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全)_PPT幻灯片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18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全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广泛而复杂的主题和研究对象。
其中,临床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的领域,对于临床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心理障碍的过程中,掌握一系列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对于临床心理学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全貌。
一、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临床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对于个体或特定群体进行深入观察和调查,从而全面了解个体的心理特点、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常,研究者会收集病史、进行访谈、观察行为,并使用心理测量工具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状况。
案例研究法能够提供详细的、个体化的信息,有助于临床心理学家对于心理障碍的理解和干预提供指导。
二、相关研究法相关研究法是一种探索性研究方法,用于探索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临床心理学中,相关研究法经常用于探索心理障碍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者可能会调查焦虑和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或者探索亲子关系和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联系。
通过收集相关的数据并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者可以评估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和方向,从而深入了解心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三、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临床心理学中最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研究,研究者能够控制和操纵某些因素,以揭示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临床心理学中,实验研究方法常用于评估心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例如,研究者可能会将一组患有焦虑症的参与者随机分配到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两组,并通过对比两组间的差异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实验研究方法能够提供高度控制的研究环境,有助于确定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
四、系统回顾与元分析系统回顾和元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综合和总结已有研究的结果。
在临床心理学中,系统回顾和元分析常用于评估特定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和有效性。
研究者会收集所有相关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以获取对于特定问题最为可靠的证据。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1、科学研究的特征(1)系统的实证主义(2)可证伪性(3)重复性—操作性定义(4)开放性对证伪性的认识:评价某一理论的新证据,必须看在收集该新证据时,是否有可能证实该理论是错的。
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
2、以人为被试的研究伦理知情同意保护被试(身体、心理)保障退出自由与保密3、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第二章选题与取样1、研究课题的来源(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2)实际需要(3)现有的理论(4)技术发展的推动2、选题的原则(p30)(1)课题是可行的(2)课题是清楚的(3)课题是有价值的(4)课题是符合道德的3、取样简单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系统取样聚类取样(1)简单随机抽样完全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样,总体中每一单位被抽中的概率都相同,又称“纯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是其他概率抽样方法的基础,在理论上容易实现,总体规模不大时较适用。
(2)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也称比率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层,然后从每一层中随机抽取一个子样本,将子样本合并即得到所需要的总体的样本。
▪等比例分层▪不等比例分层抽样比率:样本容量与总体容量的比值,表示为n/N例如,从容量为2000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300的样本,其抽样比率为300/2000, 即0.15。
对简单随机样本来说,抽样比率等于总体中每个成员被选入样本的概率。
分层抽样的优点:a. 当总体分层明显时,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更相似,能提高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b. 特别适用于既需要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也要对各子总体进行推断的情况。
分层抽样的局限:必须对总体的情况非常了解,否则无法做出正确分层。
(3)等距抽样(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从总体中取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K项取一个元素,直到取满需要的样本量为止。
K称为抽样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