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行业scp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IT卖场现状的SCP范式分析一、引言中国的IT卖场发源于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成熟于二十一世纪。
从信息产品研发、制造、流通、消费与使用的产业链条来看,IT卖场是连接品牌厂家、经销商及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它以服务为特征,目的在于实现IT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近年来,各个IT连锁卖场集团利用自身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积极发展连锁网络平台,中国IT卖场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起来。
SCP模型属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一种模型。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把产业分解为特定的市场,并采用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理论框架。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反映了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市场关系、特征、形式,并决定了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市场行为受市场结构制约且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并决定了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反映了特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下市场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SCP 分析框架以现实的市场为研究对象,以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进而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
二、IT卖场行业市场结构分析市场结构指特定行业中企业的数量、规模、份额及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
从企业数目、产品(服务)差别程度、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将市场结构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
特定市场属于哪种市场结构类型,一般取决于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
1.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企业所占的销售份额。
一般而言,集中度越高,市场支配势力越大,竞争程度越低越容易形成规模垄断,虽然我国的IT连锁卖场的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不同阶段,但从目前现状来看已处于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之间的市场格局,并向着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发展。
现阶段的中国几大IT连锁卖场集团基本是由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发展起来的。
比如:以浙江作为大本营在全国拥有卖场数最多的颐高IT连锁;富士康集团控股的赛博数码广场;台湾蓝天集团以自建自有物业模式投资的百脑汇;以成都数码广场为基础在西南飞速拓展并向华东扩张的新尚数码连锁;以及深耕北上广市场的太平洋电脑城。
scp行业分析SCP行业分析SCP(Special Containment Procedures,特殊收容措施)行业是指一种创造、收容和保持异常实体(也称为SCP对象)的行业。
这些异常实体可能包括超自然现象、神秘生物、超能力者等等。
SCP行业作为一种虚构的概念,在网络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群,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和创作者。
首先,SCP行业的发展源于对超自然和奇幻题材的热爱。
SCP行业的创作者通常是年轻人,对超自然和奇幻题材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通过写作、插图、音频等形式,将自己的创意变成了SCP对象,并为其编写特殊收容措施。
这种创作方式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平台。
其次,SCP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网络社区的支持。
SCP行业的创作者在网络上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群,他们互相交流、评价和改进彼此的作品。
这种社区文化促进了SCP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加入其中。
此外,SCP行业也受到了一些知名网络平台的关注和支持,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
另外,SCP行业的发展也与现实中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环境有关。
SCP行业的作品多以文字为主,这与部分年轻人对于阅读的兴趣和需求相吻合。
此外,SCP行业的作品通常在网络上免费发布,这与当下免费获取内容的消费习惯相适应。
因此,SCP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人对于奇幻题材作品的需求,受到了他们的喜爱和追捧。
然而,目前SCP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SCP行业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大部分人对于SCP行业并不了解。
其次,SCP行业的作品通常是个人创作,缺乏商业化和团队化的运营。
这使得SCP行业的创作者很难从创作中获利,也难以保证作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另外,SCP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版权和知识产权等法律和商业问题的限制。
综上所述,SCP行业作为一种虚构的概念,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SCP行业的发展源于对奇幻题材的热爱、网络社区的支持以及现实中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环境。
《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xx年xx月xx日•产业概览•市场结构分析•竞争分析•产业链分析•技术发展分析•政策环境分析•前瞻性分析目录01产业概览产业概览•请输入您的内容02市场结构分析中国电信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几家大型电信企业为主导的市场格局。
这些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较大,市场集中度较高。
总体市场集中度不同地区的电信市场竞争格局也存在差异。
例如,一些地区的电信市场主要由当地企业主导,而一些发达地区的市场则主要由全国性的电信企业主导。
区域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电信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推出新的业务和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这些业务和产品在功能、质量、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异,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产品同质化然而,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同电信企业的产品逐渐趋同,差异化的程度有所降低。
这使得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价格等方面的竞争。
产品差异化与同质化进入壁垒电信行业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的行业,因此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较高。
此外,政府对电信行业的监管也较为严格,对企业的资质和牌照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
退出壁垒由于电信企业需要承担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员工福利等成本,因此退出市场的壁垒也较高。
此外,政府对电信企业的退出也有一定的限制和监管。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03竞争分析1主要竞争者分析23作为市场领导者,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广泛的网络覆盖。
中国移动作为老牌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在宽带和移动通信市场具有一定市场份额,拥有较为完善的网络设施。
中国联通作为国内领先的电信服务商,中国电信在宽带市场具有较大优势,用户规模和网络覆盖较为广泛。
中国电信竞争策略与手段价格战各大运营商通过降低资费、推出优惠套餐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
网络升级投资建设4G/5G网络,提升网络速度和覆盖范围,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服务提升优化客户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用户黏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有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迈上快车道。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多位国资央企代表委员普遍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投资布局。
2023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加32.1%,到202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的占比将达到35%,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然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
我国通信运营商将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
2023年11月,中国电信将云计算及算力、人工智能、安全、数字平台、大数据、量子、新一代信息通信七大产业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8月,中国移动提出将加快推进以算力网络、人工智能、6G、大数据、安全、能力中台六大领域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此,通信运营商如何发展壮大自身的战新业务,成为国家及行业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当前尚无较为完整和深入的研究参考。
S C P (S t r u c t u r e -C o n d u c t -Performance,结构-行为-绩效)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谢勒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是一个系统化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也是分析市场或产业影响企业策略及企业经营绩效的有效工具。
本文运用SCP 模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中国电信发展的影响,并指出发展重点,为今后通信运营商及其产业生态伙伴如何拓展战新产业业务提供参考。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SCP分析摘要:2008年以来,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实现产业收入逆势增长。
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游戏从无到有,经营方式从代理国外网络游戏到自主研发,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已经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文化休闲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我国网络文化内容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此,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SCP分析框架,对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分别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相关的指数和指标,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网络游戏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一﹑引言文化部和信息产业部在2005 年7 月12 日联合发布的《文化部、信息产业部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对网络游戏做了这样的定义:网络游戏是指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和实现的互动娱乐形式,是一种网络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2009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研究报告》中对网络游戏更为专业的定义为:以电脑为客户端,互联网络为数据传输介质,必须通过TCP/IP协议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参与的游戏产品,用户可以通过对于游戏中人物角色或者场景的操作实现娱乐、交流的目的。
用句简单的话说,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应游戏规则的操作,是以娱乐和交流为目的一种活动。
中国网络游戏始于20世纪90年代,通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据统计,2008 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83.8 亿元,比2007 年增长76.6%,并为电信、IT 等行业带来高达478.4 亿元的直接收入。
而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258 亿元,同比增长约40%。
从2000年市场规模的0.3亿元到2009年的258亿元,其增长速度令人惊叹。
中国的民族原创网络游戏已连续 4 年牢牢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实现了由代理进口游戏为主到开发、运营国产游戏为主的转变,从而使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呈现不一样的特点,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技术不足和用户行为差异等问题,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SCP分析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和繁荣。
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之一、为了对中国网络游戏产业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将使用对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SCP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分析框架。
结构(Structure)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结构主要由市场的参与者、市场的规模以及相关市场的结构特征等组成。
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拥有庞大的参与者群体,包括游戏开发商、运营商、发行商、硬件制造商等。
此外,中国还有大量的网络游戏玩家。
市场的规模庞大,游戏用户数量众多。
在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中,存在着一些特定的结构特征。
首先,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例如,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等公司拥有大量的用户和广泛的游戏产品线。
其次,从游戏的类型来看,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以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为主导,这是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主要产品。
行为(Conduct)首先,市场参与者通常会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他们会不断推出新的游戏产品和更新现有的游戏,以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
其次,市场参与者采用了多样化的商业模式来获取收益。
除了传统的游戏付费模式外,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还充满了广告、虚拟物品销售、收费道具等多种变现途径。
此外,市场参与者还会利用市场营销手段来吸引用户。
他们会通过广告、促销活动、明星代言等方式来宣传和推广游戏。
绩效(Performance)首先,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年度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亿人民币,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中。
其次,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用户数量众多。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游戏玩家群体,游戏用户数量超过5亿人。
此外,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也不断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网络游戏产业的繁荣催生了电子竞技、游戏外设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SCP 行业分析报告1. 引言SCP(Secure, Contain, Protect)是一个虚构的科幻世界,它以一系列在现实世界中被控制和研究的神秘现象为基础,吸引了广大的粉丝群体。
本文将对SCP行业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 SCP行业背景SCP行业起源于1993年,最初是由一群科幻作家创立的。
随着SCP基金会网站的建立和SCP作品的不断推出,SCP行业逐渐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如今,SCP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现象,并且在网络上形成了庞大的社区。
3. SCP行业规模SCP行业的规模难以准确估计,但可以从其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程度和相关产品的销售情况来间接反映。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SCP的讨论和分享不断增加,吸引了大量的粉丝。
此外,与SCP相关的图书、漫画、游戏和周边产品也取得了可观的销售成绩。
4. SCP行业特点SCP行业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虚构的世界观和神秘的情节设计。
SCP作品通常以故事的形式呈现,通过描述各种异常现象和SCP基金会的应对措施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SCP作品充满了悬疑和惊悚的氛围,成为了许多粉丝追捧的对象。
5. SCP行业的影响力SCP行业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粉丝群体的规模上,更重要的是其对其他文化领域的渗透。
许多SCP作品已经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游戏,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此外,SCP行业也对其他科幻作品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促使了更多类似的虚构世界的出现。
6. SCP行业的挑战和机遇尽管SCP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SCP行业的内容创作需要保持创新和想象力,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观众。
其次,SCP行业需要与知识产权保护和版权问题进行有效的协调,以确保创作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然而,SCP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将为SCP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SCP行业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文化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电信业的规制及竞争力问题研究摘要:随着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由局部转向全面、简单转向多元、约束转向无序。
在竞争趋势方面,国内市场竞争将由价格竞争向核心能力创新竞争过渡。
竞争重点体现在互联网和长话业务领域竞争方面,大客户是竞争的焦点。
电信市场的icp、email、数据库、传真、视频会议等增值业务首当其冲地受到较大冲击,对电信企业的稳定增长产生影响。
在此,本文围绕如何提高电信企业的竞争力方面做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电信;竞争;规制电信业具有明显自然垄断特征,即规模经济、外在性和成本弱增性,这决定了在任何产权制度下电信业都要受到政府的规制。
这些规制主要包括:市场准入与退出、电信资源分配、网络互联互通、电信普遍服务、电信业务资费、电信技术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等。
一、电信业的特征及其规制改革在传统理论指导下,电信业实行垂直一体化经营规制方式。
但由于技术与需求的变化、市场的扩大导致电信业的自然垄断性发生变异。
在现代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理论推动下,世界电信业的规制改革经历了由严格规制到规制放任的转化。
我国电信业的规制改革历程也符合这一国际化改革浪潮,从1998年进行规制改革开始,中国电信行业历经邮电分营、政企分开、引入竞争机制的过程,中国电信行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
固定网电信运营企业拆分重组卓有成效,目前,在基础电信领域,已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和中国铁通等6家重要基础电信公司,它们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内与其他经营业务的公司展开竞争。
在增值电信及互联网相关业务领域,一个更加开放的竞争格局已经出现。
二、我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scp分析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电信业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垄断格局开始向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竞争等多种类型转变。
2002年12月,中国电信再次分拆。
最终形成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等6家基础电信企业和4000多家增值电信、无线寻呼企业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
中国电力行业的SCP分析摘要:产业经济学的scp 理论主要是指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构造了一个从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三方面对产业组织进行分析的逻辑框架。
针对我国电力行业的改革现状,本文拟通过scp 理论分析我国电力行业,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行业 scp 市场结构一、导言从20世纪80年代起,电力工业在改革中不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改革开放前,出现全国性缺电局面。
到1978 年,全国发电装机缺口达1000 万千瓦,发电量缺口达400亿千瓦时。
由于中央独家投资办电资金有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电力建设的需要,改革电力投资体制已经势在必行。
集资办电应运而生。
198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在听取水电部党组汇报时,明确了多家办电、集资办电的方针。
此后的10多年间,我国电力装机增长240%,净增装机2.4亿多千瓦。
首次达到了供需基本平衡。
电力工业在取得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这一历史性成就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的生产力必然要求有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1997年1月,国家电力公司成立。
经过一年多的双轨制运行和平稳过渡,电力部于1998年2月撤销,实现了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性转折。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对电力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电力行业属于自然的垄断性行业,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经营业绩较为稳定、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等特点。
自然垄断的特点决定了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输配电环节必须实行垄断经营。
但对不需要垄断经营的环节,应当探索引入竞争机制的办法,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特别是通过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逐步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性的发电市场。
中国电信行业scp分析
中国电信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电信行业重组,由原来的5家合并为现在的3家,电信巨头的实力更加强大。
电信行业以其高额的利润,让各家资本垂涎三尺,想分一杯羹。
下面就对电信行业进行分析。
中国移动中国联
通
中国电
信
总收入4852 1713 2198
总收入增长率7.30% 11.30% 5%
净利润1196 390 157
净利润增长率 3.90% -59.70% 15%
这是2010年三大电信巨头的总收入,净利润以及总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从这几组数据中可以看出,电信行业的利润是非常高的,这也是很多民营资本垂涎的原因。
下面是具体的市场分析: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发展战略进行分析。
市场结构,包括:反映市场买者或卖者对市场的垄断程度的市场集中度,影响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差异化,以及影响市场结构的进入退出壁垒
市场集中度用HHI进行分析,HHI值应界于0与1之间,但通常之表示方法是将其值乘上10000而予以放大,大于1000为寡占型,2008年HHI 为4050,2009年为4062.2010年HHI为4050,可以看出中国的电信市场是高寡占型的。
产品的产异化分析,中国移动经营固定电话和网络(原铁通并入部分)及传统业务GSM手机业务TD-SCDMA手机业务,中国联通经营固定电话和网络(原网通公司部分)和GSM手机业务WCDMA手机业务,中国电信经营固定电话、网络和CDMA手机业务(原联通业务)CDMA2000手机业务。
从大的主营业务上看相似,都经营固话,网络,移动通信,但是进行细分之后又有一些差异,以3G为例,移动为TD-SCDMA。
中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联通WCDMA标准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占据全球80%以上市场份额,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和北美,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不过CDMA2000的研发技术却是目前各标准中进度最快的,许多3G手机已经率先面世
进入退出壁垒,包括规模经济壁垒,必要资本量壁垒,网络效应壁垒,产品差异壁垒,政策法律制度壁垒。
规模经济壁垒,电信产业规模经济可以达到全国一网的程度,使其单位成本呈单调递减性,巨大的成本效率导致其不断的扩张。
电信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巨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投入成本会不断的降低,而收益会不断地上涨,而且固定资产具有沉淀性。
必要资本量壁垒
截止到2011年的4月,我国3G累计投资达到了2890亿元,其中中国移动1419亿元,中国电信798亿元,中国联通673亿元。
3家运营商共累计建设3G基站(包括室内分布系统)大约69.7万个基站,其中中国移动是21.1万个,中国电信是21.8万个,中国联通是26.8万个。
三家巨头的投资动辄百亿,这对民
营资本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网络效应壁垒
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多,人们不但获得了网络的自有价值,同时还获得了信息流通等多个协同价值,因此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网络覆盖范围广泛的电信网络。
工业和信息化部24日发布的通信业运行状况显示,2011年1-4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4138.6万户,总数达到90038.9万户;其中3G用户净增2052.1万户,达到了6757.2万户。
产品差异壁垒
由专利或技术,良好声誉,广告宣传等增加的对产品的偏好度,三家电信运营厂商旗下都有很多的品牌,
他们都想尽可能多的涵盖更多的客户,例如移动对出的针对学生的动感地带,针对商务人士的全球通。
政策法律制度壁垒
2000年9月25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该条例共制定了8项重要管理制度: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制度、电信网间互联调节制度、电信资费管理制度、电信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电信服务质量监督制度、电信建设管理制度、电信设备进网制度和电信安全保障制度。
该条例虽然首次允许私营企业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等电信增值业务,但又规定: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为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且公司中国有股权股份不少于 51%。
该条例不仅规定了电信业进入的门槛,还规定了电信资费的价格。
市场行为,
品牌宣传,价格竞争,兼并重组,业务拓展。
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赞助大型活动,媒体宣传。
显性的和隐性的价格竞争,直接减价,和充话费送手机,送火车票。
由原来的5家电信企业合并为3家,3G业务:通信类、娱乐类、资讯类、互联网业务
市场绩效
社会效益
电信行业属于公用事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这就说明基础电信企业是企业但又不是一般的企业,拥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要求电信企业在盈利的同时要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市场效益
2008 年,我国电信业进行重组后,电信业竞争结构得到优化。
三家的实力虽仍相差较大,但已有所接近。
具体参见表4。
2008 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的经营收入分别达到4123 亿元、1868 亿元、1489.1 亿元。
但是,就发展质量而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距中国移动尚有一定差距。
以收入利润率为例,2008 年,中国移动净利润为1128 亿元,收入利润率为27.36%,与国际一流移动运营商沃达丰基本持平。
而同期的中国电信剔除小灵通减值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净利润200.66 亿元,收入利润率约为10.7%。
中国联通剔除C
网出售及小灵通资产减值、初装费等影响,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143.3 亿元,收入利润率为9.7%,都低于国际综合运营商15%左右的水平。
技术进步
在电信行业,产品与服务的科技含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速度与潜力。
近几年来,我国电信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结合使电信基础实施的建设速度大大加快,传输速率与传输带宽也大大提高,从而使基本电信服务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发展战略
1放宽对民营资本的准入限制,健全法律制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金融体制,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强对电信行业监管,防止腐败。
3加快建立完善科研机制,不断实现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