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农村卫生户厕标准农村卫生户厕标准是针对农村家庭厕所进行规范和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旨在提高农村卫生条件,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以下是关于农村卫生户厕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厕所位置选择:农村卫生户厕标准要求厕所应建设在通风良好、地势较高、离居住用房较远的地方,避免厕所附近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以防止污水倒灌和产生臭味。
2. 厕所结构设计:农村卫生户厕标准要求厕所规划合理,结构简洁,功能齐全。
通常包括坑式厕所、深井式厕所、水冲式厕所等类型,但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类型。
厕所周围要有围墙或围栏,确保隐私和安全。
3. 厕所座圈和坐便器:农村卫生户厕标准要求厕所座圈表面光滑、无裂纹、无棱角,并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坐便器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感。
4. 厕所通风和排污系统:农村卫生户厕标准要求厕所内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消除臭味、减少细菌滋生。
同时,厕所应设置合理的排污系统,包括下水道、污水收集池等,以便将污水排放至污水处理设施或合适的处理地点。
5. 厕所卫生设备:农村卫生户厕标准要求厕所内部设有必要的卫生设备,如洗手台、镜子、卫生纸架等,以提供方便和良好的卫生条件。
卫生纸、肥皂等应定期更替和保持清洁。
6. 厕所清洁和消毒:农村卫生户厕标准强调对厕所的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滋生,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清洁工具和消毒剂应置于清洁员工作的地方,并要求清洁员定期进行卫生清扫和消毒。
7. 垃圾处理:农村卫生户厕标准要求厕所周围应设立垃圾箱或垃圾桶,便于居民将垃圾及时放入,并进行及时处理和清理,减少臭味和细菌滋生。
8. 用户教育和宣传:农村卫生户厕标准强调对用户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和宣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对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视和实践。
9. 监督和维护:农村卫生户厕标准要求相关部门对农村卫生户厕的建设进行监督和维护,确保标准的执行和运行。
中⼩学校⽆害化卫⽣厕所建设技术⽅案中⼩学校⽆害化卫⽣厕所建设技术⽅案⽬录前⾔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件 (1)3 术语和定义 (2)3.1 厕所 (2)3.2 卫⽣厕所 (2)3.3 粪便⽆害化 (2)3.4 学校⽆害化卫⽣厕所 (2)3.5 给⽔系统 (2)3.6 排⽔系统 (2)3.7 化粪池 (3)3.8 贮粪池 (3)4 基本要求 (3)4.1 规划设计 (3)4.2 建设标准 (3)4.3 组织保障 (5)5卫⽣旱厕类型及其技术要求 (5)5.1三格式厕所 (5)5.1.1基本原理 (5)5.1.2适⽤范围 (6)5.1.3技术要求 (6)5.1.4维护管理 (7)5.1.5参考图⽰ (8)5.2粪尿分集式厕所 (9)5.2.1基本原理 (9)5.2.2适⽤范围 (9)5.2.3技术要求 (9)5.2.4维护管理 (10)5.2.5参考图⽰ (11)5.3新技术解决⽅案 (12)5.3.1⽣物分解式厕所 (12)5.3.2⽣物降解膜打包式厕所 (13)5.3.3泡沫封堵式厕所 (13)6 验收要求 (14)6.1 主要⽅式 (14)6.2 主要内容 (14)附录:厕所新建改建案例集前⾔为满⾜师⽣对校园厕所安全、卫⽣的基本需求,按照“安全、卫⽣、经济、适⽤、环保”的建设原则,科学指导各地中⼩学卫⽣厕所的新建、改建和使⽤管理,推动中⼩学校厕所⾰命,改善中⼩学校如厕环境,特制定本参考⽅案。
各地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参考本参考⽅案,分类分校制定改厕⽅案,宜⽔则⽔、宜旱则旱、⼀校⼀策,实现全国中⼩学厕所基本达到安全、卫⽣、环保等底线要求。
1 范围本技术⽅案提出了全国中⼩学校卫⽣厕所规划建设及维护管理的技术要求,适⽤于各地中⼩学校卫⽣厕所的新建、改建。
2 规范性引⽤⽂件《中⼩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学校卫⽣综合评价》(GB/T18205-2012)《粪便⽆害化卫⽣标准》(GB7959)《给⽔排⽔构筑物⼯程施⼯及验收规范》(GB50141)《混凝⼟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学校设计规范图⽰》(11J934-1)《农村中⼩学校标准设计样图》(10J932)《关于农村学校卫⽣厕所建造的指导意见》(教体艺厅〔2004〕10号)《农村寄宿制学校⽣活卫⽣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教体艺〔2011〕5号)《国家学校体育卫⽣条件试⾏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中国农村学校⽆害化卫⽣厕所技术指南》3 术语和定义3.1 厕所⽤于⼈们⼤⼩便的场所,包括独⽴式厕所和附建式厕所。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一、卫生标准:1、公厕周围环境整洁,墙壁内无乱写乱画乱贴。
2、厕内维持“六面光”。
努力做到并无蛛网、并无烟头、并无纸屑、并无杂物。
3、厕内干净,便槽畅通。
无污迹、无尿碱、无便垢。
4、全日清扫,多次冲洗,努力做到并无臭味。
5、定期药物消杀,做到无蚊蝇。
二、管理标准:1、责任到人,全日开放,方便群众,优质服务。
2、卫生纸并无霉烂、变质,整洁、卫生。
按规定收费或者免费采用。
3、照明、供水、排污设施完好。
如有损坏,要及时修复。
4、工具、物品必须放置整齐。
5、管理房不准做为其他活动场所,不准住有外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一、公司公共卫生间由行政部负责管理;二、卫生间必须保证设施完好,标志醒目,上下水道畅通,无跑、冒、滴、漏现象,如有损坏要及时报行政部维修;三、各种设施整洁并无污垢,地面并无积水、并无痰迹、并无异味、并无烟头;四、墙面四角保持干燥,无蛛网,地面无脚印、无杂物;五、便后及时冲洗,便池内严禁丢弃报纸和杂物;六、厕纸篓内厕纸过半后应当及时清扫;七、卫生间墙壁上严禁乱写乱画;八、员工用厕完后,须将白板上的磁铁迁于本人名字处,并打勾备案;非告假或上班而已连续三天未在白板处打勾者,以未下班处置;九、行政部每月安排公司员工轮流进行卫生间值日保洁,值日员工须每天打扫三次,早、中、晚各一次;行政部将每天值日员工姓名登记于白板处;十、值日员工例如因公事无法履行职责值日工作,应当自行协商同事应门,报行政部核准,否则按旷工半日计;十一、行政部下班后将每日用厕情况进行拍照备案,并对以上制度进行监督执行;十二、本制度于20__年12月23日起至继续执行。
一、管理标准:1、卫生纸并无霉烂、变质,严苛按核定的有偿服务标准收费。
2、职责到人,全日开放,方便群众,优质服务。
3、工具、物品必须放置整齐。
4、照明、供水、排污设施完好。
如有损坏,要及时修复。
5、管理房只可供管理人员定居采用,严禁使外人用膳或作其它用途。
附件2XXX 环卫公厕建设标准附件2注:1. 摘自《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2.乡镇公厕参照城市公厕标准,村庄公厕参照三类标准(分类标准详见《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 ))。
附件3XXX 农村公厕养护标准为促进我市农村公厕服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农村公厕的服务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养护标准。
一、公厕卫生保洁应达到清洁卫生、整洁有序的要求1.厕所内环境应清洁,地面无积水,墙面无乱涂乱画。
2.厕位清洁,垃圾桶内垃圾无满溢。
3.公厕周边卫生责任区环境干净整洁;4.定期清扫冲洗、消杀除臭,蚊蝇孳生季节应定时喷洒灭蚊蝇药物,有防蝇、防蚊和防臭措施。
特殊时期要定时消毒。
5.制定管理制度并上墙。
二、应通风防臭,配备照明、灭蚊蝇等设施。
三、宜配备水冲设施,并采用节水措施。
如不具备水冲条件,应采用人工冲洗或适宜的洁净方式。
四、应设置规范、醒目、统一的公厕导向标志。
在公厕醒目位置设置公厕基本图形符号标志,公布监督电话、开放时间等。
五、公厕的排污管道、化粪池每年应至少疏通、清掏一次。
六、公厕设备设施要及时维护维修,保证公厕的正常使用。
附件4农村户厕改造相关要求一、户厕改造的选址。
卫生厕所的厕屋要入户进院,有条件的地区和寒冷地区应提倡入室。
化粪池所选位置应确保安全,禁止靠近水体;化粪池的尾水纳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或排入田地,禁止直接排入水体。
二、类型选择。
根据我市的气候、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和民俗,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厕所,不能以双格式厕所代替三格化粪池式厕所,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四格式生态厕所。
三、建造材料的选择。
建造厕所的材料,必须严格把关,选择的产品与建造材料,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耐用、易于卫生清洁。
便器首选白色陶瓷制品。
较大批量的建造材料,应保留相关厂家资质、产品合格证明等复印件。
四、技术要求。
根据《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 GB19379-2012) 建造农村户厕的三格化粪池。
3a公厕标准公厕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环境卫生和市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并执行公厕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3a公厕标准展开讨论,以期为公厕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首先,3a公厕标准应当包括公厕的基本设施要求。
公厕应当具备合理的空间布局,包括男女厕位的设置比例、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婴儿换尿布台的设置等。
此外,公厕应当配备清洁、卫生的洗手台和干手器,确保市民在使用后能够做到清洁卫生。
其次,公厕的建设和管理应当符合环保要求。
公厕应当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同时,公厕的废水排放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公厕管理方应当建立科学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确保垃圾的合理处理和回收利用。
另外,公厕的安全设施也是3a公厕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厕应当配备紧急呼叫装置,以便市民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求助。
同时,公厕的建筑结构和设施应当符合安全要求,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此外,公厕管理方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公厕的安全使用。
最后,公厕的卫生管理是3a公厕标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公厕应当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卫生清洁,保持公厕内外环境整洁。
同时,公厕管理方应当加强对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确保公厕的卫生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总的来说,3a公厕标准是对公厕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规范,它涵盖了公厕的基本设施要求、环保要求、安全设施和卫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执行3a公厕标准,才能够确保公厕的建设和管理达到国家标准,为市民提供干净、舒适、安全的使用环境。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公厕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公厕标准,为城市环境卫生和市民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改厕模式及标准一、改厕模式根据我县气候条件、供水条件、管网及污水处理实际、农民生活习惯等情况,各村自行选择改厕模式,宜旱则旱,宜水则水。
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12),《农村户厕建设技术要求》(国卫办规划函〔2019〕667号)规定的技术标准,卫生厕所要达到有墙、有顶,有门,高度适宜,厕屋室内面积≥1.2平方米;地基要夯实,浇筑10厘米厚、C20混凝土,化粪池上沿低于冻土层,一般应低于地坪50cm以下,贮粪池不渗、不漏、清渣口、出粪口密闭有盖,便于清掏,不得掩埋。
安装内径10cm以上的排气管且高于方沿之上50cm,确保改造后的厕所达到无蝇蛆、基本无臭和如厕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
结合以往改厕的实践,我县改厕模式以三格化粪池式、通风改良式和水冲式为主。
三格化粪池式主要用于老旧厕所改造;通风改良式主要用于厕屋完善,室内为水泥池的传统厕所的改造;水冲式主要用于下水管网健全的厕所改造。
二、改厕具体标准(一)农村老旧厕所改造:(即:有墙无顶、粪池为简易瓮式或水泥池)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进行,地下采用三格化粪池式进行改造,地上因地制宜建设厕屋,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
地下粪池施工:(1)挖坑长2米,宽1.2米,深1.7米。
(2)地下沙、水泥垫层10cm。
(3)安装化粪池,用密封胶密封中间隔离板和池中间接口。
(4)填土坌实。
(5)安装排气管、便池和高压冲水筒。
(6)混凝土硬化地面。
(7)制作掏粪口盖。
地上厕屋施工:即厕屋建设。
(1)每坑位实用面积不小于1平方米。
(2)外墙高度不小于2.2m,厚度根据实际可在12-24cm 之间。
(3)屋顶可为木制结构、混凝土浇筑,最低标准为彩钢瓦。
(二)农村传统水泥厕所改造:(即有墙有顶,厕所为水泥池、斜(直)漏便池,或者厕所为瓮式)可采用老旧厕所改造模式,即厕所内安排三格化粪池,达到无害化厕所标准。
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无害化卫生厕所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厕所中的粪便和尿液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卫生环保的标准。
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改善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卫生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首先,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定。
建设单位应当遵循当地的环境保护要求,选择合适的场地和建筑材料,确保厕所的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
同时,厕所的设计应考虑到易清洁、易维护、方便使用等因素,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其次,无害化卫生厕所的设施应当齐全,满足基本的卫生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通风良好、采光充足、排水系统完善、垃圾处理合理等。
厕所内部设施应当易清洁、易消毒,保持干燥和卫生。
此外,对于无害化处理设备的选用和安装也需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确保粪便和尿液的处理达到卫生无害化的要求。
再者,无害化卫生厕所的管理应当科学规范。
建成后的厕所需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清洁,定期检查和维修设施设备,保障厕所的正常使用。
同时,对于粪便和尿液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处理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
最后,无害化卫生厕所的使用者应当具备相关的卫生知识和习惯。
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使用者对于卫生厕所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意识,减少不当行为对厕所的损坏和污染。
同时,加强对于粪便和尿液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推广资源化利用的观念,实现厕所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建设、设施、管理和使用者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规范。
只有全面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才能真正达到改善卫生环境、保障人民健康的目的。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的实施和落实,为人民创造更加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ICS91.040.01Q 00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DB 33/T 3004.1—2015农村厕所建设和服务规范第1部分:农村改厕管理规范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rural toiletsPart 1: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reformation of rural sanitary toilets2015-07-16发布2015-08-16实施前言本部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DB33/T 3004-2015《农村厕所建设和服务规范》按部分发布,计划发布以下部分:——第1部分:农村改厕管理规范;——第2部分:农村三格式卫生户厕技术规范;——第3部分:农村公共厕所服务管理规范。
本部分为 DB33/T 3004-2015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的起草单位为:浙江省爱国卫生发展中心、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预防医学会。
本部分的起草人员为:邱雪挺、夏骏、应珊婷、袁清、郭俊香、许锋华、高奕、毛一萍。
农村厕所建设和服务规范第1部分:农村改厕管理规范1 范围DB33/T 3004-2015的本部分规定了农村改厕对象的确定、组织保障、技术指导、改厕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评估验收和长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农村改厕的全程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卫生部关于印发《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282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农村改厕对农村厕所进行改造,使之具有方便、卫生和舒适的使用环境,且具有一定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功能的一个过程,包括农村户厕的新建、改建和扩建。
2020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20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中央对“厕所革命”工作重要安排部署和《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0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县农业农村局《县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和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户用建设。
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全面推进我镇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
二、基本原则农村户用厕所建设实行“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推进机制,农民是“厕所革命”的主体,通过宣传发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室内由农户按要求自愿自行建设达到标准,室外无害化粪污处理设施实行以奖代补方式予以补助。
三、目标任务按照整村推进村90%的农村户用厕所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2020年我镇计划在村改建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标准厕所339户(其中室内改造339户,室外改造120户)。
四、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标准1.室内:(1)厕屋整体结构完整(有墙、有顶、有门);(2)室内有标准便器;(3)清洁卫生、无蝇蛆、基本无臭;(4)能够将厕所污水接出到围墙外,以便接入无害化设备进行处理。
2. 室外:安装玻璃钢三格化粪池(1)产品材质:选用简便运用、便于安装、保证质量的三格式化粪池。
(2)产品规格:三池比例2:1:3,有效容积21.5n?。
(3)产品安装:由镇、村组织培训专业队伍统一安装, 统一验收。
3. 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实施两建三改、易地扶贫搬迁、D 级危房改造时,厕所建设要按照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
五、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厕模式1•已达到室内标准,且厕所污水接出到围墙外的,室外安装玻璃钢三格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
2. 室内需通过农户自愿自行建设后达标,可与室外传统贮粪池联合使用,贮粪池发挥粪肥暂存池作用,将贮粪池密封后,安装玻璃钢三格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
农村户厕卫生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村户厕卫生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第四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农村户厕是农村家庭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卫生设施。
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均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和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闺振生、潘顺昌、徐桂华、王俊起、张本界、孙风英、吴良有、颜维安、曾华梁、段小菊。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解释。
农村户厕卫生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村户厕建筑、卫生技术的要求及卫生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农村户厕的规划、设计、建筑、管理和卫生监督、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 475 户厕沼气池标准图集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T 17217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 18055 村镇规划卫生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户厕househdd latrine供农村家庭成员便溺用的场所,由厕屋、便器、贮粪池组成。
户厕可建在室内,也可建在室外。
农村户厕包括水冲式厕所和非水冲式厕所二类。
3.1.1水冲式厕所waterc losed具有给水和排水设施的农村户厕。
3.1.2非水冲式厕所dryl atrine不具有给水和排水设施的农村户厕。
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技术规范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无害化卫生户厕的定义、基本原则、技术、使用与管理要求和无害化效果监测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农村新建或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表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7959-198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19379-2003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T4750-2002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GB/T4752-2002户用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GB/T4751-2002户用沼气池质量检查验收规范《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全爱卫办发[2006]2号〕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无害化卫生户厕:厕所有墙、有顶、有门,内有标准便器,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化粪池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且不渗、不漏、密闭有盖。
4基本原则4.1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的建造应结合村镇规划和住宅建设。
新建、翻建农户住房时,必须配套建造无害化卫生户厕;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应同时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及生活污水相对集中处理设施。
4.2 对尚未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的农户,应规划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
4.3合理选址。
新建房平面布局应安排卫生间。
对于旧房改厕,厕屋应建造在室内或庭院内,无庭院的应靠近居室,以方便使用和管理;化粪池建造在房屋或围墙外,便于出粪和清渣;禁止在水源周边建造厕所。
4.4选择适宜无害化卫生户厕形式。
应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农民用肥习惯,从三格式、双瓮式、沼气式、粪尿分集式等四种无害化卫生厕所模式中选择;应选用节水型便器,以节省水资源。
4.5建造的厕所应符合本规范的基本要求,并应正确使用和维护。
4.6处理后粪液、粪渣的使用与排放应符合卫生要求。
农村改厕技术规(试行)前言从源头收集粪便并将其无害化,是防控粪源性传染病传播重要措施之一。
在农村地区建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并进行正确的管理,对防控粪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将起到重要作用。
为科学地指导农村户厕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制订本规。
1.围本规规定了新建或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技术的基本原则,以及材料、设计、施工、使用等要求。
本规适用于农村地区户厕的新建或改建工作。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
GB 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19379《农村户厕卫生标准》卫生部《消毒技术规》3. 术语和定义3.1 粪便无害化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数量,使病原体失去传染性。
3.2 卫生厕所厕屋(有墙、有顶)清洁、无蝇蛆、无臭,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适时清出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3无害化卫生厕所按规进行应用管理,符合卫生厕所的基本要求,具有减少、去除、灭活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使失去传染性的处理设施的厕所。
包括三格化粪池、三联式沼气池、粪尿分集式、双瓮漏斗式、双坑交替式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
3.4 堆肥粪渣、沼渣等,按规程堆放,使产生温度平均达到50℃以上并至少保持10天的有氧发酵处理。
4.技术要求4.1基本原则4.1.1 农村改厕是预防粪源性疾病传播的环境干预措施,改厕目的在于粪便无害化。
4.1.2 因地制宜地选择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包括三格化粪池式、三联式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双瓮漏斗式、双坑交替式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等。
4.1.3 新、改建厕所质量、使用和维护,均应符合《农村户厕卫生标准》的要求。
4.1.4 新、改建农户住宅时,户厕应与住房建造同步规划、审批、建造、验收。
4.1.5 户厕应建造在室或庭院,禁止在水体周边建造厕所,禁止厕所污水直接排入水体。
4.1.6 贮粪池清除的粪渣、沼气池清除的沼渣以及粪便污泥等,应就地或就近进行高温堆肥等方式无害化处理,处理效果必须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禁止直接使用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施肥。
无害化卫生卫生间建设标准一、设计与施工要求(一)三格化粪池卫生间化粪池容积:化粪池的有效容积应保证粪便的储存时间许多于标准的要求,第一池20 天,第二池10 天,第三池30 天。
总容积不得小于 1.5m 3。
第一、二、三池的容积比率为 2 : 1 : 3 ,在 2 池容积不足 0.5 m 3, 时,可按 0.5 m 3,设计施工。
化粪池深度:有效深度许多于 1 米,化粪池的上部应留有空间。
过粪管地点:过粪管要前低后高(以进粪进口为第一池)。
过粪管应安装在两堵隔墙上,与隔墙的水平夹角呈60 o;也可安装“L”或∕”“型过粪管与隔墙的水平夹角呈30o( 10-15公分 PVC 管,主要采用后种斜插管不易拥塞)。
此中第一池到第二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地点在第一池的下1/3处(距底40 公分左右),上端在第二池距池顶150mm (距盖板压口10-15 公分);第二池到第三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地点在第二池的下1/3 或中部 1/2 处(距底60 公分左右),上端在第三池距池顶150mm (距盖板压口10-15公分);。
便器地点:以便器下口中心为基础,距后墙35 厘米。
距边墙 40 厘米。
排粪管:坡度1/5 (便器下口与进粪管下沿连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约10 度)13质量与构造要求:三格贮粪池内侧一定防渗办理,建成后应经防渗查验,即加满水察看24 小时,其水位的减少,以不超出 lomm 为合格;在第三格池壁可设置溢粪口(距盖板压口下 10-15 公分);在使用前每池中先放三分之一水以防干裂。
粪池盖板:各池大盖板以下边池墙连结面一定密封,在各池大盖板上预留一个 15-20 公分的预留口加小盖板堵严,假如能够提起便于一年后清理粪渣,第三池便于拿出做农家肥使用。
防裸露:蹲坑上应安装便器;出粪口应有盖,防备粪便裸露。
防浮:地下水位较高、整体贮粪池应采纳相应举措防浮。
防雨:贮粪池的上沿要超出地面10 厘米,防备雨水流入。
山东省住建厅山东省质监局关于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农村一体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
鲁建标字〔2016〕17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委(建设局)、质监局,各有关单位:
由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主编的《农村一体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施工及验收规范》业经审定通过,批准为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DB37/T5062-2016,现予以发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年7月18日。
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标准
一、设计与施工要求
(一)三格化粪池厕所
化粪池容积:化粪池的有效容积应保证粪便的贮存时间不少于标准的要求,第一池20 天,第二池10 天,第三池30 天。
总容积不得小于1.5m³。
第一、二、三池的容积比例为2 : 1 : 3 ,在2 池容积不足0.5 m³, 时,可按0.5 m³,设计施工。
化粪池深度:有效深度不少于1米,化粪池的上部应留有空间。
过粪管位置:过粪管要前低后高(以进粪入口为第一池)。
过粪管应安装在两堵隔墙上,与隔墙的水平夹角呈60º;也可安装“L”或“∕”型过粪管与隔墙的水平夹角呈30º(10-15公分PVC管,主要选用后种斜插管不易堵塞)。
其中第一池到第二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一池的下1/3处(距底40公分左右),上端在第二池距池顶150mm(距盖板压口10-15公分);第二池到第三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二池的下1/3或中部1/2 处(距底60公分左右),上端在第三池距池顶150mm(距盖板压口10-15公分);。
便器位置:以便器下口中心为基础,距后墙35厘米。
距边墙40厘米。
排粪管:坡度1/5 (便器下口与进粪管下沿连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约10度)
用水量:大便后冲水量1 一3 升。
质量与结构要求:三格贮粪池内侧必须防渗处理,建成后应经防渗检验,即加满水观察24 小时,其水位的减少,
以不超过lomm 为合格;在第三格池壁可设置溢粪口(距盖板压口下10-15公分);在使用前每池中先放三分之一水以防干裂。
粪池盖板:各池大盖板以下面池墙连接面必须密封,在各池大盖板上预留一个15-20公分的预留口加小盖板堵严,要是可以提起便于一年后清理粪渣,第三池便于取出做农家肥使用。
防裸露:蹲坑上应安装便器;出粪口应有盖,防止粪便裸露。
防浮:地下水位较高、整体贮粪池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浮。
防雨:贮粪池的上沿要高出地面10厘米,防止雨水流入。
(二)三联通沼气池厕所
沼气池的建造应符合户用沼气池相关标准材料、设计参数、施工验收安全方面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一池三改”同步进行。
三联通沼气池厕所建设符合《农村户厕卫生标准》的基本要求,做到厕所、畜圈、沼气池的三连通,人畜粪便能够直流入池,直管进料并要避免进料口的粪便裸露,出料口必须保证消化池粪液、粪渣充分消化后方能取掏沼液的结构设计。
粪便在常温沼气池中停留时间不少于45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