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7.26 KB
- 文档页数:3
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赵广刚【摘要】目的:探讨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2016年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并初次接受根除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铋剂四联疗法,艾普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元和胃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4d.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11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86%和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和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铋剂四联疗法,能提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根除效果较满意.【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7(030)023【总页数】2页(P3499-3500)【关键词】蒲元和胃胶囊;幽门螺杆菌;铋剂四联疗法【作者】赵广刚【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邑县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27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随着人们对幽门螺杆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行为与胃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得到越来越明确的认知,目前公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的发生有密切联系[1]。
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缓解疾病临床症状、降低发病率及复发率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由于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的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逐年下降,而对于初治失败的复治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更加困难。
最新的国际及国内共识推荐的复治方案均为含铋剂的四联方案[2,3]。
蒲元和胃胶囊具有行气和胃止痛、清热解毒、消胀、制酸之功效[4]。
本文采用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效果显著,未增加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杀菌药抗幽门螺杆菌效果的临床研究韩捷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15(037)002
【摘要】目的探讨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杀菌药抗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杀菌药组(简称蒲元和胃组),铋剂四联疗法组(简称四联疗法组).蒲元和胃组采用蒲元和胃胶囊及三联杀菌药口服;四联疗法组采用枸橼酸铋钾胶囊及三联杀菌药口服;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的Hp根除率.结果蒲元和胃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四联疗法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蒲元和胃组Hp根除率与四联疗法组相仿,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抑杀Hp可取得与西药相似的Hp根除率,但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可作为Hp根除方案之一.
【总页数】2页(P467-468)
【作者】韩捷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7
【相关文献】
1.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J], 胡文波;卢亚萍;钟骅
2.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药物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效果 [J], 王建清
3.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 [J], 刘景华
4.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药物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J], 毛秀娟
5.中药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J], 王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联疗法联合聚普瑞锌(3+P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参加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北京协和医院钱家鸣协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延青郑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建生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农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罗和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邹益友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季峰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徐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任建林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瑞华方案摘要一、诚信申明本研究保证严格按照试验规程进行并确保数据记录的真实性,无利益冲突。
二、研究题目:三联疗法联合聚普瑞锌(3+P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三、研究计划书版本号:四、研究经费来源:吉林省博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五、研究事项执行流程图试验流程表注: “×”为必须按随访时间检查的项目或操作内容。
六、研究背景幽门螺杆菌(, )早自1994年起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一级致癌因素[1],根除可以减少未来胃癌发生率[2]。
在我国成人中感染率高达40%-60%,国内外指南中[3-4]均推荐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糜烂萎缩、胃癌患者一级亲属、胃肿瘤已行内镜下或手术治疗、长期服用PPI、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个人积极要求治疗者均需考虑根除治疗。
尤其是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根除可以降低胃癌发生率,Take等[2]通过对122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根除治疗后,根除失败组患者随访中胃癌发生率高于根除成功组%/年%/年,P=。
根除成功组中胃癌发生最长间隔是年,而根除失败组为年。
推荐用于根除治疗的抗菌药物中,甲硝唑耐药率达到60%-70%,克拉霉素达到20%-38%,左氧氟沙星达到30-38%,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环素耐药率尚仍较低1%-5%。
伴随耐药率升高,标准三联疗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根除率已低于或远低于80%,疗程从7天延长至10天,根除率仅能提高5%。
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潘洋;马伟;于洋【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7(10)11【摘要】目的观察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9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蒲元和胃胶囊)、中西药组(蒲元和胃胶囊+三联疗法)、西药组(三联疗法),每组30例。
中药疗程为4周,西药疗程为10 d。
服药前后行电子胃镜检查,并在病变最显著处取胃黏膜组织。
观察3组患者服药前后胃黏膜炎性反应活动指数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Hp感染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中西药组嗳气、纳差、胃痛、腹胀症状改善情况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中药组的66.7%和西药组的50.0%(P<0.05)。
中药组和西药组各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33-34)【作者】潘洋;马伟;于洋【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相关文献】1.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2.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3.中药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4.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5.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引言: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主要病因之一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
临床上,针对H.pylori的治疗主要采用口服抗生素联合酸抑制剂等药物的三联疗法,而近年来蒲元和胃胶囊作为中药制剂也逐渐被应用于治疗H.pylori相关消化性溃疡。
本研究旨在探究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对H.pylori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100例H.pylori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
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接受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对照组接受标准三联疗法。
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消化道症状、溃疡面积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均进行了记录和监测。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溃疡面积明显缩小,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治愈率:治疗组80% vs 对照组60%,总有效率:治疗组95% vs对照组85%)。
此外,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讨论:蒲元和胃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抑菌作用等特点,临床应用于H.pylori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可能通过抑制H.pylori菌株的生长和增殖,改善胃肠道炎症反应,促进溃疡的愈合。
与传统的三联疗法相比,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在临床上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较好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结论: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是一种可行的治疗H.pylori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方案。
其安全性较高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小溃疡面积。
然而,由于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数较小、治疗时间较短等,因此还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果。
相信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的应用在临床上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综合以上结果和讨论,本研究表明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在治疗H.pylori相关消化性溃疡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Vol.32 Semimonthly No.13【中医药研究】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刘景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 目的:观察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蒲元和胃胶囊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34%,低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复发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 蒲元和胃胶囊;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溃疡;三联疗法doi: 10. 3969 / j. issn. 1672-0369. 2020. 13. 032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20)13-0084-03十二指肠溃疡是指胃液分泌过量或十二指肠黏膜防御功能下降而导致的十二指肠黏膜被胃酸侵蚀产生的局部炎性磨损,严重者可损伤黏膜下血管或穿透肠壁肌层引起出血或穿孔,具有发病快、发病急、易反复发作等特点[1]。
幽门螺杆菌主要经口进入胃部,粘附于胃窦中的黏膜层上,利用其毛边穿过黏膜层、胃窦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但通常不会侵入人胃胸腺内层。
三联疗法联合胃炎灵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联合胃炎灵治疗胃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疗效。
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确诊为胃溃疡伴HP感染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42例则联合胃炎灵治疗。
观察患者临床疗效,HP清除率、溃疡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HP清除率更高,溃疡复发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4例,观察组则为5例,均为恶心呕吐,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观察组治疗方案可提高HP相关性胃溃疡疗效,较传统三联疗法而言具有跟高HP清除率,并降低溃疡复发率。
标签:三联疗法;胃炎灵;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观察胃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因为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及胃黏膜防御功能降低引起位于幽门和贲门之间的慢性溃疡,发病率较高,愈合时间长且反复发作。
抗HP治疗一直被视为胃溃疡疗效关键所在,以往多以胃三联治疗为主,可改善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1]。
但我们发现,部分患者虽按疗程服药,仍存在疗效欠佳且溃疡复发率较高的困境。
我们在传统胃三联基础上联合胃炎灵治疗,疗效显著,在此汇报成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2014年6月~2015年5月确诊为胃溃疡伴HP 感染的患者共82例,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5±9.55)岁,病程(7.26±4.03)年;观察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35.86±9.43)岁,病程(7.57±4.14)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具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①确诊胃溃疡且行呼气试验证实HP感染者,并已知情同意者;②自身无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③年龄18~75岁者;④所有患者均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
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
胃炎的临床研究
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病例组、对照组各100例患者,分别采用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和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指标。
结果:使用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治疗的病例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阴转率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可靠。
关键词:蒲元和胃胶囊;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引言: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慢性
胃炎,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较高。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幽门螺杆菌定植于胃黏膜,并通过产生尿素酶、呼气检测、免疫学和组织学等检测方法来诊断其感染。
长期以来,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常采用的是三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和胃粘膜保护剂的联合使用。
然而,该治疗方案存在抗生素抵抗性增加、
患者耐药性增强等问题。
因此,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选择我院胃病科收治的2019年1月至2020
年12月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
200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即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的联合使用。
病例组采用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即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蒲元和胃胶囊,每日3次。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等。
结果:病例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阴转率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讨论:本研究通过采用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发现该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蒲元和胃胶囊通过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目的。
同时,胃胶囊的使用可以保护胃黏膜,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伤。
因此,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幽门螺杆菌的阴转率。
结论: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是一种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规模,以更好地评估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综合上述结果,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中表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与对
照组相比,病例组的症状缓解率明显提高,幽门螺杆菌阴转率也显著增加。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并且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蒲元和胃胶囊通过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保护胃黏膜,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幽门螺杆菌的阴转率。
然而,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规模,以更好地评估蒲元和胃胶囊联用三联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