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案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案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案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2.1《待人接物有礼貌》教案

《待人接物有礼貌》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访友、交谈、聚会、就餐、观看演出和比赛等场合讲文明、有礼貌,注意衣冠整洁,仪态大方,做到彬彬有礼。

教学要点:教同“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即兴表演

你是值日生,要把收齐的作业本送给老师,进出办公室该怎么说,怎么做。

学生评点:谁表演得最好。

2、揭题并板书

二、学文明理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灯片出示)

A、周苗、王明、赵莲各抽到了什么特殊的作业,他们是怎样完成的?

B、你知道哪些待人接物的礼节?

2、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以上问题。

(读文、独立思考,与同学讨论……)

3、汇报交流

(你弄明白了哪个问题就说哪个问题)

4、教师小结:

大象刚才讲得都不错,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学习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在各种场合与人交往都要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三、辨析导行

1、帮一帮

小果不懂电话交谈的礼节,请你教教他。

①指名读

②师生共同表演电话交谈

2、学一学

向他们学习。

要做到:彬彬有礼,注意仪表、尊重他人

3、读一读

就餐时注意礼节

读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总结

什么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在访友、交谈、聚会、就餐、观看演出和比赛等场合讲文明、有礼貌、注意衣冠整洁、仪态大方,做到彬彬有礼。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整式的乘除(附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复习) 单项式 整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第1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9 5 4a a a= + B. 3 3 3 33a a a a= ? ? C. 9 5 46 3 2a a a= ? D. ()7 4 3a a= - = ? ? ? ? ? - ? ? ? ? ? ? - 2012 2012 5 3 2 13 5 .2() A. 1 - B. 1 C. 0 D. 1997 3.设()()A b a b a+ - = +2 23 5 3 5,则A=() A. 30ab B. 60ab C. 15ab D. 12ab 4.已知,3 ,5= - = +xy y x则= +2 2y x()

A. 25. B 25- C 19 D 、19- 5.已知,5,3==b a x x 则=-b a x 23( ) A 、 2527 B 、10 9 C 、53 D 、52 6. .如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给出了四 种表示该长方形面积的多项式: ①(2a +b )(m +n ); ②2a (m +n )+b (m +n ); ③m (2a +b )+n (2a +b ); ④2am +2an +bm +bn ,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 7.如(x+m)与(x+3)的乘积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m 的值为( ) A 、 –3 B 、3 C 、0 D 、1 8.已知.(a+b)2=9,ab= -112 ,则a 2+b 2 的值等于( ) A 、84 B 、78 C 、12 D 、6 9.计算(a -b )(a+b )(a 2 +b 2 )(a 4 -b 4 )的结果是( ) A .a 8 +2a 4b 4 +b 8 B .a 8 -2a 4b 4 +b 8 C .a 8 +b 8 D .a 8 -b 8 10.已知m m Q m P 15 8 ,11572-=-= (m 为任意实数) ,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 (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设12142 ++mx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__。 12.已知51 =+ x x ,那么221x x +=_______。 13.方程()()()()41812523=-+--+x x x x 的解是_______。 14.已知2=+n m ,2-=mn ,则=--)1)(1(n m _______。 15.已知2a =5,2b =10,2c =50,那么a 、b 、c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 16.若62 2=-n m ,且3=-n m ,则=+n m . n m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任课教师:学科:数学七年级

注意事项: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务实基础,引导学生乐 于参 与数学学习活动。? 2、培养学生认真地计算能力及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 3、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抓好尖子生。?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应该考虑学生 实际 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 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 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 -24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北师大",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一) 比本领 一、以图画激趣,引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小朋友。(出示梅花鹿、金丝猴的图画) 生指认两个小动物的名称。 师:他们各有各的本领。那么,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本领呢? 生说出两个小动物的本领。 师出示词卡:爬树、跑。并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把这两个词卡分别贴到相应的动物下面。 师:到底谁的本领大呢?梅花鹿和金丝猴谁也不服气。他们正在举行一场比赛呢! 师板书课题:比本领 (以图画的演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得生动,同时又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进来,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听故事,并且和自己平时的朗读比一比,你认为磁带里读得怎么样?(放课文录音) 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试着像磁带里读的一样,也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次,不会的小组一起讨论。 生小组学习,互相帮助。 2.开展"摘果子"游戏,主动识字。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生字卡,自由认字。生独立识字。 请同学们拿着自己的生字卡离开座位去考考同学。 师:老师想请小朋友像梅花鹿和金丝猴一样,同学一起合作"摘果子"。黑板上的"大树"上有许多"果子",每个"果子"后面都有一个本课的生字词。谁摘到"果子"就要把后面的词语读出来。两、三个学生合作"摘果子"。 三、读好课文,感悟品味。 师范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四人一组,把课文读一读,评一评,看谁读得最好。 现在,请三个同学分别当梅花鹿、金丝猴、大象伯伯把第一段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读第一段。 生自由读 师:请一个同学把第一段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比赛前,梅花鹿和金丝猴是怎样想的? 生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朗读。

北师大版初一下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整式 一. 整式 ★1. 单项式 ①由数与字母的 积组成的 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②单项式的 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 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 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 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 积,并非没有系数. ③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 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 次数. ★2.多项式 ①几个单项式的 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 项.其中,不含字母的 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 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 次数. ②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 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 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 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 单项式的 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 次数,但是它们的 次数不可能都作是为这个多项式的 次数,一个多项式的 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 次数中最高的 那一项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其他代数式多项式单项式整式代数式 二. 整式的 加减 ¤1. 整式的 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 ¤2.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 三. 同底数幂的 乘法 ★同底数幂的 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 运算中最基本的 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 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 前提条件是:幂的 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 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 乘法与整式的 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m 、n 、p 均为正数);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秋天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秋天”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暑期刚过,秋季刚开始,大自然呈现秋天的特点。这两篇主体课文通过描写秋天特有的景物,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以及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秋天到》按时间顺序分别描写了具有秋天典型特征的几种景物,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火红的枫叶》通过叙述“我”寻找火红的枫叶给老师做贺卡的过程,表达了“我”对大自然和老师的热爱之情。 “语文天地”通过读、背古诗《山行》,自读诗歌《露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可爱。通过如何想爸爸妈妈请求带自己去观察秋天的景物,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激发对秋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此外,“语文天地”还安排了字、词、句方面的练习,指导学生抄写句子,认识字典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观察、探究自然的兴趣和能力,知道教师节是老师的节日,总重、热爱老师。 2、认字17个,写字15个,学习多音字“转”。 3、复习巩固几种常用偏旁,感知字形、字义之间的关系。 4、练习抄写句子,仿写例子说句子。 5、读背古诗《山行》,了解诗的意境。 6、独立阅读《露珠》,运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7、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继续学习观察。 8、观察字典,认识字典,为学习部首查字法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观察、探究自然的兴趣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压轴题集锦

1、如图1,AB//EF, ∠2=2∠1 (1)证明∠FEC=∠FCE; (2)如图2,M 为AC 上一点,N 为FE 延长线上一点,且∠FNM=∠FMN ,则∠NMC 与∠CFM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 图1 图2 2、(1)如图,△ABC, ∠ABC 、∠ACB 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 、D ,若∠1=130°,∠2=110°,求∠A 的度数。 B C (2)如图,△ABC,∠ABC 的三等分线分别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E 若 ∠ 1=110 ° , ∠ 2=130 ° , 求 ∠ A 的 度 数 。 A B C B C

A C 3、如图,∠ABC+∠ADC=180°,OE 、OF 分别是角平分线,则判断OE 、OF 的位置关系为? F A B 4、已知∠A=∠C=90°. (1)如图,∠ABC 的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试问∠ABC 的平分线BE 与∠ADC 的外角平分线DF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3)如图,若∠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

AD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试问BE与DE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5.(1)如图,点E 在AC 的延长 线上,∠BAC 与∠D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B=60°,∠F=56°,求 ∠BDC 的度数。 A E (2)如图,点E 在CD 的延长线上,∠BAD 与∠A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试问∠F 、∠B 和∠C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 E A D 6.已知∠ABC 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 (1)如图,试探究∠E 、∠A 与∠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B

【重磅】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秋天到 教学要求 1、思想品德要求:引导学生从天气、物候几方面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知识要求:学会7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 3、能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难点:“转”“黄”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秋天景象的图片。 老师说:四季的脚步走得飞快。转眼间,秋天到了。板书课题:秋天到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个字的读音应该注意,给大家提个醒。 3、把你读的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理解秋天天气凉的特点。用换词法,把“凉”换成“冷”,让学生说说行不行,为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为什么说“田野翻金浪?” ①请明白的同学帮助解释。 ②老师小结:九月的田野里,稻子熟了。远远望去,黄澄澄的一片,在微风吹拂下翻着金浪。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老师小结:秋天真是丰收的季节。 3、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想象大雁飞行的动作和变换的队形,请几名学生到前面来表演。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扩展性练习 1、练习对对子,体会诗歌严整的格律。 (1)老师举例:天对风,凉对爽。 (2)老师出对子,学生抢答。 鱼虾对()枫叶对()肥对() 蟋蟀对()田野对()红对() 2、练习续编课文。 五、总结全文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师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在八月到十月。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课文: (1)齐背课文。 (2)指名分小节汇报背。师生评议。 二、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三、指导书写 转: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七笔“”过横中线后到竖中线自动折回。 黄:第六笔“”起笔在横中线上。 香:第三笔“”收笔在十字路口。“”“”应收笔到同一水平线上。 四、扩词练习 请学生充分练说。 五、作业:画一画秋天。 板书设计:秋天到 八月——秋天到(天转凉风变爽蟋蟀把歌唱) 九月——秋收忙(鱼虾肥瓜果香田野翻金浪) 十月——寒霜降(枫叶红菊花黄大雁排成行)教学后记: 火红的枫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结合自身感受,体会作者情感。 2.进行说说练习。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整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整积的乘方 式幂运算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的负指数幂运整式的加减 算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二、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1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1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第三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目录 1.好习惯 10.动脑筋 不懂就问称象 字典大楼狮子和兔子 语文天地语文天地 2.妈妈 11.清清的水 妈妈的爱瀑布 儿子们吃水不忘挖井人 语文天地语文天地 3.丁丁东东学识字(一) 4.植树 12.小英雄 植树的季节歌唱二小放牛郎 杨树之歌歌声 一片树叶江凡 语文天地语文天地 5.青青的山 13.快乐的生活 山寨雨后 美丽的武夷山一件好事 语文天地语文天地 6.讲信用 14.立志 我必须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小山羊和小灰兔女娲补天 语文天地语文天地 7.远行 15.夏天 早发白帝城迷人的夏天 南辕北辙看瓜 远行靠什么语文天地 语文天地认字表 8.体育世界写字表 9.丁丁东东学识字(二)

单元评价建议: 考核内容:22个生字 教学目标: 1. 会写20个生字,会认40个字。比较“己”和“已”两个字,区别多音字“转”和“行”读音 2. 能背诵《秋天到》和古诗《山行》。正确、流利地朗读《火红的枫叶》、《植物妈妈有办法》、以及 自渎课文《落叶》,理解课文内容。 3. 练习组字小魔术和词语搭配,学会叠词,体会叠词的作用。 4. 练习向家长提出要求,懂得能为家长着想,提出合理要求。 课时安排: 7~8课时 秋天到 (第一课时) 知识技能: 1. 学会书写7个生字,重点是“转”和“黄”的笔画;会认13个字。 2. 通过诗歌掌握秋天特点。 教学准备: 挂图

秋天到 (第2课时) 知识技能: 1. 指导朗读 2. 练习背诵 3. 分析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

火红的枫叶 (第一课时) 知识技能: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生字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 火红的枫叶 (第 2课时) 知识技能: 1. 指导朗读 2. 赏析诵读 3 . 分析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

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1 Daily life Getting ready 1.brush one’s teeth 刷牙 2.do exercises 做操,做练习 3.do one’s homework 做作业 4.get up 起床 5.go to bed /go to sleep 上床睡觉 6.go to school 上学 7.have breakfast 吃早餐 8.have lunch 吃午餐 9.have dinner 吃晚餐 10.have classes 上课 11.make one’s bed 整理床铺 12.play sports/do sports 做运动 13.take a shower 淋浴 14.wash one’s face 洗脸 15.watch TV 看电视 16.do the housework 做家务 17.empty the rubbish bins 倒空垃圾箱 18.go shopping/do some shopping 去购物 19.play cards 打牌 20.study for tests 备考 21.tidy one’s room 整理房间 22.wash the dishes 洗盘子

23.wash the clothes 洗衣服 After school 1.do a survey 做调查 2.after-school activities 课外活动 3.help sb. (to) do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4.what about/how about 怎么样? 5.finish the homework early 早完成作业 6.watch a football match 观看足球比赛 7.sing songs 唱歌 8.read history books 看历史书 9.listen to pop music 听流行歌曲 10.go running 去跑步 11.go to the cinema 去电影院 12.give homework 留作业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火红的枫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火红的枫叶》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结合自身感受,体会作者情感。 2.进行说说练习。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老师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课件演示、树叶、红色彩笔、白纸一张。 三、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师:今天老师从美丽的大自然中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想看看是什么吗?(课件演示出示一张红枫叶) 板书:贴图:(红枫叶) 师:哪一位同学愿意用一个词来说说它的颜色? (火红)板书:火红的。 师:齐读课题 读完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师:同学们非常爱动脑筋,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只要我们认真读书,认真思考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二)初读课文: 师:读课文(自由读) 1.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生字。

2.师范读课文: 师:这么美的枫叶,老师也想读读课文,可以吗?师:谁愿意评评老师的朗读? (三)细读课文:(小声自由读) ①读完课文:你认为这篇课文都写了枫叶的什么呢? ②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1.学习第一段:(指读) 思:你最喜欢哪些词语?(寻找、走来走去、火红) ①用动作大字,什么叫寻找。 ②仿走来走去说()来()去,并说一句话。 ③用火红的()进行词语搭配。 师:火红的还可以来说什么呢? 师:小作者找到她想要的枫叶了吗? 2.学习第二段(自由读) 思:①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②理解“然而”一词的意思。 ③读出小作者在不停地找的感情。(练读—指名)3.学习第三段(师读) 思:①你从老师的读中体会到了什么?(高兴) ②学生自由读。 ③你还读出了什么?(枫叶的红,枫叶的样子) 板书:比()还红,比()还红。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耐心填一填( 共15空,每空两分,共30) 1、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 +1、 2x +3 、9 。则x = 2.计算:x ·x 2 ·x 3 = ; (-x)·(- 2 1x)= ; (- 2 1)0 = ; (a +2b)( )=a 2 -4b 2 ; (2x -1)2 = 3、若,21 ,8==n m a a 则=-n m a 32 4已知,如图1,AC ⊥BC ,CD ⊥AB 于D ,则图中有 个直角,它们是 ,点C 到AB 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 图1 图2 5.如图2,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形成了八个角,若a ∥b ,那么这八个角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 个(不含∠1). 6、如果x 、y 互为相反数,满足()095322 =++--x y a ,那么a = 。 7.把a 4-16分解因式是 8.若x 2+kx +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 9七⑴班学生42人去公园划船,共租用10艘船。 大船每艘可坐5人,小船每艘可坐3人,每艘船都坐满。问大船、小船各租了多少艘?设坐大船的有x 人,坐小船的有y 人,由题意可得方程组为: . 二:精心选一选:(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3分,共30分 10.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11.在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2+a)(a +2) B .( 2 1a +b)(b - 2 1a) C .(-x +y)(y -x) D .(x 2+y)(x -y 2) 12、能把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线段是这个三角形的一条( ) A B C D 1 a b c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打印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任课教师:学科:数学年(班)级: 本学期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力争取得一个比较优异的学习成绩 教研组长签字: 说明:此表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教案附件之一粘贴在教案本上,一份上交教务处。

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幂的运算性质(或称法则),进行基本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二、温故: 2.,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与指数: (1)34;(2)a3;(3)(a+b)2;(4)(-2)3;(5)-23. 其中,(-2)3与-23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4与-24 呢? 三、知新: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 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 =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 a3·a2=(aaa)·(aa) =aaaaa =a5, 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 即a m·a n=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巩固: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关于体育的生字新词。 2、学习有关体育运动的名言,并能自己搜集一些这样的名言。 3、能自己做光荣榜。 4、能自己制定个人锻炼计划,并落实到行动中。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己制作光荣榜。 三、教学方法: 看图识字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体育运动的名言,搜集你敬佩的运动员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平时喜欢哪些体育运动?现在就请大家和我一同走进体育世界中看看。 2、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画了哪些运动项目? 3、说说图中的运动项目。 4、你喜欢哪种运动项目。 展示教学挂图 (二)教学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讨论: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些字? 3、自己试着认读生字。 4、说说自己记字的方法。口头给生字组词。 (三)教学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2、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3、注意让学生掌握:“炼”的写法。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说说自己认识的字。 5、小组讨论: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来记你喜欢的字? 6、进行组词比赛。 出示生字卡片 (四)读词语 1、让学生结合挂图读词语。 2、教师评价。 3、学生自由读词语。 4、小组读。个别读。 第二课时 (一)教学认一认的词语 1、教师评价 2、学生自己试着读词语。 3、把你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4、教师点名让学生读词语。

(二)读一读 1、小结:从这些名句中我们可以知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培养人的毅力,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学生自己读这些关于体育运动的名言。 3、说说自己搜集到的体育名言。 4、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出示幻灯片 (三)说说你做过哪些有趣的游戏?向同学们介绍它的玩法和规则。 1、注意引导学生组织好句子。 2、让学生互相评价。 3、教师评价。 4、学生说说自己做过哪些有趣的游戏? 5、把游戏的规则和玩法介绍给同学们。 6、告诉同学们你最喜欢哪种游戏?为什么? (四)听老师讲《零的突破》的故事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升入二年级时,已经认识近1000字,对汉字的特点有了比较切实的感性认识,并且已经掌握了30个左右常用偏旁部首,还掌握了至少三种独立认字的方法。 二、教材简介 本册教材还是延续一年级教材的思路,全书共十六个主题单元,其中包括三个集中识字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和一个开放单元《书的世界》。每个单元大致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一共27篇主体课文,读背古诗7首,自读短文12篇。集中识字单元需要学习25个部首:第二单元学习6个部首,第一篇看图识字,从北京的一些著名的建筑引入。后面分三部分,学宝盖(宀)头、穴字头、广字头、厂字头还有门字框和户字头这6个部首,都是和建筑有关的部首。第七单元学9个部首,学和身体各部位有关的一些名称,和人体有关的9个部首,通过这9个部首来识字。第十二单元又安排了10个部首的学习,先学的是山、土、石这些偏旁的生字,由丁丁、冬冬对话:山上有什么?有岩石有土,引出和山石土有关的一些生字;地上有什么?有金属矿藏、宝石,引出了金、玉这些偏旁的生字;水中有什么?有鱼、有贝,就引出了带鱼字旁、贝字旁和贝字底的生字;最后是和厨房有关的皿字底、刀字旁、立刀旁等等。按照山上、地下、水中、厨房中的这个排序,选择了相关的部首进行识字,目的也是为了学生识字有兴趣,并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发生联系。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

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2.认字475个,学习偏旁部首累计至70个左右。学习利用汉字的规律,重点是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个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初步学会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 3. 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 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 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 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 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能综合运用所学认字方法,在阅读时能独立认字。 四、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注意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体会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之美。实现认字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2、形成能力。 3、要正确处理认字、识字能力、文字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认字量”是形成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全套及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全套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单元测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1分) 1.多项式8923 3 4 +-+xy y x xy 的次数是 ( ) A. 3 B. 4 C. 5 D. 6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8421262x x x =? B. ()() m m m y y y =÷34 C. ()222 y x y x +=+ D. 3422=-a a 3.计算()()b a b a +-+的结果是 ( ) A. 22a b - B. 22b a - C. 222b ab a +-- D. 222b ab a ++- 4. 1532+-a a 与4322---a a 的和为 ( ) A.3252--a a B. 382--a a C. 532---a a D. 582+-a a 5.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 9 1312 -=?? ? ??- B. 0590=? C. ()17530 =-. D. 8123-=- 6. 若() 682 b a b a n m =,那么n m 22-的值是 ( ) A. 10 B. 52 C. 20 D. 32 7.要使式子2 2 259y x +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需加上 ( ) A. xy 15 B. xy 15± C. xy 30 D. xy 30± 二、耐心填一填(第1~4题每空1分,第5、6题每空2分,共28分) 1.在代数式2 3xy , m ,362+-a a , 12 ,22514xy yz x - , ab 32 中,单项式有 个,多项式有 个。 2.单项式z y x 42 5-的系数是 ,次数是 。 3.多项式5 1 34+ -ab ab 有 项,它们分别是 。 4. ⑴ =?52x x 。 ⑵ () =4 3 y 。 ⑶ () =3 22b a 。 ⑷ () =-4 2 5y x 。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单项式 整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2)代入计算(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 “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四、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 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集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三册 教学计划 一、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升入二年级时,已经认识近1000字,对汉字的特点有了比较切实的感性认识,并且已经掌握了30个左右常用偏旁部首,还掌握了至少三种 独立认字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字474个。 2、继续学习常用部首(累积学习70个左右),能根据部首推知一部分生字 的字意。练习分析字型,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认写合流。 3、学习部首查字法,达到熟练的程度。 4、能综合运用所学认字方法,在阅读时能独立认字。 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复习学过的认字方法。 2、第二单元学习部首查字法。 3、二、七、十二单元集中识字,学习25个常用部首。 4、第六单元金钥匙,分析字型的师范。 5、第十一单元的金钥匙对认字方法进行了小结。 四、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注意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体会汉字的特点, 感受汉字之美。实现认字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2、形成能力。 3、要正确处理认字、识字能力、文字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认字量”是形成 认字能力的基础,文字知识是为多认字、快认字和培养识字能力服务的。 4、利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方法实现部分认字与写字的合流。学生学习字理的 过程,学习练习分析字型,既是“认字”,也是“写字”的步骤。 五、课时安排: 58课时。

教学进度表 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二年级) 周次起止 月日 计划进度课时数备 注单元(课)节教学内容 1 9、1~ 3 第一单元秋天 6 2 6 ~ 10 第一、二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6 3 13 ~ 17 第二、三单元祖国 6 4 20 ~ 24 第三、四单元自立 6 5 27~10、1 第四单元自立 2 6 4~ 8 第五单元好奇 4 7 11~ 15 第五、六单元勇敢 6 8 18 ~ 22 第六、七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二) 6 9 25~ 29 第七、八单元合作 3 10 11、1~5 第八、九单元书的世界 2 11 8~ 12 第九、十单元考验 6 12 15 ~ 19 十、十一单元水和风 6 13 22 ~ 26 十一、二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三) 6 14 11、29~12、3 第十二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三) 6 15 6 ~ 10 第十三单元诚实 6 16 13 ~ 17 第十四单元画 6 17 20 ~ 24 第十五单元玩具和游戏 6 18 27 ~ 31 第十六单元岁月 3 19 1、3~7 总复习 6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目的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重点、难点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1.2x=6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二、新授: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再作讲评)算术法:(328-64)÷44=264÷44=6(辆)列方程解应用题: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328人,可得。44x+64=328(1)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学生可能利用逆运算求解,教师加以肯定,同时指出本章里我们将要学习解方程的另一种方法。)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

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通过分析,列出方程:13+x=(45+x)(2)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这个方程不像例l中的方程(1)那样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学的方法启发了我们,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2)的解。也就是只要将x=1,2,3,4,……代人方程(2)的两边,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这个数就是这个方程的解。把x=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45+3)=×48=16,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1同底数幂的乘法 1.理解并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重点) 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相关运算.(难点) 一、情境导入

问题:2015年9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简称:NASA)对外宣称将有重大发现宣布,可能发现除地球外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一时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早在2014年,NASA就发现一颗行星,这颗行星是第一颗在太阳系外恒星旁发现的适居带内、半径与地球相若的系外行星,这颗行星环绕红矮星开普勒186,距离地球492光年.1光年是光经过一年所行的距离,光的速度大约是3×105km/s.问: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多远(1年=3.1536×107s)? 3×105×3.1536×107×492=3×3.1536×4.92×105×107×102=4.6547136×10×105×107×102. 问题:“10×105×107×102”等于多少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同底数幂的乘法 【类型一】底数为单项式的同底数幂的乘法 计算:(1)23×24×2; (2)-a3·(-a)2·(-a)3; (3)m n+1·m n·m2·m.

解析:(1)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先算乘方,再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1)原式=23+4+ 1=28; (2)原式=-a 3·a 2·(-a 3)=a 3·a 2·a 3=a 8; (3)原式=m n +1+n +2+1=a 2n + 4. 方法总结: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只有在底数相同时才能使用;单个字母或数可以看成指数为1的幂,进行运算时,不能忽略了幂指数1. 【类型二】 底数为多项式的同底数幂的乘法 计算: (1)(2a +b )2n + 1·(2a +b )3·(2a +b )n - 4; (2)(x -y )2·(y -x )5. 解析:将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 解:(1)原式=(2a +b )(2n +1)+3+(n - 4)=(2a +b )3n ; (2)原式=-(x -y )2·(x -y )5=-(x -y )7. 方法总结:底数互为相反数的幂相乘时,先把底数统一,再进行计算.(a -b )n = ? ????(b -a )n (n 为偶数), -(b -a )n (n 为奇数). 【类型三】 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求代数式的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