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
- 格式:doc
- 大小:370.00 KB
- 文档页数:30
催眠的作用催眠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使人进入深度放松和集中注意力的状态。
在催眠中,被催眠者处于一种类似梦境的状态,对外界刺激和干扰不敏感,同时对催眠者的建议和指令高度接受。
催眠可以产生一系列的作用和效果。
首先,催眠可以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通过催眠,可以帮助人们进入潜意识层面,从而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如压力过大、焦虑症、抑郁症等。
催眠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减少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问题和困难。
其次,催眠可以改变习惯和行为。
催眠可以通过向潜意识灌输积极的建议和指令,从而改变人们的习惯和行为。
比如,帮助戒烟、减肥、克服恐惧症等。
催眠可以调动人们内在的潜力,提高自我的意识和控制能力。
催眠还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在催眠状态下,人们可以进入更加放松和专注的状态,从而更好地吸收和理解信息。
催眠也可以在记忆过程中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记住重要的信息和知识点。
催眠还可以调整和改善身体的功能。
催眠可以通过调整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能量分布,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和康复。
催眠可以帮助人们改善睡眠质量,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增强免疫力等。
此外,催眠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催眠状态下,人们可以放松思维,打开潜意识的大门,从而更加容易产生新颖的观念和创意。
催眠还可以引导人们进入丰富的梦境,探索自己内心隐藏的智慧和力量。
综上所述,催眠具有广泛的作用和效果,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和身体状态,帮助解决问题,改变习惯和行为,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强创造力和想象力等。
然而,催眠并非万能之策,适用性和效果因人而异。
选择催眠治疗时,应找到专业的催眠师,并与其沟通合作,确保安全有效。
催眠科学解释
催眠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通过催眠师向被试者提供暗示,以唤醒他们的某些特殊经历和特定行为。
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被催眠者处于清醒和有觉察性的状态,其脑波呈现清醒状态而非沉睡状态。
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可以进入潜意识,并对暗示产生反应。
催眠可以大幅度提高人的记忆力,因为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的思维只同催眠师的指令进行“单线联系”,外界的一切对被催眠者都不构成干扰,从而使注意力和头脑清晰度达到最高极限。
正因为如此,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已把催眠作为开发青少年智力的手段之一。
催眠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技术,对具有较强心理受暗示性的患者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催眠也被广泛运用到心理问题的治疗与激发人的潜能当中。
十种最常见的催眠术
1、指尖滑动:滑动指尖的动作可以帮助被催眠者进入一个深度的催
眠状态。
2、眼控催眠:将眼睛固定在某一点上,将被催眠者慢慢放松,
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3、运动催眠:例如,摆出一个舒服的姿势,然后进
行慢慢放松的身体活动,使被催眠者放松,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4、形象
催眠:想象一个平静,舒适的地方,感受它带来的安宁,使被催眠者放松,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5、声音催眠:利用轻柔的声音,使被催眠者有一种
宁静的心理感受,放松身体,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6、脑波催眠:通过调
整脑波,将被催眠者的精神状态从高热态调整到低热态,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7、暗示催眠:将一些负面的信息、暗示性的语言植入被催眠者的大脑,达到它预期的结果,从而使被催眠者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8、改良的
上苍催眠:利用璀璨的光明,让被催眠者放松神经,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9、冷光和色温催眠:通过调整灯光的颜色或温度,使被催眠者的大脑进
入一个低热态,从而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10、催眠植入:通过植入一些暗
示性的语言,让被催眠者进入一个深度催眠状态,达到预期的状态。
催眠的原理是什么
催眠是一种通过引导、关注和放松来改变个体意识状态的技术。
它可以帮助人们进入一个放松的状态,让他们对建议和影响更加敏感。
催眠的原理涉及到个体的注意力和意识层面的改变。
当人们处于催眠状态时,他们的意识更加集中并更易受到外部影响。
这种改变可以通过催眠师使用特定的语言、声音和动作来实现。
这些引导和建议可以影响人们的思维、感觉和行为。
催眠的原理可以解释为一种让人们进入特定脑波状态的技术。
在正常清醒状态下,人们大部分时间处于beta脑波状态,具
有较高的意识活动和警觉性。
而在催眠状态下,人们进入alpha脑波状态,意味着他们更放松,并且容易接受建议和影响。
此外,催眠还涉及到人们的想象力和能力。
当人们处于催眠状态时,他们的想象力通常更加活跃,他们可以更容易地设想和经历不同的感觉、情绪和体验。
这种想象力的增强可以用于帮助治疗和改变个体的行为模式。
尽管催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但科学界对其作用机理仍存在争议。
一些研究表明,催眠可能通过改变大脑的神经活动和连接方式来产生效果。
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催眠更多是一种心理建构,其效果是通过人们对催眠的期望和信念来实现的。
总之,催眠的原理涉及个体的意识状态的改变、脑波活动的转
变以及想象力的增强。
它可以通过引导和建议影响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然而,催眠的确切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来解释。
催眠的原理及讲解
催眠是一种用于改变一个人意识状态的技术。
它可以帮助人们进入一种放松和专注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人们更容易接受建议和改变行为。
以下是催眠的原理及讲解:
1. 专注与深度放松:催眠通过帮助人们进入一种放松和专注的状态来起作用。
这个状态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沉思或专注注意力的状态,与正常清醒和睡眠之间存在一种中间状态。
2. 改变意识状态:在催眠状态下,人们的意识状态发生了改变。
他们变得更加敏感,并更加容易接受和响应建议。
3. 建议的接受性增强:在催眠状态下,人们更容易接受建议。
这些建议可以通过语言、肢体动作或其他形式传达。
例如,一个人在催眠状态下可以被告知他们将感到放松、自信或快乐,并且他们很可能体验到这些感觉。
4. 打开潜意识:催眠使人们更容易访问和影响他们的潜意识。
潜意识是我们大脑中存储的一切经验、信念和欲望的集合。
通过催眠,人们可以在潜意识层面上接受新的信念和行为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催眠本身并不具有神奇的力量,也不可能让一个人失去自我控制或违背自己的价值观。
相反,催眠是一种与被催眠者合作的过程,需要他们的自
愿合作和参与。
总而言之,催眠通过帮助人们进入放松和专注的状态,增强他们对建议的接受性,并打开他们的潜意识,从而帮助他们达到心理治疗和个人发展的目标。
催眠的最佳10种方法一、数羊法。
这可是大家都知道的老法子啦。
想象一群小羊羔,一只一只地跳过栅栏,嘴里数着“一只羊、两只羊……”。
不过呢,有时候数着数着可能就开始胡思乱想啦,像这只羊是白的还是黑的呀,所以数羊的时候得尽量让自己的思绪就跟着数字走,别跑偏咯。
二、深呼吸法。
深吸一口气,就像把全世界的新鲜空气都吸进肚子里一样,然后缓缓地呼出去。
感觉把身体里的疲惫和烦恼都随着这口气给吐出去了。
多做几次,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慢慢放松下来,就像气球在慢慢放气,最后变得软软的。
三、听轻柔音乐法。
找一首超级轻柔的音乐,像那种流水声、风声混合着轻柔的钢琴声之类的。
把自己窝在沙发或者床上,闭上眼睛,让音乐像水一样在自己周围流淌。
感觉每一个音符都在按摩自己的神经,慢慢地就会觉得眼皮越来越重啦。
四、想象美好场景法。
比如说想象自己在一个超级美的海边,沙滩软软的,阳光暖暖的,海风轻轻吹着。
自己就躺在沙滩椅上,什么都不用想,没有工作,没有烦恼。
尽情地在这个想象的场景里享受,大脑放松着放松着就容易进入催眠状态咯。
五、渐进性肌肉松弛法。
先紧绷脚部的肌肉,紧紧地,就像要把力量都聚集在那里一样,然后突然放松,感受那种肌肉从紧张到松弛的变化。
接着是小腿、大腿、腹部、手臂……一点一点地让全身的肌肉都经历这样的过程,等全身都放松完,整个人就像一滩泥一样,很容易就入睡啦。
六、喝温牛奶法。
在睡觉前喝一杯温温的牛奶,牛奶就像一个温柔的小使者,带着暖暖的感觉进入胃里,然后这种温暖会慢慢扩散到全身。
而且牛奶里的一些成分也有助于放松神经,就像给身体和大脑说“该休息啦”。
七、自我暗示法。
躺在床上,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很困了,我要睡觉了,我的身体很放松”之类的话。
不断地重复,让这种暗示进入潜意识。
就像给自己的大脑下了个命令,慢慢地大脑就会听话地进入休息状态哦。
八、香薰法。
点上一些薰衣草香薰之类的。
那股淡淡的香味弥漫在房间里,就像一双温柔的手在抚摸着自己。
薰衣草的香味有安神的作用,在这种香香的氛围里,人会很容易放松下来,然后被催眠进入梦乡。
催眠实施的步骤包括哪些简介催眠是一种通过或暗示或引导等方式来改变个体的意识状态,使其进入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以便达到治疗、心理调整或行为改变等目的的技术。
催眠实施的过程包括一系列步骤,本文将具体介绍这些步骤。
催眠实施的步骤催眠实施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信任和舒适感在催眠过程开始之前,催眠师需要和被催眠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营造出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
这样可以帮助被催眠者更容易放松并接受催眠。
2.引导放松和专注催眠师会使用一系列语言暗示和引导来帮助被催眠者进入放松的状态。
这可能包括一些放松呼吸的练习、专注于某个事物或声音等方式。
通过逐渐引导被催眠者进入放松且专注的状态,催眠师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引导进一步的催眠过程。
3.建立催眠暗示一旦被催眠者进入放松状态,催眠师会利用暗示来建立催眠的效果。
暗示是一种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方式向被催眠者传达特定信息的手段。
催眠师会使用肯定的暗示来增强被催眠者的信心和积极情绪,同时利用指令性的暗示引导被催眠者产生特定的体验或改变。
4.深化催眠状态在催眠的过程中,催眠师会逐步加深被催眠者的催眠状态,使其更加进入深层的潜意识。
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到进一步的放松练习、借助催眠音乐或声音等方式来加深催眠状态。
5.通过催眠进行治疗或调整一旦被催眠者进入理想的催眠状态,催眠师可以开始使用特定的技术、方法或治疗手段来达到治疗或调整的目的。
这可能包括改变思维方式、消除或减轻某些症状、增加自信心等。
催眠师会根据被催眠者的需求和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催眠治疗方法。
6.逐渐唤醒在催眠过程完成后,催眠师会逐渐唤醒被催眠者,使其从催眠状态中恢复过来。
一般来说,催眠师会使用一些指令或暗示来让被催眠者逐渐恢复清醒意识,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被催眠者从催眠状态中恢复过来的过程顺利和安全。
结论催眠实施的步骤包括建立信任和舒适感、引导放松和专注、建立催眠暗示、深化催眠状态、通过催眠进行治疗或调整,以及逐渐唤醒等。
催眠是什么原理
催眠是一种通过创造放松状态并引导个体进入潜意识层面的技术或方法。
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放松状态:催眠师会通过语言、声音、节奏和姿势等方式,帮助个体达到一种身心放松的状态。
这种放松状态有助于减少心理和生理紧张,让个体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2.借助暗示与建议:在个体进入放松状态后,催眠师会通过暗示和建议,引导个体进入潜意识层面。
暗示可以是肯定性的语句,如“你感觉非常放松”,或是引导性的话语,如“想象你正在漫步在沙滩上”。
这些暗示和建议可以在潜意识层面产生影响,进而改变个体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方式。
3.活化想象力:催眠依赖于个体的想象力和内在的意象能力。
催眠师会激发个体的想象力,通过引导对特定场景、形象或体验进行想象,进一步加强潜意识层面的影响力。
通过想象力的使用,个体可以更深入地接受和体验催眠师所传达的暗示和建议。
4.潜意识的开放性:在催眠状态下,潜意识层面更容易接受和接纳外部的暗示和建议。
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意识层面会对来自外界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过滤,但在催眠状态下,个体的防御机制相对减弱,潜意识更为敏感。
这使得催眠成为一种利用潜意识层面来改变思维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催眠并非可以让人完全失去意识和自主能动性
的状态。
个体在催眠状态下仍保有自我保护和辨别能力,不会接受违反自己价值观和伦理标准的建议。
催眠的效果也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对催眠的回应程度因人而异。
催眠
催眠名词解释: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这种恍惚状态的意识状态,是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选自百度)
催眠实质上是一种人为的,介于觉醒与睡眠之间的心理状态,催眠者的暗示诱导使被催眠意识处于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使潜意识中的大量信息被重新组合,提取并与催眠者的意识发生连通产生的反应。
(选自百度百科)
催眠是什么?我理解的还不透彻,但是近段时间我自己感觉得到被催眠了(跟着老师读了一些正能量的书,学着做正向的心理暗示),被催眠了的感觉还真的很不错。
身体比以前更健康了(自测血糖值,血压值等等都更正常)。
心情也比以前好多了,若起情绪了也比以前受控制,自己能够很快释放情绪。
催眠的心理学名词解释
催眠是一种心理状态,通常通过一系列指导和建议来引导个体进入深度放松和集中注意力的状态。
在心理学中,催眠通常被描述为一种特定的意识状态,其中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减弱,同时对内在体验和建议更为敏感。
催眠状态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诱导,包括重复的建议、放松练习、专注于特定对象或声音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催眠状态可能会导致一些认知和感知的变化。
例如,个体在催眠状态下可能会经历时间感觉的改变,对于疼痛或焦虑的感受也可能会减轻。
一些研究表明,在催眠状态下,个体的大脑活动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催眠可以影响个体的感知和体验。
催眠的心理学名词还包括“催眠感应”和“催眠状态下的建议性行为”。
催眠感应是指个体对于催眠诱导的反应程度,这可能与个体的个人特质、信念系统以及对催眠的态度有关。
而催眠状态下的建议性行为则指的是个体在催眠状态下对于建议性语言和指令的敏感度和执行情况。
此外,心理学家对于催眠状态的本质和作用仍存在争议。
一些
学者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可以通过特定的诱导方式来达到,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催眠状态只是一种放松和专注的状态,与日常意识状态并无本质区别。
总的来说,催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涉及认知、感知和意识等多个方面。
它在心理学中仍然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揭示其本质和作用。
催眠语句100句1. 你现在可以放松下来。
2. 闭上眼睛,专注于我的声音。
3. 每次听到我的声音,你会感到更加放松。
4. 我的声音会引导你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5. 你会感到一种愉悦和安宁。
6. 你的身体会完全放松。
7. 每个肌肉都会松弛下来。
8. 你的思想会变得平静和清晰。
9. 你的呼吸会变得深而平稳。
10. 你的心跳会变得平稳有节奏。
11. 你会感到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12. 你的大脑会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
13. 你会感到一种轻松和解脱。
14. 你可以自由地放松和释放任何压力。
15. 你会进入一种愉快的梦境。
16. 你会感到非常安全和保护。
17. 你会在梦中经历愉快的冒险。
18. 你会感到自己充满能量和动力。
19. 你会在梦中实现自己的愿望。
20. 你会感到非常自信和自豪。
21. 你会集中注意力并专注于你想要的事情。
22. 你会发现自己具有无限的潜力。
23. 你的记忆力会变得更加锐利和敏捷。
24. 你会在梦中学会新的技能和知识。
25. 你会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
26. 你会在梦中体验到幸福和快乐。
27. 你会感到非常轻松和平静。
28. 你会在梦中创造美好的事物。
29. 你会感到非常乐观和积极。
30. 你的身体会自动恢复和疗愈。
31. 你会在梦中与你的潜意识对话。
32. 你会感到非常清醒和警觉。
33. 你会在梦中解决问题和困惑。
34. 你会感到非常平静和安详。
35. 你会在梦中找到答案和指引。
36. 你会感到非常自由和无拘束。
37. 你会在梦中发现新的可能性。
38. 你会感到非常坚定和有决心。
39. 你会在梦中克服困难和挑战。
40. 你会感到非常有动力和毅力。
41. 你会在梦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42. 你会感到非常充满爱和善意。
43. 你会在梦中体验到和谐和平衡。
44. 你会感到非常宁静和放松。
45. 你会在梦中与你的内在力量连接。
46. 你会感到非常自我接受和满意。
47. 你会在梦中发现真正的自己。
十种最常见的催眠术催眠术是一种受欢迎的技巧,可以帮助人们释放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治疗恐惧,减少焦虑。
这种被认为是实现心灵空间的有效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和解压缩,开放和沟通的可能性。
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进行个人成长和发展。
催眠术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以下是最常见的十种:1.自意识催眠:种方法是让受催眠者进入放松状态,通过自言自语,提供肯定和持续的暗示,逐渐深入到潜意识,从而影响行为和情感。
2.关联催眠:种方法利用触觉,嗅觉,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来引发舒适的环境,然后使受催眠者放松下来。
3.假想催眠:种方法是通过把受催眠者的想象力投射到一个放松的虚拟环境中来实现的。
4.视觉催眠:种方法是通过使用空间图像,矫正思维,阴影,光线变暗等方法来实现的。
5.心理催眠:种方法是让受催眠者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催眠师的提示和解释,从而实现改变和成长。
6.咒语催眠:种方法利用咒语来实现放松,解除紧张情绪,减少压力,有助于改善情绪和睡眠。
7.激励催眠:种方法是让受催眠者自己的激励自己,以便于聚焦更积极的想法,进而使自我意识达到有益的变化。
8.安慰催眠:种方法是让受催眠者用某种舒适的情感来实现放松,改变思想,改善情绪和睡眠。
9.进化催眠:种方法是将受催眠者带入一个催眠状态,通过安排固定的情境来提高受者的自信心。
10.复古催眠:种方法是让受催眠者身处于一种古老无比的放松状态,使自身的思维跳脱出日常的麻烦,帮助改善情绪和增强活力。
催眠术的目的是让受催眠者进入一种舒适的状态,以帮助他们达到自我认知和发展的最高境界。
它具有减轻焦虑和压力,促进正念,改善睡眠和提升自信心的功效,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催眠术可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过去,但可以帮助一个人改变未来,对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催眠术可以有效改善个人的生活,当然,在做这种活动之前,应该先找一位可靠的催眠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受催眠者也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准备,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催眠名词解释心理学
催眠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它被定义为一种有意引导下的注意力和意识状态,其中个体倾向于产生更易受影响的状态。
催眠是一种通过暗示来影响记忆、感知和行为的技术,通常是由催眠师或治疗师引导进行。
催眠的效果因个人和情境而异,但研究表明,催眠可以增加对建议的接受度,使个体更容易接受和执行某些行为和想法。
催眠也可以用于消除恐惧症、减轻疼痛、改善睡眠等方面。
催眠的原理仍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催眠可能涉及大脑中一些特定区域的活动,如前额叶皮层和杏仁体。
对于催眠的解释包括暗示、舒适感、自我意识降低和对幻觉和幻听的更容易接受。
催眠在心理学和医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应该注意,催眠并不适用于每个人,也不适合所有问题。
因此,催眠治疗应该由专业的催眠师或治疗师进行,并且应该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
催眠的概念
催眠,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完全专注并能达成某种目标的过程或者行为。
从广义上讲,就是所有造成影响的暗示行为。
比如说,教育、广告、人际交流、销售、演讲等等。
有些是我们能意识到的,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无意识地在接受着。
催眠是一种深度放松和高度体认的表现。
就像做白日梦或冥想一样,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潜意识会开放并吸取对自己有帮助及有益的暗示,
当催眠治疗师实施催眠时,人会忘记身体机能和自我意识,这会使人更容易地接受暗示,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地给予被催眠者暗示,并持续多个疗程,会使新的改变让病人永久地接受。
催眠术就是催眠师运用不断重复的、单调的言语或动作、声响、物体等向被催眠者的感官进行刺激,诱使其意识渐渐进入一种完全放松的特殊境界的技术。
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的心理状态。
催眠的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
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作出反应。
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
催眠时暗示所产生的效应可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活动中。
催眠术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能够产生神奇效应的一种技术。
这些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催眠。
催眠是一种利用语言、动作、声音等刺激,引导人们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从而接受催眠师的暗示,改变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技术。
催眠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心理和身体的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疼痛、睡眠障碍等。
催眠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催眠前的准备: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建立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以及评估被催眠者的催眠感受性和催眠目标。
催眠师需要向被催眠者介绍催眠的基本概念、过程、效果和注意事项,消除被催眠者对催眠的误解和恐惧,让被催眠者对催眠有一个正确的期待和态度。
催眠师还需要通过一些测试或问题,了解被催眠者的催眠感受性,即被催眠者对催眠的反应能力和程度,以便选择合适的催眠方法和技巧。
催眠师还需要与被催眠者明确催眠的目标,即被催眠者想要通过催眠达到的效果,以便制定合适的催眠计划和暗示。
2、催眠的导入:这一步主要是为了让被催眠者从正常的意识状态转变为催眠状态,即一种放松、专注、敏感的意识状态。
催眠师需要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引导被催眠者放松身体和心理,集中注意力,忽略外界的干扰,进入一种类似于沉浸在梦境或幻想中的状态。
催眠的导入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放松法、凝视法、数数法、数息法、下楼(电)梯法、手臂下降法等⁴。
催眠师可以根据被催眠者的催眠感受性、个性、喜好等,选择合适的催眠导入方法,也可以灵活地结合多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催眠效果。
3、催眠的深化:这一步主要是为了让被催眠者从浅层的催眠状态进入深层的催眠状态,即一种更加放松、专注、敏感的意识状态。
催眠的深化是为了增强被催眠者对催眠师的暗示的接受能力和程度,从而提高催眠的效果。
催眠的深化方法也有很多,常见的有倒数法、重复法、想象法、比喻法、转移法、测试法等⁴。
催眠师可以根据被催眠者的催眠状态、反应、目标等,选择合适的催眠深化方法,也可以灵活地结合多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催眠效果。
4、催眠的暗示:这一步主要是为了让被催眠者在催眠状态下,接受催眠师的暗示,从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达到催眠的目标。
催眠名词解释什么是催眠名词解释?人们在入睡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而又不知道自己已经睡着了。
这就叫做催眠,也叫入睡状态。
注:意识障碍包括缺乏知觉和错误的知觉两种状态。
例如,一个人患有严重的“健忘症”,当他面临危险情景或看到危险物品时,不能很快地作出反应,此时,就会失去了最基本的思维控制能力,即意识障碍。
与意识障碍相对应的概念是意识。
意识,即觉察,通常也叫自我意识。
意识的两个方面——感觉、运动意识,分别从感觉和运动两个方面反映出来。
例如,我们清醒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知道我们正站在哪里;但在入睡之前,我们却不能确切地回忆起我们正站在哪里。
然而,当一个人已经在梦中的时候,仍然可以清楚地说出他正站在哪里,并且还知道他正坐在床上。
这表明我们对睡眠有自主的控制权,而不像平常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催眠。
在催眠状态下,人的各种功能恢复正常,人格特征稳定,记忆不受损害,对外界刺激有充分的反应能力。
有人认为,由于人类本身具有对客观环境进行监视、保护、调节和适应的能力,催眠现象不是完全消极的,它可以成为探索人体自身潜力的手段之一。
因此,尽管催眠术是在精神病学领域内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在医生帮助病人康复过程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催眠和催眠术催眠是指某些具有催眠能力的人用暗示性的语言或非语言的沟通技巧,诱导另一些不特定的多数人进入催眠状态,让他们产生种种的幻觉、幻听、假性记忆和错误的判断。
这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包括对时间、地点、环境的超自然的深度的感知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经验。
外界刺激对感觉器官的作用称为感觉,而把由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活动加以结合、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并在大脑中形成具有新的性质的映象,这种心理过程称为思维。
人脑有许多特定的区域专门从事思维活动,而其他的大脑皮层则负责完成其他任务。
换言之,无论是抽象思维还是形象思维都离不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这就是所谓的“全脑开发”。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我们所获得的收益是平等的,而思维的本身,就是对大脑的充分利用。
高级催眠术之气合催眠法时间:2012-12-3 18:38:16来源:网络整合作者:中国催眠网点击:7次标签:这种方法,是以施术者气合的喝声而使受术...这种方法,是以施术者气合的喝声而使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
先让被催眠者凭坐椅上,施术者距离他约一米左右而直立,告诉他说:“等一会,我大喝一声,你听到后即刻闭目,并直接进入催眠状态。
”谈话时,受术者须凝视施术者的脸,并作深呼吸,施术者直立不动,右手举在头上,左手垂在左侧,下腹凝气,熟视被术者的脸。
一俟受术者露出精神沉迷的样子,伺其呼气时,施术者即引用丹田之力,大喝一声,同时降下右手,于是受术者闭目,施术者再走近他的身旁,反复暗示:“你睡着了。
”并进行抚下法,则被术者便能感应暗示而进入催眠状态了。
施行这种方法,必须先练习喝声,如喝声无力,则不能发生显着感应。
气合是催眠中有力的方法,是施术者的基本功。
如果没有这种本事,便声称具有施术的能力,实是言过其实。
用这种方法施于治病矫癖,也是收效。
如能熟练地掌握这种方法,即于受术者觉醒时,施术者一喝能使其转入催眠状态,甚至能使他人呆立不动,如同木偶一样。
进修达到这种程度的施术者,就是催眠大师了。
日本有一位能掌握气合术的催眠学家,曾作过惊奇的实验,他能用气合大喝一声,将栖止在电线上的小鸟闻声坠地,一时传为神奇。
有些施术者在施行此法时,有时大喝一声却不能使人催眠,也有连续喝至四五声才使人催眠的。
气合术能催眠的原因,是因受术者听到突然的喝声,杂念停止,因而顺利进算计催眠状态。
此法尤其对曾受过催眠的人,效力更快,只要施术者给以一喝的暗示,便立时能进入催眠状态。
所谓气合催眠法,即指用气合的喝声,而将受术者导入催眠状态的一种方法。
实施过程如下:催眠师站在离受术者两米远的地方。
要求受术者集中注意力,并深呼吸。
此时告诉受术者:“只要我大喝一声,你将立刻闭上眼睛,迅速进入催眠状态,肯定是这样,不会有错的。
”然后催眠师而对受术者直立而不动。
集中注意力于受术者,并精心观察。
当发现受术者已经进入精神沉寂,高度专注的状态时,从腹部丹田用力,大吼一声“呔”。
受术者将由此而进入至少中度催眠状态。
然后再施予受术者进入深度催眠状态的暗示诱导,便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win2012的日记∙win2012的主页∙广播∙相册∙喜欢∙二手∙活动∙发豆邮自我催眠术入门技巧2011-09-25 16:23:48场所:最好在安静的光线较暗的房间中练习。
姿势:将身体靠在沙发上或躺椅上,全身放松,服装不宜过紧,将有碍于全身放松的眼镜、领带、手表、项链、戒指等脱下。
呼吸:采用上述的深腹式呼吸法。
四肢和手指轻轻地舒展,以配合呼吸。
1)条件反射操作练习之一:闭眼、呼吸调控后进入浅眠状态,自我暗示以下五句话:“右腕沉重,像铅一样沉重”“右腕非常沉重,沉重……”“我的左腕沉重,像铅一样沉重”“左腕非重沉重,很沉重……”“左右两腕像铅一样沉重”。
以上暗示反复进行,从腕到手指,从手指到肩膀为止,使其处于一种被动听命的状态。
所需时间约3分钟。
2)条件反射操作练习之二:方法、姿势等与操作练习之一相同,但是把自我暗示的五个句子中的“腕”换成“脚”,暗示句如下:“右脚沉重,像铅一样沉重”“右脚非常沉重,沉重……”“我的左脚沉重,像铅一样沉‟重”“左脚非常沉重,沉重……”“左右两脚像铅一样沉重”。
以上暗示反复进行,从腿部到脚趾轻轻舒展,保持松弛状态。
所需时间3~5分钟。
两个练习结束后,休息一会,自我暗示3次:“一切正常”。
然后睁开眼睛,苏醒。
3)条件反射操作练习之三:呼吸、姿势和方法与操作练习之一相同。
闭眼后,想象坐在一间磁石砌成的房间中,房间四周发出强大的“磁力”,自我暗示以下五句话:“我的眼皮沉重,沉重……”“我的眼皮非常沉重”“我的眼皮像铅一样沉重”“眼皮闭上”“眼皮紧紧地闭上”。
以上暗示反复进行3次,然后冥思3~5分钟,结束练习(方法见练习之二)。
4)条件反射操作练习之四:采取深腹式呼吸法,横躺或仰卧在睡椅或床上,两手置于腹部肚脐处。
想象自身坐在阳光明媚的公园里,或者是夏日海滨的沙滩上。
自我暗示以下几句话:“腹部温暖,温暖”“我的整个腹部非常温暖“…像太阳光照在肚子上,暖洋洋,暖洋洋的”“腹部温暖,非常轻松”“腹部轻松、舒适,非常温暖”。
以上暗示反复进行3次。
当腹部确实有一种充实的温暖感后,可以结束所有练习,自我暗示3次:“一切正常”。
然后睁开眼睛,苏醒。
自我催眠中级技法场所和催眠姿势与训练“自我催眠入门技法”相同,呼吸先采用意念呼吸法,3分钟左右后换成深腹式呼吸法。
将双手搓热,按摩一下颜面和头部,然后从肩膀处按摩至手掌、手指处,进入冥思状态。
进行以下的想象:非常大的气球系在你的右腕上,气球中充满了氢气,具有强大的浮力,将你的手腕向上拉。
你会觉得右手腕受到的重力在减小,整个右手有一种向上浮动的感觉。
自我暗示:“手腕非常轻,非常轻;向上浮,向上浮……”然后,想象你的左手:左手浸入温水池中,左手所受的重力在减小,被浮力顶起来,手指在水中微微浮动。
自我暗示:“左手在温暖的水中浮起,浮起……”以上的浮动感逐渐变成无重力状态,两手从肘、腕起至肩膀,渐渐上升,在水的浮力和气球的牵引下,两手臂在胸前缓缓舒展,伸直。
接着进一步想象,在你的腰腹部和两脚踝处,都系上了大气球,由于它们的引力,你的身子飘然欲仙,腾空欲起。
自我暗示:“身体变轻,变轻,向空中浮起,浮起……”感谢分享到推荐3人3人喜欢喜欢这招好使么?自我催眠:改善自我状态的心理疗法时间:2012-12-3 18:39:07来源:网络整合作者:中国催眠网点击:26次标签:所谓自我催眠,即指自己诱导自己进入催眠...所谓自我催眠,即指自己诱导自己进入催眠状态,利用“肯定暗示”促使潜意识活动,从而达到治愈疾病、调节身心的目的。
它的特点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可以进行。
自我催眠术方便易行,无需去看医生,随时能进行,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具体而言,自我催眠术的功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催眠术能有效地改善自己。
人人都想获得自己理想中的成功,而任何意义上的成功,其先决条件都是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自我、一个具有高度自信的自我。
许多经常做自我催眠的人认为,自我催眠术给他们最大的和最经常的帮助就是改善自我的状态。
许多大公司的经理人员、即将面临重要考试的学生以及其他人,常常处于高度的心理疲劳状态之中,他们时常感到紧张、焦虑、头脑昏昏沉沉、思路很不清晰、情绪也烦躁不堪,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埋头睡上三天,事实上又不可能。
这些人如果利用工余课间的片刻休息时间,做上一次自我催眠,那么,他们的疲倦感、紧张感就会一扫而光,而且还会感到头脑清楚、耳目一新、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自我催眠术能调整自我身体状态,即生理与心理是相通的、有着密切联系的,生理上的疾病可能会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而心理上的变化也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
通过心理活动来调节生理状态完全是可能的,特别是在催眠状态下更是如此。
经由自我催眠来调节生理状态并能取得良好效果的例证有许多。
另外,其他一些身体上的毛病,如头痛、肩酸、面部痉挛、风湿症、频尿症等等,经过自我催眠,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自我催眠不仅可使病态的身体能有不同程度的康复,而且也能使身体焕发出巨大的力量。
据报道:韩国的运动员在每晚临睡之际,都要想象一番自己与主要的对手争夺时的情景,以及自己是如何战胜对手的。
据说这不仅可以增加自信心,而且也利于体内各种能力的生长与发展。
自我催眠的方法有许多种,效果最好、应用最广的方法是自律训练法。
实施自律训练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就场所而言,以选择宁静的场所为宜。
以卧室比较合适。
光线不要太亮,气温不高不低更为理想。
倘若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那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包括工作单位甚至公共汽车上都行。
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先要把皮鞋、领带、手表、胸罩、皮带等束缚身体的物件除去。
由于姿势在进行自律训练法时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按规则办事。
自律训练法的姿态有仰卧式与坐式两种,总体要求是自己感到舒适。
在自我催眠中,心理上的准备最为重要。
主要是不断进行轻松、若无其事的暗示。
这样一来,受到暗示的身体各部分,会毫无抵抗地顺着自己的意愿行事。
身体的各部分若按照心中的想象运作,集中的程度不仅可以增加,而且催眠的效果也更为理想。
------分隔线----------------------------揭开催眠术的玄机时间:2012-11-14 13:14:29来源:原创作者:中国催眠网点击:103次标签:催眠术巫术?科学?伪科学?关于催眠术的争论据说从两百年前就开始了。
两年前,国内也陆续兴起催眠表演、催眠治疗,引发争议不断。
最近,或许是受魔术...巫术?科学?伪科学?关于催眠术的争论据说从两百年前就开始了。
两年前,国内也陆续兴起催眠表演、催眠治疗,引发争议不断。
最近,或许是受魔术热的影响,一直充满神秘色彩的催眠术又被人所关注,前有杭城记者亲身体验催眠过程,后有电视台制作探秘节目,播出催眠秀。
对于至今没有定论的催眠术,人们一边惊叹不可思议的催眠现象,一边质疑真假;一边好奇催眠如何实现,一边怀有恐惧,仿佛催眠师能够随时将人催眠,把钱拿走。
催眠术,真的像电视、电影中看到的那样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吗?一位催眠师的自我揭秘揭秘者:吕承谕,催眠治疗师,2008年3月参加录制江苏卫视《人间》栏目推出的探秘类系列片《探秘潜意识——科学催眠》,并曾应江苏卫视《心灵捕手》节目之邀,表演催眠秀。
电视节目中的催眠表演是事先安排过的被催眠者的身体变得像钢板一样硬,可以承受一个成人的重量;一声令下,数位被催眠者集体入睡;被催眠者在催眠师的指令下做出各种动作,醒来后一无所知……电视上出现的催眠表演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这是像魔术一样的假像,还是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事先串通好的结果?不管催眠秀表演是否真实,有一点,吕承谕肯定地回答:被催眠者是经过挑选的,都是容易接受暗示的人。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上舞台前就知道表演不会涉及个人隐私,从而乐于配合催眠师的指令性动作,进入被催眠状态。
吕承谕说,大多数人以为催眠就是控制人的意识,被催眠者是无意识的,随便谁都可以被催眠,这些观点其实都是错误的,“催眠能够实现的首要条件就是被催眠者愿意接受,否则是催眠不了的。
催眠也不会让人丧失意识能力。
”被催眠者不仅有知觉、有意识,还能撒谎“如果被催眠者是失去知觉的,怎么能听到催眠师说话呢?”对于一些人认为的,催眠能够让对方失去知觉,可以任意操控的想法,吕承谕一句话就反驳了。
“事实表明听觉是存在的,而且可能比任何时候都灵敏。
武侠小说中不是经常讲到闭关吗?这也可以视作自我催眠的过程,依靠降低主意识思维,发挥潜意识功能,让感官更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