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第五章 医学模式及其转变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72
、而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对医学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医学教育的整体观21 世纪已经到来, 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着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才竞争的挑战, 面临现阶段卫生事业发展与严重的社会问题的矛盾, 医学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 因此, 必须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医学领域中的渗透, 现代医学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 分子生物学将成为医学的带头学科; 现代免疫学的兴起和生物医学工程的产生, 给医学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整个医学呈现以下新的特点:第一, 基础医学已从微观及宏观双向深入发展, 生物学研究从分子水平到量子水平, 并用分子水平的研究成果阐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阐明疾病与疗效的机制。
第二, 预防医学将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引导下, 研制出多种高效安全的疫苗和新的预防药物, 进行立体化和多方位的社会预防。
第三, 临床医学将充分应用高科技成果, 发展和更新各种检测、诊断、治疗设备和手段。
第四, 医学将向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整体化即要求医学研究必须注重人体的整体性把人与自然、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把健康与疾病置于该整体之中探讨医学的规律。
综合化即医学将更多地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互融合,产生新的综合性、边缘性和交叉学科。
多元化即医学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呈现出实验、理论、微观、宏观、个体、群体多元研究的趋向。
第五, 21世纪的医学将从原来的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转变为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模式。
这标志着未来医生的任务已不单纯是在医院里坐等病人, 而是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社会和家庭服务,从诊治疾病扩大到预防保健,从生理治疗扩大到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关注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综合性、整体性的“全球医学”的医疗保健服务。
自然辩证法对医学模式形成及转变的指导郝强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摘要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学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与医学相互结合的产物,它着重研究的是辩证规律和范畴在医学中的特殊表现,是医学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
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创立和系统科学方法被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旧的医学模式、生命观、疾病观、医疗观、保健观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现代医学模式系统科学方法医学辩证法指导作用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医学界一直热衷于对医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不少专家相继提出了若干种医学模式。
为何医学界如此关注医学模式的研究?医学模式指的又是什么?1,医学模式。
模式:数理逻辑概念,即用一系列公式来表达形式逻辑理论。
后引入到其他各学科,成为总结各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
模式可以理解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与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
医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医学观。
它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和发展规律,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
医学模式的演变:医学模式是人类获取健康和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而不是由少数人头脑中臆造出来的。
2,医学模式的发展过程和经历的阶段。
医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教条,而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而转变着。
历史上主要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等几种医学模式。
⑴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人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
因此人们主要依赖:求神问卜、祈祷。
如:“巫医”等。
⑵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宗教是对自然力的屈服,并将其神秘化的结果;医学是对自然力的征服,并将其明朗化的结果。
浅谈自然辩证法与医学模式1000字
自然辩证法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思想体系,它强调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辩证分析。
医学模式则是指医学实践中采用的理论架构和方法论。
在医学中,自然辩证法可以被用作一个基本哲学观念,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人体机能的运作和疾病的形成。
自然辩证法倡导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思考方式,它将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并试图通过辩证分析来揭示事物内在的矛盾和发展规律。
在医学中,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医生理解人体内部系统的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方法。
例如,在治疗肝脏疾病时,医生会考虑到肝脏与其他器官和功能的相互作用,以及体内矿物质和荷尔蒙等元素的平衡,以便制定一个全面的治疗计划。
医学模式则是指医学实践中采用的理论架构和方法论。
它是指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自然辩证法可以被用作其中一个基本哲学观念,通常是与西方医学中的科学方法和证据基础相结合,以确保精确和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医学实践中,自然辩证法和医学模式是不可分割的。
医生在向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时,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以保证治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比如,在治疗皮肤病时,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同时依据皮肤病的病因、症状、病程和治疗效果等因素,制定一个科学可靠的治疗方案。
这就需要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坚持自然辩证法和医学模式的基本原则,以确保治疗的成功。
总之,自然辩证法和医学模式是医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医生需要了解和运用这两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确保提供准确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自然辩证法下医学模式的转变自然辩证法下医学模式的转变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学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与医学相互结合的产物,它着重研究的是辩证规律和范畴在医学中的特殊表现,是医学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
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创立和系统科学方法被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旧的医学模式、生命观、疾病观、医疗观、保健观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目前随着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性和重要性,21世纪的医学不仅需要完成由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恤心珍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且需要更进一步地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生态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模式的转变是随着自然科学技术和自然观的发展而转变的,每一次转变都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状况相适应的,都体现着辩证发展的过程。
从历史上看,医学模式经历了几个阶段。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公元前7世纪一公元5世纪,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自然科学同哲学结合在一起,与此相适应地产生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以及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人们对健康与疾病有了初步的观察和了解,产生了粗浅的理性概括。
如在古代,中国医学便有阴阳五行的病理学说,产生了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和不内外因等病因学说,开始把健康与疾病和人类生活的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并据此产生了中国医学的理论体系。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公元5世纪一巧世纪,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宗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科学家们将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归之于上帝的推动,宣扬上帝创造万物,认为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
当宗教神学自然观相适应,产生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虽然当时也使用一些植物和矿物来治疗疾病。
但不能超越“神灵的主宰”,保护健康和治疗疾病主要依赖求神问卜、符咒祈祷。
生物医学模式:公元15- 18世纪,资本主义兴起发展时期,彻底摧毁了封建权威和宗教神权统治,使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和速度发展起来,现代实验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的长足进步,使人体的生物学过程得到了比较清晰的说明,为近代医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然辩证法思考题1.医学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内容?2.科学技术哲学的学习和研究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科学认识的特点3.结合你的专业选择⼀个研究课题,从选题基本原则的⾓度分析这个课题的意义。
4.科研选题四项原则中有⼀条“可⾏性原则”。
请你结合医学科学研究谈⼀谈在贯彻这⼀条原则时应该做哪些具体⼯作。
5.结合医学专业,请你谈⼀谈医学科研选题前的准备⼯作,以及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6.简述选题在科研中的作⽤7.什么是⽐较?什么是类⽐?举例说明⽐较和类⽐区别。
8.类⽐⽅法在医学实践中的作⽤是什么?请你谈⼀谈类⽐⽅法在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
9.科学抽象的形式10.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的联系与区别。
11.结合⾃⼰的专业谈谈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
12.什么是形象思维?结合你的专业谈⼀谈形象思维在医学科学认识中的作⽤。
13.结合临床实际请你谈⼀谈,什么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特征及其在临床中的运⽤。
14.科学假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5.建⽴假说应遵循的原则。
16.从医学模式的转变请你谈⼀谈临床医⽣应如何适应这⼀转变?17.医学⽬的是什么?为什么今天重新提出医学⽬的问题?18.如何理解临床上要从看‘病’转变为看‘病⼈’。
1 医学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内容?医学科学技术哲学是在医学与哲学的相互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科学技术哲学的⼀个分⽀,其涉及的范围⼴泛,涵盖的内容丰富,在不同的国家,其研究内容、表达⽅式有所不同,名称各异。
⼀般就叫“医学哲学”。
随着医学伦理学、医学⼼理学、医学逻辑学、医学社会学、医学美学等学科的脱颖⽽出并⽇臻成熟,医学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内容就当前我国的研究状况来看不妨可以概括为关于医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法论和价值论等⼏个⽅⾯:1. 医学本体论本体论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哲学理论。
医学本体论把医学当作⼀种⾃然现象的客观发展过程来研究,回答什么是⽣命、什么是医学等问题。
探讨医学的研究对象和本质属性,医学的概念、定义、要素和规范,医学的逻辑结构与经验内容的关系,医学的特点及其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医学的科学分类,医学与其它科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医学边缘学科的开拓等问题。
浅谈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辩证关系摘要:从健康定义出发,分别从医学模式的发展转变、医学观念及医学与哲学的辩证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医学模式转变的因素及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措施。
关键词: 医学模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无病和不虚弱的,还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适应环境良好和道德良好。
而心理健康就是促进心理环境的内稳定和机体对环境的有效适应,就是要达到个体以积极主动、平衡而灵活、正确与理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即时演变的客观环境。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即作为生物学的人不仅有复杂的生理活动,更有复杂的心理活动,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社会属性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其实早在古代,人们就发现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会对机体器官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如我国古代医学就发现“怒则伤肝,悲则伤心,忧则伤脾,惊则伤肾”,并提出“天人相应”的观点和“七情六欲”致病的观点,这些可以认为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医学观。
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知道患有某些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比知道某人所患的是什么样的疾病更重要得多。
这是认为心理因素对健康与疾病有作用的一种医学观。
因此,人类的疾病与健康是个体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
疾病的发生除了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致病因素外,还有一些不广为人知的致病因素即心理的、社会的致病因素。
1 医学模式的演变世界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的宗教医学到近代生物医学的转变圆,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学模式存在着质的区别,而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医学观的不同。
原始社会早期,宗教医学是宗教文化的附属品,宗教可以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普遍的文化形式,被认为是人类早期智慧和科学滋生的土壤,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和理解历史的钥匙,然而原始的宗教自然观认为万物有灵。
因此,古代的巫师主要是通过驱鬼神来驱除疾病,它实际上是通过桎梏人类的思维达到对人类行为的约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学的发展。
#医学社会学与社会医学#用自然辩证法指导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形成李宏宇梁斌李荣祝田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南宁530021中图分类号R202文献标识码A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学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与医学相互结合的产物,它着重研究的是辩证规律和范畴在医学中的特殊表现,是医学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
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创立和系统科学方法被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旧的医学模式、生命观、疾病观、医疗观、保健观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目前随着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性和重要性,21世纪的医学不仅需要完成由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2心理2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且需要更进一步地向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转变。
1医学模式的概念、作用及其基本特征和功能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观察和处理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时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是人们在与疾病斗争以及认识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形成的对医学的总体认识,其核心是医学观。
111医学模式的作用医学模式也可以认为是科学研究的模型化原则在医学中的应用。
它既是人们对于医学认识的结果,又代表了一种医学研究方法。
医学模式在医学实践中产生,以观念的形式高度抽象、高度概括地表现特定时期人们的健康观和疾病观,同时也反映着特定时期医学的总体结构的关系和本质,反映着医学研究的领域、方法和目标。
一切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医学观及认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因而也都是在一定的医学模式中进行的。
医学模式在实践中形成,反过来又以观念的形式影响人们的医学观,进而影响人们的医学思维与医学行动。
112医学模式来源于医学实践,是根据医学的实际状况绘制的思想模型医学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¹医学模式在一事实上程度上具有独立性,即医学模式与医学水平在发展进化上不完全同步。
自然辩证法下医学模式的转变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学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与医学相互结合的产物,它着重研究的是辩证规律和范畴在医学中的特殊表现,是医学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
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创立和系统科学方法被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旧的医学模式、生命观、疾病观、医疗观、保健观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目前随着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性和重要性,21世纪的医学不仅需要完成由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恤心珍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且需要更进一步地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生态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模式的转变是随着自然科学技术和自然观的发展而转变的,每一次转变都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状况相适应的,都体现着辩证发展的过程。
从历史上看,医学模式经历了几个阶段。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公元前7世纪一公元5世纪,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自然科学同哲学结合在一起,与此相适应地产生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以及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人们对健康与疾病有了初步的观察和了解,产生了粗浅的理性概括。
如在古代,中国医学便有阴阳五行的病理学说,产生了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和不内外因等病因学说,开始把健康与疾病和人类生活的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并据此产生了中国医学的理论体系。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公元5世纪一巧世纪,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宗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科学家们将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归之于上帝的推动,宣扬上帝创造万物,认为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
当宗教神学自然观相适应,产生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虽然当时也使用一些植物和矿物来治疗疾病。
但不能超越“神灵的主宰”,保护健康和治疗疾病主要依赖求神问卜、符咒祈祷。
生物医学模式:公元15- 18世纪,资本主义兴起发展时期,彻底摧毁了封建权威和宗教神权统治,使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和速度发展起来,现代实验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的长足进步,使人体的生物学过程得到了比较清晰的说明,为近代医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by 娜娜)第二章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1、归纳主义:归纳推理过程:单称陈述→全称陈述→(通过归纳法)科学知识困难:逻辑论证上不可能(无法穷尽观察)(归纳主义火鸡)(课堂练习考过)经验论证无效(循环论证)2、证伪主义:基本主张可证伪度、明晰性、精确性特设性假定3、研究纲领:不应该做什么的指导方针:研究纲领的硬核和保护带硬核:基本假定,整套科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保护带:保护硬核不被证伪的辅助条件和初始条件应该做什么的指导方针:如何补充硬核、保护和扩大保护带、发展适当的数学和实验技术等4、范式:一门成熟科学由一种范式支配.即范式为合理工作规定标准,指导常规科学家“解决难题”的活动.有没有这样一个维持常规科学传统的范式存在,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标志•范式的组成部分:•基本定律与理论假定•应用定律到不同类型情况中去的标准方法•必须的仪器和使用技术•形而上学原则:如存在着一个独立于人的客观世界•非常一般的方法论假定如:认真努力使你的范式与自然匹配合理工作规定标准(有无范式为区别科学和伪科学的标志)组成部分:基本定律与理论假定;应用定律到不同类型情况中去的标准方法;必须的仪器和使用技术;形而上学原则;非茶馆一般的方法论假定库恩的难题:(1)范式的无法定义与多义性(2)夸大了范式之间的对立5、对科学的三种理解方式:主观主义(如逻辑主义、归纳主义)、约定主义(如范式)、客观主义(如实在论)6、实在论与工具主义多元实在论:实在世界是多元的因而与自然匹配的科学理论不是唯一的(课堂练习)第三章科学发展的历史1、人类文化的结构:技术系统、社会系统、思想意识系统2、科学不同层面:器物层面物质文化技术系统体制层面制度文化社会系统解释层面观念文化思想意识系统精神层面观念文化思想意识系统3、古代科学亚里士多德:哲学和科学诞生条件:惊异、闲暇、自由古希腊自然哲学为科学大厦挖地基欧几里得几何学科学大厦第一根柱基阿基米德力学最具科学特征的古代科学成就托勒密天文学用数学解释自然的第一项重大科学成就盖伦医学希腊科学衰落时期的最好成果4、中世纪科学古代科学的衰落十字军东征和西欧封建城堡制的瓦解阿拉伯人的贡献亚里士多德主义兴起和被改造(1)重新发现古希腊(2)大学创立(3)逻辑论证上帝存在(4)新教出现(5)改革教义(6)实验研究自然界5、现代科学科学革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最大事件科学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1)西欧封建城堡制的瓦解(2)手工工场与技术进步(3)远航探险和地理发现(4)文艺复兴促进科学解放科学革命的主要成就(1)牛顿体系(解释层面)(2)工业革命(器物层面)(3)科学凝聚性结构和人类现代文明的形成(精神层面、体制层面)6、后现代科学科学的社会角色发生巨大变化科学知识增长的指数规律:(1)德堪多(计量研究的先驱)(2)洛特卡定律Fn=c/n2第四章科学的社会学研究1、科学社会学的早期历史(最初源头与萌芽阶段)2、科学建制社会学科学的规范结构(普遍性universalism、共享性communism、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有条理的怀疑主义organized skepticism)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强纲领:因果性、公正性、反身性、对称性科学实践社会学特征:(1)研究科学具体实践(2)客观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同等重要性(3)取消社会/自然、主/客观二分法3、宏观取向的科学社会学4、实证主义科学观对默顿科学建制社会学的影响第五章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史1、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三阶段:(1)启蒙期(2)体制形成期(3)现代发展期2、中国科学启蒙三部曲(1)外国传教士(2)洋务运动(3)戊戌维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标志性事件:异质文化:利玛窦主要内容:从传统的心态向现代心态的转变3、体制形成期时间:完成心态转变标志性事件:科学体制在中国的确立主要内容:体制模式转变4、现代发展期时间:完成体制转变标志性事件:苏联模式的建立主要内容:动力转变第六章中国科学启蒙的基本特征及社会文化后果1、中国科学启蒙的三段式:言技、言政、言教2、中国科学启蒙的基本特征:(1)科学含义的偏差(2)启蒙目的的限制(3)启蒙方法的错误3、科学在中国发生形变的典型表现:(1)自然科学批判运动及其科学后果在中国和苏联的对比(2)科学家个人在科学争论中的立场与政治立场的紧密联系4、科学观念在中国发生改变的三部曲:(1)复杂的凝聚性整体结构图示被简单的单一层面图示所代替(2)精神层面或价值用来替代任何层面和整个科学(3)科学的权威性用来替代科学,科学成了“赛菩萨”5、科学形变引起的四个层面的变化科学观念的改变科学体制层面的改变---行政体制科学解释层面的改变科学器物层面第七章、政策中的选择和平衡问题1、基础研究的特点与功能⏹特点:⏹基础性:三层含义⏹ 1.1.2先导性:经济效益的间接性、潜在性,成果的公开性、无偿共享特性⏹ 1.1.3创造性:成果的实现更难把握和预测、工作更富理论抽象性、更依赖科学家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先导性⏹ 1.2.1应用研究直接指向技术应用和生产实践⏹ 1.2.2应用研究同各国国情密切相关⏹ 1.2.3应用研究是影响国家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创造性⏹ 1.3.1技术开发成果是科技生产力的承载者:技术成果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管理方式⏹ 1.3.2技术扩散比发明更重要:生产力作用通过技术扩散才能体现出来⏹ 1.3.3技术发明创造者与成果拥有者分离:技术专利与技术转让2、应用研究的特点和功能(1)直接指向技术应用和生产实践(2)同各国国情密切相关(3)影响国家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3、技术开发的特点与功能(1)技术开发成果是科技生产力的承载者(2)技术扩散比发明更重要(3)技术发明者与成果拥有者相分离1、基础研究的特点和功能A、基础性:三层含义:(一切教育研究的基础、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自然观与医学模式—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观点。
由于自然观是人对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种系统观点,因此,一个时代的自然观主要与两个关系有关: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的自然观总是建立在当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的,有什么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自然观;一是人与科学技术演化的关系。
人类的自然观也总是建立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基础上的,往往是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水平,就会有什么样的自然观。
医学模式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与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
由于医学也是在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医学的发展深深受着不同时代人们自然观的影响。
自然观的产生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等发展阶段。
因此,医学也大致相应地有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等发展阶段。
1、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科学技术十分低下,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只能作出超自然的解释:认为疾病是鬼神作怪、天谴神罚,健康与生命乃神灵赐予。
这种缺乏严密的科学基础的观点,很快为唯心的封建迷信所利用,以致中邪、着魔、灵魂被动等都成为了骗取病人钱财的护身符。
2、公元5世纪前后,希腊的一些哲学家和医生开始对鬼神致病的观念产生了怀疑。
阿尔克迈翁最早摆脱这种观念的制约,指出:疾病的产生与人的体质有关。
他认为:健康是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只不过是和谐遭到破坏的表现。
恩培多克勒认为:人体也是由水、火、气、土四种元素所组成,疾病就是这四种元素的混乱或不和谐。
希波克拉底认为有机体的生命决定于血液、黏液、黄疸液和黑疸液四种体液,这四种体液决定了人的健康与疾病。
古希腊罗马时期最后一位著名的从事医学著述的是盖伦。
医学模式与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果的概括和总结。
在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诞生了医学, 医学的整个发展深深受着不同时代人们自然观的影响。
自然观的产生经历了古代朴素的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四个基本发展阶段, 而医学也相应地有巫术医学、经验医学、生物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四个发展阶段。
作为现阶段的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的发展, 此模式的产生也与自然辩证法密不可分。
首先, 新的医学模式包含了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 , 仍然坚持了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作为生物首先是以一种物质存在, 人同时生活在社会中, 社会也是一种物质存在,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必然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而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这种不同的心理体验又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可见新医学模式既以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又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坚持了可知论。
确实 , 现代医学的进步已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眼界, 从宏观到微观我们对自己身体、对自然界的认识已有了长足进步, 同时随着一些人文科学的发展, 我们也日益认识到了社会文化对人类的影响, 认识到了社会的物质存在性。
其次, 新的医学模式也体现了统一的观点。
自然界具有物质统一性, 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同样具有统一性。
不同的人由相同的元素构成, 也具有相同的组织、器官、系统, 甚至有相似的外形, 同一社会文化熏陶下的人具有相似的行为方式, 甚至不同文化中的人都可有相似的行为,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个体的人同时受到遗传与变异及文化环境的影响因而使得人具有了多样性与统一性。
另外, 新的医学模式也体现了系统论。
作为物质存在的人与社会, 同时也具有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的特点: 第一, 这种系统是现实存在中的系统, 同一社会中的许多人构成系统 ; 许多种社会也构成系统。
科学技术、自然观与医学模式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观点。
由于自然观是人对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种系统观点,因此,一个时代的自然观主要与两个关系有关: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的自然观总是建立在当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的,有什么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自然观;一是人与科学技术演化的关系。
人类的自然观也总是建立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基础上的,往往是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水平,就会有什么样的自然观。
医学模式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与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
由于医学也是在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医学的发展深深受着不同时代人们自然观的影响。
自然观的产生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等发展阶段。
因此,医学也大致相应地有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生态医学模式等发展阶段。
1、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科学技术十分低下,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只能作出超自然的解释:认为疾病是鬼神作怪、天谴神罚,健康与生命乃神灵赐予。
这种缺乏严密的科学基础的观点,很快为唯心的封建迷信所利用,以致中邪、着魔、灵魂被动等都成为了骗取病人钱财的护身符。
2、公元5世纪前后,希腊的一些哲学家和医生开始对鬼神致病的观念产生了怀疑。
阿尔克迈翁最早摆脱这种观念的制约,指出:疾病的产生与人的体质有关。
他认为:健康是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只不过是和谐遭到破坏的表现。
恩培多克勒认为:人体也是由水、火、气、土四种元素所组成,疾病就是这四种元素的混乱或不和谐。
希波克拉底认为有机体的生命决定于血液、黏液、黄疸液和黑疸液四种体液,这四种体液决定了人的健康与疾病。
古希腊罗马时期最后一位著名的从事医学著述的是盖伦。
盖伦用机体的自然功能和机体各部分的结构来解释疾病,认为机体的所有部分的总和组成一个功能性的整体,健康就是机体的一种中间状态。
医学自然辩证法1.医学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内容?(一)西方医学哲学的主要内容1.作为医学的哲学,在这种关系形式中哲学是主动的、建设性的和综合的,它以思辨的方式使用概念以产生医学的解释,为医学提供一个理性的、先验的前提。
2.医学中的哲学:哲学家或医学家将哲学作为研究的形式工具,考察作为研究对象的医学本身问题。
3. 关于医学的哲学 :涉及对医学进行哲学反思的有关内容,着重探讨在医学中从知识理论直到医学道德诸方面有重大意义的一般性哲学问题。
4. 医学哲学,这种关系形式论及与医学相同的主题,但又不同于医学自身的内容和方法。
它把医学自身、医学的内容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哲理性拷问,做医学自身无法做的事情。
2.结合医学专业特点谈一谈学习医学科学技术哲学对医学研究的意义。
(一)学习和研究医学科学技术哲学有助于为医学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指导,确立正确的人体观和疾病观(二)有助于医学发展提供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使我们更快地取得更多的成果。
(三)有助于培养适应于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四)有助于我们科学理解和正确评价医学遗产和医学成果,提高科学鉴赏力。
(五)有助于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判医学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哲学思潮。
(六)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医药卫生事业和医学发展的方针政策(七)有助于我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1.物质观自然界是物质的,而物质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自然界的物质结构是有层次的,物质的结构层次是无限的。
2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其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3.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无限的。
4.规律观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意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用自然辩证法指导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形成李宏宇;梁斌;李荣祝;田文
【期刊名称】《医学与社会》
【年(卷),期】2005(018)007
【摘要】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学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与医学相互结合的产物,它着重研究的是辩证规律和范畴在医学中的特殊表现,是医学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
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创立和系统科学方法被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旧的医学模式、生命观、疾病观、医疗观、保健观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总页数】3页(P1-3)
【作者】李宏宇;梁斌;李荣祝;田文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南宁,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南宁,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2
【相关文献】
1.现代医学模式下供应室护理管理的转变 [J], 徐世琴
2.顺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J], 刘利;陈任安;张静宜;
李国辉;肖芳;严学倩
3.樊代明:整合分科过细弊端,转变现代医学模式 [J], 凌寒
4.从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看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病发生的关系 [J], 李庆辉;杨天伦;周环
5.现代医学模式转变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J], 张秋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