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
- 格式:doc
- 大小:42.35 KB
- 文档页数:8
八段锦八段锦一般是由八种动作组成,每种动作称为一“段”。
每种动作都要反复多次,并配合气息调理(如舌抵上颚、意守丹田)。
八段锦的动作一般比较舒缓,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锻炼。
1.双手擎天理三焦∙含胸拔背,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分开,中指尖相向,从胸腹前如“托天”状慢慢向上托起。
要真如“托天”一样用暗劲,做到“力从脚跟起,贯到泥丸宫”。
∙托到顶门后,掌自然向外、向上翻转,中指尖始终相向,如此继续向上托起,托到不能再高时,用暗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向上顶八次。
∙注意须用意、用暗劲向上顶,胳膊不可上下弯曲、晃动,臂肘始终是直的。
做完八个动作后,手臂自然向两边松垂下来,同时全身放松,自然松一口气。
∙稍歇一会儿后,再做下一遍运动,共做八遍六十四个暗劲动作。
∙“泥丸宫”,俗称顶门,即婴儿头骨未合处。
2.左右开弓似射雕∙含胸拔背,马步站立做到“三平”。
“三平”,即小腿与地面垂直,大腿与小腿连成直角,身背又与大腿垂直,做到“三平”很难,年老与体虚的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适当站立即可,不可强求。
∙站好后,左手虎口张开,食指上指,其它四指如握弓背状,右手如拉弓弦,从胸前用暗劲左右拉开。
左手向左一直伸展,同时目视左前方,如欲射大雕状。
左手完全伸展后,左右手依旧用暗劲一个伸,一个拉,左手向左再顶八次,然后自然松开、收回,同时全身放松,松一口气。
稍歇一会儿后,再换向右方做一遍,也顶八次。
如此左右各做八遍。
∙注意向左右用暗劲顶时,伸直的手臂不能弯曲或来回收缩,始终用的是暗劲,从外表上看不出来。
3.调理脾胃单手举∙全身放松,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手指自然分开,相向,从腹前开始,右手掌心向上,向上慢慢托举;左手掌心向下,向下慢慢按压。
右手托到头一侧时,掌心自然向外翻转,逐渐上举如“托天”状,手臂一直伸到不能再伸时,左手也下压,中指尖自然指向前方,压到不能再压时,腰带动上半身向左转,转到不能再转时,两手用暗劲一个向上举,一个向下压,同时两眼用力瞧右脚跟。
八段锦标准口令八段锦是一套传统的健身气功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在中国历史悠久的养生保健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效果显著而闻名于世,受到了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然而,想要练好八段锦,除了姿势要标准外,口令也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是八段锦的标准口令,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口令,两手托天理三焦,意味着双手向上托举,手心朝上,手指稍微分开,手臂微微弯曲。
同时,心中默念“两手托天理三焦”。
第二段,五劳七伤往后瞧。
口令,五劳七伤往后瞧,意味着身体向后仰望,头部微微仰起,目光注视头顶。
同时,心中默念“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三段,左右转头舒五脏。
口令,左右转头舒五脏,意味着头部向左右两侧转动,颈部要保持舒展。
同时,心中默念“左右转头舒五脏”。
第四段,虚实分清气血流。
口令,虚实分清气血流,意味着在进行动作时,要分清虚实,让气血畅通流动。
同时,心中默念“虚实分清气血流”。
第五段,背后七颠百病消。
口令,背后七颠百病消,意味着进行背后七颠的动作,有助于消除百病。
同时,心中默念“背后七颠百病消”。
第六段,左右搓揉胃腑宽。
口令,左右搓揉胃腑宽,意味着进行左右搓揉动作,有助于舒缓胃腑。
同时,心中默念“左右搓揉胃腑宽”。
第七段,上下承露洗肝胆。
口令,上下承露洗肝胆,意味着进行上下承露的动作,有助于洗涤肝胆。
同时,心中默念“上下承露洗肝胆”。
第八段,金刚捣碓肾脏全。
口令,金刚捣碓肾脏全,意味着进行金刚捣碓的动作,有助于调理肾脏。
同时,心中默念“金刚捣碓肾脏全”。
以上就是八段锦的标准口令,希望大家在练习八段锦时能够严格按照口令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效果。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将八段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其成为保持健康的一种习惯。
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八段锦标准口诀八段锦标准口诀第一段:开合手悠然举,精神蓬勃气盈盈。
八段锦是一套传统的健身操,而第一段便是开合手。
此动作以双臂悠然举起,如展翅飞翔的鸟儿般,展现着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蓬勃,气盈盈。
第二段:两手托天理三焦,此身体轻如燕。
第二段的动作是两手托天,意味着人们要将自身与天地连接起来,从而调理三焦。
同时,此动作需要身体保持轻盈如燕的状态,使身体变得更加柔韧灵活。
第三段:左右摇摆抚肝脾,效果意外好。
第三段动作中,人们需要左右摇摆,以抚慰肝脾。
肝脾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消化器官,通过摇摆来刺激这两个器官,可以促进消化功能,达到意外好的效果。
第四段:虚实间意无尽,心胸舒畅如海洋。
第四段的动作需要虚实间的转换,既具有柔软的动作,又需要表现出一定的力量感。
这种转换不仅让身体更加灵活,也让人的内心变得宽广,像大海一样舒畅自在。
第五段:弯腰屈膝双手握,增强腰椎力。
第五段动作中,需要身体弯腰屈膝,双手握拳。
这种动作可以增强腰椎的力量,从而提高人体的稳定性和坚韧性。
第六段:两手攀握直上举,肩关节舒展发自心。
第六段动作是双手攀握直上举,此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肩关节的灵活性,让人感受到身体的舒展和放松,同时也能从内心深处释放压力。
第七段:姿态端正心中宽,身体柔软如小孩。
第七段动作中,要求保持姿态端正,让心中充满宽广的想法。
同时,此动作让身体变得柔软,像小孩一样敏捷活泼,让人感受到自由与轻松。
第八段:回收收手结合心,八段锦功满意。
第八段锦的最后一段是回收收手,同时结合内心的呼吸与感受。
回收手动作的完成需要提醒人们心神的凝聚,以此达到八段锦的功满意的效果。
八段锦标准口诀,通过每一个段落的动作来调理人体的身心健康。
从第一段的精神状态开始,到第八段的身心合一,八段锦带给人们内外兼修的全面健身效果。
只要坚持练习,相信你也能够收获身体和内心的满意与舒畅。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八段锦都是一种适合的健身方式,帮助我们保持健康与活力。
让我们一起来尝试练习八段锦吧!。
八段锦口诀表
八段锦是一套古老的健身养生功法,此功法由八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独立的功效。
下面将分别介绍八段锦的口诀表:
一、起势
身正气盈,脚平立地。
两手沉肘,心意合一。
二、两手攀天
上添劲力,掌心向上。
手肘下坠,脊椎挺直。
三、左右开弓
手心勾起,落腕下压。
左右分开,手指相对。
四、海底捞月
左右挥手,手臂一线。
上抬下按,如抱球状。
五、翻天覆地
左右转体,脊梁挺直。
手肘内侧,手心向下。
六、点手式
手势如弓,以指相对。
上抬下按,手各有方向。
七、倒挂猴式
手托虚势,向下躬身。
头低臀高,肩胛放松。
八、收势
手掌相握,慢慢提起。
两眼平视,静心合一。
八段锦口诀表,这八个部分相互配合,气动全身。
锻练时需注意保持呼吸顺畅,不要太急躁,要慢慢地调整到最佳状态。
每个部分的动作都要练习到位,不能草草了事。
这套健身
养生功法适合各个年龄层的人练习,有利于调节身体,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
八段锦标准口令八段锦有坐八段锦、立八段锦之分,北八段锦与南八段锦,文八段锦与武八段锦,少林八段锦与太极八段锦之别。
八段锦标准口令如下:(一)"两手托天理三焦"法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两臂自然松垂身侧,然后徐徐自左右侧方上举至头顶,两手手指相又,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同时顺势踮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轻轻着地。
如此反复多遍。
若配合呼吸,则上托时深吸气,复原时深呼气。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法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
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
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
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反复进行数次。
如配合呼吸,则展臂及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三)“调理脾胃须单举”法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如配合呼吸,则上举下按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四)“五劳七伤向后瞧”法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掌心紧贴腿旁,然后头慢慢左顾右盼向后观望。
如配合呼吸,则向后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两足分开,相距约三个足底的长度,屈膝半蹲成骑马势。
两手张开,虎口向内,扶住大腿前部。
头部及上体前俯,然后作圆环形转摇,转动数圈后再反方向转幅。
在转腰的同时,适当摆动臀部。
如配合呼吸,则在转腰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六) "两手攀足固肾腰"法直立,并足,两膝挺伸、上身前俯,以两手攀握两足趾(如碰不到,不必勉强),头略昂起。
然后恢复直立姿势,同时两手握拳,并抵于腰椎两侧,上身缓缓后仰,再恢复直立姿势。
反复进行。
本式采用自然呼吸。
(七)“攒拳怒目增气力”法两腿分开屈膝成骑马势,两手握拳放在腰旁,拳心向上。
八段锦标准口令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健身养生功法之一,被誉为“宝盖头”、“宝盖头八段锦”、“八段锦”等。
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效果显著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宝盖头”、“宝盖头八段锦”、“八段锦”等。
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效果显著而闻名于世,是一种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健身养生功法。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手平举,掌心向上,手臂自然下垂,双眼平视前方。
吸气,同时两手缓缓向上提起至头顶,掌心相对,手指微微分开,感觉两手掌心有一股力量向上提拉。
保持数秒,然后呼气,两手缓缓放下至腰际,再慢慢放下。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左手向左伸直,同时右手向右揽弓,掌心向外,手指微微分开。
保持数秒,然后呼气,左手缓缓回收至身前,右手也缓缓回收至身前。
然后换另一侧重复。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右手向上伸直,掌心向上,手指微微分开。
保持数秒,然后呼气,右手缓缓放下至身前。
然后换另一侧重复。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双手握拳,掌心向外,向后伸直,同时头部向后仰望,保持数秒。
然后呼气,双手缓缓放下至身前,头部也缓缓回正。
第五式,搂膝固肾献功勋。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双手交替向膝盖方向抱拳,保持数秒。
然后呼气,双手缓缓放下至身前。
第六式,左右搬拦防心神。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右手向上伸直,掌心向上,手指微微分开,同时左手向下伸直,掌心向下,手指微微分开。
保持数秒,然后呼气,双手缓缓放下至身前。
然后换另一侧重复。
第七式,转头摇头摆柳腰。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头部向左转动,同时上身稍微跟随转动,保持数秒。
然后呼气,头部回正,然后换另一侧重复。
第八式,虚实开合任自如。
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前方。
吸气,双手向身体两侧分开,同时脚尖向外扩开,保持数秒。
然后呼气,双手和脚慢慢回收至身体中心。
以上就是八段锦标准口令的具体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且坚持练习,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收获健康和快乐。
八段锦标准版完整讲解预备式动作讲解第一个动作两脚并步站立双手自然下垂放于大腿外侧眼睛平视前方首先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然后两臂内旋掌心朝向身体后方同时向身体两侧摆起直到手与臀部处在同一个高度接着上臂不动小臂内收至掌心朝向腹部指尖相对且距离10厘米做手部动作的同时膝关节微微弯曲动作要领整个身体要自然放松头向上顶下巴微收保持上身直立注意不要耸肩大拇指与食指平行其余四指微微并拢指尖相对臀部收紧膝关节弯曲不超过脚尖脚尖向前两脚要成一个平行线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讲解首先按预备式站好第一个动作两掌五指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然后两掌心缓缓向上托至胸前在胸前向外翻掌翻掌后掌心向上继续上托眼睛跟随手的方向一直拖到两个肘关节伸直在做手部上托的同时双腿缓缓伸直与手臂上托速度保持一致接着掌根用力向上顶目视前方动作稍微停顿最后双手自然在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下落时双手与身体在同一平面划过的轨迹呈弧线形两掌环形抱于腹前回归到预备式动作接下来配合呼吸做动作两掌上托的时候吸气吸下巴内收屏气1到2秒呼气同时两手下放呼吸气吸下巴内收屏气1到2秒呼气呼动作要领做这个动作容易犯的错误是双手上举时松懈无力肘关节弯曲抬头不够正确做法是两掌在顶点时掌根用力上顶带动肘关节伸直在顶点略有停顿保持拉伸状态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讲解首先按预备式站好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同时左脚向左迈开一步略比肩宽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位置左掌在外平视前方第二个动作左手呈八字掌右手屈指空心握拳眼睛看着左手的方向左手向身体左侧推出右手肘向右平拉保持肘关节与肩同高就像拉弓射箭一样在做手部动作的同时膝盖微微弯曲两腿半蹲成马步第三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腿慢慢伸直两手便自然掌眼睛看向右手的方向右手向上向右画弧至水平位置与左手同高接着下落回收回到预备室接下来做反方向开步搭手下蹲拉弓移重心鬓角两手环抱配合呼吸做动作开步拉弓时吸气拉到尽头屏气1到2秒双手回收时呼气开步吸气屏气1到2秒呼气动作要领做这个动作容易犯的错误是弯曲手的手肘低于肩部弯腰八字脚做动作时应该注意两手水平拉开成一水平面肩肘齐平上身直立脚尖向前两脚跟外撑第三式调理脾胃虚单举动作讲解须单举动作解说首先按预备式站好第一个动作左手掌心朝上右掌掌心朝下两掌指尖相对接着左掌缓缓上托经过面前翻转手掌使大拇指朝外继续上托举在头的左上方同时右掌用力向下压至胯旁指尖向前停顿1到2秒双手分开时膝盖缓缓伸直第二个动作左手自然下放经面前落下掌心朝下右掌回收至腹部双手回收时膝盖缓缓弯曲回到预备式换方向再做一遍起身上托下按稍停顿下落回收接下来配合呼吸做动作双手分开时吸气上托到最高点时屏气1到2秒双手回收时呼气吸气屏气1到2秒呼气动作要领注意手臂上撑下按时两掌放平对拉拔伸拔长腰身和脊椎肩部要放松立在掌根肘关节微屈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讲解首先按预备式站好第一个动作两腿伸直重心升起同时两臂自然垂下指尖向下第二个动作两臂外旋外展至掌心朝外两手臂也在身旁呈8字形同时头向左后方转眼睛看向左后方直到极限时稍微停顿1到2秒第三个动作两臂内旋回收按于胯旁掌心朝下指尖向前两膝关节微弯同时头回正目视前方然后换方向做接下来配合呼吸做动作向后转头时吸气转到极限时屏气1到2秒动作回收时呼气吸气屏气1到2秒呼气动作要领做这个动作容易犯的错误是转头时抬头可以通过下巴内收可避免抬头另外转头时注意上身保持不动悬臂幅度应大一些第5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动作讲解首先按预备式站好第一个动作重心左移左腿微微弯曲右脚向右迈开一步约两倍肩宽两掌上托到头顶上方肘关节微屈同时伸直双腿伸展全身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臂在身体两侧缓缓下落同时两腿半蹲成马步两掌按在膝关节上方虎口朝内第三个动作重心左移上身向左侧倾斜上身向前方俯身左腿微弯使头顶向前背部保持挺直眼睛看着左脚面第四个动作上身由左向右移动重心随之移动到右脚右膝微弯左腿伸直移动背部保持挺直头顶向前眼睛始终看着左脚面第五个动作当身体转到最右边时头向后摇头顶尽量朝后回正重心随之移到正中呈马步身体转正后下巴微收眼睛平视前方该式一左一右为一次接下来配合呼吸做动作俯身时吸气头在前方摆动时呼气向后摇头时吸气回收马步时呼气俯身时吸气头在前方摆动时呼气向后摇头时吸气回收马步时呼气做完最后一个动作后右脚回收呈开步站立同时两臂经两侧上举回到预备式动作要领马步下蹲臀部夹紧上身中正摇转时不要弯腰眼睛一直看着俯身方向的脚背不要刻意抬头和低头最后通过头部向后摇摆带动身体回正此动作有一定难度需要多练习才能做到流畅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讲解首先按预备式站好第一个动作双手下按指尖向前手臂向上举起同时两腿挺膝伸直手掌举过头顶掌心向前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臂屈肘向下收回双手指尖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照亮我一路前行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陪伴我一路前行你是我两脚面上身随之前倾接着抬头目视前下方停顿1到2秒第五个动作两掌向前伸至耳旁随之用手臂带动上身直立手臂伸直上举掌心向前该动作上下连贯为依次接下来配合呼吸做动作手臂上举时吸气手臂下按呼气穿掌时吸气弯腰时呼气起身时吸气下按呼气穿掌吸气弯腰呼气起身吸气做完最后一次动作回到预备式动作要领两掌摩擦身体时要适当用力向下弯腰时膝关节伸直尽量不要弯曲不要低头手落在脚面时指尖朝前向上起身时手臂要先上举至耳旁带动身体起来动作幅度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动作讲解首先按预备式站好第一个动作左脚向左迈开一步略比肩宽两腿半蹲成马步同时两掌握拳紧贴于腰侧大拇指握在拳心拳眼向上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左拳向前冲出与肩同高拳眼向上瞪眼看着冲拳方向第三个动作左拳变掌拇指朝上四指朝前接着内旋手臂使拇指180度旋转虎口向下眼睛始终盯着左掌第四个动作左掌划一圈至手心向上变拳大拇指握在手心第五个动作左拳屈肘回收至腰侧拳眼向上目视前方换边座该动作左右为一次做完最后一次左脚回收呈并步站立同时两拳变掌自然放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接下来配合呼吸做动作出拳时吸气旋转手掌时憋气收拳时呼气出拳吸气旋转手掌时憋气收拳呼气动作要领冲拳时上身直立不要往前倾不要耸肩上臂贴着身体前送出拳肘关节微屈力达全面回收时先五指伸展充分旋转手掌再屈指用力抓握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动作讲解首先双腿并拢站立双手自然下垂第一个动作目视前方两脚跟提起挺直腰背头部向上顶顶到最高点时稍微停顿1到2秒第二个动作两脚跟瞬间下落轻震地面该动作起落为一次配合呼吸做动作脚跟提起时吸气屏气1到2秒下落时呼气脚跟提起时吸气屏气1到2秒下落时呼气动作要领上提时肩部向下沉不要耸肩脚趾抓地脚跟尽量抬起两腿并拢略有停顿提肛收腹有助于身体保持平衡脚跟下落时不宜过慢需轻轻下震地面收式动作解说双腿并拢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两臂向两侧抬起与胯同高同时双膝伸直目视前方接着两臂内收两掌相结于腹部男性右手在上女性左手在上自然呼吸2到3次后两臂自然下垂结束训练动作要领两掌相结于肚脐下全身放松气沉丹田收视时要注意体态安神举止稳重动作缓慢。
八段锦名词解释
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功法,又称为“八宝功”,源自于明代。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名称和意义,下面对其中几个名词进行解释:
1. 张臂舒胸:指将双臂向两侧舒展,同时深呼吸,以舒缓胸部的紧张感,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2. 双手托天理三焦:指双手向上伸直,手掌面朝天空,以指尖为中心,向上提起,以理顺三焦的功能。
3. 摇头摆尾:指以头部和腰部为中心,交替左右晃动,以增强脖颈和腰部的灵活性。
4. 两手攀足贯耳:指双手抱住小腿,向下弯腰,同时侧耳,以拉伸腰部和腿部的肌肉。
八段锦的练习除了具有健身效果之外,还能够调节身心状态、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康复等领域。
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导言八段锦,又称八段锦功法,是一种古老的健身养生功法,它多达八个动作,各有其特点。
每个动作都是完整而独立的,但综合起来进行锻炼效果更佳。
八段锦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下面详细介绍八段锦标准口令及其动作。
口令及动作第一段:两手攀足,助腹胀式口令:两手攀足助腹胀,益肾腹内劲自长。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双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慢慢弯腰,尽量用手去攀住足尖。
3. 弯腰的同时,吸气,将腹部往里收,尽量靠近大腿。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第二段:左右互摸脚,助益五脏衰口令:左右互摸脚助益,增肝胆道气益五脏。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两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向右侧弯腰,尽量用右手去摸左脚脚心。
3. 同时,左手放到头顶上方。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5. 反方向亦如此。
第三段:右手托天理三焦,通窍助中养神力口令:右手托天助三焦,通窍助中养神魂。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两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向右侧弯腰,尽量用右手贴近身体右侧,手臂自然下垂。
3. 同时,左手放到头顶上方。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5. 反方向亦如此。
第四段:左手托阳辅元阳,促进能量更流通口令:左手托阳辅元阳,助力益气养血气孔通。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两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向左侧弯腰,尽量用左手贴近身体左侧,手臂自然下垂。
3. 同时,右手放到头顶上方。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5. 反方向亦如此。
第五段:两手攀足助腹胀,益肾腹内气自长口令:两手攀足助腹胀,益肾腹内劲自长。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双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慢慢弯腰,尽量用手去攀住足尖。
3.弯腰的同时,吸气,将腹部往里收,尽量靠近大腿。
最详细完整八段锦标准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要领:第一步保持站立姿势,分开两脚并与肩膀齐平,两手臂下垂,眼睛直视前方,注意用鼻子呼吸。
第二步双手平放在腹部,将全部手指伸直并且并拢,两边手指尖相对立,掌心向上,然后将手慢慢移至胸部前方,最后掌心向内外上下翻转,一边翻转一边向上方托举。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要领:第一步两脚略大于肩膀并开,成马步站立,身体直立,两臂交叉放于胸前。
第二步双手握拳,左手食指和拇指呈八字,左手慢慢向左边推开然后伸直左臂。
右臂屈肘拉回,右拳处于右肋前并且拳心向上,重复动作三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需单举动作要领:第一步左手握拳向上举起,掌心向上并且上撑,右掌同时向下按并且指尖指向前方。
第二步左手俯掌下落,随之恢复站立姿势,最后放松全身。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要领:第一步两脚与肩平行开立,两臂自然下垂,两肩往后拉伸。
第二步身体缓慢向左转到最大幅度,眼睛随着双肩移动,调整呼吸,最后向右回转。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动作要领:第一步呈马步姿势站立,双手叉腰,保持身体平衡。
第二步身体向左前方拧动,屈身下俯,头部微微下倾,身体随着上半身转动而转动,最后转身回前。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要领:第一步双脚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站立,两臂在头顶平行举起,并且保持掌心向上托举。
第二步绷直双腿,身体向前倾,双手放至脚背上,然后身体缓慢起立,将右手放至头顶,掌心向前伸直两臂,慢慢回落。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动作要领:第一步双脚与肩同宽下蹲,双手握拳,左拳向前方击出,头部随着左拳微微转动,右拳同时向后拉回。
第二步,左拳收回,打出右拳,头部随右拳微转,左拳往后拉回。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动作要领:第一步双脚并拢站立,两臂举起,脚跟随之提起。
第二步两臂从身前自然下落,脚跟随之下落,调整呼吸。
中国传统功法博大精深,想要学习一套健身养气的运动,不妨学习一下八段锦。
八段锦口诀八句话八段锦口诀有: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臂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动作说明: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动作说明: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动作说明: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动作说明: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动作说明: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动作说明: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动作说明: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动作说明: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八段锦预备式动作说明: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八段锦文字版教学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健身运动,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调节心理和促进身心健康。
下面是一份八段锦的文字版教学,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八段锦。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
深吸一口气,同时提起两臂,手心向上,使掌心相对。
保持两臂直立,慢慢吐气,放下双手。
重复做10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手臂自然下垂。
深吸一口气,将右手举过头顶,掌心向上,同时将左手向下压,掌心向下。
然后,将右手放下,换左手重复动作。
重复做10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抬至胸前,手心向内。
深吸一口气,将右手举过头顶,同时将左手放下。
然后,将右手放下,换左手重复动作。
重复做10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向后仰头,眼睛看向后方。
然后,慢慢呼气,恢复原位。
重复做10次。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将头向左旋转,同时将尾骨向右扭动。
然后,慢慢呼气,恢复原位。
接着,将头向右旋转,同时将尾骨向左扭动。
重复做10次。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站立,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将双手伸直,向上攀援,同时用力挺直腰部。
然后,慢慢呼气,放松手臂和腰部。
重复做10次。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站立,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将拳头握紧,向前伸直,眼睛看向拳头。
然后,慢慢呼气,放松手臂和眼睛。
重复做10次。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将身体向上挺起,同时将脚跟离地。
然后,慢慢呼气,放松身体。
重复做10次。
以上是八段锦的文字版教学,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八段锦。
记得每天坚持练习,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改善身心健康。
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导引术.4000~5000年前,中国中原大地洪水泛滥,百姓深受雨水潮湿的侵害,筋骨多瑟缩而不达,气血多郁滞而不行。
有贤能者发明了“舞",用来摆脱这些病痛。
这种祛病健身的“舞”后来就演变成导引术。
导引者,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术就是通过自身的特殊锻炼方式,使机体气机流畅,骨正筋柔;可以很好的激发自身调理能力,消除病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
健身气功八段锦当初是由一些治病保健的单式动作发展组合起来的,因此八段锦每一式都有其独自的功效,既可选择单式或几式练习,也可以整套练习。
功法特点: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蒹;神形融合,气寓其中。
习练要领:松静自然;准确灵活;练养相蒹;循序前进。
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八段锦各式的动作要点、健身功效。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1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
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极力向上托,使两臂充分伸展,不可紧张,恰似伸懒腰状。
同时缓缓抬头上观,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态,此时缓缓吸气.(2 )翻转掌心朝下,在身前正落至胸高时,随落随翻转掌心再朝上,微低头,眼随手运。
同进配以缓缓呼气.如此两掌上托下落,练习四至八次.另一种练习法,不同之处是每次上托时两臂徐徐自体侧上举,且同时抬起足跟,眼须平视,头极力上顶,亦不可紧张。
然后两手分开,在身前俯掌下按,足跟随之下落,气随手按而缓缓下沉于丹田。
如此托按4 ~8 次。
这一式由动作上看,主要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但实际上是四肢、躯干和诸内脏器官的同时性全身运动。
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
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1 )两脚平行开立,略宽于肩,成马步站式。
八段锦八段锦是一套健身气功,气功最大的优点是能锻炼人的精气神!练习八段锦能缓解疲劳,放松身心,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身体机能,还能通过激发身体潜能来治疗某些慢性病。
八段锦像广播体操一样,有八个段子,所以叫八段锦。
有歌诀及简单解释如下:双手托天利三焦,左右开弓如射雕。
调理脾胃运两手,五痨七伤往后瞧。
摺拳怒目增力气,背后起点诸病消。
提头摆尾去心火,两手盘膝固肾腰。
八段锦预备式预备式:足立八字,间距三寸,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掌指向下,身胸挺直,舌抵上腭,目视前方,意守丹田八段锦第一段、第二段第一段-双手托天:两脚不动,两手由下经胸部向上屈肘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位于肩前,目视前方。
接上动作,两臂缓缓向上举,直臂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同时用鼻微微吸气,两足跟翘起,目视前方。
第二段-左右开弓:接上动作,两足跟落地,用口吐气,左脚向左移一步,上体左转90度。
同时双手由上向左撂(liao)出,两掌变拳,左拳心向下,右臂屈肘向后拉,掌心向上,形似拉弓,上体前倾,使两腿成左弓步,目视左拳。
接上动作,以两脚为轴,体向右转180度,同时两拳变掌随身向前撂出,然后变拳,右拳心向下,左臂屈肘后拉,拳心向上,形如拉弓,上体前倾,使两腿成右弓步,目视右拳。
八段锦第三段第三段-运两手:接上动作,以两脚为轴,上体左转90度,收右脚向内半步,同时两掌变拳,左臂下垂,掌附左胯外侧,右手由右向左,再由左向右反复两次运手,然后向上举臂,掌心向下,架于头上,目视前方。
接上动作,右手由上向下,垂臂,掌附右胯外,左手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反复两次运手,然后左臂上举,掌心向上,架于头上,目视前方。
八段锦第四段第四段-往后瞧:在头前交会,再向胸前划弧合掌。
然后变拳,两臂向两侧伸展成一字状,目视前方。
接上动作,两脚不动,逆呼吸,上体向后仰,头部向后下方缓缓降沉,两眼瞪圆后瞧。
八段锦第五段第五段-摺拳怒目:两脚不动,上体直起,两拳变掌,由后向前划弧,目视两手。
八段锦口诀
正宗八段锦是由古代武术家张三丰所创,其口诀为: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顶劲冥想气自守。
第二段:左右转肩颈脊椎,助强臂力增气血。
第三段:下盘稳定步如钟,龙虎意劲海底寻。
第四段:五指分张抓乾坤,气沉丹田不出门。
第五段:上下打通任督脉,前后贯通须弥间。
第六段:左右分开虚实手,高低起落随心意。
第七段:腰短背窄气贯通,肺胃相协身轻盈。
第八段:上下左右皆圆满,一条真气贯九天。
这八个动作分别可以锻炼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各种内脏器官,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健康和抵抗力。
建议适应自己身体状况进行练习。
八段锦的正确方法
八段锦的正确方法如下: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1. 两掌五指分开,腹前交叉,双腿伸直,两掌上托于胸前,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然后手掌停一停,目视前方。
2. 膝关节微屈,两臂下落,两掌心向上捧于腹前。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1. 左脚向左开步,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
两腿马步,就像左右开弓射箭一样,右掌拉至右胸前,左掌呈八字掌(大拇指和食指呈八字,其余三指曲后)向左推出,把弓拉到最圆,眼光盯着指尖。
2. 然后重心右移,右手划弧,左脚回收,两掌捧于腹前并步站立。
然后反
方向来一次,共做3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1. 左手掌根上撑,上举至头左上方,右掌根下按。
然后左臂下落于腹前,
一左一右做三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1. 两腿微屈挺膝,手臂于两侧伸直,掌心外旋向上,头尽量向后转,目视左斜后方,稍停。
2. 两臂内旋收回两侧,两腿微屈,目视前方。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中医获取更专业的判断和建议。
健身气功八段锦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通三焦经、心包经,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改善各种慢性病症状。
(两手捧于腹前,手心向上,开步微蹲)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疏通肺经,同时治疗腰腿、手臂、头眼部等疾病。
(两手捧于腹前,手心向上,开步微蹲)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调和脾胃两经的阴阳,增强人体正气,主治脾胃不和之症。
(两手按于两旁,指尖向前,开步微蹲)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疏通带冲二脉及胆经,治疗劳损引起的颈椎和腰椎疾病。
(两手捧于腹前,手心向上,开步微蹲)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通心包经、心经、小肠经,治疗心火旺所致的气血两虚、头昏目眩和脚步不稳,增强腰力、腿力和眼力。
(收右脚,两手下按腹前,指尖相对,开步微蹲)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作用:通肾经和膀胱经,强筋骨、固腰肾,治疗腰酸背痛,手脚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状。
(并步,立定站好,手垂于两侧)
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疏通肝经、胆经,治疗气血两虚。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利用颤足使得脊柱得以轻微的伸展和抖动,去邪扶正,接通任督二脉,贯通气血,消除百病。
八段锦的正确方法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如锦缎般优美舒展,又因其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练习八段锦对于强身健体、调节身心有着显著的效果。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八段锦的正确方法。
一、预备式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身体保持正直,放松全身,双手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眼睛平视前方。
呼吸要自然平稳,通过几次深呼吸来调整身心状态,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好准备。
二、双手托天理三焦1、两手上举:两腿微屈,两手掌心向上,从身体两侧慢慢上举,至头顶上方,十指交叉,翻掌,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
同时,两脚跟尽量向上提起,抬头,眼看手背。
2、保持托举:保持托举姿势片刻,感受身体被拉伸,尤其是手臂、肩部、腰部和腿部的拉伸感。
3、下落还原:两手掌心向下,沿体前慢慢下落,同时两脚跟轻轻落地,恢复到起始姿势。
这个动作通过双手上托,充分伸展了四肢和躯干,调理了三焦(三焦是中医对人体上、中、下三焦的统称,分别对应心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气机,促进了全身气血的流通。
三、左右开弓似射雕1、左开弓:左脚向左横跨一步,两腿屈膝成马步。
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左掌在外,右掌在内。
左手向左推出,掌心向左,成侧立掌;同时右手向右拉至右肩前,掌心向右,成拉弓状。
眼看左手食指尖。
2、右开弓:身体重心右移,右脚向右横跨一步,成马步。
两掌交叉于胸前,右掌在外,左掌在内。
右手向右推出,掌心向右,成侧立掌;同时左手向左拉至左肩前,掌心向左,成拉弓状。
眼看右手食指尖。
3、收势:身体重心移至两腿中间,左脚收回,双脚并拢,两掌下落,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这个动作通过左右开弓,有效地扩展了胸部,加强了呼吸功能,同时也锻炼了四肢和肩背的肌肉。
四、调理脾胃须单举1、左单举:左手掌根上撑,上举至头左上方,掌心向上;右手掌根下按,下按至右髋旁,掌心向下。
同时,上举的左手尽力伸展,下按的右手尽力压缩,保持片刻。
历史源流
传说武八段锦是由岳飞创制的,也有传说八段锦是由唐代的钟离权创造的,但这些说法并不十分可信。
在魏晋许逊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中,有关于“八段锦”锻炼方法的记载。
但最早出现“八段锦”名目的是宋代洪迈著《夷坚志》一书:“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说明八段锦在北宋已流传于世。
八段锦自宋朝以来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变化,清末定型后,目前仍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项目,对于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起着重要的作用。
著名宋代大儒朱熹(1130-1200年)对八段锦有一段生动有趣的记述:“愚四十年前注《参同契》时,见吕四行八段锦,诧其老健,每窃笑之。
逮今思之《参同契》之学,实属屠龙术,不如吕四行之宰猪术也。
”朱熹酷爱《参同契》之学数十年,晚年时倍感八段锦之学,优于《参同契》,他幽默地评价《参同契》为“屠龙术”,八段锦为宰猪术,形象地描绘《参同契》为“杨春白雪,和之者寡”,八段锦在当时属于“下里巴人,和之者众”。
坐式八段锦又演化为十二段锦和十六段锦。
此功法至明代已基本定型,如冷谦《修龄要旨》、高濂《遵生八笺》、胡文焕《类修要诀》等皆有记述。
清乾隆时《寿世传真》易名十二段锦,其
后《内功图说》亦加整理记述,通行于世。
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查阅、考证,有以下基本认识:(1)传统八段锦流传年代应早于宋代,在明清时期有了较大发展;(2)传统八段锦创编人尚无定论,可以说八段锦是历代养生家和习练者共同创造的知识财富;(3)清末以前的八段锦主要是一种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导引术;(4)八段锦无论是南派、北派或是文武不同练法,都同出一源,在流传中相互渗透,逐渐趋向一致。
现在流传的站式八段锦,一般是来源于清代梁世昌所编《易筋经图说》的附录《八段锦》。
但作者不详。
在195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八段锦》一书,书中简要叙述了八段锦对人体的作用、锻炼要领,并根据定型的八段锦歌诀,图文并茂地详述由卓大宏、马风阁、唐豪所编的三套立式和马风阁所编的一套坐式的八段锦功法。
内容通俗易懂,发行印数极大,为八段锦的普及推广作出了贡献。
八段锦一般是由八种动作组成,每种动作称为一“段”。
每种动作都要反复多次,并配合气息调理(如舌抵上颚、意守丹田)。
八段锦的动作一般比较舒缓,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锻炼。
在姿势上分为站式和坐式两种,站式要求双脚微分与肩同宽,坐式要求盘膝正坐,具体动作各不相同。
站式和坐式都分别由8句话总结动作要领。
∙站式:(据称是清光绪年间整理改编的)
1双手托天理三焦
含胸拔背,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分开,中指尖相向,从胸腹前如“托天”状慢慢向上托起。
要真如“托天”一样用暗劲,做到“力从脚跟起,贯到泥丸宫”。
托到顶门后,掌自然向外、向上翻转,中指尖始终相向,如此继续向上托起,托到不能再高时,用暗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向上顶八次。
注意须用意、用暗劲向上顶,胳膊不可上下弯曲、晃动,臂肘始终是直的。
做完八个动作后,手臂自然向两边松垂下来,同时全身放松,自然松一口气。
稍歇一会儿后,再做下一遍运动,共做八遍六十四个暗劲动作。
“泥丸宫”,俗称顶门,即婴儿头骨未合处。
1左右开弓似射雕
含胸拔背,马步站立做到“三平”。
“三平”,即小腿与地面垂直,大腿与小腿连成直角,身背又与大腿垂直,做到“三平”很难,年老与体虚的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适当站立即可,不可强求。
站好后,左手虎口张开,食指上指,其它四指如握弓背状,右手如拉弓弦,从胸前用暗劲左右拉开。
左手向左一直伸展,同时目
视左前方,如欲射大雕状。
左手完全伸展后,左右手依旧用暗劲一个伸,一个拉,左手向左再顶八次,然后自然松开、收回,同时全身放松,松一口气。
稍歇一会儿后,再换向右方做一遍,也顶八次。
如此左右各做八遍。
注意向左右用暗劲顶时,伸直的手臂不能弯曲或来回收缩,始终用的是暗劲,从外表上看不出来。
1调理脾胃双臂举
全身放松,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手指自然分开,相向,从腹前开始,右手掌心向上,向上慢慢托举;左手掌心向下,向下慢慢按压。
右手托到头一侧时,掌心自然向外翻转,逐渐上举如“托天”状,手臂一直伸到不能再伸时,左手也下压,中指尖自然指向前方,压到不能再压时,腰带动上半身向左转,转到不能再转时,两手用暗劲一个向上举,一个向下压,同时两眼用力瞧右脚跟。
这样举、压、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连续做八次后,两手松回,上半身也转正,同时全身松一口气。
稍歇一会儿,再换过左手举,右手压。
如此反复左右侧各做八遍。
传统上这两段分开来做。
我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两段合起来做,效果更好。
做这两段动作时,两腿始终是站直的,不能稍打弯曲。
腰也不能来回扭动,而是始终朝一个方向转。
1五劳七伤向后瞧
1摇头摆尾去心火
全身放松站立,两脚分开,比肩略宽。
以腰带动上半身,如太极拳之“搂膝拗步”向右转,同时右手向右划,左手向右前方推,右脚、左脚以脚跟为圆心,自然外摆、内扣,两腿自然曲成弓步。
左手推到不能再推时,右手自然向下压在体一侧。
接着左手再用暗劲向前推八次。
再用太极拳之“搂膝拗步”法,左手从体前向左侧划,右手向左前方推,以腰带动上半身亦向左侧转来,注意此时头即上半身应尽量转向左侧,左脚、右脚自然外摆、内扣,这才是真正的“摇头摆尾”。
右手推到不能再推时,用暗劲向前再推八次。
如此左右反复,各做八次。
有的传授教人做这一节时,摇摇头,摆摆屁股就完了,这不能达到真正“去心火”的目的。
收功后,全身松一口气,休息片刻,再进行下一个动作。
1背后七颠百病消
全身放松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
身体缓缓上引,脚跟自然离地,引到不能再引时,用两脚尖支撑全身站立,直到不能支持时,脚跟缓缓着地,随即松一口气,如此共做八遍。
此段过去作“背后七颠百病消”,用脚跟提起顿地,连做七次。
这个方法不好,脚跟顿地容易使脑部受到震荡。
我将“七颠”改为“起踮”,并改了运动的方式,如此才有益于健康。
1攒拳怒目增气力
马步站立,含胸拔背,上身、大、小腿做到“三平”;两手如卷饼式握拳,并以内劲紧贴腰间,拳心向上;两目怒视前方;用暗劲将右拳慢慢冲出,拳心自然翻转向下。
冲到不能再冲时,手臂已直,依势用暗劲再向前冲八次。
然后全身松开站立,自然松一口气。
稍休息一会儿后,换为左手冲拳。
如此左右各做八遍。
如卷饼式握拳,也是暗劲,这样拳才能攒得紧。
不但“攒拳”要“怒目”,“两手托天”、“左右开弓”、“单手举”、“往后瞧”以及后面要解说的“摇头摆尾”、“起踮”等,也要“怒目”。
“怒目”,能提起全身精神,使一身精、气、神贯足,也锻炼了眼睛视力。
戏剧大师如梅兰芳他们的眼神,也都是经过了锻炼的。
“怒目”二字,不可忽视。
两手攀足固肾腰
全身自然站立,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用暗劲向后、向上、向前、向下连续慢慢划弧,指尖伸向足前;
手臂向下划弧时,上半身带同腰也一齐下划。
手伸到不能再伸时,依势用暗劲向足前下压八次,然后全身松开,恢复原站位,同时松一口气,稍休息一会儿,再做下一遍动作。
共做八遍。
这一段运动中,两腿始终是直的,不能打弯;两臂也不能弯曲。
有的人身子缺乏运动,比较僵硬,开始“攀”不到足,但锻炼久了循序渐进,也可渐渐“攀”到足。
有的人身子软活,手能很容易地“攀”到足,此时可用两手压足前的地面,或手臂稍曲,以两肘“攀足”,使两腿与腰部有绷紧的感觉,即可达到锻炼的效果。
这一段还有两个要领必须掌握,即“两手攀足”时,头颈必须完全放松,脑袋如垂瓜一般,两手臂也要完全放松。
下压“攀足”时,不能上下屈伸,而是用暗劲依次向下压。
有人认为,这样依法运动,不但能“固肾腰”,还能有效预防“脑猝中”,即脑血栓一类的疾病,因为这一套运动可使脑血管保持通畅,对健身强体大有益处。
但老年人做这套运动时,尽可能慢一点,以身体感觉舒畅为度,慢慢达到要求的标准。
也可在起床前,两手指肚(不可用指甲)紧贴头皮,从前到后梳头50次,使血液通畅,再下床做这套运动,则更觉适宜了。
站式八段锦动作的作用及其与经络的关系: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通三焦经、心包经,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改善各种慢性病症状。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疏通肺经,同时治疗腰腿、手臂、头眼部等疾病。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调和脾胃两经的阴阳,增强人体正气,主治脾胃不和之症。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疏通带冲二脉及胆经,治疗劳损引起的颈椎和腰椎疾病。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通心包经、心经、小肠经,治疗心火旺所致的气血两虚、头昏目眩和脚步不稳,增强腰力、腿力和眼力。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作用:通肾经和膀胱经,强筋骨、固腰肾,治疗腰酸背痛,手脚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状。
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疏通肝经、胆经,治疗气血两虚、头昏目眩、头重脚轻,增强臂力、腰力、腿力和眼力。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利用颤足使得脊柱得以轻微的伸展和抖动,去邪扶正,接通任督二脉,贯通气血,消除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