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潘双双摘要:儒家德育思想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取向, 体现了中华民族创造精神文明的智慧, 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瑰宝。对其进行再研究、再认识、再发展,能够更好的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价值。特别是其重视实践结果的德育实施目标,注重行为规范的德育实施内容,倡导知行合一的德育实施原则,启发引导为主的德育实施方法,对于现代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直接和重要的直到作用。本文主要从阐述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出发,探讨其德育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德育启示

儒家教育理念是以儒家精神为主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它已经延续了两千余年,博大精深,对中华名族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两千余年里逐渐创造积累发展的具有生生不息的内在活力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历史留给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无价之宝。

所谓德育,狭义上指的就是道德品质教育,无论在国家、民族还是个体的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教育都高度重视德育,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当然,在现代的德育也被提到了首要地位,但它却是一个外延很宽广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而且也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甚至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有人称之为大德育观)。

一、儒家德育思想

(一)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为中国古代教育内容奠定了基础,他认为道德教育首先要学“礼”,而“礼”的精神必须灌注“仁”。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和“仁”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到了西周已经发展成了较完备的礼制。学礼即一切视听言动都要符合礼的规范。“仁”通常指的是“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资格,把人当作人来爱,当然不是不分善恶而普遍地爱一切人,而是以仁为准则,有所爱也有所憎。从“仁”出发,孔子根据当时的社会需要,在总结和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孝悌、忠义、直、知、信、谦、勇、惠等道德规范。

荀子则特别重视以礼乐教育来规范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他说:“故乐而志清,礼修而形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礼乐结合的实质就是:“乐以治内而不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畏敬。”(《汉书·礼乐志》)“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土治民,莫善于礼。”(《汉书·礼乐志》)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了孔子的仁和义的内容,把道德教育内容概括为仁、义、礼、智、信;荀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礼的内容,主张礼乐教育。综合众多儒家学者的论述,

儒家传统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了“仁、义、礼、智、信、乐”几个方面。

(二)德育思想的地位

儒家学者继承了西周的“敬德”传统,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其教育理念中,德育优先,是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的。孔子曰,“君子怀德。”(《论语·里仁》)即君子所经常想的就是道德,这是最根本的,孔子认为,只有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能成为圣贤君子。在孔子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德育也始终是孔子教育的重心。“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又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这里的“文”主要是指西周传统的《诗》、《书》、《礼》、《乐》等典籍,即智力教育;而“行”、“忠”、“信”即品行、忠诚、信实,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四个方面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他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学习以提高文化知识。可见,在智育和德育两个方面,儒家是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的,即道德教育及其实践为本,知识为辅。(三)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儒家是强调做到“知行合一”。尽管孔子将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却没有专设学科进行教育,而是把道德教育要求,贯串到文化知识学科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观念。道德观念以文化知识为基础,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知识传授来进行,因此培养道德和传授知识是在同一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两者有密切联系。

(四)德育的过程

儒家教育把人的道德培养看作是一个过程,主张从发展过程中实施对人的教育,并认为人的品德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漫长过程。孔子对人的品德形成过程的描述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在德育实施系统中,孔子十分重视构成道德品质诸因素的有机集合体的重要性。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诸因素,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就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观念和养成道德习惯的过程。

中国儒家传统德育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孔子提出了学、思、习、行的过程,教育学生“多闻”、“多见”、“多识”,从而明白学习的次序和方法。它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并主张对所闻、所见、所识的知识加以思考,使学与思结合起来。

(五)德育的原则及方法

儒家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在吸取知识、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始终把基本道德立足点放在主体的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儒家

学者们提出过许多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如“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因材施教”、“其身正,不令而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等,都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以提高现代教育中德育的实效性。

1.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儒家的育人是从“孝、悌、忠、信”入手的。孝敬父母,兄弟友爱,朋友间真诚而讲信用。进而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可见,“孝悌”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中心与出发点,而“泛爱众”则是其最终目标与归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育人方法和途径体现了由亲到疏、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人之常情,便于学生躬行践履,值得借鉴。

2.因材施教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宋代二程和朱子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育方法。“柴也愚(迟钝),参也鲁(耿直),师也辟(偏激),由也谚(莽撞)……”(《论语·先进》)孔子对学生了如指掌,并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优点缺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樊迟、仲弓、司马牛、颜回问“仁”,孔子以“爱人”答鲁钝樊迟,只讲“仁”的基本概念,好懂;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仲弓,教导他做人要谦恭,要体谅别人;以“仁者,其言也仍”答多言而躁的司马牛,教育他说话谨慎;以“克己复礼”答德行较高的颜回,以“仁”的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手礼仪规范。孔子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的启发式教学相结合,使其在教育上获得巨大的成功,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3.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是儒家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真实写照。儒家育人,身教重于言教。孔子一生以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进取与乐观;以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安贫乐道;以他"圣则不能,我学而厌,而教人不倦也"的好学与执着;以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与人为善;以他周游列国十四年,历尽艰辛,无功而返,但仍坚信自己的理想,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贞与顽强,深深感染着学生和后人。难怪颜渊口自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论语·子罕》)孔子的人格魅力,如此神奇,令人惊叹,又发人深省。

4.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好的坏的典型都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参照系,都是“学习”的对象。君子之学,是修养之学。孔子的“内省之道”是道德修养的精华,一直被人们所称颂并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