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电影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5.61 MB
- 文档页数:26
《电影经典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5602045 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2 学分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影视经典作品赏析》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的任意选修课。
本课程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分析中外电影史上的经典电影。
本课程在理解电影的基础上进行影片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其一,从制作的角度,分析电影的导演手法、剧作、视听表现等,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以经典电影为教材,进一步加强影视作品的制作能力;其二,从电影理论的角度进行内容的分析,即从叙事学、符号学、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电影作者论、后殖民文化等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提升理论素养,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选择电影,如何在纷繁的影视产品中选择精品进行学习、鉴赏与研究。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影片观摩与影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影片分析部分以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的方式进行。
学生要定期提交观片笔记和进行课堂分析,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民国时期的中国经典电影(2学时)1.教学内容(1)费穆的《小城之春》分析;(2)蔡楚生、郑君里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分析;2.重、难点提示(1)中国电影的意境追求与民族化探索;(2)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中国电影的家国情怀;第二章谢晋经典电影分析(2学时)1.教学内容(1)《红色娘子军》分析;(2)《天云山传奇》《芙蓉镇》分析;2.重、难点提示(1)理解中国电影如何人文化的表达政治;(2)谢晋电影创作模式,以及这种模式的变化;第三章第四代导演的经典电影(4学时)1.教学内容(1)黄蜀芹的《人·鬼·情》分析;(2)吴天明的《老井》分析;2.重、难点提示(1)女性导演身份与女性电影分析;(2)中国电影的人文化表达;第四章第五代导演的经典电影(5学时)1.教学内容(1)陈凯歌的《黄土地》《霸王别姬》分析;(2)张艺谋的《红高粱》《活着》《菊豆》分析;(3)李少红的《血色清晨》分析2.重、难点提示(1)中国电影中的民族与历史的反思;(2)后殖民文化视角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第五章第六代导演的经典电影(4学时)1.教学内容(1)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分析;(2)贾樟柯的《小武》《三峡好人》分析;2.重、难点提示(1)第六代导演作为一个群体的“私语化”表达;(2)第六代导演的视听语言与内容的联系;第六章姜文电影分析(4学时)1.教学内容(1)《阳光灿烂的日子》细读与分析;(2)《鬼子来了》分析;2.重、难点提示(1)姜文电影的风格特点;(2)视听语言如何创造属于电影的“激情”;第七章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分析(5学时)1.教学内容(1)“红、白、蓝”三部曲分析;(2)《十诫》系列分析;2.重、难点提示(1)电影中的哲学表达;(2)现代电影中的宗教;第八章黑泽明电影分析(2学时)1.教学内容(1)《罗生门》分析;(2)《七武士》系列分析;2.重、难点提示(1)东方民族电影如何走向世界;(2)影片结构与内容表达;第九章伊朗经典电影分析(2学时)1.教学内容(1)《黑板》分析;(2)《小鞋子》分析;(3)《樱桃的滋味》分析2.重、难点提示(1)“第三世界”电影如何走向世界;(2)“第三世界”电影如何“带着镣铐跳舞”;第十章李安电影分析(2学时)1.教学内容(1)《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分析;(2)《断背山》系列分析;2.重、难点提示(1)电影中的性别问题;(2)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在电影中的表达;四、实验教学内容无五、学时分配六、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
浅谈初中英语电影赏析选修课的实践一、电影赏析选修课的意义1. 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很少涉及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情感。
而通过电影赏析选修课,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英语口语和表达方式,拓展了他们的英语思维,使他们对英语的使用和表达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通过观看英语电影,学生可以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口语,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而且在讨论电影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增强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在进行电影赏析选修课时,需要选取适合初中生的英语电影。
这些电影可以是英文原声,也可以是配有中文字幕的电影,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享受影片。
2. 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赏析电影。
比如观影前可以进行影片简介和背景介绍,观影中可以设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观影后可以展开讨论和写作,让学生在欣赏电影的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 引导学生进行影片分析在电影赏析选修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影片分析,包括影片的故事情节、角色性格、情感表达、文化象征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影片,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4. 结合英语学习展开讨论在讨论电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展开讨论。
比如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影片的观点和感受,或者进行角色扮演对话,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1. 意义电影赏析选修课的实践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英语的魅力,增加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这种教学方式也更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 挑战电影赏析选修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选取合适的电影,要考虑到影片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以及是否符合教学要求。
其次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如何合理引导学生赏析电影并进行讨论也是一项挑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网络教育选修课《中国电影名作欣赏(上)》课程习题课后作业试题答案单选题(共10题,每题6分)1 .石挥作为演员在舞台和银幕上都创造出了让观众记忆尤深的人物,甚至得到了一个赞誉,人们曾经称之为()。
•A.话剧皇帝••B.电影皇帝••C.千面人••D.多面圣手••••B.黄磊••C.于仁泰••D.马徐维邦••••B.叶明••C.费穆••D.田壮壮••••B.费穆••C.蔡楚生••D.郑正秋••••B.错误••••B.《劳工之爱情》••C.《海誓》••D.《庄子试妻》••••B.桑弧••C.水华••D.张伐•••《地道战》••C.《地雷战》••D.《上甘岭》••••B.联华公司••C.北京电影制片厂••D.长春电影制片厂••••B.快镜头••C.快进•闪回•判断题(共5题,每题 8分)1 .电影势必要求商业回报。
这种说法()。
对错。
选修课:影视欣赏教案第一课时:世界电影发展史(上)一、【电影的孕育和发明时期】(1832--1895)早在19世纪初,人们就开始了对电影发明的探索与研究,直到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正是将拍摄的胶片公开放映,电影才算是正是诞生。
19世纪初,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胶片、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电影就越来越来接近诞生。
许多人开始进行电影放映的试验,有英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有的在实验室,有的未作公开放映。
但都不能和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活动电影机”的成就所比拟。
所以,目前国际电影界根据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12月28日这天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用“活动电影机”将自己拍摄的胶片(《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墙》等几部短片)放映至银幕上这一史实,一致公认将1895年12月28日作为世界电影的发明日。
也就是说:活动影像的摄取和放映在技术上最终成为可能。
电影算是正式诞生了。
二、[电影艺术发展的初期阶段](1896-1912)(一)、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爱都是世界电影的先驱和开拓者。
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影片以真实纪录生活为主,人们称为纪录性现实主义的创始人,而梅里爱则是运用了电影技术,把电影作为艺术品,从而创造了真正的戏剧电影。
(二)、百代时期当英国的影片生产还处于手工阶段时,法国的查尔·百代已把影片生产纳入工业化的轨道。
出身平平的查尔·百代在万森建起了电影企业。
在1903—1909年期间,在世界电影史上创作了一个“百代时期”。
领导百代公司影片制作和生产的是齐卡,他在模仿和继承梅里爱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技巧和艺术。
他第一部成功的影片是《一个犯罪的故事》(1901年)。
随着“镍币影院”的颇大赢利,美国电影已逐渐显示出压倒性优势。
鲍特从1896年起当摄影师,开始并不出名。
由于《火车大劫案》使他闻名于世,并成为美国早期电影的杰出代表。
选修课:电影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电影主人公的形象与品格:2,学会欣赏电影对人物语言的精心选用.3,介绍和传播世界优秀的电影文化.4, 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作品的引进和赏析,为观众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电影文化和观看体验(二)能力目标: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2,提高对作者在电影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三)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2,正确对待科幻电影,引导学生反思人性。
二:教学重点1,结合电影情节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2,学习主人公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对电影中语言的欣赏;2,从电影中品味人生道理。
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播放器,课件六: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过程及内容1:导入主题首先对影视欣赏课进行介绍,然后介绍5部旧版的猩球系列,从而引入新版的猩球系列. 2:简介猩球崛起2《猩球崛起1》片末的致命病毒弥漫全球,遭此横祸的人类只有一小部分幸存下来,聚居在旧金山。
智能进化的猿族首领凯撒也在深山密林中与族人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并试图将人性带入猿族社会。
然而随着一小队人类的到访,他们的宁静被打破.在这场人猿大战中,人类也分成了两个阵营,杰森·克拉克、凯丽·拉塞尔饰演的角色将与猿族成为朋友,而加里·奥德曼饰演的角色则与猿族敌对。
3:对主演人物,电影使用的CG技术,进行介绍;摘取一段精彩影评共同欣赏。
4:对影片进行反思。
5:播放电影.6:让学生谈谈看完影片后的感受.。
那些电影,那些心理学李平学号:20110514343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2班一、《修女也疯狂》电影《修女也疯狂》算是一个比较愉悦的格调吧,看下来蛮开心的。
女主角迪劳尼斯.范凯蒂原来是酒吧里的歌女,唱得挺好,但是很少有人捧场,有点怀才不遇的感觉,在一次偶然中因为知道了他的情人文森(一个满嘴说重视忠诚,却是黑社会大佬,洗黑钱的人)杀人的不法行为,从而进行了她的逃命生涯。
逃到了一家修女院,被迫成为了一名修女,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遇到了新的人,交到了新的朋友;发生了许多搞笑的事;有了新的看事情的角度。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气质就是这样,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它包括心理过程的强度(这就包括我们每个人对同一事物能承受压力不一样),心理过程的速度(比如说语速),还有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心理过程的指向性。
而对于稳定性就是说明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指向性就分向内和向外两种,电影中的胖修女就属于向外的,她在一个酒吧里能又唱又跳,能很快融入一个新环境,小修女这就是那种向内性的,一般都将事藏在心里。
人气质的先天性则有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之分,容易型的小孩很好带,生活有规律,容易接受新环境,情感积极愉快,招人喜欢;困难型的小孩呢,性格易怒,爱发脾气,生活不规律,不怎么好带;迟缓型的小孩则是容易被忽视的那一类,活动反应慢,情绪消极,安静退缩。
与气质的先天性来比,性格则是后天的,并且可塑性较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的性格上的可塑性。
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和主要标志。
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形成的速度、难易,气质会影响到性格的表现形式,后天形成的性格特点可部分掩盖气质的特点。
在各种性格特征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各种特征密切联系,相互制约。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是先天素质、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家庭、学校、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等);社会实践,比如说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怎么做;主观因素(选择关系)。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影赏析计划学时:32计划学分:2课程类别: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在校生开设学期:第二至第八学期制订人:郑皓星一、课程的性质、任务《电影赏析》课程是研究性以及人文素质培训课程方面的系列课程之一,是基础理论、基本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学素养,使学生建立起电影赏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此分析电影的艺术形式和价值内涵,掌握影视论文的写作技能。
(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掌握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同时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语境和产业生态,并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思考。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社会观。
能够理性、准确地解读一部电影中的人物、叙事、风格、内涵等方面的文本特征,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写出条理清晰、语言通顺、言之有物的影视批评,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系统的认识电影;了解电影美学的发展脉络,电影研究的主要学派,电影批评的形式要点等。
2.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理论:电影发展概述、电影美学概论、艺术片与商业片的界定。
第二章电影艺术思潮(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并掌握当代电影史上的几次著名艺术思潮。
2.通过欣赏相关电影代表作片段,解析几次电影艺术思潮的创作观念。
教学内容:理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实践:欣赏影视代表作片段,结合理论进行解读。
第三章动作电影的形式与风格(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电影艺术的相关概念界定,掌握电影文本形式与风格的内涵。
2.通过欣赏一部经典动作电影,分析电影的人物、叙事、结构、视听语言、价值内涵等。
教学内容:理论:形式与风格。
经典电影赏析素养课程教学标准(选修课)
经典电影赏析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名称】
经典电影赏析
【适⽤范围】
旅游系13-15级学⽣
【授课课时】
14课时
【学分设置】
2学分
【课程描述】
1.课程的性质
这是⼀门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本课程精选若⼲部中外电影经典名作,简要介绍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就每⼀部影视名作的产⽣背景、制作情况、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等各个⽅⾯,进⾏较为深⼊的品评。
重点进⾏主题思想解读和艺术⼿法欣赏,挖掘其中的⼈⽂因素,引导学⽣正确欣赏影视名作。
本门课程对于改善中职学⽣知识专⼀、知识⾯狭窄,拓宽其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设计思路
随着多媒体教学⼿段在课堂上的应⽤,学⽣的知识⾯也应该相应拓宽。
通过对学⽣的调查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能正确引领学⽣价值观的优秀电影培养学⽣的鉴赏能⼒。
【课程⽬标】
1.情感⽬标
通过经典电影作品赏析,提⾼学⽣对影视艺术作品的感受⼒、鉴赏⼒、创造⼒,培养学⽣对电影的审美能⼒。
2.能⼒⽬标
(1)了解什么是影视欣赏;
(2)学习从哪些⾓度欣赏经典电影作品(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技术层⾯、美学层⾯);
【实施建议】
1.教学⽅法
(1)随堂提问、课堂讨论;(2)课堂讲授、实例分析;
(3)理论学习、独⽴评价;
(4)⾃主选择、课外观赏。
2.教学评价
3.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4.教学资源开发和利⽤
利⽤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5.教材编写。
电影欣赏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电影欣赏2.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3.选课对象:一年级至三年级所有专业4.参考书:宋桂珍《电影艺术探索》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5.开课单位:外语部英语教研室6.课程负责人:刘丽7.内容简介:电影是一门年轻而又极富魅力的艺术,它的历史虽只百年,但已是艺术大家族中得天独厚的“宠儿”。
与此相适应,电影理论研究也得到了繁荣与发展。
本门选修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电影的能力,了解电影艺术。
此外,几乎所有影片均为英语原声发音并配有汉语字幕,所以同时亦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使学生更多的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在本选修课上,主要介绍相应影片故事背景,欣赏经典台词,评析影片所表现的主题,并且对一些著名电影人及导演做简要介绍。
此外,还会涉及奥斯卡奖的起源与发展,主要的电影拍摄技巧,例如:电影蒙太奇,其中包括蒙太奇的含义、原理、功能、类型及连接方式等;电影的长镜头;电影的光线和色彩等等知识。
每学期的课几乎都会包括各个类型的电影各一部,主要有历史片,西部片,黑色电影,人物传记片,爱情片,恐怖片,战争片,伦理片等。
备选影片:“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Forest Gump”(阿甘正传),”Brave Heart”(勇敢的心),”Danceswith Wolves”(与狼共舞),”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Shakespeare in Love”(莎翁情史),”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Schindler’s List”(辛德勒名单),”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Phycho”(惊魂记),”The Graduation”(毕业生),”American Beauty”(美国丽人),”Rebecca”(蝴蝶梦),”Cleopatra”(埃及艳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The Godfather”(教父),”Citizen Kane”(公民凯恩),”Casanblanca”(卡萨布兰卡)等等,此外,也会不断加入新的电影,播放一些最近几年各大电影节评选出的优秀影片,例如”Brokeback Mountain”(断背山)、”Capote”(卡波特)等等。
浅谈初中英语电影赏析选修课的实践
近年来,电影赏析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成为选择选修课的热门内容之一。
初中英语选修课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电影赏析选修课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从选修课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三个方面,浅谈初中英语电影赏析选修课的实践。
初中英语电影赏析选修课的内容应该包括电影欣赏和相关主题讲解两个方面。
在电影欣赏方面,选修课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英语电影,例如《Forrest Gump》《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等,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来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相关主题讲解方面,选修课可以介绍电影的制作、导演的风格、电影的文化背景等,让学生了解电影的背后故事和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他们对电影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初中英语电影赏析选修课的实施方式应该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课堂教学方式,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观影。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电影的不同场景和情节设计相关的听说读写练习,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电影分析和讨论,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实地观影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电影院观看英语电影,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影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与电影的互动和交流。
初中英语电影赏析选修课的实践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式。
通过选择适合学生的电影,结合课堂教学和实地观影,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赏析电影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对电影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初中英语电影赏析选修课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
初中选修课电影观赏教案课程名称:电影观赏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通过电影观赏,提高学生对电影艺术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电影的认知和理解,拓宽视野。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科幻电影,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电影基本知识介绍:电影的发展史、电影类型及特点。
2. 电影观赏技巧:如何欣赏电影、分析电影情节、理解电影主题。
3. 精选影片欣赏:《狮子王》、《阿甘正传》、《摔跤吧!爸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电影的发展史,引导学生了解电影艺术的起源和演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电影的认知和喜好,激发学习兴趣。
二、电影类型及特点(10分钟)1. 教师介绍不同类型的电影,如喜剧、悲剧、动作、爱情、科幻等。
2. 学生探讨不同类型电影的特点和魅力。
三、电影观赏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欣赏电影,包括分析电影情节、理解电影主题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电影观赏心得,互相学习。
四、影片欣赏:《狮子王》(40分钟)1. 教师播放《狮子王》片段,引导学生认真观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影片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影片欣赏:《阿甘正传》(40分钟)1. 教师播放《阿甘正传》片段,引导学生认真观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影片的理解和感受。
二、影片欣赏:《摔跤吧!爸爸》(40分钟)1. 教师播放《摔跤吧!爸爸》片段,引导学生认真观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影片的理解和感受。
三、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电影观赏方面的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影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电影观赏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3. 学生对影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教学资源:1. 电影片段:《狮子王》、《阿甘正传》、《摔跤吧!爸爸》等。
2. 电影知识资料:电影发展史、电影类型及特点。
影视鉴赏引言(一)已完成1 下面哪一部是折射隐喻现实的电影:()A、《神话》B、《阿甘正传》C、《后窗》D、《淘金记》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 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的层次、境界有几个:()A、6个B、5个C、4个D、3个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 电影《小武》、《三峡好人》的导演是:()A、陈凯歌B、张艺谋C、贾樟柯D、姜文B、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 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的应对方法有几条:()A、3条B、4条C、2条D、1条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5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正确应对影视鉴赏这门课程的方法:()A、固守陈规的方法B、比较的视野C、文化的维度D、思维的高度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影视鉴赏引言(二)已完成1 下面不属于波德里亚所说的影视与现实关系的一项是:()A、影像是现实的反映B、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C、影像与真实没有任何关系D、影像永远等同现实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 《虚拟偶像》是下面哪一部电影的另外一个名字:()A、《阿凡达》B、《西蒙尼》C、《黑客帝国》D、《摇尾狗》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 六十年代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扮演者是:()A、黄婉秋B、宁静C、张文君D、邓丽君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4 电影是梦或神话,比如《淘金记》《甲方乙方》《小五》等作品均体现了这点。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 影视创造我们的生活,也虚拟或扭曲我们的生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影视鉴赏引言(三)已完成1 下面不属于电影的艺术定位的一项是:()A、大众传媒B、形象存在方式C、艺术感知方式D、艺术存在形态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 电影是人类梦想的实现、身体的想象的延伸。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 艺术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完全对立的,不能相互辅助。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 下列是陈凯歌导演的作品是:()A、《王的盛宴》B、《红高粱》C、《让子弹飞》D、《无极》5 影评人路易·德吕克是哪个国家的:()A、法国B、意大利C、英国D、美国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6 麦克鲁汉曾说“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的惊吓。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和任务《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课程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2、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影概述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一、电影的诞生二、电影艺术的起源三、电影的发展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一、起始阶段二、发展时期(1922—1926)三、危机时期(1927—1931)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一、发明之初的分歧二、电影语言的确立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四、苏联蒙太奇学派五、好莱坞类型电影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十一、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十二、新德国电影十三、新好莱坞电影第二章电影分析基础第一节电影分析简述一、电影分析的几种类型二、电影分析的定义第二节电影分析的工具一、描述性工具二、引述性工具三、资料性工具第三节电影分析的历史一、文法书二、辩护分析三、影片解说单四、作者论五、停格第四节电影分析的目标一、总结欣赏和引导欣赏二、创新理论和印证理论三、学习电影和实践电影第五节电影艺术特征一、电影的外部特征二、电影的本体特性第三章电影直觉分析第一节故事分析一、电影的故事二、主题分析三、内容分析四、结构分析五、人物分析第二节视觉分析一、电影的画面二、电影的画面思维三、场景分析四、景别分析五、光线分析六、影调分析第三节听觉分析一、电影中的声音二、语言分析三、音乐分析四、音响分析五、无声分析第四章电影元素分析第一节作为故事元素的剧作一、电影剧作的涵义二、电影剧作的故事三、电影剧作的叙事方式四、电影剧作的地位五、电影剧作的特性第二节作为视觉元素的摄影一、电影摄影概述二、电影摄影艺术的特性三、电影摄影的功能四、当代电影摄影艺术的发展第三节作为听觉元素的声音一、电影声音美学的历史回顾二、电影音乐的特性三、电影声音与画面的关系第四节作为连续元素的剪辑一、电影剪辑的历史回顾二、电影剪辑艺术的基本元素三、蒙太奇的基本类型第五节作为性格元素的表演一、电影表演的本质二、明星制与观众三、电影表演与电影风格第五章电影结构分析第一节电影结构理论概述一、电影的结构系统简介二、电影结构的区别系统三、电影的结构分析第二节时间结构分析一、“本事”时间二、“本文”时间三、“放映”时间第三节空间结构分析一、画格空间二、镜头(画面)构图空间三、镜头运动空间四、形象(影片)空间第四节叙事结构分析一、因果式线性结构二、回环式套层结构三、缀合式团块结构四、交织式对比结构五、梦幻式复调结构第六章电影文化分析第一节文化与电影文化一、文化的阐释二、文化的构成三、电影文化第二节电影文化的特性一、电影视听享受的娱乐性二、具有独立盈利模式的商业性三、易受扭曲的脆弱性四、优势独具的高密度性五、交相融合的高技术与高情感性第三节电影文化分析的基本理论一、象征主义理论二、超现实主义理论三、袁现主义理论四、后现代主义理论五、未来主义理论第四节中国电影文化一、中国电影文化的两大传统二、改革时期中国电影文化三、21世纪中国电影的“全球化”战略第七章经典影视作品分析实例三、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四、考查和考试方式本课程采用笔试考查,通过观赏一部电影作品,按照课堂讲述的分析方法,写出一片专业影评,要求能够按照各元素进行分解,并有自己的独特观点。
大学选修课《中国电影欣赏》结课论文我很喜欢看电影,平时闲下来电影是第一爱好。
这门选修课也是唯一一门真心想来上的选修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没错。
这次交作业除了上课看的这5部,还附了几个以前写的随想,没别的意思,只是拿出来晾凉。
《霸王别姬》电影赏析感悟“中国电影欣赏”是我唯一发自内心想去上的选修课。
看着老师在台上讲解电影桥段的感觉真的很幸福。
老师第一节课说,用《霸王别姬》作教材。
连上了3周,片子放到一半,实在等不了,下载下来晚上一口气看完,恍如隔世。
(大俗词!什么恍如隔世啦,飘飘欲仙啦,俗死了!可是我真没别的词了...)第一感觉,这才是中国的电影。
拍变种人,拍特异功能,拍高科技那都不是中国电影,只有《霸王别姬》才是中国的电影,是让人一看就知道,“Oh,Chinese movie!”这才是原汁原味的Made in China。
并不是派几个中国人演就完了的,这种民族文化凝结积淀下的感染力,不是几个imax 可以媲美的。
很多人都说这是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最起码很多同学是这么说的),好吧,最起码在我看过的中国电影里还没有见过可以与之媲美的,一张一弛,布景过场,一字一句都是精致洗练,与京剧严格的走板身段并无二致,不止一次我在怀疑,这就是一出惊诧天地的大戏,讲的人生百味,唱的霸王别姬(好像是句废话)。
3个小时的片子,元神游离状态下细细品完,意犹未尽。
我愿意相信,陈凯歌为了拍这部片子,耗尽了一生的才气;我愿意相信,戏中的小豆子蝶衣就是戏外的哥哥。
张国荣的眼神,让无数男女魂牵梦绕;葛优的符号表情,给严肃古典的气氛渲染上点轻巧;张丰毅的霸王,巩俐的妓女,还有那些个华丽丽的配角,全部的趋于完美,故事讲得出神入化,演员的诠释也流光溢彩。
后来的《无极》,现在的《赵孤》,网上一片哗然。
个人感觉,如果把这几部电影拿来跟《霸王》时的陈凯歌相比,绝对属于跟自己过不去。
一个导演一辈子能有一部惊世之作已是奢侈,可能是我对陈凯歌的期待过分的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