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点测量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8
41省道永嘉福佑至沙头改建工程项目控制点复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路线起点为41省道永嘉县境仙永隧道至福佑段三期改建工程终点,起点桩号为K73+430,路线沿老路经抱岙、鲤溪至深固,设深固隧道跨老路后经齐岙村,在陈岙附近设陈岙隧道后再沿老路经下家岙,设渡头大桥跨越楠溪江至渡头,后路线贴楠溪江行洪控制线经方巷、上美、霞美,与枫林互通连接线和41省道南复线岩头至大若岩段工程设平面交叉后向南设上岙山隧道至下日川,跨岙底溪后再设马头山隧道至西岸,然后沿路线经上烘头、下烘头,设岭下隧道,跨41省道后再设岭下大桥向南横跨楠溪江,设九丈隧道,终点接41省道永嘉沙头至上塘段改建工程起点,终点桩号为K96+952.150,路线设置断链两处,主线路线总长23.478km,加雁楠连接线0.486km,路线总长23.964km。
二丶技术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公路测量规程》TB10054-97;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3, 《公路勘测规范》(JTJ C10-2007)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设计交桩纪要;6,坐标及高程系统;6.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6.2中央子午线经度120º30′6.3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三、技术方案(一)技术要求1.全部测点均采用一级GPS控制网精度施测;2.高程控制测量为三等水准高程导线;(二)工作量41省道永嘉福佑至沙头改建工程项目设计院提供64个控制点,设计交点时发现部分点松动,部分点控制点被破坏,目前稳定、有效的控制点36个控制点,考虑实际施工需要加密24个加密点。
施测时根据现场控制点情况,工程量可能会适度变化。
(三)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3.3.1复测方法由于前后控制点间并不全通视,特别是部分控制点破坏严重的地方更是较远没有控制点,采用全站仪导线法很难完成复测工作,为了满足控制网复测的精度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并提高作业效率,本次控制网复测采用与加密实测时相同的GPS静态测量测量方法,整个测量过程严格遵循《公路勘测规范》(JTJ C10-2007)中一级GPS控制网的要求进行。
控制点测量方案范文1.确定测量区域:首先需要确定要测量的区域范围,这个范围可能是一个城市、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自然地理景观。
根据需要,可以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子区域,以便分段进行测量。
2.布置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需要选择并布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通常是一些固定的或者稳定的地物,比如基准点、地标、建筑物角点或者测量桩等。
它们的位置应该能够代表测量区域的位置和特征。
3.确定控制点的坐标系统:测量前需要确定一个坐标系统,以便对控制点进行准确的位置测量和定位。
常用的坐标系统包括地理坐标系(经纬度)和投影坐标系(UTM)。
根据具体要求,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坐标系统。
4.测量控制点:使用测量设备(如GNSS接收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对控制点进行测量和观测。
测量数据应该包括每个控制点的坐标、高程、特征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坐标变换、误差补偿、数据平差等。
根据需求,还可以进行可视化展示、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等。
6.质量控制和验证: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确保其符合预定的精度和精确度要求。
可以使用无关点检核、闭合差检核、外业验证等方法,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7.更新和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区域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控制点的测量数据。
更新的频率和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总结起来,控制点测量方案包括确定测量区域、布置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数据处理和分析、质量控制和验证、更新和维护等步骤。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这些步骤,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为各种应用需求提供支持。
控制点复测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控制点复测方案负责人:CY一、目的任务控制点复测是整套道路施工测量的重要步骤。
主要任务是对已有的控制点进行导线点边角测量,检查已有控制点坐标。
通过此次实训任务,能够熟练掌握控制点复测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进行导线点坐标反算,为道路施工提供正确的控制点依据。
二、测区概况此次测区大体范围是从武汉大学本部旁至新教学楼北。
测区整体较平坦,跨过三号草坪,涉及有小土坡和斜坡。
测区内有已知孔控制点四个: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 ,均为二等高程控制点。
点位较分散,点位之间通视困难。
三、测区已有资料I级GPS控制点:有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四个控制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以下简称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已有控制点成果计算表。
本方案未涉及规定,均按相应测量规范操作五、复测方法仪器人员安排测量方法要求1)平面位置复测要求:利用全站仪按照一级导线测量的要求对控制点进行测量。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2)高程复测要求:利用DS3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高程测量。
复测方法:1)平面位置复测方法:把仪器架设在控制点上,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在该点上观测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利用已知的控制点坐标正算出距离和坐标方位角,与已测得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进行对比检查。
2)高程位置复测方法:布设一条四等水准测量闭合路线。
采用双面尺中丝读数法,顺序后—前—前—后。
六、提交资料已知控制点成果表已知控制点水平位置复测导线布置图。
已知控制点高程复测水准路线布置图。
导线点观测原始记录。
导线点复测成果计算表。
高程复测成果计算表。
七、附表控制点复测导线测量成果计算2011-9-20。
测绘技术的控制点测量方法与实践技巧分享测绘技术是地理信息管理和规划的重要工具,它在土地调查、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而在测绘技术中,控制点的测量方法和技巧是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分享一些测绘控制点测量的方法和实践技巧,希望对广大测绘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测绘控制点测量的方法之一是全站仪测量法。
全站仪是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效率的特点。
全站仪通过测量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可以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高程信息。
使用全站仪进行控制点测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首先,选择合适的观测点,保证观测点的位置可以观测到待测点和控制点,并尽量减小环境干扰。
其次,进行精确的水平仪调准,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再次,进行仪器的校正和校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最后,进行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保证测量仪器的正常使用。
除了全站仪测量法,还有其他的控制点测量方法,如GNSS测量法和电子经纬仪测量法。
GNSS测量法是使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测量,具有高精度和高定位速度的特点,适用于大范围的控制点测量。
而电子经纬仪测量法是使用电子经纬仪进行测量,可以快速测量地理坐标和方位角,适用于小范围的控制点测量。
当进行控制点测量时,还需注意一些实践技巧。
首先,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天气条件。
天气条件良好时,测量精度会更高。
其次,合理布设控制点,考虑到测量目的和测量精度的要求。
再次,测量前要进行详细的实地勘测,并制定测量方案。
最后,及时记录和保存测量数据,在测量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除了以上的方法和技巧,控制点测量还需要注意一些相关的问题。
例如,控制点的选取应符合测量目的和测量精度要求。
测量中要注意避免系统误差的产生,如杆身伸缩误差、仪器划线误差等。
同时,要避免人为操作误差的产生,如不正确的使用仪器、操作不熟练等。
总而言之,测绘技术中的控制点测量方法和实践技巧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全站仪测量法、GNSS测量法和电子经纬仪测量法都是常用的控制点测量方法。
GPS控制测量方案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是一种卫星导航系统,通过使用一组卫星和地面接收器来确定地球上的位置和时间。
GPS控制测量方案是指使用GPS技术进行测量和定位的方法和流程。
本文将介绍一种典型的GPS控制测量方案。
1.设计测量方案: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的目的和范围,包括测量的区域、测量的要素以及所需的精度和精度等级。
然后,制定测量任务和计划,确定测量站点和基准点的位置。
最后,确定测量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2.建立测量基准: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参考坐标系,如国家大地坐标系。
然后,在测量区域内设置控制基准点,这些点可以是已知坐标的点或已知高程的点。
利用已知坐标的点进行GPS测量,并将其作为控制点,用于以后的测量。
3.采集控制数据:在测量任务开始之前,需要安装GPS接收器并对其进行设置和校准。
然后,使用GPS接收器采集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
在数据采集期间,需要保证GPS接收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尽量减少干扰和误差。
4.数据处理与分析:将采集到的控制数据导入到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和平差,以剔除可能的误差和干扰。
然后,使用数学模型和算法计算测量点的坐标和高程。
5.精度评定和验证: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精度评定和验证,检查测量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可以使用一些统计学的方法来评估测量的精度和精度等级。
6.测量成果输出和报告:将测量结果以适当的形式输出和报告,如坐标和高程表、图形和报告等。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数据可视化和分析,以方便使用和理解。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GPS控制测量方案的主要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测量环境、信号遮挡和干扰、测量时间等。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升级,GPS控制测量方案也在不断迭代和改进。
总之,GPS控制测量方案是一种利用GPS技术进行测量和定位的方法和流程。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测量方案,可以获得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测量结果,广泛应用于地理测量、工程测量、测绘和地质勘探等领域。
***隧道施工控制点布网及测量方案一、测量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的内业资料;3、对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的现场踏勘;4、***隧道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客运专线**隧道位于****,为双线铁路隧道。
隧道穿越**市北中低山区,线路起讫里程DK49+659.21~ DK52+167.77,全长2508.56m,其中里程DK49+659.21~ DK49+679、DK52+167.77~ DK52+155.77段为明衬段。
洞身最大埋深约157m,最小埋深约13m。
纵坡为-15.7‰。
隧道施工测量进洞导线为四等导线,高程为4等水准测量。
三、施工工序流程1、重要测量工作及仪器配置①平面控制测量②高程控制测量③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支撑定位④放样衬砌断面⑤贯通测量复测及控制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表2、测量人员配备及分工作业队工程部设测量班,架子队设测量组,综合素质能达成独立胜任隧道工程的控制测量和隧道放样的水平。
作业队测量班设测量班长1人,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测量人员担任,普通测量人员5人,由通过培训的测量人员担任。
架子队测量组设组长1人,有具有专业资质的测量人员担任,普通测量人员2人,由通过培训的测量人员担任。
见下表:作业队测量班和架子队测量组实行班(组)长负责,测量班负责对隧道施工测量工作进行指导,测量组为隧道施工及时提供定位和服务。
平面测量和导线点的布控由作业队测量班完毕,并按开挖进度情况进行复检,作业队测量班长负责测量组测量过程的监督和测量成果的复核,随时做到监控测量,测量组在测量时加强自检自核。
四、重要测量工作及内容1、洞口平面控制测设为满足施工需要,隧道洞外控制测量采用GPS结合CP1控制点对施工控制点进行加密,加密点位在选点、加密、平差等各工序均满足规范规定。
如下表: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重要是保证隧道的精度和对的的贯通,并定出施工中线。
选点是把图上设计的点位贯彻到实地,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测量在测绘技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通过对地物或者地面上的某些特定点进行测量和标定,以确定地图、图纸或者其他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对位置。
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控制点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进行控制点测量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和所需的精度。
不同的项目和应用要求不同的控制点密度和精度,因此在进行控制点测量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这些测量参数,以便更好地设计测量方案和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
控制点的位置应该广泛分布在整个测量区域内,并且应该具有良好的视线和相互可见性,以便测量师能够准确地进行观测和记录。
控制点的数量应根据测量的需求和精度要求进行合理的确定,通常需要至少三个控制点来确定一个平面位置,而对于需要确定高程的测量,还需要增加垂直控制点。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
控制点测量的仪器选择主要取决于测量任务的性质和要求。
在现代测绘中,全站仪、GPS和航空摄影等测量技术都可以用于控制点测量,每种仪器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进行控制点的观测。
观测控制点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我们应该进行准确的点位标定,以确保点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其次,我们应该进行多次观测和重复测量,以消除可能存在的人为误差。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测量环境的变化,例如大气条件的影响和地面变形的效应,以便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
控制点测量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利用测量仪器提供的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和控制点的坐标。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质量和精度评定,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校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还需要对控制点进行验证和验证。
验证测量是确保控制点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必要步骤。
通过与现场测量进行对比,我们可以评估控制点的精度和一致性,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和改进。
一、施工概况年新增5万吨中高档生活用纸及热电站碱回收节能治污技改工程, 位于永宁市南面,109国道东侧,南邻味精厂。
该工程以甲方指定高程为G101-1117.11,高程点位于紫金花纸业原厂东南角外、109国道边,G101点为本工程高程10m。
技改工程位置坐标以味精厂北围墙为基准,味精厂北围墙与紫金花纸业堆料场西围墙相交点定为P点:A=0.000m、B=0.000m。
施工场地较平整,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二、施工方案1、按照设计及甲方给定的高程及坐标,绘制测量方格网图,并进行施工现场布置测量控制桩。
经城建规划部门及甲方检查验收确认后,方可使用。
2、项目部测量人员根据方格网测量桩,进行单位工程定位,再由定位桩进行测量打控制桩,主要控制单位工程的纵向及横向轴线。
3、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将大角轴线引测到框架柱上。
多层建筑每层放线,按一层框架柱上的轴线用经纬仪引测到放线层上。
一层以下放线,利用控制桩引测到建筑物上。
二层以上采用外控法,利用一层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将控制点平移到轴线上,然后用线坠复核。
4、控制桩的位置距离建筑物大于5m为宜。
以原高程点1117.110做2等闭合水准路线观测。
5、标高的引测与建筑物沉降监测始终用原始高程点为宜。
为使用方便,将道路边由甲方指定原高程点1117、110,引测到距离建筑物较近的一个控制桩上,在控制桩上标明高程,并进行复核做好记录,见附图。
三、施工操作1、方格网测量桩的设置及标高引测⑴根据设计图纸及方格网图设置方格网测量桩,方格网测量桩间距50m×50m。
测量桩采用70×70木方制作,桩长≥1000mm。
⑵设置测量桩时,使用当年校准过的经纬仪及50m钢尺进行钉桩。
引测标高时,先将高程点引测到味精厂围墙上、坐标A=0.000、B=0.000处,从围墙处向北设置测量桩。
⑶测量桩经复核确定后,须进行围护,用素砼打200mm厚、300×300进行固定,且外用红砖砌筑高400mm、1000×1000的砖墙进行围护,并做好明显标记。
建筑外控测量方案建筑外控测量方案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外部的各个控制点进行测量,以确保建筑物的准确位置和各个部位的垂直度、水平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外控测量方案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1. 接受测量任务:首先,需与工程负责人沟通,了解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测量要求。
明确测量的目的、范围和要求。
2. 选择合适的控制点: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应具有稳定的地基和坚固的结构,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不易受到影响。
3. 建立控制网:根据控制点的布设,使用全站仪、水平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控制点的测量。
通过激光测距仪等仪器,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高差。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控制网的误差闭合差,确保控制点的精度和准确性。
4. 建立建筑物坐标系:在控制点测量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建立建筑物的坐标系。
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确定建筑物各个部位的坐标和方位。
5. 进行建筑物外控测量: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和测量要求,使用全站仪、测量尺等测量仪器,对建筑物的外部进行测量。
测量内容包括建筑物的长度、宽度、高度、倾斜度等。
同时,还需测量建筑物的窗户、门、槽口等细节部位的位置和尺寸。
6. 处理测量数据: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软件进行误差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7. 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测量报告。
报告应包括建筑物各个部位的测量数据和误差分析,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报告应具有清晰的结构和准确的表述,便于工程方和监理方的理解和使用。
8. 及时调整和更新: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及时对测量数据进行调整和更新。
特别是在施工期间出现新的结构变动或设计调整时,应及时进行外控测量,确保建筑物的准确位置和各个部位的质量。
总结:建筑外控测量方案的实施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确保建筑物位置准确和各个部位质量的重要环节。
工程测量控制点联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工程测量控制点联测是指在工程测量中通过不同控制点的测量和比对,来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在工程测量中,控制点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测量作业的基础,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因此,对控制点的联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验证控制点的准确性,确保整个工程测量的准确性。
二、联测目的1. 验证控制点的准确性2. 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3. 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三、联测方案1. 确定联测范围通过对工程测量的控制点进行分析,确定联测范围。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哪些控制点需要进行联测,以及联测的具体范围。
2. 确定联测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控制点的联测周期。
一般来说,联测周期应该定期进行,以确保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确定联测方法确定控制点的联测方法,包括测量仪器、测量技术等。
可以通过全站仪、GPS测量仪等现代化仪器进行联测,也可以通过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联测。
4. 制定联测操作规程制定控制点联测的具体操作规程,包括联测的具体步骤、测量参数的设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确保控制点的联测工作能够按照规程进行。
5. 确定联测人员确定控制点联测的具体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测量人员等。
确保联测人员具有一定的测量经验和技术水平。
6. 制定联测报告在联测完成后,要制定控制点的联测报告,对联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四、联测实施1. 了解控制点的情况在联测之前,要了解控制点的具体情况,包括控制点的位置、标志、使用情况等。
2. 进行测量比对根据联测方案,采用相应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对控制点进行测量比对,获取测量数据。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获取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联测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确保控制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联测总结联测结束后,应对联测工作进行总结,包括联测的结果、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
并对联测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以提高下一次的联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关于海西东台盐湖像控点控制测量初步技术方案一、作业任务及测区概况1.1.任务来源受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海西州东台盐湖控制测量工作。
1.2.测区概况测区地处青海省海西州东台盐湖附近,测区的地势比较平坦,有部分风蚀地貌,地表为戈壁滩,其下面为盐碱表层。
测区平均海拔2720米,测区内有一条省道贯穿,施工便道成放射状分布。
测区气候比较寒冷,风沙比较大,给水准测量带来一定难度。
二、作业依据(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2)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三、已有测绘资料及分析经现场踏勘,测区附近有十个高等级控制点,可作为本次坐标和高程的起算数据。
四、坐标系统的确定测区高等级控制点的坐标为1954北京坐标系,3度带投影,中央子午线为93度。
高程为1956黄海高程系,五、像控点的布设由于测区为戈壁盐碱地貌,特征点少,故本次在无人机航拍前需在地面根据甲方要求布设地面标志(地标),地标为1米见方的红色塑料布,中间涂直径为0.2米白色油漆。
六、控制测量方法6.1 加密控制网测量A) 测量要求经对测区范围和已有资料分析,控制点的分布情况满足不了RTK测量要求。
故需在已有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控制点,采用静态测量方式,其具体要求如下:——GPS网基本技术规定A、卫星高度角≥15°。
B、有效观测卫星数≥4C、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15(min)D、平均重复设站数:≥1.6。
E、时段长度:≥45(min)F、数据采样间隔15(s)G、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6。
B) 点名编号埋设加密控制点点号采用4位字符编号,前2位用“东台”两个汉字拼音的大写首字母表示,后2位采用阿拉伯数字自然数顺序编号。
控制点测量方案范文控制点测量是在地质测量和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式,它通过在测区域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工作。
控制点测量方案的制定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测量精度和效果,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测区域的特点和需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控制点测量方案的制定。
1.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包括测区域的范围、测量对象的种类和精度要求等方面。
比如,在地质勘探中,需要控制点测量地表地形的变化,对地质构造或者岩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工程测量中,需要控制点测量建筑物或者道路的位置和形状,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有重要作用。
2.测区划分:根据测量目的和要求,将测区域进行划分。
可以按照地理位置、地质特征、工程范围等因素进行划分,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测区域的特点和需求。
划分测区域后,可以制定不同的控制点测量方案。
3.控制点设置: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取决于控制点的设置。
控制点应根据测量规模和要求进行设置,一般可以分为基准点和辅助点两种。
-基准点:基准点是控制点测量的基础,用于确定测区域的参考坐标系。
基准点的设置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可以选择具有稳定性和长期可观测性的地物作为基准点,如测区域范围内的建筑物、山顶、地标等。
在设置基准点时,需要考虑其地理位置、可达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因素。
-辅助点:辅助点用于确定测区域内各个测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辅助点的设置应均匀分布在测区域内,并覆盖到所有需要测量的地方。
辅助点可以选择地物边界、地物角点等进行设置,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工作。
在设置辅助点时,需要考虑其时效性、可视性和测量方法的选择。
4.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是控制点测量的核心内容。
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地形测量等。
在选择测量方法时,需要考虑测量的精度、效率和应用场景等因素。
同时,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保存和处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数据分析与应用:测量数据的拟合和分析是控制点测量方案的最后一步。
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中国中铁隆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地铁五号第五总承包管理部控制桩加密测量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中铁隆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地铁五号2010年5月15日主要内容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测量仪器及人员组成1、测量仪器2、人员组成四、加密控制点的布置1、加密控制桩的布置2、加密控制桩的埋设五、加密控制点施测技术要求1、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2、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六、记录格式及平差方法1、记录格式2、平差方法七、注意事项八、测量人员上岗证书九、测量仪器检定证书大连地铁五号线控制桩加密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为大连市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05标,由2站2区间组成,即梭鱼湾~甘井子区间(以下文字简称梭~甘区间)、甘井子站、甘井子站~山花街区间(以下文字简称甘~山区间)、山花街站。
标段总长,起止里程: K14+~K16+。
区间主线长度米停车线:左线明挖顺做+暗挖法(双侧壁导坑法)共。
甘井子站中心里程为K15+,车站长度。
设计院交桩平面控制点CPⅠ8个,CPⅡ29个;高程控制点共计27个,深埋水准点BM25、BM26计2个,我工区共埋设加密控制桩50个,标石埋设符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对CPⅡ的埋设要求,本段最大冻土深度为故加密桩均埋设在冻土线以下50CM,保证稳定牢固。
二、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3、《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复测成果书》4、《兰新第二双线工程测量人员培训讲义》三、测量仪器及人员组成1、测量仪器角度及距离测量采用瑞士产徕卡TCR1201+全站仪及配套的脚架、棱镜、对中器等。
仪器一测回方向中误差1〞,测距标称精度2mm+1ppm ,该仪器于2010年05月13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检定合格,可以用于四等导线测量。
高程测量采用天宝DAN03电子水准仪及配套的铟瓦条码尺,该仪器于2009年10月12日经北京金华大地光电仪器校准中心检定合格,可以用于二等水准测量。
GPS控制测量方案GPS控制测量方案是指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测点的坐标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控制测量。
本文将从GPS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的配置、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GPS控制测量方案。
一、GPS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GPS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利用测站和卫星之间的距离差值的变化来计算测点的坐标。
GP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卫星系统、控制系统和用户系统。
用户系统是指接收卫星信号的GPS接收机及其相关设备。
卫星系统是由一组围绕地球运行的GPS卫星组成。
GPS卫星通过射频信号向地面发射信号,其中包含有卫星的位置和时间信息。
控制系统是由一系列的测站和数据处理中心组成。
测站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并记录测量数据,数据处理中心则负责计算测点的坐标。
用户系统是进行GPS控制测量的具体设备。
用户系统主要包括GPS接收机、天线、数据采集设备、计算机等。
二、仪器设备的配置1.GPS接收机:选择高精度的GPS接收机是进行控制测量的关键。
通常使用双频、双频率相位差GPS接收机,以提高测量精度。
2.天线:选择合适的GPS天线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
一般选择尺寸小巧、阻尼性能好的天线,以提高测量信号的质量。
3.数据采集设备:GPS接收机通常将测量数据通过串口输出,因此需要配备数据采集设备用于接收和存储数据。
常用的数据采集设备有数据记录仪和笔记本电脑。
4.辅助设备: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配置一些辅助设备,如电池组、充电器、数据传输线等。
三、测量方法1.接收基线测量:接收基线测量是指通过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并以基准站为基点,测量其他站点与基准站之间的距离。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高精度的测量任务,如地质灾害监测和大型工程的控制测量。
2.虚拟基线测量:虚拟基线测量是指通过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并任意选择一站作为基准站,测量其他站点与基准站之间的相对位置。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相对位置信息的测量任务,如城市规划和地形测量。
控制测量的实施方案一、引言。
控制测量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因此,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测量方案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一套实施方案,旨在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二、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
控制测量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控,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在一定水平的过程。
它包括了对原材料、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控制测量,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降低不合格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三、实施方案。
1. 确定关键控制点。
首先,企业需要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即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环节。
这些环节可能包括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环境的控制等。
通过对这些关键控制点的监测和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
2. 建立监测体系。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监测设备的选型、监测参数的确定、监测频次的安排等。
通过监测体系,可以及时地获取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为后续的控制提供依据。
3. 制定控制措施。
在监测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设定合理的控制目标、建立反馈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等。
这些控制措施需要与监测体系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测量体系。
4. 实施和持续改进。
最后,企业需要将控制测量方案付诸实施,并持续进行改进。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优化控制测量体系,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四、结语。
控制测量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测量方案的实施,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因此,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控制测量工作,不断完善控制测量体系,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一、实施步骤1.确定控制点:首先需要确定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例如传输源、传输目的地、传输的中间环节等。
这些控制点是数据传输的关键环节,也是攻击者可能入侵的目标。
2.设计加密算法: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安全需求,设计适合的加密算法。
加密算法应该具备足够的安全性,能够抵抗各种攻击手段,例如密码分析、穷举攻击等。
同时,加密算法应该具备高效性,能够在大规模数据传输时实现实时加密。
3.实现控制点加密:根据设计的加密算法和控制点位置,实现控制点的加密。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于每个控制点,使用加密算法对其进行加密处理。
加密后的控制点数据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解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4.测量数据完整性:在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测量。
可以通过添加数据校验码或数字签名等方式来实现。
在数据达到每个控制点时,都进行数据校验,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遭到篡改。
5.保护控制点:在控制点的通信链路上,加强物理和网络安全措施。
例如,使用加密隧道、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保护控制点不受攻击者的入侵。
6.监控控制点:实施实时监控对控制点的访问和传输过程。
通过监控系统对控制点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活动和攻击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7.定期审查和更新安全策略:定期审查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的安全策略,确保其与最新的安全攻击手段保持同步。
必要时进行更新和升级,以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技术原理1.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算法。
在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中,可以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对控制点数据进行加密。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AES、DES等。
2.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一对密钥,即公钥和私钥,其中公钥用于加密,私钥用于解密。
在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中,可以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控制点数据的加密密钥进行保护。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等。
3.数据完整性校验:数据完整性校验用于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篡改。
公路工程控制点复测方案简介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保障工程质量,需要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控制和监测。
控制点是指在实际工程中确定的一些固定的点位,用于对工程的位置、高程等进行控制、测量和校验。
而对公路工程控制点的精度要求比较高,通过复测来保证控制点的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公路工程控制点复测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复测的目的、复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以期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控制点复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复测目的公路工程建设中,控制点是保证工程精度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控制点需要多次测量和校验,以及随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而复测则是对控制点进行二次测量和校验的过程,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保证控制点的精度和稳定性,确保工程质量; 2. 对控制点进行比对和校验,及时发现偏差和误差,并进行调整和修正; 3. 提高控制点测量精度和准确性,降低控制点测量误差;复测方法在公路工程控制点的复测过程中,为了保证复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选用合适的复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控制点复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位角复测法方位角复测法又称为定向复测法,是以控制点为基准对其周边点进行相对测量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量小、精度高,适用于控制点相对位置的复测。
在方位角复测中,需要测量每个控制点的方向角并参考已知点进行定向。
利用仪器对目标点进行测量并记录,最后统计数据并进行计算校正即可。
加密三角测量法加密三角测量法是通过测量控制点和三角形边长以及内角,通过三角形的几何关系计算出控制点的位置和高程等参数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控制点的绝对位置和高程的精度复测。
在加密三角测量中,需要确定三角形的各边长和内角,并通过公式进行计算获得控制点的位置和高程。
精密水准测量法精密水准测量法是一种用于控制点高程和高差测量的方法,通常用于控制点高程的复测。
该方法使用高精度的水准仪进行测量,能够在较大的距离范围内进行高程差的测量。
在精密水准测量中,需要选取起点和终点,并进行加密水准线的测量。
浦口区X305赭洛山连接公路建设工程
控
制
点
测
量
报
告
编制日期:年月日
浦口区X305赭洛山连接公路建设工程导线控制点
附合导线测量方案
一、工程简介:
X305赭洛山连接公路建设工程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是连接星甸街道与桥林街道的重要县道,也是石桥老镇至浦乌公路的一条主要通道。
路线起于九王路与杨茆路交叉口,沿杨茆路老路向南方向前进,在下坝向东沿老路继续前进约3.5km,终点止于浦乌公路收费站北侧约1km处。
道路全长约4.286km。
本工程主要由道路和桥梁、涵洞三个单位工程组成。
二、复测依据:
1、X305赭洛山连接公路工程设计图纸。
2、《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三、导线复测
1、导线复测方案设计说明
1.1 起算基点、基线边选定
起始点:X02、终算点X14。
起始方向边:X01-X02、X14-X15。
1.2 导线点布设
原交桩点:X01、X02、X03、X04、X05、X06、X07、X08、X09、X10、X11、X12、X13、X14、X15、计15个点,由于交桩导线点之间平均距离约300m,故不再加密导线点。
1.3 导线形式布置:
附合导线:路线X01、X02、X03、X04、X05、X06、X07、X08、X09、X10、X11、X12、X13、X14、X15(见图)1.4 复测方法
(1)水平角观测:按照《规范》采用一级导线标准测设两个测回,
各测回互差小于12〞。
(2)距离观测:每条边往返各观测2个测回,取平均值作为观测边长。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平角方向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5 观测人员、仪器配置、
(1)人员:由具有多年丰富工程测量经验的工程师负责组织进行,另配多名辅助人员。
(2)仪器:采用苏州一光RTS112SL全站仪,测角精度2.0″,测距标称精度2mm+2ppm*D。
2、观测数据成果
观测数据资料统计:共13个测站点,观测13个水平角,12条导线边,观测边总长3730.42m 平均边长310.87m。
3、平差计算成果
采用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系统ESDPS 4.0专业版软件进行精确平差,具体成果见平差成果资料。
4、复测总结
根据平差计算成果,本次地面控制点精密导线复测其全长相对中误差为1:84782 ,小于1:15000 ,满足规范要求。
四、水准复测
1、水准复测说明
水准复测按四等水准要求进行,共计30个水准高程点,从X01到X15,经过XS1、X02、XS2、X03、XD1、XD2、XD3、XD4、X06、XS3、X07、XS4、X08、XS5、X09、XS6、X10、XS7、X11、XS8、XS9、X12、XS10、X13、XS11、XS12、X14、XS13组成附合水准路线。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2、平差计算成果
经内业计算,本次附合高程测量附合差为-4mm<±20L=±20×4.37931/2=±41mm,满足规范要求。
六、组织机构与仪器配置:
1、组织机构:
施工测量管理工作由测量组长黄金顺负责具体实施,由测量员成
超、曾广智等负责具体测量工作,最后由测量组长黄金顺检查复核。
2、设备配置:
七、平面控制点的布置与施测:
1、控制点布置及测设:
根据本工程桩位的布局和特点,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由于业主提供的高级控制点(具体位置见平面布置示意图)数量较多,间距较近,已能满足施工放样的需求,不需要对控制点进行加密。
交桩控制点需用红油漆作明显标记,以便保护和检测。
2、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高程控制点以X01点开始,并附合于X15,(具体布置见高程控制网示意图)。
并按附合路线进行测量和校核,闭合差-4mm。
以上各项工作完成以后由测量监理进行检查,待检查完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八、附件:
1、导线控制点及水准点测量记录。
(附后)
2、导线控制点及水准点计算成果。
(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