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安全简介

网络安全简介

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信息安全111班 030 崔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活动带来了极大便利,开辟了前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和市场,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随着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程度。反观当下网络安全现状,可以说是不容乐观。不过也正是供求的相互作用促进一系列产业的发展,网络技术同样不例外。人们已经认识到,当下及以后若要实现网络安全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做相关研究分析,以更好地应对当下及以后所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发展趋势;安全问题 1.网络安全的定义及特征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包含网络设备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网络软件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2.网络安全的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在网络安全组织、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运行体系的综合作用下才能取得成效。首先必须有具体的人和组织来承担安全工作,并且赋予组织相应的责权;其次必须有相应的安全策略来指导和规范安全工作的开展,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按什么流程和方法来做;再次若有了安全组织、安全目标和安全策略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安全技术方案来满足安全目标;最后在确定了安全组织、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后,必须通过规范的运作过程来实施安全工作,将安全组织、安全策略和安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推动、相互联系地整体,通过实际的工程运作和动态的运营维护,最终实现安全工作的目标。 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应包括安全策略体系、安全组织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运作体系.安全策略体系应包括网络安全的目标、方针、策略、规范、标准及流程等,并通过在组织内对安全策略的发布和落实来保证对网络安全的承诺与支持。安全组织体系包括安全组织结构建立、安全角色和职责划分、人员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和教育、第三方安全管理等。安全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鉴别和认证、访问控制、内容安全、冗余和恢复、审计和响应。安全运作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和技术实施的操作规程,实施手段和考核办法。安全运作体系提供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人员具体的实施指导,是整个安全体系的操作基础。 3.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 (1)计算机病毒——所谓计算机病毒实际是一段可以复制的特殊程序,主要对计算机进行破坏,病毒所造成的破坏非常巨大,可以使系统瘫痪。 (2)黑客——黑客主要以发现和攻击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和缺陷为目的,利用网络安全的脆弱性进行非法活动,如,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破坏程序,窃取网上信息。采用特洛伊木马盗取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密码;窃取商业或军事机密,达到了个人目的。

网络安全技术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习题及答案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 练习题 1.选择题 (1)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 C )。 A.机密性B.完整性 C.可用性D.可控性 (2)Alice向Bob发送数字签名的消息M,则不正确的说法是( A ) 。 A.Alice可以保证Bob收到消息M B.Alice不能否认发送消息M C.Bob不能编造或改变消息M D.Bob可以验证消息M确实来源于Alice (3)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是对( D )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 A.交换机B.路由器C.服务器D.防火墙(4)根据统计显示,80%的网络攻击源于内部网络,因此,必须加强对内部网络的安全控制和防范。下面的措施中,无助于提高局域网内安全性的措施是( D )。 A.使用防病毒软件B.使用日志审计系统 C.使用入侵检测系统D.使用防火墙防止内部攻击 2. 填空题 (1)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不可抵赖性。 (2)网络安全是指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中,对信息载体(处理载体、存储载体、传输载体)和信息的处理、传输、存储、访问提供安全保护,以防止数据、信息内容遭到破坏、更改、泄露,或网络服务中断或拒绝服务或被非授权使用和篡改。 (3)网络钓鱼是近年来兴起的另一种新型网络攻击手段,黑客建立一个网站,通过模仿银行、购物网站、炒股网站、彩票网站等,诱骗用户访问。 (4)防火墙是网络的第一道防线,它是设置在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屏障,以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潜在破坏性的入侵, (5)入侵检测是网络的第二道防线,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对行为、安全日志或审计数据或其他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操作,检测到对系统的闯入或闯入的企图。

三种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三种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和发展,各种金融和商业活动都频繁地在互联网上进行,因此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 严重,网络安全已经成了目前最热门的话题,在运营商或大型的企业,每年都会在网络安全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 ,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最基本的是三种技术: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以及智能卡技术。以下对这三种技术进 行详细介绍。 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它是一种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使互联网与内部网之间建立起一 个安全网关( scurity gateway),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所谓防火墙就是一个把互联网与内部网隔开的屏障。 防火墙有二类,标准防火墙和双家网关。标准防火墙系统包括一个UNIX工作站,该工作站的两端各接一个路 由器进行缓冲。其中一个路由器的接口是外部世界,即公用网;另一个则联接内部网。标准防火墙使用专门的软 件,并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而且在信息传输上有一定的延迟。双家网关(dual home gateway) 则是标准防火墙的扩充,又称堡垒主机(bation host) 或应用层网关(applications layer gateway),它是一个单个的系统,但却能同时完成标准防火墙的所有功能。其优点是能运行更复杂的应用,同时防止在互联网和内部系统之间建立的任何直接的边疆,可以确保数据包不能直接从外部网络到达内部网络,反之亦然。 随着防火墙技术的进步,双家网关的基础上又演化出两种防火墙配置,一种是隐蔽主机网关,另一种是隐蔽智能网关( 隐蔽子网)。隐蔽主机网关是当前一种常见的防火墙配置。顾名思义,这种配置一方面将路由器进行隐蔽,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和内部网之间安装堡垒主机。堡垒主机装在内部网上,通过路由器的配置,使该堡垒主机成为内部网与互联网进行通信的唯一系统。目前技术最为复杂而且安全级别最商的防火墙是隐蔽智能网关,它将网关隐藏在公共系统之后使其免遭直接攻击。隐蔽智能网关提供了对互联网服务进行几乎透明的访问,同时阻止了外部未授权访问者对专用网络的非法访问。一般来说,这种防火墙是最不容易被破坏的。 2. 数据加密技术 与防火墙配合使用的安全技术还有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 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与信息保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 各国除了从法律上、管理上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外,从技术上分别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采取措施,推动着数据加 密技术和物理防范技术的不断发展。按作用不同,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的鉴 别以及密钥管理技术四种。 (1)数据传输加密技术 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常用的方针有线路加密和端——端加密两种。前者

网络安全教育宣传材料

网络安全教育宣传材料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网络的全民普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政企服务多元化、移动化发展。与此同时,网络安全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要素之一。与过去相比,现在的网民在网络使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但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在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针对这些常见安全问题,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能够带来帮助。 一、计算机安全保护方法 第一、选用可靠的、具有实时(在线)杀毒能力的软件,防止计算机病毒侵害;尽量不使用盗版软件、试用版软件和来历不明的软件;从网络上下载免费软件要慎重;注意电子邮件的安全可靠性;不要自己制作或试验病毒。 第二、养成文件备份的好习惯。首先是系统的备份,重要软件要多备份并进行保护。其次是重要数据备份。 第三、要树立计算机安全观念,不要以为我是高手我怕谁,须知天外有天,网上杀手多如牛毛。 第四、保护电脑安全的其他措施:最好选购与你周围的人的电脑有

明显区别特征的产品,或者在不被人轻易发觉的地方留有显著的辨认标志;当你和机器分别较久之时,最好把机器内部较贵重的部件取下另存它处;上网的电脑千万注意防止密码泄露他人,并经常更改密码。 二、防止黑客袭击 第一、使用正版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更新。 第二、安装防火墙软件,监视数据流动。 第三、系统要设置密码,密码要使用由数字、字母和汉字混排而成,令“黑客”难以破译,并且经常变换自己的密码。 第四、对不同的网站和程序,要使用不同的口令密码,不要图省事使用统一密码。 第五、对于来路不明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附件或邮件列表要保持警惕,首先用杀病毒软件查杀,确定无病毒和“黑客”程序后再打开。 第六、尽量使用最新版本的互联网浏览器软件、电子邮件软件和其他相关软件。安装的操作系统要及时升级,打好补丁。 第七、不要轻易在网上留下你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重要资料,不要允许电子商务企业随意储存你的信用卡资料。 第八、只向有安全保证的网站发送个人资料,注意寻找浏览器底部显示的挂锁图标或钥匙形图标。 第九、注意确认要去的网站地址,防止误入歧途,落入网络陷阱。 三、电脑上网的安全: (一)账号密码安全: 在上网过程中,无论是登录网站、电子邮件或者应用程序等等,账

我国网络安全发展现状及形势展望

我国网络安全发展现状及形势展望网络空间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网络安全形势更为复杂。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我国已正式将网络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的高度。加强网络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总结了我国网络安全发展现状,分析了网络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我国网络安全的应对之策。 近几年,网络空间逐渐被视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在方便和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使得网络攻击活动有机可乘。世界各国纷纷将网络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予以重视,我国也不例外。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恰逢其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彰显出我国加强网络安全保障的决心。网络安全问题虽是老生常谈,但任重道远,我们只有把握现状、认清形势,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我国网络安全发展现状 回顾过去的2013年,我国网络安全的发展情况可为喜忧参半,在网络安全政策、产业、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各类网络攻击、信息泄密、网络谣言等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隐患。

一方面,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网络安全投入大幅增加,政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等级保护工作全面推进,测评认证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快速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基础保障工作得到显著加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自主产品市场份额逐步增多,网络安全产业支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安全操作系统、安全芯片等基础技术取得一定进展,自主密码技术取得较大突破,安全认证技术、可信计算技术取得丰硕成果,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得到不断完善;政府间网络交流取得积极进展,标准化工作逐步融入国际体系,个别有实力的信息安全企业向国际市场进军,网络安全领域国际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另一方面,成龙慈善基金会网站遭受黑客攻击、.CN域名受大规模拒绝服务攻击、BTC China遭遇数百G级的DDoS攻击等各类网络攻击层出不穷;中国人寿80万页保单泄露、如家和汉庭等多家商业酒店用户信息泄露、圆通速递快件面单信息倒卖等信息泄露事件已成家常便饭;网络推手“秦火火”和“立二拆四”在“7.23”动车事故之后编造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陕西天然气涨价谣言、延安暴雨冲毁列车轨道200多人死亡的谣言等网络舆论日益猖獗;“套餐窃贼”窃取70万用户信息、“支付鬼手”木马侵害手机支付安全、三星Galaxy S4出现高危短信欺诈漏洞、新型诈骗短信威胁移动安全、百度云盘手机版高危漏洞等新技术应用安全让人眼花缭乱。

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本质上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得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信息安全的技术主要包括监控、扫描、检测、加密、认证、防攻击、防病毒以及审计等几个方面,其中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已经渗透到大部分安全产品之中,并正向芯片化方向发展。 1信息加密技术 在保障信息安全各种功能特性的诸多技术中,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通过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保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一个数据加密系统包括加密算法、明文、密文以及密钥,密钥控制加密和解密过程,一个加密系统的全部安全性是基于密钥的,而不是基于算法,所以加密系统的密钥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数据加密过程就是通过加密系统把原始的数字信息(明文),按照加密算法变换成与明文完全不同得数字信息(密文)的过程。假设E为加密算法,D为解密算法,则数据的加密解密数学表达式为:P=D(KD,E(KE,P)) 2数据加密技术 2.1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加密和数据存储加密。数据传输加密技术主要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进行加密,常用的有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到端加密三种方式。

链路加密是传输数据仅在物理层前的数据链路层进行加密,不考虑信源和信宿,它用于保护通信节点间的数据,接收方是传送路径上的各台节点机,信息在每台节点机内都要被解密和再加密,依次进行,直至到达目的地。 与链路加密类似的节点加密方法,是在节点处采用一个与节点机相连的密码装置,密文在该装置中被解密并被重新加密,明文不通过节点机,避免了链路加密节点处易受攻击的缺点。 端到端加密是为数据从一端到另一端提供的加密方式。数据在发送端被加密,在接收端解密,中间节点处不以明文的形式出现。端到端加密是在应用层完成的。在端到端加密中,除报头外的的报文均以密文的形式贯穿于全部传输过程,只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才有加、解密设备,而在中间任何节点报文均不解密,因此,不需要有密码设备,同链路加密相比,可减少密码设备的数量。另一方面,信息是由报头和报文组成的,报文为要传送的信息,报头为路由选择信息,由于网络传输中要涉及到路由选择,在链路加密时,报文和报头两者均须加密。而在端到端加密时,由于通道上的每一个中间节点虽不对报文解密,但为将报文传送到目的地,必须检查路由选择信息,因此,只能加密报文,而不能对报头加密。这样就容易被某些通信分析发觉,而从中获取某些敏感信息。 链路加密对用户来说比较容易,使用的密钥较少,而端到端加密比较灵活,对用户可见。在对链路加密中各节点安全状况不放心的情况下也可使用端到端加密方式。

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现状

论文:网络安全技术综述 研究目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今,个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国家军事部门,不管是天文的还是地理的都依靠网络传递信息,这已成为主流,人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容易使它受到外界的攻击与破坏,网络信息的各种入侵行为和犯罪活动接踵而至,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及广大网络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21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当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我国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安全技术指致力于解决诸如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何如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术,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管理安全分析技术,及其它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小至个人的利益,大至国家的安全。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就是为了尽最大的努力为个人、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让网络安全技术更好的为广大用户服务。 研究意义: 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体系实际上包括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平台.我国在构建信息防卫系统时,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我国要 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终的办法就是通过发展民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信息安全是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从系统的规划上去考虑它,从技术上,产业上,政策上来发展它.政府不仅应该看见信息安全的发展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应该看到,发展安全产业的政策是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看到它对我国未来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网络安全汇报材料

网络及信息安全工作汇报 学校网络及信息安全基本情况 我校校园网自2012年2月进行建设并投入使用至今,校内主干网为百兆,实现了教学楼、生活楼、综合楼近80个“节点”的联网。中心机房光纤接入中国电信100M宽带,1个IP地址。 1、硬件建设 网管信息中心现有:防火墙、交换机、服务器、路由器、等主要设备。我校网IP分为2个网段,即“18”段(前教学楼)、“28”段(后宿舍楼)不但提高了我校网络的安全和服务水平、还为学校节省了相关费用。 2、机房环境建设 网管信息中心、教学微机室均采取标准的布线系统,便于故障快速排查,配置了机房专用空调,保证良好的设备运行环境。机房采用稳压器,全部机柜电位接地等安全措施。 3、计算机终端运行情况 我校共有计算机75台,网络管理中心统一为每台计算机分配了IP,并与MAC 地址绑定,确保只有经过申请和许可的机器方可进入校园网;所有计算机都安装了360杀毒软件和360安全卫士,保证计算机安全使用;其中用于学生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学的300台计算机,每一台均安装了“增霸卡”的系统还原措施,一方面防止

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及传播,另一方面保证病毒入侵后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所有计算机都安装有“净网先锋”软件,为师生提供健康,安全的上网环境。 4、校园网络的运行维护 目前,我校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和微机室都有专职人员负责网络的运行维护,已实现: A.骨干设备技术配置得当。路由器及防火墙、核心交换机能够避免网络的数据断包、丢包等问题。 B.针对网络的安全,采取了有效地安全策略和措施,能够保障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也能够有效地防范黑客、病毒的攻击。 C.保障校园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教学楼、宿舍楼出现的额故障及问题,能及时处理和解决。 学校网络及信息安全工作落实情况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为加强学校的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网络安全管理的办法和规定,协调处理全校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重大问题;负责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应用等工作;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的监督、事故的调查和处罚。为切实保障校园网内每一台计算机的安全运行,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网络及信息安全方面的培训。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介绍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主要讲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内容。课程特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下面从以下几方面介绍本门课程: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从理论上了解网络安全的现状,熟悉常用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技术、保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病毒的原理及基本的攻防技术。 从实践角度看,学生学完本课程之后能够对主机进行基本的安全配置、对Web服务器做基本的安全配置、掌握基本的攻防技术、掌握基本的VPN技术。 (2)本课程的教学覆盖面 本课程的教学覆盖范围包括保密通信、主机安全、Web安全、黑客与病毒、VPN。其中重度点内容包括:数字签名、主机安全配置、基本的攻防技术。课程难点内容包括:公钥密码的原理,web上SSL协议的实现。 (3)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 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本课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课上应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及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生动形象的描述有关知识,实训课上以专门的实训系统和安全靶机为平台,针对不同实训特点,采取分组实验,让学生真正接触并掌握网络安全的实践技能。 (4)授课对象 本门课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高职高专的学生,因此所讲理论要求密切与实训结合。实训过程密切与生产结合。 (5)教材与参考资料 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在吉林中软吉大公司出品的《网络综合教学实训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篇》基础上改编的校内教材,参考的文献主要包括清华大学出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人民邮电出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等教材、中国知网等知名数据库中的论文,以及网上的一些相关资料。

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

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是指通过对网络的管理和控制以及采取一些技术方面的措施,以保证数据在网络中传播时,其保密性、完整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安全技术的总结篇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前途。因此,教育和保护好下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中学教育尤其是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将来是否成为人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形形色色的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城镇应运而生。它们中有一些是正规挂牌网吧,但多数是一些无牌的地下黑色网吧,这些黑色网吧瞄准的市场就是青少年学生。一些学生迷上网络游戏后,便欺骗家长和老师,设法筹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上网。 有许许多多原先是优秀的学生,因误入黑色网吧,整日沉迷于虚幻世界之中,学习之类则抛之脑后,并且身体健康状况日下。黑色网吧不仅有学生几天几夜也打不“出关”的游戏,更有不健康、不宜中学生观看的黄色网页。 抓好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与管理,保障中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课题。 针对这种情况,一是要与学生家长配合管好自己的学生,二是向有关执法部门反映,端掉这些黑色网吧,三是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中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在思想上形成一道能抵御外来反动、邪恶侵蚀的“防火墙”。四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让中学生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中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有效途径。最后,争取相关部门协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在加大对校园安全保卫力量的投入、提高保卫人员素质和学校安全教育水平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公安机关的支持,严厉打击危害学校及中学生安全的不法行为,切实改善校园周边治安状况,优化育人环境。对校门口的一些摊点,

2019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题库及答案

2019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___。 A. 保密性 B.完整性 C. 可用性、可控性、可靠性 D. A,B,C都是 2.假设使用一种加密算法,它的加密方法很简单:将每一个字母加5,即a加密成f。这种算法的密钥就是5,那么它属于___。 A. 对称加密技术 B. 分组密码技术 C. 公钥加密技术 D. 单向函数密码技术 3.密码学的目的是___。 A. 研究数据加密 B. 研究数据解密 C. 研究数据保密 D. 研究信息安全 4.A方有一对密钥(K A公开,K A秘密),B方有一对密钥(K B公开,K B秘密),A方向B方发送数字签名M,对信息M加密为:M’= K B公开(K A秘密(M))。B方收到密文的解密方案是___。 A. K B公开(K A秘密(M’)) B. K A公开(K A公开(M’)) C. K A公开(K B秘密(M’)) D. K B秘密(K A秘密(M’)) 5.数字签名要预先使用单向Hash函数进行处理的原因是___。 A. 多一道加密工序使密文更难破译 B. 提高密文的计算速度 C. 缩小签名密文的长度,加快数字签名和验证签名的运算速度 D. 保证密文能正确还原成明文 6.身份鉴别是安全服务中的重要一环,以下关于身份鉴别叙述不正确的是__。 A. 身份鉴别是授权控制的基础 B. 身份鉴别一般不用提供双向的认证 C. 目前一般采用基于对称密钥加密或公开密钥加密的方法 D. 数字签名机制是实现身份鉴别的重要机制 7.防火墙用于将Internet和内部网络隔离___。 A. 是防止Internet火灾的硬件设施 B. 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C. 是保护线路不受破坏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D. 是起抗电磁干扰作用的硬件设施 8.PKI支持的服务不包括___。 A. 非对称密钥技术及证书管理 B. 目录服务 C. 对称密钥的产生和分发 D. 访问控制服务 9.设哈希函数H有128个可能的输出(即输出长度为128位),如果H的k个随机输入中至少有两个产生相同输出的概率大于0.5,则k约等于__。 A.2128B.264 C.232 D.2256 10.Bell-LaPadula模型的出发点是维护系统的___,而Biba模型与Bell-LaPadula模型完全对立,它修正了Bell-LaPadula模型所忽略的信息的___问题。它们存在共同的缺点:直接绑定主体与客体,授权工作困难。 A.保密性可用性 B.可用性保密性 C.保密性完整性 D.完整性保密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网络安全技术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习题及答案

网络安全技术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习题及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 练习题 1.选择题 (1)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 C )。 A.机密性B.完整性 C.可用性D.可控性 (2)Alice向Bob发送数字签名的消息M,则不正确的说法是( A ) 。 A.Alice可以保证Bob收到消息M B.Alice不能否认发送消息M C.Bob不能编造或改变消息M D.Bob可以验证消息M确实来源于Alice (3)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是对( D )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 A.交换机B.路由器C.服务器D.防火墙(4)根据统计显示,80%的网络攻击源于内部网络,因此,必须加强对内部网络的安全控制和防范。下面的措施中,无助于提高局域网内安全性的措施是( D )。 A.使用防病毒软件B.使用日志审计系统 C.使用入侵检测系统D.使用防火墙防止内部攻击 2. 填空题 (1)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不可抵赖性。 (2)网络安全是指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中,对信息载体(处理载体、存储载体、传输载体)和信息的处理、传输、存储、访问提供安全保护,以防止数据、信息内容遭到破坏、更改、泄露,或网络服务中断或拒绝服务或被非授权使用和篡改。 (3)网络钓鱼是近年来兴起的另一种新型网络攻击手段,黑客建立一个网站,通过模仿银行、购物网站、炒股网站、彩票网站等,诱骗用户访问。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我们在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以下从网络安全面临的危险重点介绍了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讨论了它们的局限性,最后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 1 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1.1 防火墙技术 (1)防火墙的概念 防火墙是设置在可信网络和不可信的外界之间的一道屏障,可以实施比较广泛的安全策略来控制信息注入可信网络,防止不可预料的潜在入侵存款,另一方面能够限制可信网络中的用户对外部网络的非授权访问。变卦必须具备以下三种基本性质: ①进入网络的双向通信信息必须通过防火墙。 ②只能允许经过酵安全策略授权的通信信息通过。 ③防火墙本身不能影响网络信息的流通。 (2)设立防火墙的目的 设立防火墙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一个网络不受来自另个一网络的攻击。通常,被保护的网络发球我们自己,或者是我们负责管理的,而所要防备的网络则是一个外部的网络,该网络是不可信赖的,因为可能有人会从该网络上对我们的网络发起攻击,破坏网络安全。对网络的保护包括下列工作:拒绝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阻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有敏感数据,同时允许合法用户不受妨碍地访问网络资源。不同的防火墙侧重点不同。

1.2 入侵检测系统 (1)入侵检测系统概念 入侵检测系统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系统,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系统。违反安全策略行为有:入侵——非法用户的违规行为,滥用——用户的违规行为。 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这种活动可能来自于网络外部和内部。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能使在入侵攻击对系统发生危害前,检测到入侵攻击,并利用报警与防护系统驱逐入侵攻击。在入侵攻击过程中,能减少入侵攻击所造成的损失。在被入侵攻击后,悼念入侵攻击的相关信息,作为防范系统瓣知识,添加到知识库内,心增强系统的防范能力。 (2)入侵检测系统特点 ①经济性:为了保证系统安全策略的实施而引入的入侵检测系统必须不妨 碍系统的正常运行。 ②时效性:必须及时发现各种入侵行为,理想的情况是在事先发现攻击企 图,比较现实的情况是在攻击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检测到。如果是事后检测到,则必须保证实效性,因为一个已经被攻击过的系统往往意味着后门的引入以及后续的攻击行为。 ③安全性:入侵检测系统自身必须安全,如果入侵检测系统自身的安全性 得不到保障,则意味着信息的无效,而更严重的是,入侵者控制了入侵检测系统即获得了对系统的控制权,因为一般情况下入侵检测系统都是心特权状态运行的。 ④可扩展性:可扩展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机制与数据的分离,在现在 机制不变的前提下能够对新的攻击进行检测,例如,使用特征码来表示攻击特性;二是体系结构的可扩展性,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在不对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修改的前提下加强检测手段,以保证能够检测到撙的攻击。 (3)入侵检测的主要方法 ①静态配置分析:静态配置分析通过检查系统的当前系统配置,诸如系

网络安全技术

1. 由于来自系统外部或内部的攻击者冒充为网络的合法用户获得访问权限的攻击方法是下列哪一项? A、黑客攻击 B、社会工程学攻击 C、操作系统攻击 D、恶意代码攻击我的答案:B 2. 在信息安全性中,用于提供追溯服务信息或服务源头的是哪一项? A、不可否认性 B、认证性 C、可用性 D、完整性我的答案:A 3. 下列哪项属于网络协议和服务的脆弱性 A、操作系统不安全 B、RAM被复制且不留下痕迹 C、www服务、pop、ftp、dns服务漏洞 D、搭线侦听电子干扰我的答案:C 4. __ 是对付嗅探器的最好手段。 A、数字签名技术 B、加密算法 C、三次握手 D、hash算法答案:B 5. 对于黑客攻击web 服务器的威胁,管理员可以在黑客与服务器主机之间建立防火墙,这种措施属于: A、风险规避 B、风险承担 C、风险转移 D、风险最小化答案:D 6. 网络中的服务器主要有________ 和 _______ 两个主要通信协议,都使用 ____ 来识别高层的服务。注:如添加英文则全部大写, 如:ABC,NET等。 第一空:UDP第二空:TCP第三空:端口号 简述黑客攻击的一般过程。 我的答案:踩点T扫描T查点T获取访问权T权限提升T获取攻击成

果—掩盖踪迹—创建后门黑客侵入Web站点的目的何在?我的答案:答:1、为了得到物质利益; 2、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分析扫描器的工作原理. 我的答案:答:对原稿进行光学扫描,然后将光学图像传送到光电转换器中变为模拟电信号,又将模拟电信号变换成为数字电信号,最后通过计算机接口送至计算机中。 分析缓冲区溢出的工作原理 我的答案:答: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他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造成缓冲区溢出的原因是程序没有仔细检查用户输入的参数。IP 欺骗的原理和步骤是什么. 我的答案:答:两台主机之间的是基于IP 地址而建立起来的,假如冒充其中一台主机的IP,就可以使用该IP下的账号登录到另一台主机上,而不需要任何的口令验证。 步骤:1、使被信任主机的网络暂时瘫痪,以免对攻击造成干扰; 2、连接到目标机的某个端口来猜测SN基值和增加规律; 3、把源地址伪装成被信任主机,发送带有SYN标志的数据段请求连接; 4、等待目标机发送SY N+AC包给已经瘫痪的主机; 5、再次伪装成被信任主机向目标主机发送ACK此时发送的数据段带有预测的目标主机的ISN+1; 6、连接建立,发送命令请求。

网络安全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服务安全和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 网络安全包含5大目标: 1)机密性,对使用者进行授权,未经授权不得使用或无法使用就叫保密性,保密性建立在授权的基础上,授权说白了 就是身份确认 2)完整性,保证数据无法被篡改、伪造,实际生活中我们常用签名和身份确认的方式保证信函的真实性,网络世界中 也采用类似的数字签名实现完整性,而且完整性也是基于身份确认的 3)可用性,在合适的时机能够对服务请求进行响应,如网络、服务器在规定时间都保持可访问状态 4)可控性,能够控制信息的发送或接收,这取决于对信息的甄别,如发现危害信息能够立即采取措施禁止继续传播 5)可审查性,对网络行为进行记录,便于网络安全措施的改进,同时为网络故障定位提供线索 网络安全的4个层次 1)物理安全,即保证网络环境如机房、线路、办公网络设备被物理上损坏,比如线路被剪断或窃听,机房无权限控制, 闲杂人等都可以随意进出,又如面对自然灾害,如何保证网络服务不中断,重要数据不丢失等。物理安全的文章主要在管理条例上,严格的管理和松散的管理对物理安全的作用是天壤之别,同时一旦网络出现物理安全故障,其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2)安全控制,对网络使用人员的控制,如通过用户名和口令核实身份,对不同身份用户开通不同的网络权限,同时对 网络行为进行审计,安全控制不止是用于人员,还包括对网络设备身份的确认,如一些开放协议OSPF,就可以使用鉴权的手段避免和错误的设备建立连接,避免路由信息外泄。 3)安全服务,对网络行为的安全保证,即实现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4)安全机制,安全服务的实现措施称为机制,如为了实现信息的机密性开发数字加密算法,为了实现信息完整性开发 数字签名算法,为了提高服务可用性开发防火墙、IDS、IPS、UTM等。 网络安全的基本内容 一、网络攻击 1.对网络的攻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服务供给和非服务攻击。从攻击的手段可以分为8类:系统入侵类攻击、缓冲区溢出类攻击、欺骗类攻击、拒绝服务类攻击、防火墙攻击、病毒类攻击、木马类攻击与后门攻击。 2.服务类攻击(Application Dependent Attrack)是指对为网络提供某种服务的服务器发起攻击,造成该服务器的“拒绝服务”,使网络工作不正常。拒绝服务类攻击(Denial-of-Service Attrack)产生的效果表现在消耗带宽、消耗计算资源、使系统和应用崩溃等方面,导致某种服务的合法使用者不能访问他有权限访问的服务。 3.非服务类攻击(Application Independent Attrack)不针对某项具体的应用设备,而是针对网络层等低级协议进行的攻击。此种攻击往往利用协议和操作系统实现协议时的漏洞来达到攻击的目的,是一种更为隐蔽而且危险的攻击手段。 二、信息安全 1.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储存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 2.信息储存安全是指如何保证静态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中的信息不会被非授权的网络用户非法使用。 3.信息传输安全是指如何保证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和不被攻击。 信息传输安全的主要威胁有:截获信息、窃听信息、篡改信息与伪造信息。 保证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是数据加密与解密。

计算机网络安全资料

计算机网络安全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需求 1.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①计算机网络实体面临威胁(实体为网络中的关键设备)②计算机网络系统面临威胁(典型安全威胁)③恶意程序的威胁(如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间谍软件、木马程序)④计算机网络威胁的潜在对手和动机(恶意攻击/非恶意) 2、典型的网络安全威胁: ①窃听②重传③伪造④篡改⑤非授权访问⑥拒绝服务攻击⑦行为否认⑧旁路控制⑨电磁/射频截获⑩人员疏忽 3.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主要因素:(1)偶发因素:如电源故障、设备的功能失常及软件开发过程中留下的漏洞或逻辑错误等。 (2)自然灾害:各种自然灾害对计算机系统构成严重的威胁。 (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也称为人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可分为几个方面:①被动攻击②主动攻击③邻近攻击④内部人员攻击⑤分发攻击 4.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①互联网具有不安全性②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③数据的安全问题④传输线路安全问题⑤网络安全管理的问题 5、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内涵: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 外延: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6.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7.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 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网络的系统安全;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最终目的)。 8.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标: ①保密性②完整性③可用性④不可否认性⑤可控性 9.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层次: ①物理安全②逻辑安全③操作系统安全④联网安全 10.网络安全包括三个重要部分:①先进的技术②严格的管理③威严的法律 10.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论述OSI安全体系结(P28) OSI安全体系结构中定义了鉴别、访问控制、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和抗抵赖五种网络安全服务,以及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鉴别交换机制、通信业务流填充机制、路由控制和公证机制八种基本的安全机制。 11.网络安全基本模型:略 12 .OSI安全体系结构: ①术语②安全服务③安全机制 五大类安全服务,也称安全防护措施:①鉴别服务②数据机密性服务③访问控制服务④数据完整性服务⑤抗抵赖性服务 13. PPDR安全模型结构包含四个主要部分:Policy(安全策略)、Protection(防护)、Detection(检测)和Response(响应)。 防护、检测和响应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安全循环。 PPDR模型通过一些典型的数学公式来表达安全的要求:①Pt>Dt+Rt②Et=Dt+Rt,如果Pt=0 14、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a.网络安全的典型技术:①物理安全措施②数据传输安全技术③内外网隔离技术④入侵检测技术⑤访问控制技术⑥审计技术⑦安全性检测技术⑧防病毒技术⑨备份技术⑩终端安全技术 b.网络安全主要实际应用①物理隔离②逻辑隔离③防御来自网络的攻击④防御网络上的病毒⑤身份认证⑥加密通信和虚拟专用网⑦入侵检测和主动防卫⑧网管、审计和取证 15.网络安全威胁的发展趋势:①与Internet更加紧密结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进行传播;②所有病毒都有混合型特征,破坏性大大增强;③扩散极快,更加注重欺骗性;④利用系统漏洞将成为病毒有力的传播方式;⑤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远程网络攻击的可能性加大;⑥各种境外情报、谍报人员将越来越多地通过信息网络渠道收集情况和窃取资料;⑦各种病毒、蠕虫和后门技术越来越智能化,并出现整合趋势,形成混合性威胁;⑧各种攻击技术的隐秘性增强,常规防范手段难以识别; ⑨分布式计算技术用于攻击的趋势增强,威胁高强度密码的安全性;⑩一些政府部门的超级计算机资源将成为攻击者利用的跳板;11)网络管理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16、分析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和安全缺陷 计算机网络是颇具诱惑力的受攻击目标,无论是个人、企业,不是政府机构,只有使用计算机网络,都会感受到网络安全问题所带来的威胁。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都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等诸多脆弱性和潜在威胁。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本身的脆弱性和通信设施的脆弱性共同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潜在威胁。 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通信设施极易受自然环境和人为的物理破坏; 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的软件资源和数据信息易受到非法窃取、复制、篡改等。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主要因素和原因。 17、简述网络安全管理意义和主要内容 面对网络安全的的脆弱性,除了采用各种技术和完善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外,必须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恰恰存在于组织管理方面。据权威机构统计表明:信息安全大约60%以上的问题是由于管理造成的。也就是说,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不应仅从技术方面着手,同时更应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主要内容:①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②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标准③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 18. 计算机网络中受到威胁的实体: 1.各类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等) 2. 网络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调制解调器、加密机等) 3.存放数据的媒体(磁带机、磁盘机、光盘等) 4. 传输线路、供配电系统, 5. 防雷系统和抗电磁干扰系统等 19.恶意攻击的潜在对手: 国家黑客恐怖份子/计算机恐怖份子有组织计算机犯罪其他犯罪成员国际新闻社工业竞争不满的雇员 20.刺探特定目标的通常动机 :1.获取机密或敏感数据的访问权;2.跟踪或监视目标系统的运行(跟踪分析);3.扰乱目标系统的正常运行;4.窃取钱物或服务;5.免费使用资源(例如,计算机资源或免费使用网络);6.向安全机制进行技术挑战。 21.邻近攻击 邻近攻击是指未授权者可物理上接近网络、系统或设备,从而可以修改、收集信息,或使系统拒绝访问。接近网络可以是秘密进入或公开,也可以是两者都有。22.计算机网络安全目标 保密性: 指网络中的保密信息只能供经过允许的人员,以经过允许的方式使用,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 保密性的要素如下: a数据保护:防止信息内容的泄露(如网络中的数据流) b数据隔离:提供隔离路径或采用过程隔离(COMPUSEC技术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