
在听诊过程中,需要注意区分正常呼吸音和异常呼吸音。
正常呼吸音包括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
气管呼吸音在气管部位听得最为清楚,声音响亮、高调。
支气管呼吸音在胸骨柄、喉部及背部第6、7 颈椎和第1、2 胸椎附近可以听到,其特点是声音较强、音调较高。
肺泡呼吸音则在大部分肺野都能听到,声音柔和、吹风样。
当出现异常呼吸音时,可能提示存在肺部疾病。
例如,异常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能是由于肺泡通气量减少、呼吸音传导障碍或肺部大面积病变等原因。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听到,则可能提示肺部实变。
啰音也是常见的异常呼吸音,包括湿啰音和干啰音。
湿啰音如水泡破裂音,常见于肺部炎症、肺水肿等;干啰音则类似笛声或哨声,常见于支气管狭窄、痉挛等情况。
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
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
肺部听诊时,受检者取坐位、半卧位或卧位.如坐在凳子上,身体不要歪斜,双手自然下垂或置于膝上,全身肌肉松弛。
如坐在床上,两腿不应伸直。
充分暴露胸部,以免衣服与听诊器摩擦产生杂音.
1、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由前胸到侧胸(由腋窝向下),最后检查背部,并要两侧对称部位进行对照比较。
2、听诊的部位:前胸部为锁骨上窝,锁骨中线上、中、下部,腋前线上、下部和腋中线上、下部,左右两侧,共16个听诊部位。
背部听诊为腋后线上、下部,肩胛间区上、下部,肩胛下区内外部,左右两侧共12个部位.根据需要在某一部位可多听几个点。
3、肺部听诊一般用膜型胸件听诊,置于胸壁肋间隙,适当加压,以贴紧胸壁.锁骨上窝宜用钟型胸件。
肺部听诊,每处至少听l~2个呼吸周期。
4、听诊方法:嘱受检者微张口,稍做深呼吸,注意每个部
...文档交流...
位听诊1~2个呼吸周期.听诊左前胸时应避开心脏。
...文档交流...
2 / 2...文档交流...。
肺部听诊方法及病症分析一、听诊基本情况听诊器:供听人体心、肺等器官活动声响变化患者体位:坐位或卧位检查顺序: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前胸-侧胸-背部两侧对称部位进行比较二、听诊内容听诊内容包括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1、支气管呼吸音●产生机制: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者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特点:似口腔呼吸发出“ha”的音响,吸气相小于呼气相(1:3),呼气音响强,音调高●声音性质:管样●分布: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听诊部位:主气管2、肺泡呼吸音●产生机制: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移动的结果。
肺泡弹性的变化和气流的振动是肺泡呼吸音形成的主要因素。
●特点:声音似上齿咬下唇吸气时发出的“fu”声◆吸气相大于呼气相(3:1)◆吸气声响比呼气强,音调高●分布:正常人胸部除支气管呼吸音部位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音部位外,其余部位均属于肺泡呼吸音●声音性质:吹风样●听诊部位:大部分肺野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产生机制: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性呼吸音●特点:吸气音和肺泡呼吸音相似,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呼气音和支气管呼吸音相似,但强度较弱,音调接近◆吸气相等于呼气相(1:1)●分布:胸骨角附近1、2肋间及背部肩胛间的3、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声音性质:吹风样及管样●听诊部位:主支气管三、病症1、湿啰音●产生机制: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泌物形成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或由于小支气管因分泌物粘着而闭陷,当吸气时突然张开并重新充气时形成爆破音。
●特点: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时活吸气终末较明显,部位恒定,性质不易变,咳嗽后减轻或消失●分类:◆粗湿罗音(大水泡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出现在吸气早期,见于肺结核空洞、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昏迷或临终前无力排痰◆中湿罗音(中水泡音):发生于中等大小支气管,出现在吸气中期。
见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等◆细湿罗音(小水泡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出现于吸气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