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为代表(一)造纸术:1、书写材料的演变:殷商:甲骨、陶器、青铜器秦汉:竹木简牍和缣帛(竹简太重、缣帛太贵,难推广)西汉:已发明植物纤维纸。
(纸质较粗糙,不适合书写)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原料易得、造价低廉、质地细腻,被时人称为“蔡侯纸”)。
2、意义:①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
②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
3、外传:4世纪传到朝鲜,后来传到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宋元时期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二)印刷术的进步:1、印刷术的进步:⑴雕版印刷术:(每印一页就得雕一块版,雕错一个字就要重新换版)唐朝(868年)《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
(课本插图)⑵活字印刷术:①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泥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单个反体字,排版印刷后可拆散,反复使用。
)(《活字版印西夏佛经》课本插图)②作用:节省雕版的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③改进: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清代《今古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2、印刷术外传:13世纪中期,传到朝鲜,14世纪从西域传到欧洲。
3、对欧洲影响:⑴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出现木版雕印刷品。
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印刷书籍。
⑵推动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条件。
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火药的发明:古人炼丹制药偶然发明了火药。
2、炼制方法:最早关于炼制火药的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的《丹经》,称做硫磺伏火法。
3、火药的应用:⑴唐末:已应用于战争。
⑵五代和宋朝:广泛应用。
主要有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发明家唐福将发明的火炮、火球、火蒺藜献给朝廷;4、火药的外传: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简表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其中不乏很多发展辉煌的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使中国古代文明明显前进,而且也在后世有持续的影响,涉及多个领域,如农业、航海、建筑、文字、天文学、数学、医药等。
以下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一些典型成果:1.青铜器的发明:青铜成型技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优点在于青铜器质地硬耐用,可以用于打造多种工具和武装工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的社会文明的发展。
2.火药的发明:火药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成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大大加快了军事行动的速度,而且被广泛应用于炮制,也催生了仪式表演等。
3.磁性探测:磁性探测技术最早出现在中国明朝,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科学突破。
通过利用磁场的不同方向,能探测到远处的岸线、敌舰船只等,是中国古代人发明的一项重要技术。
4.指南针的发明:指南针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之一,可以帮助航海者发现方向,有效地改变航海技术,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5.滴定法:滴定法最早出现在明朝,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学突破之一。
它利用滴定量液体的原理,实现从简单的量变到强度的测定,为中国古代提供了更精确的测量方法。
6.书法的发展:书法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简单的篆书,到后世的书法艺术,书法不仅记录着历史,而且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八字占卜:八字占卜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其中,“诸子”们采用数学方法,从宇宙现象中推测出将来的趋势,从而形成了八字占卜这一重要的文化和科学活动。
由以上内容可见,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取得了卓越成就,尤其是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有助于古代文明的发展,也为后世开创了先河。
而今,我们将不断引进、发掘和研究先进的科技技术,让我们的国家永葆强大的文化自信,最终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年级介绍一种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指南针1.司南:在中国古代将指南针称作“司南”。
战国时的史书已记载磁石可以吸铁,后来人们也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并由此原理制成了司南。
2.罗盘:古人又在司南的基础上制作了古代罗盘,这时的罗盘已很像当代的指南针,它具有指方向的磁针和显示方位的刻度盘。
把罗盘装在船上,可以为人们航海指引方向。
3.指南鱼:大约在北宋初年,由于军事和航海等需要和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发展,先后利用人造的磁铁片和磁铁针等技术制成了在性能和使用上比司南先进的指南鱼。
4.指南针:在指南鱼发明后不久,又发明了一种意义更重大、制法更简单、使用更方便和用途更广泛的指南针。
最早是北宋的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公元1086年)中记述的,大意是利用天然磁石磨铁针,受磨的铁针就能指向南方。
(二)造纸术1.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时期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时期于汉朝东汉时期。
2.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利用树皮、渔网等原料,经过原料分离、打浆、抄造、干燥等工艺使造纸技术大大拓宽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并使纸的普及应用成为可能。
后人为纪念蔡伦的功绩,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三)火药1.“火药”最初源于一心想要“炼”出长生不老药的中国古代道教炼丹术士们。
大约在唐朝时期,炼丹士把硝石、硫磺和木碳混合在了一起,发生了失火事件。
随即炼丹士意识到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便放弃了。
之后火药的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
2.据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朝末年,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利用“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这可能是有关火药用于军事的最早记载。
(四)活字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
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经宋代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术。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哪些成就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世界科技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农业、医学、天文、数学等领域来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农业科技成就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是世界农业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古代农民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创造了许多农业技术,如灌溉、土壤改良、田间管理等。
同时,中国古代还发明了许多农具,如犁、耕牛等,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二、医学科技成就中国古代医学以中医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脉象等来诊断疾病。
中医著作《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的经典著作,被誉为医学宝典,对世界医学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天文科技成就中国古代对天文学的研究非常重视,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就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仪器——仰观天文仪。
古代中国的天文观测和星历计算非常精确,可以准确推算出日食、月食等现象。
《授时历》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天文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著作之一。
四、数学科技成就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
中国古代数学家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数学定理和算术方法。
其中,《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算术著作,对世界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同时,中国古代还发明了算筹、算盘等计算工具,极大地方便了数学计算。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农业、医学、天文、数学等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赞叹的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世界科技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正是这些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为今天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农业工具是:A.耦犁B.曲柄锄C.水车D.风扇2、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最早被应用于战争中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3、题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欧洲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 火药B. 印刷术C. 纸张D. 指南针4、题干: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标志性成就?A. 《黄帝内经》的编纂B. 《九章算术》的问世C. 《授时历》的制定D. 《本草纲目》的完成5、《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
该书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储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的农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齐民要术》对这部作品庞杂内容的总括名称是()。
A、农业百科全书B、草木方书C、医学典籍D、农业大全6、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作为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系统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请问,《黄帝内经》中的“黄帝”实际是()。
A、真实存在的人物B、后人虚构的人物C、古代医学的合称D、部落联盟首领7、题干:在古代中国,被誉为“司南鼻祖”的发明家是:A. 张衡B. 祖冲之D. 司马迁8、题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应用最广泛的是:A. 火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造纸术9、题干: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一种能够测定方位的仪器,被称为“地动仪”。
以下关于地动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可以测定东西南北四个方位B. 使用铜制,造型美观C. 通过观测星象变化来测定方位D. 采用了机械传动原理 10、题干:明朝时期,我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以下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不正确的是()A.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 展示了我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先进C. 增强了明朝在国际上的影响力D. 证明了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领先地位1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直接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A、造纸术C、印刷术D、指南针12、唐朝时期,哪一部医药学著作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医药知识的成就,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A、《千金方》B、《黄帝内经》C、《本草纲目》D、《伤寒杂病论》1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农业领域产生直接影响的是:A. 指南针B. 印刷术C. 火药D. 纸14、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被后人称为“天文学史上的里程碑”?A. 《黄帝内经》B. 《九章算术》C. 《几何原本》D. 《授时历》15、【题目】在古代中国,对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 张衡B. 祖冲之D. 贾思勰16、【题目】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指南针C. 纸张D. 水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刘徽在《九章》“圆田术”注中提出“割圆术”假令圆径二尺,圆中容六觚(即正六边形)之一面,与圆径之半,其数均等。
合径率一而外周率三也。
又按为图,以六觚之一面乘半径,因而云之,得十二觚之冪。
若又割之,次以十二觚之一面乘半径,因而六之,则得二十四觚之冪。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
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2、《氾胜之书》记载的无性杂交技术实例下瓠子十颗……既生长二尺余,便总聚十茎一处,以布缠之五寸许,复用泥泥之。
不过数日,便合为一茎,留强者,余悉掐去,引蔓结子,子外之条亦掐去之,勿令蔓延。
(编者注:用此法种瓠,可得巨型瓠。
按书中说法,“先受一斗者,得收一石;受一石者,得收十石。
”)3、进位值制记数法10进就是逢10进1,位值制(place value system)是较高的单位不必创设新的符号。
譬如,同一个数码2可以表示2,也可以表示20或200,只要将它放在10位或100位上,222即表示二百二十二。
中国自古以来就使用10进制,甲骨文和金文的10进制很明确,但不是位值制而是中国独特的乘法累数制(multiplicative grouping system)(见本书上册第66页)。
使用从一到九的9个数码,再加上十、百、千、万这4个较高单位的符号,就能表示很大的数。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出现了算筹,同时有算筹记数法。
用9个符号(每个符号有横、纵两种写法)便足以表示一切数,本书上册(第78、104页)已作介绍。
除了数码的写法在形式上不同之外,它完全具有今天通用的10进位值制的功能。
算筹数码采用横纵两种写法,显然是为了避免混淆。
今天如果将323用汉字直写,就极易看错。
世界上具有位值制思想的地区有玛雅、巴比伦、印度和中国。
玛雅的位值制十分明确,可是却用20进位,有时是18进,而且时间较晚。
巴比伦的位值制是60进的,60以下又采用10进简单累数制。
印度10进位值制虽已在巴克沙利手稿上看到(见本书上册第592页,时间大约不早于3、4世纪),实际到6世纪末才正式使用。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有哪些【示例范文仅供参考】----------------------------------------------------------------------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1)造纸术: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
到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所以纸也被称为“蔡侯纸”。
(2)指南针:早在战国,就有了“司南”。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3)火药:起源于我国的炼丹家炼丹过程中发生了爆炸,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北宋时期,政府在东京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4)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现存最早是《金刚经》)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
宋代,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二、古代历法:(1)世界上最早记录哈雷彗星的国家:中国。
(《春秋》对出现于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的彗星记录:“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2)《甘石星经》:是古代中国天文学专著和观测记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著作之一。
作者为战国楚国人甘德和魏国人石申,他们观测了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的运行,发现了这五个行星出没的规律。
(3)太初历:亦作“上元历”、“甲历”。
西汉的《太初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4)太阳黑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太阳黑子记录的国家。
汉朝《汉书·五行志》详细叙述了黑子出现的时间和位置,这是现今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5)《大衍历》:唐代僧人一行编制,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有很大贡献。
他本名张遂,是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还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成为世界测量子午线的第一人。
(6)《授时历》:元朝郭守敬等编制。
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科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2.印刷术:雕版印刷,发明于唐朝。
最早的雕版印刷制品《金刚经》。
活字印刷发明于北宋,毕发明。
3.指南针:战国时期的司南是指南针的雏形,北宋广泛应用于航海。
4.火药:发明时间不详,唐末广泛用于军事。
南宋发明了管形火器。
(二)农业1.《胜之书》:西汉,我国最早的农书。
2.《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
3.《农政全书》:明朝,徐光启,有外国水利知识。
(三)医学《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书1.扁鹊:四诊法(望闻问切),春秋,脉学之宗。
2.张仲景:东汉,《伤害杂病论》,医圣3.华佗:东汉:神医,麻沸散(世界最早),五禽戏。
4.孙思邈:唐,《千金方》,“药王”5.李时珍:明朝《本草纲目》,医药巨典。
(四)天文历法1.《春秋》: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2.《甘石星经》:世界上最早关于天文学的著作。
3.僧一行:唐朝,《大衍历》,最早测出本初子午线长度。
4.沈括:宋朝,《梦溪笔谈》,“十二气历”,改进二十四节气。
知识延伸:二十四节气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一年中影子最短,白昼时间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一年中影子最长,白昼时间最短反映季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太阳高度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寒热程度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降水现象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气温变化白露、寒露、霜降反映自然物候惊蛰、清明反映作物的成熟、收成情况小满、芒种5.元朝:郭守敬,《授时历》,发明了高表和和简仪。
中国古代历史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历史以其丰富的科学技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从农业发展到制造业革新,中国人民凭借智慧和创新精神,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科技突破。
这些成就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科学技术成就进行全面的探讨。
1. 农业科技的突破中国古代的农业科技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创新。
其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水利系统的建设。
中国古代农民通过开挖灌溉渠道、修建水库和水门等设施,有效地解决了农田排水和灌溉的问题。
这种水利系统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农田的产量,还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此外,中国古代农业科技中的另一个重要突破是种植技术的改进。
中国农民通过选择性培育和杂交育种等方法,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例如,在东汉时期,农学家张仲景发明了米稻糙糯技术,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这些农业科技突破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医药科技的进步中国古代医药科技的进步也是世界瞩目的。
中医学是中国古代医药科技成就的代表。
中医学秉持“阴阳五行”和“气血津液”等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治疗。
中医学家通过观察病人的脉搏和症状,制定出中草药配方,治疗各种疾病。
中医学的疗效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并逐渐传播到亚洲其他地区。
此外,中国古代医药科技中的另一个重要突破是药物研发。
中国古代医学家发明了许多重要的药物,如麻黄、汞、砒霜等,这些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
中国古代医学家还研制出了疫苗和麻醉药物,为手术治疗和疾病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这些医药科技的突破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工艺制造业的创新中国古代工艺制造业也有许多重要的科技进步。
此中最著名的是陶瓷技术和造纸术。
中国古代的陶瓷工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陶瓷制作精细,品质卓越,釉色绚丽多样,成就了中国古代陶瓷的独特之美。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发明之一。
自西汉时期开始,中国人民就掌握了纸张的制造技术。
纸张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繁荣。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当谈到中国古代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时,我们可以从不同领域进行简要的概述。
1. 农业技术:中国古代农业技术非常发达,包括水利工程、农具和种植技术。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的杰出成就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的杰出成就中国古代是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创造了许多杰出的科技成就。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四项发明不仅在当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科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四大发明,并探讨它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杰出成就。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在西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得纸张的制作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此前,人们主要使用竹简、木简等材料来记录文字,而造纸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这种情况。
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提高了文字记录的效率,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通过造纸术,人们可以更方便地保存和传播知识,从而推动了科学、文学和艺术的繁荣。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另一项重要的发明。
在唐朝时期,印刷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王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得印刷更加便捷和高效。
此前,人们主要使用木版印刷,而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这种情况。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提高了印刷效率,也降低了印刷成本,使得书籍的出版和传播变得更加广泛和普及。
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来的印刷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火药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发明之一。
在唐朝时期,火药被发明出来并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火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也对冶金、医药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火药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制造火箭、炮弹等武器,从而提高了战争的威力和效率。
同时,火药的应用也推动了冶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提炼金属和制造工具。
此外,火药还被用于医药领域,用于治疗疾病和制作药物。
火药的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导航工具之一。
在宋朝时期,指南针被发明出来并广泛应用于航海和导航领域。
指南针的发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航海方式,也对地理学和地图制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指南针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准确地确定方向,从而大大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和效率。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以其丰富而卓越的科学技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从古代的农耕工具到元朝的火药和导航技术,中国的科学家和工匠们为世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一、农业科技农业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支柱。
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古代创造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
例如,翻土耕作和灌溉系统改革使得中国农田增产,为人口增长提供了保障。
此外,中国农民还发明了农温器、水车等工具,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二、纺织业古代的中国是纺织技术的发源地之一。
丝织品成为中国出口商品,也为经济带来了巨大收益。
古代的中国人发明了织机和纺车,使得织造速度大大增加,纺织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三、造纸术中国的造纸术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张制造方法之一。
在汉朝时期,纸张的制作工艺被大大改进,使得纸张的生产更加规模化和高效。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四、火药及火器火药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发明,它不仅改变了军事战争,也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火箭、火炮和火枪等武器,在军事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影响了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
五、指南针及航海技术古代中国人对航海技术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指南针的发明使得航海者能够准确判断方向,极大地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和效率。
中国的航海技术在宋朝时期进一步发展,为后来的航海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六、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也非常显著。
从太阳历、农历到天文仪器,中国的天文学家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对后世的天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了宇宙。
七、医药学中国古代的医药学也是世界的瑰宝之一。
中国古代的医学家发明了许多药物和疗法,丰富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
针灸、草药、脉搏诊断等疗法广泛应用于古代中国的医疗实践,并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总结: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对现代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选择题
1.中世纪欧洲制作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文化的传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围极其狭小。
有利于改变这一局面的技术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解析:A依据材料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中世纪欧洲由于书写材料的限制导致文化传播受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造纸术的传入有利于改变这一现象,促进文化传播,故A项正确。
2.(2018·浙江嘉兴期末)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加工成新的书写材料——纸(“蔡侯纸”)。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蔡侯纸”是最早出现的纸
B.东汉时纸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
C.中国的造纸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D.蔡伦改进造纸材料有利于信息记录
解析:D“蔡侯纸”并不是最早出现的纸,蔡伦之前已经有了纸,故A错误。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不是东汉时期,故B错误。
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故C错误。
蔡
伦改进造纸术,使造纸成本低廉,质地便于书写,有利于信息的记录,故D正确。
3.(2019·浙江温州期中)“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这种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记载于()
A.《梦溪笔谈》
B.《武经总要》
C.《韩非子》
D.《萍洲可谈》
解析:A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故答案为A项。
4.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
A.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文化进程
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社会转型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由“凭针盘而行”可知“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是指南针。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使欧洲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5.(2019·浙江丽水、衢州、湖州三地期末)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波兰军队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经冲杀上来。
波兰历史学家记载此战时称波军败于“妖术”。
此“妖术”()
A.在唐末至宋初的中国已有应用
B.最早记载于《梦溪笔谈》
C.有利于信息的记录与传播
D.经海路外传至阿拉伯
解析: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火药武器的发明与使用。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一“怪物”指的是火药武器,结合所学可知,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在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火炮等火药武器,因此A项正确。
B项错误,火药用于军事的有关文献记载出现于唐代,不是宋代的《梦溪笔谈》;C项错误,火药与信息的记录和传播无关;D项错误,火药通过陆路传至阿拉伯,不是海路。
6.(2018·浙江温州期末)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下列四大发明外传的时间和路径,正确的是()
A.南北朝时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B.宋元时期指南针通过海路经波斯传入欧洲
C.宋元时期火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D.隋唐时期活字印刷经由海路传入朝鲜和日本
解析:C造纸术是8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的,也就是唐朝时期,排除A。
指南针通过海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而不是波斯,故排除B。
C表述正确。
活字印刷是宋朝出现的,故不可能隋唐时期传入朝鲜和日本,排除D。
7.(2019·浙江温州学考模拟)判断成书年代有助于加深对古籍文本的理解。
下列古籍,按照其成书年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解析: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天工开物》为明代古籍,②《梦粱录》成书于南宋,③《日知录》是明末清初时期的顾炎武的著作,④《王祯农书》为元代古籍,按时间先后顺序为②④①③。
故答案为D项。
8.中国古代科技曾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
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水力鼓风冶铁装置出现②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③阿拉伯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④中国工匠制成早期
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④②③①
解析: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相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力鼓风冶铁装置出现于东汉,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阿拉伯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是在唐朝,中国工匠制成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是在明朝,故①③②④排序正确,故A 项正确,B、C、D三项都错误。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以前,需要使用丝帛、竹简等作为文书载体,文字越简洁越好,文言文正适合。
……使得书写和印刷更加方便,为白话文体的出现奠定物质基础。
——郑非凡《白话文发展史》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宋两代“为白话文体的出现奠定物质基础”的人物及其贡献。
(2)材料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图一、图二分别能反映其中哪两大发明?这两大发明分别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使得书写和印刷更加方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在书写方面,有蔡伦改进造纸术;宋代在印刷术方面,有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第(2)问,主要考查指南针和火药及其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1)人物及其贡献:蔡伦,改进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2)图一:反映了指南针或方向测定技术的发明;图二:反映了火药技术的发明。
图一影响: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推动了各地区之间文明的连接与交融。
图二影响:火药应用于军事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军事条件,有助于欧洲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与传播。