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遣我们的想象》
驱遣我们的想象
叶圣陶
任务一:明确基本概念,把握课文结构
课文基本概念
对于不在眼前 的事物想出它 的具体形象。
想象
文字的集合体
驱遣 文艺
调动、发挥
文字
开头为何不讲“想象”,而要先讲“文艺” 与“文字”?
在介绍文艺鉴赏前,先简介关于文艺的知识,回 顾了文艺的历史,文字产生后,“文艺和文字就 并了家”“所谓文艺,从外表说,就是许多文字 的集合体”这些为下文相关论述做了铺垫,也阐 明了本文所讨论的对象是“文学艺术作品”。
根据文章论述逻辑,划分内容层次
1 (1~4段)
知识铺垫
2 (5~13段)
论述主体:以两个实例说明鉴赏方法
3 (14段)
总结结论
任务二: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文章思路
文中是怎样直观阐述“作者”“文 字”“读者”三者关系的?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tù)站着读者,那边的 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句诗中,哪里会有蜡做成的 大象?这不是不符合生活场景吗?
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僵化死板地咬 文嚼字,是无法领会文艺作品真正内涵的。
任务五:品味语言风格,回顾作者情况
你读出了本文怎样的语言风格?
✓ 一首歌谣,不但口头唱,还要刻呀,漆呀, 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
✓ 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 只是十个文字呀。
文字
画面场景
意境美感
愉快受用
辨析:以下哪项赏析用到了“驱遣想象”的鉴 赏方法
甲:《丑小鸭》中描写违背事实,丑小鸭明明是天鹅蛋,比鸭 蛋大得多,不可能被误认为鸭子,何况还有农场主呢。 乙:“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仿佛在雨后早晨 闻到了泥土清新的气息,春雨杏花都是明媚柔和的,多么生动 贴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