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席(得秋字)》韩愈唐诗鉴赏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韩愈诗众家集评『5』題臨瀧寺不覺離家已五千,仍將衰病入瀧船。
潮陽②未到吾能①說,海氣昏昏水拍天。
按:① 一作人先② 一作州集评:《诚斋诗话》:初学诗者,须学古人好语,或两字,或三字。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春风春雨,江北江南,诗家常用。
杜云:“且看欲尽花经眼”;退之云:“海气昏昏水拍天”。
此以四字合三字,人口便成诗句,不至生硬。
要诵诗之多,择字之精,始乎摘用,久而自出肺腑,纵横出没,用亦可,不用亦可。
《批韩诗》:朱彝尊曰:妙处全在“吾能说”三字上(“潮阳未到”句下)。
《评注韩昌黎诗集》:调高字响,亦悲亦豪。
《诗式》:此诗愈谪潮州途中所作。
按愈至蓝关示侄孙湘云:“夕贬潮州路八千。
”则至此计自家至戍所,路已过半。
首句言离家已远,二句言仍待进发,“仍将”二字与上“不觉”相对,句法流动,三句从题后转变,四句发之,如是弥见精神。
凡做诗亦忌十成门面话,以断不能有兴趣也。
此首后半未到潮州,而先说潮州之景,有一字涉门面否?凡行旅间作亦可以隅反。
[品]壮阔。
晚次宣溪辱韻州張端公使君惠書敘別酬以絕句二章其一題注:《英華》題作《晚次宣溪》。
韶州南去接宣溪,雲水蒼茫日向西。
客淚數行先①自落,鷓鴣休傍耳邊啼。
按:① 一作元集评:《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笔墨闲录》:潮州以后诗最哀探。
《次宣溪》等诗绝有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平淡悲怆。
周珽曰:鹧鸪声,征人最不堪闻者,借以比书中之语,妙绝。
《批韩诗》:朱彝尊曰:“如何此时恨,嗷嗷夜猿鸣”,“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皆是此意。
此但添“元自”、“休傍”四字,境遂别,然终觉稍著意。
何焯曰:凄紧(末句下)。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铁石人说真情景,自然深妙。
《诗境浅说》:诗言迁客南荒,溪云向晚,正青衫泪湿之时,恼人之鹧鸪,勿耳畔凄啼,搅人愁思。
此诗在他人作之,不外“恨别鸟惊心”之意;在昌黎则一封朝奏,夕贬潮阳,感物兴怀,拳拳君国。
若屈原之感鸣鸠、宋玉之叹鹍鸡,皆藉寓忠爱之忱,昌黎亦同此感也。
韩愈的代表作10首(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韩愈的代表作10首《答张十一功曹》唐·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韩愈简介及生平事迹概括(韩愈代表作诗10首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韩愈简介及生平事迹概括(韩愈代表作诗10首诗)天才固然是令人倾佩与羡慕的,但一个百折不挠走向成功的人,方称得上真勇士!——前言韩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聪明,但刻苦;启蒙早,发迹迟;穷困潦倒,却有一肚子的经史子集;作为文人,又擅长打仗;得官不易,却失之朝夕。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赏析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一何:多么罹凝寒:遭受严寒1、展开你的想象力,描绘“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松树的形象。
那笔直耸立在高山上的青松,傲然面对瑟瑟袭来的山谷寒风。
2、画面描写“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严寒季节,冰霜凛凛,青松巍然挺立,毫不动摇。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赞美了松柏能够挺立风中不倒,经严寒不凋。
勉励弟弟要像松柏一样坚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五津:五个渡口初唐四杰: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比邻:近邻无为:不必无须歧路:告别的地方1、赏析“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深层含义。
“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的乐观积极态度作铺垫。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像近邻一样。
诗句一扫送别诗的伤感,气势豪迈,意境开阔。
3、全诗透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诗人宽阔胸襟,又充满了对朋友真挚的情谊。
4、描绘首联画面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宋八大家诗词积累鉴赏一、韩愈解析- 这首诗的妙处啊,就在于它把早春那种若有若无的美写得特别到位。
你看啊,“天街小雨润如酥”,这小雨就像酥油一样细腻,滋润着大地。
“草色遥看近却无”可太绝了,远远望去,好像有一层淡淡的草色,可走近了看,却又好像没有,就像大自然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
后面他还说这时候是一年中春天最好的时候,比那烟柳满皇都的时候还好。
一般人都觉得柳色如烟的时候很美,韩愈却偏说这刚有点草色的早春更胜一筹,真的是很有自己的想法。
二、柳宗元赏析- 这首诗一出来,就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冷冷清清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你就想象一下,无数的山,连鸟都看不到一只,数不清的小路,一个人的脚印都没有,这得多空旷寂寥啊。
然后呢,就在这么个冰天雪地的江面上,有个孤舟,上面坐着个披蓑戴笠的老头儿在独自钓鱼。
这老头儿可真酷,周围啥都没有,就他一个人在那儿,感觉他像是跟这个世界隔绝了一样,又好像他心里有自己的一片宁静天地,不被外界干扰,柳宗元通过这首诗啊,把那种孤独又高洁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欧阳修解析- 你看这鸟儿啊,在树林里“百啭千声随意移”,想怎么叫就怎么叫,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周围还有各种各样颜色的山花,树木也是高高低低的,多自在啊。
然后欧阳修就想到了,以前听到锁在金笼子里的鸟叫,那可真比不上这林间自在啼叫的鸟儿。
这就像是在说人一样啊,自由才是最宝贵的,被束缚住了,哪怕条件再好,也没有那种无拘无束的快乐了。
四、苏洵赏析- 苏洵在这首诗里可有点小感慨呢。
他说自己年纪大了才来拜见韩魏公,感觉自己没什么才华。
头发都白了,在这金酒杯的映衬下显得有点萧瑟。
他觉得自己不配丞相把他请进东阁,只能陪着那些儒生在曲台慢慢老去。
这节日呢,总是在忧愁里度过,那点壮志啊,偶尔只能在喝醉的时候才冒出来。
晚上回来被雨一淋,冷得睡不着觉,就把自己写的新诗翻来覆去地看好多遍。
这诗里有他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叹息,也有那种在困境中还想努力做点事情的小倔强。
唐宋八大家诗词赏析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的杰出文学家,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五位则是宋代的杰出文学家。
他们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赏析他们的诗词作品对于理解中国古典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里只能提供一个唐宋八大家中某一位诗人的诗词赏析,以展示赏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以韩愈的《师说》为例,这是一篇著名的论说文,文章通过尊师重道的主题,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和作用。
接下来是对这篇文章的赏析:《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说文,文章以尊师重道为主题,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深入剖析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我们可以领略到韩愈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首先,从思想内涵上看,《师说》充分体现了韩愈的教育理念。
他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教师是传承文化、启迪智慧的重要力量。
同时,他也提倡“学而优则仕”,主张将学习与政治实践相结合,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这种教育理念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次,从艺术特色上看,《师说》表现出韩愈高超的论说技巧。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他运用丰富的论证手法,如举例、对比、演绎等,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此外,韩愈的语言简练明快,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这使得他的文章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最后,从人文底蕴上看,《师说》展现了韩愈深厚的人文素养。
他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关心人民疾苦,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人文素养不仅体现在他的教育理念上,也贯穿于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中。
正是这种人文素养使得韩愈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总之,《师说》是韩愈的一篇杰出的论说文,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特色,还展现出韩愈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韩愈的文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同时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
诗人韩愈的诗歌风格赏析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我在此整理了韩愈的诗歌风格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韩愈的诗歌风格赏析11知音者诚希韩愈〔唐代〕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手踏明月。
这首诗写诗人与知心朋友孟郊不忍离别,只好踏着满地的月色,彻夜相叙。
道出知音难寻,依依惜别之情。
寥寥四句诗,写出惜别情感,生动真切,极富感染力。
2杂说一·龙说韩愈〔唐代〕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这篇根据典籍和传说写的杂感,用意很明显: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说明了圣君与贤臣之间的关系,即圣君是要依靠贤臣建功立业,贤臣又要仰仗圣君的识拔才能荷重行远,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3晚春二首·其二韩愈〔唐代〕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
作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韩愈的诗歌风格赏析21榴花/ 题榴花韩愈〔唐代〕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全诗描述景致清新自然,从中又可以见出诗人浓郁的情趣和缜密丰富的文思。
而诗意和描述的骤变,却又全寓于似清淡实重浓的语句之中,使得诗意陡然转深,也显示了写法的“喜山不平”的变化特色。
韩愈诗鉴赏生平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
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
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
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
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讲究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提倡散体,他主张文学的语言要“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对散文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文各体兼长,遒劲有力,条理畅达,语言精炼,为司马迁以后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的诗歌也有特点,气势壮阔,笔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
他开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后来的宋诗影响很大。
但有些诗流于险怪,是其缺点。
有《昌黎先生集》。
山石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韩愈诗鉴赏《山石》的写作时间历代有不同说法。
一般认为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 801)七月韩愈离徐州去洛阳的途中。
题目“山石”不是本要专门抒发的内容,而是取首句的头两个字而已。
这是一首记游诗,按时间地点依次写来,全诗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芭蕉叶大栀子肥”,写黄昏到寺所见景色。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首句写寺外山石的错杂不平,道路的狭窄崎岖;次句写古寺的荒凉陈旧,到黄昏时众多的蝙蝠窜上飞下,纷纷攘攘。
仅此两句,就把整个深山古寺的景色特征突现出来,使人如临其境。
以下两句是入寺坐定后所见阶下景物:芭蕉叶子阔大,栀子果实肥硕,是新雨“足”后的特有景致,读之令人顿觉精神爽快。
《祖席(得秋字)》韩愈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祖席》,五言律诗,作者韩愈,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整首诗抑郁低沉,抒发作者对宦海沉浮的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心。
【原文】
祖席(得秋字)
淮南悲木落,而我独伤秋。
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苦同忧。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创作背景】
公元806年(元和元年),韩愈的门生皇甫湜,在对策中触犯了宰相,牵连到其舅王涯。
公元808年(元和三年),王涯被贬为州司马,是年秋,复徙袁州。
韩愈与王涯是同年进士,兼有与皇甫湜之谊,因而写《祖席》二首相送。
一首云“得前字”,一首云“得秋字”,即分别以“前”字、“秋”字为韵。
此选后一首。
【赏析】
首联是开题,主要写木落悲秋,古今同慨:“淮南悲木落,而我独伤秋。
”“淮南”即西汉淮南王刘安。
他在《淮南子;说山》中,有“桑叶落而长年悲”之句。
两句意思是说:淮南王当年曾悲哀秋来草木零落,而作者自己也见秋至而独自伤怀了。
在古汉语中,“悲”和“伤”虽为同义词,但“伤”却比“悲”在感情上更深一层。
特别加一“独”字,情味更浓,表示了诗人对朋友冤情的理解与悲伤。
并切“秋心为‘愁’”之题旨。
颔联承首联之意而再推进一步:“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意思是说:有情人见秋叶落本来就伤悲,更何况是在这愁心的季节要与好友相别呢?故人相别,已是痛苦难耐,更何况再加上羁宦之愁呢?“羁”是羁绊,“羁宦”相联,便有从京城外放为官,常常倍受监视、官身更不得自由之意。
这一联中的虚词用得好;“况与”与“那堪”相搭配,至少有两点妙处:一是几层意思相递进,一层更比一层深入;二是这种“流水对”,转折轻灵,语气如行云流水,使人觉得似乎未用对仗,而实际上却是十分工稳的对偶。
颈联转入回顾友情和叙述今日之悲:“荣华今异路,风雨苦同忧。
”上句暗用《淮南子;说林》篇中“有荣华者,必有憔悴”之意,下句用《诗经;风雨》篇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语,表示天时不利,忧思君子之情。
两句意思是说,当年同科进士,本望同有荣华之乐;而今已成异路之人,愿与君子风雨同忧。
此联用典自然贴切,读之不
觉是在用典,而是出自肺俯之言。
并且这种“不能同乐,便来同忧”的感情,更体现出友人间的关怀。
尾联归结到送别的用意上来,劝朋友要想得开,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意思是:您不要以为属于江南西道(今属江西袁水流域)的宜春离京城太远,那里的江山如画,风光宜人,希望您能在那里畅快地游赏。
言外之意是:千万不要以暂时的荣辱升降为念,要好好地保重身体,保持开朗的心怀。
这比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名句在意义上更加丰富动人;因为王勃的诗只单纯表现了“身可离而心相近”之意,而韩愈的诗却替友人着想,提出了如何解脱精神苦恼的劝勉。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两个特点:1、诗人虽然写的是一首格律严格的律诗,但能一气呵成,明白如话;2、此诗的虚词用得好,典故用得活,叙述友情和劝勉友人,皆能情真意切,而在表现手法上却又不即不离,使深情厚谊溢于言外。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推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
“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
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