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54.50 KB
- 文档页数:85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二章一心理学研究的过程1、研究课题的选择2、研究方案的设计3、研究方案的实施4、研究结果的整理5、研究报告的撰写6、研究质量的评价二、课题选择的基本程序(一)确定研究方向❑所谓研究方向,就是研究者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所从事研究活动的工作方向。
(二)找到研究问题,初步形成研究课题1.问题是研究者在对心理学背景知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质疑、发现矛盾时产生的。
2.研究问题要表述清晰(三)对选题进行初步探索❑课题的一般意义,即该研究课题是否属于理论发展或者解决实践问题所必需的领域,也就是说这个课题是否值得研究(即“你为什么要做”);❑课题的专门意义,即这个课题是否有同类研究,如果有,那为什么你还要做,也就是说,你做这个课题与同类研究不同的地方、创新的地方在哪里(即“为什么你要做”)。
课题选择的基本要求:第一,问题具体化,表述清晰,避免大而全;第二,明确研究问题对于理论发展或解决实践问题有何价值;第三,了解学术界对该课题领域的研究现状,有明确的、有充分依据的切入口;第四,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深刻的、有新意的研究设想,对研究设想要进行理论分析与(四)将选题具体化,提出研究假设❑研究设想就是指该研究可能得出或验证的原理、规律或普遍结论,它是以理论陈述的形式出现。
❑研究假设是根据研究设想推论出应该产生的事实,也就是根据一般陈述形式的原理推论出作为事实的简单陈述。
❑研究假设的一般形式是:“根据H(研究设想),那么,如果A条件( 某种情况下),就会出现B结果(某种事实)”。
三、研究课题的类型(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研究的目)❑基础研究是以揭示心理与行为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如人类大脑信息加工机制的研究、学生阅读理解时的编码方式研究和儿童智力发展理论的研究。
❑应用研究是以提出某些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如减轻学习负担的对策研究、提高阅读速度的阅读策略研究和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研究。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个体行为个体意识社会心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法、相关法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它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一)个体心理(二)个体行为(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
(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1、认知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1、认知感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颜色、明暗、声调、香臭、粗细、软硬等。
知觉: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认识。
记忆:人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并没有马上消失,还被保留在人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
思维:人能运用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问题,这就是思维。
(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2、动机和情绪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所谓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2、动机和情绪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形成对事物的态度,产生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