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元和胃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20例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66・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3月第21卷第5期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刘盟(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450006)摘要:目的:探讨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洽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
方法:采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洽的12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雷贝拉唑洽疗的65例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洽疗的61例患者归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洽疗前、洽疗2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
结果:洽疗2个月后,两组胃脘痞胀、胃脘疼痛、嗳气频作积分均低于洽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洽疗2个月后,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高于洽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
结论: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洽疗可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雷贝拉唑;蒲元和胃胶囊;胃肠激素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B反流性食管炎(RE)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于抗反流屏障遭到破坏、胃十二指肠功能异常、食管清除能力下降等因素导致叭烧心、胃内容物反流为RE患者典型症状,部分病情较为严重者可因食管黏膜糜烂而致出血,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以保证患者预后叫目前,临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RE,其中以雷贝拉唑较为常见,可抑制胃酸分泌,近期疗效较好,但停药后复发率极高。
中医学认为,RE属“胃脘痛”范畴,多由内伤饮食、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滞、胃失和降[3],而蒲元和胃胶囊具有行气和胃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将蒲元和胃胶囊与雷贝拉唑联合应用于RE患者治疗中,探究其疗效。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126例R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1例。
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31~62岁,平均(46.14±2.52)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3.57土1.26)年。
对11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摘要】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消化内科在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1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单纯应用铝碳酸镁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而将同期应用舒必利、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三联药物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反流性胃炎应用舒必利、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药物治疗;效果观察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先天幽门功能障碍、胃部手术后以及肝胆疾病等导致胃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胆汁、胰液、肠液以及肠内容物大量反流入胃,胃黏膜受反流液的刺激使其屏障功能受损,导致患者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1],严重时出现糜烂、溃疡等,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2],生活质量下降。
本次对11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舒必利、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应用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医院消化内科在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1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单纯应用铝碳酸镁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而将同期应用舒必利、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三联药物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全部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均有腹胀、中上腹持续烧灼感、胸骨后痛、恶心呕吐、反酸、嗳气、肠鸣、食欲下降以及排便不畅等症状,病情严重出现呕血、便血现象。
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为(38.71±2.35)岁;观察组男39例,女28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为(39.37±2.52)岁。
蒲元和胃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20例疗效观察
胆汁反流性胃炎亦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引起h+弥散增加,而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临床分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和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两大类,主要症状是胃胀,胃痛,嗳气、反酸、烧心、排便不畅、食欲减退和消瘦等。
长期胆汁反流可以导致食管炎、胃黏膜糜烂性、增生性、活动性炎症、胃溃疡、甚至促使发生胃癌的发生。
如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医学课题。
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以促胃动力药物结合胆盐类药物治疗为主,临床疗效一般。
我院采用纯中药制剂蒲元和胃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我院用蒲元和胃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120例,年龄在21-65岁之间,其中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89例,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31例,均以气滞证为主,可兼有热证、湿热证。
1.2诊断标准:按全国高等院校内科学教材的分类标准,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纤维胃镜检查,并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服药后每7天随访一次,疗程结束后7天内复查上述项目。
1.3排除标准: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属于脾胃虚弱、
气血不足的虚弱证病人。
1.4给药方法:上述病例均给予蒲元和胃胶囊4粒,饭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连服2个月后观察疗效。
1.5疗效评定:治愈:胃镜检查示:胃粘膜炎症消失,胃液清亮,自觉症状消失;显效:胃镜检查示胃粘膜炎症减轻,胃液呈淡绿色,自觉症状减轻;无效:胃镜检查示:胃粘膜炎症无变化或加重,胃液呈淡绿色,自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结果
2.1临床疗效所有病人均在服药后3-10天,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7-20天大部分病人的症状消失,3例病人症状出现反复,2个月后,有68例病人症状完全消失,占56.67%,49例病人症状减轻,占40.83%,3例病人症状无改善,占2.5%,总有效率97.5%。
2.2胃镜检查疗效治愈56例,治愈率46.67%;显效59例,显效率49.17%;无效5例,占4.16%。
总有效率95.83%。
不良反应:服药过程中,有11例病人出现大便稍干结,3例病人有轻微恶心,但随继续用药而消失;疗程结束7天内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均未见异常改变。
3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是由于胃-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失调引
起的十二指肠逆蠕动增加、幽门关闭功能减弱、胃排空延迟,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过量反流入胃,刺激胃粘膜,从而产生胃黏膜的炎症性病变,属中医“胃脘痛”范畴,胃脘痛发生的病因较多,而又
多与精神刺激,情志不畅,饮食失节,劳累受寒等有关,其实证病机多与肝气郁结有关,气郁化热伤及脾胃,或食辛辣,食积胃脘,脾胃运化失职而生湿,湿热蕴结,气机不畅,故胃脘痞满胀痛,湿热郁蒸,胃失和降而上逆,故嗳气反酸,食积,大便溏薄等。
治当以理气和胃,清热化湿为宜。
蒲元和胃胶囊是由元胡、香附、乳香、白矾、蒲公英、甘草等6味中药组成的纯中药制剂。
君药元胡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臣药香附理气解郁,乳香去肠胃胀气,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佐药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胆健胃的功效;白矾具有解毒杀虫,收敛止血的功效;使药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整方配伍具有疏肝理气,行气止痛,清热化湿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已表明,元胡中含有的延胡索浸剂具有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所含的总生物碱具有镇痛镇静的作用,所含的去氢延胡索甲素具有减少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抗溃疡的作用;香附中所含有的醇提取物具有解热、镇静、抗炎作用,其流浸膏具有松弛平滑肌,抑制肠痉挛的作用,香附挥发油具有中枢抑制和抗菌作用;乳香中所含的乙酸正辛酯具有镇痛的作用,所含的游离/结合乳香酸、挥发油等能降低游离胃酸,增加炎症区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的作用;蒲公英中含有的32种成分中,其中绿原酸、咖啡酸、甾醇类物质等多种物质具有广谱抑菌作用,蒲公英醇沉水煎剂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白矾具有广谱抗菌、中和胃酸、收敛止血、消
炎防腐、利胆的作用;甘草中的甘草次酸、甘草甜素、甘草甙元等能吸附胃酸,抑制基础胃液的分泌,所含的生胃酮能增强粘膜的抵抗力,增强胃粘液的分泌,抑制胃蛋白酶的活力,使胃黏膜不受胆汁的损伤,所含的fm100,异甘草素等黄酮化合物(10-5)及芍药甙具有促进胰液分泌,对胃平滑肌有解痉、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还有抗炎、保肝、解热镇静的作用。
因此蒲元和胃胶囊具有抗溃疡、抑制胃酸、减少胃蛋白酶、抗炎镇痛,改善胃肠运动功能,促进胃排空的的作用。
蒲元和胃胶囊的功效无论从中医药理论上还是从现代药理研究
方面,应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之气滞证型,,经临床实践证实具有确切的疗效。
而且,应用蒲元和胃胶囊治疗的病例中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病例发生,因此,临床应用不但有效性高,而且还很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94-897.
[2]刘国卿,王秋娟,谢卓秋,等。
香附挥发油药理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1):48-50.
[3]马胜兴,陈可冀.延胡索研究概况[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12):758-760
[4]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1594-1597.
[5]万瑞香,姜天福,蒲元胃康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及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中医中药.2001,8(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