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体顶面缸孔曲轴孔精加工工艺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发动机缸体顶面缸孔及止口精加工组合机床的精度保证分析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发动机缸体顶面缸孔及止口的精加工是发动机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缸体顶面缸孔及止口的精加工质量对发动机的性能、经济和可靠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发动机缸体顶面缸孔及止口的精度,需要使用专门的组合机床进行加工,同时也需要对机床的精度进行保障分析。
一、发动机缸体顶面缸孔及止口的精加工要求1.精度要求发动机缸体顶面缸孔及止口的精加工需要满足高精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孔径精度:对于缸孔而言,其内径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气缸的气密性和工作效率;(2)表面粗糙度:缸孔及止口的表面粗糙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气缸气密性和机械配合;(3)孔位精度:缸孔及止口的位置精度需要满足装配要求,确保各个部件的配合精度。
2.加工工艺要求(1)如果缸孔和止口采用同一机床进行加工,需要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对工件的影响尽量减小;(2)保证加工过程中的冷却润滑条件,以确保切削润滑效果和工件表面质量;(3)在加工过程中对加工刀具的工艺参数要求严格,如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切削速度等。
1.选择合适的机床对于缸体顶面缸孔及止口的精加工,通常需要选择数控组合机床。
这种机床具有多种加工功能,可同时进行多种加工操作,包括钻孔、铰孔、镗孔、攻丝、刀具更换等,能够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2.机床精度要求(1)数控系统精度:数控系统是影响机床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保证数控系统具有高精度的控制能力,能够精确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2)机床传动系统精度:机床传动系统包括主轴传动系统、进给传动系统等,需要具有一定的转动精度和位置精度,以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3)加工台面精度:加工台面是机床上工件进行加工的基准平面,其精度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和位置精度,需要保证加工台面的平整度和平行度。
3.机床刚性和稳定性机床刚性和稳定性对于保证加工精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高速加工和深孔加工中,刚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更加严格。
33张图详解发动机缸体加⼯的33道⼯序☞这是⾦属加⼯(mw1950pub)发布的第12110篇⽂章编者按汽车主要零部件组成中,汽缸盖、汽缸体、曲轴等部分形位复杂,加⼯难度最⼤。
今天我们来看下缸体加⼯有哪些难点,以及如何解决的。
汽缸体主要加⼯⾯1.曲轴孔半圆⾯粗加⼯(铸铁件)2.曲轴孔半精加⼯镗削(铝合⾦件)3.曲轴孔精镗(铸铁件)4.曲轴孔精镗·确定轴向宽度加⼯(铸铁件)5.决定轴颈部位宽度的两侧边铣削(铸铁件)6. 决定轴颈部位宽度的两侧边铣削(铝合⾦件)7. 决定轴颈部位宽度的两侧⾯加⼯⽤铣⼑(铸铁件)8.第3轴承⾯精镗(铸铁件)9. 第3轴承⾯精加⼯(铸铁件)10.轴承⾯油槽加⼯(铸铁件)11.轴承⾯油槽加⼯(铸铁件)12.缸孔粗镗13.缸孔粗镗14.缸孔精镗15.缸孔精镗16.缸孔内倒⾓加⼯(铝合⾦件)17.上下⾯粗铣(铝合⾦件)18.上下⾯粗铣(铝合⾦件)19.上下⾯精铣(铝合⾦件)20.上下⾯精铣(铝合⾦件)21.前后⾯精铣(铝合⾦件)22.前后⾯精铣(铝合⾦件)23.搬送⽤基准⾯铣削(铝合⾦件)24.轴承盖座粗铣(铸铁件)25.轴承盖座精铣(铸铁件)26.上下⾯粗铣(铸铁件)27.上下⾯精铣(铸铁件)28.下⾯精铣(铸铁件)29.前后⾯粗铣(铸铁件)30.前后⾯精铣(铸铁件)31.前后⾯精铣(铸铁件)32.搬送⽤基准⾯铣削(铸铁件)33.各种孔加⼯看了上⾯这些⼯艺,下⾯⼩编给您介绍⼀下⼯艺的创新点:1. 合理利⽤复合⼑具组合式镗⼑被应⽤于主轴承孔中,阶梯形钻头和钻扩复合⼑具分别⽤于结合⾯螺栓孔以及定位销孔的加⼯当中,在⼑具⼀次⼯作以及⼯件⼀次装夹整个流程中,由于使⽤了复合⼑具,因此能够⼀次性实现多道⼯序的⽣产加⼯,在重复定位⼑具和⼯件时,⼆者之间的误差能够被消除,促使精度有效提升,在这⼀过程中所消耗的辅助时间相对较少,整个测量过程得到了简化,因此加⼯效率极⾼。
2. ⼑具在线监测与补偿要想顺利进⾏⾦属切削加⼯,就必须严密监视⼑具状态,在实际加⼯中综合应⽤多传感器监测系统,能够促使⼑具在加⼯过程中的状态得到在线监测和补偿,在对⼑具运⾏中产⽣的⼏何参量进⾏读取的基础上,可以⾼效测量⼑形轮廓和⼑具预调初始点,从⽽对不同接触点实施补偿。
缸体缸孔加工流程1.确定设计要求:根据发动机的性能和规格要求,确定缸体缸孔的尺寸、形状、精度等设计要求。
2.制定加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制定缸体缸孔的加工方案,包括加工工序、工艺参数、切削刀具和夹具的选择等。
3.缸体外形加工:首先将缸体锁定在专用夹具上,然后进行缸体外形加工。
这包括机械加工和热处理两个步骤。
机械加工一般采用数控机床,通过切削去除材料,将缸体加工成最基本的形状。
然后对缸体进行热处理,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4.设定加工前定位:将加工好的缸体放入夹具中,通过定位销或螺栓将其固定在加工机械上,以保证加工精度。
5.选取合适的刀具:根据缸体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
一般来说,硬度较高的缸体材料需要使用硬质合金刀具,切削速度要适当降低,以保证刀具的寿命和加工质量。
6.加工缸体外径:首先进行缸体外径的光圆化加工,通过专用的刀具和设备,使缸体外径光滑均匀,以便后续的加工。
7.加工缸体缸孔:根据缸体缸孔的尺寸和形状要求,选取合适的加工方法,包括铰削、镗削、车削等。
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切削液的流量和温度,以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的寿命。
8.检验缸孔尺寸和形状:在加工完成后,对缸孔的尺寸和形状进行检查。
主要包括测量缸孔的直径、圆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等指标。
9.进行后续加工:缸体缸孔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研磨和抛光等后续加工操作,以提高缸孔的光洁度和尺寸精度,保证活塞在缸孔内的密封性。
10.进行总装:缸体缸孔加工完成后,需要将其与其他零部件一起进行总装。
在总装之前,还需要对缸体进行清洗和保养,以保证发动机的整体质量和性能。
总之,缸体缸孔加工是汽车发动机制造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它有着严格的加工流程和质量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加工流程进行操作,才能确保发动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发动机曲轴的加工工艺设计要求:通过对曲轴的了解认识,在掌握曲轴的相关概念、性能的基础上,能够合理的制定套加工曲轴的工艺过程。
其中包括它的毛坯及材料的选定等,确定其加工路线,并能对其特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阐述。
从而初步掌握发动机曲轴的加工工艺。
设计进度要求:第一周:简述曲轴的结构、性能及应用;第二周:确定曲轴的加工工艺过程;第三周:分析曲轴的加工工艺特点;第四周:确定曲轴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第五周:根据要求绘制图纸及论文的撰写,打电子稿;第六周:经老师检查后修改毕业论文;第七周:打印论文,完成毕业设计;第八周:进行论文答辩指导老师(签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曲轴是车辆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 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发动机的质量和寿命曲轴在发动机中承担最大负荷和全部功率, 承受着强大的方向不断变化的弯矩及扭矩,同时经受着长时间高速运转的磨损,因此要求曲轴材质具有较高的刚性、疲劳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
发动机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由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输出。
本课题仅175H型柴油机曲轴的加工工艺的分析与设计进行探讨。
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工艺规程制订中的关键阶段,是工艺规程制订的总体设计。
所撰写的工艺路线合理与否,不但影响加工质量和生产率,而且影响到工人、设备、工艺装备及生产场地等的合理利用,从而影响生产成本。
所以,本次设计是在仔细分析曲轴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及加工精度后,合理确定毛坯类型,经过查阅相关参考书、手册、图表、标准等技术资料,确定各工序的定位基准、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最终制定出曲轴零件的加工工序卡片。
关键词:发动机,曲轴,工艺分析,工艺设计摘要 ......................................................................................................................................... 川1概述 (1)1.1 曲轴的类型结构和应用 (1)1.1.1 曲轴的类型 (1)1.1.2 曲轴的结构 (4)1.1.3 曲轴的应用 (6)2确定曲轴的加工工艺过程 (7)2.1曲轴的结构特点 (7)2.2 曲轴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 (7)2.3 曲轴的材料和毛坯的确定 (8)2.4 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8)2.5 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8)3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9)3.1 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特点 (9)3.1.1 形状复杂 (10)3.1.2 刚性差 (10)3.1.3 技术要求高 (10)3.2 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特点分析 (10)3.3曲轴主要加工工序分析 (11)3.3.1 铣曲轴两端面及钻中心孔 (11)3.3.2 曲轴主轴颈的车削 (11)3.3.3 曲轴连杆轴颈的车削 (12)3.3.4 键槽加工 (12)3.3.5 轴颈的磨削 (1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3)4.1曲轴主要加工表面的工序安排 (13)4.2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3)4.2.1 主轴颈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3)4.2.2 连杆轴颈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4)4.2.3 © 220-0.12 mm外圆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4)4.2.4 © 200- 0.021 mm外圆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4)4.3 确定工时定额 (14)4.4连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的制定 (15)5结论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附录 (18)1概述1.1曲轴的类型结构及应用1.1.1曲轴的类型曲轴有整体曲轴、组合曲轴和半组合曲轴三种结构形式,一般采用整体曲轴整体曲轴又可分为锻造曲轴和铸造曲轴。
环球市场/理论探讨-176-论发动机缸体的加工工艺朱广波 史晓龙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摘要:汽车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多年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然而,在经历了突飞猛进的高增长之后,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压力。
如何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企业竞争力日益下降的今天,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绿色制造,应对市场对产品提出的日新月异的需求尤其重要。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发动机缸体的加工工艺要点,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发动机;缸体;加工1、发动机缸体加工工艺性分析发动机缸体毛坯制作成坯后,上下缸体的6个面都需要采用金属切削加工的工艺方法最终加工成缸体成品,在加工过程中还要穿插气密检测、清洗、珩磨缸孔等工艺方法。
金属切削加工发动机缸体主要包括:铣面、铣孔、钻孔、镗孔、铰孔和攻丝等。
发动机缸体的加工一般情况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分体加工阶段,二是组件加工阶段。
分体加工阶段主要是将上下缸体上的精度要求不太高的一般结构特征、组合后不便加工的结构特征及关系到合缸的结构特征加工到位或去除大部余量,主要包括合缸面、合缸定位销孔、进排气两侧的安装面与孔系、止推面及轴瓦槽等特征。
发动机缸体的重要结构特征,如曲轴孔、气缸孔、缸盖面、前后端的定位销孔等必须安排在发动机缸体合缸后进行精加工。
发动机缸体试制加工的工艺流程安排可视企业设备现状进行合理安排,一般来讲,采用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装夹较为方便,但工序会相对分散,需要投入的工艺装备较多,会加大试制的加工成本。
采用卧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可以使工序相对集中,投入的工装较少,可降低试制加工成本。
2、发动机缸体加工工艺要点2.1 缸体加工自动线汽车缸体加工自动线是汽车制造行业中的一种高效设备。
自动线又分为刚性自动线和柔性自动线。
在我国,加工缸体最多的当属组合机床自动线,其输送形式有棘爪输送、摆杆式输送和抬起步伐输送等,都属于刚性自动线。
关于发动机缸体顶面及缸孔精加工定位方式的探讨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 吴长江 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 刘联源 贾进太摘要 本文对采用何种方式定位能可靠地保证发动机缸体顶面、缸孔与曲轴孔等相关精度作一探讨。
关键词:缸体顶面 缸孔 曲轴孔定位方式图1 缸体顶面和缸孔的技术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各汽车制造厂在不断提高质量、性能的同时,对发动机关键零件的加工工艺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以保证发动机的高性能。
缸体是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对缸体的加工各国都采用了许多特殊的工艺方法来保证加工精度,其关键的加工部位有:曲轴孔、缸孔、顶面、止口等。
目前,国内外缸体的产品图纸对顶面和缸孔都有如下技术要求(见图1):缸孔对曲轴孔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在缸孔的全长上不大于 (一般<0 03)、顶面对曲轴孔公共轴线的平行度在全长上不大于 (一般<0 04)等精度指标。
这些精度指标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因此,对缸体顶面及缸孔加工方法的研究是提高发动机质量的重要手段。
以往缸体的加工大多采用一面二销定位,即利用缸体底面及底平面上的两个或四个定位销(粗、精加工分开)作为定位基准,完成缸体的全部粗、精加工工序,这种定位方法保证了理论上的六点定位原则(平面三点、圆柱销二点、菱形销一点)。
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缸体底面的加工误差及支承板的加工误差,使工件被夹紧后其底面定位点已大于三点,在粗加工、半精加工时,若定位误差在加工精度范围内,这种超定位方式是允许的;但是,在精加工时这种定位方式难以保证顶面、缸孔与曲轴孔公共轴线的相关精度要求。
另外,精加工时的多次重复定位所产生的定位误差也难以保证缸体的加工精度。
国外也有用一面二销定位方式来保证与曲轴有相关精度的组合机床,如南汽二发厂为IVE CO 汽车配置的索菲姆发动机缸体顶面精铣机床就采用了此种定位方式,它是将曲轴孔的精加工与顶面的精铣安排在同一台机床上,这样便可靠地保证了曲轴孔与缸体顶面的平行(见图2),但是,该机床的结构比较复杂、造价高。
发动机缸体曲轴孔铰珩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分析武书【摘要】发动机缸体作为发动机核心的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发动机曲轴通过轴瓦支撑,安装在缸体曲轴孔上.缸体曲轴孔支撑整个发动机曲轴,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的核心的部位之一.因此,缸体曲轴孔需要通过铰珩加工来保证加工精度,确保整个发动机的性能.【期刊名称】《装备制造技术》【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4页(P69-71,83)【关键词】缸体曲轴孔;铰珩加工;加工工艺分析【作者】武书【作者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工具。
汽车行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支柱。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核心部件,始终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发动机缸体作为发动机核心的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
发动机曲轴通过轴瓦支撑,安装在缸体曲轴孔上,缸体曲轴孔支撑整个发动机曲轴,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的核心的部位之一。
因此,为了确保缸体曲轴孔的精度,通常采用铰珩的精加工工艺来保证其最终的产品尺寸要求。
本文将会介绍一种完全进口的美国NAGEL珩磨机的设备的加工原理、加工工艺以及设备加工过程的调整与质量控制。
该进口的美国NAGEL珩磨机设备主要分为三大系统:机械系统、伺服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系统。
机械系统包括:机床主体结构,其主要功能是给整个夹具、主轴等提供有效的支撑;定位夹紧部分,该结构功能主要提供加确保工件在机床的固定位置,特别是相对于机床加工主轴的位置,从而确保其加工结果的精度;主轴导轨部分,主要为了加工提供机械结构支撑。
伺服控制系统包括:涨刀控制部分,曲轴孔铰珩采用的刀具寿命较高,在加工过程中刀具会不断的磨损,刀具磨损后为了确保加工直径的合格,在加工过程中,涨刀系统会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实时补偿;进给控制部分,主要是用于控制加工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及主轴退回速度;测量控制部分,该系统有两个作用:一是在线百分百测量,确保加工结果百分之百合格,及时剔除不合理工件;二是,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涨刀系统,为涨刀系统实时补偿提供参数依据。
发动机缸体、缸盖加工缸体加工工艺流程工艺一:1、毛坯外观检查,上料;2、利用毛坯初级准定位。
粗镗曲轴孔,粗铣前后端面、开档面,钻主油道空,钻铰过度基准孔,半精铣定位面;3、利用上道工序加工的过度基准定位。
粗镗缸孔,钻曲轴斜油孔,钻水套斜冷却孔,钻攻缸盖、框架/主盖(下缸体)螺栓孔,加工工艺基准孔;4、工艺销孔定位。
钻攻进排气侧各螺纹孔系,前后端面部分孔系;5、工艺销孔定位。
镗水泵孔及喇叭孔,铣止推面、锁瓦槽;6、中间清洗、烘干;7、中间试漏。
采用内试法测试主油道、水道、曲轴箱有无压力泄露,前两项10cc/min,后一项30cc/min;8、安装框架/主盖(下缸体);9、合箱后采用上缸体或下缸体的工艺销孔定位。
加工前后端面各螺纹孔系,精铣顶面、前后端面,精镗曲轴孔、缸孔、前后油封孔;10、缸孔、曲轴孔珩磨;11、最终清洗。
浪涌清洗、定点定位、翻转、真空干燥、冷却;12、压装堵盖,密封试漏(外试);13、测量打号;14、外观检查,下线。
工艺二:10 铣定位凸台、发动机支架凸台、机冷器面、工艺导向面20 粗铣底平面、龙门面、对口面、顶平面60 粗铣缸套底孔70 粗铣前后端面80 精铣前后端面90 气缸体打流水号100 铣主轴承座两侧面110 铣油封凹座120 铣主轴承孔瓦片槽130 扩1、2、4、5凹轮轴底孔140 扩第3凸轮轴底孔150 枪钻前后端主油道孔及油泵座内油道孔160 枪钻2个横油道深孔及顶面2个深油孔170 钻5个横油道孔及顶面12个深油孔180钻主轴承内7个斜油孔208人工吹风横油道210 粗镗缸套底孔220 半精镗缸套底孔240 两侧凸轮面及导向以及孔系加工250 前销、后环、出砂孔及凸轮轴凹座底孔及部分螺纹加工; 260 顶面水孔缸盖螺栓孔、导位孔及瓦闰盖定位环孔加工270 底面油底壳螺孔、瓦盖螺栓孔、深油孔、喷油雾孔加工280 精镗缸套底孔290 精拉瓦盖结合面300 水压试验310 第一、七横油孔、增压器回油孔出砂孔加工320 六个7度横油孔及机油标尺孔加工330 中间清洗335 人工清洗窗口面、12个螺孔和主油道340 缸孔分组及压缸套350 装瓦盖及瓦盖螺栓355 拧紧瓦盖螺栓360 粗镗主轴承孔、凸轮轴衬套底孔370 半精镗主轴沉孔、精镗凸轮轴衬套底孔390 清洗孔395 吹前压端面、机冷器面及底面孔系400 压凸轮轴衬套410 粗车第四轴承止推面420 精镗主凸轮轴孔,惰轮轴孔前销油泵底销孔、后环,精车第四止推孔430 铰主轴承孔440 扩挺杆孔450 第二次扩挺杆孔460 粗镗挺杆孔470 铰挺杆孔480 6个7°横油孔及机油标尺孔加工490 粗镗缸500 缸孔倒角510 精镗缸套孔530 缸套孔返修)540 精铣缸体顶平面548 缸体刷镀550 清洗560 压装前后堵盖、凸轮轴底堵盖、压紧侧面出沙孔、碗形塞590 缸孔分组及打号。
发动机缸体顶面缸孔曲轴孔精加工工艺技术
发动机的缸体是发动机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缸孔而言,它的精度又是影响发动机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的提高发动机的制动性能,就需要对于缸孔的精度进行准确测算以及加工。
本文通过对发动机缸体顶面缸孔曲轴孔精加工工艺技术分析,以期更好地确保其精加工水平,为保障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服务。
标签:发动机;缸体顶面缸孔曲轴孔;精加工;工艺;技术要点
0 引言
对于汽车发动机而言,其精加工难度比较大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缸体的缸孔部分,在进行缸孔加工过程中,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加工精度,一般情况下的柴油机缸孔精度为IT6,缸孔和主轴孔的垂直精度是0.0015-0.02mm,圆柱度为0.006-0.008mm;而对于大部分的汽车特别是小汽车的发动机缸体缸孔而言,对于其精度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确保发动机的稳定性,就需要在进行发动机缸体缸孔设计的过程中全面考量缸孔的精度,从而真正实现发动机的稳定运行,为此,就需要从国际上进口一系列高精度的加工机械,从而更好的确保缸孔的精度。
1 发动机缸体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对于发动机而言,缸体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说缸体就是发动机的心脏,对于汽车的性能影响是非常大的,其缸体缸孔的深度允许存在一定误差,但误差范围非常小,一般为0.02-0.03mm,一旦超过这个区间,可能就会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
对于缸体缸孔的精密加工而言,精镗头是重要的加工部件,由于在缸孔的止口位置,其深度以及尺寸的要求精度比较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进行系统定位,要是镗头能够浮动。
另外,汽车的发动机其缸体大部分为四到六个缸,或者更多,为了更好的体现组合缸的优势以及特性,在机床上就要设置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主轴,也就是在同一个滑台上,要安装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镗头,所有镗头由一个滑台进行统一的驱动。
因此,一般的镗头是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为了更好的解决镗头问题,就需要在镗头使用时安装浮动的主轴,而且还要在主轴的前面安装上挡铁,以确保镗头的正常工作。
而且,针对于这一类型的机床而言,镗头是最为主要的部件,镗头对于驱动的精度要求也是十分高的,因此,就需要根据实际的加工情况,采用科学的设计理念,更好地满足精加工需求。
另外,伺服电动机能够很好的给予齿轮驱动,满足滑台的精度要求。
缸孔和止口的精度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重要部位,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具有先进设计水准的自动补偿镗杆,从而更好地确保高精度加工。
2 缸体顶面精加工精度工艺制造技术要求
缸体的装夹定位按照产品图纸进行设计。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消除精度误差,就要将缸体顶面加工的基准位在加工之前就设计确定下来,完全按照图纸进行设计加工。
为了更好的把握缸体内的空间大小,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就需要设计支撑点和装夹点,从而对其进行支撑固定作用,以确保缸体的受力面积均匀且稳定,从而在加工完成之后很好的确保缸体的平面平整均匀。
为了更好的确保装夹的准确度,要增加气检,增加数量为3点,当一旦出现不合格、不到位时能够及时进行报警,以更好的确保其稳定性与准确度。
立方氮化硼刀片和铰刀是进行缸体顶面加工的重要工具,这种刀具,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刀具的加工精度比较高,而且表面粗糙度要低,寿命较长。
如果使用一般的刀具,不仅无法保证顶面的光滑度,还有可能影响到精加工的质量,同时其使用寿命也比较短,不适合进行高密度的精加工工作。
为了更好的提高刀具的切削速度,需要进一步的控制切屑的参数,进而进行走刀路线的优化,这样可以很好的减少由于刀具的受力不均匀而导致的平面平滑度问题。
在进行铣销的过程中,要加大毛刷,以围绕顶面进行毛刺的彻底刷除,以更好的确保铣削加工的效果。
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车间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恒温恒湿,具体温度以及湿度值为:20±2℃、40%~60%,以更好的确保加工精度,避免热胀冷缩而导致的精度问题。
3 缸体曲轴孔精加工精度工艺制造技术
一般情况下,汽油型的发动机,其最大的转速为6000r/min,也就是说汽油型的发动机对于曲轴孔的精度要求是非常高的,为了确保曲轴空的精度,就需要将曲轴孔的直径误差控制在±0.015mm,在进行珩磨之前,要对曲轴空的尺寸进行预先的测算,图1所示为其加工工序:
在进行曲轴孔加工的过程中,刀具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在加工过程中,先由刀片扩引导孔,切削掉大部分余量,然后由半精镗刀片镗至48.79mm,留0.2 mm的余量给
48.995mm刀片进行切削;先镗曲轴孔第1档、第2档的位置,然后旋转转台,镗另一侧曲轴孔第5档、第4档、第3档的位置。
珩磨前工序缸体曲轴孔直径精镗后预留有0.04-0.05 mm加工余量给后面珩磨机平台珩。
平台网纹的曲轴孔与普通珩磨的曲轴孔相比,磨合期缩短了1/3-1/2,寿命提高10%~20%,扭矩提高5%,机油消耗降低50%-60%。
平台珩粗糙度控制在Rz10-20μm,圆柱控制在0.01mm,而位置度0.2mm、圆度0.01mm、同轴度0.008mm,也通过平台珩达到产品尺寸要求。
尺寸精度的保证,还需要确保曲轴空的珩磨要达到标准,也就是说要将平台从1一下珩到5,并进行往返以及旋转运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国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入,我国的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特别是在精加工领域,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生产经过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可以说我们仍然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研发,从而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陈道长,徐培柱.QC4112缸体加工自动线研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2(10).
[2] 李西兴.EG01发动机下缸体加工工艺的设计研究[J].机械制造,2012(10).
[3] 贾国宪,赵小军,赵贵中.缸筒深孔镗削工艺改进前后特点分析[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