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防护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07.00 KB
- 文档页数:48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毒、可燃的气体,具有强烈的臭鸡蛋气味。
2. 硫化氢主要通过降解有机物、细菌的生物反应和化学反应产生,常见于沼气、油田、污水处理等场所。
3. 硫化氢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影响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甚至导致窒息和死亡。
4. 硫化氢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理三个方面。
5. 预防措施包括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防止硫化氢泄漏;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呼吸器等。
6. 硫化氢的浓度应该定期检测监测,通常使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或者硫化氢检测仪进行监测。
7. 在发生硫化氢泄漏或者暴露的紧急情况下,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并向工作人员发出紧急警报。
8. 在进行硫化氢作业时,应注意遵守作业规程,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9. 培训和教育是硫化氢防护的基础,所有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了解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10. 硫化氢防护还需要根据具体工作场所和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确保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适应实际情况。
气体安全防护知识一、煤气基础知识什么是煤气:煤气是混合气体,其中,可燃气体成分有,CO、H2、CH4、CmHn等。
不可燃气体成分有:CO2、N2、水蒸气和少量氧气。
1、煤气的分类及性质①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生产的副产煤气,CO含量23%~30%,无色、无味,剧毒,易燃易爆,热值3300~4200KJ/m3,理论燃烧温度1500℃。
着火温度700℃左右,爆炸极限为30.84%~89.49%。
②焦炉煤气,是生产焦炭时的副产煤气,主要成分H2含量56~60%,CH4含量22~26%,CO含量6~9%,无色、有臭味,有毒,易燃易爆,热值15000~18000KJ/m3,着火温度550℃-650℃,理论燃烧温度2150℃,爆炸极限为4.72%-37.59%。
③转炉煤气,是转炉吹氧炼钢时的副产煤气,主要成分CO含量在55%以上,无色、无味,剧毒,易燃易爆,热值6280-8373KJ/m3,着火温度530℃,爆炸极限为18.22%-83.22%。
通过以上煤气的分类及性质:得出:毒性:转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热值:焦炉煤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2、煤气中毒(1)CO中毒机理: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CO被人吸入时,CO 与血红蛋白结合阻碍O2与血红蛋白结合,而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速度比O2与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快300倍,释放速度慢3600倍,故使人体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使人中毒。
CO中毒后,受损最严重的是对缺氧最敏感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肌。
(2)煤气中毒表现:轻度中毒:有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情绪烦躁等症状。
采取吸入新鲜空气或进行适当补氧,其症状即可消失。
经观察有异常表现时,可送至医院治疗。
中度中毒:两腿不听使唤,产生意志障碍或丧失,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应采取以下措施:将中毒者双肩垫高15cm 四肢伸开,头部尽量后仰,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畅通;适当保暖,以防受凉;在中毒者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使中毒者吸氧气,使用苏生器的自主呼吸功能调整好进气量,观察中毒者的吸氧情况。
有毒有害气体防治、有限空间作业基础知识练习题库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作业场所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是()mg/m³ [单选题] *30(正确答案)3540公司范围内一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燃烧不充分产生的 [单选题] *氧气煤(正确答案)氢气有毒气体发生泄露,人员应该向()撤离 [单选题] *下风向上风向(正确答案)随意氧气管道的识别色应该为()色 [单选题] *淡蓝(正确答案)黄色红色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单选题] *一氧化碳氢气甲烷(正确答案)工作场所臭氧的最高允许浓度是()ppm [单选题] * 0.15(正确答案)0.250.35工作场所砷化氢的最高允许浓度是()mg/m³ [单选题] * 0.050.040.03(正确答案)砷化氢被空气氧化后产生轻微类似()的气味 [单选题] *臭鸡蛋大蒜(正确答案)无味砷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单选题] *大(正确答案)小相似工作场所二氧化硫的最高允许浓度是()mg/m³ [单选题] * 10(正确答案)1215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单选题] *大(正确答案)小相似工作场所硫化氢的最高允许浓度是()mg/m³ [单选题] *10(正确答案)1215硫化氢有()的气味 [单选题] *臭鸡蛋(正确答案)大蒜无味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单选题] *大(正确答案)小相似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单选题] *大小(正确答案)相似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使用电钻、电焊等设备可能存在触电的危险。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一定值(感知电流)时,人就会产生痉挛,不能自主脱离带电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 mA,就会使人呼吸和心脏停止而死亡 [单选题] *1050(正确答案)500有限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单选题] *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正确答案)向内开启式向外开启式氧气浓度高于()时的环境,禁止动火 [单选题] *21.5%22.5%23.5%(正确答案)氧气浓度低于()时为缺氧环境 [单选题] *18.5%19.5%(正确答案)18%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 [单选题] *盲目施救(正确答案)进入施救多人施救有限空间作业的许多危害具有()并难以探测 [单选题] *可控性随机性(正确答案)定时性在有限空间中作业,由于人数多、时间长,可造成()气体蓄积 [单选题]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正确答案)氮气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前,应配备呼吸器、防毒面罩、()、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 [单选题] *帆布手套电灯通讯器材(正确答案)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C5加氢装置配备气防设施计划报告我公司作为高危、高险石油化工行业,原料、产品及各种辅助生产剂多为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员工不能做好对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气体类)的防护,将对个人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气防安全管理制度:1、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以下简称气防)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防止人体中毒、窒息,保证职工安全健康的重要手段。
各级领导和安监部门必须十分重视这项工作。
2、气防工作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教结合”的方针。
3、气体防护站,隶属消防大队统一管理。
各车间(公司所属各单位)设专(兼)职气防员。
4、选拔身材好、责任心强并经过专业训练的职工担任气防员和义务气防员。
5、气防知识应列入三级安全教育的考核内容,生产人员和辅助生产人员必须接受气防知识教育,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使职工熟练使用防护器材,掌握现场抢救方法。
气防设施的配备标准:注:防护器材的用途:过滤式防毒面具:1、它利用化学作用将空气中的有毒物质清除,供给足够新鲜空气供工作人员呼吸,使从事毒区工作的人员免受毒气侵害的一种防毒面具。
2、适用于环境空气中的氧含量(体积浓度)不低于18%,毒气浓度在2%以下,环境温度在-30℃至45℃之间,过滤式面具一般不能再罐槽高密闭容器中使用。
长管式防毒面具长管式防毒面具是利用物理方法,使人员呼吸器与有毒空气隔开,人员佩戴面具时所需之空气,由无毒区引来供给。
1、使用范围:适用于任何种类、浓度以及窒息性气体,毒区范围较小、工作地点固定的作业场合中(槽车、地井、储罐、抽加盲板)进行修理、抢救、事故处理等工作。
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用途:本呼吸器是一种人体呼吸系统保护装置,主要用于消防、化工、冶金,船舶、石油、矿山、实验室、仓库等部门,供消防队队员或抢险救护人员在烟雾、毒气、粉尘或缺氧环境中安全有效的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
本呼吸器是一种自给正压式呼吸保护装置。
面罩视野开阔,气密性好,佩戴安全可靠;供气阀轻小、开阀灵活、供气量充足,供气阀上设有旁通阀,在遇有眼窗结雾、系统内放掉余气时均可打开该装置,同时该装置还可以独立恒流供气,起到了双保险作用;余压报警装置紧促的和压力报警装置连为一体,配置在使用者胸前,便于识别报警声响。
火场有气体如何保护自己与救援人员安全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火场有大量有毒气体产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在火灾发生时,保护自己和救援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火场中如何保护自己和救援人员安全的方法。
1. 了解火灾有毒气体的种类和特点在火灾中,产生的有毒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雾和各种有害燃烧产物等。
了解这些有毒气体的种类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采取措施应对火场的危险。
2. 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在进入火场救援之前,一定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毒面具、防火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减少有毒气体对我们身体的伤害,并提供最基本的保护。
3. 注意气体的扩散方向在火场中,有毒气体的扩散方向通常是向上的。
因此,在进行救援行动时,要尽量选择从低处接近火源,避免接触高浓度的有毒气体。
同时,在火场中行动时,要保持头部的低位置,减少吸入有毒气体的几率。
4. 快速撤离火场在火场中,最重要的是尽快撤离。
当发现火势已经失控或有毒气体浓度过高时,应立即放弃救援行动,寻找安全的撤离通道。
要牢记自救第一,平安撤离比一时的英勇救人更为重要。
5. 合理利用防护装备防护装备的使用要合理。
例如,防毒面具的密封性要检查好,确保能有效地隔离有毒气体。
防火服要注意及时更换,避免被燃烧物质附着。
使用防护装备时要紧固好,确保不会在行动中松动掉落。
6. 随时保持联络在火场中,要随时和救援指挥中心保持联络,报告自己的位置和行动情况。
这样可以及时得到支持和指导,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7. 接受专业培训为了更好地应对火场有毒气体的威胁,接受专业的消防培训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充分的训练,了解火场救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火灾发生时更加从容地保护自己和救援人员的安全。
在火场中,有毒气体是对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了解有毒气体的种类和特点,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注意气体的扩散方向,快速撤离火场,合理利用防护装备,随时保持联络,以及接受专业培训,都是保护自己和救援人员安全的关键措施。
硫化氢防护基础知识汇报人:日期:•硫化氢基本特性•硫化氢环境与职业暴露•硫化氢防护技术措施目录•硫化氢事故应急处理•硫化氢防护管理•硫化氢防护案例分析硫化氢基本特性01无色、剧毒、酸性气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水中溶解度低,但在高温下可形成酸物理化学特性刺激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可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中毒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心脏骤停等症状,甚至死亡在易燃物或有机物存在时,会增加爆炸性风险01020304危害特性与风险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吸入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健康危害与急救措施硫化氢环境与职业暴露02天然气开采与加工石油化工工业废水农业活动硫化氢环境来源01020304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易释放到环境中。
石油化工过程中,硫化氢可能从原料中释放,特别是在裂解、加氢和脱硫等工艺中。
部分工业废水含有硫化氢,处理不当可能污染周边环境。
农业活动中,如水稻种植、畜牧业等,可能产生硫化氢。
硫化氢可通过呼吸吸入,长时间吸入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呼吸道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可能通过皮肤渗透,引起局部刺激和中毒。
皮肤接触硫化氢对眼睛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可导致眼部损伤。
眼睛接触多种暴露途径同时存在时,风险增加。
联合暴露职业暴露途径与风险职业暴露的阈限值是衡量风险的重要指标,各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标准。
阈限值个人防护装备紧急救援措施在存在硫化氢的环境中工作,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空气呼吸器、防护眼镜等。
企业应制定针对硫化氢的紧急救援措施,包括应急处理流程、救援装备和人员培训等。
030201暴露阈值与安全防护标准硫化氢防护技术措施03对作业场所进行全面的硫化氢危害识别,确定硫化氢的分布、浓度和潜在风险。
《雾霾防护小知识》
1、雾霾天气时不要戴隐形眼镜;
2、尽量少出门,如果非要出去记得带上口罩;
3、多喝水,可以减轻呼吸道干燥的情况;
4、饮食清淡一些,多吃蔬菜和水果。
5、有心脑血管疾病、哮喘等慢性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外出;
6、早晚温差大,老人小孩容易感冒,应适当增添衣物;
7、在室内也需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8、每日开窗通风数次(冬季开窗时间长),每次半小时左右,有助于室内污染物的排放。
9、若发现自己有感冒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减少户外活动。
10、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11、坚持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
12、雾霾天气时,不宜晨练,更不宜在室外进行体育运动。
13、家中注意常备清肺润喉药品。
14、生病后,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及有基础性疾病者,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15、可以多喝茶,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对肺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16、关闭门窗可以阻止雾霾颗粒和有害气体进入室内。
17、经常洗脸、漱口、清理鼻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18、饮食清淡为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一、液氨防护基础知识(一) 液氨的基本特性1、氨的毒性氨属于低毒类,在六级毒性中为二级(一级最大)。
氨对人体的毒性与环境中氨的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人可感觉氨最低浓度为0.5毫克/米3,氨浓度达0.5~1.0%时,人停留1小时即可致死。
2、氨的物理性质无色、具有特殊强烈刺激性恶臭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相对密度:0.59;自燃点:650℃。
3、氨的化学性质:(1)氨易燃易爆,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和温度时,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爆炸极限:15.7-27.4%。
(2)纯氨对钢铁基本上无腐蚀作用,但当氨中含有水分时,则对锌、铜、青铜和除磷青铜以外的铜合金有腐蚀作用。
(二) 贮存要求储存于阴凉通风处,与氯、溴、硫磺、矿物酸类隔离(三) 扑救灭火要求灭火介质易使用强水流、雾状水。
(四) 生产过程中有关安全方面的要求液氨作业场所中的氨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居住区不能超过0.2毫克/米3。
(五) 氨中毒和防护1、氨对人身的危害(1)低浓度氨对人的黏膜和眼结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人体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肺炎和灼伤,严重者可导致心脏停搏,甚至呼吸停止。
(2)吸入低浓度汽氨,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
低浓度汽氨麻痹人的呼吸道纤毛,损害黏膜上皮肤组织,刺激、腐蚀和伤害人的呼吸器官,使病源微生物易于侵入人体,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液氨和高浓度氨水损害人的表面组织。
皮肤接触液氨或高浓度氨水,可引起类似强碱的化学性灼伤,出现红斑和水疱,甚至因水分被吸收脂肪碱化而坏死。
(4)液氨和氨水对眼睛有强烈剌激性,甚至造成烧伤性伤害。
液氨或氨水溅入眼睛,眼脸和结膜会充血水肿、发炎、漠糊、疼痛、角膜溃疡、晶体混浊,甚至造成角膜穿孔导致失明。
2、氨中毒的症状(1)轻度中毒表现为皮肤、黏膜的刺激反应,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表现为流泪、流涕、嗅觉减退,口渴、口内有辛辣感。
(2)中度中毒有呼吸困难现象,表现为:胃痛、呕吐,气急、咳嗽、咯痰、咯血,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吞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